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人性的感悟_人性主题的闪光

合集下载

人性的闪光

人性的闪光

人性的闪光引言人性是复杂而又独特的存在,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种闪光的力量。

这种闪光展现在人们的情感、行为和思维之中,塑造着我们的人格和世界观。

本文将探讨人性中闪光的各个方面,以及它如何影响个体和社会。

1. 闪光的情感情感是人性中最为基本和强大的一面。

它们如同内心的闪光灯,照亮着我们的世界。

愛、喜悦、怜悯、憤怒等都是人性中最常见的情感,它们让我们与他人产生联系,表达情感,体验世界的美好和痛苦。

1.1 爱的闪光爱是人性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它的闪光力量可以驱动人们去关心、支持和帮助他人。

爱可以表现为亲情、友情、爱情等,它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并且激励人们追求幸福和共同进步。

1.2 喜悦的闪光喜悦是情感中最快乐、最令人愉悦的一种闪光。

它可以由圆满的事业、家庭和友谊带来,也可以来自于享受美食、旅行和艺术等。

喜悦的闪光往往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和生理效应,促进人们的健康和幸福感。

1.3 怜悯的闪光怜悯是一种对他人痛苦和不幸的理解和同情。

它能够激发人性中最温暖和亲切的闪光。

怜悯不仅仅是表达同情,更是激励人们去行善和奉献。

通过怜悯的闪光,人们可以改善他人的生活,帮助他们克服困境。

1.4 愤怒的闪光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也是人性中最容易引发冲突和破坏的一面。

然而,愤怒的闪光也可以促使人们追求正义和公平。

愤怒可以成为推动社会改革和变革的力量,引发人们的行动和反思,使社会变得更加公正和平等。

2. 闪光的行为人性中闪光的另一个方面是行为。

人们通过行为来展现自己的价值观和品格,同时也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影响和塑造着社会。

2.1 善行的闪光善行是人性中最美善的一面。

它表现为无私的奉献、助人为乐、尊重他人和行善事等。

善行的闪光可以启发他人的善良和慈悲,同时也能够带给自己满足感和内心的平静。

2.2 慷慨的闪光慷慨是一种对他人慷慨给予的行为。

它可以表现为慷慨解囊、分享财富、提供帮助等。

慷慨的闪光不仅可以改善他人的生活,也可以改变社会的格局,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性的光芒精选作文

人性的光芒精选作文

人性的光芒精选作文篇一:人性的光芒品质如钻石,难得,却照亮人性,放射出人性的光芒。

——习题记大海面上波光粼粼,闪着耀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射下异常闪亮。

人的优秀品质如大海,闪耀,各种各样;海边上的沙子金光闪闪,像金子一样,黄灿灿,惹人眼球;人的优秀品质如沙滩,闪光,各有各异;海滩上有许多贝壳,贝壳美丽,神奇,耀眼,各型各样。

余辉下,我走到海边,捧起一捧海水,放入一粒沙子,装进贝壳了,我发现贝壳上闪耀出四个字“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懂得乐于助人的人,一定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中国,提起乐于助人,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雷锋。

用当代语言说,则“雷锋是乐于助人”的形象代言人,并且是一位十分成功的形象代言人,当代,活雷锋越来越少了,现代的人越来越爱自己,对别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现在的我,向大家引见一位我认为的活雷锋——我们班的老班长。

他是一个有点自恋,却很乐观的人。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便在笑,发自内心的笑。

他是我上高一新认识的同学,至今,我认识他三个月了,可我每次见到他,他总是那么笑,那么笑,仿佛是快乐女神的宠儿,从不沮丧。

有时,我在想,他怎么会这样呢?可后来,我在想,也许正是他的乐观,成就了他助人为乐的品质。

有人说,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始终相信,我第一次见到他,他的眼神便不浑浊。

她笑时,眼神清澈,不是假装的,他帮助人的时候,眼神仍然清澈,如一汪清泉,那表示,他真的在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

