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与性能

合集下载

聚丙烯结晶度研究

聚丙烯结晶度研究

聚丙烯结晶度研究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纺织品、包装材料等领域。

其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结晶度,结晶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加工性能等方面。

因此,研究聚丙烯的结晶度对于深入了解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聚丙烯的结晶度主要受到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两个过程的影响。

晶核形成是指在聚丙烯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由于温度或压力变化等因素,使聚丙烯分子发生聚集并形成晶核的过程。

而晶体生长则是指在晶核的基础上,聚丙烯分子进一步排列有序,形成完整的晶体结构的过程。

影响聚丙烯结晶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聚丙烯分子的运动和排列方式,从而影响到结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般来说,较高的结晶温度有利于聚丙烯分子的结晶,而较低的温度则会抑制结晶的形成。

此外,冷却速率也会对聚丙烯的结晶度产生重要影响。

较快的冷却速率可以促进聚丙烯分子的有序排列,从而提高结晶度;而较慢的冷却速率则会导致分子的无序排列,降低结晶度。

除了温度和冷却速率外,聚丙烯的结晶度还受到晶核形成剂、添加剂等的影响。

晶核形成剂是一种能够促进聚丙烯分子结晶的物质,可以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提供合适的条件,使聚丙烯分子更易于聚集形成晶核。

添加剂则是指在聚丙烯中加入其他物质,如增塑剂、抗氧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改变聚丙烯分子的结晶行为,从而影响到结晶度。

研究聚丙烯的结晶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热分析法和X射线衍射法。

热分析法主要通过测量聚丙烯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的热变化来判断其结晶度的大小,常用的热分析方法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等。

而X射线衍射法则可以通过测量聚丙烯样品在X射线照射下的衍射图案来确定其结晶度和结晶形态。

聚丙烯的结晶度对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较高的结晶度可以使聚丙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提高其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而较低的结晶度则可以使聚丙烯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适用于注塑、挤出等加工工艺。

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其中的聚丙烯a晶是其在晶体结构上的一种形态。

对于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结构特点以及影响晶面参数的因素,从而为聚丙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对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进行探讨,并介绍测定晶面参数的方法以及影响晶面参数的因素,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发。

1.2文章结构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按照以下顺序来展开讨论:首先我们会介绍聚丙烯a晶体的结构特点,包括其晶体形貌和晶面的组成特点。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用于测定晶面参数的方法,包括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之后,我们将探讨影响晶面参数的因素,如晶体生长条件、晶体成分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对晶面参数的影响。

通过这些内容的讨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聚丙烯a晶体的晶面参数及其影响因素,为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聚丙烯a晶的结构特点、测定晶面参数的方法以及影响晶面参数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深入了解聚丙烯a晶体结构的特征,并为其应用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同时,通过研究聚丙烯a晶的晶面参数,也可以为相关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性能调控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2.正文2.1 聚丙烯a晶的结构特点聚丙烯a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在晶体结构上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聚丙烯a晶体属于正交晶系,晶格常数为a=4.78 Å,b=3.41 Å,c=5.11 Å。

其空间群为Pnma,具有四分子的晶胞,其中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聚丙烯分子。

在晶体结构中,聚丙烯a分子主要由CH2基元组成,这些基元在晶体中呈现出规则的排列方式,形成了晶体的周期性结构。

聚丙烯a晶体具有较高的结晶度,晶体内部排列有序,分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非常规则。

聚丙烯结晶条件与晶体形态的关系

聚丙烯结晶条件与晶体形态的关系

聚丙烯结晶条件与晶体形态的关系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广泛用于各种领域中,如包装、文具、塑料制品等。

聚丙烯的性能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聚丙烯结晶条件与晶体形态的关系对于研究和改进聚丙烯的性能非常重要。

聚丙烯晶体结构呈现出四种不同的形态,包括α(正交)、β(单斜)、γ(三角)和δ(单斜)。

不同的结晶条件会导致聚丙烯晶体结构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以下是聚丙烯结晶条件与晶体形态的关系:1.结晶温度结晶温度是影响聚丙烯结晶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聚丙烯晶体的结构趋向于γ形。

在较高的温度下,聚丙烯分子链形态较为松散,有利于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三角晶体。

