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监测系统概要
隐极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和振动测量方法及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隐极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和振动测量方法及评定Measurement method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d vibration on stator end windings of cylindric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GB/T 20140-2016代替GB/T 20140-2006发布日期:2016年2月24日实施日期: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0140-2006《透平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和振动试验方法及评定》。
与GB/T 20140-2006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修改了标准的名称(见封面,2006年版的封面);——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对转速为1500r/min、1800r/min的4极发电机的评定准则(见6.1);——增加了响应比的测试方法和用响应比评定动态特性的准则(见6.1);——增加了对通频(频率范围为大于或等于转频)的振动限值和评定准则(见6.2);——增加了附录A的内容(见A.3、A.4和A.5)。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大型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1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发电机厂、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阙广庆、陈昌林、胡建波、钟苏、白亚民、王健军、王劲松、阮羚、刘全、李祚滨、顾俊果、孙树敏。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之10: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讲解

它部件大于50×10-4T),应进行退磁处理。退磁后要求
剩磁参考值为:轴瓦、轴颈不大于2×10-4T,其他部件小 于10×10-4T。
第5条 防止漏氢
氢冷机组,不做介绍。
第6条 防止发电机局部过热
发电机绝缘过热监测器发生报警时,运行人员应及时 记录并上报发电机运行工况及电气和非电气量运行参数, 不得盲目将报警信号复位或随意降低监测仪检测灵敏度。
故障点与性质,如系稳定性的金属接地且无法排除故障时
,应立即停机处理。
机组检修期间要定期对交直流励磁母线箱内进行清
擦、连接设备定期检查,机组投运前励磁绝缘应无异常变 化。
第12条
防止次同步谐振造成发电机损坏
送出线路具有串联补偿的发电厂,应准确掌握汽轮发 电机组轴系扭转振动频率,以配合电网管理单位或部门共 同防止次同步谐振。
1.对装置和同期回路进行全面、细致的校核、传动。 2.利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带空载母线升压试验。校 核同期电压检测二次回路的正确性,并对整步表及同期检 定继电器进行实际校核。 3.进行机组假同期试验,试验应包括断路器的手动准 同期及自动准同期合闸试验、同期(继电器)闭锁等内容 。
第10条
防止发电机定子铁芯损坏
试验)中认为可能有匝间短路的发电机,应在检修时通过
探测线圈波形法或RSO脉冲测试法等试验方法进行动态 及静态匝间短路检查试验,确认匝间短路的严重情况,以
此制定安全运行条件及检修消缺计划,有条件的可加装转
子绕组动态匝间短路在线监测装置。
第4条 防止转子匝间短路
经确认存在较严重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发电机应尽快 消缺,防止转子、轴瓦等部件磁化。发电机转子、轴承、 轴瓦发生磁化(参考值:轴瓦、轴颈大于10×10-4T,其
发电机振动监测系统使用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1)1.1 发电机铁芯及端部线棒振动监测系统简介 (1)1.2 系统组成 (1)1.3 Gen20系统软件功能浏览 (2)1.4 系统界面介绍 (4)第二章系统安装与初始化 (5)2.1 系统运行环境 (5)2.2 软件安装 (5)2.3 初始化设置 (6)第三章实时监测功能 (7)3.1 机组系统-棒图 (7)3.2 机组系统-2X棒图 (8)3.3 波形-频谱图 (10)3.4 综合频谱图 (11)3.5 综合极坐标图 (11)第四章振动分析功能 (13)4.1 棒状图 (13)4.2 综合频谱图 (15)4.3 波形-频谱图 (15)4.4 趋势图 (15)4.5 详细趋势图 (17)4.6 瀑布图 (18)4.7 数据选择 (18)第五章在线帮助使用说明 (21)5.1 如何使用帮助 (21)5.2 关于Gen20 (21)第六章事件列表功能 (22)第七章服务功能 (23)7.1 系统参数设置 (23)7.2 网络参数设置 (24)7.3 密码设置和修改 (25)7.4 读黑匣子数据 (25)7.5 清黑匣子数据 (25)7.6 报警限/故障限复位 (25)第一章系统概述1.1 发电机铁芯及端部线棒振动监测系统简介由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热工及动力系统研究所研制的发电机铁芯及端部线棒振动监测系统是专为发电机铁芯及端部线棒振动监测分析而开发的。
