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场所火灾危害性告知书
三合一消防安全承诺书

三合一消防安全承诺书尊敬的消防部门、物业公司和商户:为了加强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作为三合一场所的负责人,特向消防部门、物业公司和商户承诺如下:一、严格遵守国家消防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消防安全责任到人,确保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机构,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三、保证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齐全、有效运行,定期进行消防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场所内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保证其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四、加强场所内的消防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对于火灾隐患,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场所的消防安全。
五、加强场所内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商户和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确保商户和员工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禁止在场所内进行违法消防安全行为,如违规使用明火、私拉乱接电源线等。
商户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必须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确保经营活动的安全。
七、配合消防部门和物业公司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我们将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场所的消防安全。
八、在场所内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我们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同时,我们将及时报告消防部门,并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火灾扑救和事故处理。
九、我们将自愿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为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十、如我们违反上述承诺,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受消防部门和物业公司的处罚,并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损失。
我们将认真履行以上承诺,为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特此承诺!承诺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三合一”消防安全提示

“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提示全市各“三合一”场所:XX节即将到来,“三合一”场所一直是我市火灾高发场所,场所可燃、易燃物多,消防设施简陋,经常存在住宿与非住宿部分未做防火分隔的现象,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将“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有关事项提示如下:一、“三合一”场所业主要对场所开展一次全面的节前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排查整改隐患、确保安全。
二、电动自行车不得停放楼梯间、室内充电。
三、楼道、通道、阳台及安全出口不得堆放杂物影响人员疏散。
四、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金属栅栏和防盗网确实需要的应设置易从内部开启的应急出口。
五、电器线路、灶具须由专业人员安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维修。
电线要穿管保护,不准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灯具、插座、大功率电器等应远离可燃物。
六、严禁非法生产存储销售危险化学品,严禁违规动用明火、电气焊、金属切割等作业,不宜使用瓶装石油液化气。
要教育监管小孩不要玩火柴、打火机和烟花爆竹。
七、自动喷水、火灾报警、消火栓等设施严禁遮挡,要保持完整好用。
要按标准配置轻便消防水龙、灭火器、疏散标志、应急照明、防毒面具、救生绳等器材,并及时维护,熟练操作使用。
八、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宜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简易喷淋装置。
九、离店或睡前要全面检查,熄火断电关燃气,防止遗留烟头、香烟、蚊香等火种。
十、发现火灾要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并组织人员有效处置,迅速逃离火场,切勿盲目跳楼或返回救人、取物。
十一、要自觉接受公安、消防部门和镇街、社区(村)居委会的检查,要及时改正火灾隐患,逾期不改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XX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9月25日。
厦门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关于加强“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

厦门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关于加强“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
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立即遭受烟火侵袭,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为全力防范化解我市“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突出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自即日起,我市将加大“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力度,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以下五类建筑内严禁设置住宿场所,已设置的,必须落实人员搬离:(一)厂房和仓库;(二)建筑面积大于2500平方米的商场市场等公共建筑;(三)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及三级以下的建筑;(四)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储存经营性建筑;(五)地下建筑。
二、以下建筑未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 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并分别设置独立疏散设施的,必须落实人员搬离:(一)建筑高度大于15米的建筑;(二)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的建筑;(三)住宿人数超过20人的住宿、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
三、在其它建筑内设置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未符合以下消防安全条件的,必须落实人员搬离:(一)住宿与非住宿部分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进行防火分隔。
当墙上确需开门时,应采用常闭式乙级防火门进行防火分隔,并安装带有声音报警功能的感烟探测报警器,同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局部应用系统或简易喷淋。
采用常开式防火门进行分隔时,应与感烟探测报警器实现报警、联动功能。
(二)住宿与非住宿部分应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室外金属梯、配备逃生避难设施的阳台和外窗等辅助疏散设施,阳台和外窗不得设置防盗窗或金属栅栏,已设置的,应落实防盗窗开口改造,确保从内部易于开启、便于人员逃生。
四、“三合一”场所应配备灭火器、逃生面罩、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器材,严禁锁闭、堵塞和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三合一”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及整治对策

