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寄生虫病常用药
水产养殖药品种类

水产养殖药品种类1. 引言水产养殖药品是指用于水产养殖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产养殖药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药品的种类及其应用。
2. 常见的水产养殖药品种类2.1 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也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药品之一。
常见的水产养殖抗生素包括:•地塞米松:用于治疗鱼类的细菌感染,如鱼癣病、溃疡病等。
•强力霉素:用于治疗鱼类的细菌感染,如鳃腐病、肠炎等。
•氧氟沙星:用于治疗虾类和鱼类的细菌感染,如腹水病、烂鳃病等。
2.2 抗寄生虫类药物寄生虫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原体,常常会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受阻和免疫力下降。
为了防治寄生虫感染,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阿维菌素:用于治疗虾类的寄生虫感染,如寄生虫卵囊病等。
•洋葱素:用于治疗鱼类的寄生虫感染,如鳃膜虫病等。
•硝硫津:用于治疗贝类的寄生虫感染,如贝类肝胆病等。
2.3 抗真菌类药物真菌感染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会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受阻和免疫力下降。
为了防治真菌感染,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甲氧苄啶:用于治疗鱼类和虾类的真菌感染,如白点病、白细胞病等。
•氧化锌:用于治疗鱼类和虾类的真菌感染,如霉菌病、白霉病等。
•甲硝唑:用于治疗虾类的真菌感染,如白带病、脱壳病等。
2.4 免疫增强剂免疫增强剂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药品之一,用于增强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常见的免疫增强剂包括:•多糖体:能够刺激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系统,提高其抵抗力。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菌种制剂:含有益生菌的制剂,能够调节水产养殖动物的肠道菌群,增强其免疫力。
3. 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水产养殖药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照药品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遵循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药品的使用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不得滥用和过量使用。
白点病有效治疗方法

白点病有效治疗方法
白点病(也称为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其症状包括鱼体表面出现小白色斑点或片状物,可能伴有鳞片脱落、活动力下降和食欲减退等症状。
下面是一些白点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马来酸多维酮胺(Malachite Green)和硝酸甲硝唑(Metronidazole)。
这些药物可溶于水中,并通过鱼体表面渗透来杀灭寄生虫。
2. 加热疗法:提高水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加速寄生虫的生命周期,使其进入可杀灭的阶段。
一般建议将水温提高到28-30摄氏度,并保持一周左右。
3. 盐浴疗法:将淡水鱼放置在盐浴中,可以帮助杀灭寄生虫。
一般建议将盐的浓度控制在0.3%-0.5%之间,并在盐浴结束后将鱼重新放回淡水中。
4. 水质管理:保持良好的水质对于鱼类健康至关重要。
定期更换水源、维持适当的水温、pH值和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水平是预防和治疗白点病的重要手段。
5. 提供适当的饮食:给鱼类提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鱼类的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白点病。
