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照片分析
佳能单反相机的拍摄技巧

佳能单反相机的拍摄技巧
佳能单反相机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相机,以下是一些拍摄技巧:
1.了解相机功能:熟悉相机的各种功能和设置,包括光圈、快门、ISO等,可以更好地控制拍摄条件。
2.选择合适的镜头:根据具体的拍摄需求选择适合的镜头,例如广角镜头适合风景拍摄,长焦镜头适合远距离拍摄。
3.注意光线条件:拍摄时要注意光线的亮暗程度和方向,选择合适的曝光方式和光圈大小,以获得最佳的曝光效果。
4.掌握对焦技巧: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或手动对焦来确保被拍摄物的清晰度。
5.调整白平衡:根据拍摄环境的光源类型调整相机的白平衡,以获得真实的色彩效果。
6.运用光影效果:利用光线的角度和强度创造有趣的光影效果,增强照片的艺术感。
7.注意构图:注意拍摄主体的位置和背景元素的搭配,运用构图规则如平衡、对称、三分法等,使照片更有吸引力和层次感。
8.尝试不同的拍摄模式:尝试使用不同的拍摄模式如全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等,以适应不同的拍摄情况。
9.练习稳定拍摄:使用三脚架或稳定自己的身体姿势,以避免拍摄时的抖动,获得更清晰的照片。
10.勤于实践和尝试: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尝试,才能更好地掌握相机的拍摄技巧,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
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选择与拍摄效果分析

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选择与拍摄效果分析相机快门速度是摄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清晰度和动态效果。
在使用单反相机拍摄时,我们常常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
本文将从快门速度的基本概念、选择原则以及拍摄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通常以秒为单位表示。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捕捉到细节丰富的瞬间,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以在拍摄中捕捉到运动的轨迹和流动的效果。
在选择快门速度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被摄物体的运动情况。
如果被摄物体静止不动,可以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如1/60秒或更慢,以保证照片的清晰度。
而如果被摄物体有较快的运动,如拍摄运动员奔跑的瞬间,就需要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如1/500秒或更快,以冻结运动并捕捉到细节。
其次,快门速度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拍摄环境的光线条件。
在充足的光线下,我们可以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以获得清晰的照片。
而在较暗的环境下,为了保证照片的亮度,我们可能需要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但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因手持相机导致的抖动,可以使用三脚架或增加ISO感光度来解决。
此外,快门速度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拍摄的主题和目的。
如果我们希望拍摄到流动的效果,如瀑布的流水或车辆的尾灯轨迹,可以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如1/4秒或更慢,以捕捉到流动的效果。
而如果我们希望冻结运动并捕捉到细节,如拍摄运动员奔跑的瞬间或鸟儿飞翔的瞬间,就需要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