现在,向你们介绍他。

看,他从门口进来了,有点迟到,脸上的笑容不变。

他有些懒散,却在帮人时一丝不苟,“老班长,这里!”下课时,朝他招招手,他便浅笑着走来。

“干什么,小娃娃,以后要叫宏哥,知道吗?我们班的以前都这么叫我。

”“我靠,你真自恋!”我忍不住白他一眼。

上节课是数学课,我最不擅长的数学课啊!我真的很无言。

这不,只有请老班长帮忙了。

“你又要干嘛呀?”他问我,我告诉他问习题,他便帮我讲解,我摇头,他再讲,我摇头,他再讲,他的耐心总是那么的好,我很感激他。

人性感悟心得体会(3篇)

人性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人性就是人类永恒的探讨话题。

它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内心世界。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断经历着各种挫折与磨难,感悟着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人性感悟。

一、人性的善良人性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善良。

善良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善良的人,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几个例子:1. 善良的邻居:有一次,我家水管破裂,水流了一地。

正当我束手无策时,邻居阿姨主动帮我修理水管,还帮我清理了地面的积水。

她没有要求任何报酬,只是希望我能够度过难关。

2. 善良的陌生人: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位年迈的奶奶。

由于公交车颠簸,奶奶站立不稳,我主动伸出手搀扶她。

奶奶感激地看着我,说:“谢谢你,小朋友。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

3. 善良的志愿者: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志愿者走上街头,为流浪者送去温暖。

他们不计较付出,只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二、人性的阴暗人性中也有阴暗的一面,如自私、贪婪、虚伪等。

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几个例子:1. 自私的同事:有一次,我因为工作繁忙,无法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这时,一位同事主动提出帮我分担一部分工作。

然而,当我完成任务后,他却反悔,说我没有及时告知他。

这种自私的行为让我深感失望。

2. 贪婪的商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商人为了追求利润,不惜牺牲消费者的利益。

他们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这种行为让人痛心疾首。

3. 虚伪的朋友:有些人在朋友面前表现得十分热情,背地里却对朋友冷嘲热讽。

这种虚伪的行为让人难以忍受。

三、人性的光辉人性中既有善良,也有阴暗,但善良往往更能占据上风。

以下是我对人性光辉的感悟:1. 爱心传递: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总会有人伸出援手。

这种爱心传递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善良是一种选择,善良是一种力量。

”2. 无私奉献:在抗击疫情、抗洪救灾等关键时刻,总有英雄人物挺身而出,无私奉献。

人性闪光点作文素材200字

人性闪光点作文素材200字

人性闪光点作文素材200字人性闪光点作文篇1人人性闪光点作文是明亮而不刺眼的,一种能给人灿烂温暖的感觉,一种在危难时奋不顾身的帮忙,一种在阻碍前不退缩的勇气,抑或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奉献。

它是洗刷去虚伪外表而显露的最真实可贵的本色,是一种人生的高度。

透过层层历史的阴霾,追随着历史的车轮留下的印记,我看到了那个在牢狱中奋笔疾书的人。

他衣衫褴褛,披头散发,模样很是落魄但背影却格外坚定。

昏黄的烛光映衬着他坚毅的脸庞——司马迁!是你在巨大的阻碍面前无畏前进,是你应对难以忍受的酷刑依旧坚持写作,是你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史记》这部著作坚强地活了下来。

《史记》的横空出世歌唱着你生命的高度,狱中的昏暗遮不住你内心的光明,困难的阴霾挡不住你人人性闪光点作文——它是坚强,照耀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人人性闪光点作文永不弱,它书写了坚强的赞歌。

穿过阵阵惊险的颤动,心跟随着地震的颤动而律动。

我看到了在如此危急情景下每个人或惊慌或镇定的表情,我更看到了在这关键时刻涌现出的真情。

余震的突然来袭,在这紧张之余同学们依旧没有忘记救助他人。

因脚伤而打着石膏的常钊先是受到了强智杰的保护,而后又被孙鲲等人背着护着逃出了教学楼。

在如此危急的时刻。

他们念着的却是他人的安危,在任何情景下都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

天灾无情人有情,猛烈的地震破坏不掉那份友谊,无情的命运拆不散他们连结在一齐的心。

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让人们为之感动,让天地为之动容。

无论经历什么,只要大家在一齐,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再多的苦难都不算什么。

困境中凸显了这份人人性闪光点作文——它是团结,让我们的心紧靠在一齐,传递温暖。

人人性闪光点作文永不散,它描绘了团结的力量。

人人性闪光点作文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了绽放这份光芒,便学会了成长。

人人性闪光点作文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时,你发现了生活的完美。

人人性闪光点作文是一种生活的信念,坚守信念的同时,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世间太昏暗,生活太匆忙,只顾看脚下路的我们太过沮丧,不如抬起头来,擦亮双眼去发现人人性闪光点作文。

