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林

合集下载

2024年《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024年《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试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5030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试验学时数:36学时试验学分:1教材:主要参考书:《分子生物学试验指导》徐庆华等成栋学院立项教材 2024一、课程说明《分子生物学试验》以介绍分子生物学中的试验方法、试验手段和培育学生试验操作技能为其主要内容。

须要以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其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动手实力,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通过试验,要求学生能在原有的相关理论学问基础上较全面和深化理解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驾驭基本的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和技巧,初步具备肯定的试验设计实力,以求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和扎实的基础。

本试验课在方法上力求经典,试验内容涉及了质粒DNA的提取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质粒分析;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体外基因扩增及产物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

二、学时安排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试验一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一、试验特点试验类型:综合试验类别:专业基础安排学时:6 每组人数:2二、试验目的1、驾驭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和试剂盒提取质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驾驭琼脂糖凝胶的制备及外源DNA的检测原理。

3、了解质粒DNA的粗略定量方法。

三、试验内容提要1、将单菌落接种于3m1含相应抗生素的LB培育基中,37℃摇菌过夜;2、12,000rpm离心30sec,收集菌体;3、加200u1溶液I(含RNaseA 100ug/ml ),振荡悬浮菌体;4、加200ul新配制的溶液II,颠倒混匀;5、溶液澄清后马上加入预冷的200u1溶液III混匀后冰上放置5~10 min;6、4℃、12,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加0.7倍异丙醇混匀,室温静置5min;7、12,000rpm离心10min,70%乙醇洗涤沉淀,抽干后溶于适量水或TE,-20℃保存备用。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课程编号:1313072215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数:68 课内实验时数:18学分:3.5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适用专业:生物技术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分子生物学为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熟练掌握DNA的结构与功能、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密码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本质;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并能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从事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从学科角度来讲,分子生物学涵盖面非常广,与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生命科学课程有交叉,《生物化学》是先修课程。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引言创世说与进化论[1];细胞学说[2];经典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3];DNA的发现[2]第二节分子生物学简史[1]第三节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含义[3];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概念[3];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3]第四节展望分子生物学的一些分支学科[1];分子生物学发展的趋势[1]重点: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难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1.简述阵德尔、摩尔根和沃森等人对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了解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概念和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熟悉 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机制。

了解基因工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的前沿领域和研究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命科学中的实际问题。

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具有查阅和分析分子生物学相关文献的能力,能够跟踪学科前沿进展。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课程内容1、绪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化学组成和一级结构DNA 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RNA 的结构与分类核酸的理化性质和研究方法3、基因与基因组基因的概念和结构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基因家族和基因簇4、 DNA 的复制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参与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DNA 复制的调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特点5、转录转录的基本过程RNA 聚合酶和转录因子启动子和终止子转录后的加工和修饰6、翻译遗传密码和密码子的特点tRNA、rRNA 和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翻译后的加工和修饰7、基因表达调控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表观遗传学调控8、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工具酶和载体目的基因的获取和克隆基因工程的应用9、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基因组测序技术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10、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讲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林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林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林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分子生物学课程名称(英文):Molecular Biology课程编码:0102122开课学期:5(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6(动物科学专业)学时数、学分数:64,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动物科学先修课程:植(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植(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后续课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原理、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发育生物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综合实习、生物技术大实验、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一、教学目的与任务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成为现代生物学领域里最具活力和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也是当代生物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

因此是生物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将重点介绍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转基因植物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讲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使他们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的本质。

本课程把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放在首位,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得到科学研究、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良好训练,为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毕业后参与科学研究或知识传播积累财富。

通过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和实验方法。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规律,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指导生物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性地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分子生物学思维方式,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置1.第一章:绪论- 介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解释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术语和概念2.第二章:DNA结构和功能- 讲解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探讨DNA复制和修复的机制3.第三章:RNA结构和功能- 介绍RNA的类型和功能- 讨论转录和翻译的原理及过程4.第四章:基因调控- 解释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探讨基因调控与细胞分化的关系5.第五章: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介绍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 分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6.第六章:基因工程技术- 介绍基因克隆、DNA测序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 探讨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7.第七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介绍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训练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理解DNA、RNA、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3. 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操作方法4. 熟悉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5. 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分子生物学知识。

五、教学要求1. 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2. 学生需完成规定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报告3. 学生需按时参加考试,考核其对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奠定坚实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愿学生在本课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提升自己对于生物科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专业本科)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专业本科)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一、课程描述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述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像的分子生物学就迅速成为现代生物学领域里最具活力的科学。

它包括: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从DNA 到RNA 再到蛋白质的遗传信息的复制, 传递, 转录和翻译; DNA的突变与修复;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 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免疫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与医学等。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方向与前沿,了解分子生物学在有关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特点;掌握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表达及其调控;肿瘤、病毒和免疫学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内容。