在实际拍摄中,快门速度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镜头焦距的影响。
根据“焦距等于快门速度”的原则,当使用较长焦距的镜头时,需要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以防止因手持相机导致的抖动。
而当使用较短焦距的镜头时,可以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以捕捉到流动的效果。
最后,快门速度的选择还要考虑到个人的拍摄风格和创意。
有时候,我们可以故意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以创造出模糊的效果,如拍摄流动的人群或摇曳的树叶。
而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以捕捉到瞬间的动态和细节。
单反摄影的构图和用光技巧

单反摄影的构图和用光技巧单反摄影的构图和用光技巧掌握捕光弄影的构图诀窍1. 摄影是减法:简洁,干净,主体突出。
2. 将地平线放在1/3的位置:偏上/偏下,这是最接近黄金分割比例。
3. 被摄主体放在井字格上:在拍摄人像和花卉等被摄物体时,应该将被摄主体的关键部位放在井字格的某个交点上。
如人物摄影,将脸放在井字格左上角交点上。
4. 使用对角线构图法增强动感:在拍摄昆虫等生物时。
5. 巧妙利用前景增加画面气氛:在拍摄人像和花卉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前景以起到增加画面气氛的意图,不仅如此,前景还可起到增强空间深度感的作用,在拍摄时应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和运用前景进行构图6. 巧妙利用框架增加空间深度感:利用框架的`构图也被称之为隧道式构图法。
7. 巧妙利用虚实对比:利用景深将背景虚化能够突出主体。
利用慢速快门将运动物体虚化,可以强调时间的流逝。
8. 巧妙利用线条的构成:可以使用超广角将他们汇聚在一起,也可以使用微距将美军的植物枝蔓从纷繁的环境中截取出来。
除此之外,逆光和侧逆光有助于使线条呈现出深浅变化。
9. 使用最少的色彩:在色彩的搭配上也可以利用减法原则,简单的色彩将产生“安静和静谧”的感觉。
拍风景“蓝色与绿色是和谐色”。
10. 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强调的是“动感”。
对比色就是色轮上互相对望的两种颜色。
例如:黄紫,红绿,橙蓝。
摄影用光的要诀:在使用暖色调的现成光源拍摄时,应注意白平衡的设置,通常,将白平衡设置为日光模式能较好地还原出现成的橙红色调。
在拍摄暗调为主的相片时,曝光补偿减小1-2档。
使用闪光灯时,千万不能将快门速度设置的高于闪光灯同步速度。
巧用侧逆光当光线从被摄物体的侧面或者后方(非正后方)照射来时,这样的光线被称为侧逆光。
侧逆光能够较好的表现出空间立体感,是最富有深度的光线。
巧用逆光逆光是从被摄物体正后方照射而来的光线,它是最受摄影师喜爱最有魅力的光线。
当画面中有太阳出现时,应适当减小1-2档曝光补偿。
单反相机对比度和饱和度调节技巧

单反相机对比度和饱和度调节技巧对比度和饱和度是摄影中重要的两个参数,它们可以决定照片的画面效果和色彩表达。
在使用单反相机拍摄时,合理调节对比度和饱和度可以提升照片的质量,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本文将介绍一些调节对比度和饱和度的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更好地运用单反相机。
调节对比度技巧:1. 使用直接测光模式:在对比度较大的场景中,使用相机的直接测光模式可以有效测量整个画面的平均光亮,帮助你获得更准确的曝光。
这样可以避免照片出现细节丢失或过曝的情况,提高画面的对比度。
2. 调节曝光补偿:根据场景的亮度情况,合理地调节曝光补偿可以增加或降低画面的明暗程度,从而改变对比度。
如果你希望照片更明亮,可以增加曝光补偿;如果你希望照片更暗一些,可以减小曝光补偿。
3. 利用HDR拍摄:HDR(高动态范围)是一种由多张曝光不同的照片合成的技术,可以在保留高光和阴影细节的同时增加画面的对比度。
通过使用单反相机的自动合成功能或后期处理软件,你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动态范围和更丰富的细节。
调节饱和度技巧:1. 使用个性化图片控制模式:许多单反相机都提供了个性化图片控制模式,可以调节饱和度、对比度等参数,根据个人偏好调整颜色的饱和度。
