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寒热属性会影响疾病

合集下载

寒性凉性温性和热性食物大全详解

寒性凉性温性和热性食物大全详解

寒性凉性温性和热性食物大全中医中的四气,是指药有寒、凉、温、热等四种不同的性质。

寒、凉食物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证(阳胜或阴虚)。

其作用主要是疏散风热、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潜阳等。

温、热食物则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证(阴胜或阳虚)。

其主要作用是温里散寒,助阳益火、活血通络、行气解郁、芳香开窍等。

平性食物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或寒、热病证均可,多用作营养保健。

1.寒性食物淡豆豉、马齿苋、酱、苦瓜、藕、食盐、甘蔗、柿子、茭白、蕨菜、荸荠、紫菜、海藻、海带、竹笋、慈姑、西瓜、甜瓜、香蕉、猪肠、桑葚、蛏肉、柚、冬瓜、黄瓜、田螺。

2热性食物芥子、鳟鱼、肉桂、辣椒、花椒、胡椒,生姜、葱白、香菜, 红茶,白酒等3.温性食物高粱、糯米韭菜、小茴香、刀豆、生姜、葱、芥菜、香菜、油菜子、韭子、大蒜、南瓜、木瓜、薤白、、醋、龙眼肉、杏子、杏仁、桃、樱桃、石榴、乌梅、荔枝、栗子、大枣、胡桃仁鹿肉、熊掌、羊肉、狗肉、猪肝、猪肚、火腿、猫肉、鸡肉、雀、鳝鱼、虾、淡菜、鳙鱼、鲢鱼、海参、羊乳、鹅蛋。

4.凉性食物小米、大麦、绿豆、小麦、薏米、荞麦茄子、白萝卜、冬瓜子、冬瓜皮、丝瓜、油菜、菠菜、苋菜、柑、苹果、梨、枇杷、橙子、西瓜皮、芒果、橘、槐花、菱角、茶叶、蘑菇猪皮、鸭蛋。

5.平性食物豌豆、黑大豆、赤小豆、蚕豆、黄豆、粳米、玉米、白薯、马铃薯洋葱、藕节、黄花菜、荠菜、香椿、茼蒿、圆白菜、芋头、扁豆、胡萝卜、白菜、豆豉、百合、荷叶、橄榄、无花果、李子、葡萄、白木耳、木耳、香菇黑芝麻、榛子、南瓜子、落花生、白果、莲子、桃仁、李仁、酸枣仁猪肺、猪心、猪肉、猪肾、猪蹄、牛肉、鹅肉、白鸭肉、鹌鹑、鹌鹑蛋、蜂蜜、蜂乳、香榧子、芡实、燕窝、鸡蛋、鹅蛋、牛奶、白砂糖、黄鱼、泥鳅、鲳鱼、青鱼、鲫鱼、鲤鱼、龟肉、鳖肉、海蛰。

饮食养生首先要讲“性”。

“性”(或“气”)是指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

从中医角度说,食物分为五大性,一般是平、寒、凉、温、热这五性。

禁忌冬季饮食

禁忌冬季饮食

禁忌冬季饮食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人们在寻找温暖的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饮食。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需要滋养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不受到寒冷的影响。

但是,有些食物在冬季是禁忌的。

本文将介绍冬季禁忌饮食。

一、冷饮冷食在冬季,应该尽量避免食用冷饮冷食。

这种饮食会降低人体的温度,影响到人们的消化系统。

此外,如果长期食用冷饮冷食,还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二、生冷蔬菜在冬季,生冷蔬菜也是禁忌饮食。

这些蔬菜通常生长在春季和夏季,冬季根本没有生长的条件。

此外,这些蔬菜在冬季生食会影响到人们的胃部消化,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消化问题。

