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注射法
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

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科室:______ 姓名:______ 工作年限:______ 职称:______ 考核时间:______ 得分:______程序规范项目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2.核对医嘱、治疗单(卡) 5 未核对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3.评估。
(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 了解过敏史、用药史。
(3) 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和肌肉组织状态。
(4) 了解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项扣2分;解释扣2分4.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5.用物准备:手消毒液,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分包,无菌,无菌持物钳,2~5ml一次性注射器,棉签,药液,皮肤消毒剂,砂轮,治疗单(卡),笔,表,利器盒,盛污,必要时备清洁方纱折断安瓿用 5 未铺治疗巾扣2分,手污染治疗巾、铺盘;方法不对扣1分,不核对扣5分;未检查一项各扣2分;检查不全扣1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6.打开无菌治疗巾包,按规范要求铺治疗盘 2 方法不对扣1分,不核对扣5分;未检查一项各扣2分;检查不全扣1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7.核对。
(1) 注射单(卡):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
(2) 药品:药名、剂量、生产批号、有效期、对光检查药液是否浑浊、沉淀或有絮状物,瓶身有无裂痕。
(3)一次性注射器: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完整性。
5 查不全扣1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8.吸药。
(1) 将安瓿尖端药液弹下,安瓿锯痕,用清洁方纱包裹折断/消毒后折断。
(2) 取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并衔接紧密。
(3) 用正确方法吸药,排尽空气。
(4) 将抽吸好的药液套上安瓿,置于无菌盘内。
3 锯后不消毒安瓿、注射器选择不当、吸药及排气方法不对、浪费药液各扣1分;吸好的药液未放入治疗盘内、未盖好各扣1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9.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为患者进行遮挡 2 未核对扣3分;未遮挡扣2分10.选择注射部位(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并能正确叙述一种定位方法 5 选择注射部位不对扣5分,定位不准确扣5分,不能叙述定位方法扣3分11.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3 体位不合适,不利于肌肉放松扣3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12.常规消毒皮肤,范围直径大于5cm 2 消毒皮肤范围及方法不正确各扣2分13.注射前查对,确认无误,并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14.进针:指导患者放松,左手拇指、食指绷紧 5注:每项最高得分为所列分值,每项扣分不超过所列分值。
肌内注射法详细步骤及要点解析和结果判断

肌内注射法详细步骤及要点解析和结果判断一、目的经肌肉吸收给药。
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使药物沿结缔组织迅速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的内皮细胞间隙迅速通过膜孔转运吸收进入体循环,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由于肌肉内所含血管比皮下组织和皮内组织多,药物吸收迅速,可以迅速达到全身,使药物在较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二、适应证1.药物不能或不宜口服、皮下注射,需在—定时间内产生药效者。
2.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宜皮下注射的药物,如油剂、混悬液。
3.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药效,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的药物。
三、禁忌证1.注射部位有炎症、瘢痕、硬结或皮肤受损。
2.有严重出、凝血异常的患者。
3.破伤风发作期、狂犬病痉挛期。
4.癫痫抽搐、不能合作的患者。
5.2 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择臀大肌注射。
四、操作前准备1.核对医嘱2.评估患者1)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和过敏史。
2)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对用药的认知情况和合作程度。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组织状况。
3.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适宜,必要时准备屏风以保护患者隐私。
注意:记录注射时间、药品名称、浓度、剂量和患者的反应。
注意:严格执行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品名称、药品剂量、时间、用法。
2.注射部位的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股外侧、腹部、后背。
3.消毒:用 75%酒精棉签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直径大于 5cm。
4.注射:1)二次核对和排气。
2)左手夹棉签并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进针,小指固定皮肤,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0—400 角,迅速将针头的 1/2~2/3 刺人皮下。
3)左手抽回血,如无回血即可推药。
4)注射完毕,用无菌干棉签按压在针刺处,快速拔针,按压片刻。
注意:注意避开皮损、硬结等处,过瘦的患者注射时可捏起注射部位皮肤。
推药速度应缓慢、均匀。
4.患者准备1)向患者解释肌内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及配合要点;注意:操作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很重要。
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

