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正常血流动力学参数表

合集下载

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2021指南

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2021指南

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2021指南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草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21年10月工作小组成员(按姓氏笔划)于凯江马晓春刘大为许媛安友仲汤耀卿邱海波严静*管向东注*为通作者,浙江医院ICU,杭州,浙江,目录引言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一,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的与意义二,常用监测指标的选择与影响因素1.临床表现2.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3.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4.血乳酸5.组织氧代谢三,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支持1.早期液体苏醒2.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的集束化治疗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引言严重感染(severe sepsis)及其相关的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是当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焦点及难点。

在美国,每年有75万的严重感染病例发生,超过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乳腺癌、结肠癌和艾滋病的患病数总和,病死率大概在20%-63%左右,和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外病死率相近。

且病死率以每年1.5%的比例增长,预计到2021和2021年,严重感染的患病数将达到93万和110万。

美国每年的相干治疗费用大约为167亿美元,而欧洲每年的相干治疗费用大约为94亿美元。

在全球范围内,严重感染病例的患病率、病死率及相干治疗费用也在逐年增加,全球每年有1800万人发生严重感染,每天大约有1400人死于严重感染。

尽管国内尚无完整的风行病学材料,但据估计患病率、病死率、治疗费用也相当高。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加,人类的医疗活动如肿瘤化疗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都是导致严重感染发病率增加的重要身分。

简明常用血流动力学参数意义对照表

简明常用血流动力学参数意义对照表

简明常用血流动力学参数意义对照表1. LSI 左心搏指数2. RSI 右心搏指数3. LCI 左心排指数4. RCI 右心排指数以上四个指数代表心脏的功能指数,其中左心排指数最重要,等同于心脏指数(CI),一般来说,CI<1.5=预后极差;1.5—2.0= 心源性休克;2.0—2.2=前向性心功能不全。

5. CWT 心脏总功率:反映心脏的负荷,一般运动时,功率会增大,如果正常情况总功率偏大,则代表心脏负荷偏大;偏小则视情况而定,有身体强健者,心脏功率不必很大,但器质性偏小,则有可能造成供血不足,头晕眼花等等。

6. LWE 左心室有效功率7. LTPF 左心室总泵力8. LWT 左心室功率9. LEWK 左心室机械效率10. JP 左心室喷血压力:该指数与血压有关,如果该指数偏大,则需要小心高血压了。

11. VP 左心室有效泵力12. EF 喷血分数:非常重要的指标,EF值长期偏小,则有很大可能性是心衰。

13. AWK 动脉机械效率14. EPE 射流压力15. LCRI 左室等容指数16. RCRI 右室等容指数15/16两个参数代表心脏的容血量,其意义不如有效循环容量重要。

17. LVDV 左室舒张末血量18. LVDP 左室舒末期压力19. CR 左室喷血阻抗20. PDM 平均舒张压:高血压的判断指标之一21. PSM 平均收缩压:高血压的判断指标之一22. PPM 平均脉压:高血压的判断指标之一23. MAP 平均动脉压:高血压的判断指标之一24. HR 心率25. CVPS 中心静脉收缩压26. CVPM 中心静脉平均压:非常重要的指标严重升高:1.静脉充盈过量(循环超负荷)2.静脉充血(心脏压塞、PEEP右心衰、左心衰晚期)3.左向右分流,严重二尖瓣狭窄右室收缩力下降4.肺血管壁阻力增高(肺水肿、COPD)严重降低:容量不足、血管过度扩张27. PAWPS 肺毛收缩压28. PAWPM 肺毛平均压(肺毛细血管嵌顿压):抽烟过量或者感冒或肺部病变可能导致该值不正常。