学术论坛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471 概述2014年2月23日2时59分,浙江省台州温岭市泽国镇牧屿管理区牧西村中行西路一出租房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120 m 2,造成8人(均为外地打工者)死亡,2人受伤。
这近在眼前的惨剧在提示我们,“三合一”场所的现状不容忽视。
“三合一”场所是指将住宿和生产经营以及仓储等功能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的场所。
这一空间可能是独立的或者某一建筑的一部分,关键的特点就是住宿与其他功能缺乏有效的防火隔离。
其主要形态有以下几方面。
(1)设有员工集体宿舍的工业场所。
(2)作坊式生产加工场所。
(3)从业人员住宿的经营性场所。
(4)区域性“三合一”场所。
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棚户区等地区。
2 “三合一”场所火灾成因“三合一”场所社会背景错综复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其主要原因有:(1)地方政府只关注经济效益,导致地方业主普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有的地方政府为求加快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无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片面的大力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对“三合一”场所的产生及治理没有足够的整改意识。
(2)政府部门对“三合一”场所的审批上存在漏洞。
工商、税务等部门在发证、验证过程中不审查、不检查,造成个体、私营企业在消防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的情况下,仍旧不断审批、发证,导致“三合一”场所不断产生。
(3)“三合一”场所在消防安全规划上存在先天不足。
如:安全出口被杂物堵塞,逃生门无法打开。
有的企业在向消防部门报批规划图纸时,设计图明显无法达到消防安全要求。
(4)普通群众安全意识薄弱,自防自救能力较差。
在“三合一”场所从业的人员大多数是下岗、失业人员或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发生火灾,没有人组织灭火和逃生,容易造成混乱,进而导致人员伤亡。
3 “三合一”场所的火灾危险性3.1 “三合一”场所容易形成大面积燃烧多数“三合一”场所为节约成本,使用的建筑材料低劣,耐火等级较底,加之这些场所通常可燃物较多,住宿与非住宿区缺乏有效的防火隔离,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蔓延扩大。
“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防火规范

“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防火规范
“11.18”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二村,事故建筑为集生产经营、仓储、居住等为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这种场所由于建筑耐火能力差,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疏散逃生条件差,并且居住场所、仓库、生产经营场所间没有防火隔离,可燃、易燃物品多,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快后果严重。
那么,这些场所如何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呢?
一、严格控制场所使用性质。
在储存、生产、经营甲乙类危险性产品的场所严禁设置住宿、人员宿舍。
对成片开发的商住两用房严禁限制经营危险性化学品。
二、严格逃生疏散措施。
“三合一”场所因其人员密集性的原因,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逃生疏散困难,需要配备逃生通道、避难措施,确保火灾时能够打开逃生,场所阳台以及外窗上不要设金属防护栏,必须设置的情况应当在室内可以开启。
三、严格火源、可燃物控制。
“三合一”场所严禁存放液化石油气、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电气线路在设计上满足用电设备的负荷要求,严禁私接电线,对易引发电气火灾的设备严格检修管理。
四、通过技防预防火灾。
电气火灾作为火灾发生的一大原因,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线路中易引发电气火灾的隐患情况,通过技防的手段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极大程度的保障消防安全。
火灾事故通报三合一

火灾事故通报三合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向社会公开通报以下火灾事故的情况:一、事故基本情况1. 时间地点:2022年6月15日凌晨3时许,位于XX市XX区XX 路XX号的XX酒店发生火灾事故。
2. 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火灾的起因为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短路,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3. 事故损失:火灾造成酒店一楼大堂以及部分客房受损,共计约2000平方米,无人员伤亡。
4. 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酒店员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所有客人并报警求助,当地消防部门迅速调派多辆消防车和救援人员前往现场进行灭火和救援。
5. 目前情况:目前酒店已基本处于正常营业状态,受损部位已进行疏散和清理。
二、事故原因分析1. 电气设备故障:据初步调查,火灾的起因为酒店一楼大堂的一台空调设备由于长期使用,电路出现老化导致短路,引发火灾。
2. 安全隐患:此前,酒店并未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存在安全隐患。
3. 应急预案不足:酒店员工对火灾的处置反应及时,但应急预案比较简单,应急逃生通道和灭火器等设备未能及时启用,略显不足。
三、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1. 事故教训:此次事故提醒我们,重视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对于预防火灾至关重要,同时应急预案的完善和员工的应急培训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2. 整改措施:酒店已经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对老化电路进行了更换和升级,并对员工进行了应急逃生和初期火灾扑救的培训,全面提升了火灾防范和处置水平。
四、安全生产责任1. 酒店管理层:酒店管理层需要对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进行高度重视,同时要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 监管部门: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场所的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力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五、事故应对和处置情况的公开1. 事故通报公开:我们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向社会公开通报此次火灾事故的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检查。
消防三合一保证书(5篇)

