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原理(1)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原理

生物化学原理

生物化学原理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分子功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代谢途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方面,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

生物化学原理是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它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现象、探索生物体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等,它们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构成了细胞的骨架、参与了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传递了遗传信息等多种功能。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它们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指导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

多糖和脂类则在细胞膜的构建和维护、能量储存和释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

其次,我们要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

生物体内的代谢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物质的合成、分解和能量的转化等。

这些代谢途径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稳定的内环境和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糖类代谢途径是维持生物体内能量平衡的重要途径,它包括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糖类的氧化过程等;脂类代谢途径则涉及到脂肪的合成、分解和氧化等过程;蛋白质代谢途径包括蛋白质的合成、降解和氨基酸的转化等。

了解这些代谢途径,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体内的能量来源和物质转化过程。

最后,我们要了解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是以DNA为载体的,它通过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进行传递和表达。

DNA复制是指DNA分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复制自身,确保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转录是指DNA分子转录成mRNA分子,将遗传信息传递到细胞质中;翻译是指mRNA 分子在核糖体上被翻译成蛋白质,实现遗传信息的表达。

了解这些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机制。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原理是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它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现象、探索生物体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生物化学原理(一)

基础生物化学原理(一)

基础生物化学原理(一)基础生物化学1. 生物化学概述•生物化学的定义•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化学在生物学中的作用2.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功能•碳水化合物–糖类的分类–糖类的结构–糖类的功能•脂类–脂类的分类–脂类的结构–脂类的功能•核酸–DNA和RNA的结构差异–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和RNA的功能3. 酶及其调控•酶的定义和特性•酶的命名规则•酶的作用机制•酶的调控方式4. 代谢途径•糖代谢–糖的吸收与分解–糖的储存与合成•脂代谢–脂类的消化与吸收–脂类的合成与降解•氨基酸代谢–氨基酸的降解与氨基酸转运–氨基酸的合成与转化5. 能量转化•ATP的生成与利用•基础代谢率与能量平衡•细胞色素系统与电子传递链6. 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与酶工程•药物研发与化学生物学以上是对于基础生物化学的一个简要概括,可以帮助读者初步了解生物化学对于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生物化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解开生命奥秘探索出更多未知提供了基础。

7. 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原理7.1 元素与化学键•生物体中的元素•化学键的类型•共价键的特点和形成•离子键和氢键的特点和形成7.2 pH和酸碱平衡•pH的定义和计算•酸碱反应的特点•pH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缓冲溶液的作用7.3 酶动力学和速率常数•反应速率的定义•酶的特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酶动力学方程的推导•酶催化过程中的速率常数7.4 自发反应和平衡常数•自发反应的定义和条件•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平衡常数对反应方向的影响•平衡常数与酶催化反应的关系8. 生物化学实验方法8.1 蛋白质分析•SDS-PAGE凝胶电泳•Western blotting•质谱分析8.2 DNA和RNA分析•PCR反应•凝胶电泳•基因测序技术8.3 酶活性测定•颜色反应法•荧光法•放射性同位素法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逐步了解基础生物化学的相关原理和实验方法。

2019生物竞赛-生物化学-15糖类-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

2019生物竞赛-生物化学-15糖类-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单糖的环状结构与异头体
醇羟基很容易与醛或酮形成半缩醛或半缩酮。 直链的单糖分子在分子内也能够发生类似的反应,形成 环状结构,其中醛糖环化形成环式半缩醛,酮糖环化形 成环式半缩酮。 在单糖由直链变成环状结构以后,原来的羰基C便成为 一个新手性中心,从而产生α和β两种异构体。这种在半 缩醛C上形成的差向异构体称为异头体,新出现的手性C 称为异头体C。半缩醛羟基与编号最高的手性C原子上的 羟基具有相同取向的异头体称为α异头体,反之就称为β 异头体。由于β异头体比α异头体稳定,因此在葡萄糖溶 液之中,β-D-葡萄糖要比α-D-葡萄糖多。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单糖的构象
以葡萄糖为例,其半缩醛环上的C-O-C键角为 111º ,与环己烷的键角(109º )相近,故葡萄糖 的吡喃环和环己烷环相似,也有椅式构象和船式 构象,其中椅式构象使各单键的扭张强度降低到 最小因而较稳定。在两种椅式结构之中,I型上的 -OH和-CH2OH这两种较大的基团均为平伏键,所 以在热力学上I型比II型稳定。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二羟丙酮和甘油醛的Fischer投影结构式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果糖的对应异构体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更多的立体化学
在各种旋光异构体之中,互为镜像的一对异构体称 为对映异构体;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手性C原子构型相反,但并不呈镜 像关系的一对异构体称为非对映异构体; 只有一个手性C原子的构型不同的一对异构体称为差 向异构体,如D-葡萄糖与D-甘露糖,D-葡萄糖与D半乳糖就互为差向异构体。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05核苷酸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17张PPT)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05核苷酸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17张PPT)

