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名师教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内容标准】(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理解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教学要点】要点: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难点:全面正确地理解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意图;理解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其前后变化的合理性。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日子。
中国人民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那么历经八年抗战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和平、安定等)但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破灭了。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决战,又再次陷入了三年内战时期。
想不想知道中国又面临怎样的两种命运与决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新课探究】一、重庆谈判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两种不同的命运和两个不同的前途(阅读教材教材105页的第一、二自然段)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国民党:背离全国人民的愿望,坚持独裁内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两种命运的决战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军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能力培养(1)分析理解:抗战胜利前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比较辩异:国共双方围绕重庆谈判的目的和谋略。
(3)归纳概括: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军事策略及其变化。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抗战胜利后,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以假和平、真备战的反革命手法,阴谋发动内战,确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展开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斗争,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初基。
(2)国共双方战争的性质,对于国民党反动派来说,是反人民的不义之战;对于全国人民及其子弟兵来说,是中共领导下的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人民解放战争。
(3)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保证了人民解放军以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难点: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意图三、课堂设计课堂导入师:很高兴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1945年8月15日,日帝投降,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
中国人民雪洗了百年耻辱,第一次取得出反帝的完全胜利。
那么历经十年内战和八年抗战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学生答:和平、安定等)师:但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破灭了,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决战,又再次陷入三年内战时期。
想不想知道中又面临怎样的两种命运决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6、两种命运的决战》(板书)板书:“一、重庆谈判”师;首先请同学们读教材P105页一、二段,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哪两种不同命运和前途?2分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生: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愿望,建设一个独立、自主、富强的新中国。
国民党:背离人民愿望,坚持独裁内战。
师:很好。
中共代表人民的愿望,是一条光明的前途;而国民党背离人民是一个黑暗的前途。
两种命运的决战 PPT课件 华东师大版

•
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
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
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
•
25、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
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
35、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发奋,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
36、构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就应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
3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
38、咱们是国家的主人,就应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
39、把自我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A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B 消除了内战爆发的隐患
C 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 避免了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治
4、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标着着( A)
A 全面内战的爆发
B 重点进攻的开始
C 第二次国共合作再次破裂
D 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
5、一名中学生的作文里有如下一句话: “1945年8月,我们的城市是最受全国人民关 注的,因为这里关系着举国上下的和平与安
三.转战陕北
1.进攻陕甘宁边区 1947年3月
思考 国民党军队为什么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
2.转战陕北: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毛泽东转战陕北
四.挺进大别山
1.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区
历史: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

1、抗战时期国民党为什么要和共 产党合作? 2、抗战时期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国 民党合作? 3、抗战即将胜利,人民的愿望是 什么?国共两党是怎么想的?
中日民族矛盾
(抗战时期)
国共间矛盾
(抗战胜利后)
和平建国(共产党) 独裁内战(国民党)
-------------
光明
------------
黑暗
说一说
1、蒋介石集团已发动内战,消灭共 产党的决心已定,他们有没有立即 采取行动?又耍了什么花招?为什 么? 2、共产党要不要派毛泽东去谈判? 为什么?
重庆谈判
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 共产党:争和平、揭骗局
重庆谈判成果
1、签定《双十协定》
2、通过政协会议决议
有 益 于 人 民
内战爆发时国共力量对比
沙家店
羊马河 蟠龙镇 青化砭
(共)
(国)
430 万人 130 万人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战略防御
1947.6
战略进攻
谈一谈
共产党反攻为什么首先 要挺进大别山?
共产党
揭 争 骗 和 局 平
重庆谈判
真 假 备 和 战 平
《双十协定》
撕 毁 协 定
履 行 协 定
维 护 决 议
二.材料题:
毛泽东说:‘‘打仗不在一城一地 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有人失 地,地终可得.有地失人,必将人地皆失. 少则一年,多则两年,延安仍要回到人民 手中.”请回答: 1.毛泽东上述谈话发生在哪一年? 为什么? 2.上述材料体现了怎样的军事思想?