你可以根据画面中的主题色彩来选择适合的饱和度,突出画面的效果。
2. 注意白平衡调节:白平衡对照片的色彩饱和度有很大的影响。
合理设置白平衡可以保证照片色彩的真实还原,增强画面的饱和度。
你可以根据拍摄环境的光照情况选择相应的白平衡模式,或者手动调节白平衡。
3. 后期调整:除了在拍摄时调节饱和度,你还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软件进行再次调整。
在后期处理中,你可以使用饱和度调节工具来增加或减少整个画面或者特定区域的饱和度,使照片的色彩更加鲜艳或柔和。
总结:单反相机的对比度和饱和度调节技巧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好的照片效果。
了解这些技巧并灵活运用,可以使你的作品在色彩效果和画面表现上更加出众。
尝试不同的调节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喜好,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摄影作品。
单反相机拍照技术的技巧和方法

单反相机拍照技术的技巧和方法单反相机是摄影爱好者常用的一种相机,其拍照技巧和方法对于提升照片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单反相机拍照技巧和方法的内容。
一、充分了解相机在使用单反相机拍照之前,首先要对相机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相机的基本参数、功能和操作方法,熟悉各种按钮和拨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拍摄设置。
二、合理运用光线光线是拍照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合理运用光线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
在室内拍摄时,可以利用自然光或灯光,调整白平衡和ISO值,避免过曝或过暗的情况。
在室外拍摄时,可以根据光线的方向和强度调整曝光和拍摄角度,使照片更加生动和丰富。
三、注意构图构图是影响照片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感。
一般来说,可以运用三分法、对称法、对角线法等构图原则,将主题放置在画面的重要位置,注意前景和背景的搭配,创造出有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四、掌握快门和焦距快门和焦距是单反相机拍照的两个重要因素。
快门速度的选择可以决定照片的清晰度和动态效果,可以根据拍摄主题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
焦距的选择可以决定照片的视觉效果和透视感,可以根据拍摄主题选择合适的焦距,如广角、标准焦和长焦等。
五、运用景深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区域的范围,运用景深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拍摄人物时,可以选择较大光圈和较短焦距,使人物清晰而背景模糊,突出主题;在拍摄风景时,可以选择较小光圈和较长焦距,使整个画面清晰,突出细节。
六、运用滤镜滤镜是单反相机拍照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可以改变照片的颜色和效果。
常见的滤镜包括偏振镜、渐变镜、星光镜等,可以根据拍摄需要选择合适的滤镜,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七、合理运用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单反相机拍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可以通过调整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来改善照片的效果。
同时,可以运用剪裁、修饰、滤镜等工具进行修饰和创作,使照片更加出彩。
八、勤于练习和学习拍照技巧和方法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来提高。
佳能EOS60D单反相机摄影技巧学习和一些日常使用设置

佳能EOS60D单反相机摄影技巧学习和一些日常使用设置1.确保清晰的图像-使用视图找焦功能:在拍摄前,按下相机左侧的放大按钮,通过放大图像来确保焦点准确。