内心有光的人感悟

内心有光的人感悟

内心有光的人感悟内心有光的人感悟有一盏灯,能照亮前方;有一束光,能穿透胸膛;有一些品质,能让生命闪光;有一些信仰,能让灵魂皈依。

人,不必有倾国倾城之容貌,也不必有腰缠万贯之财富,甚至不必有博大精深之才学,人最重要的是:用一生去坚守并笃行应该恪守的品格。

生命诚然可贵,然而,还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三种品格,那就是:善良、正义、担当。

人首先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我总认为:善良是生命之根基,是人性之至高点,心存善念之人,人生路定会走得踏实、稳固。

善良是人性中最璀璨的光芒,它包含了生命对生命的仁慈与悲悯、宽恕与救赎,在某种境遇下,善良还包含隐忍与拒绝。

世界纷繁复杂,每个人都会面临种种诱惑,也因此,每个人都无时不在接受人性的考验。

于是,有人在诱惑面前轰然倒塌,失守了本该恪守的品格;也有人在诱惑面前坚如磐石,固守了人性的净土。

很喜欢梁晓声对“文化”的表述: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我理解这四句话中,每一句都离不开以善良作底蕴。

善良与贫贱无关,与富贵无关,与学识无关,与职位无关,它存在于每个心存善念的普通人当中。

这世间,能让一切人与人之间无私无畏相处,能让一切事与事之间合情合理存在,皆因有了善良。

人应该做一个正义之人正义的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益平衡等内容。

正义很大范围来源于广泛的社会群体力量与个人行为,它存在于崇尚和平、公正、正直等美好品格的人当中。

人应当有一颗善心,但善良也应该是有底线的。

没有底线就是没有原则,当善良失去原则就必然会助长恶的滋生。

只有心怀正义,才能与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只有维护正义,才能让邪恶无处藏身。

维护正义,就是维护社会规则和秩序。

维护正义,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人应该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道德情操。

所谓担当,不只是对小家庭要有肩挑重任勇于承当的气度,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那一刻善良在闪光500字

那一刻善良在闪光500字

那一刻,善良在闪光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善良的力量,这些瞬间或许并不轰轰烈烈,但却足以温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相信善良的存在。

那是一个普通的下午,我在街上散步,突然注意到路边有一个小女孩在哭泣。

她大约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脚上只穿了一只鞋子。

我走过去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她只是哭,不说话。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走过来,她蹲下身子,温柔地问小女孩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女孩终于开口了,她告诉妇女她的鞋子丢了。

妇女安慰她,然后脱下自己的鞋子给小女孩穿上,她怕小女孩的脚受伤,还细心地给她系好鞋带。

这一幕让我深受感动。

我看到了一个陌生人对小女孩的关爱和善良。

这位妇女并不认识小女孩,但是她选择帮助她,不求回报。

这种善良的行为在这个冷漠的社会中显得格外珍贵。

这个小小的善举让我明白,善良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事情,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和传递。

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安慰的话语,都可以成为善良的表现。

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我看到了善良在闪光。

我深深地被这位妇女的行为所感动,也为自己能够见证这一刻而感到庆幸。

我相信,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善良和关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人性的闪光点 三

人性的闪光点 三

三、
闪光点是指从另一个角度发现某人或者事物潜在的优越之处。

闪光点一是指一个人表面的好的地方或者说长处、优点;二是指需要被挖掘的、而不是凭空判定人或事物的好与坏。

人性的表现有恶的,有善的;有坏的,有好的;有自私的,有大度的;有卑鄙无耻的,有出色优秀的;有阴险歹毒的,有慈悲为怀的。

尽管人性有两种极端的表现,不过不管怎么样,人性中本能、本质、实质中,唯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便是人性的闪光点。