它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灵活的扩展性、较高的实时性和友好的用户界面,能实现多参量同时监测,并通过TCP/IP连入网络。
考虑到监测对实时性的要求,系统采用上、下位机二级结构,下位机(数采器)主要根据上位机(工控机)的指令进行等时间间隔采样或整周期同步采样,当信号超过报警或故障限时,采样结果将保存在黑匣子中以便事故追忆分析。
下位机负责数据的预处理工作,上位机负责数据的保存、数据的实时显示、分析等工作。
上位机软件采用开放式设计,便于移植和功能的扩展,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组态;整套软件在WINDOWS中文环境中运行,采用全汉化的图形窗口界面、下拉式菜单和对话框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简便,并且还配有详细的在线帮助系统,以帮助用户熟悉和应用该系统。
风能发电保护控制装置的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

风能发电保护控制装置的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能发电作为一种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风能发电系统中,保护控制装置的作用非常重要。
而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提高保护控制装置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在风能发电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风能发电保护控制装置的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与讨论。
1. 振动监测技术振动监测技术是通过对风能发电保护控制装置的振动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判断装置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况。
常用的振动监测方法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等。
通过采集和分析振动信号,可以实时监测风能发电保护控制装置的振动状况,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振动或故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或替换受损部件,确保风能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振动控制技术振动控制技术是通过对风能发电保护控制装置的振动进行控制,降低振动幅值和频率,减小振动对装置的损伤和影响。
常见的振动控制方法包括主动振动控制和被动振动控制等。
主动振动控制通过引入控制力来抵消或减小振动,主动地控制振动的幅值和频率。
被动振动控制则是通过改变系统的结构或材料等手段来减小振动的幅值和频率。
选择合适的振动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风能发电保护控制装置的振动,延长其使用寿命。
3. 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在风能发电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监测风能发电保护控制装置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通过控制装置的振动,可以减小振动对装置的损伤和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和更换成本。
