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熟练掌握仪表的使用方法 OTDR
OTDR基本使用方法

OTDR基本使用方法OTDR,即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用来测试光纤中的信号损耗和光纤连接故障的一种仪器。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OTDR是一种重要的测试工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定位故障,并分析光纤的性能。
下面将简要介绍OTDR的基本使用方法。
1.连接光缆:首先,将OTDR的输出端口与要测试的光缆连接。
在连接时,要确保连接牢固,以免干扰测试结果。
2.设置测试参数:进入OTDR的测试设置界面,设置测试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测试波长、脉冲宽度、平均时间、测试距离等。
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配置。
3.调校OTDR:在开始测试前,需要先对OTDR进行调校。
调校的目的是校准OTDR对不同光纤长度的测试信号响应。
具体的调校过程会因OTDR型号和厂家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可以通过仪器菜单中的“调校”选项完成。
4.开始测试:设置好测试参数并完成调校后,可以开始进行光纤测试。
OTDR会发出一束测试光脉冲,然后接收光纤中反射的光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OTDR将记录下测试光脉冲的发射时间和接收到的光脉冲的返回时间,从而计算出光纤的衰减损耗和故障位置。
5.分析测试结果:测试完成后,OTDR会将测试结果以曲线图的形式展示。
根据曲线图上的衰减和反射信号强度信息,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点,如连接头损耗、光纤弯曲和断裂等。
6.生成报告: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测试日期、测试人员、测试参数、测试曲线图等。
测试报告有助于后续的故障排查和维护工作。
除了上述基本使用方法,还有一些高级功能可以进一步提升OTDR的测试能力。
例如,一些OTDR可以进行故障定位的测量,即根据测试结果中的时间和距离信息,确定故障点的准确位置;另外,一些OTDR还支持光纤库存的管理,可以记录和保存光纤的特性以及相关信息,方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在实际使用OTDR进行测试时,还应注意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OTDR操作规范

OTDR操作规范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用于光纤测试和故障定位的重要设备,操作规范对正确使用OTDR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OTDR操作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OTDR操作之前的准备1.确认测试环境:保证测试环境平稳、充分照明,避免强光照射,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安全防护: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3.检查设备:检查OTDR的电源线、测量线缆、连接线等设备是否完好,并确认其连接正确。
二、OTDR的正确操作流程1.设备开机:按照设备说明书正确启动OTDR,确保设备正常启动并进入运行状态。
2.设备设置:进行相关的测试参数设置,如测试波长、测试间隔、测试时间等,确保测试参数正确。
3.测试光纤线缆连接:将OTDR的发送光纤连接到测试对象的光纤线缆的端口上,确保连接牢固、信号传输正常。
4.开始测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单点测试或多点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保持测试设备的稳定,避免晃动产生误差。
5.数据保存:测试完成后,及时保存数据,并进行数据标注、命名,以便后续分析和查看。
6.数据分析:根据保存的数据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判断光纤的故障位置、时延等信息,并进行相应处理。
7.结果输出:将测试结果输出为报告或文件,确保信息清晰、准确,方便后续查阅和存档。
三、OTDR操作注意事项1.避免强光照射:在测试过程中要避免强光照射到光纤上,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确保连接牢固:在进行光纤连接时,要确保连接牢固、端口无杂质,并使用专用适配器进行连接。
3.控制测试时间:适量控制测试时间,长时间过高的测试功率会对光纤产生热效应,导致测试结果有误。
4.防潮防尘:确保OTDR设备的存放环境干燥、通风良好,避免灰尘、潮气等进入设备,对设备产生危害。
5.避免冷热交替:避免OTDR设备频繁暴露在冷热环境中,避免设备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故障。
