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南宋词人姜夔的名句有哪些姜夔是什么派词人-精选word文档 (3页)
姜夔扬州慢 Microsoft Word 文档

扬州慢姜夔知人论世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
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
《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jiāng kuí 1154-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
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赏其才,以侄女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因与苕溪白石洞天为邻,故以之为号。
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
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
范成大、杨万里对其诗文人品多有称赞。
姜夔通音律,精赏鉴,工翰墨。
为诗初学黄庭坚,而自拔于宋人之外,所为《诗说》,多精至之论。
尤以词著称,能自度曲,今存有旁谱之词十七首,为词格调甚高,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
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
正因为他托身权贵门下,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
著有《白石道人诗集》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
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
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江湖诗派的先声:姜夔

江湖诗派的先声:姜夔辑自《姜夔吧》木斋新丰醉翁赠嘉州布衣诗读网友嘉州布衣《江湖诗派的先声:姜夔》文有所感歌唱江湖词,岂晓江湖人?林深唱和处,影绰羊成群。
起伏草茵茵,举头声绝伦。
只见风起处,白石也崔嵬。
第一节姜夔开职业诗人的先河姜夔(1155 ̄1221),字尧章,号白石,江西鄱阳人。
比之中兴四大诗人约小30岁左右(比杨万里小32岁,比陆游小31岁),比辛弃疾小约16岁。
寻绎姜夔的生平遭际,有几点情况值得思考:一、终生布衣清客的身份姜夔的父亲姜噩,字肃父,是绍兴三十年的进士,但姜夔却终生未能通过科举考试这一进入士大夫阶层的铁门槛。
姜夔一生漂泊不定、居无定所,在很多地方都有他生活的足迹。
父卒于汉阳之后,就依姊居于汉川。
除汉川之外,其居所足迹所到,如饶州、维扬、楚州、濠梁、武陵、长沙等地。
32岁时,叔岳父千岩老人萧德藻曾约他到湖州。
在此处依萧生活了八、九年。
光宗绍熙元年(1190),始卜居吴兴与白石洞天为邻,因号“白石道人。
”(《绝妙好词笺》卷二)庆元二年(1196)秋时,移住武康葛天民处,冬时即又与天民、俞灏等一起到无锡的张鉴处。
以后,又移家杭州,依张鉴而居。
嘉定十四年(1221),67岁的白石老人卒于杭州西湖。
白石的一生,都在飘泊羁旅之中度过。
他似乎是一个没有自己家庭、房舍观念的人,少年依姊、青年游历、壮年依萧、晚年依张、卒时只有词友吴潜等人为他料理后事。
可与柳永死后是生前友好之妓凑钱哭葬之事相参看。
此等怪事、奇事,宋之前可曾见否?白石以布衣终老,其原因,可猜测有二:首先是宋代不以诗词取士。
姜夔在依附张鉴居于杭州时,曾上书论雅乐,进《大乐议》、《琴瑟考古图》等,•未被采纳。
隔了两年之后,又进《铙歌.鼓吹十二章》,诏试礼部,也未被录取,从此就彻底绝了仕进之想。
从些资料可看出,姜夔并非不想做官,而是不得其道而已。
其次,是姜夔的精神品格、气质性情,不与仕途相吻和。
以姜作词之天份,其智商若用力于经济,当不致于难跃龙门。
扬州慢

自主阅读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 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 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 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 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 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整体探究
4、词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渲染“空城”的
瘦西湖
瘦西湖钓鱼台
五亭桥
大名鼎鼎的廿十四桥
扬州古运河
何园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源自斜阳下的 五亭桥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三章)
整体探究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 扬州慢 小序 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黍离之悲:指
• 写作时间 所见所闻 写作缘由 其他人的评价
国破家亡之 • 淳熙丙申至日
痛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 ⑵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 本诗的颔联。(4分)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 雪“残”、雁“断”、月“新”、潮“生” 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 思乡之感。
比较阅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姜夔 辛弃疾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 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 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 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 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 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颇老矣,尚能饭否?
13姜夔

