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职称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数学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数学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质数?A. 0B. 1C. 2D. 3答案:C2.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其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其体积是 _ 立方厘米。

答案:602. 如果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 _ 。

答案:1三、计算题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 56 × 17(2) 38 ÷ 19答案:(1) 56 × 17 = 952(2) 38 ÷ 19 = 2四、解答题1. 一个班级有48名学生,如果每4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那么可以组成多少个小组?答案:48名学生每4名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48 ÷ 4 = 12 个小组。

2. 一个数的3倍加上12等于这个数的5倍,求这个数。

答案: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3x + 12 = 5x,解得 x = 12。

五、应用题1. 小明有36张邮票,小华有24张邮票。

如果小明给小华一些邮票,使得小华的邮票数量是小明的两倍,小明应该给小华多少张邮票?答案:设小明给小华x张邮票,根据题意,2(36 - x) = 24 + x,解得 x = 4。

2. 一个工厂每天生产零件1000个,如果工作效率提高20%,那么每天能生产多少个零件?答案:工作效率提高20%,即每天生产1000 × (1 + 20%) = 1200个零件。

六、证明题1. 证明: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的两倍,那么这个数只能是0或2。

答案: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x² = 2x。

移项得x² - 2x = 0,因式分解得x(x - 2) = 0,解得x = 0 或 x = 2。

七、综合题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宽的2倍,宽是高的3倍,已知长方体的体积是216立方厘米,求长方体的长、宽、高。

江苏小学数学中、高级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标准(专业素养部分3套)

江苏小学数学中、高级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标准(专业素养部分3套)

第二部分 专业素养考查(100分)1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0分)根据提供的教材《找规律》(四年级上册),按照新授课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理由。

(10分)2. 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作简要分析。

(10分) 3.下面两题只要做一题,申报中级职称的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的做乙题。

甲:请为本节课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 乙:请为本节课设计学生活动过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密………………………………封………………………………线…………………………………………………………………密………………………………封………………………………线………………………………六、解题(4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6分)1.月历上小明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四个日期数的和是60,那么小明的生日是这个月的( )日。

2.有一大捆粗细均匀的钢筋,现要确定其长度。

先称出这捆钢筋的总质量为m 千克,再从中截取5米长的钢筋,称出它的质量为n 千克,那么这捆钢筋的总长度为( )米。

3.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输入 12345…… 输出 1132 73 134 215 ……那么,当输入的数据是8时,输出的数据是(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6分)4.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

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

( )5.在一个三角形里,当∠1大于∠2与∠3的度数之和时,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6.希望小学有一个长方形花圃,在修建时,花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了3米,这样面积就增加了60平方米。

原来花圃的周长是34米。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每小题2分,共6分)7.墙上有一面镜子,镜子对面的墙上有一个数字式电子钟。

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该电子钟的时间显示如图所示,那么它的实际时间是( )。

中小学数学高级职称试卷

中小学数学高级职称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3.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4.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特点?A. 基础性B. 普及性C. 发展性D. 竞争性2. 数学教学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A. 动手实践B. 自主探索C. 合作交流D. 被动接受3. 以下哪项不是数学教学内容的一部分?A. 数与代数B. 图形与几何C. 统计与概率D. 科学与技术4. 数学教学目标中的“解决问题”方面,以下哪项不是其核心?A.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B.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C.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D.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5.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以下哪项不是其教学原则?A. 以学生为主体B.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C.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D.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2. 简述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

3. 简述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晋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晋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A 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 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C 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 教育活动趋于完善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A 汉武帝B 董仲舒C 郑玄D 朱熹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A 教育的终身化B 教育的多元化C 教育的民主化D 教育的全民化4.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A “兼爱、非攻”B “弃仁绝义”C “道法自然”D “化性起伪”5.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 布鲁纳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杨贤江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 小学教育目的B 小学教育目标C 小学教育原则D 小学教育内容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A 剩余价值学说B 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 劳动学说D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弗洛伊德B 华生C 桑代克D 巴甫洛夫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 差异性B 顺序性C 不平衡性D 阶段性10.小学生的思维()A 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 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 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 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A 未成年公民B 社会公民C 普通受教育者D 青少年儿童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 公正评价权B 隐私权C 人格尊严权D 名誉权1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A 平等关系B 上下关系C 道德关系D 教育关系14.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A 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 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C 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 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15.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A 惟一选择B 内容C 途径D 基础16.《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A 因材施教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启发性原则1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 讲授法B 讨论法C 谈话法D 指导法18.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A 道德情感B 道德意志C 道德观念D 道德行为19.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小学数学职称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三套)