0._1_mg

0._1_mg

- 64 -[8]刘海兵,唐丹,曹海燕,等.温哥华瘢痕量表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3):240-242.[9]周峰,虞慧婷,范和玉,等.2003-2020年上海市剖宫产率趋势及归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2,29(8):948-951.[10]韩娜,林力孜,金楚瑶,等.2013年—2018年基于改良版Robson 分级系统的北京通州区剖宫产率变化情况[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2,33(1):8-13.[11]叶鹏海,王书捷.剖宫产术中因素对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5):1033-1036.[12]周玲,王莉,陈秀芳,等.剖宫产手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4):2169-2172.[13]程家乐,孟优,包兆康,等.无创皮肤吻合器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切口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1,11(15):1-3.[14] FREED J S,KO J.An innovative advance in non-invasive woundclosure: a new paradigm[J].Mil Med,2018,183(suppl 1):472-480.[15]杨欢,钟琴,李俊强,等.心形缝合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开腹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6):119-122.[16]陈佳佳,赵慎之,董克,等.楔形切除与改良全埋入式垂直褥式缝合在二次剖宫产腹壁切口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20,49(4):57-61.[17]李嫦,陈苑红,黄力力,等.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在腹部伤口的应用及术后切口愈合的效果评价[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0,37(2):277-281.[18] NGAAGE M,AGIUS M.The psychology of scars: a mini-review[J].Psychiatr Danub,2018,30(Suppl 7):633-638.[19] LIU Z,TANG Z,HAO X,et al.Modified buried verticalmattress suture versus buried intradermal suture: a prospective split-scar study[J].Dermatol Surg,2021,47(3):75-80.[20]宋海峰,董高宏,魏凯军,等.张力促进瘢痕疙瘩纤维化的初步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3):196-200.[21]郭娇娇,罗恒,马雯雯,等.剖宫产切口心形减张美容缝合的愈合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22,26(4):294-298.[22]张强,冯有支,郭军,等.心形缝合法联合无创皮肤吻合器在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5):29-32.(收稿日期:2023-08-25) (本文编辑:张爽)①泉州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福建 泉州 362002②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 福建 福州 350001通信作者:林小玲0.1 mg/kg纳布啡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及寒战的影响林小玲① 杨丽萍① 陈强②【摘要】 目的:探讨0.1 mg/kg 纳布啡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及寒战的影响。

血流动力学参数z

血流动力学参数z
5~10gm-m/m2/次
右室每搏功指数(RVSWI)
{1.36(MAP–CVP)×SI}/100
5~10 g·m/m2
冠脉灌注压(CPP)
DBP-PAWP
60~80mmHg
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
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
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
SV/EF
100~160ml
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
心输出量(CO)
HR×SV/1000
4.0~8.0L/min
心排指数(CI)
CO/BSA
2.5~4.0L/min/m2
每搏量(SV)
CO/HR×1000
60~100ml/次
每搏指数(SI)
30~65ml/次/m2
每搏指数(SVI)
CI/HR×1000
35~60ml/次/m2
每搏功(SW)
(MAP–PCWP) ×SV×0.136
>1
冠状动脉灌注压(CCP)
DBP–PCWP
血流动力学参数
参数
公式
正常范围
血压(BP)
收缩压(SBP)
90~140mmHg
舒张压(DBP)
60~90mmHg
平均动脉压(MAP)
(SBP+2DBP)/3
70~105mmHg
中心静脉压(CVP)
2~6mmHg
5~12cmH2O
右房压(RAP)
2~6mmHg
右室压(RVP)
收缩压(RVSP)
15~25mmHg
60~100ml/ m2
右室收缩末容积(RVESV)
EDV-SV
50~100ml
右室收缩末容积指数(RVESVI)

血管内径及流速正常值

血管内径及流速正常值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全身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眼部及甲状腺超声测值本帖最后由如意于 2010-1-24 10:03 编辑腹部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门静脉内径0.8-1.2cm。

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及舒张期均有血流信号的连续性、吹风样带状频谱,平均血流速度15.2+-2.9cm/s。

肝右静脉内径0.4-0.9cm,肝中静脉内径0.5-0.9cm,肝左静脉内径0.5-0.9cm。

频谱特点为三相波波型,两个负相波及一个正相波。

肝动脉内径0.2-0.5cm。

频谱显示为与心跳一致的搏动性血流频谱,其特点是收缩期血流之后,可见较高的舒张期血流。

峰值速度55-70cm/s腹主动脉内径。

肾动脉以上内径2.0-3.0cm,肾动脉以下至髂总动脉分叉以上内径1.5-1.8cm,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呈正向单尖峰形,频带窄,舒张期呈正向低速血流。

峰值速度90-130cm/s。

腹腔动脉内径0.57+-0.07cm。

频谱显示为正向双峰形频谱,上升支陡直,下降支缓慢呈斜坡形峰值速度135+-11cm/s。

肠系膜上动脉内径0.6+-0.09cm。

频谱显示为空腹时收缩期单峰形呈,峰尖,上升速度快,下降支陡直,舒张期为低速血流,并有反向血流。

峰值速度119+-22cm/s。

进食后舒张期血流增加,反向血流消失。

肾动脉内径0.5-0.7cm。

频谱显示为收缩期快速上升,下降支较缓慢,舒张期为正向血流,且占据整个舒张期。

峰值速度60-120cm/s,RI=0.5-0.7。

下腔静脉内径。

近心段2.0-2.4,中段(在肾动脉水平)1.9-2.1cm,远心段(在髂总静脉汇合处水平)1.7-1.9cm。

子宫及卵巢正常参考值:子宫上下径5.5-7.5cm,前后径3.0-4.0cm,左右径4.5-5.5cm。

宫颈长约2.5-3.0cm,宫颈前后径《3.0cm。

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

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

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PAdP:肺动脉舒张压*CVP与BP、血容量关系:1、CVP低,BP低,表示血容量严重不足,需大量补液。

