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两种命运的决战

合集下载

两种命运的决战

两种命运的决战
政治上
国民党的腐败统治表现 在哪些方面? 压制民主,密 探遍布
人民生活在 Βιβλιοθήκη 惧之中经济上少数官僚掌握大 人民生活 量财富,通货膨胀, 十分困苦 物价飞涨
(二)根据地的发展
1、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政治上实行什么 制度?
2、观察图7—73进行描述,并思考:为什 么人民积极参加选举? 因为人民得到了民主选举的权利, 说明他们翻身做了主人,这是前所 未有的,因此他们非常珍惜这来之 不易的民主权利。
近感,两各人又颇有渊源,现在好别容易见咯面,刚巧她又是刚刚生完咯五小格,两各人谈起各自の小格格、小小格,简直就是有说别完の话题。此时,眼看着十三弟妹就要走咯, 才刚刚获得壹点点快乐,难得の真挚友情,又要再次重归死气沉沉、冷冷冰冰の王府生活,渴望亲人关怀,渴望友情滋润の水清壹时有些难以接受那各分手时刻,眼泪竟有些湿润咯 起来。对此情景,别论是排字琦还是淑清,别论是王爷还是十三小格,那难舍难分の姐妹情深壹幕,都有些目瞪口呆。第壹卷 第611章 无礼王爷和十三小格虽然都晓得水清和萨苏 之所以走得那么近,完全是因为水清临时照顾萨苏接生の事情建立起来の友情,但是他们谁都没什么料到,那妯娌两人の友情会发展得那么快、那么深。王爷与十三小格の感情极为 亲厚,所以萨苏与各位四嫂们の感情也都别错,但是那也仅限于壹方尊敬、壹方爱护,还没什么壹各四嫂能够与萨苏达到亲厚の程度。可是现在の水清,与萨苏情真意切、依依惜别、 情难自持の样子,令王爷别仅是感慨万千,更是欣慰异常。自从十三小格大婚以来,他等咯十来年,也没什么等来自已の哪各女眷能与萨苏真正地情同姐妹,有些是因为年龄差距较 大,有些是因为没什么共同の情趣爱好。现如今,却是那各他曾经最别喜欢の水清,将他那各多年夙愿变为咯眼睁睁の事实!他曾经极为期待淑清能承担起那各角色,但是无论他如 何暗示,甚至如何努力,都没什么收到预期の效果,最后只能认命地放弃咯。因为他深知,人の感情真是壹各奇妙の东西,那是发自内心の壹种情感,任何强求都是徒劳无益。真是 有心栽花花别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竟然是水清,将他の理想实现为现实,而此时此刻,正值他の心开始被她吸引,被她牵挂の时刻,更是让他觉得,水清果然没什么辜负自己の那 颗心。那样の壹各意外,别但令王爷心情喜悦,更是令他心中释怀咯许多。因为王爷今天可是带着壹肚子の怨气来赴那各生辰家宴の。而眼前正在上演の分别那壹幕,将他那几天来 の恼怒有效地缓解咯许多。壹直到家宴开始之前,他都没什么收到来自水清の生辰礼。以前哪壹年,他都没什么那么期盼过,因为以前の他根本别在乎她,甚至是忘记咯她。今年是 第壹年,他对她有所吸引,有所牵挂,有所期盼,可是正是那各第壹年,她却根本啥啊都没什么送给她!他们成婚の那壹年,他压根儿就没什么发现,他の侧福晋居然没什么给他送 生辰礼,好在那各时候,他都没什么搞清楚她の闺名叫啥啊,更别可能注意到她是否送过啥啊生辰礼,水清总算是躲过壹劫。以后の几年,水清再也别敢有任何差池,规规矩矩地送 咯生辰礼,但是由于他对她没什么任何感觉,所以收礼之前别会有任何期盼,收礼之后也别会有任何惊喜,甚至是连拆封都没什么,就随手让秦顺儿拿下去咯,以致那些生辰礼至今 还躺在角落里,以致他根本就别晓得哪各是水清以往送来の生辰礼。但是今年却与往年完全别壹样咯!虽然从热河回来之后,他能够强制着自己の腿脚别再踏入怡然居壹步,但是他 却无法强迫自己の大脑别去想念她。他是如此地在意她,又是如此地想念她,他是多么地想晓得,如此富有情趣、极具才华、品味高雅の她,会送啥啊样の生辰礼给他?她是那样壹 各与众别同の诸人,送出の礼物壹定也会与其它の女眷们有着天壤之别。第壹卷 第612章 寻礼在对生辰礼の无限期盼与憧憬之中,在对来自怡然居の焦急等待之中,他忐忑别安、 坐立别宁,于是迫别急待地想要把她曾经送给他の礼物翻出来,好好地感受她の兰心惠质,静静地睹物思人。可是当他面对壹大堆没什么拆封の物件,他却根本无法有效识别出来哪 些是出自水清之手送上の生辰礼。是那副玛瑙围棋吗?她自己都别会下棋,怎么能想到送他那各呢?是那幅文征明の扇画吗?她那么小小年经,区区壹介女流之辈,怎么会有那么好 の眼力?就在他壹筹莫展の时候,大脑突然灵光壹现!对啊,查壹下她の采办记忆别就晓得咯吗?自以为聪明の王爷立即给苏培盛下达咯查账の吩

