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儿童保健学二部分课件
儿童保健儿科PPT课件

儿科学(第9版)
学龄期特点
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心理逐渐发育
儿科学(第9版)
六、 学龄期保健
1. 加强营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牛奶摄入,每天睡眠10小时。 2. 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防病抗病能力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及活动。 4. 疾病筛查,预防事故 预防缺铁性贫血、肥胖等营养性疾病。
儿科学(第9版)
四、 儿童心理卫生
2. 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1) 独立能力: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年长儿则应培养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控制情绪: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与语言、思维的发展和父母的教育有关,用诱导方法处 理儿童的行为问题 (3) 意志: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意志 (4) 社交能力 (5) 创造能力
儿科学(第9版)
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一、胎儿期及围生期 二、新生儿期 三、婴儿期 四、幼儿期 五、学龄前期 六、学龄期 七、青春期
儿科学(第9版)
胎儿期特点
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胎儿早期(3~8周)
儿科学(第9版)
一、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
1.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 2. 保证充足营养 3. 预防感染 TORCH感染 4. 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环境污染 5. 尽可能避免妊娠期合并症,预防流产、早产、异常分娩的发生 6. 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护
心理教育 营养 性教育 体格锻炼
定期体检 每6~12个月/ 次
定期体检 每1年/次
定期体检 每1年/次
第二节
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儿科学(第9版)
儿童保健课件

儿童保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保健》教材的第二章“儿童营养与饮食”,详细内容包括:儿童营养素的需求,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儿童饮食安排的原则,以及饮食行为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儿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及其作用。
2. 使学生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能够科学合理地为儿童安排饮食。
3. 培养学生关注儿童饮食行为,提高儿童饮食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饮食安排的原则及饮食行为的培养。
教学重点:儿童所需营养素的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为儿童安排饮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食物模型、儿童饮食行为观察表。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饮食问题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儿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及其作用,让学生了解营养素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一组儿童的饮食安排是否合理。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自己或身边的儿童设计一份合理的饮食计划。
六、板书设计1. 儿童所需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2.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谷类、蔬菜、水果、肉类、奶类、豆类等。
3. 儿童饮食安排原则:合理搭配、多样化、适量、定时定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或身边的儿童设计一份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分析其营养价值。
答案: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等实际情况,设计饮食计划,注意营养素的搭配,保证食物的多样性、适量性和定时定量。
2.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身边的儿童饮食行为,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观察儿童饮食行为,如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等,分析原因,从家庭饮食环境、家长示范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儿童营养与饮食的相关知识。
儿童保健2课件

3、胸廓和纵隔
胸廓较短小,其前后径约与横径相等,呈 圆桶状。肋骨处于水平位,与脊柱几乎成直 角。膈肌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胸腔狭 小,但肺脏相对较大,几乎充满胸廓;加上 胸部呼吸肌不发达,主要靠膈肌呼吸,易受 腹胀等因素影响,肺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充 分地进行气体交换,使小儿的呼吸在生理和 病理方面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