此外,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还可以优化风能发电系统的运行参数,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在风能发电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的挑战与展望尽管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在风能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模态测试与分析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模态测试与分析何青;崔志斌;韩泓池【摘要】汽轮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端部在运行中受到旋转电磁力的作用而受迫振动,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新机出厂或大修时,需对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做出判断,以便及时排除故障,减少经济损失.以模态分析的试验法为指导,对一台汽轮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端部进行测试和试验数据分析,进而得出该发电机励端和汽端的模态振型估计结果.在测试和分析过程中发现:模态置信准则矩阵能够为可能的错误模态估计结果指出思考的方向;不理想的激励信号输入或不理想的响应信号试验数据会降低模态估计结果的精度.【期刊名称】《电力与能源》【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5页(P467-471)【关键词】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模态测试;模态分析;模态置信准则【作者】何青;崔志斌;韩泓池【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311在汽轮发电机运转发电过程中,定子线圈电流和转子端部的漏磁通彼此作用,定子端部绕组会受到它们之间所产生的旋转电磁力的作用。
定子绕组端部出现的振动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对此问题开展了研究。
模态分析是力学结构动力学特征研究的一种手段,模态参数可通过仿真计算或试验数据分析得到。
在汽轮发电机的研发过程中,利用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的计算模态分析,能够为定子端部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1]。
在汽轮发电机新机出厂、交接及检修过程中,试验模态分析能够为其定子端部的动态特性评判提供依据。
基于多年来工程人员的应用经验及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我国于2006年发布了《透平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和振动试验方法及评定》的国家标准。
近些年来,测量按国外先进技术制造的1 000 MW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的动态特征时,仇明等发现了尽管测试结果不与标准要求相符但被测对象并不存在端部故障的情况,并提出了修订标准的建议[2]。
风力发电机组在线振动监测系统及现场应用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在线振动监测系统及现场应用研究为了能够更好的避免和减少风力发电机故障带来的重大事故和安全隐患,并且在日常对风力发电机进行维护节省成本,在线振动监测系统必不可少。
本文介绍了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简介、工作原理、传感器测点选取和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及系统实际应用,对风电振动监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标签:风力发电机组;在线振动监测;现场应用1 系统功能简介风力发电机组工作条件通常比较艰苦,经常地处风沙四起的荒漠或海风盛行的海上,且在变速变载条件下运行。
因此,风电机组设备的相关零部件出故障的几率大大高出其他机械设备,为避免风电机组零件损坏造成的不必要经济损失,机组在线监测势在必行。
风电场中的在线监测系统,需对每一台机组都进行实时的状态监控与故障监测。
所以,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设计,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硬件包括振动一体传感器、数据采集仪、现场服务器以及中心服务器等;软件部分包括数据传输和数据诊断分析与报警等功能。
系统软件设计较为复杂,数据传输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上传等单元;诊断分析功能,先进行信号提取,再进性处理,识别信号特征,接着对故障进行诊断,最后显示报警状态。
其中,采集的信号主要包括发电机前后轴承处的振动信号、发电机接地电压等信号。
2 系统工作原理目前,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有多种:振动检测、温度检测、声发射检测及润滑油分析检测等多种方法。