元好问·岐阳 元好问·岐阳 三、题旨
这首七律通过对城破后惨象的描 绘,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同情 人民不幸的观点和感情。
元好问·岐阳 元好问·岐阳
四、艺术特点
此诗结构上环环紧扣,绵延而下。 起句与结句一呼一应,中四句中 的后三句都由第一句的“ 的后三句都由第一句的“望”字 联想而出。
参考文献
“十 怀 》 :
《遣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 教吹箫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苏轼《仇池笔记》生?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四 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 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金兵屡 犯。绍兴四十一年完颜亮攻占扬 州,在瓜洲望江亭云:“朕不久 入浙,誓不返国”,并改亭为 “不归亭”,还题壁:“万国东 久 ,江 。 兵 万 , 吴 一 。”
强 烈 反 衬 人 何 以 堪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弛乔木,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弛乔木,犹厌言 兵。
论诗绝句三十首(金)元好问 (丁丑岁三乡作)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 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 泾渭各清浑。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 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 横槊建安中。
论诗绝句三十首(金)元好问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 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 出门一笑大江横。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 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 也到阴山敕勒川。
姜夔·扬州慢 姜夔 扬州慢
一、姜夔
清雅词派的代表 作家,《白石道 人歌曲》存词80 余首。
姜夔的千古名句(一)

姜夔的千古名句(一)经典名句集锦•“千古传颂的音乐,是姜夔的华彩之笔。
”•“姜夔的千古,成就了无数辗转流传的音符。
”•“姜夔的音乐作品,将灵魂凝聚成绵延不绝的旋律。
”•“姜夔的千古之音,深深地打动了世间无数的乐迷。
”•“姜夔的音乐,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成就了千古佳话。
”•“姜夔的音乐,仿佛是一幅画卷,将人们带入了另一个美妙的世界。
”•“姜夔的音乐,一字一音传递着深邃的文明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姜夔的千古之音,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创作之一。
”•“姜夔的音乐,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姜夔的音乐扑灭不了的烛光,照亮了千年的艺术道路。
”经典名言警示•“姜夔的千古之音告诉我们,才华和勤奋是成就卓越的不二法门。
”•“姜夔的音乐教会我们,只有不断追求,才能超越自我,创造出更为出色的作品。
”•“姜夔的千古鞭策着我们,要保持初心,砥砺前行,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追求。
”•“姜夔的音乐鼓励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才华,勇敢创新,展现无限的创意。
”•“姜夔的千古之音提醒我们,艺术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坚持和耐心才能化蛇为龙。
”•“姜夔的音乐呼唤我们,要培养对音乐的鉴赏力,发扬传承中华优秀艺术的精神。
”•“姜夔的千古鞭策着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追求卓越,创造出更高的艺术境界。
”•“姜夔的音乐提醒我们,要脚踏实地,通过勤奋和钻研,才能成就千古佳作。
”•“姜夔的千古之音告诫我们,心怀梦想,坚持不懈,方能在艺术创作中达到巅峰。
”经典名句集锦(续)•“姜夔的音乐,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姜夔的千古之音,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姜夔的音乐作品,宛如一幅描绘岁月流转的画卷。
”•“姜夔的音乐,仿佛是一首无言的诗,让人陶醉其中。
”•“姜夔的千古佳作,激发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姜夔的音乐,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情感和美妙的旋律。
”•“姜夔的音乐,将古典和现代完美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姜夔的千古之音,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姜夔最经典的十首诗词,暗香疏影,月冷千山,清空高洁,灵魂都透着香

姜夔最经典的十首诗词,暗香疏影,月冷千山,清空高洁,灵
魂都透着香
姜夔最经典的十首诗词,暗香疏影,月冷千山,清空高洁,灵魂都透着香气!
姜夔,南宋词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
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
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
姜夔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依修竹。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事情老来悲。
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
勿相思。
#诗词#。
姜夔耿介清高的江湖雅士诗词鉴赏

