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试题(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试卷数和数的运算1、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一、填空题1、xxxxxxxx40读作()。

2、二百零四亿零六十万零二十写作()。

3、xxxxxxx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4、xxxxxxxx0用“亿”作单位写作();用“亿”作单位再保留两位小数()。

6.1,54,208,4500都是()数,也都是()数。

位就成了假分数。

8、0.045里面有45个()。

9、把0.58万改写成以“一”为单位的数,写作()。

10、把一根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

每段长()米。

13、把12.5先减少10倍后,小数点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2、判别(对的打“√”,错的打“×”)1、所有的小数都小于整数。

()4、合格率和出勤率都不会超过100%。

()5、表示没有,所以不是一个数。

()6、0.475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0.48.()8、比3小的整数只有两个。

()9、4和0.25互为倒数。

()10、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11、去掉小数点后面的,小数的大小不变。

()12、5.09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0.()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1.26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1)26(2)10(3)1262、不改变0.7的值,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1)0.XXX(2)0.70(3)7.00 (4)0.7003、一个数由三个6和三个构成,如果这个数只读出两个零,那末这个数是()。

1)(2)(3)(4)4、把0.001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后,再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1)扩展10倍(2)减少100倍(3)扩展100倍5、3.3时是()1)3小时30分(2)3小时18分(3)3小时3分6、2.85里有()个百分之一。

1)5(2)85(3)2857、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大()1)899(2)900(3)1008、在9.9的末尾添上一个,原数的计数单位就()。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三套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三套测试题附答案

期末测试卷(一)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第3题6分,第4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5分)1.有10个机器零件,其中9个质量合格,另有1个稍重,不合格。

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个不合格的零件来。

2.把一个棱长是12 cm 的正方体铁块铸造成一个长是18 cm ,宽是12 cm 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 )cm ,表面积是( )cm 2。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0.85 m 3=( )cm 3 4 L =( )mL 150 dm 3=( )m 3 47 mL =(——)L 59秒=(——)分 31 cm =(——)dm4.9÷( )=()25=21( )=35 5.用数字卡片2345可以组成最大的带分数是( ),最小的带分数是( )。

6.在89、121、132、480、157、783中,是3的倍数的是( )。

7.甲数=3×5×7,乙数=5×3×11,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把8吨煤平均分给5户居民,每户居民分得总吨数的(——),每户居民分得(——)吨。

9.一个长方体,长是8 cm ,宽和高都是质数,它们的和等于长方体的长,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10.右图要保持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最多可以拿掉()个小正方体。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8分)1.“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下面图()与故事情节相吻合。

2.在分数818-x中,x不能等于()。

A.9B.6C.3D.18 3.用丝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右图),接头处长30 cm,要捆扎这种礼品盒至少需要准备()cm的丝带比较合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箱子中,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黄色球8个,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黄色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一一、填空:1、12×0.25表示(),1.5÷3表示()。

2、三角形的底不变,高扩大2倍,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3、8.0***** 用简便记法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4、在()里填上“”、“”或“=”。

3.75×0.9()3.72 0.14÷0.02()1.4÷0.216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7.2吨()720千克5、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127平方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五一班为希望工程捐款a元,五二班的捐款是五一班的1.3倍,两个班共捐款()元。

7、给算式添上括号,使运算顺序为:除→减→加→乘5+7÷0.5-2.4×28、有一个梯形的面积48平方米,上、下底的平均长度是24分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分米。

9、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这个三角形斜边上对应的高是4.8厘米,它的斜边长为()厘米。

10、如果3X=18.6,那么X=(),4X-12.5=()。

11、有263.42千克糖,每盒装3.75千克,可以装()盒,还剩()千克。

12、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数是()。

二、判断1、当a与b的和是10时,b=10- a()2、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1.6÷0.5的商是3,余数是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练习题一、填空题:1、 1.08立方米=()立方分米 60毫升=()升4.8米=()米( )分米 105分=()时2、()/4= 0.75=(): 16 = 6÷()=()% =( )(成数)。

3、甲数的2/3等于乙数的3/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在一副比例尺为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为4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千米。

5、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3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要摸出( ) 个球,才可以保证至少取到两个白色的球。

6、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4cm,高是15cm,它的体积是()cm3。

7、把2米长的圆柱形木棒锯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4平方分米,原来木棒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2cm。

9、 3.05千米=()米 800克=()千克 2.25时=()时()分 4.2公顷=()平方米10、2050g=()kg( )g 2.85升=()毫升11 、 4.08立方米=()升 1.6时=()时()分3650克=()千克()克 80公顷=()平方千米12、 21/8吨=()吨()千克 6千米800米=()千米1/3小时=()分钟 2.05升=()毫升13、 50公顷=()平方千米 2分45秒=()分750g=()kg 3.6L=()ml14、 8升500毫升=()升 4.5时=()时()分15、()/16=15÷()=0.375 =():64=()%。

16、()/10=4/5=24/( )=()% =()(填小数)17、 0.75=():8=15÷()=()/( )=()%18、 7:5=14÷()=()%=()(填小数)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某汽车制造厂上半年生产小汽车4800辆,下半年比上半年增产1/6。

问该汽车厂这一年生产小汽车多少辆?2.大象最快每小时能跑35千米,比猎豹的1/2少20千米。

小学数学-有答案-人教版小升初总复习试卷:数的运算

小学数学-有答案-人教版小升初总复习试卷:数的运算

人教版小升初总复习试卷:数的运算一、判断题.1. 小数一定小于1.________.(判断对错)2. 零和自然数都是整数。

________.(判断对错)3. 最大的一位数比最小的一位数多9.________.(判断对错)4. 213的右边加上两个零,所得的数是原来的10倍。

________.(判断对错)5. 70.7中十位上的7表示的数是十分位上的7的100倍。

________.(判断对错)6. 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________.(判断对错)7.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________. (判断对错)8. 一吨煤的12和12吨煤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________.(判断对错)9. 536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________.(判断对错)10. 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加上8,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