四、操作规范的重要性1.提高测试准确性:遵循操作规范可以提高测试准确性,减少操作失误,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otdr操作规程

otdr操作规程OTDR操作规程一、前言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即光时域反射仪,是一种用于光纤测距和损耗测试的仪器设备。
为了正确、安全地操作OTDR,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制定OTDR操作规程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OTDR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二、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OTDR前,应确保操作人员已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
2.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眼镜、手套等,以确保个人安全。
3. 在进行光纤测试时,应注意防止眼睛直接暴露在光纤射线中,以免损伤眼睛。
4. 在连接光纤时,应确保光纤连接头干净、无损坏,并正确进行光纤连接,避免损坏光纤。
5.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光纤干净,避免灰尘和污垢的积累,影响测试结果。
三、OTDR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OTDR和测试光纤的连接头是否干净、无损坏。
(2)检查OTDR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充电是否完成。
(3)确认OTDR的设置参数是否与测试需求一致。
2. 设定测试参数(1)根据测试要求,设置OTDR的波长、脉冲宽度、平均次数等参数。
(2)选择适当的动态范围,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进行测试(1)调整OTDR的光纤末端飞行时间设置,确保测量起点与光纤末端对应。
(2)将OTDR的光纤连接到测试对象的光纤端口,并确保连接牢固、无松动。
(3)按下测试按钮开始测试,待测试结果显示完成后,停止测试。
4. 分析测试结果(1)读取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衰减、反射损耗、衰减均匀性等参数。
(2)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光纤的质量情况,确定是否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
5. 记录和保存数据(1)将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测试时间、测试位置、测试参数等信息。
(2)将测试数据进行保存,以供后续分析和比对。
四、维护与保养1. 定期清洁OTDR的光纤连接头,并确保连接头的无损坏。
2. 定期检查OTDR的电池电量,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
光缆线路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光缆线路故障的判断和处理由于外界因素或光纤⾃⾝等原因造成的光缆线路阻断影响通信业务的称为光缆线路故障。
光缆阻断不⼀定都导致业务中断,形成故障导致业务中断的按故障修复程序处理,不影响业务未形成故障的按割接程序处理。
⼀、光缆线路故障的分类根据故障光缆光纤阻断情况,可将故障类型分为光缆全断、部分束管中断、单束管中的部分光纤中断三种。
1、光缆全断如果现场两侧有预留,采取集中预留,增加⼀个接头的⽅式处理;故障点附近有接头并且现场有⾜够的预留,采取拉预留,利⽤原接头的⽅式处理;故障点附近既⽆预留、⼜⽆接头,宜采⽤续缆的⽅式解决。
2、光缆中的部分束管中断或单束管中的部分光纤中断其修复以不影响其他在⽤光纤为前提,推荐采⽤开天窗接续⽅法进⾏故障光纤修复。
⼆、造成光缆线路故障的原因分析引起光缆线路故障的原因⼤致可以分为四类:外⼒因素、⾃然灾害、光缆⾃⾝缺陷及⼈为因素。
1、外⼒因素引发的线路故障(1)外⼒挖掘:处理挖机施⼯挖断的故障,管道光缆因打开故障点附近⼈⼿井查看光缆是否在⼈⼿井内受损,并双向测试中断光缆(2)车辆挂断:处理车挂故障时,应⾸先对故障点光缆进⾏双⽅向测试,确认光缆阻断处数,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处理。
(3)枪击:这类故障⼀般不会使所有光纤中断,⽽是部分光缆部位或光纤损坏,但这类故障查找起来⽐较困难。
2、⾃然灾害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咬与鸟啄、⽕灾、洪⽔、⼤风、冰凌、雷击、电击3、光纤⾃⾝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1)⾃然断纤:由于光纤是由玻璃、塑料纤维拉制⽽成,⽐较脆弱,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静态疲劳,光纤逐渐⽼化导致⾃然断纤。
或者是接头盒进⽔,导致光纤损耗增⼤,甚⾄发⽣断纤。
(2)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过低会导致接头盒内进⽔结冰,光缆护套纵向收缩,对光纤施加压⼒产⽣微弯使衰减增⼤或光纤中断。
