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简介(PPT)

北京工业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北京)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2015年2月13日
中国政区图
北京工业大学Leabharlann 北京工业大学知名校友
吴鹰:UT斯达康有限公司总裁。 祝维沙:裕兴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周志雄:软银(softbank)亚洲电信基础设施基金董事。 杨少锋:LT科技公司董事长。 刘小明:交通部交通运输司司长。北京工业大学 董路:《青年体育报》执行副总编,著名的足球记者以及评论员。 沈淑济:全国妇联副主席。 王龙斌:北京新豪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超: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副总裁兼《IT经理世界》杂志社总编辑。 张榕明: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彤:新浪网总编辑。 李嵩波:新浪网CTO。 宋杨:太和顾问公司创始人。 卢东明:Sybase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李菁:著名相声演员。
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夜大学学学生手册印刷顺序(按页排...

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夜大学学学生手册印刷顺序(按页排序)江泽民讲话左铁镛校长题字北工大八字校训: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目录一学校概况北京工业大学简介北京工业大学成教学院简介二法规制度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三北京工业大学规章制度北京工业大学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北京工业大学禁止饮酒、吸烟规定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生守则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课堂规则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实验室(机房)守则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考场规则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夜大、函授优秀学生、优秀干部评学表彰办法(试行)北京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试行)四学籍管理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夜大学生学习规程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夜大学生学籍管理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关于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的若干意见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关于专科生进行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调查报告的若干意见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关于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
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与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
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
江泽民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简介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理工管相结合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市属重点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98年九月通过“211工程”立项审核,正式进入国家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学校行列。
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始办于1980年。
1992年底与原北京联合大学经管学院成教部合并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安得广厦千万间,先来“土建”读四年——土木建筑专业相关高校推荐

安得广厦千万间,先来“土建”读四年——土木建筑专业相关高校推荐●嘉鱼(整理)目前,我国设置建筑学专业的高校非常多,并且各院校的办学历史、师资水平、科研实力等方面都有院校属性:“985工程”、双一流院校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
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被普遍认为是“985工程”院校中的第一梯队,是享誉国内外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
合并了“建筑老八校”中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后,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
优势学科专业:学校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分别是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分别是光学、电机与电器、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飞行器设计、环境工程。
就业特色:2021年有应届本科毕业生3742人,其中3634人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毕业率为97.11%。
毕业学生中就业人数3074人,初次就业率为84.59%。
2021届毕业学生中,有1207人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有671人考研录取,有189人出国(境)留学,读研比例达56.88%。
国内读研学生中,有1347人在本校,院校属性:“985工程”、双一流院校简介: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
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同为“建筑老八校”之一)、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专业排名情况

北京工业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指数: 4.8(90人推荐)
2、 土木工程 推荐指数: 4.9(63人推荐)
15、 工业设计 推荐指数: 4.5(16人推荐)
16、 艺术设计 推荐指数: 4.9(15人推荐)
17、 交通工程 推荐指数: 4.5(15人推荐)
北京工业大学专业设置
按照招生专业分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英语
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
9、 建筑学 推荐指数: 4.6(23人推荐)
10、 软件工程 推荐指数: 4.8(20人推荐)
11、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推荐指数: 4.6(19人推荐)
12、 信息与计算科学 推荐指数: 4.3(18人推荐)
13、 法学 推荐指数: 4.0(18人推荐)
14、 电子科学与技术 推荐指数: 4.6(17人推荐)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
土木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
会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广告学
法学
社会学
社会工作
社会学类
工业设计
城乡规划
建筑学
工商管理(体育特长班)
工商管理类
经济学类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生态环境材料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在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共同发起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的资助下,在北京市外专局和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成立。北京工业大学是我国获批“111计划”的首个地方院校。 北京工业大学生态环境材料学科是中国最早进行生态环境材料研究的单位之一,来在环境材料、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轻质高强合金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标志性研究成果。依托“111计划”建立的“生态环境材料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聘请了以山本良一教授为学术大师,包括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的国际顶级专家学者组成国际专家团队。该团队的专家在环境材料、生态设计、生命周期方法、材料数据库、合金设计与制备等相关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非常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北工大研究生就业情况

