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单位日常检查项目
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标准

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标准
1. 检查餐厅环境卫生:
- 确保餐厅内部和外部环境干净整洁;
- 定期清洁地面、墙壁、桌椅等;
- 检查卫生设施和洗手间的清洁状况;
- 确保室内通风良好。
2. 检查食品储存和处理:
- 检查食品储存区域的整洁和有序性;
- 确保冷藏设备的温度符合要求;
- 检查食品的标签和保质期;
- 确保食品加工区域的清洁状况;
- 核查食品加工人员的卫生惯。
3. 检查食品安全措施:
- 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预防;
- 检查食品存储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 检查食品加工人员佩戴的卫生用品;
- 核查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操作规范。
4. 检查员工卫生:
- 核查员工的个人卫生惯;
- 确保员工佩戴整洁的工作服;
- 检查员工是否患有传染病;
- 核查员工接受健康检查的情况。
5. 检查食品安全宣传和培训:
- 检查餐厅是否进行食品安全宣传;
- 核查员工是否接受过食品安全培训;
- 确保员工了解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 检查宣传资料的更新和完整性。
以上是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的基本标准,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提高餐饮服务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方案

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方案背景餐饮服务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食品安全问题牵涉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监管餐饮服务行业,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对餐饮服务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本文就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方案进行介绍。
监督检查范围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范围涵盖以下内容:1.餐饮服务机构的基本资料,包括店家名称、经营许可证等证照信息;2.餐饮服务机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采购、调配、储存、加工、制作、销售和废弃物管理等;3.餐饮服务机构的食品安全生产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厨房设施、餐具消毒设备等;4.餐饮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培训情况,包括员工健康证明、食品安全培训证书等。
监督检查内容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检查餐饮服务机构的基本资料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无证经营、经营许可证过期等问题;2.检查餐饮服务机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包括食品采购是否合规、食品储存是否有专门的区域、食品废弃物是否妥善处理等;3.检查餐饮服务机构的食品安全生产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标准,包括厨房设施是否干净整洁、餐具消毒设备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等;4.检查餐饮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是否健康状况良好、是否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等。
检查方式日常监督检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期检查,另一种是不定期抽查。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内对餐饮服务机构进行检查,一般为半年或一年一次。
检查时间应提前告知餐饮服务机构,以便机构做好准备工作。
定期检查要对餐饮服务机构的各项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员工培训、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抽查检查抽查检查是指不定期对餐饮服务机构进行检查,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和防止违法行为。
抽查的对象由市场监管部门自行随机选择,抽查时间不会事先通知餐饮服务机构。
抽查检查主要针对餐饮服务机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抽查。
检查结果处理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的结果一般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情况。
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晨检制度(5篇)

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晨检制度一、每天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上班后,由负责人对每位工作人员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检查内容如下:1、精神状态是否有过度疲劳和病态;2、眼球、面色是否特黄(有患肝炎的可能);3、有否咳嗽、咯血(有患肺病的可能);4、双手有否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5、有否痢疾和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6、观察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是否带戒指、项链等违规饰品,指甲是否剪短,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二、如检查中发现个别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不符合卫生要求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按以下方法处理:1、带戒指、项链等违规饰品,要求在工作前脱下;2、对指甲过长,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搞好个人卫生后上班。
三、对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及管理负责人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疾病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晨检制度(2)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晨检制度是指在每天开业前,对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设备和环境进行检查,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的一项制度。
具体实施晨检制度的步骤包括:1. 准备工作:晨检人员准备检查工具,如温度计、消毒剂、检查表等。
2. 进行检查:晨检人员依照制定的检查标准和流程,对食品、设备和环境进行逐项检查。
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的储存条件、加工过程的卫生防护措施、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情况、厨房和餐厅的环境卫生等。
3. 记录结果:晨检人员根据检查情况记录检查结果,包括合格和不合格项。
对于不合格项,应记录具体情况和建议的整改措施。
4. 整改和复查:针对不合格项,餐饮服务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晨检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纠正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提高餐饮服务单位的管理水平。
餐饮服务日常监管及现场检查工作程序

餐饮服务日常监管及现场检查工作程序
1.工作准备:监管部门需要提前做好检查计划,并通知相关餐饮服务
场所。
准备检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检查表、测温仪、检查记录表等。
2.到达现场:按照计划到达餐饮服务场所,在与负责人员打招呼并说
明来意后,开始进行现场检查。
3.现场检查:包括食品安全、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卫生等方面的检查。
具体要点如下:
b.环境卫生检查:检查餐厅的卫生状况,包括餐桌、餐盘、餐具的清
洁度,食品储存区、餐厅厨房的卫生状况。
核查是否存在害虫、霉变等卫
生问题。
c.从业人员卫生检查:检查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包括头发、指甲是
否整洁,是否穿着工作服、戴着手套等。
核查从业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
4.结果记录与沟通: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表和检查记录表上,包括
具体问题和整改要求。
与负责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说明存在的问题和整改
要求,并告知下一步整改时间和措施。
5.监督和跟踪整改:监管部门需要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要求
餐饮服务场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并提供整改结果的证明文件。
6.处理违规行为:对于发现的严重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应依法进行处理,包括罚款、停业整顿等措施。
7.完善监管措施: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并改进工作流程,完善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效果。
以上是餐饮服务日常监管及现场检查工作程序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中还需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监管部门应加强与餐饮服务场所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检查主要内容

