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
矿物质

排泄 粪900mg/d 、尿250mg/d、汗20~350mg/d三 条途径。蛋白质、磷、高温作业、乳汁、酸 中毒、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有影 响。
钙的代谢
钙的缺乏症
佝偻病(婴幼儿)
骨质软化症(成人佝偻病)
骨质疏松症(老年人) 手足抽搐症 钙的过量 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 与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作用
铁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 主要 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分类 血红蛋白 60-75% 功能铁(70%) 肌红蛋白 3-5% 含铁酶 1% :细胞色素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
铁蛋白 储存铁(30%) 含铁血黄素 25%:存在于肝、脾、骨髓中
铁
生理作用
1、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
铁
④ 钙(结合植酸根、草酸根、磷酸根) ⑤ 核黄素缺乏时,铁吸收、转运与肝、脾储铁 受阻。 (2)铁吸收的抑制因素(inhibitor) ① 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粮谷、 蔬菜)。 ② 多酚类物质,如鞣酸(茶叶、咖啡) ③ 胃酸缺乏或过多服用抗酸药物。
3、生理状况及体内铁的贮备 ( 1 )由于生长、月经、妊娠、分娩、哺乳对 铁的需要增加时,吸收增加。 ( 2 )贮备铁丰富,吸收减少;体内贮备铁较 少,吸收增加。
磷酸盐,磷以无机盐的形式吸收,此外维生素
D可促进磷的吸收,减少尿磷的排出。
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成人磷的AI为700mg/d 钙磷比例维持在1:1~1.5之间比较好(适当服 用维生素 D,即使吃的磷多于钙,身体也能承 受。美国磷供给量规定成年人钙 /磷比值为 1: 1)。 UL为3500mg/d 磷的食物来源 瘦肉、禽、蛋、鱼、坚果、海带、紫菜、油料 种子、豆类等
矿 物 质

3.缺乏症 钙的缺乏症有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和骨质软化症。 4.食物来源 钙的良好食物来源是奶与奶制品,这也是婴幼儿理想的钙来源。水产品中小虾皮含钙特
别多,其次是海带。豆类及其制品、油料种子和蔬菜含钙也不少,特别是黄豆及其制品、 黑豆、赤小豆、各种瓜子、芝麻酱、发菜等钙含量均丰富。 5.参考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钙800~1 000 mg,孕妇每天摄入钙800~1 200 mg。 成人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每天为2 000 mg。
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正常功能,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降低血压。 2.参考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孕妇每天摄入钾2 000 mg,乳母每天摄入钾2 400 mg。
3.缺乏或过多
体内缺钾的常见原因是摄入量不足或损失过多。正常进食一般不易发生钾摄入不足,但 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长期禁食或少食。频繁呕吐、腹泻等,可使钾损失。体内的钾总量 减少可引起钾缺乏症,出现肌肉无力、瘫痪、心律失常、横纹肌裂解症及肾功能障碍等。 当钾摄入过多或排出困难时,体内钾浓度增高,血钾浓度达到5.5 mmol/L时可出现高 钾血症,表现为极度疲乏软弱、四肢无力、心率缓慢、心音减弱。
4.食物来源
大部分食物都含有钾,蔬菜和水果是钾最好的来源。每100 g食物含钾量高于800 mg 的食物有紫菜、黄豆和冬菇等,100 g谷类含钾100~200 mg,100 g蔬菜或水果含钾 200~500 mg,100 g肉类含钾150~300 mg。
1.4碘
人体内含碘20~50 mg,相当于0.5 mg/kg,甲状腺组织内含碘最多。 1.生理功能 碘的生理功能通过甲状腺激素完成,主要是促进和调节代谢及促进生长发育。 2.缺乏或过多 机体因缺碘所导致的系列障碍统称为碘缺乏病,成人碘长期不足可引起甲状腺肿,
矿物质资料

矿物质
矿物质是支持生命的重要营养物质,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矿
物质是一类无机化合物,它们以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通过食物的摄入进入人体,参与了许多生理过程和维持机体的稳定性。
矿物质的分类
矿物质根据人体所需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包括铁、锌、硒、铜等,虽然体内只需极少量,但它们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宏量元素则是人体需要较多的矿物质,如钙、镁、钠、钾等。
矿物质的作用
矿物质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作用。