核苷
核苷是由戊糖和碱基通过β-N糖苷键形成的糖苷。核苷中的戊糖 有D-核糖和2-脱氧-D-核糖两种,它们都以呋喃型环状结构存在。 前者形成核糖核苷,后者形成脱氧核苷。核苷中的糖苷键由戊糖 的异头体C原子与嘧啶碱基的N1或嘌呤碱基N9形成。为了避免碱 基环上原子的编号与呋喃糖环上原子编号混淆,在呋喃环上各原 子编号的阿拉伯数字后需加“′”.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常见的核糖核苷酸的化学结构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AMP、ADP和ATP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环核苷酸的化学结构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核苷酸的生物功能
n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n
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原理(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杨荣武
碱基的性质
碱基几乎不溶于水,这与其芳香族的杂 环结构有关。
互变异构 酸碱解离 强烈的紫外吸收,其最大吸收值在
在核苷中,碱基在糖苷键上的旋转受到空间位阻的限制。结果核 苷和核苷酸能以顺式和反式两种构象存在。顺式核苷的碱基与戊 糖环在同一个方向,反式核苷的碱基与戊糖环在相反的方向。
由于嘧啶环O2和戊糖环C5′之间的空间位阻,嘧啶核苷通常为反 式构象。嘌呤核苷可采取两种构象。自由的嘌呤核苷(特别是鸟 苷)更容易形成顺式构象,但是,DNA和RNA螺旋中的嘌呤核苷 主要为反式构象。
① 能量货币,通常是ATP,有时使用UTP(糖原合成)、 CTP(磷脂合成)和GTP(蛋白质合成);

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与生命现象相关的化学物质。

本文将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帮助读者了解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

一、1. 生物分子: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主要由生物分子构成,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这些生物分子在细胞内发挥关键作用,参与能量代谢、信号传导、遗传信息传递等生命过程。

2. 元素组成: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磷和硫组成,其中碳是构成生物分子的主要元素,氢和氧则构成了水分子,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3. 酶的作用: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通过调节反应速度和降低反应能垒,酶能高效地促进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保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4. 代谢过程:生物体内的代谢包括两个基本过程,即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储存能量和构建细胞结构;分解代谢将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释放能量和废物。

5. 能量转化: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物体内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细胞能。

最常见的能量转化过程是通过细胞呼吸将葡萄糖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6. 遗传信息传递:遗传信息是通过生物分子的序列编码的,主要是由DNA分子储存。

生物体内的核酸(DNA和RNA)通过基因组成的方式传递和维持遗传信息,同时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7.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功能最为多样的生物分子,具有催化反应、传递信号、提供结构支持等多种功能。

蛋白质的活性和功能主要由其三维结构决定,同时受到体内环境的调控。

8. 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等能量物质。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和释放氧气。

9. pH值和缓冲系统: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

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程度,缓冲系统则能够稳定细胞内外的pH值,保持适宜的生化环境。

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和化学过程的一门学科。

它融合了生物学和化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揭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分子相互作用来深化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一、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受到各种生物分子的参与和调控。

这些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

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之一,它在生物体内担任多种功能,如酶的催化活性、结构支持和信号传导等。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介质,它们通过DNA和RNA 的序列编码着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

糖类和脂类则在细胞膜的结构和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2. 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受到温度、酸碱度和化学平衡等因素的影响。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往往由酶的催化作用决定。

酶是一类具有高度专一性和效率的蛋白质,它们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3. 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涉及到各种能量分子的生成和利用。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被氧化释放能量,并最终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