这对于要求清晰轮廓的拍摄特别有用。
-使用高质量的镜头:镜头是获得清晰图像的关键。
投资购买高品质的镜头将有助于提高图像的锐度和细节。
-使用三脚架:在需要更长曝光时间时,使用三脚架可以有效避免相机晃动,保持图像清晰度。
2.利用相机的曝光功能-手动模式:学会使用相机的手动模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曝光参数,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
这个模式对于拍摄特殊场景和主体非常有用。
-透视模式:该模式用于拍摄高对比度场景,可以通过在多个快门速度下拍摄同一张照片,然后合成成一张具有高动态范围的照片。
这对于风景摄影和建筑摄影特别有用。
-扩展ISO范围:在相机设置中,您可以启用扩展的ISO范围,以在低光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曝光。
请注意,这可能会引入一些噪点,因此只在必要时使用。
3.个性化设置-定义用户自定义功能(C)模式:在相机设置中,您可以将常用的曝光和对焦设置保存为用户自定义模式。
这使您可以快速切换到您喜欢的设置,节省宝贵的时间。
- 利用Live View模式:Live View模式允许您通过相机屏幕实时预览图像。
这对于高角度或低角度拍摄非常有用。
您还可以使用此模式手动对焦。
-自动曝光锁定:在拍摄复杂的场景时,使用自动曝光锁定功能可以将相机曝光调整为您选择的部分。
这对于主体背景明暗对比强烈的场景特别有用。
4.合理利用相机的功能和附件-运动跟踪自动对焦:当拍摄运动主体时,使用运动跟踪自动对焦功能可以确保主体始终保持清晰。
您可以通过按下相机后面的对焦点选择按钮激活此功能。
-外部闪光灯:使用外部闪光灯可以提供更强的光线,改善低光环境下的拍摄效果。
您可以通过相机菜单中的闪光灯设置进行配置和控制。
-无线遥控器和遥控器快门线:这些附件可以帮助您在拍摄时避免相机晃动。
无线遥控器可以通过无线信号触发相机快门,而遥控器快门线可以通过有线连接相机。
单反相机摄影拍摄技巧精华教程讲解

单反相机摄影拍摄技巧精华讲解拍摄前单反相机各部分功能的调节==简介==在掌握了相机的各部分名称之后,终于可以开始准备进行实际拍摄了。
应在检查确认相机各部分功能的同时,对各部分进行调节以保证使用时的舒适==步骤/方法==1、观察取景器相机购入时未进行屈光度调节,可能因使用者的视力情况差异而导致取景器显示模糊。
应根据自己的视力进行调节。
2、用屈光度调节旋钮进行调整在观察取景器的同时,旋转屈光度调节旋钮,寻找显示最清晰的位置。
3、可以看清楚了可将取景器下部的信息显示是否清晰可见作为标准来进行调整。
当眼睛疲劳时视力可能出现变化,所以应牢记调整的操作方法,随时进行调节单反相机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在掌握了单反相机的各部分配件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准备进行实际拍摄了。
那么为了保证使用的舒适性,在拍摄之前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接下来由笔者为大家介绍一下单反相机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工具/原料==电池,镜头,存储卡,背带==方法/步骤==1、准备好电池,并按照下图所示步骤安装。
2、安装镜头3、进行相机的初始设置4、插入存储卡,进行格式化5、调节取景器屈光度6、安装背带==注意事项==这样所有的拍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提高摄影水平并没有捷径,就像完成上述的准备工作一样,充分理解相机的功能和配置、牢固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里面为大家提供一款专业的单反相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单反简单拍摄的操作==简介==只要掌握了基础知识,就会发现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
只要正确对焦并按下快门按钮,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将展现在你的面前==步骤/方法==1、将拍摄模式设置为“全自动”旋转模式转盘,将标记对准全自动模式。
所谓的全自动模式,是指所有功能都将由相机自动设置的非常方便易用的拍摄模式。
2、将镜头对焦模式设置为“AF”检查镜头上的对焦模式开关,将标记对准“AF”。
这样自动对焦功能就能起作用了。