餐饮【2 】办事食物安全日常检讨重要内容一.主体资历检讨要点1.允许证.营业执照是否齐备.有用.一致.2.登记名称.地址是否与现实名称.地址相符;是否私自转变经营地址;是否消失让渡.涂改.出借.倒卖或者出租等行动.3.允许经营规模和现实经营规模是否一致;是否私自转变允许类别.备注项目.4.允许证.营业执照是否规范公开.二.经营场所检讨要点1.场所表里情形是否整洁;距离污染源是否相符请求.2.场所布局是否相符允许请求.3.专间区域.专用区域是否相符请求.4.地面与排水.墙壁与门窗.屋顶与天花板是否相符请求.5.卫生间.更衣场所是否相符请求.6.餐厨放弃物处置是否相符请求.7.应用的干净水源和加工用水是否相符饮用水标准.三.举措措施装备检讨要点1.是否具备与餐饮办事相顺应的举措措施装备.2.举措措施装备操作规范和解释是否完全并具有可操作性.3.食物用对象.容器是否相符请求;计量器具检定是否相符请求.4.专间举措措施装备.专用举措措施装备是否相符请求.5.清洗.消毒.杀菌和保洁举措措施是否相符请求.6.供水举措措施是否相符请求.7.通风排烟举措措施是否相符请求.8.采光照明举措措施是否相符请求.9.防尘.防鼠.防虫害举措措施是否相符请求.10.放弃物暂存举措措施是否相符请求.四.人员治理检讨要点1.食物安全专业技巧人员.治理人员是否按划定设置装备摆设,有无变动.2.是否聘请禁聘人员从事食物安全治理.3.是否制订并履行从业人员培训轨制.4.是否树立从业人员健康治理轨制和健康档案;从业人员中是否消失无健康证实的人员.5.是否安排患有有碍食物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进口食物工作.6.从业人员小我卫生是否相符请求.7.是否履行从业人员晨检轨制.五.餐饮制造加工进程检讨要点(一)轨制划定是否树立并规范公开足以保证食物安全的相干轨制和划定.(二)原辅材料质量掌握1.是否进行进货验收;是否审查原料(包括食物添加剂.包装材料)起源;进货记载及索证索票是否齐备.有用.一致.2.是否采购国度明令制止用于餐饮办事的物资;是否有收受接管食物.病逝世畜禽及非食物原料.3.原辅材料贮存前提是否相符请求;是否将原辅材料与有毒.有害及不洁物品混贮混销.4.原辅材料是否感官性状平常;是否实时清算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原辅材料.5.不及格原辅材料是否处理;处理记载是否完全.6.是否采购食物添加剂;所采购食物添加剂应用规模是否与允许制造加工菜品规模一致.7.原辅材料出库是否验收;领用记载是否齐备.有用.一致.8.原辅材料至餐饮制造加工环节的运输是否相符临盆工艺请求.(三)餐饮制造加工质量掌握1.粗加工与切配是否相符请求.2.烹调进程是否相符请求.3.备餐及供餐是否相符请求.4.凉菜配制.裱花操作是否相符请求.5.生食海产品加工是否相符请求.6.现榨饮料及生果拼盘制造是否相符请求.7.面点制造是否相符请求.8.烧烤加工是否相符请求.9.食物再加热是否相符请求.10.食物留样是否相符请求.11.是否掺入其它物资,或者以次充好.12.清洗.消毒.杀菌和保洁措施是否有用;分散消毒的餐饮具是否具有消毒及格凭证.13.排污举措措施是否有用.14.食物添加剂治理.应用是否相符相干备案和公示请求,是否消失不法添加.15.制造加工进程是否交叉污染.16.不及格的半成品和成品掌握及处理是否相符划定.17.是否制订食物安全变乱处置计划.18.是否按期自查食物安全防备措施的落实情形.19.是否实时清除食物安全变乱隐患.。
餐饮服务单位检查制度

