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病例分析——肝硬化

合集下载

肝硬化大病历

肝硬化大病历

肝硬化大病历
姓名: 李某性别:女年龄:52岁
主诉: 腹水、乏力、食欲减退五个月。

现病史: 患者五个月前开始出现腹水,到当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肝
硬化,并被手术治疗了一次,后来轻微好转。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患者的病情又开始恶化,出现心慌、乏力、口粘、口渴、小便黄等症状。

后到当地医院再次诊治,被发现有中度左侧胸腔积液,肝、脾大,左肺纹理增多。

血常规检查提示血小板下降及一些异常值。

于是医生
开出了西药调理,同时推荐到大医院治疗。

既往史: 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定期服用药物治疗。

体格检查: 血压140/90mmHg,体重59kg,呼吸19次/分,心率88次/分。

腹部轻度膨隆,压痛轻,肝区触及肝实质,边缘光滑,质地坚硬。

脾可触及,无特殊异常。

辅助检查:肝功能测试异常,血小板计数低,腹腔穿刺抽出浑浊液体2600毫升,化验来源于渗出液。

血氨呈现高值,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较高。

腹部CT和B超检查发现多次肝切除术后,有大量渗出液体积聚
于腹膜内,肝、脾大。

诊断:肝硬化,腹水,未特定的食欲减退。

治疗:对症处理、忌酒、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多次穿刺抽腹水、定期观察。

疗效:短期内有所缓解,但病情仍持续恶化。

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由于长期存在的肝损伤而引起肝脏组织的疤痕化。

这种疾病会导致肝功能的持续性受损,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来探讨其病情特点、诊断和治疗策略。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60岁,主诉近期出现腹胀、食欲差、体重下降,并伴有进行性乏力、黄疸。

患者既往有多年的酗酒史,并患有病毒性肝炎。

体格检查显示腹水、黄疸、肝脾肿大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肝功能代偿不全。

临床病例分析:1. 病因分析:患者酗酒史和病毒性肝炎的存在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长期过量的酒精摄入会引起肝损伤,病毒性肝炎则是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之一。

2. 症状分析:患者主要出现腹胀、食欲差、体重下降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腹水的存在有关。

乏力和黄疸可能是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3. 体征分析:腹水、黄疸以及肝脾肿大是肝硬化的常见体征。

腹水的形成是由于肝功能不全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和门静脉压力升高所致。

4. 实验室检查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减退,肝功能代偿不全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诊断和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诊断其为肝硬化。

治疗策略如下:1. 病因治疗:针对患者的酗酒史,需引导患者戒酒,避免进一步对肝脏造成损害。

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

2. 对症治疗:针对腹水,可使用利尿剂和限盐饮食,必要时行腹水穿刺。

针对黄疸,可通过改善肝功能和胆汁排泄来缓解症状。

此外,对乏力和食欲不振,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3. 并发症治疗: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如肝性脑病、门腔静脉高压等。