而在较低的温度下,聚丙烯分子链形态紧密,相互的作用力较小,形成的是正交晶体。

2.结晶速率结晶速率也对聚丙烯晶体结构的形态产生影响。

在较低的结晶速率下,聚丙烯分子链能充分地降低能量,形成一些规律的三角晶体。

而在高速结晶条件下,聚丙烯分子链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得不到足够的体现,形成的晶体为正交晶体。

3.过冷度过冷度是指结晶比晶体的熔点低的温度区间。

在过冷度较高的情况下,聚丙烯分子链的构型比较松散,较容易形成三角晶体。

而在较低的过冷度下,聚丙烯分子链更容易形成紧密的正交晶体。

4.应力应力也是影响聚丙烯晶体形态的重要因素。

当在聚丙烯晶体结构的生长过程中施加外部应力时,晶体形态会发生变化。

由于聚丙烯晶体生长方向的不同,晶体的应力响应也不一样。

当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分别作用时,聚丙烯分子链更容易排列为水平或垂直的结构,形成正交晶体。

综上所述,聚丙烯晶体的形态可以由多个因素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聚丙烯的结晶条件需要根据所需的应用来选择,以获得最佳的材料性质。

此外,同时考虑这些条件因素,可以制造出多种不同形态的聚丙烯晶体,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

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

课题: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参考文献:1.纤维化学与物理(蔡再生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中国纺机网聚丙烯纤维一.聚丙烯纤维的及纺丝聚丙烯的生产过程包括四个主要工序,及丙烯的制备、催化剂的制备、丙烯聚合、聚丙烯的提纯和精处理。

二.聚丙烯纤维形态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分子式:聚丙烯纤维由熔体纺丝发制得,一般情况下,纤维截面呈圆形,纵向光滑无条纹。

聚丙烯的机构是由配位聚合得到的头-尾相接的线形结构,其分子中含有甲基,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无规聚丙烯和间规聚丙烯,甲基排列在分子主链的同一侧称等规聚丙烯,即是制备聚丙烯纤维的原料。

从等规聚丙烯的分子结构来看,其具有较高的立体规整性,因此比较容易结晶。

等规聚丙烯的结晶是一种有规则的螺旋状链,这种三维的结晶,不仅是单个链的规则结构,而且在链轴的直角方向也具有规则的链堆砌。

等规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为球晶结构,最佳结晶温度为125-135℃,温度过高,不易形成晶核,结晶缓慢:温度过低,分子链扩散困难,结晶难以进行。

聚丙烯初生纤维的结晶度约为33%-40%,经拉伸后,结晶度上升到37%-48%,再经过热处理,结晶度可达65%-75%。

等规聚丙烯结晶变体较多,但纺丝拉伸后的晶体主要是α变体。

等规聚丙烯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属于折叠链和伸直链晶体共存的体三.聚丙烯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1..密度:聚丙烯纤维的密度为0.90-0.92g/cm3,在所有化学纤维中是最轻的,它比聚酰胺纤维轻20%比聚酯纤维轻30%,比粘胶纤维轻40%。

因此,聚丙烯纤维质轻,覆盖性好。

2.吸湿性:聚丙烯纤维是大分子上不含极性基因,纤维的微结构紧密,造成其吸湿性是合成纤维中最差的,其吸湿率低于0.03%。

因此,用于衣着时多于吸湿性高的混纺。

高吸湿性聚丙烯纤维,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纤维级聚丙烯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由聚乙二醇作为改性剂与聚丙稀粉末经高速混合、熔融挤出、造粒制成改性母料,在纺丝时,在纤维级聚丙烯切粒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改性母料,混合均匀,采用正常的聚丙烯纤维的生产方法制成的纤维。

聚丙烯的结构、性能和应用

聚丙烯的结构、性能和应用

聚丙烯的结构、性能和应用一、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聚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通用合成树脂(或通用合成塑料),由于它是烯烃的聚合产物,因而又是一种聚烯烃树脂。

聚丙烯的结构是指高聚物内部组织,它有两层意义:一是指聚丙烯分子内部的组织和形态,称为分子结构,二是指这些大分子聚集在一起的形态,称为聚集态结构。

1.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对一般的单烯烃聚合物可用通式(2-CH2)n表示。

R当-R为CH3-时即为聚丙烯,按CH3-在分子中的排布(位置、配向、次序等)不同,可分为三种立构异构体,即等规聚丙烯、间规聚丙烯和无规聚丙烯,等规聚丙烯所有的甲基都排在平面的同一侧。

