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三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2)

高中历史三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2)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和思想内涵,进而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文艺复兴时期名画赏析,从图片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感受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是历史的进步.【教学重点】: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作品【教学难点】: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影响【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谈话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这幅世界名画吧,《蒙娜丽莎》。

这幅名画与很多政要人士结下不解之缘,世人都难以抵挡她的神秘微笑:拿破仑将《蒙》挂在卧室内,每日独自欣赏多次;法国总统戴高乐心绪不宁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蒙》每半年体检一次,启程时,30辆警车押队,200余名荷枪实弹的彪形大汉前呼后拥.目前全世界已有假的《蒙》200余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四幅。

《蒙》曾四次出国,荣耀无比.1951年,他在西班牙受到国家元首级别的隆重礼遇,195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六架专机和300多名礼仪小姐,将它从巴黎接到伦敦,法国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摸画,但规定手指必须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蒙》的作者是谁?(达芬奇)这幅画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寄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向往.大家知道这幅画诞生于什么时代吗?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向往什么?今天我们学习了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相信大家就知道了。

师:那什么是文艺复兴呢?文艺复兴和蒙娜丽莎有什么关系呀?不急,我们一起先欣赏几组艺术作品,看一看,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笔下的人和神都是什么样子的?一般我们把欧洲的历史划分为这么几个时期,一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大约在公元4世纪以前,第二段时期为中世纪,长达一千多年,这一时期是基督教会统治欧洲,政教合一。

第三阶段为文艺复兴时期约14—16世纪.第一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作品:(出示《面包房夫妻像》、《掷铁饼者》)这幅画描绘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对夫妻。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13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13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程标准】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熟悉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巨匠的主要成就及艺术风格,记忆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名称,理解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认识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

提高透过文学美术作品这类特殊的历史视角分析归纳历史发展特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站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上去品读文艺复兴巨匠的著作,通过赏析文艺作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体会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2.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分析文艺复兴的作品,让学生体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认识人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3.通过理解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认识思想解放运动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渗透“人类的进步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升华”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文主义的各种表达方式难点: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典型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owerPoin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思路设计】本课重点为通过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巨匠的作品,认识人文主义的含义,因而将授课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分析上。

通过教师引导、诱思、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展示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世界最著名的英国苏富比拍卖行,在9月4号表示,将于今年12月在英国伦敦拍卖这部画作,预估价为1500万英镑。

而这幅作品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拉斐尔创作的。

为什么这幅画有这么高的艺术价值?除了艺术本身之外,还有深刻的历史价值。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名画背后,走进名画诞生的时代,来追溯名画产生的历史。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名师说课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巨大进步,无一不是从思想解放开始的。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代的到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

本课内容在世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高考中多有涉及,既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亦可以材料问答题形式出现。

授课中应注意处理好三个环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了?应特别阐述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何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和披着宗教的外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掌握人文主义的概念;记忆“文学三杰”“人文主义之父”和达·芬奇。

2.理解:文艺复兴和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3.运用: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十日谈》和拉斐尔《圣母与圣子》,理解其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1.故事创设情景。

2.图片赏析。

3.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人文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意义。

2.学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的巨人们热爱生活、富有创造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重点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关系;人文主义的概念。

难点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思想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

画中人物优雅,笑容微妙,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这幅作品之所以成为世界名作,最主要是因为画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人文主义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新课学习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展示图片15世纪的佛罗伦萨文艺复兴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原因:(1)物质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形成。

(3)人才优势: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

(4)文化传统:古希腊罗马丰富的文化遗产。

(岳麓版)大赛获奖教案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岳麓版必修3

(岳麓版)大赛获奖教案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重点:薄伽丘、艺坛三杰和莎士比亚作品及其渗透的人文主义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教学设计】导入设计:展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教师先让学生谈谈对这幅名画的了解)导语:这幅画以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神秘的微笑”征服了世人。

拿破仑将《蒙娜丽莎》挂在卧室内,每日独自欣赏多次;法国总统戴高乐心绪不宁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目前全世界已有假的《蒙娜丽莎》200余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四幅。