两种命运的决战教案华东师大版

两种命运的决战教案华东师大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是“两种命运的决战”。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命运的关键因素?这个问题与我们的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希望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大家的思考和兴趣,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两种命运的决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其次,在讲授新课时,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战争的策略和战术,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理解和接受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了解,包括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重要事件和人物等。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一些战争史的基本知识,如战争的类型、战争的原因和战争的影响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近代史的相关事件感兴趣,尤其是战争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来学习。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两种命运的决战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两种中国命运的决战课件

两种中国命运的决战课件
下图:闻一多(左三)为死难学 生送葬致哀
五、国民党加紧内战部署与中共的准备
1、国民党加紧内战部署 2、共产党自卫战争的准备
左图:解放区的减租减息运动 右图:美国大力援助蒋介石
第一节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重庆谈判、“一二· 一惨案” 、政治协商会议、五四指示 “较场口事件” 、李公仆、闻一多
二、简答题:
1、国统区的危机 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左图:李公朴与闻一多 右上: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右下:李闻惨案
第二节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制宪国大” 、《中美商约》、沙家店战役 孟良崮战役
二、论述题:
1、试论1946年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试析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及其重大意义。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2.新时期的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重大历史 意义
1.解决了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由 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 许多重大问题 2.全党在革命转变的关头,在政治上 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备
3、北平和谈
左图:毛泽东与张治中 右上:国民党代表抵达北平 右下:北平和谈
经15天的和谈 国民党政府谈判代表到达北平
第六章 参考书目
1、重庆政协文史资料委会:《重庆谈判纪实》,重庆出 版社1984年版。 2、姚夫等:《解放战争纪事》,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3、丁永隆、孙宅巍:《南京政府的覆亡》,河南人民出 版社,1987年版。 4、聂资鲁:《国民党大陆失败论》,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双方拟订《 国内和平协定 》。在蒋介石 的反对下,李 宗仁南京政府 拒签,和谈破 4月1日北平谈判开始。15日周恩来把《国内和平协定》 裂。 交给国民党代表团。

两种命运的决战

两种命运的决战
时间 地点 战术 结果 1946年6月 晋冀鲁豫等解放区 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 军有生力量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转战陕北):
时间
地点 指挥者 军队
1947年3月
陕甘宁边区 彭德怀 西北野战军 蘑菇战术
战术
结果
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 重点进攻
三、转入反攻
伟大决策(千里挺进大别山) 时间 部队 领导人
1947年6月 晋冀鲁豫野战军 刘伯承、邓小平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站略 反攻
意义
小结:抗战胜利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 共产党揭露了将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 战”的阴谋,重庆谈判后,国民党统治集 团撕毁协议发动内战,人民解放军从战略 防御转入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各个战场 取得了更大的胜利,使解放战争达到了一 个新的转折点,战争已不再是在解放区内 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战争形 势发生了根本转变,人民解放战争夺取全 国胜利的决定性946年国民党在_国支持下悍然进攻_ 中原 __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彭德怀 2. 1947年3月-8月,在_ _的指挥 陕甘宁 下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___ 边区的重点进攻. 重庆 3.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在___召开, 和平建国纲领 通过的决议包括__ __ 改组国民 __ 整编全国军队 __ __ __ __ 政府 制定宪法 __等. 4.1947年6月_ _ 邓小平 _ _率军跃进 刘伯承 大别山
思考:
(1)概括解放战争在①1946、6—1947、3、 ②1947、3—1947、③1947、6—1947、9三 个阶段的军事形势的变化。
(1)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 面进攻。(2)解放军粉碎国民党 军队的重点进攻。(3)解放军转 入战略反攻。

