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的环境保护现状及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
株洲市园林绿化工作总结

株洲市园林绿化工作总结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近年来,株
洲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绿色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提升。
在过去的一年里,株洲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株洲市在绿化工作中注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通过加大绿化投入,大规模种植树木和草坪,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和绿地,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株洲市还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动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其次,株洲市在园林绿化工作中注重了景观的打造和提升。
通过规划和建设,
株洲市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如岳麓山风景区、白马寺景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游览和休闲。
这些景观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做出了贡献。
最后,株洲市在园林绿化工作中注重了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的培养。
通过开展
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株洲市提高了市民对园林绿化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了全民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
同时,株洲市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园林绿化工作,形成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总的来说,株洲市园林绿化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城市的可
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株洲市园林绿化工作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绿色长征

项目主题:株洲水保护考察及治理调研项目背景:今年是第17个世界水日。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
跨界水是人类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全球范围内以湖泊、河流等形式存在的跨界水系共有263个,这些水系涉及世界145个国家的领土。
此外,跨界水还以地下蓄水层中各类“水库”的形式存在。
目前,因跨界水管理,维护和开发利用而引发的环境、社会和政治问题日益凸显。
历史上,跨界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一直是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
在过去60年里,世界各国共签署了200多份有关跨界水资源的国际协议,有37起国际水资源争端最终诉诸武力解决。
在中东地区,水资源分配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非洲,水资源分配也引发了一些国家之间的冲突;等等。
同时,在国内,由于很多的大江大河流向下游的过程中都会经过各个不同的地区,上有的水体净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国近两年发生的一些列恶性的水污染事件,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盐城水污染事件、太湖水污染、淮河水污染等等,让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在另一个层面中的跨界水的影响之大,合理开发应用与积极治理保护跨界水是中国社会发展与稳定的一条必经之路!湘江——中国湖南省的最大河流,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
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海洋山西麓,向东北注入湖南省东部,在永州市区与潇水汇合,向东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入洞庭湖后归长江。
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平方公里。
属于典型的跨市界水,所以说保护上游的湘江对于湖南经济生活的繁荣、稳定与发展是有决定性意义的!株洲市处在湖南省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的上游,所以,保护好株洲段的湘江水体是长株潭生态经济带的工作重点之一,这不仅有益于株洲本地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所处经济带的品牌价值的提升!同时,株洲市正在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型城市,预计用三年的时间进行攻关,今年是具有承前启后、非常重要的第二年,所以今年株洲市将会花大力气开展环境治理行动,其中湘江水环境也在行动管辖范围之内!项目地点简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株洲校区,全部为大一和大二学生,并且较少受到社会的影响,有自己的主见,敢爱敢恨,对环保的接受力较强!株洲市湘江段,有株洲工业文化酒吧街,神农文化旅游区,石峰公园游览区,株洲清水塘工业区等,这里有着庞大的社会考察调研资源。
2024年株洲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株洲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本份报告是株洲市政府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在2023年,株洲市政府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诸多成绩。
2024年,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株洲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新高度。
一、经济发展1. 经济总体情况在2023年,株洲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了 GDP 增长 X%,常住人口净增Y 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Z%。
2024年,我们将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 产业支持我们将继续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同时,加强创新驱动,打造更多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二、城市建设1. 城市规划株洲市将继续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推动城市建设有序发展。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2. 环境保护我们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减排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
三、社会事业1. 教育株洲市将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
推动教育公平,努力提高教育水平。
2. 医疗卫生我们将继续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四、民生改善1. 就业脱贫株洲市将继续实施就业扶贫计划,帮助更多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2. 社会保障我们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基本民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加强养老服务,提升救助标准。
五、政府机构改革1. 政府效能株洲市政府将推动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效能。
优化政府服务,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
2. 反腐倡廉我们将坚决反对腐败,加大反腐力度。
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反腐防线。
结语2024年,株洲市政府将继续恪守初心使命,全力以赴推动株洲市各项事业发展。
我们将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愿我们的努力带来更加繁荣富裕的明天!以上是2024年株洲市政府工作报告。
感谢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湖南株洲神农湖的调研报告

