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几位著名唐代诗人简介
小学阶段重要的古今中外作家及作品

重要的古今中外作家及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著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多部作品。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满族,北京人。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主要作品《寄小读者》《山中杂记》,诗集《繁星》《春水》。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
作品主要有爱情三步曲《家》《春》《秋》,激流三步曲《雷》《雾》《电》。
学过课文《春蚕》、《海上日出》、《鸟的天堂》。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论语》。
孟子:孟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论记录成《孟子》一书。
后世称为“亚圣”。
韩非子: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是韩非及其弟子的作品集。
《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一部史书,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共33篇。
庄子:庄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庄子》收入庄周及其弟子的作品。
墨子:墨翟,春秋战国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书是他的弟子和后人根据他的主张写的。
吴承恩: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
施耐庵: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仙”。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赠汪伦》《古朗月行》《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诗人。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作品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
小学生常见古代著名诗人

小学生常见古代著名诗人诗仙——李白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静宁)。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代表作品:《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秋歌》等。
诗神——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故人称“诗神”,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诗圣——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唐代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襄阳)。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人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诗佛——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小学生文学常识之中国唐代有名的诗人

小学生文学常识之中国唐代有名的诗人
通过对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使小朋友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
为大家准备了中国唐代有名的诗人,希望帮助大家提高的人文素质和写作能力!
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
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2.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3.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
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5.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6.至圣:孔子(圣人);亚圣:孟子;书圣:王羲之(晋);画圣:吴道子(唐);诗仙:李白(唐)诗圣:杜甫(唐);词圣:苏轼;文圣:欧阳修;茶圣:陆羽(唐);药圣:李时珍;医圣:张仲景(东汉);草圣:张旭(唐);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诗歌之父:屈原(战国);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扩大知识面,拓宽人文视野,可以说是小朋友们的一笔财富。
希望提供的中国唐代有名的诗人,能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语言的博大精神,享用这一笔知识财富!。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汇总(作者简介、注释、古诗今译、名句赏析)

⼩学⼀⾄六年级古诗词汇总(作者简介、注释、古诗今译、名句赏析)⼀年级上1、《静夜思》唐•李⽩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作者背景】李⽩(701-762),唐代诗⼈。
字太⽩,号青莲居⼠,祖籍陇西成纪(今⽢肃天⽔附近)。
作品极富浪漫⾊【作者背景】彩,感情强烈,善⽤⽐兴、夸张的表现⼿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仙”。
【注释】①床:指井台。
②疑:怀疑,以为。
③举头:抬头。
④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今译】床前有明亮的⽉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低头思念着⾃⼰的家乡。
【古诗今译】【古诗【名句赏析】——“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平实朴素的语⾔,⽣动地表现出游⼦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氛及对⼈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语⾔明⽩,⾳韵流利⾃然,似信⼿拈来,毫不费⼒,但却含蓄深沉,引⼈深思。
2、《画》唐•王维远看⼭有⾊,近听⽔⽆声。
春去花还在,⼈来鸟不惊。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西运城)⼈,唐朝诗⼈,有“诗佛”之称。
与孟浩然合【作者简介称“王孟”。
⼀年级下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背景】孟浩然(689-740),唐代诗⼈。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他的诗淡雅清新,多写⽥园隐逸⽣活。
和王【作者背景】维齐名,同为盛唐⼭⽔⽥园诗的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有《春晓》、《宿建德江》等。
注释】①春晓:春天的清晨。
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注释③闻啼鸟:听到⼩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昨夜。
⑤眠:睡觉。
【译⽂译⽂】春天的夜晚⼀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刮过风,庭院⽯阶上⼀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名句赏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021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讲:古代名家(同步讲义+答案)

古代名家知识集结知识元古代名家知识讲解一、作家简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浪漫如斯的李太白不愧仙袂飘飘,出手不凡。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代表作《将进酒》《月下独酌》《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等。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醉后骑马,醉眼迷离,竟落入井底,嘿,他倒也不急不躁不呼救,反而就此睡去。
狂,狂得有趣极了。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二、作品欣赏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是一首月夜抒怀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色如霜的秋夜。
“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诗人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唐代诗人大全及资料