4
6
6
4
2.操作(36分)
(1) 核对解释
(2) 安置体位
(3) 选择注射部位、消毒皮肤
(4) 再次核对、排尽空气
(5) 进针、抽回血、注药、拔针、按压
(6) 注射器处置
4
2
4
4
20
2
3.整理记录(14分)
(1)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2)再次核对
(3)洗手、取口罩、记录
(4)健康宣教
肌内注射评分标准规定时间:8分钟
项 目
内 容
分值
评 估
(5分)
1.评估患者注射部位,询问“三史”
2.评估环境
3者准备(衣、帽、鞋、表、口罩、洗手)
2.用物准备
3
7
实 施
(70分)
1.准备(20分)
(1) 核对检查
(2) 安瓿划痕、消毒、折断安瓿
(3) 取注射器、抽吸药液、排气
4
2
6
2
评 价
(15分)
1.护士操作熟练、规范,剂量准确
2. 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和职业防护
3. 沟通有效,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4. 无菌观念强,严格三查八对
5
2
3
5
肌内注射连线法名词解释

肌内注射连线法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肌内注射连线法!你知道不,这可是护士姐
姐们常用的一招呢!比如说,要给病人打针啦,就得用这连线法找对
地方。
肌内注射连线法呀,就像是给肌肉画了个特别的地图。
咱就拿臀大
肌注射来举例吧!把一侧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不是像切蛋糕那样哦,哈哈!然后在外上象限避开内角,这里就是可以打针的安全区域啦。
这就好比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那片安全的港湾,懂不?
哎呀呀,为啥要用这连线法呢?你想想啊,如果随便找个地方就扎针,那多危险呀!万一扎错了地方,那后果可不堪设想!这就像你走
路不看路,那不就容易摔跤嘛!
我记得有一次在医院,看到护士姐姐特别认真地用连线法找位置,
那专注的样子,真的让人觉得好专业呀!她一边找还一边轻声跟病人说:“别怕哈,很快就好啦。
”就像哄小孩子一样,多贴心呀!然后找
准位置,“嗖”的一下就把针打进去了,病人也没觉得多疼。
肌内注射连线法真的太重要啦!它就像是给护士们的一个法宝,能
确保打针的安全和有效。
它能让病人少受点痛苦,也能让治疗效果更
好呀!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个小小的连线法哦!它可是医疗领域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我觉得呀,每个护士都应该熟练掌握这个方法,这可是对病人负责的表现呢!。
肌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021/10/10
6
三、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六)注射部位渗液
• 1.发生原因
• (1)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药液。
• (2)每次注射药量过多。
• (3)局部血液循环差,组织对药液吸收缓慢。
• 2.临床表现
• 推注药液阻力较大,注射时有少量液体自针眼流出,拔针后液体流出更明显。
• (6)采用“留置气泡技术”即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的药液后,再吸进0.20.3ml空气,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入后,再注入空气,可防止药 液渗液。
• 4.处理流程
• 采取合适的体位→在局部适度按压→患部0/1皮0 肤→记录
7
三、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2021/10/10
1
三、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一)硬结形成
• 1.发生原因 • (1)同一注射部位反复、多次、大量注射药物。 • (2)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用力不均匀、注射部位过浅等。 • (3)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 (4)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 2.临床表现 • 局部肿胀,可扪及明显的硬结,伴有局部肌肉萎缩、疼痛。 • 3.预防 • (1)避免长期在同一个部位注射,注射时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 (2)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ml,注射速度要缓慢,准确掌握注
选择合适的针头抽吸药液。 • 4.处理流程 • 拔针更换针头→向患者说明原因并致歉→重新选择注射部位→另行注射
2021/10/10
4
三、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四)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 1.发生原因 • (1)针头本身有质量问题,如针头过细、过软、针头钝、针尖有钩等。 • (2)穿刺部位有硬结、瘢痕。 • (3)注射时体位摆放不当,使局部肌张力高。 • (4)注射操作不规范。 • (5)消瘦和小儿使用的针头型号不匹配,刺入过深等,均可造成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 2.临床表现 • 针头部位弯曲变形或针体折断在患者体内,注射无法继续进行。 • 3.预防 • (1)选择质量合格的针头。 •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开硬结和瘢痕。 • (3)注射时取舒适的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 • (4)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勿将针体全部刺入组织内。 • (5)如出现针头弯曲,应明确弯曲的原因,更换针头后重新注射。 • (6)消瘦和小儿使用的针头型号宜小。刺入深度酌减。 • 4.处理流程 • 稳定患者情绪→患者保持原体位→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针体如已完全没入皮肤→通知
临床皮内、皮下、肌内注射法操作要点

