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公共政策》托马斯·戴伊读书笔记
公共政策学读书笔记

公共政策学读书笔记【篇一:公共政策学读书笔记】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定义一、政策概念的演绎:从词源学上来分析,中国古代并无“政策”这一固定的社会科学范畴,只有“政”与“策”两个分开的词。
“正”的含义是“规范”、“控制”。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政者,正也”。
术也”。
若将两词合起来则为“规范的计谋”。
中国现在使用的“政策”一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从日本传来的。
汉唐以后中国许多汉字传入日本。
日本文字中出现“政”与“策”。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又受西方文化影响,出现西方文字。
日本人在接触到英文“policy”以后,就翻译为“政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该词在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又传回中国。
另一说是由西方在中国的人士翻译出来的。
据载,英国传教土李提摩太,他曾在1895年上书清朝廷一份《新政策》,其内容是要求清政府设置新政部,聘请英美等国人士来主管新政。
其后,梁启超在1899年所写的《戊戌政变记》中开始使用“政策”一词,他认为:中国之大患在于教育不兴,人才不足,皇上政策首注重于学校教育之中可谓得其本矣。
后来,孙中山也在文章中使用“政策”这一概念。
此后,政策一词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现成的“政策”概念,但是,与“政策”具有相同意义的语词却早已存在。
人们早已在“政策”的系列上使用其他丰富多样的概念,如“路线”、“战略”、“方针”、“策略”、“计划”、“措施”等。
可以将“路线”、战略”看作是“总政策”;将“政策”、“方针”看作是“基本政策”;将“策略”、“计划”、“措施”看作是“具体政策”。
在当代汉语中,人们在使用“政策”一词时,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将“政策”与“公共政策”通用,讲“政策”时多指“公共政策”。
如《辞海》中,“政策”被解释为“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因此,中国的公共政策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将中国历史上大量的有关上“规范的计谋”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同现代的公共政策结合起来。
理解公共政策读书笔记

理解公共政策读书笔记第一篇:理解公共政策读书笔记托马斯·戴伊是美国著名公共政策学教授和专家,曾执教于美国佛罗里达、宾夕法尼亚等多所大学。
他撰写的教科书影响很大,包括本书和《州和社区的政治学》、《美国政治学》、《谁掌管美国?》、《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民主的嘲讽》、《权力与社会》等。
传统的政治学关注制度安排以及从哲学上对政府正当性的论证。
行为主义政治学关注政治过程包括精选、投票、游说、立法等,关注公共政策,对政府行为前因后果的描述和分析。
作为公共政策领域的导论性教科书,《理解公共政策》一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一般公共政策的具体途径,而且为他们分析具体领域的公共政策提供了明蜥的工具。
本书以政治学多种分析模型为先导,结合众多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政府推行的是什么样的政策”、“政府为什么要推行这样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后果是什么”等问题。
它提出了八种政治科学家用于分析和解释政治生活的分析模式,并充分运用这些不同模式对一些关键政策领域的具体公共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政策分析的内容:一、描述,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二、原因。
即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探究公共政策的原因或决定因素包括政治制度、过程、行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例如:政府开支缩减的后果是什么?政策是因变量,不同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决定因素是自变量,三、结果。
这个政策有什么影响?又被称为政策评估,即对政策后果的分析。
公共政策的特征。
一是合法性,即政府赋予的先天合法性;二、全局性,公共政策是影响社会所有人的政策;三是强制性,政府是可以动用比较严厉的惩罚措施甚至暴力手段来保证公共政策的实施。
政治生活的八种模式。
①制度模式,注重描述具体制度即政治结构,组织、功能,不注重探究制度特征对政策产出的影响;②政治过程模式,主要政治过程的主要内容则是一个政策选择、制定与实施的政策过程。
在政治过程中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的要求和压力、政治领导人的政治价值观、官僚政治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因素等无疑会对政策选择、制定和实施产生影响。
理解公共政策

理解公共政策浅析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及应用——读《理解公共政策》[1]有感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由于政策过程与政治过程具有同构性,所以各国政治体制的差异造成各国的公共政策过程各具特点。
