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

1905年10月20日,孙中山 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发刊词中第一次正式提出 “民族、民权、民生”三 大主义,并以西方“三权 分立”的理论为基础,确 立了“五权宪法”的建国 理念。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于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并组成临时参议院。
经过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两次 护法运动等多次武装斗争的失败后,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下于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的三大政策 把旧三民主义重新解释为新三民主义, 发表改组国民党宣言,将中国国民党改 组为包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并实现了第一 次国共合作。
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与民主革命的兴 起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
一、深重的民族危机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二节 第三节
邹容、章太炎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一、邹容的民主革命思想 二、章太炎的民主革命思想 三、《苏报》案与革命思想的传播
欲恢复天赋人权增进人民 幸福有三法
革命必剖清人种(民族革命:反抗压迫, 民族扩张) 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清除效忠君主 的封建道德) 革命之教育:知,中国是中国人之中国; 知,平等自由之大义;有,政治法律之 观念。 要养成:惟我独尊,冒险进取,爱群敬 己,自由自治精神。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
中下层民族资产阶级,主要由手工业作 坊主和中小商人转化而来。 尽管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与帝国主义 和封建势力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关系, 但他们受到的剥削更加深重,对封建势 力和帝国主义更加不满。 容易接受爱国、民主的宣传。 早期这个群体力量软弱,缺少组织、联 系而且分散,很少直接参加革命的实际 行动。
第二章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时间
1894年 1895年 1900年 1905年 1906年 19061911年
主要事迹
创立兴中会
发动广州起义 发动惠州起义
创立同盟会 发表三民主义 革命党人在其影响下发 动了多次起义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
组 织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基 兴中会的成立
础 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
中
国
思 想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基 暴力推翻清政府
同
础 建立民主共和国
盟
阶
级 基
民族资产阶级不断
础 发展壮大
会
(1905、8)
成立情况 政党性质 政治纲领 革命论战
团体
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创办兴中会
时间: 1894年
地点: 檀香山
共进会
性质:中国第一个文学资会产阶级革命团体
日知会
1894年华兴兴会中会成立
2、内容都有关注经济、培养人才,增强军事的举措。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主,开 始了中国的工业化,还办新式学堂、引进科技、创建海军;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要发 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兼习中西学科、实行征兵制等。
3、它们对历史的发展进程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结局:都因触及君主专制政体和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度,没有政治体制的 深刻变革而失败。洋务运动随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而破产;戊戌变 法因戊戌政变而失败;清末新政因其反动而失败。
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时间: 1901年——1905年
原因:
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情况:
翻译、创办、发表论著
为什么中国近代进行那么多次资产阶级革命都失败了

为什么中国近代进行那么多次资产阶级革命都失败了
①没有反帝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反对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②没有反封建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
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
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
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
同盟会建立后并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胜利后又吸收旧官僚和立宪党人。
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组织涣散、领导成员的政见不一有关。
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虽然力图以中华革命党重新组织,挽救失败,但未成功。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名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1)帝国主义侵略的新形势:①帝国主义对话的经济掠夺表现于取得铁路修筑权②帝国主义经济掠夺另一重点是采矿权③帝国主义掠夺性的对华贸易和资本输出进一步恶性膨胀(2)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清政府的新政措施及其影响(1)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原因:①帝国主义推行以华治华政策要求清政府能够承担代理人的职责②清政府的国家及其已经运转不灵③清政府已丧失信心(2)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①政治机构改革②编练新军和举办新政③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新式学堂④振兴商务,奖励实业(3)清政府新政的客观作用:①编练的新军为发动辛亥革命的一支力量②举办“新政”加租加税激起人民群众斗争,成为辛亥革命高潮到来的催化剂③废科举兴学堂成为了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产生,也有主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④奖励工商业政策有助于民族资产姐姐成长壮大,为推翻清朝通知奠定了阶级基础⑤新政为袁世凯扩充个人势力提供了机遇3、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破产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成长。
体现在:(1)纺织业是中国名族工业最集中和资本实力最雄厚的企业(2)民族资本主义在交通运输业方面获得显著发展斗争(3)在收回利权运动中出现了商办铁路的高潮(4)民族资本主义在金融业也取得了发展5、民众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首先,民众自发反抗斗争连绵不断;其次,资产阶级爱国运动开始兴起。
革命斗争新特点:各种革命力量开始聚合,形成了强大的革命洪流,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新形势和阶级之间联合的新格局。
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艰难的原因:①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经济掠夺②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封建生产方式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③清政府的苛捐杂碎也束缚民族工业的发展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第一,成立革命组织。
第二,进行革命宣传。
中国资产阶级的几个政治派别及主张

中国资产阶级的几个政治派别及主张1.洋务派:在中央以公亲王奕诉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2.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洋务,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3.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批判因循守旧思想,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开国会,设议院。
4.保皇派:1899年康有为建立保皇会,以保救光绪,实行君主立宪,反对革命为宗旨。
1905年——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保皇派势力削弱。
5.立宪派:1905年,清政府打出“预备立宪”的招牌,得到国内以张骞为代表,国外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支持。
他们既反对清政府的现状,要求有所改革,又反对革命,主张君主立宪。
“预备立宪”骗局暴露后,立宪派开始分化,辛亥革命时,他们中的大部分服从革命,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又向革命派进攻。