间规聚丙烯的甲基有规则的交互分布在平面的两侧。

无规聚丙烯的甲基无秩序地分布在平面的两侧。

在三种立体异构体中,等规和间规聚丙烯都属于有规聚丙烯,有规聚丙烯的结晶度高,根据X射线对结晶性聚丙烯的研究,测得其分子链的等同周期为6.5×10-10m,C-C键角为109°28′,C-C原子间键距为1.54×10-10m,据此设想出等规聚丙烯的三重螺旋结构。

以上所述均指聚丙烯的均聚物,聚丙烯聚合物中还有共聚物,如以丙烯为主要单体,以少量乙烯为第二单体(或称共聚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聚合物,共聚物按其立体结构的规整性又可分为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制取共聚物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均聚物的某些性能(如耐寒、耐温、抗冲性能等)以满足特殊用途的需要。

2.聚丙烯的聚集态结构高分子的链结构是决定高聚物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而高分子聚集态结构是决定高聚物本体性质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其使用性能直接取决于加工成型过程中高分子所形成的聚集态结构。

聚丙烯和其它高分子一样,是由很多大分子聚集在一起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通常之间的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使聚丙烯的大分子聚集在一起,并赋予它特定的性能,大分子聚集态通常有下述两种情况:(1)无定形态当很多分子在一起时,如果分子间杂乱无章,没有一定次序地相互堆在一起,这种结构称为无定型形态,这种结构比较疏松,密度低,分子容易运动,强度也低。

实验1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与性能

实验1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与性能

dH/dt (mW)
图 3 DSC 曲线
目前 DSC 是研究聚合物结晶热力学和动力学非常有用的方法。 (1) 将聚合物样品在铝坩锅中精确称重后放入DSC样品池中,以10℃/min进行等速 升温扫描至200℃,恒温5min以消除热历史; (2) 以10℃/min对样品进行等速降温冷却,从200℃冷却至50℃,在冷却过程中聚 丙烯样品发生非等温结晶,由DSC记录聚合物非等温结晶曲线。 (3) 再以10℃/min对样品进行等速升温,从50℃加热至200℃,到达聚丙烯结晶熔 点时样品会发生熔融,由DSC记录聚合物结晶熔融曲线。 实验样品为纯聚丙烯树脂和加入成核剂的聚丙烯树脂。实验过程中,样品一直处于氮 气保护下。实验完成后,取出样品坩锅。进行数据处理: (1) 从聚合物结晶熔融曲线的熔融峰,读出聚丙烯样品的结晶熔点Tm;对熔融峰 面积进行积分,得到聚丙烯样品的结晶熔融热ΔH,根据下式计算聚丙烯样品的结晶度: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实验3聚合物温度形变曲线的影响聚合物的温度形变曲线反映了聚合物在不同温度范围的力学状态以及相应的热转变该曲线可提供涉及聚合物结构和分子运动方面的重要信息例如非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粘流温度以及结晶聚合物的熔点tm
实验 1 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与性能
聚丙烯(PP)是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通用塑料,具有机械性能好、无毒、密度低、 耐热、耐化学品、易于加工成型等优点。但是在聚丙烯的一些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改善 聚丙烯的光学透明性、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刚性和韧性)和耐热性能、缩短加工成型周 期等要求。这些问题涉及到聚合物的结晶速度、结晶形态、以及聚合物结晶结构与力学性 能、光学性能、耐热性能之间的关系等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本实验采取在聚丙 烯中加入成核剂的方法,通过成核剂的异相成核作用,加快聚丙烯的结晶速度,改善结晶 形态,进而提高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通过该实验,进一步理解聚合 物的结晶形态与聚合物宏观物理性能的关系。

等规聚丙烯与共聚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结晶和熔融行为及性能

等规聚丙烯与共聚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结晶和熔融行为及性能

等规聚丙烯与共聚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结晶和熔融行为及性能摘要:等规聚丙烯(iPP)是一种通用高分子材料,具有价格低、密度低、拉伸强度高、热变形温度高、容易加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用品、汽车部件等领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iPP的特定性能,常通过共混方式对其进行改性,共混材料包括乙丙橡胶(EPR)、聚烯烃弹性体以及各类聚乙烯等,共混材料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性能,使其符合特定应用场景的需要。

自20世纪以来,众多学者针对iPP与EPR以及各类无规共聚弹性体共混改性的研究较多,而针对iPP与无规共聚聚丙烯共混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