其中,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构成成分,同时参与了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功能;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负责输送氧气到全身;锌影响着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细胞代谢等。
矿物质的摄入
人体通过食物摄入矿物质,因此均衡饮食对于满足人体对矿物质的需求至关重要。
豆类、坚果、绿叶蔬菜、奶制品等食物都是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此外,饮用富含矿物质的矿泉水也是一种补充方式。
矿物质的缺乏与过量
矿物质的缺乏或过量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缺乏矿物质会导致贫血、
骨质疏松、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问题,而过量摄入某些矿物质也可能引发中毒反应。
因此,保持适量的摄入至关重要。
结语
矿物质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元素,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补充,我们能够充分满
足人体对矿物质的需求,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因此,对于矿物质的重视和了解将有助于我们远离健康问题,保持最佳状态。
《食品营养学》矿物质

4/20
必需微量元素按其生物学作用分为三类:
(1)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共10种,包括铜、钴、铬、铁、氟、碘、锰、钼、 硒和锌;
第二节 重要的矿物质元素
七、硒
人体含硒总量数据不多,且差别甚大。美国为13.0~20.3mg,德国为 6.6mg,新西兰为3.0~6.1mg。硒几乎广泛分布于所有组织器官中,肝和 肾中浓度最高,肌肉中总量最多,约占人体总硒量的一半。
生 理 功 能 : 目前认为只有硒蛋白有生物功能,并为机体硒营养状态所调 节。(1)硒可具有抗氧化作用(2)硒也可调节甲状腺激素代谢(3)硒还 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拮抗重金属毒性等作用。
成人体内含锌量为1.5~2.5g,约为铁含量的一半,也是含量仅次于铁的 微量元素。血浆中的锌则往往与蛋白质结合。至于头发中的锌含量通常认为 可反应食物中锌的长期供给水平。
生理功能:(1)锌是很多酶的组成成分(2)锌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 DNA和RNA的代谢有关, ( 3 ) 锌还是胰岛素的组成成分(每分子胰岛素中 有2个锌原子),因而与胰岛素的活性有关。 ( 4 ) 锌对呈味物质结合到味蕾 特异膜受体上也是必需的。
生 理 功 能 : 铬的功能可能主要是三价铬为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 分,加强胰岛素的作用以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和利用。此外,铬还可能 对稳定血清胆固醇的内环境、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等有一定的作用。
缺乏 : 铬缺乏会出现生长停滞、血脂增高、葡萄糖耐量异常,并伴有高 血糖及尿糖等症状。铬缺乏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不良的婴儿以及长期接受肠外营养的病人。
什么是矿物质

什么是矿物质导言:矿物质是构成地球壳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构成人类和其他生物体的必备元素。
它们在许多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代谢过程和组织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矿物质的定义、种类、功能以及人类对矿物质的需求。
一、矿物质的定义矿物质是指地壳中非有机物质的总称,是构成地壳的无机化合物或元素。
它们是地球形成过程中告不溶于水的物质,通常以晶体形式存在。
矿物质包括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两大类。
金属矿物主要由金属元素组成,如铁、铜、锌等。
非金属矿物包括石英、石灰石、方解石等。
二、矿物质的种类矿物质有很多种类,其中一些是生命必需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矿物质及其功能:1. 钙:钙是人体最为丰富的矿物质之一,它在骨骼和牙齿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钙还参与神经传递、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块形成等多种生理过程。
2. 铁: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储存。
缺铁会导致贫血,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