《蒙娜丽莎》曾四次出国,荣耀无比。

195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六架专机和300多名礼仪小姐,将它从巴黎接到伦敦,法国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摸画,但规定必须手指必须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

《蒙娜丽莎》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美丽?!它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寄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向往。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熟悉的名画,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讲授新课一、文艺复兴概述1.含义:14至17世纪新兴(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核心),形成的人文主义社会思潮。

探究学习: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什么是人文主义?材料一: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人文主义者皮柯材料二:在教父们的著作中有不少表面上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

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应该使自己追求真理的努力停滞不前。

……读这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接受的义务。

——人文主义者阿贝教师总结:人文主义就是提倡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现世的幸福。

2.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维拓展:为什么要“复兴古典”?①天主教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3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优秀教学案例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3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优秀教学案例
4.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
2.提出问题:“文艺复兴时期为何会出现如此繁荣的艺术成就?这背后的人文精神有何特点?”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和人物,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艺术素养。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和课后研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2.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代表作品,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理解其在我国历史学科中的地位和影响。
3.深入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包括对人性、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的认识,掌握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和影响。
(二)问题导向
1.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作品为线索,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问题,通过对比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要注重问题的层次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心得体会,深入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必修三第12 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一.教材分析《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内容。

这一课主要是通过对文化巨匠及其作品的了解和学习,让学生从中领会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善于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2. 学习目标(1)熟悉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巨匠的主要成就及艺术风格,记忆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名称,理解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2)认识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

3. 能力目标(1)提高透过文学美术作品这类特殊的历史视角分析归纳历史发展特征的能力。

(2)通过理解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认识思想解放运动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渗透“人类的进步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升华”的历史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人文主义的各种表达方式(2)教学难点: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典型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四.学情分析作为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一些分析历史线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有比较强烈的兴趣。

但由于文艺复兴在时空方面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又是学理科的,对历史不够重视,因此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在处理知识方面,必须紧扣教材,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情景。

五.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设计法)2.学案教学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平台六.课前准备1.预习课本和学案2.达芬奇资料收集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名画导入:学生欣赏《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问题导入新课,用名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一、教学内容分析《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该课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该单元围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一主线展开。

该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冲破中世纪的精神黑暗,文艺复兴兴起。

文艺复兴发展了古希腊人文精神,要求解放人性,倡导个性解放。

为接下来的欧洲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复兴了人文主义。

该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早期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代表人物薄伽丘,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意大利的艺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戏剧。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讲述教材的内容,更要帮助学生透过这些人物的作品分析文艺复兴爆发的背景及其带来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对文艺复兴的相关内容在初中时已经有初步的了解,对于文艺复兴中出现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都不陌生,所以对于教材上的内容理解起来很轻松。

但是学生对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特别是中世纪的相关内容非常的陌生,教师应该对其加以补充和指导。

三、设计思路根据本校教学资源的条件和该课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学案教学、材料分析法、引导学生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方法来学习该课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了解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十日谈》等作品的赏析,了解其人文主义的内涵;通过对布克哈特对文艺复兴的解读评价,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文艺复兴所造成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认识到他们在封建社会发出的最强音。

五、教学重难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影响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完成以下内容1. 中期,在兴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史学界称之为。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

课题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材分析课标要求:①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②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班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但是历史素养还有待提高,所以讲课期间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小故事之类的元素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并且探讨的问题不宜过于深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②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③能够较好地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④能够结合作者经历或作品背景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析文艺复兴的背景,进一步掌握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②通过探究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作品的内涵,初步理解结合作者经历、作品背景理解艺术作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的了解与对文艺复兴作品的感受,认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历史价值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难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图片,案例,小故事等一些元素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与学生实时互动,调动课堂气氛;在课堂上要及时分析总结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课堂最后的小结要简练升华.教学手段在夯实知识点的基础上,在其间穿插一些小故事和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使之与板书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多媒体展示《蒙娜丽莎》,简述几位伟人与这幅画的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思考学生在听简介的同时思考为什么这幅画会有这么大的魔力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诞生了巨人的时代。