单反相机利用景深拍摄技巧

单反相机利用景深拍摄技巧景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够为照片增加层次感,使主体更加突出。
而单反相机作为专业摄影器材,具有更多的手动操作选项,能够更好地利用景深拍摄技巧。
本文将介绍单反相机利用景深拍摄技巧,帮助您拍摄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
了解景深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景深是指照片中被视为清晰的范围。
在摄影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景深:浅景深和深景深。
浅景深是指只有主体清晰,背景模糊;而深景深是指主体和背景都清晰可见。
要使用单反相机拍摄具有浅景深效果的照片,您可以尝试以下技巧:1. 使用大光圈:大光圈(小F值)可以使得相机镜头打开更大的光圈孔径,这样光线进入相机的多,能够达到浅景深的效果。
您可以选择镜头的最大光圈值来拍摄,例如F/1.4或F/2.8。
请注意,使用大光圈时要注意对焦准确,确保主体清晰锐利。
2. 使用长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可以更好地隔离主体和背景,进一步加深景深效果。
选择一个较长的焦距镜头,比如50mm或85mm,可以使主体更加突出。
3. 选择近景:将主体放置在相机前方的近景位置上,同时确保背景远离主体。
这样一来,主体会更加清晰,而背景则会模糊化。
另一方面,要使用单反相机拍摄具有深景深效果的照片,可以尝试以下技巧:1. 使用小光圈:小光圈(大F值)可以使得相机镜头关闭光圈孔径,让更多的景物保持清晰。
选择较小的光圈值,如F/8或F/11,能够使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
2. 使用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可以使整个画面都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广阔的视觉效果。
选择一个较短的焦距镜头,如24mm或35mm,可以实现深景深效果。
3. 选择远景:通过将主体和背景放置在相机前方的远景位置上,可以使整个画面都能够保持清晰。
这样一来,观众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和背景元素。
除了上述技巧,拍摄角度、物体距离和焦点位置也会对景深产生影响。
您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来实现不同的景深效果。
正确使用手动对焦或者自动对焦也是非常关键的,确保主体清晰,背景模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照片没接触过单反一时不知从何下手,所以买来新相机无论是老手还是新手都应当仔细阅读一遍说明书,然后再拿起相机亲自操作拍摄几天,然后回过头来再看一遍说明书,然后再拍几天,再看一遍说明书,一般至少要看三遍吧。
反正我是第五次看说明书的时候还能从中学到新东西。
因为说明书里有些内容在你没有实际拍摄经验的情况下是看不懂的,所以说明书一定要多看,说明书是最好的教材。
1:如何正确暴光先把相机拍摄模式调到M档,也就是全手动档。
(如果不明白如何调到M档就看一下说明书,以后就不再说明了,看不懂的地方就翻说明书),有人说M档不实用操作麻烦,新手不容易掌握,但我觉得M档更适合新手学习,因为M档需要手动调圈和快门更容易让新手快速的掌握光圈和快门的关系以及对成像的影响。
反正我拍照只要不是很紧急的情况下拍摄都是M档的。
要想用M档拍照先要知道如何调光圈和快门,从液晶屏上看横排最上方有三个数据,最左边的是快门速度,中间是光劝大小,右边是ISO感光度值。
正常在光线不是很暗的情况下我们拍照都要把ISO值设成一百,如果光线很暗又不想开闪光灯的话可以适当调高。
然后光圈和速度怎么调这个是不固定的,要看你所在的环境光线和你要拍摄的物体。
别急,一步步来说一下M档下如何调快门速度、光圈和ISO,直接转动控制转盘就可以调整快门速度,按住液晶屏右上角那Av按钮的同时转动转盘就是调光圈大小,控制转盘边上有个ISO按钮,按一下然后用机背的方向键选择ISO,选好后按方向键中间的SET按钮确定。
知道怎么调以后我们就要实战演练了,先找个布娃娃或别的差不多的东西或是家里的任意一样摆设,先拿它练起。
正常情况下(按被称狗头的镜头来说吧!)18-55IS 镜头最佳成像光圈是8。
先把光圈设成8再说。
这时候的设置是光圈8,ISO100。