3. 锌:锌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对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锌还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维持皮肤健康。
4. 碘: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部分,对正常的代谢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智力发育。
5. 锰:锰是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参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抗氧化反应。
缺锰会导致生殖和生长发育异常。
6. 铜:铜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对红细胞的形成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铜还参与组织修复和神经传递。
7. 硒:硒是抗氧化剂,有助于维护细胞的健康。
它还对甲状腺功能和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三、矿物质在人体中的功能矿物质在人体中起着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1. 维持体液平衡:钠、钾和氯等电解质矿物质参与调节体内的水平衡,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和血液循环。
2. 参与酶反应:许多矿物质是酶组成部分或辅助因子,参与代谢过程、能量生成和细胞信号转导等重要生化反应。
3. 维持骨骼健康:钙、磷、镁和维生素D等矿物质在骨骼的形成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人体必需的11种矿物质

人体必需的11种矿物质包括:
1.钙(Calcium):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同时也参与神经、肌肉和心脏的正常功能。
2.磷(Phosphorus):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同时也参与能量代谢、DNA和RNA的合成等生物过程。
3.钾(Potassium):是细胞内外液中最丰富的阳离子,参与神经、肌肉和心脏的正常功能,同时也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4.钠(Sodium):是细胞外液中最丰富的阳离子,参与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5.氯(Chloride):是细胞外液中最丰富的阴离子,参与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
6.镁(Magnesium):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同时也参与酶的活性、能量代谢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7.铁(Iron):是血红蛋白合成的重要成分,参与氧气的运输和细胞呼吸的过程。
8.锌(Zinc):是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分裂、免疫功能和DNA合成等生物过程。
9.铜(Copper):是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呼吸、DNA合成和神经传递等生物过程。
10.硒(Selenium):是抗氧化剂,参与免疫功能和DNA合成等生物过程。
11.碘(Iodine):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成分,参与甲状腺的正常功能和新陈代谢的调节。
矿物质是指哪些元素

矿物质是指哪些元素
矿物质(无机盐)主要指的是各种元素:钙、磷、钾、镁、钠、氯、锌、铁、铜、碘、硒等。
广泛分布在日常食品中,如果饮食调配不当或偏食,极易发生缺乏。
矿物质又叫无机盐或灰分。
目前已发现人体中有60余种元素,除碳、氢、氧外,其余的元素都属于矿物质。
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有1种,如铝、镁、钠、钾、铁、硫、磷、氯等,占体重的9.9%;必需微量元素14种,碘、铜、锌、锰、钴、氟等,占体重的0.01%以下。
水的表面张力为72达因,高于大多数基材的表面张力,为了保证水性体系能够顺利在基材表面施工,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水是营养素中最为重要的物质,人体得不到食物只要有水,靠体内营养储备,尚可维持数日或数十天,若没有水会很快死亡。
因此水被誉为生命之源。
矿物质

概况: 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用卡拉明治疗皮肤 病。 锌元素的发现——宋应星1637“天工开物”。 1869年证实为植物必需,1934年证实为动 物必需,1963年证实为人体必ung female dwarf
standing next to a boy of normal stature. (Photograph by Dr. Richard Pauli. U. of Wisconsin, Madison)