最早到当地考察的中外科学家们曾对沧海商田的确切位置争论不休,最终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出了争论更加激烈的“沧海商田游移说”。 此说是由瑞典探险家了定提出的,他认为沧海商田存在南北湖区,由于入湖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原来的湖水就自然 向另一处更低的地方流去,又过许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风蚀会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这个周期为1500年。 ; /xs/0/928/ 沧海商田 kgh20neg 了定这一学说,虽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但对此质疑反对者也不在少数。中国科学家根据对沧海商田的科考结果,也对沧海商田游 移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然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人们对沧海商田这个幽灵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扑朔迷离了。
华师大版八上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ppt课件

②经济上: 根据课文图及材料想一想:在当时根据 地开展了什么运动?
可否猜测一下该运动的结果呢?
议一议:
艰苦奋斗的延安精 神是否过时?
二、重庆谈判
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美国的支持, 但蒋介石并没有马上对共产党领导的人 民军队宣战,你知道为什么吗?
迫于和平呼声 争取备战时间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原因 :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 哪两种命运的决战?
黑暗和光明两种命运
一、两种命运
1、黑暗的命运
阅读P120阅读卡,思考:为什么说国民 党提出的主张代表着中国的黑暗命运?
国民党今后的任务就是消灭共产党
实施独裁专政,准备发动内战
广大人民渴望和平
当时国统区的状况:
• 独裁专政 压制民主中国共产党为了全 国人民面前表明诚意,尽一 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捍卫 人民利益; • 另一方面,也可揭露国民党 阴谋,争取对国民党尚抱幻 想的人们。
•
人民得到的权利,绝不允许轻 易丧失,必须用战斗来保卫。我们 是不要内战的。如果蒋介石一定要 强迫中国人民接受内战,为了自卫 ,为了保卫解放区人民的生命、财 产、权利和幸福,我们就只好拿起 武器和他作战。这个内战是他强迫 我们打的。 ——毛泽东
通货膨胀
物价飞涨
2、光明的命运: 阅读P120阅读卡,思考:为什么 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代表着中国的 光明命运?
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 当时根据地的发展:
①政治上:
请仔细描绘7-72图中人物的 动作表情,思考:为什么人民积 极参加选举?
人民得到了民主选举的权利,翻身作 了主人,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权利,他们 非常珍惜。
②经济上: 根据课文图及材料想一想:在当时根据 地开展了什么运动?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教案1 华东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教案1华东师大版一、教材分析《两种命运的决战》选自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
此课前承《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后启《解放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长期战乱,人民渴望过和平、安定的日子,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毛泽东以非凡的气魄赴重庆谈判,以揭穿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双方经过和谈签订《双十协定》,但墨迹未干,国民党统治集团就公然撕毁成议,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重庆谈判: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道路、两个中国命运的斗争趋向尖锐,集中表现在重庆谈判。
(2)转战陕北: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转战陕北牵制敌人。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敌我双方力量发生显著变化时,人民解放军适时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2.难点(1)全面正确地理解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意图。
(2)理解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其前后变化的合理性。
三、教学维度1、知识与技能:了解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现“创境引趣——探究体验——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体验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
3、情感与价值:认识国共双方战争的性质,对于国民党来说是反人民的不义之战,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四、教学流程1、创境引趣(1)导入课题师:很高兴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日子。
中国人民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那么历经八年抗战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和平、安定等)师:但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破灭了。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决战,又再次陷入了三年内战时期。
第16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内容标准】(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理解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教学要点】要点: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难点:全面正确地理解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意图;理解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其前后变化的合理性。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日子。
中国人民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那么历经八年抗战的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和平、安定等)但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破灭了。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决战,又再次陷入了三年内战时期。
想不想知道中国又面临怎样的两种命运与决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新课探究】一、重庆谈判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两种不同的命运和两个不同的前途(阅读教材教材105页的第一、二自然段)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国民党:背离全国人民的愿望,坚持独裁内战。
2019-2020学年度最新第16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教案 华东师大版

安排
1课时
教学
过程
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胡锦涛接见连战图片)
认识图片上的人物吗?.