另外,各国的特殊经验、历史文化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也对其公共政策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作为公共政策过程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就会形成不同的政策过程分析模型。
所谓理论模型或者概念模型,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逻辑结构严整的网络或框架。
关于公共政策学模型必备的条件,德洛尔列举了一下几点:第一,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第二,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即具备包容各项微观、具体政策的宏观特性;第三,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序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第四,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度;第五,必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时观察的功能。
《理解公共政策》([美]托马斯·戴伊[2]著)一书,以政治学八种分析模式(制度模式、过程模式、理性模式、渐进模式、团体模式、精英模式、公共选择模式、博弈论模式)为先导,解释了美国国内政策领域中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推行政策的原因及后果。
作者在对公共政策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公共政策领域的政治学理论模式的应用和对理解公共政策不同领域进行的探讨,是读者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有所了解。
本书引用了美国十个关键政策领域(刑事司法、医疗保健与社会福利、教育政策、经济政策、税收政策、国际贸易与移民、环境政策、公民权利、政府分权、国防政策)的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于我们揭开政策制定的“黑箱”,了解美国政府政策制定的复杂过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表1:公共政策研究的政治视角、公共政策的解释模式及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3]每一个模型都有各自关注的政治生活的焦点,并帮助我们理解公共政策的不同方面。
《理解公共政策(第十二版)》

最经典、最畅销的公共政策主流教材自1972年出版以来,再版12次数千万的学生和官员从中获益理解公共政策(第十二版)学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公共政策书号:978-7-300-12934-1作者:[美]托马斯·R·戴伊著谢明译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1.1定价:45.00元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书卖点●该书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流畅,文风朴实无华,有助于理解公共政策的实质内涵和对现实政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介绍了政治学领域的八个分析模型:制度模型、过程模型、理性模型、渐进模型、团体模型、精英模型、公共选择模型、博弈模型●分析了政策制定的过程:问题确认、议程设定、舆论动员、政策形成、政策合法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内容涉及医疗卫生、教育、经济、税收、环境、国防、国土安全(反恐战争)等11个具体的政策领域◎读者定位教师、不同层次学生、研究者和一般大众◎作者简介托马斯·R·戴伊(Thomas R·Dye),美国著名公共政策学家,曾执教于美国佐治亚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为美国政府McKenzie教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名誉教授。
著有《理解公共政策》、《州和社区的政治学》、《美国政治学》、《谁掌管美国?》、《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民主的嘲讽》、《权力与社会》等颇具影响的著作。
◎内容简介本书为公共政策领域最经典的教材,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对公共政策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它、政策分析有何特点、分析的目标是什么等基本概念和知识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制度模型、过程模型、理性模型、渐进模型、团体模型、精英模型、公共选择模型、博弈模型这八个在政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分析模型。
第三部分,作者尝试通过对政策制定的过程和具体领域的政策分析等实践性内容的介绍,使读者逐渐领会公共政策的知识框架,本书涉及的政策领域包括医疗卫生、教育、经济、税收、环境、国防、国土安全(反恐战争)等11个领域。
公共政策导论第2章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三、方案搜寻的方法(1)
备选方案产生的步骤与方法 1、搜寻与发现
在备选方案产生的这个阶段中,应尽可能地在上述的 来源中弄清备选方案的可能范围和种类,通过大胆的 搜寻、调查与发现,尽量产生出广泛而实际的解决办 法或方案。有各种查明潜在备选方案的方法,这些方 法包括:头脑风暴法、文献评论法、快速的调查、与 理想的比较、无所作为的分析、实践经验的比较、被 动的收集与分类、类型学的发展、类比等等。