温度过⾼,⼜容易使光缆护套及其他保护材料损坏影响光纤特性。
4、⼈为因素引发的线路故障(1)⼯障:技术⼈员在维修、安装和其他活动中引起的⼈为故障。
OTDR(光时域反射仪)使用方法及图解

四、外部因素引起的可能曲线变化
这里的外部因素指施加于光缆并传递至光纤的张力及侧向受力,还有温度的变化。这些都会造成曲线弓形弯曲
。外部因素引起的弓形弯曲在外力作用下使曲线斜率改变。如图所示,外力作用前曲线斜率恒定,在外力作用下
四、曲线分析--光纤衰减的测试
第一个菲涅尔反射峰后沿
第二个菲涅尔反射峰前沿
DB/DIV
尾纤
dB
A
m
B
方法:将光标A置于第一个菲涅尔反
射峰后沿,曲线平滑的起点,将光标B置 于第二个菲涅尔反射峰前沿,光标A与光 标B间显示衰减系数就是光纤A、B间衰减 系数,但非整根光纤的衰系数。
M/DIV
A
B-A:144.8m 0.87dB
箭头(F1/F2键旁边)使所需功能或参
访问主菜单
数可见。
3.要访问和修改屏幕参数
移动、选择项
(1)使用箭头选择屏幕项目
目并更改参数
(2)按Enter键
4. 要用屏幕输入文本或数字
(1)使用左/右功能箭头(F1/F2键
活得当前功能 旁边)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的帮助信息
(2)在使用上/下和左/右箭头选择
字符,然后按Enter添加。
方法:将光标定于曲线的转折处如图位置,然后选 择测接头损耗功能键,便可测得接头损耗。
)
四、曲线分析--盲区(衰减盲区和事件盲区)
盲区:决定OTDR所能测到最短距离和最接近距离,是由于活接头的反射引起OTDR接收机饱和
所至,盲区通常发生在OTDR面板前的活接头反射,但也可以在光纤的其它地方发生,一般OTDR
(3)按确定(F1/F2键)接受该元
素并隐藏键盘
目录
contents
OTDR的使用方法

OTDR的使用方法OTDR(光时域反射仪)是一种用于测试光纤通信线路损耗和定位故障的仪器。
它通过发送一束脉冲光信号,并测量信号的反射和衰减来分析光纤线路的特性。
以下是OTDR的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在使用OTDR之前,需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进行适当的校准。
检查电源和连接线,确认设备没有损坏。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连接头和适配器。
2.连接光纤:将OTDR的发送端连接到被测试光纤的一端,接着将接收端连接到同一条光纤的另一端。
确保连接牢固且无松动。
3.设置参数:在开始测试之前,需要设置一些参数。
选择适当的测试波长,通常有850nm,1310nm和1550nm等选择。
选择合适的测试距离,以确保能够覆盖需要测试的光纤段。
还可以选择其他测试参数,如脉冲宽度、平均次数等。
4.开始测试:在设置好参数后,可以开始测试。
按下开始测试按钮,OTDR将发送脉冲光信号进入光纤,并记录从光纤端口反射回来的信号。
5.分析测试结果:OTDR将测得的测试数据以曲线图或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
曲线图显示了光纤上的散射强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来确定光纤的损耗和失真情况。
表格显示了不同距离处的事件(反射、衰减等)的参数,如反射系数、衰减系数、插入损耗等。
6.定位故障: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可以定位光纤上的故障。
常见的故障包括连接不良、断纤、弯曲损坏等。
根据故障的特点,可以确定故障所在的距离和位置。
7.优化光纤线路:根据测试结果,可以优化光纤线路的布局和连接。
比如,根据衰减系数评估线路的质量,查找损耗较大的连接点并进行修复,改变光纤的布置方式等。
8.保存和导出数据:在测试完成后,可以将测试数据保存在OTDR设备或计算机中,以备后续分析和比较。
如果需要与其他人共享数据,可以将数据导出为文件,如CSV、PDF或图片格式。
9.维护和保养:定期清洁OTDR的连接头和适配器,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遵循OTDR的使用和保养指南,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工作。
OTDR使用

OTDR的工作原理
概述 OTDR是光缆工程施工和光缆线路维护
工作中最重要的测试仪器,它能将长100多公 里光纤的完好情况和故障状态,以一定斜率直 线(曲线)的形式清晰的显示在几英寸的液晶 屏上。根据事件表的数据,能迅速的查找确定 故障点的位置和判断障碍的性质及类别,对分 析光纤的主要特性参数能提供准确的数据。
2、脉冲设置较小
由于脉冲的设置较小,电平噪声十分明显。
27
OTDR的常规使用
3、阻断图形
此图反映出光缆已经发生阻断
28
OTDR的常规使用
4、衰减图形
类似台阶的图形就是一个衰减事件,台阶 幅度越大说明光纤衰减量就越大。
29
OTDR的常规使用
5、严重受损图形
如箭头所示,此图有多个衰减事件,严重影响 光纤传输质量,应找出原因,进行整治。
21
OTDR的常规使用
6、折射率:
此处折射率的数据应为被测光纤折射率的数 据。该数据与被测光纤折射率实际值的偏差将直接 影响到OTDR对被测光纤距离的测试精度。因此, 该折射率数据的设置应与被测光纤实际的折射率相 一致。
默认值为:
SM(单模):1550nm为1.468100,1310nm为: 1.467500,