可供上臂三角肌或臀部肌内注射。 如为后者,坐位要稍高一些,以方便操作。
肌内注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 -2岁以下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针头折断,固定局部组织,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
皮内、皮下与肌内注射法
皮内注射法 (intradermic injection,ID)
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目的
-药物过敏试验 -预防接种 -局部麻醉起始
注射部位
1. 皮肤过敏试验 常选用前臂掌侧下段
2. 预防接种
常选用三角肌下缘处。
3.局部麻醉
在需要实施局部麻醉处
皮内注射法注意事项
后背
皮下注射法注意事项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 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 注射少于1ml的药液时,必须用1ml注射器抽吸药液,以保证
注入药液的剂量准确无误 ◦ 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小穿刺角度,进针角度
不宜超过45度,以免刺入肌层 ◦ 长期注射者,让患者了解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经
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
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M)
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 ◦ 药液吸收比皮下快 ◦ 组织损伤风险和刺激性小 目的: ◦ 较迅速发挥药效而不能口服的药物, ◦ 不宜皮下注射时:如水肿病人,皮下不易吸收; ◦ 刺激性较强且/或药量稍大的药物
髂嵴
髂前上棘
髂前上棘后三角区
3.上臂三角肌定位
肩峰下2-3横指
肌肉注射法教学课件

肌 内注 射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掌握肌肉注射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掌握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
是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肌肉注射的目的
注入药物,用于不 宜或不能口服或静 脉注射,且要求比 皮下注射更快发生 疗效时
最常用的部位:臀大肌
其次:臀中肌、臀小肌、 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健康教育
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臀部肌肉放松, 减轻疼痛与不适,可嘱患者取侧卧位、 俯卧位、仰卧位或坐位。为使局部肌 肉放松,嘱患者侧卧位时上腿伸直, 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 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对因长期多次注射出现局部硬结的患 者,教给其局部热敷的方法
谢谢观看
THANK FOR YOU WATCHING
其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吸适量药液后,再吸入的空气, 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入后,再注入空气
其特点是:将药物完全注入肌肉组织而不留在注射器 死腔中(每种注射器的死腔量依针头的长度、号码及 注射器大小来决定,其范围从),以保证药量的准确, 防止拔针时,药液渗入皮下组织引起刺激,产生疼痛, 并可将药液限制在注射肌肉局部而利于组织的吸收
髂前上棘 外侧三横 指处(以 患者的手 指宽度为 准)
在大腿中段外 侧,位于膝关 节上10cm, 髋关节下 10cm处,宽 度为7.5cm的 区域为注射部 位。
股外侧肌肌内注射定位
取上臂外侧,肩峰
下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薄,只可作小剂 量注射)
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 采以下姿势: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十字法
连线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向右 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以髂 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 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 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髂 后上棘至股骨大转子连 线),即为注射区
肌内注射_教学设计