人体有几大系统 系统有什么组成 人体有哪些组织
人体共有8大系统,即: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 和生殖系统。(感觉系统) 系统是由器官组成的,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几种组织相互结合,组成具有一定 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如骨、脑、心、肺、肾等。
2、下呼吸道
小儿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软 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平滑肌发育不 完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粘液腺发 育不良,粘膜纤毛运动差,易感染,而 且易引起呼吸道狭窄与阻塞。 小儿肺组织发育尚未完善,弹力组织 发育较差,肺泡数量少,气体交换面积 不足,但间质发育良好,血管组织丰富, 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为宽, 造成含气量少而含血多,故易于感染。
2.呼吸类型
婴幼儿胸廓活动范围受限,呼吸 辅助肌发育不全,故呼吸时肺向横膈方向移动, 呈腹(膈)式呼吸。随年龄增长,肋骨由水平位 逐渐成斜位,呼吸肌也逐渐发达,胸廓前后径和 横径增大,膈肌和腹腔器官下降,至7岁以后大 多数改变为胸腹式呼吸,
3.呼吸功能特点
二、循环系统发育
【解剖特点】
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
三、泌尿系统发育 【生理特点】
1、肾功能 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数量已达成人水平,但其生理功 能尚不完善,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 、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及排泄功能均不成熟,表现为排尿 次数增多;尿比重低,浓缩功能差。 2、尿液 正常小儿的尿液为淡黄色,但个体差异较大。尿量与 液体的入量、气温、食物种类、活动量及精神因素有关。 婴幼儿每昼夜尿量约400~600ml,学龄前儿童为600~ 800ml,学龄儿童为800~1400ml.一昼夜学龄儿童尿量小于 400ml,学龄前儿童小于300ml,婴幼儿小于200ml为少尿 。一昼夜尿量小于30~50ml者,为无尿。
《幼儿卫生保健》第二章精品PPT课件

一、动作的发展特点
由粗到细 是指动作发展过程为由粗泛动作再到精细动作, 如先会抓握大一些的玩具,再会用手指捏起小物。
先正后反 指动作的发展顺序为先是正向动作,后是 反向动作,如儿童一般先会伸手取物,再 会随意放下;先会向前行走,再会向后退 等。
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动作发展情况
年龄 约1岁 约2岁 约3岁 约4岁 约5岁 约6岁
4~5岁 所说的话成人全部能听懂
6岁
说话流利,语法基本准确
认知过程是将外界的多样化
四
信息作为知识加以系统化的过程。
、
儿童的认知发展情况一般可从感
认
觉、记忆、思维、想象和判断等
知
方面进行评价。
的
发
展
儿童3岁前后的认知发展情况
发展情况
3岁前
3岁后
感觉发展
已经具备各种感觉,但在认识事物时,触觉起 主要作用
1
思维有条理,主动注意时间逐渐延 长。
淡漠,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3
智力操作效果差。
4
易怒,情绪波动大。
三、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儿童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人际交往的技能也比较差,但 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能够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的儿童乐于与人交往,也希望通过交往而获得别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
1
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 朋友。
4
乐于自己做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而不过分 依赖别人的帮助。
5
能够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二、情绪稳定,反应适度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既是一种心理过程, 又是心理活动赖以进行的背景,表现为喜、怒、哀、乐等形式。 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儿童保健2讲课文档

持续时间长约1-5年,是预防接种的主要内容。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四十一页。
一)、基本概念
3.被动免疫: 指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
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 免疫力。
有效时间仅3周左右。 一般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
五)体格锻炼 空气浴 日光浴 水浴(或游泳) 被动体操
现在十二页,总共四十一页。
(四)、幼儿期保健
一)合理营养 食物多样 三餐两点制
二)日常护理 睡眠充足、口腔保健、训练大小便
现在十三页,总共四十一页。
(四)、幼儿期保健
三)预防疾病和意外 加强免疫接种 生长发育监测 防各种意外
四)早期教育 培养良好习惯、品德教育
现在九页,总共四十一页。
(三)、婴儿期保健
一)合理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 选择配方奶粉、 添加辅食
二)日常护理 清洁、衣着、睡眠、 训练大小便
现在十页,总共四十一页。
(三)、婴儿期保健
三)预防疾病和意外 计划免疫、体检等
四)早期教育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促进感、知觉发育。
现在十一页,总共四十一页。
(三)、婴儿期保健
现在三十六页,总共四十一页。
四)、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1)严格按照规定方法稀释、溶解;每人一
副无菌注射器、一个无菌针头,准确抽 取所需剂量。 (2)抽吸后的剩余药液,用无菌干纱布覆盖 安瓿口,空气中放置≤2小时。