消防三合一保证书(5篇)消防三合一保证书 1我是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为确保场所消防安全,防止发生火灾事故,我代表本单位作出以下保证:一、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加强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二、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道畅通。
三、按国家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使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并定期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四、坚强火源管理,及时制止场所内违法使用明火违反禁令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五、不在场所内违规设置员工宿舍违规留宿人员。
六、不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
七、不使用易燃易爆可燃装修饰品材料。
八、积极开展消防宣传,加强员工消防教育培训,认真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九、发生火灾后,立即报警,组织和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扑救初起火灾。
如违反以上承诺,愿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保证人:日期:消防三合一保证书 2为进一步加强库区消防安全工作,坚决杜绝火灾事故,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__消防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如下:1、仓库租赁人员、仓库保管员对本区域消防安全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规章执行,确保消防安全;2 、保管员每天对仓库状况进行巡视,并填写“仓库巡检表";下班前应有专人检查仓库安全,做到断水、断电(不能拉闸断电的要有安全措施)、关窗、锁门;3 、所有从事仓库保管工作的.员工要熟知"三知"(知防火知识、知灭火知识、知火警电话)和"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自救);4、其他部门在库区范围施工,必须提前通知仓库出租方。
没有得到事先通知,保管员必须拒绝其进入库区;施工有用火需求的,必须在保安监控下进行;5、未经仓库出租方安全评估,仓库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私拉、修改电力线路;6、保管员严格执行仓库巡检制度,坚持每日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检查要有记录,发现隐患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7、对于配备的消防器材,要保证不挪用、不损坏。
物业对三合一场所的排查通知范文

