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恐龙
【苏教版】新《消失了的恐龙》PPT-完整版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恐龙化石从发现到还原成恐 龙骨架的过程: (除沙-包装-清理-还原)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你认识这些恐龙吗? 从左到右依次是:
轻度装甲的棱背龙,身长不 超过 一辆汽车的长度,头部小小的,身体最 高点在臀部,骨质的筋腱让它的尾巴挺 的直直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沿着颈部、 背部长至尾巴的数排脊状骨板与骨质结 瘤。牙齿则和剑龙的相似,嘴部最前端 是窄喙,进食时以窄喙剪下低处的嫩叶 或果实,颚部再简单的上下运动以咀嚼 食物。背上的装饰则是对付未来攻击的 最佳防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消失了的恐龙
什么是恐龙?
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 椎动物,卵生爬行动物。“恐龙” 即 “恐怖的蜥蜴”,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龙”。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 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 现在2亿3500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 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è)纪晚期所发 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 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什 么复制出来呢?
是根据恐龙化石复制出来的。
1 你知道第一块恐龙化石是那一年 发现的吗? 2 你见过最奇怪的化石是什么?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2.恐龙化石的发现与骨架还原 (1)科学家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2)包装好化石,以免运输过程损坏。 (3)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化石。 (4)化石被还原成一具具完整的恐龙骨架。
《1.消失了的恐龙》教案2

《1.消失了的恐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常见的恐龙种类、灭绝等相关知识。
2、了解恐龙化石发掘与还原过程。
3、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网络学习的技能。
教学重点:恐龙与化石的基本常识教学难点:恐龙与化石的知识点繁多教学准备:专题学习网站、教师课件、网络教室、恐龙模型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在讲台上摆放一堆恐龙的模型。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这里放的什么吗?(恐龙)都是恐龙,他们却不一样,谁又能告诉我,这个是什么恐龙?那个又是什么恐龙?看样子,恐龙还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期待哦。
想不想一起来更深刻的了解他们?那你有没有在动物园里看见过真正的恐龙?他们去哪了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研究第三单元第1课《消失了的恐龙》。
(3分钟)(二)组织探究活动:1、谈话:关于恐龙,大家有哪些非常想研究的问题?期待了解哪些恐龙的知识?2、学生汇报。
3、师生共同总结出如下问题:(1)恐龙生活在什么时候,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2)世界上有多少种恐龙?(3)各种各样的恐龙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4)恐龙为什么消失了?灭绝了?还是……(5)恐龙的化石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形成的?(6)恐龙都吃些什么?(7)恐龙是怎样繁殖后代的?(8)恐龙属于哪一类动物?(9)既然恐龙消失了,那恐龙的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根据什么做出来的?(10)现在有没有一些动物是恐龙的“亲戚”?4、谈话:上面大家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但由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研究到所有问题,我们今天研究的重点问题是:(3)、(4)、(5)、(9)5、恐龙有这么多的学问,老师讲一节课也讲不完,不如同学们自己去上网学习,到网上全面的了解恐龙的世界吧。
但在上网之前,我们先提几个小要求:(1)自主学习,有问题请举手。
(2)把已解决了的问题写在留言板上。
(3)时间十五分钟。
6、教师演示使用专题学习网站和留言板。
(7分钟)(指导学生点击桌面上“恐龙”图标,打开专题学习网站,浏览网页,并把解决的问题写到留言板上,准备交流。
《消失了的恐龙》说课稿

《消失了的恐龙》说课稿(苏教版)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进化》单元的第一课《消失了的恐龙》。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消失了的恐龙》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进化》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重点从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学生加深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学习《共同的家园》这一单元做好准备。
本课是按照“参观恐龙展——了解化石的发现过程——研究化石模型”的活动顺序编写的,我将以学生在课外对恐龙的零星认识为基础,为他们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他们梳理零散的点滴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首先举办一个“恐龙展”让学生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描述多种多样的恐龙及其化石模型后,让学生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再更多地认识一些恐龙。
其次老师通过观看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史和作用,据已有的经验猜想恐龙灭绝的原因,描述观察恐龙化石、模型的结果,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新发现。
然后学生找出与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进一步认识恐龙和恐龙化石,帮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认识:恐龙和地球上现存的其他动物在很多方面有相同点,同时它们本身又是独特的,它们的灭绝至今还是一个谜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对恐龙问题进行后续研究。
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恐龙,这将为后面对化石的研究及了解进化概念打好基础。
2、说学情虽然学生研究恐龙的兴趣高,但水平较低,头脑中虽有一系列的疑问,却又未曾深究其原因,通常表现为只对现象感兴趣。
其次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比较零乱,缺乏系统,他们很难对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以学生获取恐龙信息知识的基础为主,在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归纳下,可以就一些内容让学生适当的进行自学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能力。
3.教学目标这一课的目标让学生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到恐龙有关的知识。
苏教版科学六下《消失的恐龙》搜索教案及反思