(4)为明晰目标而作价值分析,通过这一途径主 要解决的是目标反映谁的价值观,目标受众 的利益等问题。
(5)价值观是非理性的。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二、目标确立的方法(2)
澄清和确定政策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2、政治分析 影响政策目标的政治因素包括决策者的政治 立场和政治需要以及各种利益团体的政治诉 求。 此外,利益集团对政策目标的影响力也不容 忽视。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三、方案搜寻的方法(2)
备选方案产生的步骤与方法 2、设计和创造
政策方案轮廓的设想是指运用创造性思维,从不同的角 度和途径,勾勒出多种实现政策目标的思路和方案轮廓。 在设想方案轮廓时,要重视创造性的发挥,敢于大胆设
想,突破观念和思想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远见和魄 力,提供多种多样的、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设想。
(3)社会学在评估研究上对政策科学的发展也做出 了贡献,尽管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也同样在这 方面所贡献,但社会学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评 估方法或模式,他们的日常评估工作是在自然 的社会状况下来进行的,而且他们更重视政策 或项目失败的组织原因的分析。 (4)社会学领域中出现了“社会政策(学)”的专 门领域,它既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政策 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

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
毕亮亮
【期刊名称】《公共管理评论》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正>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96页,36.00元,ISBN 7-5080-3601-8《理解公共政策》的作者托马斯·R.戴伊,是美国著名非营利教育机构林肯公共服务研究中心(the Lincoln Center for Public Service)主席,曾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麦肯锡政府研究系教授,在美国政府和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享有盛名。
戴伊教授撰写了大量专著和论文,《民主的讽刺》、《州和社区中的政治》、《谁统治美国》等都极具社会影响,《理解公共政策》一书,作为公共政策领域最经典的权威教材被国外知名大学广泛使用,自1972年首次出版以来,至2004年发行了第11版。
其中,第10版于2005年翻译成中文出版。
【总页数】9页(P180-188)
【作者】毕亮亮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6
【相关文献】
1.中国税收政策过程研究:范式、结构与展望--兼评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八章 [J], 张克;高波
2.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 [J], 彭志国;
3.国别环境史研究的区域性与普适性
——评托马斯·R.陶德曼《大象与国王:一部环境史》 [J], 何云江
4.美国著名教授托马斯·戴伊来广东行政学院讲学 [J], 代文
5.托马斯·戴伊对政策评估障碍的评述 [J], 宋锦洲;陈书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共政策概论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公共政策是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综合领域。
不同的研究者会从不同的分析角度,应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不同的政策现象,而不同的公共政策实践亦需要具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这就使得对公共政策概念的解释遇到一些麻烦。
这里我们只提及一些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并加以适当的讨论。
行政学鼻祖美国学者伍德罗· 威尔逊(Woodrew Wilson),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en)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分配”。
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Thomas R.Dye)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罗伯特·艾斯顿(Robert Eyestone) 在《公共政策的思路:对政策领导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从广义上讲,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英国学者理查德·罗斯(Richard Rose) 在《英国的政策制定》(1969年)一书中提出,不该把公共政策只看作某个孤立的决定,而应把它看作是由“或多或少有联系的一系列活动所组成的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及这些活动对有关事物的作用和影响。
