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6 抑郁症

合集下载

(完整版)健康教育教案预防抑郁症

(完整版)健康教育教案预防抑郁症

(完整版)健康教育教案预防抑郁症健康教育教案预防抑郁症
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和处理抑郁症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档将提供
一个完整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抑郁症的风险因素,以及如何
预防抑郁症的方法。

教案概述:
- 主题:预防抑郁症
- 目标学生群体:中学生
- 教案长度:1小时
- 教案重点:抑郁症的定义、风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教案步骤:
1.介绍抑郁症:解释抑郁症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其特征和可
能的影响。

2.分析抑郁症的风险因素:讨论抑郁症可能的原因和风险因素,如家庭问题、学业压力、社交隔离等。

3.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列举抑郁症常见的体现和症状,例如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睡眠问题等。

4.强调抑郁症的重要性:解释抑郁症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抑郁症的严重性。

5.探讨预防抑郁症的方法:讨论积极的心理健康惯,如均衡的饮食、适当的睡眠、体育锻炼和积极的社交活动等。

6.教授应对抑郁症的策略:介绍学生可以采用的有效策略来处理抑郁症,如与他人交流、寻求帮助和接受专业治疗等。

7.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形成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看法、经验和建议。

8.总结和反馈:归纳教案的要点,鼓励学生思考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并提供反馈。

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抑郁症,认识其风险因素,并提供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策略。

健康教育在预防抑郁症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并培养他们积极应对抑郁症的能力。

《抑郁症的病因》教案

《抑郁症的病因》教案

《抑郁症的病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抑郁症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2. 引导学生掌握抑郁症的病因,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3. 培养学生对抑郁症患者的关爱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抑郁症的基本概念:定义、症状、危害等。

2. 抑郁症的病因:a) 生物学因素:遗传、神经递质、激素水平等。

b) 心理学因素:心理创伤、人格特质、应对机制等。

c) 社会环境因素:生活压力、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抑郁症患者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抑郁症的关注。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抑郁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危害。

3. 探讨:分组讨论抑郁症的病因,每组选取一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5.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病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抑郁症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抑郁症的病因,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抑郁症患者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和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抑郁症病因的掌握情况。

3. 心理素质提升:关注学生在关爱和理解抑郁症患者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资源1. 视频资料:关于抑郁症患者的采访或治疗过程的视频。

2. 案例素材:真实抑郁症患者的案例,包括病情描述、治疗过程等。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4. 课后作业:设计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抑郁症的病因。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抑郁症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症状、危害等。

3. 分析病因:引导学生分析抑郁症的病因,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给抑郁症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给抑郁症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抑郁症的基本概念、症状、成因和治疗方法。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的心理健康意识。

3. 提高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寻求帮助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抑郁症的基本概念和症状。

2. 抑郁症的成因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自己和他人。

教学准备:1. 抑郁症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教学PPT。

3. 心理健康知识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抑郁症的定义和患病率。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抑郁症有多少了解?二、讲解1. 讲解抑郁症的基本概念、症状、成因和治疗方法。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

3.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案例分析1. 分析几个典型的抑郁症案例,让学生了解抑郁症的严重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四、互动环节1. 分组讨论:如何关爱自己和他人,预防抑郁症的发生?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心理健康知识卡片发放1. 教师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卡片,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2. 学生互相传递卡片,分享卡片内容。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关爱自己和他人,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抑郁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引导学生正确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避免过度恐慌。

2.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关注心理健康意识。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

课后作业:1. 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抑郁症的心得体会。

2. 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份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教学时间:1课时。

抑郁症教案模板范文

抑郁症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抑郁症的定义、症状和成因。

2. 学会识别抑郁症患者,提高同理心。

3. 掌握应对抑郁症的方法和策略。

4.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重点:1. 抑郁症的定义和症状。

2. 应对抑郁症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识别抑郁症患者。

2. 如何有效地应对抑郁症。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

2. 心理健康知识手册。

3. 案例分析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抑郁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抑郁症吗?有没有听说过身边的人患有抑郁症?二、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抑郁症的定义、症状和成因。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抑郁症的了解。

3.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讨论成果,强调抑郁症的危害。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抑郁症患者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症状和成因。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应对抑郁症的方法和策略。

3.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讨论成果,强调应对抑郁症的重要性。

四、互动环节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遭遇的心理健康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3.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讨论成果,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二、深化知识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看法。

3.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讨论成果,强调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性。

三、实践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抑郁症的认识。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应对抑郁症的场景。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应对抑郁症的方法和策略。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学生填写心理健康知识手册,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案6抑郁症

