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_【课堂实录】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_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第二单元第4课书间精灵——藏书票执教人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藏书票相关知识,包括藏书票的历史、题材、种类,制作方法。

2.通过欣赏评述、讨论探究等活动思考藏书票画面与图书的关系,了解藏书票不同的制作方法及其艺术效果,掌握漏版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3.通过学习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对图书、对藏书票这一艺术形式的爱好,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气息重难点分析藏书票相关知识,包括藏书票的历史、题材、种类,制作方法是重点漏版藏书票的设计制作是难点课堂流程导入——欣赏评述——讨论探究——设计制作——评价分析——课堂小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一、导入在我国读书、爱书、藏书被视为传统美德。

在读书与成熟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艺术品,藏书票就是其中的一种。

二、新授出示教学目标自主学习教材内容通过藏书印的学习,了解藏书票的相关历史。

发展阶段——认识藏书票出示图例贴——贴在书籍扉页上的藏书票1、什么是藏书票藏书票是指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的扉页上的一幅小装饰画,作为书籍收藏者的印记。

2、藏书票的特点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

它们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也是书籍的美化装饰,属于小版画或微型版画,被人们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蝴蝶”“微型艺术”。

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

3、藏书票规格:学生整体感知教学目标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学生回答藏书票的作用欣赏思考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理解藏书票的产生过程通过教师的一系列提问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一般是边长不超过15厘米4、藏书票的画面构成:上面除主图案外,要有藏书者的姓名或别号、斋名等,国际上通行在票上写上“EX—LIBRIS”(拉丁文字)。

这一行拉丁文字,表示“属于私人藏书”,制作完成要附作者签名。

欣赏两幅作品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由德国人制作的,画面是一只刺猬衔着一枝野花,脚践踏落叶,票面上方有一行德文。

中国最早使用藏书票大约20世纪初,已发现的最早的藏书票是“关祖章藏书”。

初中美术_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结第4课《书间精灵——藏书票》。

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和读书、爱书相关,学生通过前面三课的学习了解了书籍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手工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手工书的制作方法,还有藏书印的发展沿革、藏书印的制作方法。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读书、爱书的情结,学习藏书票的种类、题材等藏书票的相关知识以及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学生的读书、爱书的感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让读书、爱书的情结更丰富更有内涵。

学生情况:学生虽然对藏书票了解很少,可是他们喜爱读书,而且之前学生学过一些版画的知识,这使他们有愿望去了解藏书票。

知识与技能:1. 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题材等藏书票的基本知识。

2. 认识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中国最早使用的藏书票。

感受藏书票的文化内涵。

3. 通过学生自己创作PVC版藏书票,培养学生创作藏书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与讨论的方式学习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习PVC版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画面中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趣、思想,发现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

2. 体验PVC版藏书票的创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知识以及PVC版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PVC版藏书票的方法创作出精美的藏书票作品,并体现出藏书、爱书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课件展示、设问与讲解相结合。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师范画、教师示范刻版藏书票的每个分步骤作品。

学生准备PVC塑料板、水粉颜料、宣纸、铅笔或圆珠笔。

课型:造型表现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一张藏书票。

教学环节一、引导阶段从读书爱好的交流到教师出示自己藏书上贴的一枚自己制作的藏书票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1.藏书票的定义导入藏书票定义: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籍的扉页上贴的一幅装饰小画,作为书籍收藏者的印记。

初中美术_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题材等关于藏书票的基本知识。

(2)认识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中国最早使用的藏书票,感受藏书票的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习KT板制作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画面中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趣、思想,发现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

(2)体验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1)藏书票的构成、规格、款式、题材、画面要求等基本知识。

(2)藏书票的制作设计过程演示:藏书票的制作过程。

(3)学生作品的评价和观摩。

三、教学难点藏书票制作过程中对内容的确定和版面的控制。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KT板材料,颜色,滚筒等学生准备课前搜集资料铅笔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师:同学们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大家喜欢读书吗?老师也爱读书,并且喜欢收藏书。

