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及南宋婉约词
第六章 姜夔及南宋中后期词

史达祖、 第三节 史达祖、张炎等清雅词人
一、史达祖
• 号梅溪,历来论者鄙薄其人品,但赞赏其咏物词。 号梅溪,历来论者鄙薄其人品,但赞赏其咏物词。 • 《双双燕·咏燕》: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 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 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羽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竟夸轻俊。红楼归 晚,看足柳昏花瞑。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 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 白石词风及艺术的主要特征是“清空”、“骚 白石词风及艺术的主要特征是“清空” 并可进一步概括为“清雅”二字, 雅”,并可进一步概括为“清雅”二字,绝大部 分白石词是以清雅之辞,抒清雅之情, 分白石词是以清雅之辞,抒清雅之情,表现幽趣 和冷美;或咏清雅之物,写清雅之意, 和冷美;或咏清雅之物,写清雅之意,遗貌取神 而寄托遥深。 而寄托遥深。 • 在精通音律和避俗求雅方面,姜夔于周邦彦多所 在精通音律和避俗求雅方面, 取法,但其词风的清刚则与辛弃疾声气相通。 取法,但其词风的清刚则与辛弃疾声气相通。 • 在词的创作实践中,姜夔不仅注重声律格调和修 在词的创作实践中, 辞技巧,也在一定程度上抒发了家国兴亡之感, 辞技巧,也在一定程度上抒发了家国兴亡之感, 使宋词特别是婉约词发生了新的变化, 使宋词特别是婉约词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可与 辛弃疾的辛派抗衡的清雅词派。 辛弃疾的辛派抗衡的清雅词派。
创作上的“清空” 骚雅” 二、创作上的“清空”与“骚雅”
• 白石词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 和咏物的传统,并没有更多的拓展; 和咏物的传统,并没有更多的拓展;但受其高雅 而多情的自身性格的影响, 而多情的自身性格的影响,在词的音调和意境方 往往具有清越、高旷的格调。 面,往往具有清越、高旷的格调。 • 情词《念奴娇》: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 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 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 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 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 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 际归路。
姜夔的诗词

姜夔的诗词
姜夔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的诗词秀雅隽永,词境清空悠远,用字精准,喜用僻典。
他的音乐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用清笔写出清空的境界。
以下是姜夔的一些代表作:
1、《扬州慢·淮左名都》:这首词是姜夔的代表作,写出了扬州的荒凉和衰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历史的思考。
其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句被誉为姜夔的经典名句。
2、《暗香·旧时月色》:这首词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词境婉转,情感真挚。
其中“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3、《长亭怨慢·渐吹尽》:这首词写出了春天的逝去和人的离别,词境清空悠远,用字精准。
其中“树犹如此”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4、《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这首词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词境婉转,情感真挚。
其中“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一句也是姜夔的名句之一。
除了以上几首词外,姜夔还有《惜红衣·吴兴荷花》、《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夜行船·过燕紫极云游记》等诗词作品。
【课外阅读】姜夔词的艺术成就 (2)

【课外阅读】姜夔词的艺术成就一、改造传统艳情词、婉约词华丽柔软的语言基调,创造出一种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姜夔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北宋以来的恋情词,情调软媚或失于轻浮,虽经周邦彦雅化却仍然不够。
姜夔的恋情词,则往往过滤省略掉缠绵温馨的爱恋细节,只表现离别后的苦恋相思,并用一种独特的冷色调来处理炽热的柔情,从而将恋情雅化,赋予柔思艳情以高雅的情趣和超尘脱俗的韵味。
如: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此词虽是怀念合肥恋人,但并未写艳遇的旖旎风情,而只有魂牵梦绕、铭心刻骨的忆恋。
其中“淮南皓月冷千山”一句,更创造出词史上少见的冷境。
苏轼首开以诗为词的风气后,经由辛弃疾的发展,词与诗在表现手法和抒情功能上已基本合流,只是词仍然保持着其入乐可歌的特性。
姜夔接受辛弃疾的影响,也移诗法入词。
但姜夔移诗法入词,不是要进一步扩大词的表现功能,而是使词的语言风格雅化和刚化。