现在三十七页,总共四十一页。
四)、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3)接种时用2%碘酊及75%乙醇消毒皮肤, 待干后注射;接种活疫苗、菌苗时, 只用75%乙醇消毒。
儿童卫生保健PPT精品医学课件

身长(身高)
出生时的身高平均为50厘米 1岁,长25厘米 2岁,长10厘米 2 ~12岁 身高(cm)=年龄×5+80(或+75)
头围
学前儿童脑发育的重要指标。出 生 时 35 厘 米 , 达 成 人 65% , 十 岁时达成人的95%。
胸围
补充——微量元素
人体是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 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 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 钙、磷、镁、钠等,称为宏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 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 氟等,称为微量元素 。
对人类死亡影响最大的4种因素:医疗 保健因素、环境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和 生活方式,这四种影响因素所占比例: 10.3%、17.6%、23.2%及48.9%。
本节主要介绍了学前儿童各年龄阶 段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 律及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因素。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评价
本节点睛 讲授 小结
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
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 种量度。反映骨骼肌肉系统的有握力、拉力等;反 映呼吸系统的有肺活量、呼吸的频度;反映心血管 系统的有心率、脉搏和血压。
(1)心率与脉搏 (2) 血压
(3) 肺活量:深呼吸后能呼出的最大空气 量。
(三)生长发育其他体格评价指标
视力 听力 微量元素 血红蛋白
一、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点
(一)胎儿期 从受孕到娩出前的280天约40周,称为胎
儿期。该期特点是胎儿完全依赖母体生存,组 织器官正在形成,母体的身体和生活展开对胎 儿健康影响较大。
(完整PPT)第九版儿科学儿童保健

体重评估
反映小儿近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也是临床计算药量的主要依 据。
2024/1/26
头围评估
反映脑和颅骨发育程度的重要 指标。
其他评估
如坐高、上臂围、皮下脂肪厚 度等也可用于评估儿童的生长 发育情况。
10
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识别与处理
识别方法
通过定期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等指标,绘制生长曲线图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生长发育异常的 情况。此外,观察儿童的日常表现和行为也可以发现一些异常迹象。
5
儿童保健的核心理念
• 以儿童为中心:儿童保健的核心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和 身心健康。它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个性和需求,为儿童提供全面 的保健服务。
• 预防为主:儿童保健注重预防,通过健康教育、免疫接种、营养指导等手段, 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也强调早 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治疗并发症
针对营养不良引起的并发症如贫血、感染 等进行治疗。
25
2024/1/26
04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与指导
26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特点与规律
01
02
03
连续性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是一个 连续的过程,不同年龄段 有不同的发育特点和规律 。
2024/1/26
阶段性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可分为 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 有其特定的发育任务和挑 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024/1/26
职责
51
儿童保健管理的组织架构与职责
01 7
制定儿童保健政策、规划和标 准
7
02
7
组织实施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
中医儿科学儿童保健 PPT课件

医学课件
19
添加辅食
目的: (1)补充母乳营养素的不足:
铁(1/6)、B组维生素和维生素C
(2)改变婴儿食物的质量以满足其生理
需要并为断乳做好准备
3月消化液分泌、长牙齿、胃容量增大
(3)逐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奶瓶—匙—杯、碗、筷;授食—自食
医学课件 34
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
• 掌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3种喂 •掌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
养方式与添加辅食的时间和方法。 养3种喂养方式与添加辅食的时间和 • 熟悉幼儿期、幼童期、儿童期膳食的配制 方法。 以及婴儿的喂养方法。 •熟悉幼儿期、幼童期、儿童期膳食 的配制以及婴儿的喂养方法。
空气排出,可减少溢乳 • 母亲患病应暂停 换(断)乳时间:一般在小儿10~12个月。应逐 渐减少喂母乳次数,直至停止哺乳
医学课件 16
(二)混合喂养
• 因母乳不足而且无法改善,需添加牛乳、
羊乳及其他代乳品时,称为混合喂养, 或称部分母乳喂养 1.补授法: 2.代授法:
医学课件
17
(三)人工喂养
医学课件 20
(四)添加辅食
原则:
• 由少到多 • 由稀到稠 • 由细到粗
• 由一种到多种
• 逐渐添加
医学课件
21