ATP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量储存和传递分子,它能够供给细胞进行各种活动,如肌肉收缩、物质运输和细胞分裂等。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离与纯化:通过分离与纯化方法,可以从生物体内提取目标分子,并去除其他干扰物质。

常用的技术包括离心、电泳和层析等。

2. 光谱学方法:光谱学方法可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特性。

例如,红外光谱可以用来分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核磁共振可以用来解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3. 活体实验:活体实验可以在活体系统中研究生物分子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酶动力学、荧光标记和免疫共沉淀等。

4. 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生物分子进行基因操作和蛋白质表达。

2019生物竞赛-生物化学-15糖类-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59张PPT)全文

2019生物竞赛-生物化学-15糖类-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一)》(59张PPT)全文

第十五章 糖类
提纲
一、单糖 单糖的命名和缩写 单糖的旋光异构 单糖的环状结构和异头物 单糖的构象 单糖的衍生物 单糖的性质 几种生化上重要的单糖 二、寡糖 三、多糖 贮能多糖 结构多糖 糖缀合物
糖类的命名
糖类也称为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缩合物和某些衍生物。含有醛基的糖称为醛糖,含有酮基的糖称为酮糖。根据聚合度的不同,糖类可以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
葡萄糖的椅式构象和船式构象
单糖的衍生物
在特定的酶催化下,单糖在体内可进行各种修饰反应而形成一系列衍生物。常见的衍生物包括:氨基糖;氧化糖;脱氧糖;糖醇;糖苷。
单糖的反应性质
D-葡萄糖和D-半乳糖的变旋
酮糖和醛糖的互变
葡萄糖的还原
碱性条件的弱氧化
强酸对糖类的氧化
葡萄糖在酶催化下的氧化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化学结构
淀粉的碘反应
右旋糖酐
是一种主要以α-1,6糖苷键相连的分支多糖,通常存在于酵母和细菌中,其重复的二糖单位主要是异麦芽糖,分支点可能是1→2,1→3或1→4糖苷键。生长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产生的右旋糖酐是牙菌斑或菌斑的重要成分。细菌产生的右旋糖酐经常在实验室中被用作层析柱的支持介质.
常见二糖的名称和结构
多糖
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其中由相同的单糖分子组成的多糖称为同多糖,含有不同种单糖单位的多糖称为杂多糖。多糖中最常见的单糖是D-葡萄糖,某些单糖的衍生物也出现在某些多糖分子之中。 单糖单位之间的连接方式即糖苷键的类型直接与多糖的机械强度和溶解性质有关。往往以α-1,4糖苷键相连的多糖比较软,在水里有一定的溶解度,而以β-1,4糖苷键相连的多糖比较硬,不溶于水。 与蛋白质不同,组成多糖的单糖单位的数目不是固定的,因此,多糖无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单糖相比,多糖无变旋现象和还原性,无甜味。 按照功能的不同,多糖可分为贮能多糖和结构多糖

举例说明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原理(一)

举例说明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原理(一)

举例说明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原理(一)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原理解释概述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中化学反应和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生物化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将逐步解释其应用及相关原理。

食物消化与代谢•生物化学原理:食物中的大分子(如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需要通过消化酶分解为小分子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应用举例:饮食中的蛋白质被胃酶和胰酶分解成氨基酸进行吸收,之后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在身体中转化为能量或合成新的蛋白质。

DNA与基因表达•生物化学原理:D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基础,基因在DNA序列中编码着特定的功能蛋白质,基因表达则是基因信息被转录和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应用举例:生物化学技术如PCR可以扩增特定基因片段,而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转基因植物和基因治疗则是利用生物化学原理实现对基因的操作和调控。

药物代谢与药效•生物化学原理:药物在体内需要经历代谢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代谢的相关酶作用是影响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的重要因素。

•应用举例:临床上通过研究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可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剂量和副作用风险,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用药。

诊断与检测•生物化学原理:生物标志物可以在体液和组织中检测出来,其变化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依据。

生物化学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诊断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举例:例如,通过检测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可以判断组织损伤或某些癌症的存在,这是通过观察特定生物标志物的生物化学变化来进行诊断的。