值得提醒的是,每种鱼类对于治疗方法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给鱼类进行治疗之前,最好咨询兽医或专业人士,并遵循其建议。
鱼类常用药的用量

鱼病常用药物敌百虫本品为白色晶体,稍有臭味,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
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对鱼非常安全。
90%的敌百虫晶体,溶于水后,对锚头蚤、鱼虱、三代虫、指环虫等寄生虫有较强的杀伤力。
该药虽高效、低毒,但是不能连续多次使用,以防止鱼儿神经系统的毒害。
常用浓度:浸泡每升水20~50毫克,泼洒每100升水20~40毫克。
该药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碱分解成毒性较强的敌敌畏,继续分解后失效。
本品药性温和,对人畜、鱼体毒性都较低,是一种常用的杀虫药品。
孔雀石绿为绿色结晶体,药性温和,毒性较小,能溶于水。
本品对因真菌引起的肤霉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小瓜虫、车轮虫、斜管虫亦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孔雀石绿是一种致癌物质,使用的时候严防入口,也不要接触皮肤。
不要连续多次使用,以防对鱼鳃丝的伤害。
常用浓度:浸泡每升水5毫克,泼洒每100升水0.1克。
对水霉病,水温在20度以上,用2/100万~3/100万的水溶液药浴1小时,也可以用1%的水溶液涂抹患处;对小瓜虫病,水温20~26度,用0.3/100万~0.4/100万的水溶液,药浴2小时。
高锰酸钾又称过锰酸钾、灰锰氧,深紫色晶体,溶于水,是优良的杀菌消毒剂,广泛用于伤口、皮肤、器皿的消毒,对锚头蚤、三代虫、指环虫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常用浓度:浸泡每升水20毫克,泼洒每100升水200毫克。
对指环虫病用20/100万的水溶液药浴,水温在10~20度时药浴20~30分钟,水温在20~25度时,药浴15~20分钟;对斜管虫病、口丝虫病,用20/100万的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
痢特灵又名呋喃唑酮,色黄味苦,有片状的粉状两种。
易溶于水,是一种杀菌药,是治疗肠炎的良药。
在鱼药中广泛用于皮肤溃疡、烂腮病和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呋喃西林。
常用浓度:浸泡每升水10毫克,泼洒每100升200毫克。
福尔马林甲醛溶液,医用防腐消毒剂,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致癌物质。
对各种微生物有强烈的杀灭作用。
第五代B型灭虫精治疗鱼类寄生虫病有特效

第五代B型灭虫精治疗鱼类寄生虫病有特效B型灭虫精的特性最近10年,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极其迅速,养殖水面扩大,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但由于实施了高密度饲养及过度投饵、施肥,再加上池塘老化和受工业废水污染等多种原因,致使鱼虾发病日趋严重,特别表现在各主要渔区的大面积病虫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笔者与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两位教授合作,研究应用了第一代敌百虫治理蚤病、指环虫病获成功,之后产生第二代B型灭虫灵,第三代灭虫精,第四代灭虫1号。
但由于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与寄生虫细胞内相应受体结合的亲合力降低,药物敏感性减弱,随之减效或失效。
为此引起国内外有关养殖专家的极大关注,并致力探索克服抗药性问题。
第五代B型灭虫精是目前解决灭虫抗性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属于一种高效复合生物活性素(Salgaclo1998),原为美国DowAgrosicenceCompany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的基础上制成的产品。
虽然它们同属大环内酯类的抗虫生物制剂,然而,它比AVM、IVM具有更高触杀和胃毒作用,而且还在极低剂量下就有杀灭体内外寄生虫节肢动物(中华蚤、鱼虱、锚头虫等)和蠕虫(指环虫、三代虫、线虫等)功能。
它的化学结构特点包括有一个独特的四环结构,连接2个不同的六元糖,其作用优点是依靠对寄生虫快速触杀和摄食毒性,通过刺激虫体的神经系统,导致非功能性的肌肉收缩、衰竭,并伴颤抖和麻痹致死。
该剂的生产工序独特,成本较道拉菌素低(道拉菌素每公斤约3万元),与阿维菌素的价格近似,故易被广大渔民所接受。