2、CVP低,BP正常,表示血容量不足,需适当补液。

3、CVP正常,BP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可进行补液试验:5~10分钟内静脉滴入等渗盐水250ml→①中心静脉压不变,血压升高,提示血容量不足,根据情况适当补液;②中心静脉压升高3~5mmHg,血压不变,提示心功能不全,根据情况给予强心药物治疗。

4、CVP高,血压低,表示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需给予强心药物,纠正酸中毒,舒张血管治疗。

5、CVP高,血压正常,表示容量血管过度收缩,需舒张血管治疗。

CVP指导扩容的“5-2法则”:低血容量病人应连续监测CVP,当CVP<8cmH2O,10分钟内输液200ml;CVP为8~13cmH2O 时输液100ml;CVP>14cmH2O时输液50ml。

输液期间观察CVP的变化:若CVP升高5 cmH2O,应停止输液;当CVP升高2~5 cmH2O 时,可暂停输液10分钟,再观察CVP变化,这时CVP仍升高2 cmH2O以上则应停止输液;若CVP升高不超过2cmH2O,按上述标准输液,直到CVP升高超过5 cmH2O,或暂停10分钟后仍升高2 cmH2O以上为止。

@PCWP指导输液的“7-3”法则:危重病人或合并心脏病者应监测PCWP。

当PCWP<10mmHg,10分钟内输液200ml;PCWP 为11~18 mmHg时输液100ml;PCWP>18mmHg时输液50ml。

输液期间观察PCWP的变化:若PCWP升高7mmHg,应停止输液;当PCWP升高3~7mmHg 时,可暂停输液10分钟,再观察PCWP变化,这时PCWP仍升高3mmHg以上则应停止输液;若PCWP升高不超过3mmHg,按上述标准输液,直到PCWP升高超过7mmHg,或暂停10分钟后仍升高3mmHg以上为止。

《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要点

《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要点

《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要点第一部分概述一、前言肺动脉高压(PH)是指由多种异源性疾病(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继而发展成右心衰竭甚至死亡。

近年来PH领域取得了许多进展,诊断及治疗策略不断更新。

二、指南编写方法第二部分血流动力学定义及临床分类一、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定义PH是指海平面、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检查(RHC)测定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25mmHg。

正常成年人静息状态下mPAP 为(14.0±3.3)mmHg,其上限不超过20 mmHg。

二、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类临床上将PH分为5大类(表5):(1)动脉性PH(PAH);(2)左心疾病所致PH;(3)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PH;(4)慢性血栓栓塞性PH(CTEPH)和(或)其他肺动脉阻塞性病变所致PH;(5)未明和(或)多因素所致PH。

第三部分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一、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一)动脉性肺动脉高压(二)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三)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四)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和/或其他肺动脉阻塞性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五)儿童PH二、病理生理学及发病机制(一)病理表现(二)病理生理(三)遗传学第四部分诊断一、临床表现PH 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右心功能不全的相关症状,常为劳累后诱发,表现为疲劳、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和晕厥,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干咳和运动诱发的恶心、呕吐。

晚期患者静息状态下可有症状发作。

随着右心功能不全的加重可出现踝部、下肢甚至腹部、全身水肿。

导致PH的基础疾病或伴随疾病也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PH的并发症和肺血流的异常分布有关,包括咯血、声音嘶哑、胸痛等。