唐代诗人大全及资料
以下是一些唐代诗人的信息:
1.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
2.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圣”。
3.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
4.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
5.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6. 王昌龄:字少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7.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8.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9. 李贺:字长吉,唐朝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10.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以上只是部分唐代诗人的信息,唐代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诗人,如王之涣、王勃、李商隐、元稹等。
初唐四杰简介

初唐四杰简介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简称“王杨卢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唐四杰简介,希望能帮到您!王勃出身望族,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也是王绩的侄孙。
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世人目为神童。
王勃虽然才14岁,尚是一少年,但由于才华毕露,在那时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咸亨三年(672年)王勃返回长安,裴行俭、李敬玄同典选事,闻王勃文名,又数次召用,但王勃耻以文才受召,述志,结果触怒了裴行俭,被斥为“才名有之,爵禄盖寡”。
不过,王勃没有象第一次废官后那样寄情于山川烟霞,而是更珍惜这劫后余生。
“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
著撰之志,自此居多。
……在乎辞翰,倍所用心。
”第二年朝廷虽恢复王勃原职,但他决计弃官为民而不就任。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勃完成了祖父王通《续书》所阙十六篇的补阙,刊成二十五卷。
撰写了《周易发挥》五卷、《唐家千岁历》、《合论》十篇、《百里昌言》十八篇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
这是王勃一生中创作最宏富的时期。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春天,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
一路经洛阳、扬州、江宁,九月初到了洪州。
在这里王勃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传世名篇。
滕王阁大宴后,王勃继续南下,于十一月初七到达岭南都督府所在地南海,第二年秋由广州渡海赴交趾,不幸溺水而卒,年仅二十七岁杨炯(650~693?),唐代诗人。
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但自称“耻在王后,愧在卢前”他于显庆四年(659)举神童。
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
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
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
小学生常见古代著名诗人-你了解多少?(简介)

小学生常见古代著名诗人,你了解多少?(简介)诗仙——李白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静宁)。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代表作品:《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秋歌》等。
诗神——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故人称“诗神”,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诗圣——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唐代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襄阳)。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人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诗佛——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诗人的简介及背景
六四班姜怡臣
一、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
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诗有八十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四十余篇。
从这些作品来看,其成就的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争为太子一段经历,对他深怀猜忌,横加压抑与迫害,他虽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却“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与苦闷中死去。
这种生活遭遇,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过着贵公子生活,但颇有功名事业心。
他一生所热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
当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
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表现这种雄心壮志。
《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在《假但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假但。
二、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进士。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
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三、王昌龄
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
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他以写边塞诗闻名,抒情诗也同样脍炙人口。
他的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著有《王昌龄集》。
四、杜甫
杜甫(712-770):唐诗人。
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靠献赋得始得官。
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
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一说饫死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
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有《杜工部集》
五、于谦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今浙江杭州人。
明朝诗人、政治家。
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百姓爱戴。
他的诗气质刚正,明白如话。
著有《于忠肃集》。
六、郑燮
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今江苏兴化人。
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擅长画兰花和竹子。
他主张作诗面向现实生活,抒发真实情感,反对因循守旧,重复古人。
所作诗词多描写民间疾苦,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朴素自然。
著有《板桥全集》。
七、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今浙江杭州人。
清朝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所作诗文提倡变法,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热切的爱国之情。
他的诗境界开阔,想像丰富,充满浪漫色彩,有“龚派”之称。
著有《龚自珍全集》。
八、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 人。
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
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
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
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他的一生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写的绝句《题西林壁》也以富与理趣着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总之,苏轼的诗今存2700 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
他岁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
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
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
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
他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
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
九、王观
王观(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
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
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红芍药》词写人生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写法亦颇有特色。
王观的词集取名《冠柳集》,表示高出柳永之意,后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