根据具体病情,可采取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来缓解并发症。

4. 肝移植:对于某些晚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唯一的治愈方法。

肝移植手术可以替换掉患者功能受损的肝脏,重建正常的肝功能。

肝硬化案例分析PPT参考课件

肝硬化案例分析PPT参考课件
肝硬化案例分析
1
2020/1/15
概念
病因及发 病机制
肝硬化
辅助检查
健康宣 教
护理措 施
护理评估
2
肝硬化
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病理特点为广泛的细胞变性坏死(伴或不伴炎症 过程),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正常肝小叶 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临床上可出现多系统 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晚期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 等并发症。肝硬化是种全球性的常见病,不同国 家和地区因环境、种族、生活方式的差异,发病 率不同。好发年龄为35~50岁,多见于男性青壮 年,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高。
1)全身症状:一般情况及营养状态较差,表现为消瘦、乏力面色灰暗精神不振,部分病人有低热、水肿 等症状。
2)消化道症状: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食,有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进食 油腻食物可引起腹泻,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胃肠道淤血水肿致消化吸收障碍、肠道菌群失调、腹水及脾大加 重消化道症状等有关。半数以上病人有轻度黄疸,少数有中度或重度黄疸,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或广泛坏死,是 肝功能严重减退的表现,预后不良。
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
1)脾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症早期即有脾脏充血、肿大,一般为轻度或中度肿大,在左助缘下可扪及。 后期伴有脾功能亢进,脾对血细胞破坏增加,使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正常情况下,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之同的交通支很细小,血流量很少。门静脉压 力升高时来自消化器官和脾脏的回心血液流经肝脏受阻,导致主要的门腔静脉交通支开放并扩张血流量增加建立 侧支循环。①食管下段底静脉曲张,主要是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和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奇静脉等开放,当恶 心、呕吐、咳嗽、负重时,腹内压突然升高,或粗糙食物机械损伤、胃酸反流腐蚀损伤时曲张静脉容破裂大出血。 ②腹壁静脉曲张:由于脐静脉重新开放,与附脐静脉腹壁静脉等连接,在脐周和腹壁可见迂曲静脉,以脐为中心向上 及下腹壁延伸。③痔核形成: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中、下静脉吻合扩张破裂时引起便血。

《肝硬化教案》课件

《肝硬化教案》课件

《肝硬化教案》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了解肝硬化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掌握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了解肝硬化的预防和预后。

1.2 课程内容:肝硬化的定义和病因。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肝硬化的预防和预后。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肝硬化的定义和病因2.1 课程目标:了解肝硬化的定义。

掌握肝硬化的病因。

2.2 课程内容:肝硬化的定义。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其他病因。

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肝硬化病因的理解。

第三章: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3.1 课程目标: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了解肝硬化的诊断方法。

3.2 课程内容: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肝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

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肝硬化临床表现和诊断的理解。

第四章:肝硬化的治疗方法4.1 课程目标:掌握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4.2 课程内容:药物治疗。

饮食治疗。

心理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肝硬化治疗方法的掌握。

第五章:肝硬化的预防和预后5.1 课程目标:了解肝硬化的预防措施。

掌握肝硬化的预后情况。

5.2 课程内容:肝硬化的预防措施。

肝硬化的预后情况。

5.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肝硬化预防和预后的认识。

六、肝硬化的药物治疗6.1 课程目标:了解肝硬化药物治疗的原则。

掌握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

了解抗纤维化药物和抗炎药物的应用。

6.2 课程内容:抗病毒药物。

抗纤维化药物。

抗炎药物。

其他药物。

6.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肝硬化药物治疗的理解。

七、肝硬化的饮食治疗7.1 课程目标:掌握肝硬化饮食治疗的原则。

【医学课件】 病例讨论——肝硬化

【医学课件】 病例讨论——肝硬化

七、任务检测
一、名词解释: 肝硬化、假小叶
二、简答题: 1、简述假小叶的特点。 2、简述门脉性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的原因
八、任务评价
详见《消化系统疾病》章节评价表
变是不可逆的; 形态特征为:伤与修复反复交替
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 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肝小叶结构改建 肝血液循环途径改建
肝变形、变硬 不可逆的形态改变
门静脉高压症 肝功能不全
基本过程
肝细胞变性, 坏死和炎症
坏死区网状纤维塌陷、 网状纤维融合及胶元化 为纤维化的开始; 早期病变称肝纤维化
【医学课件】 病例讨论——肝硬化
一、病例导入
患者,男性,54 岁,商场职员,腹胀 3 年、 水肿 2 个月,近10d 加重。 现病史:患者于 20 年前患病毒性肝炎,虽积极 治疗,仍反复多次复发,肝功能持续异常。近2 年来经常感全身疲乏、腹胀、嗳气、食欲不 振.不能参加体力劳动。近 2 天出现下肢水肿, 腹部逐渐膨隆,大便滴泻, 2~3次 / d ,小便量 少而黄。 10d 前因过度劳累同时大量饮酒,腹 胀 、水肿加重,小便量少。 既往史:l0年 前患病毒性肝炎, 酗酒 6 年。
1.肝小叶(hepatic lobule) 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 ,有50万~100万个。
2.门管区(portal area) 为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 组织小区,可见伴行的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 脉和小叶间胆管,合称门三联管。
四、教学内容--肝硬化
㈠、概述 肝硬化不是一种特异性的疾病,而是多种原因
引起慢性肝损伤的晚期阶段。 肝硬化中肝结构破坏累及整个肝脏,其形态改
2)慢性炎细胞浸润 3)小胆管内淤胆 4)新生的小胆管和假胆管 5)原有肝损害的病变