二、婴儿护养
• “数见风日” • 衣着不可过暖 • 作息习惯 • 促进感知觉发育,培养观察能力
医学课件
22
三、预防接种
• 计划免疫就是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
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力
第二章 儿童保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有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的儿童,要进行专科 检查。
4.开展防聋、治聋的继康教育工作。
听力保健—听力筛查方法
电生理测听:耳声发射法、听觉诱发电位
行为测听
发声物品在耳后30—50厘米的距离(避开小儿的视线), 分别给予声音刺激,观察小儿的听性反射。
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于同龄儿; 心率增快; 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
贫血体征
评估贫血
贫血分度
贫血程度 血色素(g/L) 年龄(岁)
轻度 中度90—110<6100—120>6
60—89
重度
30—59
极重度
<30
贫血预防
卫生宣传教育,科学育儿。 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吸收利用率高 及明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精肉、动物肝和血、
2、蔗糖:能促进口腔里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大 量繁殖,并有助于细菌停留在口腔和聚集在牙面 上的缝隙中。
3、牙表面的窝沟及两牙间的缝隙,常使食物残渣 及细菌容易滞留,而发生龋牙。
4、菌斑:附着在牙齿表面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引 起牙齿损害。
口腔保健—儿童好发龋齿的原因
1、食糖比成人多; 2、睡眠时间较长,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
反得感染或患其他疾病 呼吸道感染,腹泻,消化道畸形。
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饮食习
惯、居住环境、安全饮用水等。
营养不良评价指标
年龄别体重 年龄别身高 身高别体重
营养不良分类
(1)低体重 儿童的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 值的正常变异范围,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主要反映 儿童过去或现在有慢性或急性营养不良,但单凭此指标不 能区别是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
农村高危儿管理程序图
儿童眼、口腔、耳保健
近视 弱视 斜视 眼外伤
龋齿 错牙畸形 耳聋
眼保健—眼生理特点及视力发育
眼眶和眼球随生长发育在不断生长。 婴幼儿时期,眼眶较小且浅,可出现内
斜视(斗鸡眼),需与病理性斜视区别。 眼球小,生理性远视。 刚出生时,仅有光感,几天后看到眼前
营养不良预防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让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 和添加辅食的时间、种类和原则,以及如何制作 婴儿辅助食品,防止挑食偏食,膳食均衡。
鼓励、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尽量保证每个婴儿 生后4—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及时添加辅助食品。贫困地区强调在每餐面糊、 米糊内加植物油或动物油5—10毫升,以提高热 量摄入,多给豆制品和蛋。
预防: 防止玩耍棒棍、锐器、手拿锐器走路。 避免与猫、狗、鸡等动物密切接触,以防啄伤或
抓伤。 禁止玩弹弓、子弹枪、放鞭炮。
一旦发生眼外伤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口腔保健—儿童牙发育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 乳牙:4—10个月萌出,2岁半出齐,共20颗。 恒牙:乳牙脱落后又长出的牙,是不再替换的 牙齿。6岁长出,至21岁,共28-32颗。
高危儿童管理对象
(五)佝偻病 (六)贫血 (七)反复呼吸感染或孩子患过肺炎 (八)反复腹泻 (九)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畸形
高危儿童管理
立案:
一经发现高危儿均应及时专册登记, 列入专案管理,同时在儿童保健手 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的标识。根据 每个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 方案,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
4个月以下听性反射表现:
惊跳反射 听睑反射 觉醒反射
吸吮变化 活动停止 皱眉动作 呼吸变化
4个月以上婴幼儿听见声音后, 眼睛或头会转向声源。
听力保健—听力筛查方法及表现
新生儿期: 正常新生儿听到突然发音可出现眨眼、惊跳、哭 闹等反应,可用拍手、铃声等进行突发声测试。 仪器耳声发射检查。
力者(唇腭裂、先天性 心脏病等) 高龄(>35岁)初产 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消瘦 严重慢性营养不良 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
坦或向下倾斜 中度以上肥胖症 中度以上贫血 活动期佝偻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苯丙酮尿症 听力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高危儿童管理对象
(一)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对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小儿 (二)出生时窒息和羊水吸入 (三)3个月内小婴儿 (四)营养不良
贫血病因
先天储备不足:如早产儿、双胎。 铁摄入量不足:乳类含铁量均低,不及时
添加强化铁食物。 生长发育快 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腹泻。 铁丢失过多:肠息肉、钩虫病等慢性失血。
贫血临床表现
6个月至2岁多见;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甲床明显。