三、寒性食品在冬季,寒性食品也是禁忌饮食。

这些食品通常具有寒性,如西瓜、柿子、柠檬等。

这些食品会造成体温下降,增加人们感冒的风险,引起呼吸道感染等健康问题。

四、高糖饮食在冬季,高糖饮食也是禁忌饮食。

这些食品会使人们的血糖水平急剧上升,增加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风险。

此外,高糖饮食还会增加人们的肥胖风险。

五、海鲜在冬季,海鲜也是禁忌饮食。

虽然海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是在寒冷的冬季,海鲜容易诱发身体的炎症反应,引起过敏等健康问题。

六、油腻食品在冬季,油腻食品也是禁忌饮食。

这些食品比较难以消化,会影响到人们的食欲和健康。

此外,高油腻食品还会增加人们的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冬季禁忌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应该避免食用以上禁忌食品,以保障身体健康。

在冬季,应该重点关注热量和营养的摄入,加强对身体的保养,才能够度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

简述四气五味的基本含义

简述四气五味的基本含义

简述四气五味的基本含义四气五味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指人体内的五种基本物质,它们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是指酸、甜、苦、辛、咸。

四气五味理论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来看四气。

寒和热是相对的两种气质,寒气是指一种寒冷的性质,具有收敛、收敛、缩小的作用,而热气则是指一种炎热的性质,具有发散、扩张的作用。

温和凉则是介于寒和热之间的两种气质,温具有温和舒适、滋补作用,而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的疾病往往与四气的失衡有关,通过调节食物和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恢复身体的健康。

其次是五味。

五味是指食物和药物的主要味道,包括酸、甜、苦、辛、咸。

每一种味道都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能够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酸味具有收敛、收缩、固涩的作用,具有收敛气血、止血定痛的作用;甜味具有滋补、润泽、补气作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苦味具有清热、干湿、解毒的作用,能够清热利湿、降火解毒;辛味具有发散、宣动、温化的作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散寒祛湿;咸味具有软坚、通窍的作用,能够软坚散结、通窍泄痰。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往往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来判断患者体内的寒热虚实情况,然后再选用相应的药物和食物来进行治疗。

在中医药治疗中,药物的寒热属性和味道完全成为了选择药物和食材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中医治疗中,寒热属性和五味理论被广泛应用,比如在感冒的治疗中,由于感冒常由风寒或风热所致,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具有辛、温、苦等味的药物,以达到发散风寒或清热解毒的目的。

在调节体质和养生保健中,人们也常常会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通过饮食和药膳来调理身体,比如对于寒性体质的人来说,可以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葱、羊肉等,来改善体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中医对于饮食禁忌的重视与西医的建议

中医对于饮食禁忌的重视与西医的建议

中医对于饮食禁忌的重视与西医的建议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身体状况。

中医和西医在对待饮食禁忌的态度和建议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就中医对饮食禁忌的重视以及西医的建议展开讨论。

一、中医对于饮食禁忌的重视中医重视饮食禁忌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根据中医理论,食物与人体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注重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通过饮食调节来达到身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并将人体的脏腑归属于五行理论中的五脏。

例如,对于脾胃功能不佳的人来说,中医禁忌寒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导致脾胃失调。

中医还强调食物的药性,认为食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通过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食物来调理身体。

在中医的治疗过程中,中医师还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特定的饮食禁忌,以避免食物与药物相互影响,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例如,中医对于正在接受某些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建议避免进食某些食物,以免食物的成分干扰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二、西医对于饮食禁忌的建议与中医相比,西医对于饮食禁忌的建议相对简化。

西医强调均衡的饮食结构以及摄入适量的营养素。

在西医看来,没有绝对禁忌的食物,但一些食物因其营养成分的特殊性质可在某些病症或状况下限制摄入。

例如,心脏病患者在西医的建议下应该限制摄入高胆固醇、高盐和高脂肪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增加心脏负荷并导致血管阻塞。

糖尿病患者则需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控制血糖水平。

而对于一般人群来说,西医强调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低脂肪动物性食物等营养均衡的食物。