6.革命派:属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但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黄兴、宋教仁)7.地主阶级抵抗派:新思想萌发,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长技——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
8.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他们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八日星期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资产阶级民主⾰命的兴起教学⽬标孙中⼭成⽴兴中会的原因及兴中会成⽴的时间与地点;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宣传民主⾰命思想的主要著作;华兴会、光复会的建⽴;孙中⼭创⽴中国同盟会的时间与地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同盟会的性质;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通过孙中⼭等⼈宣传民主⾰命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通过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命纲领,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
20世纪初,资产阶级⾰命派领导的民主⾰命运动,成了时代主流,孙中⼭、邹容、陈天华等⼈为振兴祖国,站到了时代的前列。
通过教学,启发学⽣继承和发扬这些先进⼈物的爱国传统、振兴中华的⾼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民为了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争的历史,⼜是先进的中国⼈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
孙中⼭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命是这种⽃争史和探索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页。
这场以武装起义为特征的资产阶级民主⾰命运动,同中国近代史上以前的历次⾰命⽃争和探索救国道路相⽐,都达到了⼀个新⽔平。
它所取得的⾰命成果和提供的经验教训成为中国民主⾰命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中国⼈民继续民主⾰命的历史进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命运动,具体可以分为兴起(1894年~1901年)、发展(1901年~1905年)、⾼潮(1905年~1911年)、失败(1912年~1913年)四个阶段。
本节课所述事件主要发⽣在1894年~1905年,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的阶段。
重点分析:⑴民主⾰命思想的传播民主⾰命思想⼴泛传播的背景在于1901年《⾟丑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像⼀个可怕的阴影,笼罩在⼈们的⼼头。
同旧式的举⼈秀才不同,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已经懂得⼀些⾃然科学知识,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有敏锐的感受,有⽐较强烈的爱国⼼。
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订立,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帝国主义掠夺路权的小字部分内容,然后,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加以归纳。
①经济上,帝国主义在1900年以后的几年间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特别是对路矿权的掠夺。
例如,控制中国机煤产量的95%,航运业的84 9%,铁路运输的92 7%。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掠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中国的贫困与落后。
②政治上,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列强之间已经达成了扶植清政府作为自己进一步侵华的共识。
而清政府在遭到列强的屡次打击之后,已经完全妥协投降,成为帝国主义的驯服走狗。
2.清政府的“新政”。
从背景角度看:1901~1904年间所实行的“新政”,是在《辛丑条约》之后,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起来的情况下实行的。
伴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加剧,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这种形势使得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统治者要乔装改扮,以挽救灭亡的命运。
从“新政”内容角度看,“新政”的实行对外是为了取悦于列强,以表明清政府能适应列强的需要;对内则为了恢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社会上层对其统治的支持,以寻求同资产阶级的某种妥协,从而遏制革命,摆脱危机。
但“新政”无法挽救满清政权灭亡的历史命运。
3.民族资本主义较迅速发展。
20世纪初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其客观原因是:①《马关条约》订立以后,清政府被迫放松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②清政府的“新政”鼓励私人投资办厂。
③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④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斗争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其主观原因是:①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
②许多人认为实业是救国的良策,积极投资办厂。
③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
第五讲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

革命派编译书籍,创办民主刊物,出版革命书籍。 卢梭的《民约论》 孟德斯鸠的《万法公理》 斯宾塞的《原政》等, 翻译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部分重要历 史文献。如《美利坚独立檄文》、《法兰西 人权宣言书》等。
革命派创办的报刊:
1899年兴中会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 在横滨和东京,主要有《开智录》(1899)、《译书 汇编》(1900)、《国民报》(1901)、《游学译编》 (1902)等。 1903年以后,还出现了一批用省名命名的革命刊物。 如《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四 川》等等。 在上海,宣传革命的进步刊物主要有《大陆》 (1902)、《童子世界》(1903)、《中国白话报》 (1903)、《好世界》(1904)等。
出版革命书籍:
杨笃生的《新湖南》、章太炎的《 訄书》、 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 《猛回头》等,宣扬了“反专制”、“倒满 清”的民主革命思想。 据时人冯自由统计,“海内外各地各种革命 书报,自乙未年(1895)以迄辛亥(1911),约 千数百种”。
(二)民主革命思想的澎湃
1、反帝爱国的民族解放思想 2、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自由思想 3、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勃兴的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崛起与壮大。
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 民主主义思想兴起的社会根源 。
帝国主义列强在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后,与清政府签订了《辛 丑条约》,在中国取得了更多的特权,进一步在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控制了清政府,使之成为了自己统治中国的驯顺 的工具。 与此同时,由于清朝政府的卖国投降和腐败无能所造成的社 会矛盾也更加激化了。 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促成反帝反封 建革命运动的广泛兴起。全国各地普遍爆发了抗洋捐、拒洋 货、反赔款、反洋教等反帝风潮和抗税、抢米、反饥饿等反 清武装斗争、这些斗争逐渐汇合成一股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 推动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5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LOGO
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湘、 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 阶层人民的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规模最大、 阶层人民的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 最激烈的是四川。 最激烈的是四川。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 年 月 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 废约为宗旨” 余县成立保路公会, 废约为宗旨”。9月,全省 余县成立保路公会,数千万人卷入运动。 月 全省60余县成立保路公会 数千万人卷入运动。 清政府一面调湖北新军入川,一面命“实力弹压”保路运动, 清政府一面调湖北新军入川,一面命“实力弹压”保路运动,四川保 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扼杀这场革命; 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扼杀这场革命;