针对每种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温度检测方法简单,但引起温度变化原因复杂多变;声发射检测技术通过故障设备本身发出的高频应力波信号检测,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较小,但是相关测试设备费用贵、误报警率高,且对测试条件、测试环境以及测试信号的消噪预处理技术等环节要求较高;振动检测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技术相对成熟,主要实时监测风电机组发电机前后轴承座表面的振动数据,这些实时的数据能够被规整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形成波形图,便于工作人员在这个周期内进行趋势分析,确定发电机前后轴承的工作情况,以及各个零件的健康状况,便于尽早发现发电机内部的零件损伤。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振动的监测和干预

振 动 的试验 提供 了即 时数 据 , 技 术 人 员对 发 电 机 使 定 子 绕组振 动 的研究 得 以顺 利进 行 。
2 2 必要 性 .
图 1 广 东 珠 海 金 湾 发 电 有 限公 司 4发 电 机 测 振
探 头 安装 位 置
在汽 轮 发 电机 运行 过 程 中 , 绕组 端 部 振动 力 过 大会 导致 绝缘 件磨 损 和 固定 件 松 动 , 而 引起 定 子 进
常相 近时 , 子 绕组 产 生 的共 振 。定 子 绕 组 处 于槽 定 部 的线 棒部 分 , 由于有 槽楔 、 纹板 和适形 材料 的全 波
绕组 端部 的绝 缘 、 撑 和 固定 。每个 探 头 所 带 的光 支
缆长 1 直 径 为 5 0m, 能 够把 发 电机端 部 任何 位 mm,
图 1中 : 侧 的 1 ,1 1 汽 0 1 ,2测点 是 A, C三 相 B, 的高压端 , 由于汽侧 绕 组 端部 线 棒 的造 型都 比较 统
一
绕组接地故障。在发电机检修过程中, 为了了解发 电机 定子 绕组 端部 的动 态 特性 , 认 定 子绕 组 端 部 确
是否 存在 9 1 6 z的固有 频 率 及椭 圆振 型模 态 , 5~ 0 H
盖一基 座一 铁芯 最 后 传 递 到定 子 绕 组 上 , 个 力 是 这
机 械 的击振 力 , 因此 , 电机 定 子 绕 组也 存 在 5 发 0Hz
的振 动 。
影 响端部 绕组 的绝缘 , 因此 , 光纤 加 速度 传感 器 适 用
于发 电机定 子绕组端部 振动的在线监测 。
≤删一
提供 判 断依 据 , 可 为 人 为 干预 振 动 提供 即时 的效 也
大型水轮发电机端部振动在线监测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翼4(上)图6阴转子表面啃咬痕迹大型水轮发电机端部振动在线监测杨军1,周明1,邹洪刚1,唐李军2(1.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雅安625000;2.成都英孚德科贸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是发电机设计、制造和装配最复杂的部件之一,发电机组定子绝缘监测是目前公认的技术难点。
采用加速度传感器,解决在高电压、强交变电磁场的特殊环境下端部振动监测难题,介绍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结合在线监测数据,形成智能分析诊断模型,实现对机组运行状态智能判断。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在线监测中图分类号:TM312文献标识码:B DOI :10.16621/ki.issn1001-0599.2021.04.710引言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端部不停运动,振源主要是双倍频交变电磁力。
正常通过定子线圈和线棒的50Hz 或60Hz电流,会产生100Hz 或120Hz 的巨大电磁力。
若绕组端部支撑固定不足,线圈会因振动使绝缘逐渐磨损。
定子绕组端部振动是电机发生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大型水轮发电机非常重要的故障机理。
绝缘故障产生机理的多样化,受外界干扰造成绝缘监测数据的非准确性,绝缘数据判读的经验性,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发电机组绝缘监测技术的发展。
1水轮发电机端部振动在线监测难点水轮发电定子绕组并联支路较多,按照目前众多振动监测技术的惯例,仅安装个别监测传感器,是无法有效监测端部振动的,给计划检修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为使监测数据能够行之有效,需要一个大量、长期积累的、经过时间考验的数据库作为参考。
同时还需要有人工智能的手段,通过与数据库中数据在幅值、相位、频率和特征参数的对比,达到自动判断的效果,在机组状态检修中发挥主动作用。
发电机内部电气环境非常恶劣,是一个高电压、强交变电磁场的特殊环境。
在强电磁场的作用下,金属结构的普通传感器可能产生放电,引起磁场分布的变化,干扰自身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传感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续)