教案6抑郁症

教案6抑郁症教案6:抑郁症第一部分: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方法,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精神疾病并提供支持。

第二部分:抑郁症的定义和症状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持续的低落情绪、消极思维、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不集中等。

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人而异,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第三部分:抑郁症的原因1. 生物因素:抑郁症可能与遗传、神经化学物质的不平衡以及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有关。

2. 心理因素:长期的压力、悲伤或心理创伤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3. 社会因素:环境和社会因素,例如孤立、家庭问题、工作压力等,也可能成为抑郁症的诱因。

第四部分:抑郁症的影响抑郁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患者可能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和动力,导致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此外,抑郁症还会增加自杀的风险,给患者和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第五部分:应对抑郁症的方法1.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的疗法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并改变消极思维模式,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2.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常见方法,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遵循适当的用药和剂量。

3. 生活方式改变:适当的运动、健康饮食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帮助改善抑郁症状。

此外,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也是重要的。

第六部分:提高对抑郁症的认识和支持为了减少抑郁症的社会隔离和歧视,我们需要加强对抑郁症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给患者,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结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理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幸福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通过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原因和应对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患者,帮助他们战胜这一困扰。

抑郁症病人的护理教案

抑郁症病人的护理教案

抑郁症病人的护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抑郁症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 理解抑郁症病人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制定针对抑郁症病人的护理计划,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方面。

- 学会观察抑郁症病人病情变化的关键指标,并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抑郁症病人的关爱和尊重意识,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抑郁症病人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情绪、行为和认知方面的特征。

- 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心理支持、自杀防范等。

2. 教学难点- 如何针对不同程度抑郁症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理解抑郁症病人自杀风险的评估与预防机制。

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四、教材分析本课程的教材关于抑郁症病人的护理部分,首先对抑郁症进行了基本的概述,包括其定义、流行病学特点等。

原文提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这为后续理解抑郁症病人的表现奠定了基础。

在病因方面,教材从生物因素(如遗传、神经递质变化等)、心理因素(如人格特点、应激事件等)和社会因素(如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等)进行了阐述。

临床表现部分详细描述了情绪症状(如抑郁心境、兴趣丧失等)、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和认知症状(如自责自罪、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重点,通过详细了解这些症状,学生才能准确识别抑郁症病人。

护理部分则涵盖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

其中护理措施中的心理护理是难点,因为需要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的干预。

教材为教学提供了系统的知识框架,但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

五、教学过程1. 问题导入(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抑郁症患者的新闻报道片段或数据,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亿,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百万。

抑郁症心理辅导课教案

抑郁症心理辅导课教案

抑郁症心理辅导课教案引言抑郁症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有效应对抑郁症,心理辅导课程成为一种经济、可行且有益的干预方法。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辅导课教案,通过探讨相关概念和技巧,增强学员的认知能力、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

第一部分:认识抑郁症1. 抑郁症的定义与特点1.1 抑郁症的定义1.2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和表现2. 抑郁症的原因与影响因素2.1生物学因素2.2心理因素2.3环境与社会因素第二部分:认知重建策略1. 认知失调与抑郁症1.1 认知失调的常见模式(过度概括、全局否定、以及情绪性推断)1.2 认知扭曲对情绪的影响2. 认知重建技巧2.1 辨认负面思维和情感2.2 挑战负向观念的证据2.3 培养积极自我对话2.4 实践正向心理暗示第三部分:情绪管理技巧1. 情绪调节之深呼吸法1.1 深呼吸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说明1.2 深呼吸法在抑郁症心理辅导中的应用2. 心理放松训练技巧2.1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的操作指导2.2 快速放松方法及实践要点第四部分:自我调节策略与资源建设1. 自我监控技巧与工具引导- 提供日记记录模板,协助学员识别负面情绪;- 督促学员每天进行积极活动,并详细记录下来3、社会支持系统建构- 引导学员寻找并倚靠正面支持系统;- 鼓励参加社交活动并提供必要指导;结语本心理辅导课教案旨在帮助抑郁症患者重新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情绪障碍,并提供相关技巧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实践情绪管理技巧以及建设良好的自我调节与社会支持系统,学员将逐渐恢复积极正向的生活态度,增强其面对抑郁症挑战时的应变能力。

最后,相信该心理辅导课程可以为广大抑郁症患者带来实质性帮助,促进他们重拾生活乐趣并提高生活质量。

教案6 抑郁症

教案6 抑郁症

第六教案课题:抑郁症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焦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和防治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抑郁症的征兆和防治难点:抑郁症的防治教学过程(附后):作业布置:思考题1、怎样防治抑郁症?第一节什么是抑郁症一、忧郁症历史渊源已久目前,忧郁症已经是21世纪三大疾病之一。