他禀承周邦彦字炼句琢的创作态度,借鉴江西诗派清劲瘦硬的语言特色来改造传统艳情词、婉约词华丽柔软的语言基调,而创造出一种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
如《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写相思与忏悔,深含转折奥峭之妙。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的“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也把“别离滋味”写得清刚冷峭,韵味醇雅。
姜夔的咏物词,往往别有寄托。
他常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写得空灵蕴藉,寄托遥深。
如《齐天乐》咏蟋蟀的鸣声,全词充溢着“一声声更苦”的“哀音”,渗透着词人自我凄凉身世的感受,但又很难坐实说哪一句是写他自己;“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似乎寄托着靖康中徽、钦二帝蒙难的国耻,但其寓意又绝非此一事所能涵盖。
优秀宋词婉约派——姜夔、蒋捷、朱淑真、史达祖、温庭筠篇

• 《一剪梅》
• 诗人:蒋捷 朝代 宋代 体裁:词
• 《南歌子》
• 诗人:蒋捷 朝代 宋代 体裁:词
• 《江南雨》
• 诗人:蒋捷 朝代 宋代 体裁:词
• 婉约派 — — 朱淑真篇
• 《生查子》
• 诗人 朱淑真 朝代:宋代 体裁 无
• 《江城子》
• 作者 朱淑真 朝代 宋代 体裁 词
• 《鹧鸪天》
• 诗人:朱淑真 朝代:宋代 体裁:无
• 《秋夜》
• 诗人:朱淑真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 《月华清》
• 诗人:朱淑真 朝代 宋代 体裁:无
• 《点绛唇》
• 诗人 朱淑真 朝代 宋代 体裁 词
• 《菩萨蛮》
• 诗人 朱淑真 朝代 宋代 体裁 词
• 《眼儿媚》
• 诗人 朱淑真 朝代 宋代 体裁 词
• 《菩萨蛮》
• 诗人:温庭筠 朝代:唐代 体裁:词
• 《更漏子》
• 诗人:温庭筠 朝代:唐代 体裁 词
• 《更漏子》
• 诗人:温庭筠 朝代:唐代 体裁 词
• 《更漏子》
• 诗人:温庭筠 朝代:唐代 体裁 词
• 《更漏子》
• 诗人:温庭筠 朝代:唐代 体裁 词
• 《酒泉子》
• 诗人 温庭筠 朝代 唐代 体裁 词
• 《杏花天影》
• 作者 姜夔 朝代:宋代 体裁:词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 北望淮楚,风月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 《玉梅令》
• 诗人:姜夔 朝代:宋代 体裁:词
• 《喜迁莺》
姜夔的诗词

姜夔的诗词
灯词
姜夔宋代
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
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
灯词
姜夔宋代
游人归后天街静,坊陌人家未闭门。
帘里垂灯照尊俎,从中嬉笑觉春温。
观灯口号
姜夔宋代
花帽笼头几岁儿,女儿学着内人衣。
灯前月下无归路,不列天明亦不归。
萧山
姜夔宋代
归心已逐晚云轻,又见越中长短亭。
十里水边山下路,桃花无数麦青青。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宋代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阑怀古。
残柳参差舞。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姜夔宋代
佳人鲁山下,日弄清汉波。
促弦调宝瑟,哀思感人多。
咬哇秦缶击,冷落吨客歌。
知音良不易,如此粲者何。
湖上寓居杂咏其十三
姜夔宋代
格下轩窗枕水开,画船忽载故人来。
与君同过西城路,却指烟婆独自回。
第七章 姜夔与南宋后期词人

·
《 丑 奴 儿 书辛 博弃 山疾 道 中 壁 》
五、张炎
张炎(1248-1320?),字叔夏,号玉田,晚号 乐笑翁,临安(今杭州)人。张俊六世孙, 宋亡,落拓而终。他的词尤以咏物词名重当 时,其作词圣“清空”之说,词有《山中白 云》及词学专著《词源》传世。
解连环
孤雁
楚江空晚。 怅离群万里, 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 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 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 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 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夜 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 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 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 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 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其人:多才多艺、职业文人 其词:恋情冷化、咏物虚化 (重寄托) 幽韵冷香;清冷刚健
冷魂别薄明燕
千暗后情又燕
山逐书知向轻
,郎辞,华盈 冥行,春胥,
踏
冥远别初见莺
莎
归。时早。莺 去淮针被夜娇
行
无南线相长软
人皓,思争,
管月离染得分
。。
暗香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 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 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 《暗香》《疏影》。