湖南株洲神农湖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湖南株洲神农湖一、简介湖南株洲神农湖是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一个天然湖泊,被誉为湖南的明珠。
湖面面积约1000多余平方公里,湖水清澈透明,四周山环水绕,景色宜人,素有“湖光山色俱佳,梯田村居皆美”之称。
神农湖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休闲和度假。
二、景点1.小龙湖景区小龙湖景区是神农湖风景区的核心。
这里湖色碧波荡漾,树影婆娑。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感受湖光山色的美丽,尤其是在日落的时候,夕阳照在湖面上,美景让人陶醉。
此外,小龙湖还是一处适合钓鱼的好地方。
2.竹韵滩湿地公园竹韵滩湿地公园位于神农湖南岸,是一个湿地保护与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公园。
这里有大片的湿地,保护了许多稀有的湿地植物和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游客可以在公园内进行野餐、自行车骑行等活动,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3.夜明珠生态科技园夜明珠生态科技园位于神农湖的东岸,是一个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生态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这里有许多科技展览馆和科普教育区,游客可以学习到许多有关自然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此外,园区内还有一些刺激的游乐项目,适合年轻人放松娱乐。
三、游客服务1.交通便利神农湖距离株洲市区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距离,交通非常便利。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公交车或开车前往。
2.住宿配套神农湖周边有许多酒店、别墅和客栈,提供不同档次的住宿选择。
一些酒店还提供温泉、泳池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3.美食选择神农湖地区有许多特色美食,如神农湖的鱼类、野生蘑菇等。
游客可以在周边的餐馆品尝到地道的湘菜。
四、问题与建议1.环境保护神农湖作为一个重要的自然景区,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在游客增多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和保护,避免污染和破坏。
2.公共设施改善神农湖的一些公共设施如卫生间、停车场等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3.旅游推广神农湖作为湖南的明珠,还有一定的知名度不足。
株洲调研报告总结

株洲调研报告总结1. 引言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株洲市的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人口情况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推动株洲市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经济发展现状经过实地走访和数据收集,我们发现株洲市的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增长。
株洲市经济主要由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构成,制造业是株洲市的支柱产业。
株洲市拥有多个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各类企业众多且规模庞大。
3. 产业结构株洲市的产业结构较为稳定,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钢铁、化工、汽车制造等行业发展比较突出。
株洲市还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 人口情况株洲市的人口规模较大,人口流动性较强。
株洲市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前来就业和生活,这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机遇。
然而,人口的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居住压力、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5. 城市规划株洲市注重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
在城市规划方面,株洲市注重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环境等。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株洲市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建设新的道路、桥梁、公园等,方便市民出行和休闲活动。
6. 建议与展望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对株洲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株洲市应进一步加强对制造业的支持和引导,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其次,株洲市可以继续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再次,株洲市应加强人口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最后,株洲市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总之,株洲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潜力,未来应该继续加强市场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株洲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7.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株洲市的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人口情况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株洲简介

株洲市位于中国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京广、湘黔和浙赣铁路的交点,是湖南省东部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
株洲的总面积为1126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为535平方千米,总人口367万,其中市区76万。
该市解放前仅为隶属湘潭市的一小镇。
之后成为毛泽东时期大力建设的三线军工城市,市内大型军工企业星罗棋布。
改革开放后军退民进,重工业仍保持相当力量,包括电力机车,飞机发动机,硬质合金和化工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此外,借助发达便利的铁路交通网络,该市芦淞区小商品市场和服装鞋帽市场在整个中南地区首屈一指。
行政区划天元区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醴陵市株洲县炎陵县茶陵县攸县湖南省株洲市政府所在地天元区面积11272 km²Population- 总数(年份) - 密度第x位376.9万,2006 xxx/km²GDPRMB¥- (2006) - 人均湖南省第x位605.3亿元16526 元市花红继木市树樟树行政级别地级市市委书记肖雅瑜市长陈君文邮政编码412000 电话区号0733 车辆牌照前缀湘B株洲丰厚的历史文化文------ 胡栋华株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所辖醴陵、攸县、茶陵等县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颇多。
市辖炎陵县鹿原陂,古书记载安葬着中华民族的始祖与黄帝轩辕氏并称的炎帝神农氏(始建于宋的炎帝陵现已修复)。
古书载,神农氏“始作耒耜,教民耕作;普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首辟市场,互通有无;削相为琴,结丝为弦,作五弦之琴;弦木为弧,刻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炎帝的这六大功绩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缔造了中华古国的最早文明,从而结束了远古人类依赖兽肉野果为生的历史,使古老的先民迈进了农业文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传炎帝晚年,为民治病,采药来到炎陵县,不幸误食断肠草,中毒身亡。
炎帝殁后“葬茶乡之尾”,即今株洲炎陵县塘田乡鹿原陂(又称炎陵山)。
这位功德无量的民族始祖,得到后人千秋万代的敬仰。
株洲风电复绿方案

