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课件】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十一届三中全会》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转折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转折课件(共17张PPT)

结合材料,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意义?
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和组织路线。作为随后而来的30 年的起点,它的历史
意来意义被义,党:在史会专议家进胡行绳的与时“候遵义,就会已议经”昭并然列若,揭意。指这它次们会通议过后改 变短共短产的十5党天的一,命却届运在,三随进后中而的全改30变会年了是中中无国新数的中次命被国运提。成及会立。议只以进来行党了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汪大伟《转中折国,是个开谜启》
——邓小平
课堂小结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应该是 是从1978年开始的”。
(1982—年)—法学家李步云
回顾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 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 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 “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 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这是一次对广大受迫害群体的大解放,是深得民心的重大举措
三、拨乱反正 2、典型事件:为刘少奇平反
1980年5月17日,在北京人民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
大会堂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会
追悼会上致悼词
实际上否定了文革,体现了我党有能力来改正自身的错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其起草工作从1979 年11月开始 ,在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纠正博古、王明等人的 左的错误
毛泽东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
邓小平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
折点
远意义的转折
拨乱反正
李阳日记三
1981年7月25日

今天是我们家双喜临门的日子,爸爸冤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29张PPT)

贸易出口额
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 的成就。 ——世界银行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巨变!
——让中国人富起来了!
1978年,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 杂志选为“年度人物”。 这期周刊的标题是“邓小平,一个新 的中国的梦想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
1997年,邓小平逝世
彻底纠正了“ 左 ”倾 思想错误 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 核心的领导集体 是 新中国成立 以来党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的转折
拔乱反正
表现
1、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 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 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 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第7 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 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 错误。“两个凡是”方针的普遍宣传,引起全国上下的不 满。
2.思想基础: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 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 础。
邓之后的中国 将何去何从?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 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 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 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 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 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2.指导思想: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 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_关__于__建__国__以__来__党__的__若__干__历__史__问__ _题__的__决__议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 反正胜利完成。
【因果探源·历史理解】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提示:(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立了新 的领导集体。
巨大变化
历史伟人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 主专制
孙中山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毛泽东 利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时期
邓小平
从1978年冬天开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
【徘徊——乍暖还寒】 材料一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 也才能顺利发展……
【易混点拨】 ☉易混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归纳总结·知识构建】
【历史纵横·时空观念】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巨变
事件
1912年辛亥革命
1949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1978年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
组 织 上
形成了以_邓__小__平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 领导集体
4.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伟__大__转__折__,开启 了我国_改__革__开__放__历史新时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共25张PPT)

自学提纲
阅读课本P38-40内容,自学并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两个凡是”的内容是什么?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性质、影响?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意义?
4.1980年得到平反的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81年,指导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是哪次会议及其意义?
尽扫残霾见真知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梁欢日记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 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
1977年9月9日 1977年9月9日(时间)
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
今天是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我的内心非常悲痛,走在
大街上,看到墙上粉刷的标语:“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
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更加引
会议后的思维导图展示:
思维拓展
展望十九大,共圆中国梦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你作为一 名“记者”,调查十八大以来人们的生活又 有哪些新的变化?从衣食住行、法律等方面 来调查,并做一个小报告。
本课思维导图展示:
巩固提高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成几道课堂练习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
大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原因:1978年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一方面对内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一方面对外开放,中 国开始融入世界,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伟大 转折。
(1)1978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为什么 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C 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B
C
D
2、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 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 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优秀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优秀课件)

对外开放
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形成
第四步 内地
第三步 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二步 沿海开放城市 第一步 经济特区
对内改革
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 开放一样吗?为什么?
朝代 前提不同 目的不同 后果不同
近代
主权不完整下 被迫开放
适应列强对 华侵略
半殖民地化 程度加深
现代
主权完整主动 开放
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并获得了丰收,改善了生活。
(4)材料3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顺口溜反映了农村广大干 部群众的什么情绪?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热烈拥护这个制度。
(5)农民对“大包干”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得到了大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农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
当堂巩固
三、材料说明题 (1)材料1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计划经济下,农民集中劳动,生产积极性不高。 原因:农民缺乏生产自主性,收入少。
(2)材料2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
1978年,出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
(3)材料2中的协议书签定后,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温8故课而知伟新 大的历史转折复习回顾
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 1978年12月18—22日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小型企业

改组 联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新人教版

3.内容 (1)思想上: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 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 集体。 4.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二、拨乱反正 1.开展: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 全面展开。 2.实施 (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 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 名誉。 (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 种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 到平反。 3.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 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解析 由题干材料“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等,可
知材料表述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端。结合所学知
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
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
5.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该冤案
的人物是( B )
A.彭德怀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叶剑英
6.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时间是( A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21张PPT)

D
B
中共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央组织部部长,主持平反工作。审查和纠正了过 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人所作的错误结论,审查和解决了党的 历史上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重大的冤假错 案有30多件。55万名右派被改正;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300多万 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2000多万人的政 治命运得到了改变;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得到解救。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 组织 地位
彻底纠正了"两个凡 是"左倾错误思想
拨乱反正形成了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的 第二代领导集体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 大转折,标志中国历史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1982年底,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D
C
3 .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 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D
A. 开天辟地 B. 当家做主 C. 遵义会议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4. 如果请你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为邓小平 拟一份发言提纲。在你所拟的提纲绝对不能出现的内容是( )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将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 实行改革开放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 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77年2月7日,《人 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 是”方针.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2)开始: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评价: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3张PPT)

30477亿公斤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78年 1984年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农村经济政策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请完成下列问题:
1、1950-1952年土地改革 :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农 民获得了土地。 2、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在农村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 合作化运动):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制。 3、1958年 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但严重挫 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土地公有制, 承包经营,自负盈亏,这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 业的发展。
启示:农村政策的制定一定要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要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二:城市改革 1、背景:? 2、主要内容:①所有制形式:?
②管理方式:? ③分配 方式:? 3、中心环节:? 4、作用?
① ② ③
二:城市改革 1、背景:? 2、主要内容:①所有制形式:?
②管理方式:? ③分配 方式:? 3、中心环节:? 4、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
主要内容:
①思想上: 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 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 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
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知道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况。
第一步:农村改革 1、目的? 2、尝试:时间、地点、方式? 3、推广:措施、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
2.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 全会拉开序幕的。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4.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 论,使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 和逐步形成的。
徘徊
纠正“文革”错误 “两个凡是”的提出
人心所向 阻挡纠错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解放思想转折奠定基础思想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内容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意义
推进 平反冤假错案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为什么是伟大转
折? 1. 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