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PPT

合集下载

【一线精品】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川教版优秀公开课件

【一线精品】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川教版优秀公开课件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山顶洞遗址 出土的装饰品
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头骨化石及头部复原图
中国晚期智人化石,1933年出土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距今1.8万年。山顶洞 人保留一些原始性状,头骨比较低平,眉弓比较发达。山顶洞人具有较多的蒙古人种特征, 如颧骨较大而且向前突出,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上门齿成铲形等,被看作是正在形成中 的蒙古人种北方型的代表。
埃及 印度
两河流域巴比伦
中国
希腊克里特岛
课堂小结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早期人类
1.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决定性作用 3.三大人种
从野蛮 走向文明
1.母系氏族公社 2.父系氏族公社 3.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 4.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奥巴马生于美国夏威夷州火奴鲁鲁,父亲老 贝拉克是生于肯尼亚的卢欧族人,母亲安(Ann Dunham)生于堪萨斯州的威奇托,祖父为英国 殖民统治肯尼亚时期之公务员(公仆)。
奥巴马在2007年2月10日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 美国总统选举。他的竞选纲领侧重完结伊拉克战 争及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44任 总统。
南方古猿头骨化石
南方古猿生活想象图
南方古猿属于灵长目人科,生活在距今420多万年到100万年前之间。化石主要分布在非 洲的东海岸,包括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从头骨上看,已经具有人和猿的 混合特征。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猿人遗骨化石发现地址之一 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
种族有没有优劣之分?

初中 历史九上《世界古代史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PPT课件 (11)

初中 历史九上《世界古代史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PPT课件 (11)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1.识别黄、白、黑三大人种
白种人(欧罗巴人种) 黑种人(尼格罗人种) 黄种人(蒙古人种)
2.仿制石器
砍砸器
刮削器
尖状器
C 学习测评
1.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D A.气候变化 B.自然环境
2.下列不属于晚期智人的是(
C.劳动 )。
D.食物
A.山顶洞人 B.阿尔法卢人 C.克罗马农人 D.易洛魁人
史海拾贝
易洛魁人的母系大家庭
印第安人的村落1720年的易洛魁部落村落印第安人原始长屋
结束
中国晚期智人化石,1933年出土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距今1.8万年。山顶洞 人保留一些原始性状,头骨比较低平,眉弓比较发达。山顶洞人具有较多的蒙古人种特征, 如颧骨较大而且向前突出,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上门齿成铲形等,被看作是正在形成中
晚 期 智 人
非洲阿尔及利亚阿尔法卢人
欧洲法国克罗马农人
法南猿中最著名的化石,于1974年被约翰逊(D.C.Johanson)等人组成的考察队在埃塞俄
南方古猿——“露西”骨骼化石及复原图
南方古猿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露西。1974年,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具成年 女性的骨骼,并以发现当晚播放的甲壳虫乐队的“天上带着宝石的露西”将她昵称为露西。
最早人早类期化猿石人
猿人遗骨化石发现地址之一 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
1959年,路易斯·利基(Louis Leakey)与玛丽·利基(Mary Leakey)夫妇在坦桑尼亚的
“露西”(Lucy)化石发现处
约翰逊(D.C.Johanson)
阿法南猿生活在350~300万年前,是所有南猿中名气最大的一种。“露西”(Lucy)是阿

课件1:第1课 人类的形成

课件1:第1课  人类的形成

(标上相应的字母):
德国尼安德特人( C )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 印尼爪哇人 ( B )
期智人 D.晚期智人
中国丁村人 ( C )
2.准确地说,上题7个选项应当属于法国克罗马农人( D )
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
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A.正在形成的人
( B)
( B )坦桑
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B.完全形成的人
2. 现代三大人种差异显现出现在(
)
A. 早期猿人 B. 早期智人 C. 晚期智人
3、世界上的主要三大人种有(