请看这本书,以前我买了一本新书我总是习惯在扉页写上:某年月日在何处购买此书,后来我就在这本书的扉页上贴了一张小画,小画上印有我的名字。

哪位同学能猜出来这什么?(藏书票)同学们都很聪明啊。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间精灵——藏书票(板书)。

(二)新课讲授1、通过手里贴有藏书票的书籍引导学生(藏书票标志了什么、贴在书上的位置、藏书票的大小),得出藏书票的定义。

2、藏书票历史悠久,下面我们就一段欣赏视频来感受藏书票深厚的文化内涵。

师: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怎样的?学生:刺猬藏书票你来说一说《刺猬藏书票》都画了什么内容?为什么是画一只刺猬而不是画其它动物呢?教师讲述关于此藏书票的小故事:有一位名叫勒格尔的德国人,爱好收藏书而又生性大方,他总是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珍贵的书籍都接给别人看,但时常发生有借无还或者书籍遭到损坏的情况,他非常心疼,就发明了这样中标记,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书间精灵——藏书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书间精灵——藏书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书间精灵——藏书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藏书票的欣赏为主线,以藏书票的历史、种类、艺术特色为线索,配以大量的图片,介绍了藏书票的历史发展、特点以及设计制作方法。

本课重点是了解藏书票的历史和艺术特色,难点是藏书票的设计制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藏书票的历史发展、特点以及设计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藏书票的设计制作方法,能为自己喜欢的书籍设计一张精美的藏书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喜爱和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藏书票的历史和艺术特色。

难点:藏书票的设计制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自制课件、范画若干幅、藏书票原作若干张、彩纸数张、示范用的绘画工具等。

学生:绘画工具(颜料、毛笔、水彩笔、油画棒等)、彩色卡纸数张、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1.欣赏几幅藏书票原作,引导学生观察藏书票的图案和文字内容,并思考这些藏书票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分析藏书票的构成要素(图案和文字),并引出藏书票的特点——简洁、醒目、新颖、美观。

3.简要介绍藏书票的历史和作用。

4.揭示课题:“书间精灵——藏书票”。

(三)讲授新课:1.了解藏书票的历史和艺术特色:(1)欣赏几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藏书票原作,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藏书票的图案和文字内容,并思考这些藏书票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藏书票的图案和文字内容所表现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并讨论这些主题和思想内涵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总结藏书票的艺术特色:简洁、醒目、新颖、美观。

2.了解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和步骤:(1)展示一张已经制作好的藏书票,引导学生观察这张藏书票的图案和文字内容,并尝试总结这张藏书票的特点。

(2)根据展示的藏书票,引导学生分析制作藏书票的步骤和方法,并尝试总结这些步骤和方法的特点。

(3)总结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设计图案→写文字→粘贴成版→印刷完成。

初中美术_【课堂实录】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课堂实录】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采用版画形式的原因、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题材等关于藏书票的基本知识。

2、通过思考与讨论的方式学习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习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

3、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画面中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趣、思想,发现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

体验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讨论了解藏书票的功能,特点及作用。

2、学习用吹塑版形式制作一枚藏书票。

教学准备:各种类型的藏书票,制作藏书票的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吹塑纸铅笔、卡纸、拷贝纸、颜料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在十五世纪的欧洲,当时贵族们都爱读书、藏书。

有一位名叫克那贝斯贝尔格的德国人爱好藏书而又大方,他毫不吝惜地把珍贵书籍都借给别人看,但是时常发生有借无还和书遭到损坏的情况,他非常心疼,怎么办?苦思冥想之后,他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在书上画了一幅画,一只刺猬叼着一朵鲜花,在落叶上向前徐行,上端绸带上有一行“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德文,他用幽默的方式提醒大家爱护书籍,我们把这样的小画叫藏书票。

于是,贝尔格所画的这幅小装饰画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张藏书票,给它取名为《刺猬藏书票》。