• 光传感器采集的信号通过光缆送到安装在机壳上 的承压密封盒内的光电耦合器上,转变为电信号 再送入AGM-P21信号处理模块和PCU-100型可 编程信号处理器。PCU-100既可以处理普通的压 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电信号,也可以处理由 FOA-100光纤传感器送出的光信号转换出来的电 信号,是一种通用型数据信号处理器。
光纤测振系统的价格昂贵,制约了其在商业上的应用。现在,国外对这种 光学原理的振动传感器在发电机上的应用,已进入商品化,但总体上仍处 于快速发展和完善之中。
1 美国WH公司的光学振动监测系统 1)传感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传感器尺寸为1”×1”×3”,直接安装到被 测部位上。传感器内部结构为一个舌簧和 光栅组。光栅位于舌簧运动最高点的端部, 承受振动时可间断遮光生成光脉冲。传感 器设计为给定时间段上脉冲数量与被测振 幅成正比。光脉冲信号通过光缆送到机外 的主机中,经过数据处理在主机的液晶显 示屏上显示振动峰-峰值 。
•
一般设计参数为:
– – – – – – – – – – – – 传感器与电子装置之间的电气绝缘强度大于27kV(有效值) 测量频率范围:30 Hz~350Hz±5% 动态测量范围:在100Hz时0~40g(峰-峰值0~1mm) 加速度测量灵敏度:100mV/g±5% 传感器重量约30g 最大冲击加速度:600g半正弦,耐受1ms 传感器谐振频率:500Hz以上 横向灵敏度:相对轴向值的5%以内 残余噪声:30Hz~350Hz之间总噪声<3mV(RMS) 分辨率:100Hz时峰-峰值<1μm -运行压力:氢气压力<0.5MPa -传感器的连续最高工作环境温度90℃
二、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 振动监测系统选型
•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监测环境非常恶劣,目前300MW及以上容量的发电 机线棒工作电压达20kV左右,电流1万安培以上,因此是一个高电压、强 交变电磁场的特殊环境。 通常进行振动监测使用的压电式或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因对电气环境敏 感而限制了其在此环境下的应用。
安装工作中很重要的是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选择,由于是非金属材 料,不必考虑安装位置的电位。主要考虑确保传感器和光纤引线 不会在运行中脱落,检修时不致碰撞损坏。 为进行研究对比,安装光纤传感器的同时,还请哈尔滨大电机研 究所安装了6只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为汽侧和励侧各3 只,布置在绕组低电位末端的引线上。传感器外壳加装了磁屏蔽。 压电式传感器的引线连接到测温端子板上,可以用便携式信号分 析仪定期采集数据。
3)实际应用情况
• 大约10年以前,WH公司已经在100多台 发电机上安装了定子绕组端部振动监测系 统,其中80%以上的发电机安装了12个测 点,根据情况最少的安装了6个测点,最 多的安装了48个测点。
• 典型的安装方式是12个测点,具体布置为 汽侧和励侧各6个测点,全部为鼻端作径 向测量。
2 加拿大VibroSystM公司的光学振动监测系统 1)传感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2在线监测装置的选型和安装
• 经过综合考虑供货渠道、价格、业绩等因素,选择了加拿大 VibroSystM公司生产的光纤振动监测系统。
– 其中光纤振动传感器为FOA-100型加速度计,共购置6只,励侧和汽 侧各安装3只。 – 配套的数据处理和监测显示仪器为PCU-100型信号处理器。
•
• •
整套设备的安装利用小修时间完成。
图1 美国WH公司光学振动传感器内部结构图
2)WH公司监测系统的基本配置
• 系统的基本配置一般包括用于两侧的 12个振动传感器和2根光缆束、 两个光纤承压密封盒,以及一台多通道振动监视器。
– 光纤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径向振动,(轴向和周向的振动也可以测 量),具体测量位置和方向取决于发电机的具体情况。
•
可以通过锤击试验寻找安装传感器的最佳位置。
•
传感器用浸环氧的玻璃编织带永久性固定在线圈端部。为避免发 电机抽插转子和做检查工作时受损,典型的安装位置在上下层线 棒连接鼻端,或下层线棒的外表面。光缆的典型安装走向是沿下 层线圈支撑环的外表面布置,其目的也是为防止损坏。
多通道振动监视系统的电子回路由两种基本单元组成:
– 前置放大单元和主机单元,两部分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模块封装。以 12个前置放大模块为例,它们都是可以互换的。模块化系统封装的优 点是坚固、可靠并且因具有许多可换部件而使硬件易于维护,系统的 故障处理也更为简单。
•
2)WH公司监测系统的基本配置(续)
• 前置放大单元的作用是把传感器上采集到的光学编码振动信号进 行处理,提取出振动和系统状态信息。振动信息被处理并经由电 路传输到主机中用数字显示。