A. 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
B. 黄种人、棕色人种和黑种人
C. 白种人、黄种人和棕色人种
D. 棕色人种、白种人和黑种人
D. 晚期猿人
4、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是( )
A. 原始人群 B. 母系氏族
完全形成的人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比比看,谁是记忆高手!
德国尼安德特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
奥都威峡谷能人
元谋人
山顶洞人 北京人
丁村人
印尼爪哇人
完全形成中的人 早期猿人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
北京人头骨及头部复原像
早期智人
• 尼安德特人
晚期智人
• 山顶洞人
人种差异何时显现?
晚期智人
为什么存在人种差异呢?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请你选择判断人种的依据: 体貌特征
肤色 眼睛
智力 地域
头发 职业
知识梳理
人类的出现 时间: 三、四百万年前 地点: 非洲南方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一、共性:人类文明产生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和城市的出现: 材料:“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 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 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宗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等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明: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时空定位】
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
两河流域产生 了最初的文明
公元前 3500年左

埃及初步 实现统一
公元前 3100年左

苏美尔地区出 现城市国家
约公元前 2900年左

古巴比伦基本 巴尔干半岛城邦 恒河流域形成 统一两河流域 逐渐发展起来 一系列国家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统一两河流域
3、文明成果
①制度: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城市成为地方行
政单位
早 期
②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
文 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明 发 展
政 治
内容:
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
汉 谟 拉
权 柄
的 表
等多个方面。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 威(性质)
1.(2022·山东高考·11)图3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 示意图,两种作物是( ) 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 【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白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从西亚向东亚、欧 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传播,黑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从南太平洋 向南亚、东亚、非洲、欧洲等地传播,所以两种作物是小麦(西亚)、甘蔗 (南太平洋新几内亚群岛),故选C项;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31张)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31张)

文明本质含 义意为一种 先进的社会 和文化发展 状态以及到 达这一状态 的过程
探究一:为什么农耕畜牧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采 集 狩 猎
印尼苏拉威西岛壁画
对大自然的 索取
移居
农 耕 畜 牧
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壁画
生产、生活 方式的转变
对大自然的 改造
定居
文明是如何产生的?
生产
生产
技术
工具 生产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目标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 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 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一、旭日初升:文明的滥觞 二、灿若繁星:文明的多彩 三、星月交辉:文明的启迪
01
旭日初升 文明的滥觞
如何理解[文明]的含义?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一般意义
历史学领域 泛指原始社会之后的漫长历史阶段。“文明”与
如何认识和评价种姓制度?
失落世界:印度河文明之古印度
约前3千年 早期铭文
独角兽印章
婆罗门教
释迦摩尼像
史诗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健陀罗艺术雕像
约前4千年 胸针
印度河陶器及纹饰
失落世界:印度河文明之古印度
婆罗门教
释迦摩尼像
约前3千年 早期铭文
史诗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独角兽印章
健陀罗艺术雕像
摩亨佐·达罗遗址
哈拉帕遗址
失落世界:印度河文明之古印度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 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其双腿变 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崔连伸等选译《古印度吹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
“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 视”;废除“不可接触制”

第一课__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第一课__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完全形成的人”
(能够制造工具进行劳动)
中国山顶洞人 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 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二三百万年前
25万年前
5万年前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由 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 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人。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2、人种的分类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分为三大人种)
野蛮
贫富分化
文明
阶级
国家 (奴隶社会)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国家和地区:
①尼罗河流域 ②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③印度河、恒河流域 ④黄河流域 ⑤爱琴海地域
古印度 中国 古希腊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知识点归纳:
早期人类
1.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3.三大人种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差异形成的原因:
人种的形成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 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辨析:
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分子宣扬“种族优劣论” 和所谓的“白种人是最优秀的种族”。 你能驳斥他们的观点吗?
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二、从野蛮走向文明
1、母系氏族
特点: ①血统以母系计算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群婚) ②在社会生活中,妇女占主导地位 ③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石器是主要生产工具
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化原因是: (1)原始社会经济的变化,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逐渐取代了母系氏族时期的采集和狩猎。 (2)男子与妇女在劳动中地位的变化,男子在繁重 复杂的劳动中取代了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3)婚姻关系的变化,一夫一妻家庭出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北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北师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01
02
03
人类起源的探索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对于 人类起源的探索具有重要 意义,为世界文明史的研 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化交流的促进
远古人类在与其他地区的 交往中,促进了不同文化 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世 界文明的发展。
人类历史的完善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对于 完善世界历史体系、丰富 世界文明多样性具有重要 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 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远古人类的出现与演化 •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 远古人类的文化与科技 •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影响 • 总结与思考
01
引言
本课目标
了解中华大地远古人类的基本情况,包括起源、发 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掌握远古人类在中华大地上的重要贡献和影响,理 解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
远古人类的宗教与信仰
自然崇拜
远古人类对自然力量和现象产生 崇拜之情,认为自然界的力量能 够影响人类的命运和生存,因此 产生了各种自然崇拜和祭祀活动。
图腾崇拜
远古人类认为某些动物或植物与 自己有特殊的关系,将其作为部 落或家庭的守护神,形成了图腾
崇拜的文化现象。
祖先崇拜
远古人类认为祖先的灵魂能够保 佑家族和子孙的平安和繁荣,因 此产生了祖先崇拜的文化现象。
05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影响
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是中国历 史的起点,他们为中华文明的起
源奠定了基础。
文化传承
远古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 造了著名的华夏文化,成为中华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世的 文化传承。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课件4湘美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课件4湘美版