这一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薄伽丘、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莎士比亚,正是他们天才般的创造力,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引领人们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束缚,走向了尊重人性,崇尚自由的近代社会。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这场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板书)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大屏幕上面的两段小材料和课本第一自然段,思考一下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课标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

②对文艺复兴作品的鉴赏以及材料的运用,提高论从史出的能力水平。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分析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使学生经历依据材料研究历史问题的学习过程,体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②引导学生站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上去品读文艺复兴巨匠的著作,通过赏析文艺作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体会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认识人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人文主义的各种表达方式。

(2)难点: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典型作品的人文主义内涵。

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史料分析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等到同步提高。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1
板书设计:
请问: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耶稣是不是雌雄同体的?天堂里会不会有排泄物?耶稣复活的时候指甲和头发有没有长?耶稣复活这件事会不会发生在晚上?天使能否辨别白天和夜晚?天使吃不吃饭?要不要睡觉?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天堂的玫瑰花长不长刺?学生不能回答:然后解释,这说明人的自然个性受到压抑。

压抑人个性发展的是什么?人性该到复苏的时候了。

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14世纪前后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

(二)讲授新课
一、追寻文艺复兴之源
材料一课本48页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材料二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

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文化手稿,……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

因此意大利人更日益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最早在意大利兴起?
(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直接原因等方面分析)
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
③思想因素:基督教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
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⑤直接原因:黑死病的漫延
三、走近文艺复兴大师
1、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或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

是如何体思想的?
2、如果《哈姆雷特》和《窦娥冤》同时在我校公演,你最愿意看哪部戏剧?为什么?三、感悟人文主义内涵
1
2,注重,把、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3、文艺复兴性质:
【难点突破】
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何评价这种思想?
“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评价人文主义:
⑴进步性:①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转化为以人为中心,促使了人的觉醒,使人把目光从来
世转向现世;②提倡科学、理性,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
以及科学实践精神,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和神学统治的思想武器,为资本主
义的胜利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⑵局限性:①把资产阶级的特性看做是全人类的普遍特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对
立;②对人文主义的过度追求造成个人私欲的极度膨胀与泛滥,造成社会混
乱。

四、探讨文艺复兴影响
【重点突破·合作探究】
材料一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西方艺术皇冠上的明珠——芭蕾舞
材料二对它(人文主义)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中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全面
..分析文艺复兴的影响。

(可通过辩论的方式进行)
历史意义:
①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出现。

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用普遍的“泛人性论”掩盖阶级差别和阶级剥削。

【合作探究】
1、资产阶级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进行反封建斗争?或文艺复兴运动为何提出“复兴”?
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与神权统治正面交锋;②封建神权势力异常强大,不容其他思想;
③封建神学体系大多依赖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文化科技成果。

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利用这些古典文化,反对神学文化,即反对中世纪的基督文化。

2、资产阶级借助古典文化反对封建神学的主要(根本)原因是什么?
资产阶级借助古典文化反对封建神学的主要(根本)原因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程度不高,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3观察《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三幅名作,回答下列问题:
《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
与中世纪的绘画相比,三幅名作有何特点。

三幅名作都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合作比较探究】请比较分析16世纪中国与西欧思想文化方面的不同现象及其原因和影响
1.不同现象:①中国在明朝时期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还屡兴文字狱,打击知识分子,使思想文化完全处于封建统治的控制之下。

②西欧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精神。

强调人的作用,鼓励发挥人的创造力,反对宗教神学,重视科学试验。

2.原因:明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西欧不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完成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必然要求解放思想,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

3.影响:文艺复兴运动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封建文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封建制度继续延续了200多年。

小结:问题式小结
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大家要记住,正是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的心灵,宣扬了人的理性,人类才步入了今天这个思想解放、行动自由的现代社会。

从这场运动中你尝到了什么?
1、文艺复兴真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吗?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掩护?
2、你如何评价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3、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文艺复兴是怎样体现人文主义的?
4、文艺复兴有哪些巨大的历史贡献?
5、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两个“发现”指的是什么?分别有何影响?两个“发现”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和内在一致性?
教学反思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这种教学模式既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但学生“动起来”的同时也需要他们的合作者——教师及时起到领航员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地到达理想的彼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