易疲乏,不爱活动; 食欲减退,异食癖; 精神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
定期测量体重,早期发现体重变化,预防营养不 良
营养不良治疗
预防为主 有近期营养不良时应: 了解近期饮食及健康状况,找体重不增 或下降的原因。 治疗原发病。 指导喂养,循序渐进增加热量和蛋白质。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中医中药治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病因 临床表现 贫血分度 预防 治疗
鱼、豆类制品、杂粮等。 铁强化配方奶粉、铁强化配方米粉。 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生后2个月补铁每日
2mg/kg,足月儿生后4个月补铁每日1mg/kg。 持续到1岁,最好能到2岁。 防治肠道感染,避免铁丢失。
贫血治疗
(1)消除致病原因。 (2)轻度贫血主要是饮食治疗,进食高蛋白的食
物,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瘦肉、豆类、 蛋类、绿色蔬菜等。 (3)中度以上的贫血,必须用铁剂治疗2个月。① 硫酸亚铁。每日90毫克/公斤体重,分2次服。② 富马酸亚铁。每日20毫克/公斤体重,分2次服。 ③10%枸椽酸铁胺,每日1~2毫升/公斤体重, 分2次服。 注意:补铁时应口服维生素C,以利于铁的呼 吸,同时配合饮食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若发现 效果不显著,应进一步检查,考虑有无大细胞贫 血,并进行相应治疗。
手动,4—5岁大部分孩子视力达1.0, 6—7岁达成人正常视力。
眼保健—近视
远视力下降。近 视程度越高,远 视力下降越明显。
治疗方法:配戴 合适的凹透镜。
眼保健—近视
预防: ※防止视力疲劳,连续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连续读
书写字不超过30分钟,注意到室外向远方眺望,放松 调节 ※保持正常的读书距离和正确的体位,双眼与目标保持 35厘米距离。不要伏在桌子上看书写字或躺在床上及 走路坐车时看书。 ※玩具和毛巾经常清洗消毒,教育儿童不用脏手揉眼睛。 ※学习环境要有充足的光线和合适的亮度。 ※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及时治疗。 ※合理营养,保障足够的营养素。 ※坚持做眼保健操。
儿童保健学
儿童高危因素的筛查与管理
高危儿童管理
高危儿童定义:
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 (一般指婴幼儿期)内,存在对生长发 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 素)的小儿 。
高危儿范畴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多胎儿、过期产儿 产伤或宫内或产时窒息
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颅内出血 病理性黄疸、严重感染 先天畸形并影响生活能
口腔保健—龋齿
龋齿的特征:
1、牙齿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都发 生变化。牙齿硬组织变色(白石状、黄 褐状或褐色)→变软→实质性缺损→龋 洞形成→继续发展引起牙髓炎、根尖周 围炎、颌骨改变。
2、影响儿童牙颌系统的正常发育。 3、引起身体慢性进行性疾患。
口腔保健—龋齿病因
1、细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细菌能分解食 物中的糖类(主要是蔗糖),使之发酵产酸,引 起牙齿脱钙,形成龋齿。
3、刷牙方法:旋转刷和竖刷。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孕期开始保证孕妇摄入足够的营养素,以保证胎儿牙 胚的正常发育。
2、儿童从出生起应保障供给足够的营养,以保证和提供 牙发育。
3、多咀嚼富有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4、少吃零食和含糖饮料。
口腔保健—龋牙预防
定期口腔检查,早期治疗龋齿 早期龋齿无任何自觉症状,自己不能发现。儿童应
口腔保健—错牙畸形及防治
错颌: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甚至形 成面部畸形。早期阻断性矫治,又称咬合 诱导。具体时间由口腔科医生确定。
乳牙返牙(地包天):3—4岁矫正。 牙齿排列不齐:11—12岁矫正。
听力保健—耳聋
致聋原因: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最常引起神经性耳聋。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鼓膜穿孔引起传导性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最好6个月1次。有了龋洞要及 时给予充填和治疗。龋齿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不会自愈,所以一定要进行治疗。 有龋洞要及时充填和治疗。早期防止和纠正牙列不 齐。换牙期要注意拔出滞留的乳牙。及时矫正错位 牙,修复缺失牙。应用氟化物制品防龋,如氟化牙 膏,可常年使用。 儿童6岁左右萌出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牙”,将 伴随人的一生,对整个牙颌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重视保护六龄牙。
耳聋。 先天缺陷导致混合性耳聋。 传染中毒性耳聋
许多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可致耳 聋。如流脑、乙脑、麻疹、猩红热、腮腺炎、流 感、水痘、风疹、病毒性肺炎等。
听力保健—耳聋预防
1.对耳毒性药物应严格控制适应症和剂量。尤其 是新生儿用药,应当以绝地必须为原则,可用可 不用的药宁可不用,更不能无原因地滥用。在用 药期间应密切注意早期中毒症状,如耳鸣、内耳 发胀感、食欲减退、恶心、手足发麻、口渴等。 儿童因很难陈述早期不适,慎用药物显得格外重 要。
密切关注牙齿的生长期、钙化期、萌出期。 6岁以前是儿童恒牙生长和钙化的主要时期,
如果所摄入的食物中缺少钙盐、磷酸盐、维生 素A、维生素D和足够的蛋白质或患有胃肠道 疾病、消化吸收不好或患有全身性疾病等,都 可能直接影响牙胚的发育。
口腔保健—龋齿
牙齿坚硬组织逐渐破坏,消失。 龋齿的危害:
牙质损坏,疼痛,直接破坏咀嚼器官,引 起颌骨炎病且成为病灶,使附近或位置 较远的其他部位同时受累,致使生活质 量紊乱,全身平衡受到破坏,进而影响 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