美国学者斯图亚特·内格尔(Stuanst Nagel) 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做出的决定。
"美国学者叶海卡·德罗尔(YehezkecDror) 在《公共政策再审查》(1989年)一书中指出,政策制定作为“在指导社会行动的两个方案之间进行选择的自觉性意识”。
台湾学者伍启元在《公共政策》(1985年)一书中提出,“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采取对公私行动的指引;公共政策是将来取向的,公共政策是又是目标取向的;公共政策是与价值有密切关联而受社会价值影响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有决策权者所采取或选择的;公共政策是具有拘束性而受大多数人接受的行动指引。
评析《理解公共政策》

政 治 过 程 中 来 自社 会 不 同阶 层 和 利 益 群 体 的 要 求 与压 力 、政 治 领 导
很 多国家影响很 大, 《 如 州和社 区的政治学 》、 《 谁掌 管美国 》、 《自上而下 的政 策制定 》、 《民主 的嘲讽 》及 《 权力与社会 》等 。
作为公共政 策领域 的导论 性教科书, 理解公共政 策 》一 书以政 治学 《 多种 分 析 模 型 为 先 导 了 了传 统 政 治 学 关 注 制 度 安 排 或 从 哲 学 上 对 破 政府正 当性 的论证 与行为主义政 治学关注政 治过程 ( 包括精选 、投 票 、 游 说 、立 法 等 )的 研 究 范 式, 辟 地 解 释 了政 策 领 域 政 府 的作 为 精 与不作 为, 读者提 供 了理解 公共政 策 的具体途 径 与明 晰的分析 工 为 具。该 书理 论联系实际, 语言生 动流 畅, 文风朴 实无华, 对于理解公共政 策的实质 内涵与结合现 实政策 问题进 行 比较 分析很有 帮助。通过精 辟地 解 释 实 际 政 策 领 域 政 府 作 为 与 不 作 为 的 行 为 、 原 因及 后 果, 书 该 提 出 了 八 种 政 治 科 学 家 用 于 解 释 政 治 生 活 的分 析 模 式 , 对 一 些 关 键 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介绍:
托马斯·戴伊:美国著名公共政策学教授和专家;曾执教于美国佛罗里达、宾夕法尼亚等多所大学;著作有《州和社区的政治学》、《美国政治学》、《谁掌管美国?》、《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民主的嘲讽》、《权力与社会》、《理解公共政策》等。
《理解公共政策》读书笔记
作为公共政策领域的导论性教科书,《理解公共政策》一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一般公共政策的具体途径,而且为他们分析具体领域的公共政策提供了明蜥的工具。
《理解公共政策》一书以政治学多种分析模型为先导,结合众多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政府推行的是什么样的政策”、“政府为什么要推行这样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后果是什么”等问题。
它提出了八种政治科学家用于分析和解释政治生活的分析模式,并充分运用这些不同模式对一些关键政策领域的具体公共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公共政策的特征:
1、合法性,即政府赋予的先天合法性;
2、全局性,公共政策是影响社会所有人的政策;
3、是强制性,政府是可以动用比较严厉的惩罚措施甚至暴力手段来保证公共政策的实施。
政策分析的内容:
1、描述,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采取这些政策的原因,即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探究公共政策的原因或决定因素包括政治制度、过程、行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例如:政府开支缩减的后果是什么?政策是因变量,不同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决定因素是自变量;
3、最终的结果,这个政策有什么影响?又被称为政策评估,即对政策后果的分析。
政治生活的八种模式:
1、制度模式,注重描述具体制度即政治结构,组织、功能,不注重探究制
度特征对政策产出的影响;
2、政治过程模式,主要政治过程的主要内容则是一个政策选择、制定与实
施的政策过程。
在政治过程中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的要求和
压力、政治领导人的政治价值观、官僚政治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因
素等无疑会对政策选择、制定和实施产生影响;
3、理性主义模式,公共政策是作为社会公益最大化的政策,这种理论也收
到很多人的批判,因为人在社会公益上很难达成一致;
4、渐进主义模式,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过去行为的延续,只是对社会公益
进行增量性的改动。
这种模式主要是减少冲突、维持稳定,但也带来
了难以锐意变革,渐进只是权益之计的问题;
5、团体理论,认为政党是团体的联盟,公共政策只是作为团体平衡的政策,
每个团体都争相建立游戏规则,是妥协后的方案;
6、精英理论,认为公共政策是精英偏好的政策,精英认为民众对政策缺少
了解,社会价值永远是有少数人进行分配,大众不能决定公共政策,
少数行驶统治权的人,并不是从社会各阶层中成比例抽取的;
7、公共选择理论,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坚持“经济人”假设,认为
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的最大化者,采用个人
主义的方法论,用交易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过程;
8、博弈理论,认为公共政策是在竞争环境中进行理性选择的政策,尤其是
多个参与者进行选择时,最终结果取决于每一个参与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