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01我会写脑nǎo(脑袋、电脑、呆头呆脑)袋dài(脑袋、袋子、口袋)严yán(严格、严厉、严严实实)实shí(虚实、实实在在、实力)挡dǎng(挡住、挡路、不可阻挡)视shì(视线、电视、视而不见)线xiàn(视线、线条、一线生机)坛tán(花坛、天坛、酒坛)显xiǎn(显得、明显、大显神通)材cái(药材、器材、大材小用)软ruǎn(又松又软、柔软、软和)刮guā(刮过、刮风、刮目相看)库kù(宝库、库存、四库全书)02我会认兴xīng(兴旺、小兴安岭、兴师问罪)侧cè(侧着、侧身、侧面)欣xīn(欣赏、欣喜、欣欣向荣)浸jìn(浸渍、沉浸、浸透)乳rǔ(乳汁、乳白色、乳臭未干)剑jiàn(利剑、长剑、刻舟求剑)梢shāo(树梢、末梢、喜上眉梢)舍shè(宿舍、房舍、旅舍)膝xī(膝盖、膝下、护膝)临lín(临时、来临、临危不惧)03多音字兴xīng(兴奋)xìng(高兴)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04近义词融化一一消融欣赏一一观赏苍翠一一青翠名贵一一珍贵诱人一一迷人05反义词融化一一冻结名贵一一低廉巨大一一微小06理解词语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
葱葱茏茏: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严严实实:食物之间结合得紧,没有空隙。
利剑:锋利的剑。
苍翠:(草木等)深绿。
珍贵:著名而且珍贵。
诱人:吸引人的。
07句子解析1.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因为阳光是从严严实实的树梢穿过来的,从树梢的缝隙漏下来的,所以像利剑一样。
“利剑”一样的太阳光也写出了夏天阳光的耀眼。
2.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及教案【原文】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教案】教学要求: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初步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搜集的资料,揭题。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地出示课件(中国政区图,红点闪烁显示小兴安岭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位置。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 部编版

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2、通过品读关键词语,学习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
3、初步感受作者“有景物有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读好文中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作者“有景物有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读好题目之美1、出示本单元介绍的大好河山,开启课本游,引出课题2、学习多音字“兴”,结合语境区分两个读音。
3、抓住关键词“美丽”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此导入设计一方面是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激发孩子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为本课学习奠定祖国之美的情感基调,另一方面是想借助语境让学生学会区分多音字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积累词句之美1、出示文章第一段内容,指导学生抓住“数不清”“几百里”等关键词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景美的特点。
2、学生按照自读要求,初读课文。
自读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标出段序。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预学情况,重点指导读好有特点的词和文中的长句子。
(1)出示文中的轻声词、词串、叠词轻声词:脑袋榛子蘑菇葡萄词串:侧着脑袋的小鹿又香有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酸甜可口的葡萄叠词:小溪淙淙葱葱茏茏严严实实密密层层(2)出示长句子,读好停顿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将词语归类学习,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同时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思想,老师只对重难点进行点拨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积累词句之美。
】三、梳理脉络,品读语言之美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哪句话写的?2、抓住最后一段话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品味春之美。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1、圈一圈:圈出美丽的景物。
2、画一画:画出优美的句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赏析《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那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天,小兴安岭是一座绿色的宝库。
冰雪融化,溪水潺潺,树木抽出嫩绿的新芽,各种野花竞相开放,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小兴安岭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参天的大树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林间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地方。
秋天,小兴安岭变得五彩斑斓。
树叶像被画家染过一样,红的、黄的、橙的、褐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果实累累,满山遍野都是丰收的喜悦。
冬天,小兴安岭披上了银装。
雪花飘飘,树枝上挂满了晶莹的冰凌,大地一片洁白,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小兴安岭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资源丰富。
这里有珍贵的木材,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还有清澈的河流和矿产资源。
赏析:《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以四季为线索,生动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作者通过对春天冰雪融化、新芽抽发、野花盛开、鸟儿歌唱的描绘,展现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通过夏天大树郁郁葱葱、凉风习习的描绘,展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清凉宜人;通过秋天树叶五彩斑斓、果实累累的描绘,呈现了小兴安岭秋天的丰饶美丽;通过冬天雪花飘飘、大地洁白的描绘,刻画了小兴安岭冬天的纯净梦幻。
此外,课文还强调了小兴安岭的资源丰富,既有珍贵的木材,又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还有清澈的河流和矿产资源,进一步突出了小兴安岭的重要价值。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情感饱满,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情。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美丽的⼩兴安岭》是⼀篇优美的写景⽂章,以季节变化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兴安岭⼀年四季的美丽景⾊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好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课⽂原⽂ 我国东北的⼩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桦、栎树……⼏百⾥连成⼀⽚,就像绿⾊的海洋。