也可以这样说,在正常人的思维与身体健康的成人中,人们都享有相爱做爱,结婚成家,养育下一代的权力,都享有性福、幸福、欢乐的权力,都具有人性闪光点的内在基础。

这闪光点表现在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也就是说父母对于子女的爱,那是无私的,豁达的,伟大的。

这闪光点,在好人身上表现得光芒四射;在坏人身上表现得并不逊色。

富人爱子女表现在满足子女物质需求的经济基础上;有文化素质的富人更注重子女精神层次需求的灌输、提供。

穷人同样爱子女,他们的经济条件也许一些时候很难支撑、满足提供子女生活、学习物质的需求、条件;有文化素质的穷人更注重子女精神层次需求的灌输、提供。

总之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他们都爱子女。

这人性的本意、实质性、闪光点是有着共同点的。

人爱自己,无可厚非,这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人们过分的爱自己,甚至于极端的爱自己,达到的程度,令人不屑一顾,甚至于危害他人利益的时候,便改变了爱自己的性质,转变成自私自利,甚至于损人利己。

人性的光辉与真善美

人性的光辉与真善美

人性的光辉与真善美人性,是指人类作为社会生物所固有的天性和基本特征。

在拥有灵魂与理性的人类中,人性常常体现出一种光辉,显现出真善美的本质。

正是这种人性的光辉,让我们能够感知和追求真善美的存在。

一、美好的情感人性的光辉首先体现在对他人的真情关怀和善意付出之中。

每个人都有因为他人而感动的时刻,那是无私和爱心的证明。

当我们看到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公交车上遭遇困难时,总会有好心人伸出援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身边的亲人朋友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支持和鼓励。

这些真诚的情感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

二、正义的行动人性的光辉也体现在对于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中。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坚持正义,为弱者争取公平。

这些人可能是维权律师、环保志愿者、社会公益组织的成员,又或者是那些默默无闻但坚守本心的普通人。

他们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仍然坚守自己的底线,捍卫着真善美的存在。

他们的行动不仅是对人性光辉的赞扬,更是对社会道德伦理的守护。

三、艺术与美的追求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展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绘画、舞蹈、文学等艺术形式,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途径。

艺术作品中所蕴涵的美,不仅能让人沉浸其中,在美的享受中体验到人性的光辉,还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和美好。

四、教育与培养教育是培养人性光辉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里,教师们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培养,学校教育能够让学生们明白善良和美好的重要性。

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塑造人性光辉的关键。

通过家人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格,让他们拥有发光的心灵。

五、换位思考与理解换位思考是体现人性光辉的一种能力。

当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时,我们会更加关心他人,更加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每次我们用理解和宽容来回应他人的困难与痛苦时,我们便悄无声息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在这过程中,我们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光的人性的感悟_人性主题的闪光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国平煤神马报》(原《平顶山矿工报》)选送的通讯《矿工生命之舱》,以其“站位高、影响大、立意深”(专家评语)获得三等奖。

该奖项实现了《中国平煤神马报》成立42年来零的突破,圆了几代办报人的梦想。

作为作者之一,笔者体会到,一篇稿件的获奖固然有许多因素,但是人性主题的确立和放大――凸显人性的伟大和生命的宝贵,是这篇报道成功的关键。

体会一:对新闻背景的正确认识是主题确立的基础
对生命的讴歌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2010年,国内外矿难频发,人的生命不断受到死神的威胁。

基于当年国内外一系列矿难发生的背景,笔者果断地把关注人性、关爱生命作为文章的主题。

2010年10月13日,智利矿难中的33名矿工陆续升井,持续了69天的抢险完美收官,被媒体称为“一个国家的胜利”。

而搭救被困矿工升井的恰是被称为“凤凰舱”的救生舱。

通过现场直播画面,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小男孩戴着安全帽,站在救生通道旁边翘首以盼,等第一个被救的矿工阿瓦洛斯从舱里走出来时,他张着嘴巴,痛哭流涕。