此外,西医还强调饮食的科学烹饪方法。

烹调食物的方式也会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产生影响。

例如,烹饪时尽量减少过度加热和大量的油脂使用,以保持食物的营养价值。

三、综合分析与建议综合分析中医和西医对饮食禁忌的态度和建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议:1.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可参考中医的饮食禁忌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和禁忌。

2.在摄入食物时,要注意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各种营养素,尽量避免偏食。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看待肛肠疾病的饮食因素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看待肛肠疾病的饮食因素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看待肛肠疾病的饮食因素肛肠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痛苦和困扰。

在中医肛肠科学中,饮食因素被认为是肛肠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是导致肛肠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饮食不节,主要包括饮食过量、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等方面。

饮食过量,尤其是过度进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煿之品,容易导致胃肠积热。

这些高热量、高脂肪、辛辣刺激的食物在体内难以消化,会产生过多的湿热之气。

湿热下注于肛肠,使得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从而引发肛肠疾病。

比如,过多食用油炸食品、火锅、烧烤等,容易引起肠道燥热,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长时间的用力排便可能会损伤肛门直肠部位的黏膜和血管,引发痔疮、肛裂等问题。

饮食不洁,指的是食用了被污染、变质或者含有寄生虫、病菌的食物。

这些不洁食物进入胃肠道后,容易引发胃肠道炎症。

炎症如果蔓延到肛门直肠部位,就可能导致肛肠疾病的发生。

比如,食用了不洁的生水、未洗净的蔬菜水果,或者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

频繁的腹泻会刺激肛门直肠部位,使其黏膜受损,增加肛肠疾病的发病风险。

饮食偏嗜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些人过度偏好甜食、油腻食物,而忽视了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

膳食纤维对于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肠道蠕动减缓,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就会导致大便干燥、硬结。

排便时,干燥的大便容易擦伤肛门直肠黏膜,引发肛肠疾病。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的寒热属性对肛肠疾病的影响。

过度食用寒凉食物,如冷饮、生冷瓜果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生。

湿邪下注于肛肠,也可能引发肛肠疾病。

而过多食用温热食物,如羊肉、桂圆等,则容易助热生火,加重肛肠部位的湿热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和治疗肛肠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保持饮食的均衡。

中医养生饮食

中医养生饮食

中医养生饮食
中医养生饮食是中医学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食疗系统,它强调食物的药物性和药食同源的理念,指导人们如何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健康、预防疾病。

以下是一些中医养生饮食的要点:
1. 食物的属性:中医认为食物具有寒热性、味道和归经等属性,在养生饮食中需要科学地搭配食材,使之能够在体内相互作用,达到调和阴阳、益气补血、健脾养胃、清热解毒等功效。

2. 食物的制作:中医建议食物应该注意烹调方式,尽量选择清蒸、炖煮、煲汤等烹调方式,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 食材的选择:中医认为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都是适宜人体健康的食材,推荐多种食材混合食用,以达到多种营养成分均衡供应。

4. 饮食的规律:中医提倡适量、定时、规律地进食,不要过度饮食或暴饮暴食,保证饮食营养均衡。

5. 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饮食:中医认为不同身体体质、季节和人群都需要调整饮食,做到因人而异。

通过中医养生饮食的调理,可以达到调节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如果您想尝试中医养生饮食,建议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或中医养生机构进行咨询和指导,以便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和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

食物的冷暖与养生

食物的冷暖与养生

食物除五味外,还有寒热、温凉等不同性质,它包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指食物属性的寒热阴阳;二是指饮食入腹时的状况(食物生熟及冷热温度)。