无规共聚聚丙烯一般指丙烯单体与其他单体共聚所形成的无规共聚物。

用于共聚的单体包括乙烯或其他α-烯烃,共聚单体的占比较低,通常为1%~5%(w)。

无规共聚聚丙烯较iPP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关键词:等规聚丙烯;共聚聚丙烯;共混体系;结晶和熔融行为;性能引言异丙基聚丙烯(iPP)是一种半结晶聚合物材料,由丙烯酸单体聚合而成,由于其产量高、价格低、质量轻、化学稳定性高等特性,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由于其灵活性和规律性的提高,结晶倾向较高,结晶速率较低,这是研究高聚合物熔体和结晶行为的理想材料。

iPP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拉伸或剪切场的影响,此外在冷态iPP熔解材料切割后,在熔解材料和底座之间的界面上,较容易生成方向较高的晶体链结构。

研究了将拉伸切割应用于冷iPP熔炼时,拉伸温度和剪切条件对生成的圆柱形结晶形状的影响。

对纤维拉伸场产生的晶体形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迄今为止,大多数流动场结晶分子的形态研究都侧重于冷熔,而流动场熔解的形态研究仍在进行之中。

一、程序变温试样的结晶和熔融行为研究了消除热历史后的材料在程序升降温条件下的结晶和熔融行为。

分别消除热历史后的第一次降温和第二次升温曲线,反映了材料在升降温速率10℃/min下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两种原料和各组成的共混物消除热历史后以10℃/min降温的过程中,它们的结晶曲线均表现为单峰,试样间的主要区别在于Tc不同。

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与性能

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与性能


10. 目镜
8. 物镜 7.载物台
11. 勃氏镜调节手轮 9. 检偏器
6. 聚光镜 5. 起偏器
3. 粗动调焦手轮
2. 视场光阑
4.微动调胶手轮
1. 仪器底座
图1 偏光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图2 XP-201偏光显微镜
四 实验仪器和试样
• 本实验的原材料为聚丙烯试样和含有山梨醇苄 类成核剂的聚丙烯试样。 • 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高分子物理实验: 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与性能
内 容:
• • • • • • • 聚丙烯介绍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和试样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讨论 思考题
一 聚丙烯介绍
• 聚丙烯(PP)是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通用塑料, 具有机械性能好、无毒等优点。 • 聚丙烯的聚集态结构由晶区和非晶区两部分组 成,球晶尺寸一般在0.5~100μm之间。 • 由于晶区和非晶区的密度和折光率不同,而且 晶区的尺寸通常大于可见光波长(400nm~ 780nm),所以光线通过聚丙烯时在相界面上发 生折射和反射,导致聚丙烯制品呈半透明性。
•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改善PP的透明性、力 学性能(刚性和韧性)和耐热性能、缩短加工 成型周期等要求。
• 本实验采取在PP中加入成核剂的方法,通过成 核剂的异相成核作用,改善结晶形态,提高 PP 的相关性能。
二 实验目的
• 综合运用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知识分析和理解成 核剂与结晶速度和结晶形态的关系,结晶形态 与力学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熟悉并掌握聚合物结晶形态观察的方法;
2. 结晶形态观察——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在偏光显
微镜的载物台上,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观察并 比较加入成核剂前后聚丙烯试样的球晶形态和球 晶尺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与性能
聚丙烯(PP)是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通用塑料,具有机械性能好、无毒、密度低、耐热、耐化学品、易于加工成型等优点。

但是在聚丙烯的一些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改善聚丙烯的光学透明性、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刚性和韧性)和耐热性能、缩短加工成型周期等要求。

这些问题涉及到聚合物的结晶速度、结晶形态、以及聚合物结晶结构与力学性能、光学性能、耐热性能之间的关系等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本实验采取在聚丙烯中加入成核剂的方法,通过成核剂的异相成核作用,加快聚丙烯的结晶速度,改善结晶形态,进而提高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通过该实验,进一步理解聚合物的结晶形态与聚合物宏观物理性能的关系。

一、二、实验目的
1.综合运用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知识分析和理解成核剂与结晶速度和结晶形态的关系,结晶形态与力学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2.熟悉并掌握聚合物结晶形态观察、结晶速度测定、力学性能测定、耐热性能的测定方法;
3.掌握常用高分子科学手册的查阅,正确、规范地书写高分子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聚丙烯的聚集态结构由晶区和非晶区两部分组成,而晶区则往往是由称为球晶的多晶
聚集体所组成,球晶的尺寸一般在0.5~100μm之间。