六、蒋捷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 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 进士。宋亡后,遁迹不仕。卷《四库总目提要》称 其词“练字精深,调音谐畅,为倚声家之榘矱”。 周济《介荐斋论词杂著》云:“竹山薄有才情,未 窥雅操。”冯煦《蒿庵论词》亦云:“其全集中, 实多有可议者。”刘熙载《艺概》卷四则云:“蒋 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炼缜密,语多创获。其 志视梅溪较贞,其思视梦窗较清。刘文彦为五言长 城,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城欤?”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
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jiāng kuí 1154—1208),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与姜石帚并非一人。
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
南宋词人。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
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工诗词、精音乐、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
有诗词、诗论、乐书、字书、杂录等多种著作。
主要作品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
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
代表作《暗香》、《疏影》,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党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其《扬州慢》(淮左名都)是较有现实内容工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
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
他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如《永遇乐》(云隔迷楼)、《汉宫春》(云日归欤)等,呈现出豪放风格。
《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南宋乐谱资料。
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
姜夔的南宋词韵

宋词的名家大腕,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类,前者多进入《宋史》“列传”,后者大致列入《宋史》“儒林”。
但是,有一个影响了南宋一代的词曲大家,既没有进入“列传”,也没有列入“儒林”。
他就是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姜夔在南宋词曲中的地位,从他被列入《宋史》的“乐志”一章,就可见出。
姜夔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正是因为他在词曲音乐的造诣,以及引导朝廷礼典乐章的改进成就。
词曲,本就是一种演奏的曲牌,以词填曲,又用来演唱。
姜夔的词曲,既不属于豪放派,又不在婉约一派之内。
它清作者 佚名姜夔的南宋词韵45 印象大同 THE IMPRESSION OF DATONG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新纯雅,意境幽深,雅俗共赏,一度唱响临安(杭州)的瓦舍、歌肆,以及权贵的堂会,不仅深受市井歌者追捧,也受上层知识人士的青睐。
上层如资政殿大学士范成大、焕章阁待制杨万里、司农寺主簿张镃,以及后来的焕章阁待制朱熹、丞相谢深甫、左丞京镗,都是姜夔的“粉丝”。
他们一度要为姜夔求一官半职,作为他的养身之本。
对此,姜夔深谢而拒,他不是不想过稳定的俸禄生活,只是不想以别人的“输资”取得自己的立身。
他更希望以音乐创作,放逸江湖,谋求生存。
友人陈造有诗称:“姜郎未仕不求田,倚赖生涯九万笺。
”时人盛烈称姜夔的词曲是:“此行一句直万钱,十句唾手腰可缠。
”看得出,姜夔的词曲创作,完全就是为了音乐,为了倾情一唱。
从这意义上说,姜夔是能称得南宋“流行歌曲”的音乐人。
庆元四年(1198),姜夔以“国乐整理”提案,递交朝廷。
他认为,以江南丝竹乐器为主的南宋宫内教坊,仍在沿用北宋打击乐器为主的记谱法和乐章演奏周邦彦的作品。
其最大的不足,就是乐工、器物和琴瑟丝竹的不相配,使不少曲牌在演奏时难以发挥出好的音律效果。
次年,姜夔经杨万里上递《圣宋铙歌鼓吹曲十四首》给朝廷,这不仅有乐章的创作,还有乐器改进的具体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白石词的突出艺术特色 以江西诗法入词 缪钺《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 白石词之特点,即在以江西派诗人作诗之法作 词。 ( 立新意、重活法,由精思悟入,风格瘦劲) 沈伯时评姜词曰:“姜白石清劲知音,亦未免 有生硬处。”(《乐府指迷》)此语虽简而极中肯 綮。江西诗派之长在“清劲”,而其短在“生硬”, 白石用江西诗法作词,故长短亦相同。所谓清者, 即洗尽铅华,屏弃肥秾;所谓劲者,即用笔瘦折, 气格紧健,黄陈之诗如此。
(二)常常别有寄托的咏物词 姜夔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 与咏物融为一体,写得空灵蕴藉,寄托遥 深。 其寄托在若有若无之间,不即不离,其妙 处在含意丰富深广,引人遐思,但词旨隐 晦,难以指明。读者不可拘泥,妙在会心 即可。 代表作:《齐天乐》咏蟋蟀,《暗香》、 《疏影》咏梅
七、古人总评 陈郁《藏一话腴》: 白石道人姜尧章,气貌若不胜衣,而笔力足以 扛百斛之鼎;家无立锥,而一饭未尝无食客;图 书翰墨之藏,汗牛充栋 ;襟怀洒落,如晋宋间人。 意到语工,不期其高远而自高远。 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 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沈义父《乐府指迷》: 白石清劲知音,亦未免有生硬处。