3、感悟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先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制作成信息卡片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来认识恐龙模型与化石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和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思学生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提炼总结信息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资料毕竟有限,充分利用网络搜索也可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了教案的设计。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教师:对于恐龙化石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3、学生交流讨论
4、【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资料: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古生物学家对从岩石中发现的那些颌骨和牙齿的化石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但又不得不接受的认:这是一种以往从未发现过的巨大的爬行动物,一位科学家将它命名为“恐龙”。随着对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对恐龙更全面的认识。
3、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语言过渡: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对恐龙的认识和模拟都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
(二)、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
1、教师展示恐龙的化石图片资料,先让学生对恐龙的化石有个比较感性的认识。【图片】:/搜索页面:
/i?ct=201326592&clmp;fm=index&pv=&z=0&word=%BF%D6%C1%FA%BB%AF%CA%AF&s=0#
九、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亓荣希望小学
姓名:贾会颖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亓荣希望小学
本人是专职科学教师,毕业之后一直从事科学教学,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学生)平时都是能通过这一窗口了解到最新的科学信息,搜索到我们需要的有关资料,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储备。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消失了的恐龙》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1.消逝了的恐龙)教案教学设计1.消逝了的恐龙(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2.能依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3.能依据学习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搜集有关资料。
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研究恐龙化石的,并模拟考古过程。
4.了解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5.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搜集整理与恐龙有关的资料。
(教学打算)教师材料:课件、(恐龙)视频。
学生材料:学生搜集恐龙资料和研究问题记录单。
(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引入“化石概念〞并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1.播放恐龙视频。
要求:从这段视频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你都了解哪些恐龙?学生交流汇报。
3.同学们很不简单,自己通过自学,了解到这这么多恐龙的知识,老师这里也为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的恐龙图片,大家想看吗?教师补充关于恐龙的图片〔课件〕。
二、了解恐龙化石被发觉的历史,以及恐龙骨架被复原的过程1.刚刚看到的图片和短片中的场面是真实的吗?对,我们都了解恐龙是早已灭绝的,我们的地球已有45 亿年的历史,地球上的生物也有38亿年的历史。
这38亿年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的存活至今,有的走向灭亡。
2.既然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恐龙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依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我们所了解的恐龙知识来自哪里?3.学生答复,局部学生是了解依据化石复制的。
4.关于化石,你都了解些什么?学生汇报自己对化石的了解。
5.同学们的答复让我想起了关于第—块恐龙化石的小故事:出示书上“大约200年前在英国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欢搜集和研究化石。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严寒,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
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里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
消失了的恐龙(教案)

《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资料,通过交流与分享认识恐龙。
2.能利用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大胆猜想恐龙灭绝的原因。
3.根据恐龙化石形态,自己想象动手还原恐龙的形态。
(二)科学知识1.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
2.猜想恐龙灭绝的原因。
3.化石是还原恐龙的重要途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2.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重点:组织学生围绕“恐龙类型”“恐龙消失的原因”展开研讨活动。
难点: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有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分享。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介绍恐龙1.播放《恐龙》短视频引起学生的视觉冲击,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提问: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恐龙)板书:恐龙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有恐龙吗?(没有)师:是的!人们通过化石研究发现恐龙是生活在2.3亿年前中生时代的一类爬行动物,具有庞大的身躯,矫健的四肢。
师:那你们想了解恐龙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恐龙的世界看看吧。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恐龙的相关信息,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整理组内收集的资料。
要求:(1)讨论进行任务分配(2)整理资料可以从:外貌特征、食性、生存环境、和其他突出特征……(3)汇报语言简介明了2.生汇报后,教师适当补充,并及时评价。
师:同学们做的很充分,给我们分享了这么多种恐龙,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恐龙,我们一起看看。
介绍几种典型的恐龙(二)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1.师:恐龙的种类真是很多,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大多数恐龙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庞大身躯,有着令人生畏的力量,他们一度称霸了整个中生时代,可是这么强大的恐龙却在6500万年前,突然全部消失了。
板书:消失了的2.引出恐龙消失的原因。
3.生汇报后(学生说出猜想,教师要问为什么?你这样猜的依据是什么?)5.多媒体播放恐龙灭绝的资料,进行总结概括,陨石撞击说:科学家在墨西哥的一个半岛上发现了白垩纪的陨石坑,并推测出可能是一个特别大的小行星或彗星。
《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设计