动物对毒性的不同反应本剂对不同动物的毒力有显著差异,据Salgado等报道:对哺乳类动物包括畜类猪、牛等,口服LC50大于5000mg/kg,鸟类4000mg/kg;鱼类之中鳟鱼96hLC500.55mg/l,LC100.2mg/l,翻车鱼96hLC500.6mg/l、LC100.3mg/l;罗非鱼96hLC500.55mg/l、96hLC100.2mg/l,鲤、鲫、链等96hLC500.5mg/l~0.7mg/l。
鱼身上有寄生虫用什么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鱼身上有寄生虫用什么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鱼身上有寄生虫,先要诊断是何种寄生虫病害,再选用适宜的杀虫剂,一般可选择高锰酸钾、地克珠利、敌百虫、纤纤净、硫酸铜、硫酸锌、甲苯咪唑、辛硫酸、吡喹酮、肠虫清等药物。
日常要养成勤查鱼的习惯,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鱼身上有寄生虫,主要是因为鱼体外表受到损伤,或者鱼体自身抵抗力过差,抑或水体环境适宜寄生虫的生长等等。
一、鱼身上有寄生虫用什么药1、鱼身上有寄生虫,首先诊断是何种寄生虫病害,再根据不同杀虫剂的药理,选择适宜的杀虫剂。
一般可用高锰酸钾、地克珠利、敌百虫、纤纤净、硫酸铜、硫酸锌、甲苯咪唑、辛硫酸、吡喹酮、肠虫清等药物。
譬如鱼体感染锚头鳋、孢子虫、指环虫等寄生虫,要使用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治疗;若鱼体感染原虫,则要使用硫酸铜治疗。
注意硫酸铜不可以用于治疗小瓜虫,反而会促进小瓜虫增殖。
2、鱼身上长寄生虫,一般都是体外寄生虫,想要治疗这种寄生虫一般只需要将寄生的地方戳破,然后将寄生虫取出,并在伤口上涂抹高锰酸钾等消毒药水,平时要注意换水,并做好消毒工作。
杀虫要有针对性,疾病的治疗要建立在正确的诊断之上,日常要养成勤查鱼的习惯,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二、鱼身上有寄生虫的原因1、鱼类患寄生虫主要是因为鱼体外表受到损伤,使寄生虫找到寄生的地方而产生的。
此外,鱼体自身抵抗力过差也容易感染寄生虫。
注意加强鱼类的营养,选用较好的配合饲料投喂,不过每次投喂的量不要太多。
注意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部分营养及免疫调节剂等。
2、鱼身上有寄生虫,也可能是水体环境适宜寄生虫的生长。
当水体氧量不足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中间产物,使鱼类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感染包括寄生虫在内的各类疾病的机率增加;抑或在换水时新旧水温差大导致水温剧烈波动,或者季节交替时导致水温昼夜温差太大,也容易出现寄生虫。
水产用杀虫剂驱虫剂种类介绍

水产用杀虫剂驱虫剂种类介绍近年来水产养殖寄生虫问题的危害越来越大,特别是阴雨、绵雨天气最易滋生流行,虽然有些虫类并不一定会带来致命威胁,但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影响摄食,并可能会并发、引发一系列的鱼病伴生,给水产养殖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现在渔药市场上常见的敌百虫、菊酯类杀虫药、阿维菌素溶液、硫酸铜、甲苯咪唑溶液等化学制剂杀虫剂,其效果越好毒性越强。
杀虫药有很大的药物残留,很多塘口在使用完杀虫药后,发生转水、倒藻等现象,使用之后还需要增氧、换水甚至调水、解毒;很多杀虫药用多了会产生抗药性,用一段时间就可能就不管用了,杀虫药一定要轮换使用,更一定要慎用!在购买鱼药时,主要看使用说明上的药物组成成份名称,不能依包装上的商品名称,因为同一种药物因厂家不同,可能取的商品名称有所不同。
1. 敌百虫1.1. 性状:高效低毒、白色晶体。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敌敌畏,水解后进一步继续,最终分解成无杀虫活性的物质。
1.2. 药理作用: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乙酰胆碱大量积累,使昆虫、甲壳类、蠕虫等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造成神经系统先兴奋、后麻痹、直至中毒死亡。
另外,本品对于寄主胆碱酯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使胃肠蠕动增强,从而加强虫体排出体外。
药物吸收后主要分布于肝脏、肾脏、脑等部位。
1.3. 不良反应:有一定麻醉作用,无鳞肉食性鱼类以及甲壳类对本品敏感,一般禁用或慎用。
1.4. 作用与用途:对于指环虫、车轮虫、三代虫,肠道内的蠕虫(绦虫,棘头虫)和甲壳类动物(锚头鳋、中华鳋、鱼鲺)等几乎所有寄生虫害引起的鱼病有杀灭和驱除的作用。
另外,可以杀灭松藻虫、水蜈蚣等水生昆虫。
对于枝角类、桡足类等水生浮游动物(如水蚤)亦有效。