小学数学职称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三套)

小学数学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一)一、填空。

(每空0.5分,共22分)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4.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5.先在田字格中规范写出2、8、10三个数,再用这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2+8=10),(8+2=10),(10-2=8),(10-8=2)。

6.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

从前、后、左、右数,小青都是第3个。

这个方队一共有(25)人。

7.乘法口诀共有(45)句。

根据“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7×8=56),(8×7=56),(56÷7=8),(56÷8=7)。

8.二年级48人分组跳绳,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9)组,还剩(3)人。

9.要检验400+500=900的计算结果对不对,可以用(900-400=500),还可以算(900-500=400)。

10.按规律填空。

(1)5,9,10,18,15,27,(20),(36);(2)1+3=4=2×2,1+3+5=9=3×31+3+5+7=16=4×4,……1+3+5+…+99=(2500)=(50×50)11.在一张边长是22dm 的正方形铁皮上剪去一个长8dm、宽6dm 的长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436平方分米);以下3种剪法中,第(第二种)种剪法剩下部分的周长最短。

职称小学数学试题及答案

职称小学数学试题及答案

职称小学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大的?A. 3.5B. 3.6C. 3.05D. 3.56答案:D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A. 28厘米B. 40厘米C. 14厘米D. 70厘米答案:A3. 一个数除以5的商是7,这个数是多少?A. 35B. 36C. 37D. 38答案:A4. 一个数加6等于15,这个数是多少?A. 9B. 8C. 7D. 6答案:A5. 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长方形B. 圆形C. 正方形D. 三角形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数乘以5等于30,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2. 一个数减去8等于12,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203. 一个数除以3余2,这个数可能是______。

答案:54. 一个数的3倍是18,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5. 一个数的5倍是25,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5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如果每张桌子坐3名学生,需要多少张桌子?答案:需要15张桌子。

2.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长是12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答案:宽是5厘米。

3. 一个数的4倍是32,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这个数是8。

4. 一个数加上10等于20,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这个数是10。

结束语:以上是本次职称小学数学试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评定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评定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评定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模拟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数字中哪个数字不是质数?A. 5B. 7C. 9D. 11答案:C2. 一个数加上9等于29,这个数是多少?A. 10B. 19C. 20D. 21答案:D3. 计算:3×4÷2-1A. 3B. 4C. 5D. 6答案:C4.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单位与其他三个不同类?A. 千克B. 克C. 斤D. 升答案:C5. 甲、乙两人购买同样多的笔芯,甲每支笔芯1元,乙每支笔芯0.8元,如果甲花费了24元,则乙花费了多少元?A. 19.2B. 20C. 21.6D. 22.4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说明“1/2比1/4大”的意思,要求画图。

答案:1/2比1/4大,即1/2的图形要比1/4的图形大。

可用以下图形表示:2. 画出图示的简易计算器,使用加减乘除运算中的任意三个和7个数字完成计算:3 5 8 9 1 2 4答案:可用以下图形表示:第三部分:综合题某小学五年级一班有30名学生,其中有15名男生和15名女生。

班级中80%的女生喜欢看电影,班级中60%的男生不喜欢看电影。

假设班级中所有人都是男生或女生,求:A. 喜欢看电影的学生人数B. 不喜欢看电影的学生人数C. 喜欢看电影的女生与不喜欢看电影的男生的人数谁更多答案:A. 总共有15名女生,其中80%喜欢看电影,所以喜欢看电影的女生人数为 15 x 80% = 12人;男生中不喜欢看电影的人数为 15 x 60% = 9人。