春天,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
⼭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汇成⼩溪,淙淙地流着。
溪⾥涨满了春⽔。
⼩⿅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喝⽔,有的侧着脑袋欣赏⾃⼰映在⽔⾥的影⼦。
夏天,树⽊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的浓雾⾥。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样的⾦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花坛。
秋天,⽩桦和栎树的叶⼦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们献出了酸甜可⼝的⼭葡萄,⼜⾹⼜脆的榛⼦,鲜嫩的蘑菇和⽊⽿,还有⼈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松⼜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熊不得不躲进各⾃的洞⾥。
紫貂捕到⼀只野兔当美餐,⿊熊只好⽤⾆头舔着⾃⼰⼜肥⼜厚的脚掌。
松⿏靠秋天收藏在树洞⾥的松⼦过⽇⼦,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兴安岭⼀年四季景⾊诱⼈,是⼀座美丽的⼤花园,也是⼀座巨⼤的宝库。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教案 教学要求: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词的准确、⽣动。
2.初步认识⼩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热爱⼤⾃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兴安岭⼀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备课方案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备教材教法文本解读1.内容简说《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2.结构特点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结构清晰。
第1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
第2~5自然段具体写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春天里嫩绿的叶子、融化的积雪、淙淙的小溪、可爱的小鹿,都富有生机;夏天里葱葱茏茏的树木、乳白色的浓雾、蓝蓝的天空、各色的野花,色彩斑斓;秋天里有飞舞的落叶、山葡萄、榛子等,一派丰收的景象;冬天里有张望的松鼠、躲藏的黑熊,等待着春天的来临。
第6自然段,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对全文作了总结,再次点明小兴安岭景美物丰的特点。
其中,第2~5自然段都以描写树木开头,照应了第1自然段中的“绿色的海洋”。
3.写作特色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富有美感。
比如,“抽出”一词将春天枝条快速生长的样子描绘得形象直观。
“葱葱茏茏”“严严实实”和“封”,表现了夏天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写出了勃勃生机;“浸”写出了被浓雾笼罩的整片森林宛如仙境一般的美;“献”体现了小兴安岭物产的丰富,尽显“巨大的宝库”价值所在。
文中的语句表达富有变化,充满情趣。
比如,“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把小鹿的机灵可爱写得特别形象;松鼠“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短短的文字就把松鼠期盼春天的可爱形象勾勒出来了,为冬天的小兴安岭平添了几分生气。
4.插图说明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夏日林海的照片,一幅是冬天森林的照片。
插图与课文情境融合,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之美。
5.习题运用课后第三题意在引导学生大胆交流阅读感受,实现语言内化运用,可在学完整篇课文之后进行教学。
让学生先说说“最喜欢哪个季节”,确定好去旅游的季节;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说说“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季节去旅游”。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表格式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优质版教案

(3)读准多音字“兴”“舍”。(出示课件6)
让学生根据词语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多音字“兴”,文中读“xīng”,组词“小兴安岭”,还有一个读音是“xìng”,可以组词“高兴、兴致”。多音字“舍”,文中读“shè”,可以组词“校舍、田舍”,还有一个读音是“shě”,可以组词“取舍、舍得”。
(4)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7)
预设: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可以发现课文是按季节变换的顺序写的。
(3)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按照季节变换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符合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四、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
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春天树木抽枝”的动图,引导学生谈谈看到图片后的感受,丰富学生对春天树木生机勃勃的感受。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句话。提示:“抽出”在朗读时要适当加重语气。
(2)围绕第2、3句话,感受春的气息和生机。
①引导学生围绕“融化”“汇成”“流着”“涨满”等表示动态的词,体会春天的生机和作者用词的丰富。出示“积雪融化”的图片,学生欣赏。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出示课件4)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认读生字词。
(1)(出示课件5)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
比如,识记“梢”字时,结合学过的“消、悄”等熟字,通过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梢”,了解“梢”和植物有关。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0.《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课件(共19张PPT)

➢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
雾里。
➢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
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三)总结延伸
春天的景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特点: 生机勃勃
夏天的景物:树木、雾、太阳、野花 特点:一片茂盛
PART 02
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 阅读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 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 文的生字词和基本结构,知道了本 篇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 写的。并且在本单元的前几篇课文 中已经有过赏析描写景物的句子的 能力,只是还需要加强。
PART 03
说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找出课文中春天和夏天所描写的景物,并概括出春天和
(四)布置作业
➢ 熟读课文的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 写一写你的故乡在春天和夏天时有什么样的风景。 ➢ 预习课文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PART 05
说板书设计
谢谢观看!