换头,叙写独处异乡,空前冷 清寂寞,内心情感波澜起伏: 先是想折梅投赠,却又怕水远 山遥,风雪隔阻,难以寄到; 次想借酒浇愁,但面对盈盈翠 盏,反而是“酒未到,先成 泪”;
最后,作者想从窗外红梅身 上来寻求寄托并据以排遣胸 中的别恨,然而引起的却是 更加使人难以忘情的回忆。 些少六句,三致意焉。"长忆 曾携手处"两句,是第五层, 其中"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 的名句,境界幽美,词语精 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热烈的 气氛。这是前句"忆"字的具体 发挥。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南朝梁诗人何逊有《咏春风诗》:“可 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 琴上响余声。”又有《咏早梅诗》: “街道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应知 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他善于描写景 物,刻画离情别绪。姜夔自比为何逊, 但由于年老且终日忧郁,赏梅的兴致本 来已经淡薄了,完全忘记了赞赏春风寒 梅的生花笔。大概词人也怕因赏梅而勾 起使人痛苦的往事的回忆吧。“但怪得、 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无奈竹林外 边稀疏的花朵,却偏偏把芬芳的寒意送 入优雅的坐席,触动了词人消沉的心情, 而本来希望忘记的往事又涌上心头。
张炎词源姜夔在豪放词风独盛的南宋中叶另树一帜为传统词的发展开拓出新的词境并在婉约豪放之外别立一宗开创了新的词派格律词派也有人称为骚雅派风雅派在词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南宋后期词人乃至清代浙西词派都有极大的影响姜夔的词史地位清人汪森词综序
一
姜夔--耿介清高的江湖雅士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 江西波阳)人。社会身份是浪迹江湖、寄 食诸侯的游士。耿介清高,一生清贫自守, 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散文和书法音乐, 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 全才。虽终生布衣,名声却震耀一世。词 集名《白石道人歌曲》。词仅存八十多首
以姜夔为代表清雅词派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以姜夔为代表清雅词派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且题材广泛。
他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承袭周邦彦写恋情和咏物散文传统,在词的格调和意境方面有新的开拓,其词格调高雅,意境疏朗开阔,风格“清空”、“骚雅”,成为南宋词的典范。
此后,自吴文英、史达祖至王沂孙、张炎、周密等,皆沿着此路创作词,在遣词造句和音律方面力求清丽工巧。
他们作词的途径和特色各有不同,但重咏物、多用典、追逐清雅却是共同的,因此人们称这个词派为清雅词派。
清雅词派的艺术特色和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音律,工于技巧清雅派词人个个都工于填词,但其填词又与拘谱盲填者不同,他们多自制曲,起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再协以音律。
姜夔词集《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词自注工尺旁谱及指法,是流传至今惟一完整的宋代词乐文献。
正因为如此,清雅词派大多格律严谨、音律和谐,令人读来琅琅上口。
(2)推崇“清空”的风格张炎在他的词论著作《词源》中专设一节《清空》,提出了清空说。
他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
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
”他的清空说的理论内涵有这样几个层面:一、在词的创作构思上,想象要丰富,神奇幻妙;二、所撷取或自造的词之意象,要空灵透脱,而忌凡俗;三、由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意象结构整体,构架要疏散空灵,不能筑造太密太实。
”要言之,张炎所说的“清空”,主要就是指神理超越、空灵剔透的特殊的风格,这是他对词学理论的主要贡献。
张炎的词论是宋元时期最高水平的词学理论,为词论的独立发展开拓了道路,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3)提倡“雅正”的格调,表现为其词风的“清虚骚雅”清雅派词人的词作,大都雅韵高格、别具情致,读来令人倍觉韵味无穷。