古人总结出这样的经验:“苦辛化阳”、“甘甜化阴”、“苦咸泄泻”、“甘淡缓中”,并以此制定了多种多样的滋补方案。

《寿世保元》曰:“所谓热物者,如膏粱、辛辣、厚味之物是也,谷肉多有之;寒物者,如水果、瓜桃、生冷之物是也,菜果多有之。

”属于前者的还有姜、椒、蒜、韮等;属于后者的还有鱼、鳖、蟹、贝类水产等。

张景岳指出:“饮食致病,凡伤于热者,多为火热而停滞者少。

”内可见阴虚痰热,胃脘灼痛,热结旁流等症;外可见创伤痈肿等。

“伤于寒者,多为停滞而全非炎症”。

常见食滞腹胀、腹痛泄泻,甚至飧泄滑脱手足厥冷等。

有的人吃了贝类水产后,旋即腹痛腹泻,便是为寒食所伤。

此外,人入腹时食物的生冷热烫也有讲究。

《灵枢﹒师传篇》云:“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凄凄。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年届九旬,人间其长寿秘诀,答曰:“吾不以脾胃暖冷物,热生物矣。

”说明人之热腹不宜承受过多的冷食,让热的脏腑去暖冷食,于人体无益。

即使盛夏,也不主张冷饮。

冷饮有害于健康,甚至会加重病情。

但饮食过热也可致病。

那么,为什么饮食过冷过热都对健康不利呢?我们日常的食物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要消化这些营养素,除了要有胃酸、胆汁等消化液外,还要有各种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各种酶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温度。

当消化道内食物的温度和人体的温度差不多时,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发挥得最充分。

因此,要保持消化系统健康,消化功能正常,首先应注意所吃的食物的温度应与自己的体温大致相同。

在炎热的夏季,不少人喜欢吃冰冻食物,大量进食冷饮冷食。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以提高所进食食物的温度,于此同时,各种消化酶因食物温度过低不能充分发挥其消化作用,故不利于食物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

在冬季,有些人喜欢吃过热的食物,同样会影响消化酶发挥作用,故不利于食物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

生活中的中医常识-寒凉温热平

生活中的中医常识-寒凉温热平

生活中的中医常识-寒凉温热平
中医常识中,食物、药物以及身体本身的属性可分为“寒、凉、温、热、平”五个属性。

寒:具有寒性的食物或药物容易导致体表及内脏脏器寒凉,引起手脚冰凉、烦躁、腹泻、尿频等现象。

例如:西瓜、西药等。

凉:具有凉性的食物或药物可凉血、清热、润肺,适用于体内有热、发热或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的人。

例如:绿茶、绿豆等。

温:具有温性的食物或药物有助于温补身体,增强体质,治疗寒湿病疾。

例如:生姜、茴香、羊肉等。

热:具有热性的食物或药物容易上火,导致口渴、手脚心发热、口腔溃疡等症状加重。

例如:辣椒、牛肉等。

平:具有平性的食物或药物无明显的寒热属性,可以调和各种属性的食物或药物,达到平衡效果。

例如:米饭、小麦、豆腐等。

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状态都与这五个属性有关,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搭配食物和药物,可帮助保持身体健康,缓解疾病,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过多者肝气旺盛,容易发火,而血液不足之人恐惧多、容易害怕。

另外,血液充足的人体形一般都很大。

因此,吃得多导致肥胖的人血液充足,容易发火。

既然肥胖者胆小怕事,可为什么又容易发火呢?原因很简单QQ316055993他们想通过发火掩饰心中的恐惧。

这与弱小的动物在感到恐惧时竖立全身的毛qq316055993装出防御姿势是一样的。

体形偏大的儿童愿意发牢骚且容易发火,而真正强大的人很少轻易发火。

相反,血液不足者多恐惧,身体矮小者通常会血液不足。

所以体形矮小的人也胆小。

因此,摄取食物过少而导致气血不足和39身体虚弱的人,很难展现出气宇轩昂的形象。

最近有研究报告称“糙米等粗加工谷类可减少心脏病的发生”,而除了肉体疾病之外,粗粮还可以极大地影响人的精神。

中医理论认为,五脏藏神,而神指的是人的思维活动。

另外,心管理精神。

因此,精神活动中心脏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所以,只有心脏健康,才能保障精神健康。