设置好后把眼睛贴近取景窗,然后瞄准被摄体,半按快门,听到嘀一声响表示对焦完成就可以拍摄了在取景器里我们能看到下方有这样一排发绿光的数字和标尺,先说一下这分别是什么意思,最左边的是速度,画面中是1/125秒,第二个是光圈8,中间的标尺就是测试暴光度的,右边的是ISO100,我们注意观察这个暴光度标尺下面有一个小竖条,这个条的位置有时候偏左,有时候偏右,有时候在中间。
偏左说明暴光不足,这时候拍出来的照片会发黑,偏右说明暴光过度,这时候拍出来的照片会发亮,只有在正中间的时候拍摄才是最合适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这只是个参考,因为测光模式不同和你的对焦点都会对这有一定影响,但咱先不管它。
这时候如果你的测光尺的浮标正好在中间那么你就可以直接拍摄了,如果在右边那么你就需要把速度调快,调成1/160 1/200 1/250 1/320 1/400直到标尺到正中间为止,但需要注意的是别太快了,如果你是拍静止不动的物体(包括风景静止的人物体)那就别调太快,如果到了1/500还是偏右那说明你现在正在一个阳光充足光线非常良好的环境下拍摄,这时候你就把速度停在1/500秒这然后去调整光圈把光圈调小些,把光圈调小就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大的意思。
然后一直缩小直至测光尺浮标到中间为止,如果你光圈调到22了还是偏右那么你还是再继续调速度吧。
另外问下你是不是在拍太阳???那可不好,拍太阳会把你的眼睛和相机的CCD烧坏的。
如果你是在室内拍摄的话光线条件不好,通常这个标尺会偏左,也就是暴光不足,这时候就要把速度往慢了调1/100 1/80 1/60 1/50 1/40 1/30,直至测光标尺到中间为止。
如果你是拍摄活着的人的话1/30已经算是极限了,这时候拍照就已经很容易模糊了,因为模特会动,你的手也会抖,所谓1/30秒就是按下快门后快门打开1/30后自动关闭,也就是这1/30内镜头前发生的一切都会被重叠的记录在一张相片上。
如果你拍静止的物体的话速度可以降到一秒左右,这取决于你的手是否够稳。
拿拍人来说如果调到1/30秒了还是偏左那说明你当前的拍摄环境很暗,也许你的眼睛看东西还是很清楚,那是因为你的眼睛瞳孔有超大光圈,你的镜头可没那么大光圈.……这个时候你就要降底光圈,如果镜头开到广角端也就是18毫米端拍摄的话你的光大光圈是3.5,但一般镜头光圈开到最大拍摄效果都不太理想的,所以一般都是收两档用,也就是最大开到4.5来拍摄,如果到了4.5后标尺还是偏左的话那就需要调高感光度了,也就是调高ISO值,别觉得这不正常,这很正常,一般来说在室内没有阳光的情况下经常会这样。
现在光圈4.5 速度1/30标尺还偏左,那么就调高ISO,调到200看看,不行就400,再不行就800,还是不行的话就把光圈开到3.5,还不行的话就开闪光灯拍,如果蹁远闪光灯照不到,或是不想让闪光灯掩盖了灯光效果的话那就再提高ISO,ISO调到1600 3200。
如果还不行的话。
那就别拍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咱这相机是拍不了的。
当标尺调到中间后就可以拍摄了,拍完一张照片后按机身背面的播放按钮看一下拍的效果如何,看不清楚的话就按机背右上角的+号按钮放大来看,如果感觉太亮了就让标尺偏左一点再拍,还亮就继续偏左。
如果太暗了就把标尺调的偏右一点拍,还暗就再往右调。
2、光圈快门速度ISO之间的关系后面的就是延伸阅读了,当你熟练掌握如何调光圈速度和ISO并且在各种光线下能熟练的把这三个数值调节到适合的档位后那就算入门了,已经知道相机咋用了。
那就该学后面的知识了。
后面我们还是说光圈快门和ISO。
相机没别的东西,就这三样,以前传统的物理单反只有光圈和快门,ISO是靠胶卷实现的,普通胶卷感光度100也有高感光度的ISO200的胶卷,再高感的就没用过了。
肯定也有。
现在我说一下光圈快门和ISO分别是干嘛的。
快门速度,这个刚才说了,是按下快门后快门一张一开的时间。
我觉得拍摄静止的物体的时候最好是使用1/125到1/250比较好,如果拍运动中的物体比如飞驰的汽车的时候有时候250拍出来可能还是有点虚,那就继续调高速度。
开像的说一下快门儿吧~数码相机之所以能拍出照片是因为有感光元件,这感光元件就好比一只眼睛,它能把它看到的东西存到你相机的内存卡上,但你说它睁个眼睛成天瞎看那内存卡几分钟不就满了啊,所以不能让它没事儿乱看,所以呢就有了快门,快门就好比人的眼皮。
平时为了不让眼睛乱看都是闭着眼睛用眼皮把眼睛盖住,这样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了。
而快门速度就是眼睛一睁一闭的时间。
现在按我说的做,把眼睛闭上,然后试试用1/125秒的速度睁开眼然后马上再闭上,别急着睁开,回忆一下刚才看到的景物是不是有点暗?如果不暗说明你的速度还不够快,多眨几次。