但其实,这个病症并非近年来才盛行。

根据记载,希腊医学的创始者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很早就开始研究忧郁症。

而在西方的文献中,希腊罗马时期的专家学者一度将忧郁症归咎于“胆汁过多的毛病”。

因此英文“抑郁症”说法\"melancholy\",就源自于希腊语黑胆汁\"melaina chole\"。

自古至今,大多数人仍然因为对忧郁症的误解而将之视为一种精神病,让这个病症染上了污名。

其实忧郁症患者并非咎由自取,而这种病症,甚至可能会缠上任何一个人。

忧郁症患者并非咎由自取,而这种病症,甚至可能会缠上任何一个人。

世卫组织的最新调查,至少有5000万名亚洲人患上了忧郁症。

从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忧郁症并非是“遥不可及”的urban legend。

忧郁症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只限于发达国家的文明病。

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www.WHO.int/en)的资料显示,在一个社区里,有5%至10%的人因忧郁症而需要协助。

而有8%至20%的人,在一生里会有忧郁症并发的可能性。

据联邦德国心理治疗协会2002年5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德国忧郁症患者已达300万。

而世卫组织的最新调查,至少有5000万名亚洲人患上了忧郁症。

从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忧郁症并非是“遥不可及”的urban legend。

在亚洲国家,忧郁症或许仍然是禁忌话题。

但近几年来,社会新闻不断传出因忧郁症而导致患者走上绝路的消息。

传闻一代巨星“哥哥”张国荣、倪敏然等都因为患上忧郁症,没有及时接受治疗而丢了宝贵的人生。

这些名人的不良示范令人领悟到忧郁症的破坏力,无疑让大众开始觉得有必要正视忧郁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教案课题:抑郁症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焦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和防治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抑郁症的征兆和防治难点:抑郁症的防治教学过程(附后):作业布置:思考题1、怎样防治抑郁症?第一节什么是抑郁症一、忧郁症历史渊源已久目前,忧郁症已经是21世纪三大疾病之一。

但其实,这个病症并非近年来才盛行。

根据记载,希腊医学的创始者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很早就开始研究忧郁症。

而在西方的文献中,希腊罗马时期的专家学者一度将忧郁症归咎于“胆汁过多的毛病”。

因此英文“抑郁症”说法\"melancholy\",就源自于希腊语黑胆汁\"melaina chole\"。

自古至今,大多数人仍然因为对忧郁症的误解而将之视为一种精神病,让这个病症染上了污名。

其实忧郁症患者并非咎由自取,而这种病症,甚至可能会缠上任何一个人。

忧郁症患者并非咎由自取,而这种病症,甚至可能会缠上任何一个人。

世卫组织的最新调查,至少有5000万名亚洲人患上了忧郁症。

从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忧郁症并非是“遥不可及”的urban legend。

忧郁症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只限于发达国家的文明病。

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www.WHO.int/en)的资料显示,在一个社区里,有5%至10%的人因忧郁症而需要协助。

而有8%至20%的人,在一生里会有忧郁症并发的可能性。

据联邦德国心理治疗协会2002年5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德国忧郁症患者已达300万。

而世卫组织的最新调查,至少有5000万名亚洲人患上了忧郁症。

从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忧郁症并非是“遥不可及”的urban legend。

在亚洲国家,忧郁症或许仍然是禁忌话题。

但近几年来,社会新闻不断传出因忧郁症而导致患者走上绝路的消息。

传闻一代巨星“哥哥”张国荣、倪敏然等都因为患上忧郁症,没有及时接受治疗而丢了宝贵的人生。

这些名人的不良示范令人领悟到忧郁症的破坏力,无疑让大众开始觉得有必要正视忧郁症。

二、正视忧郁症,避免被推向沮丧的深渊任何人都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被这个病缠上。

忧郁症的并发,通常都是几个生理和环境因素相互配合影响所造成的。

除了心理和环境压力以外,忧郁症患者也因为脑中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serotonin)不足,而陷入沮丧情绪当中。