五脏藏精,而精是神的基础。

所谓精神,就是精与神的统称。

因此,精强才能让神充足。

由于糙米和大豆等粗加工谷类属于种子食物,本身具有的生精作用对身体和精神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体内脏腑在消化这些不易消化的粗粮过程中得到锻炼,而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对精神的锻炼。

快餐食品不仅生精能力差,对激发消化功能也没什么作用。

而这种现象,最终导致的是人精神力的下降。

所以,培养一个有朝气的孩子,绝离不开粗粮。

过食引发消化道系统障碍,并因此而触发怒气。

过食还会生成大量能量,如不能合理处置这过剩的能量,极易转化成愤怒的能量、性爱的能量和暴力的能量。

一行禅师《怒气》人们把有勇气的人称之为胆大的人,而胆大两个字中的胆指的就是人体中的胆囊。

因此,人想勇敢需先强健胆才行。

只要走出家门就表现得异常胆怯的儿童,通常都有胆虚的问题。

一般来讲,胆虚的儿童大都会有指甲薄和经常性的扁桃体肿大的特征。

凡属于此类型的人,宜多吃具有强健胆囊的春天的野菜和蔬菜。

与这两种食物相反,辣味和甜味食物容易导致胆虚。

所以请父母牢记,正是你们随意买给子女的饼干和饮料、快餐食品导致孩子越来越缺乏勇气了。

除胆虚的儿童外,肾虚的孩子也普遍胆小。

儿童肾虚的特征为脸黑,爱打哈欠,伸懒腰的次数也很多。

还有一些肾虚的儿童,会出现便秘、尿频、睡觉冒汗等症状。

凡表现出以上肾虚特征的孩子,应远离甜味。

因为,甜味会伤肾。

现代人一定要对食物的冷热属性有个清晰的了解。

人体只有在体内的寒冷之气,即寒气和热气平衡时方能保持健康。

要是机体的寒性过强或热性偏大,就会打破身体平衡导致疾病。

纵观现代的疑难杂症,大多跟这个原因有关。

中医理论和西方医学理论大相径庭。

西方医学中不存在的中医专用理论有气、经络、三焦、气化作用、体质论,以及在中医41中所占分量很大的寒热概念。

若说西方医学最大的缺点,就是它的理论缺乏有关寒热的理论,而在中医中,寒热恰恰又是无处不在的。

天有阴阳,人有寒热。

在人体中寒为阴,热为阳。

大自然和人体互通,而大自然精气通过经络影响人体。

所以,暑热季节里人体会变热,寒冷季节里人体也会随之变冷。

另外,大自然有寒冷地区和温暖地区,人体也分寒冷的阴性体质和温热的阳性体质。

病症有寒冷症状较多的阴性病症和温热症状较多的阳性病症,而人体脏器也同样有着热心和冷肾之分。

食物也是一样,作为同属于大自然的物质,也有寒性和热性之分。

由此可知,大自然和人体、脏腑、食物的阴阳寒热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互相影响。

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出现偏差时,必然会产生疾病。

所以,想通过食物调节人体的阴阳寒热,必先了解食物本身的寒热属性。

然后,我们还要弄清进食过冷和过热食物时五脏六腑的反应。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症用温热的方药治疗,热症要用寒凉的方药治疗。

)身处寒冷的地区,秋冬季节,体质和所患病症是寒性的人要食用热性食物。

相反,在温热地区,春夏季节,体质和病症属于热性的要进食凉性食物。

这才是通过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核心所在。

了解食物的寒热属性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食物本身的属性,其二是食物经过保存和烹饪以后的属性。