北工大研究生就业情况
北工大是指中国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作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学府之一,北工大的研究生就业情况备受关注。
首先,北工大为研究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环境。
学校积极与各大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习、就业机会。
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为其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北工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基础。
学校开设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课程和实验室,提供了一流的实验设备和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此外,北工大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举办了一系列的实践项目和实训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机会。
这些合作项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还为他们提供了就业的直接渠道,增加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北工大的研究生就业情况较为乐观。
学校为研究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和优良的就业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并积极开展校企
合作项目。
这些举措为研究生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北京工业大学章程

谢谢观看
第二十四条 学校设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包括学院、研究院(所)、教学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基地等。
第二十五条学院作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自主管理。
第二十六条 学院根据学校的规划、规定或授权,制订学院发展规划,制订并组织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师资 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计划,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其他学术活动,设置内部机构,制定内部工作规则和办法, 决定学院人员的聘用与管理,负责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管理和使用学校核拨的办学经费和资产,行使学校赋予的 其他职权。
理事会、校友会等在服务校友、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积极为学校事业发展争取办学资源。
第五十四条学校坚持勤俭办学,科学编制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十五条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经济责 任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保证资金运行安全。
第五十六条本章程所称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以及依法认定为学校 所有的其他权益。
第六十二条学校积极与境外教育和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关系,推进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 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推进教育国际化。鼓励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各 大学开展学分互认、教师互换、课程互通、学位互授等形式的合作办学。
第六十三条学校积极开展与各级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的合作,通过科技合作 研究、共建教学科研基地、互聘人员、联合培养学生等方式,推进政产学研用的结合;积极支持和推动企事业组 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依法与学校合作办学。
第五章经费、资产
第五十三条学校经费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 和其他收入。
北工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等级

北工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等级摘要:1.北京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2.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评估等级3.学科的优势与特点4.发展前景与展望正文:北京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北工大”)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门类涵盖广泛的全国重点大学。
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北工大的优势学科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该学科主要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领域,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评估等级根据我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评估结果,北京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等级,排名全国前10%。
这充分体现了该学科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学科的优势与特点北工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以下优势与特点:1.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和优秀青年学者;2.科研成果丰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3.实验设施完善,具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条件,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4.产学研结合紧密,与企业合作密切,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5.国际交流广泛,与多个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化水平。
发展前景与展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将继续保持优良的学术传统,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科将: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提升科学研究水平;3.拓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5.着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增强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
北京工业大学简介