所以,总共喜欢看电影的学生人数为 12 + 9 = 21人.B. 总共有15名男生,其中有 60% 不喜欢看电影,所以不喜欢看电影的男生人数为 15 x 60% = 9人;女生中不喜欢看电影的人数为 15 x 20% = 3人。

所以,总共不喜欢看电影的学生人数为 9 + 3 = 12人。

C. 喜欢看电影的女生人数为12人,不喜欢看电影的男生人数为9人,所以喜欢看电影的女生人数更多。

小学数学职称试题及答案.doc

小学数学职称试题及答案.doc

第二部分 专业素养考查(100分)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共40分)根据提供的教材《认识小数》(三年级下册),按照新授课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9分)2.写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6分)3.简述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5分) 4.请申报中级职称的老师为本节课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请申报高级职称的老师简析教材中“想想做做”各题编写者的设计意图,并扼要说明你实现这些意图拟采取的具体方法。

(20分)…………………………………密………………………………封………………………………线……………………………………………………………………密………………………………封………………………………线……………………………………………………………………密………………………………封………………………………线…………………………………六、解题(共40分)(一) 选择(每小题3分,共9分)1.将一枚硬币投掷3次,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那么,第4次投掷这枚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 .41 B.21 C.31 D.322.有2盒磁带,用下面三种方式包装,第( )种方式更省包装纸。

A B C3. A 、B 、C 、D 四个小朋友做换座位的游戏。

开始他们分别坐在1、2、3、4号位置上(如图)。

第一次他们上下两排换,第二次左右两边换,第三次又上下换,第四次又左右换。

这样交换下去,第78次换位后,C 在( )号位置上。

A .1B .2C .3D .4(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9分)4.根据〇×○=25,○+☆=12,△÷☆=21,可以得出“△”表示的数是( )。

5. 右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72平方分米,A 、B 分别是 宽的中点,那么图中四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是( )。

6.一个偶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24,这个数最小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专业素养考查(100分)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共40分)
根据提供的教材《认识小数》(三年级下册),按照新授课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9分)
2.写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6分)
3.简述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5分)
4.请申报中级职称的老师为本节课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请申报高级职称的老师简析教材中“想想做做”各题编写者的设计意图,并扼要说明你实现这些意图拟采取的具体方法。

(20分)
…………………………………密………………………………封
………………………………线…………………………………
…………………………………密………………………………封………………………………线…………………………………
…………………………………密………………………………封………………………………线…………………………………
六、解题(共40分)
(一) 选择(每小题3分,共9分)
1.将一枚硬币投掷3次,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那么,第4次投掷这枚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 .
41 B.21 C.31 D.3
2
2.有2盒磁带,用下面三种方式包装,第( )种方式更省包装纸。

A B C
3. A 、B 、C 、D 四个小朋友做换座位的游戏。

开始他们分别坐在1、2、3、4号位置上(如图)。

第一次他们上下两排换,第二次左右两边换,第三次又上下换,第四次又左右换。

这样交换下去,第78次换位后,C 在( )号位置上。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9分)
4.根据〇×○=25,○+☆=12,△÷☆=21,可以得出“△”表示的数是( )。

5. 右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72平方分米,A 、B 分别是 宽的中点,那么图中四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是( )。

6.一个偶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24,这个数最小是( )。

(三)操作(每小题2分,共4分) 7.画出右边长方形的所有对称轴。

8.在下面方格图中画一个与图中梯形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四)应用(每小题6分,共18分)
9.下图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直角三角形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向右移动。

完成下列问题。

(单位:厘米)
(1)第10秒时,两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第15秒时,两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3)第17秒时,两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得 分 评卷人
复核人
A B 1
2 C
3 D
4
10. 下面两题只要做一题,申报中级职称的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的做乙题。

甲:下面是某电影大世界的影片告示。

李老师一家三口去看了某一场次的电影,票价节省了31.5元,请问,李老师一家看的是哪个场次的电影?优惠后每张票价是多少元?
乙:甲、乙两仓库储存货物袋数之比为7∶3。

如果从甲仓调出30袋到乙仓,那么甲、乙两仓货物袋数之比为3∶2。

问这两个仓库共储存货物多少袋?
11.下面两题只要做一题,申报中级职称的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的做乙题。