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小小的藏书票,因为它对书籍收藏者来说,非常重要,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标记着一本书属于谁。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藏书,同学们可以看一下,在它的扉页上老师设计了一幅藏书票,说明这本书归老师所收藏。

同学们想不想给自己喜欢的书也设计一幅藏书票呢?好,那我们一起走进藏书票的世界,去感受一下藏书票的魅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授新1、了解藏书票(作用)学生讨论什么是藏书票?贴在扉页上的藏书票有什么作用呢?生:装饰书籍扉页上代表是自己的藏书师:藏书票是书籍扉页上的一幅小装饰画,代表藏书主人的标记。

是藏书的附属物,通常是用木刻石刻等版画形式,设计各种美术图案、署上“某藏书”“某某之书”“某某爱书”等字样,并且刻有国际通用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

初中美术_书间精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书间精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藏书票功能,发展历程,明确藏书票构成,尺寸。

理解版画类藏书票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了解KT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能动手制作KT板藏书票。

3.情感目标:藏书票表现内容、题材的选择,激发学生热爱书籍,热爱读书的热情的同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慕前辈,歌颂英雄事迹。

教学重点:藏书票的构成要素尺寸,藏书票制作步骤,工艺手法。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刻印办法和印制手法。

教学准备:KT板、颜色、海绵、纸材、复印纸等教学过程:经过本单元前三课《书林漫步》《手工书设计》《藏书印》的学习和铺垫,学生对书籍的认识又上了个台阶,并且激发了学生的爱书之情。

尤其通过藏书印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藏书印和藏书票有印记功能和审美功能。

还感受到了阴刻和阳刻的表现手法。

学生初步掌握了凹版画的一些特点。

技法的掌握使得创作时间,制作时间大大降低。

这让藏书票的学习就顺利成章,水到渠成。

本课可继续采用“探究-发现-探究”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更加直观的领略藏书票的表现力,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名家作品来具体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创作愿望和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思考和讨论的方式学习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习制作kt版藏书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学生认识藏书票过程环环相扣,自主探索藏书票表现手法,合作交流,思维碰撞充分的为学生创设出自主学习的氛围。

在观察中比较,让学生归纳藏书票的构成。

在观察中了解藏书票的表现题材。

领悟藏书票形象表现出读书人传达的志趣高雅,寓意深长的特点。

通过一些名家藏书票作品,渗透了的藏书票文化内涵和爱国教育。

在制作KT版藏书票得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互相交流,多种方法表现,激发学生创造力。

展示评价阶段,使同学们自评互评,教师指点相结合,多种思维,激发藏书票的创作乐趣和审美高度。

充分尊重学生作品,恰当分析学生作品,提出建设性意见。

2023年《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反思

2023年《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反思

《书间精灵一藏书票》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
《书间精灵一一藏书票》这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认识藏书票并制作藏书票,本节课我在引导学生了解藏书票定义、构成、题材、尺寸、设计等基本知识的时候,做到了有条不紊。

在设计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爱书情结,使学生在整节课中兴趣十足。

不足之处
1.本节课,我过于注重教学的各个环节,导致没有一个环节可以深入,每个环节时间都非常紧张。

2.在讲述的20分钟里,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没有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机会,导致课堂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3.在制作过程中,我可以分部分示范,因为学生能力有限,有大部分学生看完师范之后只记得第一步,后面的步骤都在问同学,这样不仅学生的知识不牢固,还导致课堂纪律不稳定。

4.教学时语速过快,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如果再讲这节课,我会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1.环节设置可以环环相扣,但是不要把重心全部放在这里,
简单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去自学探究,教师抓住重点去深入讲解。

2.更加注重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3.在示范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跟着一起操作。

4.注重激励性评价,并且丰富评价语言。

美术公开课听课反思——课题- 《书间精灵》——藏书票

美术公开课听课反思——课题- 《书间精灵》——藏书票

美术公开课听课反思——课题: 《书间精灵》——藏书票本人在2019年11月7日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参加了胡磊老师的美术公开课。