蛋白质与酶的研究•生物化学原理: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们参与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对生物化学反应起关键作用。

•应用举例:对于新药的开发和酶的研究,可以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如质谱分析和晶体学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针对特定酶的抑制剂的设计与筛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某些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 是“标准”氨基酸的代谢产物:组胺,多巴胺, γ-氨基丁酸
必需氨基酸:有些氨基酸在生物体内不能 合成,需从食物中吸取,以保证正常的生 命活动的需要。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 酸。
对人体而言,必需氨基酸为:Ser, Val, Leu, Ile, Phe, Trp, Lys, Met
•第七章 糖类化合物代谢 •第八章 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 •第九章 脂类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第十章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四章 代谢调节
•第十一章 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的代谢
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1897年 Buchner 发现酵母细胞质能使糖发酵
O C N H
Asp H C CH2
O C N H
Gln H C COO
-
C CH2 OH
N-端
CH2 C-端 CH2 CONH2
CH3 CH3 肽键 OH
CO2H
在肽链中,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种排列顺 序称为氨基酸顺序。 通常在多肽链的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称为氨基 端或N-端;在另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称为羧基 端或C-端。 氨基酸的顺序是从N-端的氨基酸残基开始,以C-端氨基 酸残基为终点的排列顺序。如上述五肽可表示为: Ser-Val-Tyr-Asp-Gln
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

研究生物体物质的种类

研究组成生物体物质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和物
理性质

研究生物体物质在体内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
谢的过程和原理 研究生物体物质与复杂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三章 核酸化学 第四章 酶
第五章 维生素与辅酶
第六章 糖类 第七章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丙氨酸 精氨酸 天冬酰胺 天冬氨酸 半胱氨酸 谷氨酸 谷氨酰胺 甘氨酸 组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脯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酪氨酸 缬氨酸
Classification of Amino Acids
Very Small Amino Acid
Lipoamino Acid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C,H,O,N,S等

各种蛋白质的氮含量比较恒定,平均为16%。

试样中蛋白质含量=试样中含氮量×6.25
凯氏定氮法 :
1.有机物中的氮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 作用下,消化生成 (NH4)2SO4
反应式为: H2SO4==SO2+H2O+[O]
生物分子的特性:

方向性


信息分子
特征性结构

生命的活动限制在一个窄小的范围内
水是生命的介质
水对生命的作用 水分子的结构特点
水分子的物理性质
水分子的溶剂特性
细胞的缓冲系统
缓冲系统:生物体内重要的缓冲系统

磷酸盐系统:HPO42-/H2 PO4-,维持细胞内pH
的恒定

碳酸盐系统:HCO3-/ H2 CO3,维持细胞外液的 pH恒定
苏氨酸 Thr
S
T C Y N
半胱氨酸 Cys 酪氨酸 Tyr
天冬酰胺 Asp
谷氨酰胺 Gln
Q
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
胱氨酸 胱氨酸
侧链极性带电荷的氨基酸
带正电荷的氨基 酸: 赖氨酸 Lys K
精氨酸 Arg A 组氨酸 His H
H
侧链极性带电荷的氨基酸
带负电荷的氨基酸: 天冬氨酸 Asp 谷氨酸 Glu D E
肽链的水解:

酸水解:常用6 mol/L的盐酸或4 mol/L的硫酸在10511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时间约20小时。此法的优 点是不容易引起水解产物的消旋化。缺点是色氨酸被 完全破坏;含有羟基的氨基酸如丝氨酸或苏氨酸有一 小部分被分解;门冬酰胺和谷氨酰胺侧链的酰胺基被 水解成了羧基。 碱水解:一般用5 mol/L氢氧化钠煮沸10-20小时。由 于水解过程中许多氨基酸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产 率不高。部分的水解产物发生消旋化。该法的优点是 色氨酸在水解中不受破坏。 酶解:应用酶水解多肽不会破坏氨基酸,也不会发生 消旋化。水解的产物为较小的肽段。
生 物 化 学 原 理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第一章 生物化学导论
生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生物分子的作用力体系
水是生命的基本介质 细胞的缓冲系统
生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 科学,它运用化学的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解 释生命现象。