1.进针的演示,由同学点评操作的关键点,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教师再次强调关键步骤的操作方法,突出了教学重点。
2.分小组分段练习提高了学生参与欲,将“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乐学”的平等自主学习。实现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再次体现了教学的重点。
2、教师提问:感冒打针为什么会导致永生瘫痪?
原来是损伤了坐骨神经。
1.震撼学生心灵,引起学生思考,引出本课课题
2.利用学生对肌内注射技术的好奇与期盼来引发学生思考。
二
主动探究
=善思乐定
8min
1.想一想
想一想:“作为未来的护士,你们会打针了吗?肌内注射损伤坐骨神经危害;神经解剖位置”——打开人体模型进行讲解。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是中专二年级的学生:
认知结构:已经学习了注射原则并掌握了药物抽吸的基本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这为过渡到本节实验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但对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差
心理特征: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注射期盼已久,但普遍不敢面对真人注射,且安全意识不足。
行为习惯:善于模仿,且在我校组织的技能大赛鼓舞下,对技能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教师总结:采用PPT展示定位方法的效果图,有利于学生将知识串联、积累、加工,达到举一反三。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采用让学生亲自用记号笔画线验证的方法,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
三
梳理演练
掌握技能
18min
1.学一学
教师采用实践教学法给学生做出示范,同时讲解要点。
1)准备工作:
①操作者准备包括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肌内注射法》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内注射法
操作流程:【肌内注射法】
一、物品准备:
注射盘(复合碘棉签、注射器(2ml)2个、注射卡、表、0.1%盐酸肾上腺素)弯盘、砂轮、干棉签、手消毒液、注射本、笔、生活垃圾桶、污染垃圾桶、利器盒。
二.药液抽吸(在治疗室的准备)
1.操作者洗手,应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15秒,待干,戴口罩。
2.遵医嘱检查药物名称、浓度、剂量;检查药液有效期及质量:有无沉淀,混浊、絮状物,变色以及安瓿、药瓶字迹不清或无标签等不能使用的情况。
3.轻弹安瓿颈部,使安瓿尖端及颈部的药液沉至体部,用砂轮在蓝色标记处划一锯痕,消毒后待干。
4.检查注射器的有效期及包装的完整性。
5.折断安瓿,检查药液内有无玻璃碎屑。
6.打开注射器包装袋,取出注射器,取下针头保护帽,调节针头斜面,使其对准注射器刻度,并拧紧针座,松动活塞。
7.自安瓿内抽取药液。
8.抽毕药液排尽注射器内空气(排至乳头处,针梗垂直朝上)。
将保护帽套于针头上,放入注射盘内(打开治疗巾时不能捏的太死)。
9.核对注射卡上的床号、姓名、药名,放于注射盘内注射器尾部备用。
10.再次核对安瓿药名后,请第二人查对(请第二人查对),无误后弃去安瓿,
三、床前的准备:
1. 推治疗车至床旁,查对床头卡、患者床号、姓名并评估患者。
2. 与患者解释(1床,张涛,您好!我是护士。
,根据医嘱,要为您注射维生素B12。
它的作用是营养神经,对您病情的恢复很有帮助,您需要去卫生间吗?注射右边好吗?我来协助您摆好体位,请您往我这边移一下,再面向左侧躺好。
)
四、正式操作
1. 选择注射部位。
(1)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作一水平线,再从髂嵴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把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下角为注射部位;(用右手食指中指摸到三个点:臀裂顶点、髂嵴最高点)联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触摸髂前上嵴)
用右手食指中指轻按注射部位有无炎症、瘢痕、硬结或压痛。
2. 消毒皮肤,取复合碘棉签,由注射点中心向周围环行消毒注射部位皮肤(棉签不能太平,消毒要均匀),直径为5~6cm,待干。
3. 取一干棉签,夹于左手食指与中指之间。
4. 再次核对,并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针梗保持水平,距弯盘10厘米)。
5. 右手持注射器(针梗始终朝下),中指固定针栓。
以左手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绷紧皮肤,用手臂带动腕
部力量,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肌肉内,深度约为针梗的2/3(约2.5~3cm)。
6.左手放松皮肤,回抽活塞,确定无回血后以均匀的速度缓慢推注药液。
7. 注药毕,用无菌干棉签轻按于进针处快速拔针(按压干棉签时手不得接触棉球处),并继续按压片刻。
整理用物:弃棉签、针头、毁注射器。
再次核对注射卡上的内容,无误后撕掉弃去。
五、操作后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
2、操作后解释:(张涛,维生素B12已经为您注射好了,如果您有什么不适的地方请及时按铃。
我把呼叫器放在您的枕边,我也会随时过来看您的。
请问我还能为您做些什么吗?请您好好休息。
)。
3、洗手(手心朝上),记录时间签名,推车出病室。
注意:
1抽药后排气时排至乳头处,针梗垂直朝上。
2打开治疗巾时不能捏的太死。
3二人查对时等评委查对。
4解释“注射右边好吗”,不能说“打”。
5臀大肌注射定位法用右手食指中指摸到三个点:臀裂顶点、髂嵴最高点,髂前上嵴。
6定位后用右手食指中指轻按注射部位有无炎症、瘢痕、硬结或压痛。
7消毒皮肤时棉签不能太平,消毒要均匀。
8再次核对后排气时针梗保持水平,距弯盘10厘米。
9排气后针梗始终朝下。
10按压干棉签时手不得接触棉球处。
11最后取洗手液时手心朝上。
12考试时说话语速要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