刘扬忠: 白石词同词史上柔婉艳丽与雄放豪壮两大类 型皆有不同,他一洗华靡而又屏除粗豪,别创一 种清疏飘逸、幽洁瘦劲之体,用以抒写自己作为 浊世之清客、出尘之高士的幽怀雅韵与身世家国 之感。(第488-489) 姜夔的创新体开新派之功,主要在于他斟酌 取舍于传统的刚、柔两极与雅丽、清疏两美之间, 熔铸出一种刚柔适中、亦清亦丽、清劲骚雅而又 韵度高绝的艺术风格。 (492页 ) 《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 版
清四库馆臣《四库全书总目》“《白石道人歌 曲》”: 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 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绝一时。 宋翔凤《乐府指迷》: 词家之有姜石帚,犹诗家之有杜少陵,继往 开来,文中关键。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借 比兴,於长短句寄之。如《齐天乐》,伤二帝北 狩也。《扬州慢》,惜无意恢复也。《暗香》、 《疏影》,恨偏安也。盖意愈切,则辞愈微,屈 宋之心,谁能见之。乃长短句中,复有白石道人 也。
《介存斋论词杂著》: 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至稼 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使深者反浅,曲者反直。吾 十年来服膺白石,而以稼轩为外道,由今思之,可谓瞽人 扪籥也。稼轩郁勃,故情深;白石放旷,故情浅;稼轩纵 横,故才大,白石局促,故才小。惟《暗香》、《疏影》 二词,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与稼轩伯仲;余俱据事直 书,不过手意近辣耳。 白石词,如明七子诗,看是高格响调,不耐人细看。 白石以诗法入词,门径浅狭,如孙过庭书,但便后 人模仿。 白石好为小序,序即是词,词仍是序,反复再观,如 同嚼蜡矣。词序、序作词缘起,以此意词中未备也。今人 论院本,尚知曲白相生,不许复沓,而独津津于白石序, 一何可笑!
暗香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 声,作此 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 乃名之曰《暗 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 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 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 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 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 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 几时见得?
夏承焘《姜夔的词风》 : 白石在婉约和豪放两派之外,另树“清 刚”一帜,以江西诗瘦硬之笔,救温庭筠、 韦庄、周邦彦一派的软媚;又以晚唐诗绵邈 风神救苏辛派粗犷的流弊 。
饶宗颐《姜白石词管窥》 : 我以为白石词的胜处,正在于骨力和 风神 。……他论书主风神,以疏为贵,又 要时出新意;他作词亦循着这条路 径 。……他的词之所以能够在美成之后, 稼轩之外,独创一面目,正由于他另觅途 径,向“风力遒”与“骨髓峻”方面发展, 所以我欲拈出“风骨”二字,来评白石的 词,较之“清空”似更接近。
陈书良《姜白石词笺注》,中华书局2009 年第1版。 刘乃昌编著《姜夔词新释辑评》,中国书 店,2001年第1版。 贾文昭编《姜夔资料汇编》,中华书局, 2011年第1版。 《白石诗说》,有何文焕《历代诗话》本, 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
二、白石词的题材内容与写法 (一)爱情词的雅化 赋予柔思艳情以高雅的情趣与超凡脱俗的韵 味。 以江西诗派的健笔写柔情
清· 汪森《词综序》: 鄱阳姜夔出,字酌句炼,归于醇雅。
唐圭璋先生《姜白石评传》一文,先后以“清 刚”、“疏宕”、“幽邃绵丽”、“高郎疏隽” 等称谓白石词风。 詹安泰《无庵说词》: 余谓白石实兼众长,集中有绝类稼轩者,如 《玲珑四犯》、《翠楼吟》、《永遇乐》诸阙是; 有绝类美成者,如《霓裳中序第一》、《秋宵 吟》、《月下笛》诸阙是;至若《惜红衣》、 《念奴娇》、《扬州慢》、《琵琶仙》、《长亭 怨慢》以及《暗香》、《疏影》等作,于清虚骚 雅中自饶激楚之音、凄婉之味,则前无古人,自 开气派。玉田以下,历数百年,宗风不坠,胥于 此中求之也。
齐天乐
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 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予徘 徊末利花间,仰见 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 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二三十万钱致一枚,镂象 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 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 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 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bīn)诗漫与。 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五、周、姜词风比较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 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 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又同卷: 美成、白石,各有至处,不必过为轩轾。 顿挫之妙,理法之精,千古词宗,自属美 成;而气体之超妙,则白石独有千古,美 成亦不能至。