3)VibroSystM公司实际业绩
• 至2000年底以前,VibroSystM公司开发的光纤加速度振动 测试系统共售出并安装了36套,各套系统配备传感器数目如 下:1个测点的9套、2个测点的3套、4个测点的3套、5个测 点的2套、6个测点的2套、8个测点的4套、9个测点的1套、 12个测点的10套、34个测点1套、36个测点的1套,其中包 括了安装在我国陡河电厂6个测点的一套系统和山东黄岛电 厂2个测点的一套系统。VibroSystM公司还生产SBV系列压 电式振动传感器,应用也很广泛,在此不作详述 。
运行中监测端部振动必要性(续)
• 如果检修中通过模态试验发现某台发电机端部动态特性不合 格,存在有倍频附近的椭圆振型。经验证明,端部结构的局 部简单改动对端部整体动态特性作用有限。重做定子绕组和 端部紧固结构,代价昂贵,而且还不能保证改造一定成功。 而实际情况是这台发电机或同型机已经运行了很长时间,并 没有发生影响安全的严重问题,说明端部结构比较牢固,再 继续运行很长时间也可能仍然没问题,但不能保证它今后不 发生问题。对这种发电机最经济、最理想的处理方法,就是 加装在线监测系统,监视运行中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实际 振动状态,实现早期故障报警,进行端部的状态检修,可以 有效防止突然事故的发生。
– 注意:发电机外壳是光信号和电信号分界线,与WH 公司的技术完全不同。
图3 FOA-100型光纤振动传感器、光缆及光电转换接头照片
图4 在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安装的光纤振动传感器(照片)
2)光纤加速度传感器的配置和基本参数
• 传感器本体由瓷质和聚苯类元件制造。光纤由5mm厚的聚四氟乙烯套管 保护,最小弯曲半径为80mm,光纤长度为6m或10m或更长。
运行中监测端部振动必要性
• 近代设计先进、工艺可靠的发电机,采用了许多防止端部振 动过大的措施,发电机安装和检修工作也规定了相应的措施, 如要求测试端部线棒和引线的固有频率及模态,绕组端部紧 固结构的详细人工检查和处理,等等。实践表明,这些措施 对防止发电机发生端部振动破坏事故是非常有效的,保证发 电机能够承受端部的正常振动而长期无故障运行。 • 运行实践和检修经验表明,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振动状态 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交变电磁力和热应力的长期作用下, 可能因绝缘的微缩作用及磨损或紧固件的局部松动,使固有 频率和振型发生变化,投运时完全合格的发电机,经长期运 行使固有频率和振型落入与电磁力谐振范围内,造成振动状 态逐步或突然恶化,而一般的电气监测和外部部件振动监测 反映不出这种危险的振动变化,就难以完全避免突然事故的 发生,因此,有条件时,直接监测定子绕组端部的振动幅值 是非常有用的技术措施。
– 在强电磁场的作用下,金属结构的普通传感器可能产生放电,并且引起磁场分 布的变化,干扰自身的工作。 – 含铁磁性材料的传感器本身还存在剧烈的电磁振动和涡流发热,会对线棒绝缘 形成严重威胁,降低了发电机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增加了事故的隐患。
•
•
在发电机定子端部应当慎用含有金属结构的振动传感器。
•
•
由于采用光学原理和光纤材料的传感器可以抵御电磁干扰,目前国内外已 经开发了几种光学振动测量系统,它们填补了在高电压、强电磁干扰,以 及高度爆炸性气体等恶劣电气环境下测量仪器的空白。
• FOA-100型光纤加速度计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它具有很高的灵 敏度、准确度、可靠性和通用性,特别适用于汽轮发电机和 水轮发电机绕组端部的振动监测。
三、陡河发电厂#7发电机上的应用实践 1发电机历史情况
• • • 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QFQS-200-2型汽轮发电机,1986年11月投产, 历史上共发生过4次定子线棒绝缘损坏事故,除了制造质量问题以外, 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不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1998年大修中该发电机经模态试验证实定子绕组端部汽侧和励侧均存 在107Hz~108Hz的椭圆振型,恰处于最危险的频率范围上。 为保证发电机安全运行,避免突然事故的发生,应当对该发电机定子 绕组端部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
我们的实践
• 1998年我们在一200MW上安装了定子绕组端 部在线振动监测系统,起因是发电机定子绕组端 部动态特性试验结果不合格,存在 107Hz~108Hz的椭圆振型模态频率。 • 2003年我们在托克托电厂2台进口600MW发电 机上因同样原因安装端部振动监测系统。 • 为此对该类监测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 重点介绍监测系统和实际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