寡肽oligopeptide 多肽polypeptide
蛋白质protein
生物活性肽:加压素,催产素,抗菌肽等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还原型谷胱甘肽
Glu
Cys
Gly

氧化型谷胱甘肽: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人类细胞质中自然合成的一种肽,分布广泛。 它是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辅基,又是乙二醛酶及丙糖脱氢酶的辅酶,参 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本品能激活多种酶[如巯基(-SH)酶等],从 而促进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并能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它可通过巯 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可以转化成容易代谢的酸类物质从而加速自由 基的排泄,有助于减轻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对化疗、放疗的疗效无 明显影响,如保护肾小管免受顺铂损害的主要机制为肾小管细胞内含谷 胱肽解毒时所需的r-谷酰氨转肽酶,而癌细胞却无此酶,故在不影响本 品的细胞毒效应同时保护了正常组织但器官。 且对放射性肠炎治疗效果 较明显;对于贫血、中毒或组织炎症造成的全身或局部低氧血症患者应 用,可减轻组织损伤,促进修复。通过转甲基及转丙氨基反应,GSH还 能保护肝脏的合成、解毒、灭活激素等功能,并促进胆酸代谢,有利于 消化道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 用于:①化疗患者:包括用顺氯铵铂、环磷酰胺、阿霉素、红比霉素、 博来霉素化疗,尤其是大剂量化疗时;②放射治疗患者;③各种低氧血 症:如急性贫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败血症等;④肝脏疾病:包括 病毒性、药物毒性、酒精毒性及其它化学物质毒性引起的肝脏损害。⑤ 亦可用于有机磷、胺基或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辅助治疗。
1828年,Friedrich Wohler首次在体外合成了尿素 1897年,Eduard Buchner首次发现生物反应的催化剂-酶
1902年,Fischer 肽键理论
1944年,Oswald Avery、Colin Macleod and Maclyn McCarty首 次证明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953年,James D.Watson and Francis H.C.Crick首次提出DNA 的双螺旋结构。 Sanger的胰岛素氨基酸序列测定 1970年,发现了DNA限制性内切酶 1978年, DNA双脱氧测序法成功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
-
+
HO Hg
-
+
COO
-
+
OOC CHCH2 S NH3
+
Hg
+
COO
-
与金属离子的螯合性质可用于体内解毒。
咪 唑 基 的 性 质

组氨酸含有咪唑基,它的pK值为6.0,在生 理条件下具有缓冲作用。
组氨酸中的咪唑基能够发生多种化学反应。 可以与ATP发生磷酰化反应,形成磷酸组氨 酸,从而使酶活化。
R. CH.COOH+[O]==R.CO.COOH+NH3 NH3
R.CO.COOH+[O]==nCO2+mH2O
2NH3+H2SO4==(NH4)2SO4 2. 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 ,收集于 H3BO3 溶液中。 反应式为: 2NH4++OH-==NH3+H2O
NH3+H3BO3==NH4++H2BO3-
肽的性质

肽的酸碱性质主要取决于肽键中游离的α-氨基、 游离的α-羧基以及侧链R基上的可解离基团。 肽的两性电离性质


肽的化学性质:
双缩脲反应:肽和蛋白质的特有反应。一般含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肽键的化合物与CuSO4碱性溶液发 生反应生成紫红色或蓝紫色物质。利用这个反应借 助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3. 再用已知浓度的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l消耗的量计算 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
反应式为: H2BO3-+H+==H3BO3
1 2
5 4
3 10
6
9 8
7
1.安全管 2.导管 3.汽水分离管 4.样品入口 5.塞子 6.冷凝管 7.吸收瓶 8.隔热液套 9.反应管 10.蒸汽发生瓶
氨基酸的两性电离性质 :在生理状态下, -氨基酸既可以作为一种酸释放H+,又可 以作为碱接受H+。

两性电解质
非离子形式
两性离子形式

在不同的pH条件下,氨基酸两性离子的形式会 发生变化。
COOH
H+
COO H3N
+
-
H3N
+
OH-
COO R
-
C H R
C H R
H2N C H
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氨基酸分 子所带净电荷为0时的溶液的pH。
Small Amino Acid Hydrophobic Amino Acid
Polar Amino Acid
Charged
Aromatic
Amino Acid
Amino Aci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