肝硬化案例分析版

肝硬化案例分析版
影像学检查
进行肝功能、血清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生化检查,了解肝脏功能状态。
生化检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进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肝脏组织病变情况。
病理学检查
03
治疗方案与过程
患者信息
患者为58岁男性,诊断为肝硬化(Child-Pugh B级)合并乙肝病毒感染。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抗病毒、保肝和对症治疗方案。
体格检查
初步诊断
患者常出现肝区疼痛、肝大等体征,需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原发性肝癌
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需与慢性肝炎鉴别。
慢性肝炎
患者常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需与肝脓肿鉴别。
肝脓肿
鉴别诊断
进行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边缘等情况,判断是否有肝硬化、脾肿大等病变。
诊断依据
病因分布
肝功能状态
并发症情况
分析所选病例的肝功能状态,了解不同肝功能状态与肝硬化的关系。
分析所选病例的并发症情况,了解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03
病例特殊情况
02
01
02
临床诊断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诱因、演变过程等。
病史采集
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淋巴结等情况,测量体温、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入院治疗
治疗过程
病情变化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及治疗调整情况。
治疗期间,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轻微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未作特殊处理。
治疗方案调整
初诊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上述治疗方案。
初诊方案

病理学肝硬化

病理学肝硬化
(1)肝内血管体系被破坏和改建引起门脉高压症; (2)肝实质长期反复破坏导致肝功能不全。 4.预期尸检可见主要病变,作出病理诊断并分析死亡原因。
主要病变:小结节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脾肿大, 距贲门 3cm处粘膜见0.2cm破裂口。
病理诊断: 小结节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死亡原因: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析死亡原因。
肝硬化
肝细胞持续反复弥漫性变性坏死
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肝脏变形,质地变硬(肝硬化) 肝小叶结构及血管系统 破坏改建
晚期,肝功能不全,门脉高压
一、病因
引起肝细胞反复持续变性坏死的各种因素
(一)病毒性肝炎 (五)长期肝内胆汁淤积
(二)慢性酒精中毒 (六)血吸虫病
(三)代谢障碍
假小叶:
肝硬化时由纤 维组织包饶的肝细 胞团,不具备正常 肝小叶结构称为假 小叶
(四) 肝内血管系统破坏和改建
肝脏正常血液循环
A
肝内血管系统破坏和改建
1.再生结节压迫肝静脉分支
2.大量肝窦闭塞,肝内血管网 减少 (弥漫纤维化致)
3.肝内血管异常吻合: ⑴门静脉—肝动脉
假小叶
⑵门静脉—肝静脉
⑶肝动脉—肝静脉
病例讨论
55岁男性患者,10年前曾患急性肝炎住院治疗, 3个月后病愈出院。近4年每逢劳累后感周身乏力、 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休息后症状可以缓解。 近1年来无诱因上述症状加重,常有牙龈出血和鼻 衄。近2个月来逐渐出现腹部隆起、尿量减少、下 肢水肿。6天前突然呕血,既往除有吸烟和饮酒嗜 好外,否认其他病史。
(二)病因学分类 根据引起肝硬化的原因
1.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2.酒精性肝硬化 3.寄生虫性肝硬化 4.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 5.代谢性肝硬化 6.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 7. 胆汁性肝硬化 8.营养不良性肝硬化 9.隐源性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的病例分析

肝硬化病人的病例分析

肝硬化病人的病例分析发表时间:2012-04-05T15:39:13.92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0月总第201期供稿作者:王化龙[导读]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