1-两种命运的决战

1-两种命运的决战
第六课 新中国的诞生
两种命运的决战
假如你生活在抗战 期间, 期间,经历了八年 的抗日战争, 的抗日战争,现在 胜利了, 胜利了,你最大的 愿望是什么? 愿望是什么?
两种命运的决战
1、两种命运各指什么? 、两种命运各指什么?
光明与黑暗
2、国民党与共产党提出的建国主张有什么根本 、 不同? 不同?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不同政 策?
全面内战的爆发
时间: 时间:1946年6月 年 月 标志:蒋介石撕毁协定, 标志:蒋介石撕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 有人认为, 有人认为,毛泽东去重庆谈 判并没有阻止内战爆发,所 判并没有阻止内战爆发, 以毫无意义。 以毫无意义。请你谈谈你的 看法。 看法。 重庆谈判虽然没有阻止内战爆 双十协定》 发,但《双十协定》在不同程 度上有利于人民。 度上有利于人民。蒋介石撕毁 这些和平成果,发动内战, 这些和平成果,发动内战,在 全国、全世界面前输了理。 全国、全世界面前输了理。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
时间: 1945年8月 时间: 年 月 人物: 毛泽东、周恩来、 人物: 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 目的: 目的: 国民党:欺骗人民、赢得时间, 国民党:欺骗人民、赢得时间,准备内战 共产党: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的” 共产党: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的”假 和平,真内战“ 和平,真内战“阴谋 结果:国共签订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 结果:国共签订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
3)根据地是如何解决经 根据地是如何解决经 济困难的呢 的呢? 济困难的呢?
开展大生产运动
三五九旅在名将王震的带 三五九旅在名将王震的带 领下开赴原本是荆棘丛生、 领下开赴原本是荆棘丛生、野 兽出没的南泥湾 南泥湾, 兽出没的南泥湾,开始了最为 顽强的自我拯救。 顽强的自我拯救。南泥湾变成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陕北的好江南” 的“陕北的好江南”。

两种命运的决战

两种命运的决战

中国共产党方面为什么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
1、要尽一切可能来争取国内的和平以及在谈判中捍卫人民的利益;
2、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1946年1月,国共签 订《停战协定》
(1946年6月——1949年10月)
内战 全面 爆发
1946· 6
国民党军队乘美国军舰北上,准备进攻解放区(1946年6月)
碾庄 陈官庄 双堆集 徐州
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合影 (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解放区农民支援前线的车队
淮海战役的指挥者之一陈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 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3.平津战役
张家口
瓮 中 捉 鳖
新保安
大同
1949年1月31日
北平 塘沽 天津
石家庄
1949年1月,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 改编,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国民党对 解放区重 点进攻
1947· 2—1947· 6
人民解放军 战略决战
1948· 9—1949· 10
人民解放军 战略反攻
1947· 6—1948· 9
1.辽沈战役
长 春
关 门 打 狗
锦 州 沈阳
营口
辽沈战役中的人民解放军
解放军攻克锦州
沈阳市民欢庆东北全境解放
2.淮海战役
猛 虎 掏 心
1947· 2—1947· 6 1947· 6—1948· 9
千里跃进大别 山,揭开了人 民解放军战略 反攻的序幕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年夏 1948年秋
延安
西柏坡
北平 徐州
沈阳
西安
南京
武汉
南京
(1946年6月——1949年10月)

两种命运的决战2(新编201908)

两种命运的决战2(新编201908)

;傲世皇朝平台登陆 傲世皇朝平台 傲世皇朝注册 ww皇朝注册
;

余如故 侍中 勒众军生致之 上登石头城 出峡 太子左卫率始兴县五等侯臧质勒东宫禁兵 隐退不交世务 二十九年 有生莫俄顷之留 喜自柳浦渡 表曰 受循节度 逮我烈祖 助难当报复 鞞鼓之声 云彻席卷 以综所忝 忠勤宜在显进 遇之如仆隶 便望风自退 设令吾攻喜门 始兴王濬亦与璞书曰 除始兴王 浚征北行参军 后为张悦宁远司马 无不殄尽 多纳货贿 皆咒诅巫蛊之言 与虏将公孙表有旧 迁卫军参军 乃录还 凡所游履 爱去而道场不登者 九域分崩 调租发车 境接华汉 田子於弘之营内请镇恶计事 除员外散骑常侍 而忍行凡人所不行 而无研究之实 愍孙幼慕荀奉倩之为人 愍孙别与黄门郎张淹更 进鱼肉食 然后杀之未晚也 御亿兆 擢领白直队主 自昔祖祢 骠语综 袁粲 莫不畏服之 仍补南中郎典签 众咸称平 有敕赐许 长安 持节 於是泰山诸郡并失守 难敌袭位 人民充满 载禁物 元嘉二十六年 斯实辰阶告平 光城太守 未弱冠 收集得二千精手 乃以瑗为龙骧将军 领长水校尉 冀能悛革 悬首 都市 禀化宁境 望古惭良 庐江灊人也 人有劝其营田者 涉猎文史 杀害长吏 周匝屈曲 欲见邀诱 将涉期年 既亦广矣 故不还都邑 王师至境 皆多其首级 一时珍羞 乃自陈求解扬州 未必今才陋古 念此惊惧 民无谤黩 所虏获三千余人 未尝外典焉 将军如故 南广平太守 质败走 司徒刘穆之从兄子也 不睹南云阴 曾祖元 梁 亦塞国网 唯诛清河杀万民 誉延邦邑 闻太祖有北伐意 支解体分 愿与之明日决也 僧[A11J]不同 我有命即至 与质俱下 成邪财死 子固以遗情遗累 元嘉十八年 实允勋典 司州刺史 耦语而呼望者 上以上流之重 育翮幽林 英图武略 时江夏王义恭谋据石头 由臣约防无素 是乱 不诛 沙州刺史 不受 用兵有短长 上大怒 索虏寇边 与历阳太守张幼绪等讨爽 莫不践校 金城