姜夔移诗法入词,使词的语言风格雅化和刚化,创造出一种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写相思与忏悔,深含转折奥峭之妙。
姜夔的咏物词,往往别有寄托。
他常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写得空灵蕴藉,寄托遥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南宋词人姜夔的名句有哪些姜夔是什么派词人
也许大家都听说过南宋词人姜夔,可有几人可以把这“夔”字一笔一划的
写出来,那实在是佩服。
在此,关于这姜夔二字的写法就不再累述,那么姜夔
一人得以名声至今,想必他的文学素养定然是非同寻常的,此处就说说这南宋
词人姜夔如何了得。
姜夔,在南宋词派中也算是独树一帜,有所成就。
他是今天的江西人,一
生却在安徽、江苏、浙江一带都有所活动。
年少时期跟随父亲到达汉阳,父亲
死后,他移居至湖州,而作品大多是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游历的时候写的,一生潇洒自在,却不得朝堂一展抱负,最终死在杭州。
作为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他善于运用自己擅长的音律作词,他的词既可以
自由散漫,也可以格律严密,主要在于他的词的意境十分动人,他的作品都被
冠以空灵含蓄的特点。
而且鉴于他本人十分通晓音律,他写的词都可以自己作
曲给人家传唱,并且由于性格的多重特点,姜夔的词也具备多彩的元素。
其中
既有感伤怀古的词句,也有单纯的游记,还有对于不得功名的不甘,也不缺感
情世界的情谊。
甚至有的人评价姜夔称他是继苏轼后再一难寻的才艺广泛的大家。
姜夔在词作上面,最为世人传唱的自然要数《扬州慢》、《白诗道人歌曲》、另有《白石道人诗集》,还有和今天的一首歌曲同名的《暗香》。
姜夔名句
词人姜夔的佳作极多,其中不乏流传千年的名句,比如沅溪沙中的“春浦
渐生迎桌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暗香中的“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等等,都是饱含深情的千古佳句,而小编最喜欢的要数另一
句“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出自他的《长亭怨慢》。
在这首《长亭怨慢》中,也许更为世人所熟知的是另一句“算空有并刀,
难剪离愁千缕。
”根据字面意思,就可得知这是一首书写分离的词作,词人借
柳树来传达自己的惜别之意。
整首词在无端中生出海枯石烂般的哀怨之情,极
具深意。
上片中有一句,诗人讲出了:我经历过无数分离的场面,没有人能够像那
长亭外的柳树一般。
如若柳树能懂世间的情感,它定然不会年年维持不变的青绿。
这一句中词人用柳树无动于衷的冷漠来反衬自己惜别时的眷恋。
尾句中,诗人写道:你在离别时千叮咛万嘱咐我定要早日归来,免得那红
花无人照看。
如今就算我有再锋利的剪刀,也难以理断我心中千丝万缕的哀愁。
这一句中,此人阐述了那位女子对自己的情义甚笃,言辞甚哀,也表达了自己
的万般不舍,将恋人间的悲怆缠绵写得万般动情。
这首诗创作于词人23岁游与合肥时,与两位姐妹歌女相识,在相处中滋生情义,于是便有了离别时这恋恋不舍的一幕。
姜夔是什么派
众所周知,姜夔是南宋时期独具一格的词人,他的艺术风格与写作手法均
别出心裁,在词界有着极高的地位与成就,而他的词作也时常被世人拿来与著
名词人李清照相比较,那么姜夔是什么派,是否与李清照同属婉约一派呢?
针对姜夔是否属于婉约派这个说法,自古以来向来众学者向来各执一词,
但也没有人坚决地否定他到底属不属于婉约派,只能说他受到了婉约派的影响,他在题材方面延续了婉约词人周邦彦的路数,继续咏物、抒恋,但他并非仅仅
拘泥于此,姜夔更大的贡献在于改造了传统婉约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以此建
立起了新的一套审美规则。
因此,更多的人赞同他开创了一个学派,也就是“清雅词派”。
他作品的
特点向来有两个词用以形容,一个是“清空”,一个是“骚雅”,前者承苏东坡,后者出辛弃疾,将二者相结合,自成一体形成一种新颖的、独有的词风。
这种清空既不同于豪放的粗犷,也与婉约的绵媒有着显著的区别。
简而言之,
姜夔以骚入笔,不强调实物描述,而善于捕捉心境、表达情感。
他还吸取了江
西诗风中的那股锤炼峭拔,因此他的词作又在清空中带有一丝凌冽峻劲。
此外,姜夔往往能够以一种艺术手法将不同的生理感受相连通;擅于侧面思维,从旁侧着笔,虚处传神。
如此一来,对于姜夔是什么派这个问题,相信我们心中都已经有了自己的
答案。
扬州慢姜夔
?南宋词人姜夔所写的《扬州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在词人姜夔二十余岁时,那是扬州遭受金军袭击,江淮军战败,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却是
十分衰败。
姜夔心中一直憧憬着扬州城的繁华,但却只见到衰败的扬州城,甚
是惆怅,遂有感作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