胡磊老师本次公开课的课题是:《书间精灵》——藏书票。

《书间精灵》——藏书票是一节新授课,虽说是一节新授课,但是在之前学习的橡皮章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教学和学习的。

胡磊老师通过:一枚枚的藏书票的图片来进行藏书票的历史和制作的的导入,使学生们快速进入到了学习的状态,导入效果非常好。

学习目标的设置也是遵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来设置的,通过观察藏书票的制作视频,以及小组讨论和小组制作的方式,锻炼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最后,胡磊老师通过集中讲评和作品展示的方式来给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进行评价。

听完胡磊老师的地理课,本人受益颇丰,本人身为一名新进教师,需要多听骨干教师的课,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从胡磊老师的公开课中本人学到了:一、尊重学生,教学相长上课时,需要走到学生中讲课,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需要或暗示,或拍头,或站在他跟前进行有效的提醒,对学生以充分的尊重,课下做好思想工作指出他的问题所在,使学生知错并改错。

课下认真备课,课上授课生动有趣,不懂的地方与学生交流、讨论,以自己的学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以自己的行动赢得学生的真诚。

二、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体育教材文字少,针对这一特点,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讨论交流,积极模仿教师的动作示范,找出重点,自主学习,使文字讲解与动作示范有机结合,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把体育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学知识,相互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记忆,课堂气氛活跃,这样的教学效果应会有所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采用版画形式的原因、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题材等关于藏书票的基本知识。

2、通过思考与讨论的方式学习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习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

3、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画面中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趣、思想,发现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

体验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讨论了解藏书票的功能,特点及作用。

2、学习用吹塑版形式制作一枚藏书票。

教学准备:
各种类型的藏书票,制作藏书票的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吹塑纸铅笔、卡纸、拷贝纸、颜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十五世纪的欧洲,当时贵族们都爱读书、藏书。

有一位名叫克那贝斯贝尔格的德国人爱好藏书而又大方,他毫不吝惜地把珍贵书籍都借给别人看,但是时常发生有借无还和书遭到损坏的情况,他非常心疼,怎么办?苦思冥想之后,他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在书上画了一幅画,
一只刺猬叼着一朵鲜花,在落叶上向前徐行,上端绸带上有一行“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德文,他用幽默的方式提醒大家爱护书籍,我们把这样的小画叫藏书票。

于是,贝尔格所画的这幅小装饰画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张藏书票,给它取名为《刺猬藏书票》。

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小小的藏书票,因为它对书籍收藏者来说,非常重要,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标记着一本书属于谁。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藏书,同学们可以看一下,在它的扉页上老师设计了一幅藏书票,说明这本书归老师所收藏。

同学们想不想给自己喜欢的书也设计一幅藏书票呢?好,那我们一起走进藏书票的世界,去感受一下藏书票的魅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授新
1、了解藏书票(作用)
学生讨论什么是藏书票?贴在扉页上的藏书票有什么作用呢?
生:装饰书籍扉页上代表是自己的藏书
师:藏书票是书籍扉页上的一幅小装饰画,代表藏书主人的标记。

是藏书的附属物,通常是用木刻石刻等版画形式,设计各种美术图案、署上“某藏书”“某某之书”“某某爱书”等字样,并且刻有国际通用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

(板书)被喻为“纸上宝石版画珍珠”。

2、欣赏中国第一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
观看视频,小组讨论问题:《关祖章藏书》为什么采用一位秉烛展卷书生的形象?
学生讨论总结:作者用此形象代表自己,体现对读书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藏书票虽小,却能传达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3、认识藏书票(内容、形式、大小、种类)
学生观察藏书票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与其普通装饰画的异同之处。

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张藏书票而不是普通的图片?票面有哪些内容组成?
②藏书票一般采用哪种形式制作?
③藏书票的大小、规格
生:藏书票由图案、拉丁文“EXLIBRIS”、票主名三要素组成,缺一不可。