(五)钙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AI:成人(18~50岁) 800mg/d ,50岁 及以上1000mg/d, 孕中期1000mg/d 孕 后期、乳母1200mg/d。 UL 2g/d 钙的良好来源:奶类及其制品、虾皮、 海带、紫菜、黑芝麻、豆类及其制品以 及某些绿叶蔬菜等。硬水中含钙也较高。 注意:动物肉含钙很低,非钙的良好来 源。
(三)钙的缺乏与过量
1.钙缺乏与过量的概况: 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 果: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 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2.钙缺乏病: (1)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骨骼软化、变 形,严重者可出现佝偻病; (2)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学 营养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钙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参与多种金属酶的构成 目前已经发现 的含锌酶约210多种,如碳酸酐酶、碱性 磷酸酶、醇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 2.促进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缺锌性侏 儒症”、创伤组织愈合缓慢、顽固性溃 疡、性发育迟缓。
3.参与免疫功能 4.维持细胞膜结构:锌可与细胞膜上的各种基团、 受体等作用,增强膜稳定性和抗氧自由基的能 力。 5.其它: 促进食欲:缺锌时,食欲降低,严重时出现“异 食癖”; 促进维生素A的代谢及生理作用、维护皮肤健康 等 。 锌 参 与 VA 还 原 酶 和 视 黄 醇 结 合 蛋 白 (RBP)的合成,可以促进视黄醛的合成与变 构;促进肝中VA 的动员,以维持血浆VA浓度 的恒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矿物质概述又称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理功能、生化代谢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矿物质是人体内无机物的总称。
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
矿物质和维生素一样,是人体必须的元素,矿物质是无法自身产生、合成的,每天矿物质的摄取量也是基本确定的,但随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环境、工作状况等因素有所不同。
人体重量:95%是有机物和水分,5%为无机元素组成。
人体内约有50多种矿物质,在这些无机元素中,已发现有20种左右的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理功能、生化代谢所必需的,除C、H、O、N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均称为无机盐或矿物质。
大致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人体必须的矿物质有钙、磷、钾、钠、氯等需要量较多的宏量元素,铁、锌、铜、锰、钴、钼、硒、碘、铬等需要量少的微量元素。
但无论哪中元素,和人体所需蛋白质相比,都是非常少量的。
人体内的宏量元素又称为主要元素,共有11种,按需要量多少的顺序排列为: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
其中氧、碳、氢、氮占人体质量的95%,其余约4%,此外,微量元素约占1%。
在生命必需的元素中,金属元素共有14种,其中钾、钠、钙、镁的含量占人体内金属元素总量的99%以上,其余10种元素的含量很少。
习惯上把含量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低于此值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人体若缺乏某种主要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绰绰有余的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
(一)矿物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份:钙、磷、镁----骨骼、牙齿。
缺乏钙、镁、磷、锰、铜,可能引起骨骼或牙齿不坚固。
2、为多种酶的活化剂、辅因子或组成成份:钙------凝血酶的活化剂、锌----多种酶的组成成份。
3、某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组成部分:碘--甲状腺素、铁--血红蛋白。
4、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及组织细胞渗透压:酸性(氯、硫、磷)和碱性(钾、钠、镁)无机盐适当配合,加上重碳酸盐和蛋白质的缓冲作用,维持着机体的酸碱平衡;无机盐与蛋白质一起维持组织细胞的渗透压;缺乏铁、钠、碘、磷可能会引起疲劳等。
5、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钾、钠、钙、镁是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必要条件。