严重肺动脉扩张可引起肺动脉破裂或夹层。

二、诊断性检查(一)心电图PH心电图可表现为肺性P波、QRS电轴右偏、右室肥厚、右束支传导阻滞、QTc间期延长等。

正常血流动力学参数表

正常血流动力学参数表
Ca-vO2×CO×10
200~250ml/min
氧耗指数(VO2I)
Ca-vO2×CI×10
120~160ml/min/ m2
摄氧率(O2ER)
(Ca-vO2/ CaO2)×100
22~30(25)%
摄氧指数(O2EI)
(SaO2-SvO2)/SaO2×100
20~25%
Qs/Qt
(CcCO2-CaCO2)/(CcCO2-CvCO2)
×Hgb×SaO2+×PaO2
dl
静脉血氧含量(CvO2)
×Hgb×SvO2+×PvO2
dl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vO2)
CaO2-CvO2
4~6ml/dl
氧输送(DaO2)
CaO2×CO×10
1000ml/min
氧输送指数(DaO2I)
CaO2×CI×10
500~600ml/min/m2
氧消耗(VO2)
正常血流动力学参数表
正常血流动力学参数——成人瓣膜 主动脉瓣口面积 ~ 二尖瓣口面积 ~
参数
公式
正常范围
血压(BP)
收缩压(SBP)
90~140mmHg
舒张压(DBP)
60~90mmHg
平均动脉压(MAP)
(SBP+2DBP)/3
70~105mmHg
中心静脉压(CVP)
2~6mmHg
右房压(RAP)
SV/EDV
40~60%
氧代谢动力学参数——成人
参数
公式
正常范围
动脉血氧分压(PaO2)
80~100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5~45mmHg
碳酸氢根(HCO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O2-CvO2
4~6ml/dl
氧输送(DaO2)
CaO2×CO×10
1000ml/min
氧输送指数(DaO2I)
CaO2×CI×10
500~600ml/min/m2
氧消耗(VO2)
Ca-vO2×CO×10
200~250ml/min
氧耗指数(VO2I)
Ca-vO2×CI×10
120~160ml/min/ m2
pH
7.38~7.4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95~100%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60~80%
动脉氧含量(CaO2)
0.0138×Hgb×SaO2+0.0031×PaO2
20.1ml/dl
静脉血氧含量(CvO2)
0.0138×Hgb×SvO2+0.0031×PvO2
15.5ml/dl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vO2)
80×(MAP-RAP)/CO
800~1200dyn·s/cm5
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
80×(MAP-RAP)/CI
1970~2390dyn·s/cm5/m2
肺循环阻力(PVR)
80×(MPAP-PAWP)/CO
<250dyn·s/cm5
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
80×(MPAP-PAWP)/CI
6~12mmHg
左房压(LAP)
6~12mmHg
心输出量(CO)
HR×SV/1000
4.0~8.0L/min
心排指数(CI)
CO/BSA
2.5~4.0L/min/m2
每搏量(SV)
CO/HR×1000
60~100ml/次
每搏指数(SVI)
CI/HR×1000
35~60ml/次/m2
体循环阻力(SVR)
2~6mmHg
右房压(RAP)
2~6mmHg
右室压(RVP)
收缩压(RVSP)
15~25mmHg
舒张压(RVDP)
0~8mmHg
肺动脉压(PAP)
收缩压(PASP)
15~25mmHg
舒张压(PADP)
8~15mmHg
平均肺动脉压(MPAP)
(PASP+2PADP)/3
10~20mmHg
肺动脉楔压(PAWP)
EDV-SV
50~100ml
右室收缩末容积指数(RVESVI)
30~60ml/ m2
右室射血分数(RVEF)
SV/EDV
40~60%
氧代谢动力学参数——成人
参数
公式
正常范围
动脉血氧分压(PaO2)
80~100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5~45mmHg
碳酸氢根(HCO3)
22~28mEq/l
摄氧率(O2ER)
(Ca-vO2/ CaO2)×100
22~30(25)%
摄氧指数(O2EI)
(SaO2-SvO2)/SaO2×100
20~25%
Qs/Qt
(CcCO2-CaCO2)/(CcCO2-CvCO2)
0.03~0.05%
CcCO2
Hgb×1.34×Sat(1.0)+PaO2×0.003
正常血流动力学参数——成人瓣膜 主动脉瓣口面积 2.6~3.5cm2 二尖瓣口面积 4.0~6.0cm2
欧阳光明(2021.03.0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参数
公式
正常范围
血压(BP)
收缩压(SBP)
90~140mmHg
舒张压(DBP)
60~90mmHg
平均动脉压(MAP)
(SBP+2DBP)/3
70~105mmHg
中心静脉压(CVP)
255~285dyn·s/cm5/m2
血流动力学参数——成人
参数
公式
正常范围
左室每搏功(LVSW)
SV×(MAP-PAWP)×0.0136
58~104gm-m/次
左室做功指数(LVSWI)
SVI×(MAP-PAWP)×0.0136
50~62gm-m/m2/次
右室每搏功(RVSW)
SV×(MPAP-RAP)×0.0136
8~16gm-m/次
右室做功指数(RVSWI)
SVI×(MPAP-RAP)×0.0136
5~10gm-m/m2/次
冠脉灌注压(CPP)
DBP-PAWP
60~80mmHg
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
SV/EF
100~160ml
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
60~100ml/ m2
右室收缩末容积(RVES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