王化龙(朝阳市卫生学校辽宁朝阳 122000)【摘要】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

本文从一肝硬化病例入手,重点阐述了肝硬化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护理、治疗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肝硬化; 病例; 分析【中图分类号】R65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92-01 1一般资料患者,刘某,男性,38岁,因“右上腹痛1周” 来社区医院就诊。

护士进行评估,资料如下:1.1病史:患者描述自一周前开始出现腹部不适,腹胀,右上腹明显,并有加重的趋势。

患者说“我觉得自己的肚子好像比以前大了,可吃东西没什么胃口,全身无力”。

他告诉护士以前没得过胃病,可现在什么也不想吃,但最近的体重没有明显变化。

20岁时查出澳抗阳性,以后也没有什么症状。

由于工作需要经常与客户吃饭,每周2次以上,每次饮酒(白酒)100g/d以上,大约有10年了。

1.2查体:一般资料:意识清醒,发育良好,营养中等。

视诊:腹膨隆,双侧对称,腹壁无皮损和瘢痕,腹式呼吸弱,无静脉曲张和异常搏动。

听诊:可闻及肠鸣音。

叩诊:腹部鼓音区小。

触诊: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2cm。

2讨论问题2.1请分析上述资料中,哪些是不正常的,需要深入观察?2.1.1 腹部不适,腹胀,右上腹明显,并有加重的趋势:右上腹的脏器包括肝、胆、结肠右曲,导致右上腹腹胀的疾病有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结肠癌等。

急慢性肝炎伴明显腹痛,胆囊炎莫菲氏症阳性,肝癌肝脏明显肿大且质地硬,加泰蛋白明显升高,结癌上腹部有肿块。

2.1.2肚子好像比以前大了,腹膨隆,双侧对称:全腹膨隆见于巨大肿物、腹水、气腹。

放射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可鉴别。

2.1.3吃东西没什么胃口,全身无力:食欲不振考虑的疾病有肝胆疾病,此病肝病的几率大,肝硬化早期表现主要是食欲不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
概念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病因
①病毒性肝炎;②酒精中毒;③胆汁淤积;④循环障碍;⑤毒物或药物;⑥代谢障碍;
⑦营养障碍;⑧免疫紊乱;⑨血吸虫病;
我国似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为多见。

国外以酒精中毒所致者多见。

病理
大体上肝脏变形,早期肿大,晚期缩小,边缘薄而硬。

组织学上: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或破坏,被假小叶取代。

根据结节形态,肝硬化可分为小结节性、大结节性及混合性3型。

临床特点
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发病高峰在35-48岁,男女比例为3.6~8:1。

诊断要点
有病毒性肝炎或饮酒等相关病史;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肝质地坚硬有结节感;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

鉴别诊断
1.与表现为肝大的疾病鉴别如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寄生虫病、累及肝的代谢性疾病及血液病等。

2.与引起腹腔积液及腹胀的疾病鉴别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腹腔内肿瘤、巨大卵巢囊肿等。

3.与肝硬化并发症鉴别
(1)上消化道出血应与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

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2)肝性脑病应与低血糖、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鉴别。

(3)肝肾综合征应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鉴别。

进一步检查
代偿期除病理外各项指标基本无异常。

失代偿期时可有以下表现:
1.血常规代偿期无明显异常,失代偿期可有因脾亢等因素所致血三系改变。

2.尿常规代偿期无明显异常,失代偿期可依据是否存在黄疽而变化。

3.肝功能代偿期正常或轻度异常,医学全.在线提供.失代偿期可出现胆红素增高、肝酶异常、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蛋白电泳中γ-球蛋白增高;血胆固醇降低等等改变。

4.免疫功能异常。

5.腹腔积液检查多为漏出液。

SAAG≥11g/L。

6.影像学检查。

7.消化内镜检查。

8.肝穿刺检查。

9.腹腔镜检查。

治疗原则
本病无特效治疗,关键在早期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并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并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以及针对并发症的处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