人体内矿物质不足可能出现许多症状。
矿物质如果摄取过多,容易引起过剩症及中毒。
所以一定要注意矿物质的适量摄取。
(二)矿物质的作用矿物质和酶结合,帮助代谢。
酶是新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蛋白质,而使酶活化的是矿物质。
如果矿物质不足,酶就无法正常工作,代谢活动就随之停止。
矿物质在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通过膳食进行补充。
在我国居民膳食中较易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有:钙、铁、锌、碘、硒。
矿物质加工过程中的损失1、食品加工前的休整可能直接带来矿物质的损失:如水果蔬菜在加工过程中往往要去皮处理,有些蔬菜还要进行去叶处理等。
由于靠近皮的部分,外层叶片和所有的绿叶往往正是植物矿物质含量最多的地方,这些处理可能会导致富含矿物质的部分被废弃损失。
2、谷物的精致加工:与维生素一样,矿物质主要存在于谷物的外层,研磨精致的的过程中会造成很大损失。
3、溶水损失是加工中矿物质损失的重要原因:动植物组织的汁液的流失都是使矿物质损失的因素。
清洗、泡发、以及热烫等处理也带来了损失的机会。
例如,海带原本是碘的丰富来源,由于烹调前要进行长时间的浸泡,导致碘元素损失大。
还有对蔬菜进行的漂烫处理,使大量的钾溶到水中造成浪费。
4、食品的不当烹调使矿物质生物利用率降低:如含有草酸的食物不经过焯水就与含钙丰富的食品烹调,会造成钙部分无法被人体吸收等。
矿物质对头发的美容保健作用1、矿物质以铁、钙、镁、锌元素最重要,它具有改善头发组织,增强头发弹性和光泽的功用。
“美发食品”有水果、干果、豆制品、乳类以及动物内脏等。
2、头发具有光泽是由于甲状腺荷尔蒙的分泌作用,如果常吃含有丰富碘质的海藻类食品,能使头发得到充分滋润。
碘是水溶性元素,在海水中生长的海藻类含有极丰富的碘,多吃海带能增加头发的光泽。
3、用雨水洗头发会使头发更黑亮。
普通地下水是碱性的,含有使头发枯干的矿物质。
无论怎么用力抓洗,都无法使头发光亮。
雨水是酸性的,能柔润发质,使头发光亮。
雨水必须干净无污染,空气无污染的地区雨水才干净,适用于洗头。
否则,有工业污染的雨水对头发不但无益而更有害。
二、钙钙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Ca,银白色晶体。
动物的骨骼、蛤壳、蛋壳都含有碳酸钙。
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
出生时体内含钙约为28g,成年时达1200g 。
其中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其余1%的钙大多数呈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与骨钙保持着动态平衡。
机体内的钙,一方面构成骨骼和牙齿,另一方面则可参与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影响各个器官组织的活动。
“钙是人体生命之本”。
钙是人体内最丰富的矿物质,参与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从骨骼形成、肌肉收缩、心脏跳动、神经以及大脑的思维活动、直至人体的生长发育、消除疲劳、健脑益智和延缓衰老等等,可以说生命的一切运动都离不开钙。
(一)生理功能:1、构成骨骼和牙齿;2、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3、激活体内某些酶的活性;4、参与血液凝固、细胞粘附、激素分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等作用。
(二)钙的吸收由于我国居民的膳食特点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乳及乳制品所占的比例甚少,这就使膳食中的钙更不能很好的被吸收利用,结果更易造成钙不足。
膳食中存在多种影响钙吸收与利用的因素。
中国居民钙流失严重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钙缺乏状况仍然很严重,居民钙的日摄入量为391毫克,仅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1、膳食结构不合理蔬菜中的草酸、膳食纤维也会阻止钙质的吸收。
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直接导致我国90%的人终生钙处于饥饿状态。
2、不良的饮食习惯吸烟、喝酒、常喝碳酸饮料(这些都能造成人体酸性化,使人体中的钙流失;而碳酸饮料中还含有磷酸能造成体内钙磷比例失调,直接阻止钙的吸收。
)常喝浓茶(茶水中的茶碱能阻止人体对钙的吸收)常喝咖啡(咖啡因能促使体内钙的流失和尿钙排出增多)高盐摄食(使尿钙排出增多而大量流失)饮食搭配不良(大量草酸、植酸食物与含钙丰富食物混食导致钙的无法吸收)3、特殊的生理病理需求更年期的妇女(雌激素水平突然减少,骨钙被溶解,脱离骨骼的速度就会加快)。
糖尿病会引起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很低,而胰岛素可刺激骨胶原蛋白的形成,帮助骨骼留住钙质和重建)。
促进钙吸收的因素1、维生素D:没有维生素D参与钙的代谢,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将达不到10%。
2、乳糖:乳糖发酵导致pH降低或乳糖水解产物均能促进钙吸收。
3、蛋白质:适量的蛋白质和一些氨基酸有利于钙的吸收。