做一做
• 1.先在卡纸上画出彩陶的器形,再 用剪刀将其剪下来。
• 2.在剪好的彩陶平面图上画上装饰 纹样。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3、模制法 将泥料填入模子,制 成陶胚,待半干时取 出。 4、轮制法 用陶轮加工陶器的方 法。
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 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 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
彩陶船形壶 新石器时代 彩陶 旋纹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
• 想象原始人的生活状况,讨论: 1.原始人为什么会发明彩陶? 2.彩陶对原始人的生活有何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考· 练习
1、这个图案是由哪几种图 形构成的? 2、猜猜它和 原始人的生活有何联系?
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彩陶中的具象纹样
彩陶中的抽象纹样
彩陶鱼纹图案的变化
彩陶鸟纹图案的变化
艺术品的欣赏方法
• 1.了解艺术品出现的时代背景 • 2.了解艺术品的器形特点 • 3.了解艺术品的纹饰特点
文 明 之 光
第 一 课
中 国 工 艺 美 术 ----- 彩 陶
人类从远古走来,在大自然的风风 雨雨中历练成长。我们的祖先从打磨 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步履艰难地走 出漫漫长夜,迎来人类文明的曙光。
彩 陶 的 制 作 过 程
陶器的制作方法
1、捏塑法 将泥料用手捏塑成型。 2、泥条盘筑法 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野蛮 走向文明
1.母系氏族公社 2.父系氏族公社 3.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 4.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学习测评
1.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C )。 A.气候变化 B.自然环境 C.劳动 D.食物 2.人类进入氏族时期后,最初的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 , 后来发展为父系氏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埃及 印度
中国
希腊克里特岛 两河流域巴比伦
古埃及的壁画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永恒祈祷Biblioteka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金面具
古希腊奥林匹克赛会遗迹及运动员
古印度前3000年文明遗址
中国商周时的甲骨文和金文
课堂小结
早期人类
1.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3.三大人种
西方: 上帝创造亚当
东方: 女娲抟土造人
人类的祖先是谁? 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怎样? 祖先们为什么要结成群体生活? 假如你回到那个时代,你会怎样生存?
人类的祖先是谁?
南方古猿——露西头骨
虽然我很 丑!可必 须承认我 是你们的 祖先
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怎样? 祖先们为什么要结成群体生活? 假如你回到那个时代,你会怎样生存?
猿人
二三百万年前
25万年前
5万年前
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晚期智人时形成)
原始社会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母系、父系氏族公社对比表
历史阶段
男女地位变化
生产方式
婚姻状态
母系氏族
妇女在社会中居 于主导地位
采集、渔猎为主
群婚
父系氏族
男子开始处于支 配地位
农业、畜牧业
一夫一妻
从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起决 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化原因是:
(1)原始社会经济的变化,农业和畜牧业的出 现逐渐取代了母系氏族时期的采集和狩猎。
(2)男子与妇女在劳动中地位的变化,男子在繁重 复杂的劳动中取代了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3)婚姻关系的变化,一夫一妻家庭出现。
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产品
私有财产
野蛮
贫富分化
文明
阶级
国家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军队、监狱、法庭等暴力 机关出现,奴隶地位低下,阶级压 迫十分严重,而原始社会人人平等。 为何还说这是“从野蛮走向文明”?
文明是指生产力水平提高之下,创造出 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与人的 地位差异并不是区分野蛮和文明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