OTDR判断被测试光纤中反射事件的门限值。在测试过程中,凡有超过 该值的反射点即称为事件点。
18
OTDR的常规使用
4、距离/分辨率:
对被测光纤设置的测试距离和采样点的间隔。 距离的设定原则为:大于被测光纤实际距离的到2.0倍,以保证分析软件提供一个曲线端点之后 足够清洁的噪声区。分辨率的设定原则见上表
设置2
波长 距离范围 脉宽 折射率 平均化单位 平均化值 背向散射电平
otdr测试仪使用方法

otdr测试仪使用方法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测量光纤传输中的信号衰减和损耗的仪器。
它通过向光纤发射脉冲信号,并测量反射和散射的光信号来判断光纤中的损耗情况。
OTDR测试仪的使用方法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OTDR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首先,在进行OTDR测试之前,需要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和合适的设置。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OTDR测试。
第一步,连接光源和接收器。
将光纤连接到OTDR测试仪输出端的光纤接口,并接上光纤适配器。
确保光纤接口和适配器的干净,并紧固好连接。
第二步,选择测试参数。
OTDR测试仪有多个参数需要设置,如测试波长、测试距离、脉冲宽度等。
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精度。
第三步,进行测量。
将OTDR测试仪的探测头安装在要测试的光纤上,并保持稳定。
启动测试仪,开始进行测试。
测试仪将向光纤发射脉冲信号,然后记录反射和散射的光信号。
第四步,分析测试结果。
测试仪将测量数据显示在屏幕上。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判断光纤的衰减情况、连接点的损耗以及其他的光纤特性。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断光纤是否正常工作,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五步,保存和导出数据。
如果需要保存测试结果,可以将数据保存在测试仪的内部存储器或通过USB接口导出到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第六步,维护和清洁。
在使用完OTDR测试仪后,需要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清洁。
清洁光纤接口和适配器,以确保下次测试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OTDR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通过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测试,可以准确地测量光纤的损耗情况和光纤连接点的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OTDR测试仪经常用于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中,可以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光纤传输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光缆线路的大量敷设和使用,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异很大,对光缆线路可能造成的各种危险因素很多,这包括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的光缆线路损毁等。
从过往的光缆线路障碍分析中可以出由于光缆本身的质量问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障碍占的比例较少,大部分障碍是属于人为性质的损坏。
一、光缆线路的故障定位
在光传输系统故障处理中故障定位的一般思路为:先外部、后传输,即在故障定位时,先排除外部的可能因素,如光纤断裂、电源中断等,然后再考虑传输设备故障。
首先分析光缆线路的常见障碍现象及原因
1.线路全部中断:光板出现R-LOS告警,可能原因有光缆受外力影响被挖断、炸断或拉断等
2.个别系统通信质量下降:(1)出现误码告警,可能的原因有光缆在敷设和接续过程中造成光纤的损伤使线路衰耗时小时大,活动连接器未到位或者出现轻微污染,或者其它原因造成适配时好时坏;(2)光纤性能下降,其色散和衰耗特性受环境因素影响产生波动;(3)光纤受侧应力作用,全程衰耗增大;(4)光缆接头盒进水;(5)光纤在某些特殊点受压(如收容盘内压纤)等
在确定线路障碍后,用OTDR对线路测试,以确定障碍的性质和部位,当遇到自然灾害或外界施工等外力影响造成光缆线路阻断时,查修人员根据测试人员提供的位置,一般比较容易找到。
但有些时候不容易从路由上的异常现象找到障碍地点,这时,必须根据OTDR 测出障碍点到测试点的距离,与原始测试资料进行核对,查出障碍点处于个哪个区段,再通过必要的换算后,再精确丈量其间的地面距离,直至找到障碍点的具体位置。
但往往障碍点与测量计算的位置相差很大,这样既浪费人力物力,更由于光缆线路障碍未能尽快修复造成很大影响或损失。
如何才能更精确的判断障碍点的准确位置呢?