PART 05
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认识小兴安岭
(二)赏析词句,品味小兴安岭的美
1.自由读课文 2.品味语言 ①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②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3.迁移应用 小组讨论夏天的小兴安岭具有什么特点
➢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
美丽的小兴安岭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目录
CONTENTS
01 说教材 02 说学生 03 说教学目标 04 说教法学法 05 说教学过程 06 说板书设计
PART 01
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部编版小 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 文章用准确的字词和比喻拟人的修辞 手法描写了小兴安岭的四季风光,环 绕“美丽”这个词,按照“春、夏、 秋、冬”的顺序赞美了小兴安岭,表 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爱好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圈一圈: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
说一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讨论交流。
(1)树木:体会“抽”:更能体现树木在春天生长的非常快。
(2)积雪:体会“汇”:溪水一下子都往一个方向流淌着,好像都动了起来。
(3)小鹿:欣赏描写小鹿的句子,体会拟人的好处。
学习难点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
核心任务
1.学习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板书课题,简介小兴安岭。
(1)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课题)读准多音字“兴”。
(2)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四季分明,美不胜收。今天,我们就一起到东北的小兴安岭去感受一下那里的美吧!
4.连读首尾两段,感受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3.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让我们有感情地来读一读。
5.你能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小兴安岭的春天吗?
小兴安岭的春天是______的。
(二)学习小兴安岭夏天
1.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2.圈一圈: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小兴安岭的夏天?
说一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讨论交流。
(1)树木:
圈一圈: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语。
(1)学习小组讨论:课文按时间顺序(春夏秋冬)进行描写。
(2)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板书:总——分——总)
【活动二】识记生字,书写指导
2.初读课文,要求:(1)源自出生字,用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2)标出段号,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3)把不理解的字词、句子标上“?”,以备讨论交流。
(4)读完以后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
3.认读生字词。
(1)同桌互读,正音,评议。
(2)指名读,集体评议、正音。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3.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复习导入,畅谈感受。
1.认读生字新词。
2.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3.完成作业本第3题:选词填空。
4.完成作业本第4题:根据查字典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
注意读准平舌音“侧材”,翘舌音“视软乳梢舍”,前鼻音“严线坛显软”,后鼻音“兴”。
另外,多音字“舍”,文中读“shè”,组词“宿舍”,还有一个读音是“shě”,组词是“舍得”。(课件出示多音字)
(3)开火车读。(课件出示去拼音词语)
(4)齐读。
4.分组按自然段读一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3.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学习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2.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核心任务
1.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脑袋严实挡视线坛显材软刮库”。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字识字:脑袋挡线材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视:见+礻刮:舌+刂坛:云+土字旁软:车+欠
(3)组词巩固:严实显现软和刮胡子
2.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
3.师重点指导“线”。
“线”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比“戈”多一横。
说一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2)雾:体会“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在雾中。
(3)阳光:体会比喻句:将太阳光比作利剑,形象地描写出了太阳出来时驱散浓雾,金光四射的情景。
(4)野花: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草地开满野花时多彩多姿的美。
4.让我们有感情地来读一读。
5.完成作业本第6题: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4.完成作业本第1题:把下面的字写端正,写正确。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三】复习巩固,感受“树多”。
1.学生比赛读生字新词,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2.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3.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结构清晰,开头先讲了小兴安岭的树多,然后描写了小兴安岭四个不同季节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板书:绿色的海洋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侧、欣”等13个生字,读正确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
学习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
灵南小学三上语文备课稿
课题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过程中,积累了学习围绕一个内容来写的段落,以及借助关键词理解一段话的内容的课文的方法,因此再学习此种类型课文就不会那么困难了。课前,可引导学生去收集小兴安岭的资料,这对于理解课文有一定帮助。课文的景色描写非常有特色,语句也很优美,相信学生学习起来一定会非常愉快。
5.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6.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兴安岭给你们什么感觉?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呢?我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活动二】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生自由读2-5段:你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为什么?
细细地读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说说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交流反馈。
(一)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