再试试用一秒的速度眨下眼,这样看就很清楚了吧?所以说快门速度越慢拍出来的东西越亮,快门越快拍的照片越暗。
但你睁眼睛睁一小时看到的物体还是正常的亮度,不会像照相机一样过暴,如果在白天把你的相机快门设成10秒的话估计拍出来的照片就太亮了全白了。
但为什么人眼睛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是因为人眼会自动调节光圈大小,也就是瞳孔大小,你可以观察你媳妇的眼睛,看看瞳孔有多大,然后再拿只手电筒照她眼睛,看看瞳孔是不是缩小了?一定会缩小的,因为太亮了眼睛会自动把光圈调小以减少光的进入量。
再把手电筒关掉再看看瞳孔是不是又放大了?这和光圈是一个道理,光圈放大(也就是数值调小)就会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看的更清楚,光圈调小就会在太亮的光线下让眼前景物变暗~而ISO就好比眼睛的感光能力了~知道它们的原理后我说一下它们对拍照的影响快门速度越慢就越容易模糊,正常手持拍摄要保证在六十分之一秒以上为佳。
但如果太快几千分之一秒的情况下也不好。
光圈越大拍东西越亮光圈越小拍的越暗ISO越高越亮,但正常都用ISO100。
因为ISO越高拍如来的照片越不清晰。
这个清晰度不同于快门过慢的模糊,而是画质底,画面粗糙,所以平时都把ISO调到最小来拍照。
上面说了一堆说了些什么?有没有从这里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啊,没错上面没教什么,但说明了原理,对以后学习有帮助……3 :如何拍背景虚化的照片说一下背景虚化的照片咋拍,一般拍人的话都喜欢用背景虚化效果来突出主题,就像上面这张照片一样虚化的很完美,人物突出的很好。
对于一般拍人来说都可以使用这种效果拍,如果你是去九寨沟旅游的话那可千万不要用这种手法拍照。
所谓的背景虚化实际上就是拍摄的景深过小导致焦点以外的景物都不清楚了。
所谓焦点就是你要拍摄的物体你对焦的焦点位置。
焦距:就是从你的相机到你的被摄体的焦点位置的距离就是焦距焦点:就是你对焦的中心点就是焦点。
镜头焦距:指的就是镜头内部某组镜片间的距离。
镜头焦距越小看的范围就越大越近,镜头焦距越大看到的景物范围就越小看的越远。
焦段:是指镜头变焦的范围,(按被称狗头的镜头来说吧!)18-55就是焦头可以在18毫米和55毫米这间变动。
镜头焦距和光圈是影响景深的两大重要因素。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镜头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想虚化的更大那就把光圈开到最大(别忘了前面讲的要收两档用那就是4.5),镜头焦距就是你那18-55的镜头把它拉到18毫米端就是18毫米的镜头焦距。
你要是想拍虚化效果那就要把镜头焦距尽可能的调大,越大效果越好,你的最高可以调到55那就用55拍吧,镜头焦距调大的同时你站的也会离被摄体越来越远。
然后调节速度和ISO来调整暴光度,也就是调那标尺的浮标的位置。
然后拍出来的照片背景就会虚化了。
但你拍出来虚化的效果肯定不如我发这照片的虚化效果强,因为镜头不一样,想达到那种虚化效果怎么也得是100mm的镜头焦距和更大的光圈才行。
反之……如果你是去九寨沟旅游拍照的话那就不能虚化背景了,要不白去了,这时候你就要想办法让背景更加清楚才对。
这个就容易了,想虚化难,想清楚很容易,光圈别开那么大就行了,8以上的光圈背景就比较清楚了。
一般情况下只要是不需要被摄的物体后面的远景衬托的情况下没什么好景的情况下都要使用背景虚化的手法。
4 :镜头焦距的选择再讲一下镜头焦距的选择,18-55mm变焦镜头,当拍摄者和被摄者固定不动的情况下调节镜头焦距可以放大缩小取景范围。
把镜头焦距拉到18的位置这时候你离模特两米远左右就可以拍摄到她的全身像了。
但这样不好,在移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拍人物照片的时候最好是用50mm以上拍,拍人物全身相的时候要离被摄者五米远左右的位置拍。
但18-55的头离五米可能是有点远了。
那就四米吧~18mm端也就是广角端会使被摄物体变形,比如拍摄正面面向你的坐着的人来说拍出来的照片腿和脚会变的很大头变的很小。
变形。
不好看,除非你就想拍那艺术效果。
5:如何拍夜景再说一下如何拍夜景。
拍夜晚漂亮的灯光和建筑物的话需要购买三角架。
然后使用广角端拍摄,一般要拍摄大范围的景物的时候都用广角端拍。
然后光圈收到16,ISO100。
然后把相机放在三角架上拍摄,光圈和ISO固定的情况下就只有靠快门速度来调亮度了,一般天完全黑了以后拍城市里的建筑灯光的话快门速度一般要调到十五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