株洲风电复绿方案简介株洲市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是湖南省的重要工业城市。
由于长期工业发展,株洲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株洲市政府提出了风电复绿方案,旨在通过建设风力发电项目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概述风电复绿方案是指在株洲市建设多个风力发电项目,利用风能来发电,以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发电方式。
通过利用风能,不仅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在株洲市境内建设一定数量的风力发电项目,并将其纳入市电力系统,以便向城市供应可再生能源电力。
方案设计株洲风电复绿方案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资源评估:在方案实施之前,需要对株洲市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这包括测量和分析株洲市不同地区的风速和风向,为最佳风力发电机组布局提供依据。
2.选址:根据资源评估的结果,选择在适合风力发电的地点建设风电项目。
这些地点应具备较高的风能资源,并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风力发电机组和相关设施。
3.工程建设:根据选址结果,开始风力发电项目的工程建设。
这包括土地清理、基础设施建设、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等。
4.输电网络建设:风力发电项目的电力需要接入城市的电力系统,因此需要建设相应的输电网络。
这包括建设输电线路、变电站等设施。
5.并网发电:完成工程建设后,风力发电项目可以开始运行,并将产生的电力纳入城市的电力网中。
这样,株洲市就可以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取电力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目标与影响株洲风电复绿方案的实施将达到以下目标和产生以下影响:•减少碳排放:通过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风力发电可以减少株洲市的碳排放。
这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改善空气质量:传统的燃煤发电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加剧了株洲市的空气污染问题。
而风力发电几乎不产生污染物,可以显著改善株洲市的空气质量。
•促进可持续发展:风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使用风能发电不会耗尽资源。
湖南省镉污染土壤现状及建议