物业对三合一场所的排查通知范文英文回答:The Property Management hereby issues a notice to inspect the three-in-one venu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tice on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and Rectification of Fire Hazards in Urban Three-in-One Venues" issued by relevant departments.Scope of inspection:All three-in-one venues within the management jurisdiction of the property.Inspection time:From [Start date] to [End date]Inspection content:1. Fir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Whether a sound fir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implemented, whether a fire safety responsibility person is appointed, and whether fire safety training is carried out regularly.2. Fire hazard prevention: Whether fire-prone materials are properly stored and managed, whether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used safely, and whether smoking is prohibited in non-smoking areas.3.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Whether fire extinguishers, sprinklers, and other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are installed and maintained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s, whether fire fighting water sources are unobstructed, and whether fire escape passages are clear.4. Emergency response: Whether an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is formulated, whether emergency drills are conducted regularly, and whether personnel are familiar with the escape routes and methods.5. Other fire hazards: Other fire hazards that mayexist in the venue, such as improper use of candles, incense, or other open flames.Inspection requirements:1. Owners and operators of three-in-one venues shall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inspection and provide necessary information.2. Rectify any fire hazards found during the inspection immediately, and report the rectification measures to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in writing.3. If serious fire hazards are found that cannot be rectified immediately, the venue shall be closed for rectification until the hazards are eliminated.Consequences of non-compliance:If owners or operators of three-in-one venues fail to cooperate with the inspection, obstruct the inspection, or fail to rectify fire hazar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requirements,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will take measures such as reporting to relevant departments for punishment, issuing fines, or suspending the use of the venue.中文回答:物业对三合一场所的排查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三合一场所火灾危害性告知书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三合一场所火灾危害性告知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日益繁荣活跃。
这种经济类型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规模小、工艺简单、经营方式灵活等优点,但在消防安全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多隐患,主要表现为以三合一场所为特征的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容易导致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发生。
2016年11月24日,桂林市象山区中山南路57号一商铺发生的火灾,桂林消防支队调派13个中队,30台消防车、232名官兵赶赴现场处置,已救出被困群众41人,其中8人送医,疏散100人。
由此可见,三合一场所潜伏隐患的危险性,加强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一、什么是三合一场所,主要有哪些类型
三合一场所是指集生产或经营、储存和住宿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性场所,因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量引发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而被公安消防业内人士简称而得名。
《消防法》第19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于销售、服务、加工等经营性三合一建筑大量增多,因其大量引发致人伤亡火灾事故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公安消防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主要的类型有: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工业三合一;人员住宿部分与商业、经营、加工作坊等场所无防火分隔或者共用疏散楼梯的沿街商业门面建筑;有员工集体宿舍的桑拿、歌厅、舞厅等娱乐性经营场所;商场、市场周边大量存在的加工、储存、生活为一体的零星建筑;村(居)民住宅改建的家庭式作坊。
二、三合一场所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问题
1、安全疏散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
绝大多数三合一场所只有一个
第 2 页共 6 页
安全出口且安装卷帘门、防盗铁栅栏现象较普遍。
一旦住宿外部分发生火灾,住宿人员难以逃生。
2、经营、储存与住宿场所无防火分隔,建筑及装修材料耐火等级低。
据火灾事故调查发现,多数三合一场所经营、储存与住宿部分未进行防火分隔。
三合一场所中采用可燃材料分隔吊顶,甚至在简易阁楼和木夹层内住宿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3、居住人员复杂,弱势群体居多且易发生纵火案件。
三合一场所主要是以家庭住宿和以外来人员为主的员工集体宿舍。
人员复杂,人员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发生纵火案件的机率较一般建筑火灾要高。
4、业主、住宿和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且场所消防设施、器材缺乏。
住宿人员往往缺乏正确的逃生知识,发生火灾后往往采用错误的逃生方法,直接导致火灾伤亡严重。
5、消防安全疏散管理不善。
在安全疏散通道内堆放易燃可燃物品,安全出口上锁或封堵等情况比较普遍,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怎样避免三合一场所悲剧的发生
1、要全面提高三合一场所业主、从业人员和住宿人员及广大社会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
首先是思想上要重视,深刻认识到三合一场所的危害性,切实理解;其次是从行动上要社会各界群众明白了三合一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后,发现此类场所要主动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举报。
2、要严格按照消防安全技术要求,解决三合一场所的先天不足。
(1)设置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储存等场所的住宿,要将住宿人员全部搬出;(2)设置在一般火灾危险性生产、储存等场所的住宿,应当设置独立防火分区和安全出口;(3)对经营性三合一建筑应当将经营、
第 3 页共 6 页
仓储和住宿部分进行防火分隔,并分别设立独立的安全出口。
对于层数不超过3层、每个防火单元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的三合一建筑(场所)分别设立安全出口有困难的,可综合采取以下整改措施后共用安全出口:住宿总人数不得超过6人;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内部装修材料选用非燃材料,不得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结合经营和加工的特点,设置简易喷淋系统、消防卷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独立式火灾报警装置中一种或几种措施,合理配置灭火器材;楼梯间必须具备自然排烟条件;人员居住部分推广应用内开式防盗窗、配置消防救生梯、救生绳等逃生自救设备,方便人员安全疏散;对于底部经营,上部居住的商业门面房,可在首层分别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二层设置公共走道和公共楼梯,有利于上部居住人员的安全疏散;设置通向上人平屋顶的出口和独立的疏散楼梯(含室外楼)。
对防火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应采用实体砖墙分隔,如因采光需开窗时应错开设置并保证两窗之间的水平距离;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有些建筑如只有一部疏散楼梯,且整改难度大的应配备安全可靠、便于疏散的消防救生软梯;通向室外、楼梯或平屋面的门需要锁闭的,应采用推闩式门锁或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疏散通道、紧急逃生出口、疏散楼梯处应设置室内消防设施、器材,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有条件的住宿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致富千日功,火烧一场空。
广大业主朋友,用辛勤和汗水积累起来的每一分钱都是不容易的。
为了对个人、家庭、社会的负责,请您在忙碌创业的同时,时刻都不要忘记消防安全,严格按照上面的有关介绍,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远离隐患,远离火灾,为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可靠稳定的安全环境。
第 4 页共 6 页
签收单位:签收人:
第 5 页共 6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