藏书票采用小型版画制作,具有复制便捷性。

规格大小:8cm-12cm之间。

4、欣赏藏书票
指导学生欣赏时观察藏书票可选择的题材和内容(观看幻灯片)
精美图案设计(可选用人物、动物、风景、花鸟等,可写实可抽象)。

三、实践练习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藏书票,你们也一定想让它成为自己书籍的好朋友吧,那就跟我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吧!
①欣赏微视频,学习吹塑板藏书票的具体制作步骤。

②让学生练习制作,出示参考图样。

③巡回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①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的好的作品和不好的作品进行点评,并总结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②教师总评。

五、总结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并且自己创作了一枚藏书票。

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不仅热爱读书、藏书、更喜爱藏书票,希望大家能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藏书票作品,用知识和艺术让你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

六、课后拓展
1、可以尝试用电脑或其他方式设计藏书票。

2、把制作好的藏书票贴在自己喜爱的书籍扉页上,看看效果如何。

3、在班里搞一次藏书票交换会,“以票会友”,换完后装在一个夹子里留作纪念。

4、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一位藏书票艺术家,与他交流藏书票的设计体验。

《书间精灵——藏书票》学情分析
学生对藏书票有一定的情感基础和生活经验,但没有系统、完整地赏析过其艺术特征,对其特点和来历比较陌生。

此外,用吹塑版制作藏书票,此工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特别是要制作出画面简洁、有情趣的藏书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让学生掌握技巧,感悟方法,提升其造型与设计能力,引发学生对藏书票文化的思考。

教学中提供了不少的藏书票作品供学生欣赏,展现了藏书票的实
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体现了美术存在与我们生活之中的社会价值。

教学中通过探索与实践,欣赏、想象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了步步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掌握了藏书票的设计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书间精灵——藏书票》效果分析
1、总体来说:教学目标完成质量较高,课堂氛围融洽。

2、依据本课的性质我采用的是“探究——发现——实践”的教学策略,并采用启发、讨论、探究、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

3、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体课堂学习氛围融洽,师生互动良好,小组配合默契。

4、内容新颖,材料便捷可操作性强,学生参与度较高,学生练习和展示环节效果显著。

5、学生作品质量较高,并且独具特色。

总结:整堂课轻松愉快,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扮演的是发现者的角色。

二者互相配合,高效自由地完成了一节实践练习课。

《书间精灵——藏书票》教材分析
书籍伴随着我们成长,读书与藏书更彰显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文明程度和修养品味。

起源于欧洲的藏书票艺术能给我们的藏书爱好增加文化色彩,本课我们主要学习藏书票的种类、题材及制作方法。

本课是第二单元第三节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的版画形式、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题材以及世界上最早的书票、中国最早使用的藏书票的内容,能学习藏书票的基本知识,感受藏书票的文化内涵。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创作漏版藏书票,可培养学生对藏书票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书间精灵——藏书票》评测练习
环节一:巧妙构图(10cm*10cm)。

由于藏书票的大小有严格规定:8cm-12cm,因此本节课要求制作一张10cm*10cm大小的藏书票,要求形象简洁,主题突出,有寓意。

环节二:复印上版。

利用复写纸,将画稿拷贝到吹塑版上,用力均匀。

环节三:刻制印版。

以笔代刀(铅笔或是圆珠笔),将吹塑版上的图案进行刻制,用力均匀,线条流畅。

环节四:印版上色。

用笔刷将颜料均匀的涂刷在吹塑版上,颜料厚度均匀,不要涂到画面
凹线处,以免画面效果不佳。

(为了增加颜料的附着力,可以加少量洗衣粉)。

环节五:覆纸拓印。

将黑色卡纸覆盖在吹塑版上,用力按压卡纸四周及中间,大约半分钟,然后轻轻揭起。

环节六:覆纸拓印。

将黑色卡纸覆盖在吹塑版上,用力按压卡纸四周及中间,大约半分钟,然后轻轻揭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