湖南省镉污染土壤现状及建议湖南省是我国南部的一个省份,面积达到了2.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7000万人。
虽然湖南省拥有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却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其中,镉污染土壤问题备受关注。
目前,湖南省的镉污染土壤主要集中在岳阳、娄底、株洲、衡阳等地。
其中,岳阳市的镉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多个乡镇的农田、鱼塘、地下水都受到了污染。
根据岳阳市环保局的监测数据显示,该市70%的耕地镉含量超标,而一些村庄的水稻和蔬菜中镉含量也严重超标。
导致污染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湖南省多年来的矿产开采和化工生产有关。
在这些过程中,大量的废弃物和工业废水被随意排放,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极易被土壤吸附,进而进入农作物和饮用水,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针对湖南省的镉污染土壤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监测和评估。
针对矿山和化工企业周边的环境,加强污染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镉污染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2.严格监管企业排放。
加强对矿山和化工企业的监管,规范排放标准和流程,减少重金属含量的排放。
3.加强土壤污染治理。
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地,应该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土壤修复和污染区域的隔离。
4.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在镉污染严重的地区,应该鼓励农民采用日本稻田模式等可持续的农业种植方式,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5.加强公众宣传。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镉的危害和如何保护环境,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总之,针对湖南省的镉污染土壤问题,我们需要从源头治理,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共同努力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的环境保护现状及中国的环境保护新中国成立后,株洲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
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50多个“全国第一”相继在株洲诞生。
株洲有世界五大硬质合金基地之一的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和电力机车科研制造基地,有江南最大的铁路货车制造基地航空发动机和火花塞制造基地.株洲的醴陵与景德镇并称全国两大日用瓷生产基地,又是全国6大烟花鞭炮生产基地之一,醴陵生产的双面釉下五彩瓷是中国近代制瓷史上最为独特的一大创造,曾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被作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的专用瓷和馈赠外国元首的高档礼品瓷。
但是这些工业的迅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机打的破坏。
工业结构性污染仍很突出。
株洲市工业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火力发电、机械为主导产业,重工业型的产业结构,不仅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而且“三废”排放量大,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火力发电、有色冶炼、化工3个行业的SO2排放量约占全市工业的90%,火力发电、化工行业的烟尘排放量约占全市工业的75%,水泥行业的粉尘排放量约占全市工业的90%,化工行业的COD、氨氮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市工业的70%、90%,Hg、Cd、Pb、As等重金属排放也主要来自于有色冶炼和化工。
“十一五”期间,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火力发电仍是我市强势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削减一定幅度污染物排放总量,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高,结构性污染问题仍将十分突出。
城市化进程加大城市环境压力。
“十一五”期间,株洲市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2005年城市化水平为42%,2010年规划将达51%。
城市化加快一是带来城市大规模建设,其带来的建筑施工扬尘将是城市PM10的主要来源之一;二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生活污水量逐年增加,城市生活污水的COD、氨氮排放量将成为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2005年生活污水COD、氨氮排放量已分别达4.87、0.38万吨,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2%、26%;三是株洲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垃圾围城的现象造成较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四是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建筑物密度趋紧,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日趋突出。
清水塘工业区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沉疴已久,虽经治理,但清水塘工业区环境质量远未得到根本改善,其气型、水型污染物排放量等标负荷仍占全市排放总量的70%、60%,环境容量过度饱和,也是市区空气质量、湘江株洲段水环境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
尤其是该区域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河流和水塘底泥镉污染十分严重,污染治理任务仍十分艰巨。
能源消耗、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十一五”期间,将在攸县新建株洲电厂B厂,全市能源消耗总量将继续增长,能源结构仍将以煤为主,能源消耗仍将给环境保护较大压力;加大矿产资源开发,仍是攸县、茶陵县等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矿源区大都生态环境脆弱,开采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仍将是一个较沉重的问题。
技术落后导致排污强度居高不下。
株洲市工业技术水平仍存在企业规模效益差、工艺落后、能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三废”排放量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市万元GDP污染物排放强度居高不下,尤其是冶炼、水泥、洗水等中小型企业,排污强度大,污染处理成本高,环境监控难度大。
针对该市诸多环境问题,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环境,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工业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
“十五”期间,株洲市一是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和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措施,共否决50多个污染较严重的项目上马,关停4个未办理环评手续的建设项目,处罚30多个未落实“三同时”措施的建设项目,有效抑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二是加快老污染治理步伐,下达270多个限期治理项目,工业“三废”处理率和达标率均有一定幅度提高。
三是关停了市二水泥厂、荷花水泥厂、清水水泥厂的立窑和株洲钢铁厂电弧炉等一批污染严重的生产线。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技术改造消除污染,株冶、智成、株洲车辆厂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绩斐然。
一是清水塘工业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蓝天行动取得显着成果;二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株洲硬质合金钨冶炼生产线、宝丽纺织有限公司、白石港沥青搅拌站、株洲轮胎厂等污染较严重企业或生产线搬迁;三是湘中化工厂、株化贺家土电石车间、市耐火材料厂、市柴油机厂等污染企业退二进三,消除了城区一批污染源;四是投资8亿多元建成霞湾城市污水处理厂、龙泉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南郊垃圾处理场等一批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五是实施《株洲市城市市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建筑施工扬尘、城市道路扬尘污染有所抑制。
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改善。
一是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的决定》,开展了株洲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二是建成桃园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已达2.39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11%;三是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3.5%,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57.5%,全市生态环境逐年好转;四是严厉打击乱采乱挖带来的生态破坏行为,尤其是打击湘江采金、醴陵官庄采金、攸县小煤窑、茶陵小铁矿等非法采矿行为取得成效,部分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五是攸县生态示范区、炎陵县生态县建设初见成效。
放大至全国,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
酸雨污染。
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
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
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
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
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
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的成效不断地被新产生的环境压力抵消,仅仅维持了环境状况不致急剧恶化。
建立适当的环境法律体系。
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经济效率原则,水、大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的综合控制原则,有效控制跨界污染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和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原则等。
2、建立健全各项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包括总量控制、许可证、排污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审计等,力求使之成为更加完备、更加透明、更加公正的法律制度,并把污染综合控制和全过程控制作为这些制度的一个基本目标。
强化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
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市场经济立法和环境保护立法落后于实际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同立法的进程相比,有关法律的实施,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不少地方违法破坏环境的行为还通行无阻。
其结果除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外,还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守法者经济上吃亏,违法者经济上占便宜,不支出和负担防治污染费用,同等条件下成本相对较低,形成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应当强调,强化法律实施,共同遵守国家法律,是保证市场正常运转、公平竞争的基本条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地位平等、等同对待、自我负责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加强政府环境领域的公共服务。
为公众和企业提供包括污水处理、废物和垃圾的收集与处理,保证水体、空气、生活环境的清洁优美,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等,是任何现代国家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同时采取经济措施鼓励私人和企业也提供这种服务。
能否高效、高质量地提供这种服务,常常是衡量一个政府效能和业绩的重要标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地方政府应努力提供以下公共服务,当然,受经济发展木平和地方财政能力的限制,各地方和各城市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方面,能力还是相当有限的。
注意同国际环境保护趋势相衔接。
在国际环境领域,世界各国既有共同利益,也有许多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有关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有关国际环境规则和标准等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利益冲突。
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坚决反对发达国家借保护环境设置贸易壁垒,也要适应国际环境保护发展的大趋势,注意保持同国际上、同主要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标准和作法相衔接,以适应国际和各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对国际市场所构成的越来越多的限制。
我们的企业应当认识到,这是将来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就环境问题而言,环境和环境保护作为典型的公益物品,需要政府积极介入提供活动。
而环境的多样属性、环境保护的复杂性和环境问题的相互关联性,需要我们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合适的环境政策手段,提出良好有效的政策对策,在更高层次上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