餐饮服务单位检查制度1. 背景为了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和健康,确保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状况符合标准,以及规范餐饮服务行业的经营行为,制定并实施餐饮服务单位检查制度。
2. 目的为了实现以下目标:1.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操作环境和食品等相关营养事项进行全面检查;2.督促餐饮服务单位遵循食品安全法规,宣传食品安全,开展餐饮服务业务;3.提高餐饮服务行业的规范化程度,增强公众信任,保障公民身体健康。
3. 检查机构3.1 城市政府食品卫生部门负责制定餐饮服务行业现场检查方案,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状况和操作环境是否符合标准,检查餐饮服务行业是否遵守食品安全法规。
3.2 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检查餐饮服务单位是否有食品流通和食品营业执照,是否符合经营规定,是否出售不符合规定的食品。
4. 检查内容餐饮服务单位检查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4.1 食品安全检查检查食品服务单位是否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如是否设备齐全、人员是否培训有素、是否有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
4.2 环境卫生检查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的环境卫生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如缺乏专业清洁服务、污水处理不当等。
4.3 餐饮管理检查检查餐饮服务单位是否有完备、合法的餐饮管理制度和完善的食品供应链管理体系,如是否规范地进行食品配送、是否执行清洁消毒措施等。
5.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根据餐饮服务单位的情况,包括以下可能的情况:1.通过检查,优秀餐饮服务单位,获得口号“顾客第一、食品安全第一”。
2.检查未通过,餐饮服务单位提供改正措施,并重新接受检查。
6. 检查频率餐饮服务行业检查一般应随时进行,尤其是在节假日和大型活动前更应加强相关检查。
7. 检查程序7.1 单位申请检查餐饮服务单位应主动向检查机构申请检查,也可以由社区、媒体等组织提出申请。
7.2 检查通知检查机构通知检查日期并通知餐饮服务单位提前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和整改方案。
7.3 现场检查检查机构按照执法程序,现场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状况和操作环境是否符合标准。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检查主要内容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检查主要内容一、主体资格检查要点1.许可证、营业执照是否齐全、有效、一致。
2.登记名称、地址是否与实际名称、地址相符;是否擅自改变经营地址;是否存在转让、涂改、出借、倒卖或者出租等行为。
3.许可经营范围和实际经营范围是否一致;是否擅自改变许可类别、备注项目。
4.许可证、营业执照是否规范公开。
二、经营场所检查要点1.场所内外环境是否整洁;距离污染源是否符合要求。
2.场所布局是否符合许可要求。
3.专间区域、专用区域是否符合要求。
4.地面与排水、墙壁与门窗、屋顶与天花板是否符合要求。
5.卫生间、更衣场所是否符合要求。
6.餐厨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要求。
7.使用的清洁水源和加工用水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三、设施设备检查要点1.是否具备与餐饮服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
2.设施设备操作规范和说明是否完整并具有可操作性。
3.食品用工具、容器是否符合要求;计量器具检定是否符合要求。
4.专间设施设备、专用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5.清洗、消毒、杀菌和保洁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6.供水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7.通风排烟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8.采光照明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9.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10.废弃物暂存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四、人员管理检查要点1.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是否按规定配置,有无变动。
2.是否聘用禁聘人员从事食品安全管理。
3.是否制定并执行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4.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档案;从业人员中是否存在无健康证明的人员。
5.是否安排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6.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7.是否执行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五、餐饮制作加工过程检查要点(一)制度规定是否建立并规范公开足以保证食品安全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二)原辅材料质量控制1.是否进行进货验收;是否审查原料(包括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来源;进货记录及索证索票是否齐全、有效、一致。
2.是否采购国家明令禁止用于餐饮服务的物质;是否有回收食品、病死畜禽及非食品原料。
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晨检制度

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晨检制度
是指餐饮服务单位在每天早晨开始营业前,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查和监控的制度。
这个制度旨在确保食品的卫生和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具体的晨检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清洁卫生检查:检查厨房、餐厅、操作区域等环境的清洁情况,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设备等的清洁度和卫生状况。
2. 储存和保鲜检查:检查食品的储存和保鲜情况,确保食物的存放温度、保质期等符合相关要求,杜绝变质、腐败等问题。
3. 食材检查:检查从供应商进货的食材的质量和卫生状况,包括检查食材的新鲜程度、过期情况、异味等。
4. 设备设施检查:检查厨房和餐厅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和维护,确保设备不会对食品质量和安全带来风险。
5. 卫生员工培训:对卫生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包括个人卫生、操作规范等。
6. 记录和整改措施:晨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餐饮服务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标准,并严格执行晨检制度。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服务单位日常检查项目
1、许可证情况:
A.是否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B.是否擅自改变餐饮服务:经营地址、许可类型、备注项目。
C.是否《餐饮服务许可证》过期仍继续从事餐饮服务活动:使用、转让、出借、倒卖、出租《餐饮服务许可证》。
2、从业人员情况:
A.是否执行晨检制度,从业人员佩戴首饰。
b.从业人员是否取得健康合格证明从事餐饮服务活动:有无健康证。
3、原料采购情况:
a.采购食品是否索取并留存采购清单;是否能如实记录采购记录。
b.采购食品及原料是否查验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4 、厨房设施设备:
a.厨房内是否设有内扒煤碴的炉灶;厨房门窗是否按规定设置。
B.是否设置洗消池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有无保洁柜或保洁设备不符合规定要求。
c.厨房的棚、墙、地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厨房内是否设有卫生间、居住间。
5、加工操作情况:
a.餐具是否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餐具、饮具,是否索取消毒合格凭证。
b.加工操作工具有无标志或明显区分;
c.食品添加剂是否执行“五专”管理。
d.是否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是否存有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
e.是否按规定如实记录“废弃油脂及餐厨垃圾”的处理进行记录;垃圾桶是否有盖。
6、专项检查情况:根据上级局下达的临时专项检查任务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