学校成 为北 京市 高素质
高层 次人 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与
,
、
研 究开 发基地 。
’
学校现 有专任教 师14 5 8 人 。
其中 ,
有两 院院士8 人 .
博士 生 导 师198 人 .
正 高级 职称人 员3 1 9 人 :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4 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5 人 国家杰 出青年基金 获得者6 名 享受政府特
,
.
,
殊津贴专家3 6 人 ; 外籍教 师2 1 人 。
学校现 有普通 本科学生 124 3 5 人 ,
全 日制研 究生4 50 0 余人 .
学校
占地 面 积 8 0 余 万 平 方 米 .
建筑面 积近 70 万 平方米 。
学校紧密围绕北 京市重 点发展 的电子信息 、
生
物工 程及新医药 、
光机 电一
体化 、
新材料 、
环 境保护与资源 城 市建设 与管理 等高新技术支柱产 、
业及 行业需求 .
学科结 构得到 大 幅度 的调 整与优 化 ,
形成 了 16个二 级学院。
学校开设4 4 个本科专
业;
8 1个硕 士 学位授权点和 18 个工 程硕 士授权培养领域 :
8 4"
-
一
级学科博 士 学位授权点 3 7 个二 级 ,
北京工 业大学简介
北 京工 业 大 学创 建 于 1 9 6 0 年 是 一 所 以工 为主 理 工 经 管 文 法相 结合 的多科 性市 属 重 点
,
,
、
、
“
”
“
大学 是 国家面 向2 1 世 纪重 点 建设 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工业大学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南抵左安东路,西邻西大望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三地分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8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
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6年12月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
学校共有23个教学院所: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应用数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软件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实验学院(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激光工程研究院、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
学校现有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工商管理、建筑学、应用统计、国际商务、工程管理等6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类别;47个本科专业。
拥有光学工程、材料学、结构工程3个国家重点学科,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新型功能材料、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社区、汽车结构部件先进制造技术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1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3个机械工业联合会所属重点实验室,以及精密超精密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产学研激光加工中心、中德激光技术中心等。
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
教师中有全职两院院士6人,博士生
导师262人。
全日制本科生12000余人,研究生8600余人。
建校52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已为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培养了10万余名学生(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万余人),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北京工业大学已经成为北京市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成为展现北京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
励精图治铸就辉煌历史,奋楫直行谱写时代新篇。
北京工业大学将继续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落实《北京工业大学“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
在未来五年里,学校将紧密围绕“十二五”建设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三大战略,基本实现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转变。
学校将继续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育人质量的提高,努力将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目录
一、装备制造领域
1.数字化设计——重型龙门数控机床大型结合面实验、研究与应用 (1)
2.钛合金复杂梁框类构件五轴加工机床与工艺 (2)
3.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研究 (3)
4.隐蔽结构超声导波检测仪 (4)
5.面阵引脚QFN封装及制造方法 (5)
6.高密度QFN封装技术与制造方法 (6)
7.汽车凸轮轴生产线建设——生产线设计与自动化 (7)
8.高速铁路关键零件高效双龙门专用加工中心的开发应用 (8)
9.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检测评价技术 (9)
10.端面弧齿齿盘设计制造集成技术 (10)
11.短脉宽固体激光器 (11)
12.非金属材料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 (12)
13.石墨烯锁模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研究 (13)
二、电子信息领域
14.高亮度共振腔红光发光二极管 (14)
15.LED(发光二极管)热阻构成分析仪 (15)
16.功率LED封装热阻快速无损筛选仪 (16)
17.多深度多纹理3D视频编码关键技术研究 (17)
18.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信息系统的建立 (18)
19.基于内容的视频结构分析与检索技术研究 (19)
20.自发荧光断层成像重建算法研究 (20)
21.二维自动测量加工系统 (21)
22.基于ULC3平台的物联网水电气表系统 (22)
23.水下视频及图像中的目标识别技术 (23)
24.六轮独立驱动机器人系统 (24)
25.独轮自平衡机器人 (25)
26.“原人”柔性两轮自平衡机器人 (26)
27.两轮自平衡机器人 (27)
28.外骨骼式遥操作机器人系统 (28)
29.低功耗集成多级放大器设计研究 (29)
30.复杂系统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 (30)
31.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寿命的评估 (31)
32.射频/微波晶体管 (32)
33.增值业务质量分析平台 (33)
34.国际局交换异常检测系统 (34)
35.射频集成电路 (35)
36.HEMT热阻测试仪 (36)
37.半导体器件加速寿命试验新方法 (37)
38.多深度多纹理3D视频编码关键技术研究 (38)
39.无流量计热量表的研制 (39)
40.动感汽车驾驶半物理仿真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 (40)
三、节能环保领域
41.达一级A标准升级改造的分段进水A2/O工艺与技术 (41)
42.达一级A标准的改良SBR法技术与过程控制 (42)
43.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应用于废气处理 (43)
44.催化燃烧技术用于废气污染处理 (44)
45.痕量及超痕量有机化合物及金属元素分析 (45)
46.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 (46)
47.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活性炭优化制备技术 (47)
48.染料废水脱色技术 (48)
49.冷凝式油气回收系统的能源利用与回收关键技术基础研究 (49)
50.微细通道高效换热器 (50)
51.双向可调升降压DC/DC(直流)变换器 (51)
四、新材料领域
52.新型不锈钢药芯焊丝 (52)
53.轻金属无钎剂钎焊设备及技术 (53)
54.面向应用的新型镁合金开发 (54)
55.超细/纳米硬质合金复合粉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 (55)
56.电磁防护材料产业化开发 (56)
57.高导热性氮化铝粉体的制备技术 (57)
58.废旧电子电器资源化成套技术及关键设备 (58)
59.WRP-100高耐磨复合钢板 (59)
五、生物医药领域
60.艾滋病多载体HIV gag疫苗的研究 (60)
61.抗HIV-1药物的研究 (61)
62.人工心脏的产业化 (62)
63.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盒 (63)
64.妊娠高血压疾病监测系统 (64)
65.糖尿病微动脉功能监测系统 (65)
66.实时PCR仪 (66)
六、建筑设计领域
67.内掺于沥青路面的新型融雪剂 (67)
68.村镇地区简易灭火设施 (68)
69.大城市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协调指挥平台系统 (69)
70.交通安全设施效用评价实验研究方法 (70)
71.城市内部客运枢纽一体化衔接整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71)
72.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技术策略评估研究 (72)
73.大型及重要建筑防灾技术标准研究 (73)
74.艺术设计教育特色资源库建设 (74)
75.多媒体多维感觉体验空间研究项目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