过去,心理病对社会或个人所造成负担和压力常常被忽视。

但目前,心理疾病,包括忧郁症,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全球社会。

据世卫组织估计,忧郁症将在2020年成为第二大病症,仅次于心脏病。

如果人们仍然不愿意面对、正视忧郁症所能够造成的破坏,那么这个病症将更容易有机可乘,侵蚀无助的患者,把他们推向深渊。

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归属感低的人容易陷入抑郁情绪,无法自拔。

生活中有很多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也不多;业余生活单调,没什么兴趣爱好。

这些往往都是对社会缺乏归属感的表现。

三、抑郁症的具体表现为:对日常活动及周围人群和事物丧失兴趣;精力明显减退,出现无原因的持续性疲乏;思维迟滞,精神活动减少;自我评价过低,产生内疚感,陷入自责之中,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一筹莫展;食欲不振,人体消瘦;或失眠或嗜睡;性欲明显减退,甚至会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的行为等等。

专家介绍,上述这些恰恰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抑郁症的征兆一、忧郁征兆1身体状况包括了食欲不振、睡眠品质低落、颈肩僵硬酸痛、食不下咽、容易掉发、忽瘦忽胖、无法从睡眠状态清醒过来、持续头痛等。

忧郁造成食欲不振后,体重自然而然随之下降。

如果一年内体重减少五公斤以上,或因此出现情绪异常波动,又或者是一周内体重减少一公斤以上,罹患忧郁症的可能性也会大为提升。

另外,睡眠问题也是忧郁症患者常出现的毛病,这些患者所谓的“睡不好”包括比正常情况多花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入睡的“入眠障碍”;以及入睡后中途会醒来好几次的“中断型失眠”;还有一种是比正常情况提早两小时以上醒来的“早醒型失眠”等。

其中,忧郁症患者较常见的是“早醒型失眠”。

二、忧郁征兆2情绪状态包括了心情沮丧、焦虑暴躁,心神不宁、脑中充塞负面想法、沉浸于无力感、每逢季节转换之际,就会病奄奄、萎靡不振等。

有趣的是,许多忧郁症患者上午的情绪特别恶劣,不到下午2点以后爬不起来。

根据所谓“时间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健康人体的“肾上腺皮脂素”(专责处理压力的贺尔蒙)的分泌早晨最旺盛,傍晚最低落。

然而,有许多忧郁症患者会丧失这种规律,一整天的肾上腺皮脂素分泌都很旺盛。

据推测,只要罹患忧郁症,命令贺尔蒙进行分泌的脑部视床下部或大脑边缘系统机能就会产生混乱。

再根据某报告指出,语言流畅度与心情指数的高低有关。

譬如说,如果出现“上午说话没头没脑”的症状,应该就能构成疑似罹患忧郁症的要素之一。

三、忧郁征兆3思考混乱包括了逐渐丧失思考能力、逐渐丧失注意力、思考完全停止、犹豫不前、难以抉择、容易健忘、觉得自己好象不是自己等。

有不少忧郁症患者会异常关心本身的疾病,他们会抱怨:“全身上下都不舒服。

”具体而言,最常见的陈述是“总觉得身心欲振乏力”的全身倦怠感,紧接着是“头部感觉很重”的头重之感,此外也有人为昏眩、心悸、疲倦、手部麻痹、肩膀酸痛、恶心等症状所苦。

这种简直像是所有疾病全都一起发作的复杂陈述,称为“虑病症状”。

只要由具备综合观点的专门医师加以诊断,就能发现患者的毛病不仅止于对身体的过度关心,而且还有食欲衰退、睡眠障碍、全身倦怠感、头重之感、自尊心低落,或是“在意旁人声音,过度意识旁人所作所为”等神经过敏的征兆。

四、忧郁征兆4思考模式包括讨厌明亮的场所、害怕与人群接触、认为“一定会失败”、任何事都觉得是自己的责任、认为自己“才没生什么病”等。

当患者被问及在自己家中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时,不少人会回答:“很多时候都是紧闭房门,一个人独处。

”其中有很多人连窗帘都会拉上,还有人说:“讨厌明亮的气氛。

”但是,为什么忧郁者会排斥明亮的场所呢?一项被称为鲁夏兹(音译)色彩测验的测试,是种将蓝、绿、红、黄、紫、灰、褐、黑八种颜色依照喜好排列的心理测验。

调查将色彩分为亮色(蓝、绿、红、黄、紫)与暗色(灰、褐、黑)两类,并且比较处于忧郁状态的学生与健康学生的回答。

结果发现,处于忧郁状态、性格倾向封闭内向的学生的第一、二选择都是暗色系。

而且,将亮色列于第七、八顺位的学生,也都显示出内向、神经质、极度不安或抑郁倾向。

或许有人会觉得“既然是因为忧郁而情绪低落,那么多接触明亮色彩心情就会好转了吧”,不过这只是健康的人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忧郁者是无法藉由运动、聊天、打扮或听轻快音乐排解心中愁闷的,只有和自己目前情绪同质的氛围,才能让患者感到平静安心。