1.5. 使用剂量:低于0.5克/立方米水体无效,高于4克/立方米水体的用量巨毒,一般使用量1-2克/立方米水体,或按使用说明上的用量。
敌百虫可与硫酸亚铁和面碱合用加强其药效。
与硫酸亚铁以4:1的比例配合,剂量为0.2-0.3克/立方米;与面碱合用(1:0.6)剂量为0.2克/立方米浓度。
常用有效鱼药的合理使用

常用有效鱼药的合理使用鱼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资源之一,而鱼类养殖则是保证鱼类供给的重要手段。
然而,鱼类的养殖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这些疾病不仅会导致鱼类的损失,还可能对人类的健康造成风险。
因此,合理使用鱼药是鱼类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有效的鱼药及其合理使用方法。
一、氧化剂类鱼药氧化剂类鱼药主要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结构和代谢功能,并使病原体失去活力。
常用的氧化剂类鱼药有过氧化物、高锰酸钾等。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
不同的疾病对氧化剂类鱼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在投药时要根据水体的温度、pH值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以免造成药效过强或者过弱。
2.合理进行静脉、肌肉注射或浸浴。
在使用氧化剂类鱼药时,可以选择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也可以将药物溶液浸泡在养殖水体中,让鱼类自行吸收。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要确保药物在水体中的浓度均匀,避免造成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3.注意观察鱼类反应。
在使用氧化剂类鱼药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鱼类的反应。
若发现鱼类出现过度兴奋、呼吸急促、体表有明显的氧化伤害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药物使用,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抗生素类鱼药抗生素类鱼药主要是通过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生长来达到治疗目的。
常用的抗生素类鱼药有青霉素、四环素类等。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不同的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同时,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遵循药物使用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药时间,不要随意增加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以免造成抗药性的产生。
2.合理进行口服或浸泡。
在使用抗生素类鱼药时,可以选择将药物混合在饲料中进行口服给药,也可以将药物溶液浸泡在养殖水体中。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要确保药物的浓度适当,并在投药后观察鱼类的进食情况,避免因进食不足而造成药物的浪费。
常用渔药分类

长. 目前已基本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 。 作为 配合饲料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是鱼类代谢过 程 中需求 量极 少但 必需 的低 分子有 机化 合
物 , 内一般 不能合 成 , 体 必须 通过饲料来提
供 。鱼类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的意义在于依靠 维生素的特殊效用 。 配合饲 料达到全价要 使 求. 以至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亚汞 、 氯化亚 汞 、 醋酸汞 、 甘汞 ( 氧化汞 )吡 - 、
约 - 活 中 药 九 类 剂、草 等 大 。
、
抗菌类药物