那一刻,笔者被人性的力量所深深打动:33名矿工对生命的渴望和坚守;一个国家对矿工生命的敬畏和守护――铜矿井下健全的避难硐室和先进的救生舱;地球上的每一个关注者对他们的关爱和牵挂。

正因如此,人性的力量通过媒体迅速传向了全世界,温暖着这个星球上每一个人的心。

同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表示,智利矿难救援成功对我们有重大借鉴意义,“救生舱的建设工作将是整个矿山企业的重中之重”。

智利矿难救援的成功,与发生在国内的矿难施救后果形成了强烈反差:2010年3月28日的山西王家岭透水矿难,抢险八昼夜后,被困职工虽有115人获救,但仍有38人遇难;而同年3月1日的内蒙古骆驼山透水矿难,则于3月14日宣布“井下31名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停止井上抢险救援工作”。

2010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安装包括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在内的“六大系统”,并在3年之内完成。

同年10月16日,智利矿难救援成功3天后,平煤神马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又发生瓦斯事故,37名矿工永远离开了人世。

在抢险现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也强调,要加快建设井下避险系统。

自己的伤口自己疗。

在国际国内矿难救援这个话题逐渐升温并渐成焦点这个大背景下,平煤神马集团把“生命至上,安全为天”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和救生技术装备的研制步伐。

2010年11月10日,智利矿难成功救援第28天、平禹煤电公司四矿矿难第25天后,平煤神马集团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首个样舱千呼万唤始出来。

这座“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是矿山井下的救生装置,主要用于发生矿难时遇险人员紧急避难。

综观以上这些矿难背景,在笔者心目中烙下了深深的人性的印记,彰显人性、守护生命健康这个宏大的主题,越发清晰地在笔者脑海里显现出来。

体会二:精心采写细节是放大人性主题的关键
应该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是平煤神马集团上下都比较关心的。

从集团层面来讲,也希望这一事物能推介出去,并迅速走向成熟应用阶段,为保护矿工生命造福;从集团宣传部门和报社来讲,试图通过对这一新生事物的报道,弘扬“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树立集团良好的社会形象――“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最大的亮点是它能够保护矿工的生命。

我们把采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人性和生命上,并按照既定的新闻主题“按图索骥”。

记得一个周六的上午,笔者与陶晋朝(作者之一)一同深入研制“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机械制造公司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找到该公司总工程师吴连城这个研发设备的带头人,听他讲述救生舱内先进的、已申报国家专利的制造技术。

据他介绍,国家安全技术部门要求救生舱的有效救生时间是96个小时,低于这个时长就是不合格品。

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舱内一氧化碳指标的控制就成了最难攻克的问题,如果这个指标控制不科学,那么“生命之舱”就会变成“死亡之舱”。

无疑,研发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而当时国内此项技术并未攻克,毫无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为了表现研发人员科学求实的精神,笔者采写并再现了用真人试验的细节。

用他们的话说,救生舱既然是用来救人的,就必须用真人试验,因为只有用真人试验,才能真切感受到里边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湿度、异味是否合理,以及内部通讯设施是否完好。

这些细节本身,充分体现了研制者、参与试验者的勇气和奉献精神,凸显了人性的伟大和矿工生命得到保护的幸福,从而使主题逐渐得到放大。

在采写《矿工生命之舱》过程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主题一旦确立,就必须紧紧围绕主题采写细节、表现细节,从而充分放大人性这一主题。

“生命之舱”是矿工的救命舱、是先进的救生设备,它到底是怎么“出炉”的?笔者通过采写研制者、参与试验者从失败到成功的曲折艰辛的试验过程,使人性主题不断闪光。

挖掘和再现生动鲜活的细节,使读者感受到了集团领导、科研工作者、参与试验者为了把救生舱打造成矿工的“生命之舱”所付出的生命意义上的艰辛,以及对矿工的血浓于水的人性关怀,使这篇通讯的人性主题得到充分开掘和放大。

总之,笔者以为,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必须要有一个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时代主题。

当矿难、生命、地球这些字眼串联在一起,频频在我们眼前闪过之时,关注人性主题应该成为
我们这个时代的选择。

(作者单位:中国平煤神马报)
编校:董方晓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