五、忧郁征兆5企图心或举止包括了活力与企图心难以涌现、早上欲振乏力、总是焦虑不安、在房里老静不下来、整个人变得紧张兮兮、忍不住顺手牵羊等。

“刚开始是早上起床时,觉得身体像铅块一样重,后来那种感觉逐渐转变成倦怠感。

现在,在房里要稍微移动一下身子都嫌麻烦。

”一位患者这样说。

的确,只要陷入忧郁,全身上下就仿佛绑上了大石头一般,稍微移动都觉得痛苦。

而且,移动时还可能引发昏眩、心悸等身体症状,还有人会变得过度忧虑身体的移动。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状况呢?一般认为,可能是因为不安或紧张高涨到某种临界点,而对身体的自由活动造成制约。

此外,也可能是因为忧郁时的决断力低落,从思考到采取行动需要耗费不少时间所致。

六、忧郁征兆6人际关系包括不想和他人交谈、动不动就抓狂、无法信任亲朋好友、与大伙儿格格不入、把自己的问题归咎给别人、无法跟得上大家等。

忧郁症患者大多不想和人会面。

这些人以前应该都会和他人接触,个性上也算是相当具有亲和力及社交手腕的人,但如今却总是畏畏缩缩地不想见人。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讨厌人。

患者虽然也想和某人共处,但是却害怕被拒绝,而且也不想让别人看到因忧郁症而凄惨落魄的自己,所以才会逃避人际关系。

由于对他人变得极度敏感,于是也特别难以忍受任何人不经意说出的只字词组,或未经考虑的言谈。

结果,便陷入人际交流的能量严重不足的状态。

其实,忧郁症患者中,曾与活力特别充沛或攻击性强的人一同工作或生活的人很多。

一旦陷入忧郁,工作效率自然而然会变差,自尊心也会因此受创,若偏偏此时身旁有活力十足、卖力工作的人的话,所受的伤害就会更加严重。

于是,当事人就会有“大家会不会都在责备我呀”的想法,忧郁状态随之更为恶化。

七、忧郁征兆7个性包括不达完美便耿耿于怀、责任感变强、常为小事动怒、无法表达本身情绪、眼里只有“出人头地”。

陷入忧郁的人,或许就像是那些总是全力以赴、无时无刻都提醒自己“加油、加油”的运动选手。

这些人的能量已经几乎见底,却仍不断强迫自己,持续耗尽那些所剩无几的油料。

猛然惊觉时,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忧郁状态。

但其实,这世上还有一种所谓“适可而止”的生活方式。

相对而言,忧郁症好发族群就是无法适可而止,过度拚命力求完美,所以常会能量不足,陷入什么事都做不成的窘境中。

能够察觉这一点的人,便能适时地让自己喘口气,否则大概就会反复地陷入忧郁。

第三节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一、女性抑郁症的遗传危险性更大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其背后的原因,一直在探讨研究之中。

最近的一项研究从遗传的角度揭示了潜在的原因。

根据最新发表在《美国精神医学杂志》的一项双生子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抑郁症方面,女性的遗传危险性要比男性大。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肯得尔教授和同事研究了瑞典国立双生子登记处的42161对双生子,其中15493对是单卵双生子,对他们抑郁症的终生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现在有确切的证据:女性确实存在特定的状态比较容易发生抑郁症,尤其是在怀孕生产以后和月经前期,”肯得尔教授指出。

至于抑郁症的表现取决于自身心理和家族的情况,而男性就不存在情绪因为激素的波动而受到影响的情况。

肯得尔教授认为这一研究结果会对以后抑郁症的遗传基因研究产生影响。

“在抑郁症研究方面,更多的要关注男女性之间的区别。

”二、最易染上抑郁的人群秋冬季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降低,所以抑郁症的易感人群应引起重视,如工作压力大的白领、更年期女性、孕妇、产妇或老年人,以及刚刚经历了负面事件又没得到及时排解的人群。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恶化心理健康。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行为方式普遍表现为忙忙碌碌,导致他们的情绪容易趋向于不稳定,很多人因此暴饮暴食或疯狂购物,这就是心理亚健康的早期信号。

而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平时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也比一般人更易患抑郁症。

三、事业感情问题是导火索激发抑郁症发作的心理因素,对男性而言,主要是事业、理想带来的压力,而女性则主要因为情感问题,表现为亲密关系或依赖心理被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