________.(判断对错)11. 甲数的23和乙数的34相等,甲数比乙数大。

________.(判断对错)12. 因为34=75%,所以,34吨=75%吨。

________(判断对错)13. 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________.(判断对错)二.填空.一个数的最小约数是________、最大约数是________.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________.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________也叫________.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________.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为________.30的最小倍数是________,最大约数是________.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________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几个数的________.公约数只有________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如果小数是大数的约数,那么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________、也就是这两个数的________.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这两个数的积是________倍。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练习题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总复习(一)5、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0.5千米,4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3千米,实际多少天完成?6、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厘米。

如果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二)1、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上,已经有90979种鸟类消亡,比现在鸟类的10倍还多769种。

现存鸟类多少种?22、小学生的书包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3/20,否则会严重妨碍骨骼生长。

王明同学的书包重5千克,体重30千克,他的书包超重吗?为什么?3、一种报纸,如果一个月一订,没有优惠,每份10元;如果一年一订,可打九折,订阅一份这种报纸,一年一订比一个月一订节省多少元?4、1999年世界人口达60亿,预计2013年将增加1/6,2013年世界人口将达到多少亿?6、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几小时?(三)1. 在第28届奥运会上,我国奥运代表团获得金牌32枚,比银牌数的2倍少2枚,获银牌多少枚?(用方程解)2. 甲乙二人共同生产540个零件,他们共同生产了5个小时后,还差25个没生产,已知甲每小时生产45个,乙每小时生产多少个?3、“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要把522个果冻按人数分给五、六两个年级的学生,已知五年级有84人,六年级有90人。

那么五、六年级各分得多少个果冻?4、某校要建一座教学楼,计划投资380万元,实际比计划节省10%,实际用了多少万元?5. 一个圆锥形小麦堆,底面半径是2米,高3米。

如果每立方米小麦大约重750千克,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6. 某茶叶店绿茶1千克售价98元,每买1千克赠送0.1千克,李叔叔要买2.2千克绿茶,应付多少钱?7. 一个圆柱形量杯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10厘米,把它装满盐水后,再倒入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有多高?(四)1、某加工小组计划加工一批零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试题:总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试题:总复习(含答案)

本单元主要结合练习题来复习本册所学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效利用习题的代表性和针对性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复习时,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培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回顾、梳理、总结本学期所学内容,理清脉络、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1.在巩固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掌握复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1.数的概念,具体体现为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及多位数的改写等。

2.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的变化规律。

3.理解图形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些几何概念的本质。

4.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建立初步的数据分析概念。

【难点】利用因数和积的关系进行计算;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竖式简算时,横式余数忘补0。

1.先利用数位顺序表,复习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十进制记数法等有关知识,抓对比,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

2.读数、写数一起复习。

写出来的大数一定要求学生分级。

采取读、写互查的方法。

3.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起复习,便于区别两者的不同。

4.本单元概念比较多,教师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

5.画角或量角时,为了减少和避免学生把里、外圈的度数弄混,教师可要求学生先判断角的类型,最好把类型写出来,然后再画角或量角。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试题(全册)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试题(全册)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试题(全册)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复题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老师的话:认真审题,相信你能考90分以上。

一.我会填。

1.1米=(100)厘米,7厘米+8厘米=(15)厘米。

300厘米=(3)米,64厘米-7厘米=(57)厘米。

1米-20厘米=(80)厘米,43米-40米=(3)米。

40厘米+60厘米=(100)厘米=(1)米。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和(分米)。

3.在(厘米)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厘米)一棵大树高12(米)新华字典厚3(厘米)操场跑道长300(米)黄瓜长22(厘米)红领巾最长边是50(厘米)床长2(米)你的身高1(米)30(厘米)4.图中共有(6)条线段。

5.铅笔长(15)厘米二.我会选。

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在()里。

1.要量物体的长度,要把尺的(1)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①1②③102.生活中(1)的高度最接近于1米。

①写字台的高度②电视机的高度③台灯的高度3.1米减去1厘米,等于(2)。

①米②99厘米③99米4.量一枝铅笔的长度,一般用(2)作单位。

①米②厘米5.你的数学课本长(2)。

①1米②18厘米③21厘米6.下面(1、2、3、4)是线段。

①②③④7.XXX身高85厘米,XXX身高比XXX矮5厘米,XXX 身高是(2)。

①90厘米②80厘米③85厘米三.小法官。

(对的打√,错的打×)1.一枝粉笔长90厘米。

(×)2.一枚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一间教室长9厘米。

(×)4.一根旗杆高10厘米。

(×)5.量黑板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6.5厘米比2米长。

(×)7.谁量的对?对的画√。

长5厘米。

长4厘米。

四.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2米10厘米2米5米500厘米98厘米1米15米+8米23厘米42厘米24厘米五.量出下面图形各边的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28=2×2×7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

其中,1、2、3、6是12和1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3的倍数有3、6、9、12、15、18……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例如:0.25、0.368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3.25、5.26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41.7、25.3、0.23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4.33……3.1415926……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π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3.555……0.0333……12.10910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环节是”54”。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3.111……0.5656……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0.03333……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

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例如:3.777……简写作0.5302302……简写作。

(三)分数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约分和通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二、方法(一)数的读法和写法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

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例如:省略345900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万。

省略4725097420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亿。

4.大小比较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

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

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因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