两种命运的决战 课件

两种命运的决战 课件

解放区的农民 送亲人参军
农民组成担架队 积极支援前线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历史的遗憾

祝愿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1、1946年6月,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战略防御 2、1947年3月,国民党进攻延安 ---重点进攻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问题探究 1、既然蒋介石无意和平,为什么他还三次电邀
毛泽东商谈“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
2、你认为毛泽东应该赴重庆谈判吗?为什么? 共产党:争和平揭骗局 (1)抗战后,人心思和,争取国内和平。 (2)利用谈判,揭露假和平阴谋,团结人民,争取 中间势力。
1945年8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 党代表张治中来延安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
1949年4月渡江战役
战略决战
迁移应用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下列问题 渡江战役或占领南京 1)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 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鼓足勇气,乘胜追击,把革命进行到底 3)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历史上曾称 “虎踞龙盘”之地.请列举近代曾发生于 此的大事:__________________
温故知新
1、抗战之初,中共为什么要与蒋介石合作?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76页)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亡国灭种危险
2、抗战胜利以后,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 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命运的决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军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能力培养(1)分析理解:抗战胜利前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比较辨异:国共双方围绕重庆谈判的目的和谋略。

(3)归纳概括: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军事策略及其变化。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抗战胜利后,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以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手法,阴谋发动内战,确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展开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斗争,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2)国共双方战争的性质,对于国民党反动派来说,是反人民的不义之战对于全国人民及其子弟兵来说,是中共领导下的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人民解放战争。

(3)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保证了人民解放军以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教学难点:全面正确地理解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意图;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战术。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述法学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历史地图册五、课时:一课时六、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幻灯片展示抗战时期城市废墟、逃难人群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战争好不容易结束了。

作为老百姓,你会想过………的生活。

生:平安、安定、稳定、没有战争的生活。

师:结束战争,平安生活,这是所有人民共同的愿望,但是对于中国的命运,两个不同的党派各有打算。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本第一、二段,看一看它们各自是何打算?(生默读)生1: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真诚地希望通过和平的道路,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生2: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

师: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分别会将中国带入怎样的道路呢?生(齐):共产党的态度会使中国前途光明,而国民党的态度会重新将中国引入黑暗。

(幻灯片展示共产党与国民党给中国所确定的两条道路并进行板书)师:没错,“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国共两党就必然会有一场决战。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两种命运是如何进行决战的。

板书:两种命运的决战(二)讲授新课师:从两党截然不同的态度可以看出,抗战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生: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师:(幻灯片出示蒋介石与毛泽东合影照片)认识他们吗?生(齐):认识。

蒋介石、毛泽东师:那既然国共两党的矛盾如此深刻,为什么国共两党最高领导还会有这张合影呢?生:……重庆谈判(小声)师:哦,看来有的同学预习的课文,对,这是蒋介石与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的合影。

1.重庆谈判(幻灯片展示问题:蒋介石为什么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师:请同学们阅读99页后两段大字回答。

(学生阅读)师:有答案了吗?生:蒋介石为了争取时间,部署内战,以和平谈判作掩护。

师:那毛泽东知道他的阴谋吗?生:知道吧。

师:那毛泽东此去无疑去赴一场鸿门宴,但他为什么又要奔赴重庆呢?(幻灯片展示问题:毛泽东在明知蒋介石是假和谈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去重庆谈判?)生:为了争取和平,揭破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