参考学时:总学时为54学时(理论课),其中课堂讲授44节,讨论或自主学习10节。

参考教材:陈启民主编,《分子生物学》(第一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赵亚华编著,《分子生物学教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6年叶林柏、郜金荣编著,《基础分子生物学》(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5年周爱儒主编,《生物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绪论[基本要求]1)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定义;2)熟悉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3)了解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及及其发展前景。

[教学内容]1)分子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与生物化学之间的关系;2)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历程;3)21世纪分子生物学发展的趋势: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林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技术林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分子生物学课程名称(英文):Molecular Biology课程编码:0102122开课学期:5(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6(动物科学专业)学时数、学分数:64,3.5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动物科学先修课程:植(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植(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后续课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原理、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发育生物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综合实习、生物技术大实验、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一、教学目的与任务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成为现代生物学领域里最具活力和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也是当代生物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

因此是生物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将重点介绍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转基因植物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讲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使他们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的本质。

本课程把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放在首位,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得到科学研究、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良好训练,为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毕业后参与科学研究或知识传播积累财富。

通过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和实验方法。

3、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

4、能够灵活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综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对整个生命科学有一个更新的认识,并能应用于实践。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3220080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学分:3学分总学时:60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使用教材:《基础分子生物学》,郑用琏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实验教程》,刘箭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2. 主要参考书:《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李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分子生物学》,郜金荣,叶林柏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分子生物学简明教程》,刘永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精要速览系列:分子生物学》(第3版)(中译版),特纳(Phil Turner)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

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已在生命科学、医学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方向与前沿,了解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特点,掌握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表达及其调节控制等内容。

二、课程基本要求(一)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特点;2. 了解基因概念的演变,掌握基因的概念,及核算分子的精细结构与功能;3. 掌握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及特点;4. 掌握DNA 复制的一般特点及过程,掌握基因突变和遗传重组的分子机制;5. 理解转录的基本过程、机制;掌握真核RNA 的转录后加工;6. 掌握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7. 掌握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和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规律,深刻理解基因表达的精细性和复杂性及高度可调控性;(二) 基本技能1. 掌握质粒DNA、RNA的提取和检测方法;2. 掌握PCR方法,及感受态制备和转化筛选方法;3. 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方向与前沿,及其在有关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分子生物学课程名称(英文):Molecular Biology课程编码:0102122开课学期:5(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6(动物科学专业)学时数、学分数:64,3.5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动物科学先修课程:植(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植(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后续课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原理、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发育生物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综合实习、生物技术大实验、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一、教学目的与任务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成为现代生物学领域里最具活力和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也是当代生物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

因此是生物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将重点介绍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转基因植物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讲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使他们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的本质。

本课程把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放在首位,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得到科学研究、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良好训练,为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毕业后参与科学研究或知识传播积累财富。

通过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和实验方法。

3、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

4、能够灵活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综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对整个生命科学有一个更新的认识,并能应用于实践。