4、低磷膳食有利于钙的吸收。
5、年龄:随着年龄增加,钙的吸收率下降。
婴幼儿可高达50-60%,儿童青少年30-40%,成年人20-30%,中年人10-20%,60岁以上低于10%。
磷多丢失钙:钙磷比例失衡是导致人们缺钙的元凶。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是2:1,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使钙∶磷比例高达1:10~20,这样,饮食中过多的磷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
补钙不补镁,吃完就后悔:人们补钙的时候,只注意补充维生素D,却往往不知道要补充镁。
钙与镁似一对双胞胎兄弟,总是要成双成对地出现,而且钙与镁的比例为2∶1时,是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的了。
所以,在补钙的时候,切记不要忘了补充镁。
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鲭鱼、小虾、龙虾)。
大鱼大肉“吃”掉钙: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所在。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A:每天摄入80克的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B:每天摄入240克的蛋白质,额外另补充1400毫克的钙,将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
额外补充钙并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钙流失,过量摄入大鱼大肉而不注意酸碱平衡,将导致钙的大量流失。
那么,怎样饮食才能促进钙吸收?维生素C促进吸收钙:把含钙高的食物与维生素C和泡菜汁一起服用,或者每天自己制作脐橙、柚子、橘子、芦柑、柠檬饮用,其生物利用度要增强12%。
显然是这些水果中大量的维生素C的参与,使得钙能更好地被小肠吸收。
荤素平衡提高钙的利用率:比如豆腐炖鱼,鱼肉中含维生素D,豆腐含钙丰富。
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使豆腐中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另外,主食讲究谷豆类混食,不仅能使氨基酸互补达到最理想化,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抑制钙吸收的因素1、过多的膳食纤维。
2、摄入过多脂肪。
3、有些蔬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谷类中含量多)及柿子、茶叶中的鞣酸。
4、高钠摄入。
日常饮食需改进1、多食用钙质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奶酪、泥鳅、河蚌、螺、虾米、小虾皮、海带、酥炸鱼、牡蛎、花生、芝麻酱、豆腐、松籽、甘蓝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2、多做体育运动运动可使肌肉互相牵拉,强烈的刺激骨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钙质丢失,推迟骨骼老化,同时有利于人体对饮食中钙的吸收。
3、多晒太阳紫外线能够促进体内VD的合成利于钙的吸收。
但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
或者使用ZZ-2紫外线治疗仪照射皮肤促进钙的吸收。
4、吃好早餐人体早上对钙的吸收能力最强。
5、对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坏草酸,然后再烹调。
如:甘蓝菜、花椰菜、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笋。
(三)钙缺乏症缺乏钙时,将影响钙的正常收缩,引起肌肉麻痹,腿部抽筋,失眠,骨质疏松,高血压,神经紧张,脾气急躁,烦躁不安等现象。
(四)摄入量钙的适宜摄入量标准单位:mg/d儿童、青少年:1000 成人:800 老年人:1000 孕妇、乳母:1000-1200(五)食物来源1、良好来源:乳及乳制品、海产品中鱼、虾皮、连骨吃小鱼小虾。
2、其他:豆腐、芝麻酱、海带、紫菜、硬果。
如何正确补钙从年轻开始补,树立长期补钙的观念。
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深色蔬菜及海产品等。
经常晒太阳,每天锻炼半小时。
不过多饮用碳酸饮料。
补钙的十大误区误区一:每天一杯牛奶,足以满足需求“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牛奶确实是优质的钙质来源,但一杯牛奶还不足以满足人体的钙需求。
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18岁以上50岁以下的人群对钙的需求是每天800毫克。
一杯牛奶(250毫升)约含钙200毫克,同时我国居民在一般的饮食情况下,每天约从食物中获取200~300毫克的钙,所以即便是一杯牛奶加饮食,钙的摄入量与推荐量还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儿童、青少年、孕产妇和老人来讲,其钙的摄入量更加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