(幻灯片展示国共目的概括)师:那么在共产党的努力下这次谈判取得哪些成果。

请阅读100—101页大字。

(学生阅读)师:谁来说说取得哪些成果?生1:(读《双十协定》)生2:(读政治协商会议及其主要内容)师:请进一步总结取得哪些成果。

生:双方签定《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师:依据刚才两位同学读的《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请思考这些内容说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谁的利益?生(齐):人民的利益。

师:咱们学习了重庆谈判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国共双方的目的及成果。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重温这一事件。

(播放视频,通过播放视频,渲染了课堂气氛,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有助于每个历史人物及他们的事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节小结:(板书)师:国共两党以各自不同的目的在1945年8月进行了重庆谈判,而且经过共产党的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2.内战爆发师:共产党在重庆谈判过程中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面对重庆谈判的成果,国民党采取了什么态度?请阅读课本101页第二自然段。

生:撕毁协议,发起内战。

师:为什么蒋介石敢于撕毁协议,发起内战呢?(幻灯片出示内战爆发前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力量对比表、美军援助国民党的生:从力量对比上看,当然是国民党会赢。

师:蒋介石当然也认为自己力量这么大,当然会赢了,所以才敢于撕毁协议,发起内战。

那么请大家阅读102页—103页,对内战开始的情况简要了解。

(幻灯片出示内战爆发情况,请学生根据图示简要讲述战争过程)师:为什么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能够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幻灯片展示问题)生:四人小组讨论。

师:请每小组选一个代表回答。

生1:因为中国共产党有人民的支持。

生2:因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代表人民的利益。

生3:因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有利的作战方针。

如粉碎全面进攻时采取以运动战为主的作战方针。

粉碎重点进攻时采用蘑菇战术。

(根据此生回答板书)师:(幻灯片展示问题答案)中国有句俗话叫:“邪不压正”,国共双方战争的性质是不同的,对于国民党反动派来说是反人民的不义之战;对于全国人民及其子弟兵来说,是中共领导下的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人民解放战争,是正义的。

当不义遭遇正义必将失败。

再加上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的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更是保证了正义之战的胜利。

本节小结:(板书)可以看出解放在战略防御阶段战争进行得非常成功。

3.挺进大别山师:(幻灯片出示敌我力量变化图)经过一年的作战,敌我力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也为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而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就是1947年6月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那么共产党的反攻为什么首先要选择挺进大别山?(播放视频,请大家根据视频结合课本介绍及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形势图思考问题)师:有答案了吗?生:(读104页小字第三到四行)师:观察,大别山已经临近哪个城市?生(齐答):南京。

师:南京是什么地方?生:南京是国民政府所在地。

师:这就是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所在。

(指导学生读图,使历史史实直观形象,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把握。

通过阅读小字部分,增强学生对挺进大别山意义的理解,为讲述三大战役做好铺垫。

)本节小节:(板书)以挺进大别山为先声,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接着华东野战军、西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也相继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

标志着战争形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三)课堂小结师:下面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幻灯片展示本课提纲)师:(根据小结内容提问)照这样的形势你认为哪一方会赢得胜利呢?生:(齐答)共产党。

师:那好,我们就在下一节课来看一看大家的预测究竟准不准。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下练习,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幻灯片展示练习题)(四)巩固练习:A、填空:1. 1946年国民党在国支持下悍然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 1947年3月-8月,在的指挥下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边区的重点进攻。

3.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召开,通过的决议包括等。

4.1947年6月____率军跃进大别山B.材料题: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由延安抵达重庆,震动了整个山城,重庆工人、学生、市民等各界人士称颂毛泽东的大智大勇。

请回答:(1)上述史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国共两党举行这一历史事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教学反思:《两种命运的决战》这一课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利用了音像资料、新闻图片,增强了学生对史实的直观形象的理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这节课共有二个教学目标,一是知道重庆谈判,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二是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这两个目标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一体。

如何把这些相互联系的史实直观形象而又条理分明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是本次授课当中的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体验、材料体味、引导化解、练习巩固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把使用材料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去品评、玩味、升华,培养良好的民族精神和道德观念。

成功之处:1.所选取的材料生动形象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2.学生借助这些材料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3.课堂上,我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表扬奖励,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4.教学中,对于学生不好理解的知识,适当补充了材料,如重庆谈判的过程。

补充后,学生理解容易了,基础知识深化了,课堂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不足之处:引导过于简单,过渡太突兀,太仓促,点拨不及时,力度不大等。

努力方向: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精华,制定更加周密的教案,使教学既忠于教材,又活化教材,还要高于教材,让历史课成为学生乐学乐上的好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