缪钺《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 》: 白石深通音律,作词静美,与周清真 相近,故论者或以白石上拟清真。然周词 华艳,姜词清澹,周词丰腴,姜词瘦劲, 周词如春圃繁英,姜词如秋林疏叶。姜词 清峻劲折,格澹神寒,为周词所无。黄昇 谓白石词“其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殆 指此欤。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 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 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 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 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缪钺《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 》: 白石性情孤傲,襟怀冲淡,故于花中最喜梅与莲, 屡见于词,盖二花能象征其为人也。……非从实 际上写其形态,乃从空灵中摄其神理,换言之, 白石词中所写之梅与莲,非常人所见之梅与莲, 乃白石于梅与莲之中摄取其特性,而又以自己之 个性融透于其中,谓其写梅与莲可,谓其借梅与 莲以写自己之襟怀亦无不可,故意境深远,不同 于泛泛写物之什。然白石所以独借梅与莲以发抒, 而不借他花者,则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品最 高,梅花凌冰雪而独开,其格最劲,与自己之性 情相符,而白石之词格清劲,亦可谓即其性格之 表现也。
四、白石词的风格:清空、骚雅 张炎《词源》卷下“清空”: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 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 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 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此清空质实之 说。 ……白石词如《疏影》、《暗香》、 《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 《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 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入神观飞越。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 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 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 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 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 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 已入小窗横幅。
念奴娇
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 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 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qiè )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 故以此句写之。
清· 陈锐《褒碧斋词话 》: 白石拟稼轩之豪快,而结体于虚。梦窗变美成 之面貌,而炼响於实。南渡以来,双峰并峙,如 盛唐之有李、杜矣,顾词人领袖必不相轻。 对清代: 影响浙西词派的创立与鼎盛 朱彝尊《静静惕堂词序》: 数十年来,浙西填词者, 家白石而户玉 田…… 对中后期的常州词派也有不小的影响,对民国及现 当代词学研究仍深远影响。
2、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 精通诗词及其理论,诗集为《白石道人诗集》, 其词集为《白石道人歌曲》,其诗话为《白石道 人诗说》,均对时人及后世影响甚大 3、文献 夏承焘辑《白石诗词集》(附《诗说》),人民 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孙玄常 《姜白石诗集笺注》,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夏承焘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新1版 夏承焘校、吴无闻注释《姜白石词校注》,广东 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
六、姜词的影响 对宋元词 影响出一个醇雅词派或词风,以姜、张为代表。 朱彝尊《黑螺斋诗余序》 : 词莫善于姜夔,宗之者张辑、卢祖皋、史达祖、 吴文英、蒋捷、王沂孙、张炎、周密、陈允平、张 翥、杨基,皆具夔之一体。 光按:有点夸张。吴文英虽也受姜夔影响,但更主要 的是尊崇、延续、发展的 是周邦彦词风,与姜氏词 风迥然不同。张炎《词源》尊崇姜夔“清空”主要 针对与反拨的就是吴文英“质实”丽密的词风。
清空雅洁的姜夔词
一、姜夔生平及创作 1、终身布衣,为多才多艺、耿介清高的江 湖雅士,深受当时名流赏识 精通音律 书画名家 诗名家 词大家 诗词理论著作《白石道人诗说》 寄寓豪门权贵却品性高洁,不卑不亢,无时 下江湖文人格卑功利习气 当时艺坛、文坛一大名士,为萧德藻、杨万 里、范成大、辛弃疾、朱熹等人所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