由于晶区和非晶区的密度和折光率不同,而且晶区的尺寸通常大于可见光的波长(400~780nm),所以光线通过聚丙烯时在两相的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导致聚丙烯制品呈现半透明性。

另外,由于结晶部分的存在,结晶聚合物较相应结构的非晶聚合物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

近年来,聚丙烯透明化成为新产品开发的一个亮点,聚丙烯透明化产品在包装容器、注射器、家庭用品等领域的用量急剧增加。

加入结晶成核剂是聚丙烯透明化的主要改性技术。

使用成核剂改进聚丙烯透明性的关键是减少球晶或晶片的尺寸,让它小于可见光的波长。

在结晶聚合物中添加结晶成核剂,通过其异相成核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结晶速度,缩短成型周期;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聚合物的结晶度,从而提高聚丙烯的刚性和耐热性;最重要的是,加入成核剂大大增加了晶核密度,导致球晶尺寸明显降低,聚合物的透明性得到改善。

聚丙烯成核剂一般具有以下要求:
1)自身的熔点高于聚合物的熔点且不分解;
2)能减少晶核的界面自由能,能吸附大分子于其表面,且很好地被聚合物浸润;
3)能均匀、微细地分散于聚合物之中;
4)最好有与聚合物类似的结晶结构;
表1 添加成核剂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优点缺点成型加工性能成型周期缩短;成型窗口扩大;收缩率增大
物理机械性能
刚性增大;热变形温度增高;
透明度增加;表面光泽改进
韧性下降
三、四、实验材料和仪器
本实验使用的原材料为聚丙烯树脂和含有山梨醇苄类成核剂的聚丙烯母粒。

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偏光显微镜
示差扫描量热计(DSC)
热变形温度试验仪
简支梁塑料冲击试验机
拉力试验机
塑料注塑机
实验内容
1.聚丙烯与成核剂的混合以及试样的制备
将聚丙烯树脂与成核剂母料接照一定配比均匀混合,在塑料注塑机上制成供测试和表征用的样品。

简支梁冲击试验的试样尺寸为:120mm×15mm×10mm,缺口为试样厚度的1/3,缺口宽度为2mm;拉伸试验的试样为哑铃状,工作部分尺寸为:100mm×15mm×4mm,热变形温度测定试验的试样长度为120mm,高度为15mm,宽度为10mm,厚度为3.0~4.2mm。

2.聚丙烯结晶形态的分析表征
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并表征加入成核剂前后聚丙烯结晶形态的变化。

研究聚合物结晶形态的主要方法有电子显微镜法、偏光显微镜法、小角光散射法等,偏光显微镜法是目前
实验室中较为简便而实用的方法。

球晶中聚合物分子链的取向排列引起了光学的各向异性,在分子链轴平行于起偏器或检偏器的偏振面的位置将发生消光现象。

在球晶生长过程中晶片以径向发射状生长,导致分子链轴方向总是与径向垂直,因此在显微镜的视场中有四个区域分子链轴的方向与起偏器或检偏器的偏振面平行,形成十字形消光图象。

所以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球晶呈现特有的黑十字消光图案,有时在球晶的偏光显微镜照片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黑十字消光图像上重叠有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那是由于球晶中径向发射堆砌的条状晶片按一定周期规则地扭转的结果。

因此利用偏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出球晶的形态、大小等。

图1 偏光显微镜示意图
(1)制备样品——使用盖玻片和载玻片分别将加入成核剂前后的聚丙烯树脂在230℃下熔融,压制成薄膜;然后在120℃的热台上等温结晶30分钟,即可制得观察聚丙烯球晶的样品。

(2)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在偏光显微镜的载物台上,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观察并
比较加入成核剂前后聚丙烯试样的球晶形态和球晶尺寸。

3.聚丙烯结晶度、结晶熔点和结晶速度的测定
聚合物的结晶和熔融都有热效应。

结晶放热,而结晶熔融则吸收热量。

热效应大小与结晶程度呈正比,结晶度越高,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也就越多。

因此可以使用示差扫描量热方法(DSC)测定聚合物的结晶度、结晶熔点和结晶速度。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的原理如图所示:
图2 DSC工作示意图
将试样和一惰性参比物分别放入样品室,样品室位于加热炉的中部。