LOGO
主观原因:( )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 主观原因:(1)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2)缺乏广泛的群 :( 众基础( )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 ) 众基础(3)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4)缺乏自己的革命武装
Page 7
辛亥革命的结果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
LOGO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 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 年 月 日 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 临时大总统。 年元旦, 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 年元旦 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日 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 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孙中山简介
LOGO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起共和而终帝制”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 年成立中国同盟 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 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年 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 年 月 日 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的华侨中,创建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 年 月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华侨中, 个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在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 兴中会。 个革命小团体 兴中会 在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 创立合众政府” 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清朝政府, 国,创立合众政府”,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主张。 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主张。1895年,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 年 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 在广州和日本横滨等地也建立了兴中会组织。 年和1900年,他 在广州和日本横滨等地也建立了兴中会组织。1895年和 年和 年 领导兴中会并联络会党发动了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 领导兴中会并联络会党发动了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
Page 2
LOGO 代表人物:孙中山、章太炎、黄兴、邹容、蔡元培等。 代表人物 孙中山、章太炎、黄兴、邹容、蔡元培等。 孙中山
他们与资产阶级改良派主要表现在手 段的不同, 段的不同,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使用暴力 手段, 手段, 而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非暴。 而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启示
失败原因: 失败原因:中国民主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LOGO
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为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提供了条件; 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为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提供了条件;推 进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进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Page 11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Page 4
辛亥革命的背景
LOGO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 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 世纪初 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 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 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 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 年 月 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Page 12
LOGO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料整理:周强,钟振洋。 资料整理:周强,钟振洋。 制作:周强,钟振洋。 制作:周强,钟振洋。
由NordriDesign™提供
背景
LOGO
19世纪末 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 世纪末20世纪初 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世纪末 世纪初, 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辛丑条约》 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 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 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 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Page 6
辛亥革命的过程
LOGO
四省保路风潮兴起时, 四省保路风潮兴起时,湖北武昌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便积极准备相机发 动武装起义。 月 日 孙武在汉口机关配制炸药不慎, 动武装起义。10月9日,孙武在汉口机关配制炸药不慎,起义机密泄 刘复基、彭楚藩等人被捕。 日晨 日晨, 刘被杀, 漏,刘复基、彭楚藩等人被捕。10日晨,彭、刘被杀,清军四处捕捉 革命党人。当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士兵,打死镇压革命士兵的排长, 革命党人。当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士兵,打死镇压革命士兵的排长, 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打响武昌起义的枪声。经一夜战斗, 日 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打响武昌起义的枪声。经一夜战斗,11日,起义 军占领武昌城,成立湖北军政府; 军占领武昌城,成立湖北军政府;12-13日,起义军攻占汉阳、汉口。 日 起义军攻占汉阳、汉口。 武昌首义的成功,鼓舞了全国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 武昌首义的成功,鼓舞了全国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全国各地革命党 人纷纷起义响应。首先响应的是湖南和陕西。此后,江西、山西、 人纷纷起义响应。首先响应的是湖南和陕西。此后,江西、山西、云 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 南、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广东等省先后 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Page 8
辛亥革命的成果
成果一:建立中华民国 成果一 建立中华民国 成果二:颁布《临时约法》 成果二 颁布《临时约法》 颁布 帝制结束
LOGO
Page 9
辛亥革命的意义
LOGO
1,动摇了中国的反动统治,使其再也无法稳定下来2,结束了君主专 ,动摇了中国的反动统治,使其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制政体,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制政体,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3,促进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 放。4,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得中国的思想习惯、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得中国的思想习惯、 社会风俗开始发生积极变化。 社会风俗开始发生积极变化。 5、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