下面先让我们了解食物本身的寒热属性。

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寒热属性。

比如,酒类和辣椒即便是和冰块搭配在一起,到了胃里也会让身体变热,这两种食物注定是热性食物。

相反,梨、西瓜和香瓜等即便是加热食用,也容易43让身体受寒、导致腹泻等。

因此,这几类食物肯定是寒性食物。

吃了味苦食物以后,身体变寒,兴奋劲也会得到抑制。

因此,苦味属寒。

和苦味相反,吃辣的时候会出现脸部发红、出汗的现象,这是辣味食物多热的特性导致的。

可事实上,对所有食物的属性都了如指掌,准确选择食物难之又难。

所以,只要能大致了解选食标准,并均衡摄取食物,就算是拥有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即便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只需知道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的广义标准,而无需一一了解白菜、萝卜和菠菜等所有蔬菜中的营养成分。

那些具体的营养素,只是在患病和烹饪特殊食物的时候才需要精确考量。

日常生活中,大致掌握食物寒热属性的判断标准,只对个别和特殊的食物进行分类,应用到疾病治疗就可以了。

中医根据种类和味道区分食物。

以种类区分,食物大致可分为肉类、谷类、野菜类、蔬菜类和水果类。

而以味道区分,则可分为酸、甜、苦、辣、咸、淡味。

那么,按种类和味道分属的食物的寒热属性会是什么样子呢?按种类区分的食物,按热性强弱排列依次是肉类>鱼贝类>谷类>野菜、蔬菜类>水果类。

由此可知,食物中肉类的含热程度最高,而蔬菜、野菜和水果最低。

再看肉类和蔬菜类的关系,肉类属阳多热,蔬菜属阴且冷。

谷类温热、蔬菜较冷。

从热到冷排列味道的结果为辣>甜>酸>咸>苦。

这说明辣味最热,而苦味最冷,有很强的解热功效。

辣味和甜味属阳多热,酸味、咸味和苦味属阴且冷。

清淡味道虽然属阳,却拥有通过尿液解热的阴属性。

如想享受健康人生,一定要常年均衡摄取各种食物。

与其吃大量的补品,还不如少吃对身体有害的食物。

表现为多热的阳性体质的人最好少吃肉类、鱼贝类、辣味和甜味食物。

与之相反,表现为体寒的阴性体质的人不宜多储藏状态和烹调方法会影响食物的属性了解了食物本身的属性以后,还需考虑到烹调方法。

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用火加工食品或加入调料拌匀之后再吃。

当然,如果是生食食物,只需关注食物本身的属性就可以了。

烹调方法注定会影响食物的寒热属性。

即便是同一种食物,人体对加热和未加热的反应也不相同。

比如,喝冷牛奶后经常腹痛腹泻的人,喝热牛奶就不会出现上述症状。

一般来讲,阳性体质的人宜吃略带寒性的食物,而阴性体质宜吃温热食物。

用火烹调的食物多带热性火烤、油炸以及煮的过程必会给所有食物带来火气。

本属于阴寒属性的谷物,如大麦、小米等经过加热会转变为温热的食物。

另外,寒性食物如芝麻等,经过炒制以后,会变温。

谷类不进行加热处理很难消化,因此人们通常会煮熟以后再吃。

加热之后一些凉性谷类会变成温热食物。

因此,我们不妨把此类谷物直接归类为温热食物。

另外一些原本就具有热性的谷物,加热食用毫无疑问会增加体内热气。

同样,本性多热的肉类和鱼贝类也属于需加热食用的食物。

因此,它们也属于热上加热的类型。

炭烤、油炸肉的热性更强,而辣椒酱烤肉等添加辣味和调料的食物热性更是惊人。

所以吃肉太多,体内肯定会堆积热毒。

除了肉类,较多含热的食物还有面粉。

和热性食物相反,蔬菜和水果加热后寒气会减少。

吃蔬菜水果容易腹泻的内寒体质者,最好稍微加热一下再吃,无需考虑营养素被破坏的现象。

如果方便,制作蔬菜汤、水果汤食用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食物中的营养即便有些损失,也不会影响滋养阴阳之气的功能,而且长期吃也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蔬菜和野菜,少放调味料才能保存固有属性很多人喜欢生食蔬菜和野菜。