实验时按一定的速率升温或降温,控制电路严格地分别提供给样品与参比物相同的热量。

在变温过程中,如果试样发生了热效应(放出或吸收热量),而参比物不会发生热效应,因此样品的温度T S 与参比物的温度T R将会不相等。

为了使试样的温度始终与参比物一致,仪器要以相应的热功率进行反馈或补偿。

因此DSC测量的实际上是为了保证样品与参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二者所需的热量差或者放出的热量差。

以该热量差对相应的程序温度T或者时间t作图,即可得到DSC曲线,曲线的纵坐标是热流(mW)。

)
m W d H /d t (图3 DSC 曲线
目前DSC 是研究聚合物结晶热力学和动力学非常有用的方法。

(1) 将聚合物样品在铝坩锅中精确称重后放入DSC 样品池中,以10/min ℃进行等速升温扫描至200℃,恒温5min 以消除热历史;
(2) 以10/min ℃对样品进行等速降温冷却,从200℃冷却至50℃,在冷却过程中聚丙烯样品发生非等温结晶,由DSC 记录聚合物非等温结晶曲线。

(3) 再以10/min ℃对样品进行等速升温,从50℃加热至200℃,到达聚丙烯结晶熔点时样品会发生熔融,由DSC 记录聚合物结晶熔融曲线。

实验样品为纯聚丙烯树脂和加入成核剂的聚丙烯树脂。

实验过程中,样品一直处于氮气保护下。

实验完成后,取出样品坩锅。

进行数据处理:
(1) 从聚合物结晶熔融曲线的熔融峰,读出聚丙烯样品的结晶熔点Tm ;对熔融峰面积进行积分,得到聚丙烯样品的结晶熔融热ΔH ,根据下式计算聚丙烯样品的结晶度:
c c H H f ΔΔ=/
c H Δ是完全结晶聚丙烯的结晶熔融热,可从聚合物手册中查出或根据晶胞参数计算。

(2) 从聚合物非等温结晶曲线的结晶峰,读出聚丙烯样品的结晶温度Tc 。

该结晶温度与结晶熔点之差T Δ称为过冷度,它可以表征结晶速率的快慢,过冷度越小,聚合物结晶倾向越大,结晶速度越快。

通过对比加入成核剂前后聚丙烯样品这些结晶参数的变化,可以比较出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熔点、结晶度和结晶速度的影响。

4.聚丙烯力学性能的测定
所测定的力学性能包括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该部分实验内容见本教材实验5。

分别测定加入成核剂前后聚丙烯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以此对比加入成核剂前后聚丙烯样品力学性能的变化,并结合结晶形态和结晶参数的变化分析成核剂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聚丙烯热变形温度测试
热变形温度是衡量高分子材料耐热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将试样浸在等速升温的导热油介质中,在简支梁式的静弯曲负荷作用下,试样弯曲变形达到规定值时的温度称之为该试样的热变形温度。

它适用于控制质量和作为鉴定新品种塑料热性能的一个指标,并不代表其使用温度。

(1) 装样——测量试样尺寸,计算应加砝码质量,使试样受载后最大弯曲正应力
为1.82MPa 或0.455MPa ,应加砝码质量由下式计算:
8
.94.2922T R l bh m −−=σ
式中m――砝码质量,kg;σ――试样最大弯曲正应力,Mpa;
b――试样宽度,mm;h――试样厚度,mm;
l――两支座中心距,mm;R――负载杆及压头质量,kg;
T――变形测量装置附加力,N。

把试样对称放在试样支座上,将装好试样的支架放入保温浴槽内,试样应位于液面35mm以下,加上砝码。

℃,变形量为0.21mm;
(2)参数设定:设定升温速率为120/h
(3)调零:调节变形量测量装置使变形量为零;
(4)测试:启动机器,开始加热升温,记录试样中点弯曲变形量达到0.21mm时的温度即为热变形温度。

对比加入成核剂前后聚丙烯样品热变形温度的变化,并结合结晶形态和结晶参数的变化分析成核剂对材料耐热性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列出各项实验结果,并将加有和未加成核剂试样的实验结果作对比。

根据实验所测定的加入成核剂前后聚丙烯的结晶形态、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变化,讨论成核剂对结晶速率、结晶形态和结晶度影响,以及结晶形态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更好地掌握聚合物的结构形态和性能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