本课程总学时64,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原理与仪器设备,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现有的期刊杂志,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和研究动态。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定义、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了解)。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核酸(DNA和RNA)第一节染色体概述;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特征;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了解)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 (掌握) 第三节 DNA的复制 DNA的半保留复制机理;复制的起点、方向和速度;复制的几种主要方式 (掌握)第四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DNA复制的调控 (掌握)第五节 DNA的修复回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理解)第六节 DNA的转座生物学意义;转座机制;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了解)第三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上)第一节 RNA的转录转录的基本过程;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掌握)第二节启动子与转录起始启动子区的基本结构;启动子区的识别;酶与启动子区的结合;-10区和-35区的最佳距离;增强子及其功能;真核生物启动子对转录的影响(掌握)第三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掌握)第四节终止和抗终止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抗终止(理解)第五节内含子的剪接、编辑及化学修饰(掌握)第四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下)第一节遗传密码——三联子三联子密码及其破译;遗传密码的性质(掌握)第二节 tRNA tRNA的L型三级结构;tRNA的功能;tRNA的种类;氨酰-tRNA合成酶(了解)第三节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部位;核糖体的组成和结构;核糖体的功能(掌握)第四节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氨基酸的活化;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伸;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真核生物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和折叠;蛋白质构象的形成(理解)第五节蛋白质运转机制翻译-运转同步机制;翻译后运转机制(了解)第五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法第一节重组DNA技术发展史(了解)第二节常见DNA操作技术细菌转化(掌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掌握);cDNA噬菌体文库(了解);SNP技术及应用(了解);基因敲除技术(了解)第三节基因克隆技术简介 RACE技术;应用cDNA差示分析法克隆基因;基因的大规模克隆技术;酵母单杂交法;酵母双杂交系统;基因的图位克隆法(掌握)第四节基因表达研究技术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RNA选择性剪接机制;原位杂交技术;定点突变技术;RNAi技术(了解)第五节基因芯片及数据分析(了解)第六节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EMSA;噬菌体展示技术;免疫共沉淀技术;蛋白质磷酸化分析(了解)第六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上)第一节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总论有关概念;基因调控的水平;基因表达调控信号;原核基因调控机制的类型与特点;正调控系统;负调控系统;通过特殊代谢调节基因的活性;弱化子对基因活性的影响弱化子对基因活性的影响;降解物对基因活性的调节;细胞的应急反应(掌握)第二节乳糖操纵子与负控诱导系统操纵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lac操纵子的本底表达;大肠杆菌对乳糖的反应;阻遏物lacI基因产物及其功能;CAP的正性调控(理解)第三节色氨酸操纵子与负控阻遏系统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弱化子与前导肽(理解)第四节其它操纵子半乳糖操纵子;阿拉伯糖操纵子;阻遏蛋白LexA的降解与细菌中的SOS应答;二组分调控系统和信号转导(理解)第五节固氮基因调控根瘤的产生;固氮酶;与固氮酶有关的基因及其调控(理解)第六节转录后调控翻译起始的调控;稀有密码子对翻译的影响;重叠基因对翻译的影响;poly(A)对翻译的影响;翻译的阻遏(掌握)第七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下)第一节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转录活性基因家族;真核基因的断裂;真核生物DNA 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DNA甲基化与基因活性的调控(掌握)第二节真核基因的转录启动子;转录模板;RNA聚合酶II;RNA聚合酶II基础转录所需的蛋白质因子;增强子及其对转录的影响(掌握)第三节反式作用因子反式作用因子中的DNA识别或结合域;转录活化结构域(了解)第四节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主要模式蛋白质磷酸化、信号转导及基因表达;激素及其影响;热激蛋白诱导的基因表达(掌握)第五节其它水平上的基因调控 RNA的加工成熟;翻译水平的调控(了解)第六节癌症与癌基因活化反转录病毒致癌基因;细胞转化基因(了解)第八章基因诊断和治疗第一节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况(理解)第二节基因诊断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第三节基因治疗史话(了解)第四节基因治疗的现状(了解)第五节基因治疗的方法(了解)第六节基因治疗的安全性(了解)第七节基因治疗的靶细胞研究(了解)第八节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了解)第九章转基因植物第一节转基因植物概述定义;原理(掌握)第二节转基因植物的技术方法载体转化技术;直接转化技术;种质转化技术(了解)第三节转基因植物的应用现状植物抗虫基因工程;抗病基因工程;植物抗逆基因工程;植物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植物叶绿体基因工程;植物生物反应器(了解)第四节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了解)专题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二章染色体与DNA核酸(DNA和RNA)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重点)第三节 DNA的复制(重点)第四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重点)第五节 DNA的修复回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难点)第六节 DNA的转座生物学意义;转座机制;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难点)第三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上)第一节 RNA的转录(重点)第二节启动子与转录起始(重点)第三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重点)第四节终止和抗终止(难点)第五节内含子的剪接、编辑及化学修饰(重点和难点)第四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下)第一节遗传密码——三联子(重点)第三节核糖体(重点)第四节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重点和难点)第五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法第二节常见DNA操作技术(重点)第三节基因克隆技术简介(重点)第四节基因表达研究技术(难点)第五节基因芯片及数据分析(难点)第六节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难点)第六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上)第一节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总论(重点)第二节乳糖操纵子与负控诱导系统(重点和难点)第三节色氨酸操纵子与负控阻遏系统(难点)第六节转录后调控(重点和难点)第七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下)第一节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转录活性(重点和难点)第二节真核基因的转录(重点)第四节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主要模式(重点)第八章基因诊断和治疗第二节基因诊断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重点)第九章转基因植物第一节转基因植物概述(重点)第二节转基因植物的技术方法(难点)第三节转基因植物的应用现状(难点)第四节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难点)专题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难点)四、实践教学环节分子生物学实验计划安排4次实验。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子生物学实验项目设置与要求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仔细预习实验讲义,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基本原理和关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在实验中应认真仔细地进行各项操作,如实地随时加以记录,并对观察到的各种实验现象的原因、意义进行分析与思考。

在实验后整理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及时提交实验报告。

2、实验考核:对平时在实验中的态度和表现,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报告的写作等进行考核。

实验成绩计入总成绩中。

五、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课程考核:本课程教学采用闭卷考试,期终进行。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考试成绩(70%)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分子生物学》(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0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高教出版社,2002教学参考书:Malacinski,G.M.[美],Freifelder,D.[美] 《分子生物学精要》(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2沈羽琲,《真核基因表达调控》,高教出版社,1996齐义鹏,《基因及其操作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贺淹才,《简明基因工程原理》,科学出版社,1998课程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