《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设计
高雪平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一些恐龙的知识。
2、知道恐龙化石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
3、能根据不同恐龙制品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4、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愿意了解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恐龙化石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
能根据不同恐龙制品的
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有关恐龙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2、提问学生视频中出现的是什么动物?进而引入课题《消失了的
恐龙》。
二、自主探究:
(一)、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1、刚才影片中的恐龙你认识哪一种?在小组里相互介绍。
2、出示
各种恐龙图片,让学生更多地认识恐龙。
3、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
4、学生进行交流。
(二)、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化石。
4、如果你是一个考古学家,你发现了一个恐龙头骨化石,你能从中
获得哪些信息?
a.出示头骨化石图片。
b.小组交流。
c.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三)、为不同形状的恐龙寻找相应的化石模型。
1、出示各种恐龙图片和化石图片。
2、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恐龙在形态上的特征。
3、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三、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教案《消失的恐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消失的恐龙》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消失的恐龙》。
通过讲解恐龙的灭绝,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界的变迁,认识生物的进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恐龙的生活特点,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重点: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的变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恐龙模型、地球仪、恐龙图片、灭绝原因图解。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恐龙模型,引起幼儿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们为什么消失了呢?”2. 讲解:讲解恐龙的生活特点,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1)展示恐龙图片,让幼儿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
(2)通过地球仪演示,让幼儿了解恐龙生活的地理环境。
(3)讲解恐龙灭绝的原因,如火山爆发、气候变化等。
3. 实践:让幼儿动手制作恐龙灭绝原因图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例题讲解:以恐龙灭绝为例,讲解自然界的变迁。
5. 随堂练习: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画出恐龙生活的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消失的恐龙》2. 板书内容:(1)恐龙的生活特点(2)恐龙灭绝的原因(3)自然界的变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恐龙生活的场景,并标注灭绝原因。
2. 答案:(1)场景:森林、湖泊、火山等。
(2)灭绝原因:火山爆发、气候变化、食物短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恐龙的灭绝,让幼儿了解了自然界的变迁,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生物的灭绝原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亲身体验生物的进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龙
异齿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异齿龙(Dimetrodon)是二 叠纪时期的肉食性古生 物,一般大众将异齿龙 联想是恐龙的一份子, 但异齿龙其实并不是恐 龙。更确切地说,它们 被归类为盘龙目。尽管 它的外形像蜥蜴,但异 齿龙与哺乳类的关系较 接近,离真爬行动物(如 恐龙、蜥蜴、鸟等)较远。
霸王龙
霸王龙即雷克斯龙(Tyrannosaurus Rex),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 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 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 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 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 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 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似鸡龙
似鸡龙(学名 Gallimimus)意为"鸡模 仿者",是似鸟龙科下 的一属恐龙,于上白垩 纪(马斯特里赫特阶)蒙 古耐梅盖特地层中被发 现。似鸡龙最长可达46米及体重440公斤,是 最大的似鸟龙科。似鸡
龙的化石有很多个体, 包括有臀部0.5米高的 幼体至2米高的成体。
梁龙(学名:Diplodocus),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 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 (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梁龙生活于 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 万至1亿4700万年前。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 重约10吨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 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
恐龙化石还原步骤:
你认识这些恐
龙吗?能找出与 它们相对应的化 石模型吗?
消失了的恐龙
恐龙展 棱背龙
轻度装甲的棱背龙,身长不超过一辆汽车的长度,头部小 小的,相较之下颈部的长度在所有装甲恐龙中算是较长的了。 身体最高点在臀部,骨质的筋腱让它的尾巴挺的直直的,最重 要的特征是沿着颈部、背部长至尾巴的数排脊状骨板与骨质结 瘤。牙齿则和剑龙的相似,嘴部最前端是窄喙,进食时以窄喙 剪下低处的嫩叶或果实,颚部再简单的上下运动以咀嚼食物。 背上的装饰则是对付未来攻击的最佳防御。
2019年5月18日,世上最大霸王龙"斯科蒂"的骨架在加拿大萨斯克 彻温省展出,它身长13米,生前体重超8.8吨,比此前被认为的最大 霸王龙还重5%。
? 恐龙已经灭绝了,这 些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 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
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发现的。后来, 古生物学家对从岩石发现的那些颌骨和牙齿的 化石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 信,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结论:这是一种以往从 未发现过的巨大无比的爬行动物。一位科学家 将它命名为“恐龙”。随着对恐龙化石的不断发 掘和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对 恐龙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