1 抗 生素类 : 用 的有 土 . 常 霉素 、 青霉 素 、 强力霉 素 、 金霉 素、 甲砜霉 素 、 氟苯尼考等 。 2 磺胺类 : . 有磺 胺嘧啶 、 磺胺 甲基嘧啶 、 磺胺 间甲氧嘧啶 、 甲氧苄氨嘧啶等 。 3 喹诺酮类 : . 有氟哌酸( 诺氟沙星)氟嗪 、 酸( 氧氟沙 星)恩诺沙星 、 、 吡哌酸 、 恶喹酸 、 萘 啶酸等。 此类药物抗菌效果普遍较好 , 具有抗 菌范 围广 、 杀菌能力强等优点 , 是防治水产动 物细菌病 的有效药物 。 被禁用 的抗菌类药物 :抗生素类 中的红 霉素 、 氯霉素 、 泰乐菌素 、 杆菌肽锌 已被禁止 用于鱼病防治及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 。磺胺 类 中的磺胺噻唑 ( 消治龙)磺胺咪( 呱) 、 磺胺 被 禁用 。磺胺类药物在鳗鱼饲料添加剂 中已禁 止使用。 喹诺酮类 中的环丙沙星已被禁用 。 恩 诺沙星药残 已作为限制鳗 鱼出 口日本的一主 要 因子 。另一类抗菌药物硝基 呋哺类 中的呋 喃唑酮( 品名为痢 特灵)呋喃西林( 商 、 又名 呋 喃新)呋喃它酮 、 、 呋喃那斯也 已被禁用。 养殖 户在生产过程 中可用其它抗菌药物 代替 。
二 、 用 的 水体 消 毒剂 有 以下 几 类 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寄生虫病常用药
2008-07-18 15:53
(一)高锰酸钾
俗称灰锰氧,为紫色细长结晶,无臭,易溶于水,为强有力的氧化剂,与有机物相遇即释放氧,而将有机物氧化,其本身则还原为二氧化锰。
本品杀菌力强,能破坏机体组织而杀死微生物和一些寄生虫,但其作用亦极易受有机物所减弱。
鱼病防治上多用药浴法。
以10ppm浓度浸洗病鱼1-1.5小时,可杀死锚头鳋和鱼体表的几种孢子虫;以20ppm浓度浸洗病鱼15-30分钟,可治疗鱼类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
注意事项:①本品的水溶液极易分解而失效,因此应现配现用;②应放置在有色瓶中密闭保存,本品在阳光下易氧化失效。
(二)硫酸铜
又名蓝矾、胆矾。
为蓝色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
对病原体有较强的杀伤力和收敛伤口的作用。
其铜离子能与蛋白质结合而生成蛋白盐,使蛋白质变性沉淀,并使寄生虫的酶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死寄生虫的作用,特别是对原虫有较强的杀伤力。
1.常用方法
1)全池泼洒常用浓度为0.7ppm,可防治车轮虫、斜管虫、口丝虫等原生动物病,也可杀死青泥苔、水网藻、蓝绿藻等。
如与硫酸亚铁以5:2比例配合,可提高渗透压,以0.7ppm的浓度(硫酸铜0.5ppm+硫酸亚铁0.2ppm)可杀死复口吸虫、甲壳类等。
2)鱼体浸洗单独使用为8ppm,作用同上。
8ppm硫酸铜和10ppm的漂白粉混合液,在水温15℃左右,浸洗20-30分钟,可以防治烂鳃病、赤皮病和原虫类等病。
3)挂袋可单用也可与硫酸亚铁以5:2的比例合用在食场挂袋,但当天的总剂量不能超过0.7ppm。
2.注意事项
1)硫酸铜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故测量池水体积和计算用药量时,务必准确;同时溶解药物的水温不要超过60℃,否则易失效。
2)同一池塘反复使用硫酸铜,会使池底铜离子的积累增加,从而抑制饵料生物的生长,同时还对鱼体肝、肾、肠道有一定毒害,影响鱼体摄食和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
(三)硫酸亚铁
硫酸亚铁又名绿矾、青矾,为淡绿色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在潮湿空气中,或水溶液放置过久都易被氧化分解,生成黄褐色不溶性碱或盐,使溶液呈酸性,不能再供药用。
本品不具毒杀作用,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硫酸铜、敌百虫合用,以提高药物渗透能力而增强药效。
(四)敌自由
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毒杀剂,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工业品为白色块状固体,含有效成分90%左右,能溶于水,对虫体具有强烈的胃毒作用和一定的触杀作用,并表现有一定的渗透活性。
其杀虫活性归因于它的代谢转化产物敌敌畏,即敌百虫在虫体内转化成为毒力更大的敌敌畏。
敌敌畏是胆碱酯抑制剂,使胆碱酯酶的活性受抑,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从而致使虫体神经末梢部分释放出来的乙酰胆碱不能迅速被水解,产生蓄积,引起组织功能改变,出现神经失常、中毒而死亡。
目前敌百虫的剂型有多种,水产上用的较多的是90%晶体敌百虫。
1.用法用量
1)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单独使用,0.2-0.5ppm的浓度,可杀死单殖吸虫,甲壳类和水蜈蚣、蚌虾和鱼鲺等。
敌百虫可与硫酸亚铁和面碱合用加强其药效。
与硫酸亚铁合用以4:1的比例配合,剂量为
0.2-0.3ppm,与面碱合用(1:0.6)剂量为0.2ppm浓度,作用同前。
2)浸洗以5-10ppm浓度浸洗鱼体,作用同全池泼洒。
3)内服法以1~3%的浓度拌入饵料投喂,可驱除绦虫、线虫等肠道寄生虫。