这时添加的调味料将直接影响此类食物的性味。

大多数野菜和蔬菜都属于凉性食物,因此配合食用属于阳性的辣味、甜味调料即可平衡阴阳。

不过,过辣的调料会压制蔬菜的阴气,在体内化热。

例如白菜虽属于寒性食物,但加工成辣白菜以后,会在辣椒等调料的影响下拥有均衡的性味。

但加工辣白菜的过程中如果加入的辣椒过多,会让辣白菜的属性变热。

不止是白菜,在调味料的影响下其他蔬菜也会表现出相同反应。

大多数现代人对辣椒等辣味食物和白糖等甜味调料情有独钟,却并不了解这些食物都会在体内形成热毒。

需知蔬菜和野菜,只有少放调味料,味道清淡的时候才能保持本性,并滋养阴气。

冰箱里的食物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吃吃含有寒气的水果、蔬菜、咸味以及苦味食物。

冰箱里保存的食物都很凉。

日常生活中最成问题的就是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冷冻饮料。

其实,冰水这种被人们看好的清凉饮料,却会在体内制造大量寒气。

所以,如果你非要把水冰一下再喝,最好还是把水拿出冰箱,等水中的寒气消失后再喝,这才是正确的饮水习惯。

另外,为了保持新鲜度,将本就属于寒性的水果放入冰箱后即取即食,会导致寒性加寒性的现象。

所以冰箱里保存的食物,最好先在常温下放一段时间,减少冰箱带来的寒气之后再吃,不要即取即食。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大致了解了食物的属性。

下面,再让我们联系自己和家人爱吃的食物,分析一下食物的寒热属性吧。

吃加热后的热性食物会热上加热,而冷藏食用寒性食物就会寒上加寒,那么你和家人的体内到底积累了多少寒热之气呢?你现在的饮食是不是和以下几种习惯类似?①喜欢调制辣味食品或喜食油腻的肉类食品。

辣味烤肉、辣味鸡排、辣味烤鱼、炭烤肉、油炸肉、牛扒、汉堡等肉类食品。

②不管吃什么,都喜欢加辣椒。

在热气腾腾的手擀面里放辣椒酱、大蒜、咖喱等。

③喜欢面食和甜味食品。

喜欢有很多糖、鲜奶酪和鸡蛋烘制的蛋糕,面包,汉堡,比萨,可乐等,吃饱后还经常以饼干糖果等甜品做零食。

④喜欢极寒的食物。

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水果(尤其是西瓜、香瓜、梨、柿子)、饮料,加入冰块的绿茶,利用水果减肥,用水果和蔬菜沙拉替代主食。

如果用体温计来测量的话,人体的温度差异不是很大,但每个人对气候的变化和食物的反应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体热的人不喜欢酷暑和滚烫的食物,而体寒的人厌烦寒冷的冬季和冰凉的食物。

就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我们才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培养生活习惯和预防疾病。

通常阳性体质的人表现为体热,而阴性体质的人表现为体寒。

以性别区分,则男性属阳体内多热,女性属阴体内多寒。

如以年龄归类,孩童属阳多热,老人却因为阳气不足多寒。

判断人体寒热有个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抚摸手掌。

手掌以候胃……胃中寒则手鱼际之络多青,胃中热则手鱼际之络多赤。

(手掌心发热胃中有热,手掌心寒则胃中寒。

胃中寒者,鱼际附近的络脉发青,胃中热者鱼际附近的络脉发红。

)鱼际附近的血管发青,意味着胃寒。

胃寒越严重,络脉发青程度越深。

此类人群应避免食用寒性食物。

手掌发凉的人大多会表现为胃寒,此类人群以阴性体质、女性和老人居多。

与之相反,手掌发热的人多为胃热者,主要由阳性体质、男性和小儿构成。

手掌发红者胃热;手掌苍白,尤其是鱼际穴附近青筋突起的人一定是胃寒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