甲:某市的市内电话收费标准如下表。

(1)打市内电话2分钟收费多少元?打市内电话5分钟收费多少元?
(2)刘老师打了一次市内电话付费1.5元,他这次电话最长打了多少分钟?
乙:某班有50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按成绩从高到低排了名次。

结果前30名的平均分比后20名的平均分多12分,一位同学把前30名的平均成绩加上后20名的平均成绩,再除以2,错误地认为这就是全班的平均成绩。

他这样算,所得的全班的平均成绩比正确的平均成绩多了,还是少了?请你算出相差的分数。

…………………………………密……………………………
…封………………………………线…………………………………
…………………………………密………………………………封………………………………线…………………………………
七、命题(20分)
1. 依据第五大题所提供的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作业题,分值为6-8分,题型尽量不要与教材提供的题目雷同。

要写出命题意图、做出参考答案并附评分标准,参考答案、评分标准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全面。

(8分)
2.请先解答下面的试题,再指出这道试题的特点以及命题者的考查意图。

(12分)人民公园要铺设一条人行通道,通道长80米,宽1.6米。

现在用边长都是4分米的黄、红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地砖铺设(下图是铺设的局部图示,其中空白的表示黄色地砖,黑色的表示红色地砖)。

(1)铺设这条人行通道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损耗不计)
(2)铺设这条人行通道一共要多少块红色地砖?(损耗不计)
得分评卷人复核人
…………………………………密………………………………封………………………………线…………………………………
2011年申报教师技术职称人员业务能力考核
小学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0分)
1.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知识目标)
②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和应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能力目标)
③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情感目标)
评分:①3分、②3分、③3分。

2.教学重点:①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②能区分自然数、整数、小数。

③解决与小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小数的含义和现实意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评分:教学重点的表述准确、全面(4分),教学难点的确定准确(2分)。

3.①这部分教学内容以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分数为基础。

②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认识。

③小数与分数、与生活是有联系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是有联系的。

④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作好孕伏。

评分:全面具体5分。

4.甲:①教学流程设计科学合理,语言表述正确、精炼(10分)。

②设计思想体现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新课程理念(10分)。

乙:①对设计意图的分析准确、有理,语言表述正确、精炼(10分)。

②具体方法能体现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学生认知规律,凸显学生的主
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10分)。

六、解题(40分)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9分) 1. B 2. B 3.B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9分) 4. 147 5. 18平方分米 6. 798(三)操作(每小题2分,共4分)
7.长方形的对称轴有2条,分别为长边中点的连线和宽边中点的连线;对称轴应划成点画线。

8.顺次连接边长为“4”的正方形四条边的中点。

(四)应用(每小题6分,共18分)
9.①0平方厘米②50平方厘米③74平方厘米(每问2分)
10.甲:35×3×(1-0.6)=42(元)
35×3×(1-0.7)=31.5(元)
李老师一家看的是下午场的电影。

(3分)
35-31.5÷3 =24.5(元) (3分)
乙:7+3=10 3+2=5 30÷(7/10-3/5)=300(袋)(6分)11.甲:⑴0.2元,(5-3)×0.1+0.2=0.4(元)
⑵(1.5-0.2)÷0.1+3=16(分)(每问3分)
乙: 12×30÷(30+20)-12÷ 2=1.2(分)(3分)
他算的平均成绩比正确的平均成绩少了。

(3分)
七、命题(20分)
1.题型符合要求(可以是判断、选择、问答等),语言表述准确、简洁,鼓励具
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题型(4分)。

参考答案准确,有条理性(2分)。

评分标准分值分配合理(2分)。

2.解答试题:(每问3分,共6分)
⑴4分米=0.4米
80×1.6÷(0.4×0.4)=800(块)
⑵800÷16×4=200(块)
试题特点:(3分)
⑴联系生活实际;
⑵图、形结合,形式活泼;
⑶解题方法多样。

考查意图:(3分)
⑴面积知识的熟练、灵活掌握;
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

教师职称评审业务能力考核命题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