4)敌百虫、漂白粉、食盐合用可治疗孢子虫病、据陈锦富(1992)介绍:三种药物的比例为,敌百虫3克,
漂白粉100克,食盐75克,溶于12.5公斤水中,浸洗鱼体3分钟,对体表和鳃上的部分孢子虫病有一定疗效。
2.注意事项
敌百虫除处方规定与面碱合用外,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敌百虫原药带酸性,忌用金属容器盛放。
(五)硫酸二氯酚(别丁)
为白色或近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本品对吸虫和绦虫有明显的驱虫效果。
鱼病防治上用以治疗头槽绦虫病。
其用法用量为:每100公斤鱼每天用0.7-1公斤别丁拌饵投喂,连喂3天。
(六)碘
为灰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结晶,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醇。
在常温下能成紫色蒸气挥发,应密闭保存。
碘为强氧化剂,有强大的杀菌、杀病毒和杀霉菌及杀原虫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碘化和氧化病原体原浆蛋白质,碘对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浓度越大,刺激性越强。
在鱼病防治上用以治疗球虫病及嗜子宫线虫病,其用法为:
1.治疗球虫病每100公斤青鱼用2.4克碘或4%碘酒60毫升制成药饵投喂,连喂4-7天。
2.用4%碘酒直接涂于患处,治疗鲤嗜子宫线虫病。
一、孢子虫病孢子虫是水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的一类寄生虫,目前危害比较严重的有球虫病、鲫鱼碘泡虫病、圆形碘泡虫病、饼形碘泡虫病和鲫鱼粘体虫病、中华粘体虫病等。
鱼类大量寄生孢子虫后,引起鱼体消瘦、食欲减退、体表发黑、腹部膨大等症状。
防治方法 1.必须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清塘,以杀灭冬眠的孢子。
2.选购苗种时,防止带入传染源。
苗种入塘前用聚维酮碘浸浴15分钟~20分钟。
3.投喂优质饵料,增强鱼体抗病力,发现有孢子虫寄生时,在饲料中添加1.5%“孢虫杀”连喂3天,第4天用“鱼虫灭”全池泼洒1次。
二、绦虫病危害鱼类的绦虫种类很多,主要有头槽绦虫、舌状绦虫等。
头槽绦虫主要寄生在草、鲢、鳊、鲫、鲤鱼的肠内,使病鱼体重减轻、体色发黑、离群独游等。
舌状绦虫寄生鱼体时,病鱼腹部膨大,失去平衡,侧游或腹部朝上,解剖可见体腔中充满带状的虫体,内脏受挤压产生变形萎缩,病鱼也会因体瘦腹大而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 1.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水中的成虫及虫卵。
2.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鱼虫速灭”200克~280克,制成药饵连喂3天。
3.投喂药饵后5天~7天,用0.6×10-6“杀灭海因”或“百毒清”全池泼洒,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4.每万尾鱼用南瓜子250克研成粉浆,拌匀在0.5公斤麸皮内投喂,连喂3天。
三、斜管虫病主要侵袭鱼的鳃和皮肤,以其粘液为营养,当鱼被斜管虫寄生时,鳃和皮肤遭受破坏,大量分泌粘液,导致鱼呼吸困难,鱼体瘦弱发黑,游动迟钝,随即死亡。
水温5℃~18℃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危害多种淡水鱼。
防治方法 1.用含氯制剂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
2.鱼种入池前,用8毫克/升硫酸铜或2%食盐溶液浸洗20分钟。
3.病鱼用浓度为8×10-6硫酸铜液浸洗30分钟,用0.7×10-6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
2)全池泼洒。
四、锚头鳋病锚头鳋是大型寄生虫,肉眼可见,主要寄生在多种淡水鱼的鳃和鱼体表皮组织,吸食营养液,因而使寄生的部位红肿发炎,出现红色斑点,并容易被水霉所附着,或感染其他病菌。
病鱼焦燥不安,摄食量减少,逐渐消瘦死亡。
锚头鳋病近几年发生较严重,危害较大。
防治方法 1.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发病鱼池用0.7×10-6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3.发病时用(10~30)×10-6高锰酸钾浸洗鱼体1小时以上。
4.每亩用松树枝叶10公斤~12公斤,扎成5捆~6捆,插挂在食场周围,或捣碎、浸汁全池泼洒。
5.放肥或冲入新鲜水,以改变水质也可使虫体脱落,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