生(齐):认识!胡锦涛,连战。
师:这位是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胡锦涛主席在致欢迎词时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体现出国共两党是什么关系?
生(齐):朋友。师:六十年Biblioteka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也进行了一次会晤
(幻灯片展示蒋介石与毛泽东合影),认识他们吗?
生1:勇敢。生2:不怕困难。
师:而且还要有智慧。即“大智大勇”。这次谈判取得哪些成果。请阅读106—107页大字。(学生阅读)
师:谁来说说取得哪些成果?生1:(读《双十协定》)生2:(读政治协商会议及其主要内容)师:请进一步总结取得哪些成果。生:双方签定《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师:依据刚才两位同学读的《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请思考这些内容反映了全国人民的什么心愿?生(胸有成竹):和平;自由;民主。师:咱们学习了重庆谈判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国共双方的目的及成果。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重温这一事件。(播放视频,通过播放视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每个历史人物及他们的事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段关于重庆谈判的视频渲染了课堂气氛,简洁而有效的达到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授课
类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知识识记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军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能力培养(1)分析理解:抗战胜利前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2)比较辨异:国共双方围绕重庆谈判的目的和谋略。(3)归纳概括:人民解放军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军事策略及其变化。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抗战胜利后,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以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手法,阴谋发动内战,确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共产党针锋相对,展开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斗争,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2)国共双方战争的性质,对于国民党反动派来说,是反人民的不义之战对于全国人民及其子弟兵来说,是中共领导下的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人民解放战争。(3)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保证了人民解放军以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效)
1.知道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
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内战的独裁本质。
2.掌握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
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史实。
3.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维护和平民主的意识。
自主学习:(学习内容P99—P105,时间15—20分钟,方法圈点批画。
)
识记理解:
一、重庆谈判
1.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真诚地希望通过的道路,
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蒋介石集团在政府的支
持下,坚持的方针,阴谋发动。
2.目的:为了争取,揭穿蒋介石集团
的反革命政策。
3.经过:年8月28日,、等中共代表
飞抵,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
4.结果:1945年月日,国共双方签署(即
《双十协定》),确定了“”。
根据协定,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
5.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全面内
战爆发。
接着,又向、等解放区发动全面进
攻。
人民解放军采取以为主的作战方针,经过8个月的作
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
二、转战陕北
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共中央所地,
中共中央主动撤出,但仍留在转战和指挥。
西北
野战军在的指挥下,采取“蘑菇战术”,先后取
得、、等战斗的胜利,最终粉碎了
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
三、挺进大别山
1.背景:年,敌我力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解放军由战略防御
转入。
2.经过:1947年6月底,、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
从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在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建
立革命根据地。
3.意义:挺进大别山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
了。
各个战场的胜利,标志着战争形势发生了。
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自主困惑,时间10分钟)
1.过国共双方举行重庆谈判的出发点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2.千里挺进大别山的目标和作用各是什么?
3.请你举例说明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前后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什么?
展示点拨: 1.分层展示 2.教师点拨
达标测评:基础达标:
1 1、抗战胜利后,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A.中原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C.上党解放区D.陕甘宁解放区2、流行词汇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和平”“民主”最有可能流行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 C.国共重庆谈判 D.解放战争
3、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
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下列
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开启思想大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C.《鸦片战争的烽烟》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4、1947年,西北野战军在粉粹敌军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时采用
的战术是()
A.阵地战
B.防御战
C.城市攻坚战
D.“蘑菇战术”
5、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
A.《双十协定》 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 D.《国内和平协定》
6、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收复延安 B.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三大战役
7、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
A.彭德怀、贺龙 B.陈毅、粟裕
C.刘少奇、邓小平 D.刘伯承、邓小平
小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