二、首先要分析影响光缆线路障碍点准确定的主要因素
1.OTDR测试仪表存在的固有偏差
由OTDR的测试原理可知,它是按一定的周期向被测光纤发送光脉冲,再按一定的速率将来自光纤的背向散射信号抽样、量化、编码后,存储并显示出来。
OTDR仪表本身由于抽样间隔而存在误差,这种固有偏差主要反映在距离分辩率上。
OTDR的距离分辩率正比于抽样频率。
2.测试仪表操作不当产生的误差
在光缆故障定位测试时,OTDR仪表使用的正确性与障碍测试的准确性直接相关,仪表参数设定和准确性、仪表量程范围的选择不当或光标设置不准等都将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
(1)设定仪表的折射率偏差产生的误差
不同类型和厂家的光纤的折射率是不同的。
使用OTDR测试光纤长度时,必须先进行仪表参数设定,折射率的设定就是其中之一。
当几段光缆的折射率不同时可采用分段设置的方法,以减少因折射率设置误差而造成的测试误差。
(2)量程范围选择不当
OTDR仪表测试距离分辩率为1米时,它是指图形放大到水平刻度为25米/格时才能实现。
仪表设计是以光标每移动25步为1满格。
在这种情况下,光标每移动一步,即表示移动1米的距离,所以读出分辩率为1米。
如果水平刻度选择2公里/每格,则光标每移动一步,距离就会偏移80米。
由此可见,测试时选择的量程范围越大,测试结果的偏差就越大。
(3)脉冲宽度选择不当
在脉冲幅度相同的条件下,脉冲宽度越大,脉冲能量就越大,此时OTDR的动态范围也越大,相应盲区也就大。
(4)平均化处理时间选择不当
OTDR测试曲线是将每次输出脉冲后的反射信号采样,并把多次采样做平均处理以消除一些随机事件,平均化时间越长,噪声电平越接近最小值,动态范围就越大。
平均化时间越长,测试精度越高,但达到一定程度时精度不再提高。
为了提高测试速度,缩短整体测试时间,一般测试时间可在0.5~3分钟内选择。
(5)光标位置放置不当
光纤活动连接器、机械接头和光纤中的断裂都会引起损耗和反射,光纤末端的破裂端面由于末端端面的不规则性会产生各种菲涅尔反射峰或者不产生菲涅尔反射。
如果光标设置不够准确,也会产生一定误差。
3.计算误差
计算光缆线路障碍点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与实际不符等,都将引起较大的距离偏差。
三、提高光缆线路故障定位准确性的方法
1.正确、熟练掌握仪表的使用方法
(1)正确设置OTDR的参数
使用OTDR测试时,必须先进行仪表参数设定,其中最主要设定是测试光纤的折射率和测试波长。
只有准确地设置了测试仪表的基本参数,才能为准确的测试创造条件。
(2)选择适当的测试范围档
对于不同的测试范围档,OTDR测试的距离分辩率是不同的,在测量光纤障碍点时,应选择大于被测距离而又最接近的测试范围档,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仪表的本身精度。
(3)应用仪表的放大功能
应用OTDR的放大功能就可将光标准确置定在相应的拐点上,使用放大功能键可将图形放大到25米/格,这样便可得到分辩率小于1米的比较准确的测试结果。
2.建立准确、完整的原始资料
准确、完整的光缆线路资料是障碍测量、定位的基本依据,因此,必须重视线路资料的收集、整理、核对工作,建立起真实、可信、完整的线路资料。
在光缆接续监测时,应记录测试端至每个接头点位置的光纤累计长度及中继段光纤总衰减值,同时也将测试仪表型号、测试时折射率的设定值进行登记,准确记录各种光缆余留。
详细记录每个接头坑、特殊地段、S形敷设、进室等处光缆盘留长度及接头盒、终端盒、ODF架等部位光纤盘留长度,以便在换算故障点路由长度时予以扣除。
3.正确的换算
有了准确、完整有原始资料,便可将OTDR测出的故障光纤长度与原始资料对比,迅速查出故障点的位置,但是,要准确断故障点位置,还必须把测试的光纤长度换算为测试端(或接头点)至故障点的地面长度。
测试端到故障点的地面长度L可由式①计算:L=(L1-L2)/(1+P)-L3—L4-L5①
1+a
式①中,长度的单位均为米,L1为OTDR测出的测试端至故障点的光纤长度,L2为每个接头盒内盘留的光纤长度,L3为每个接头处光缆和盘留长度,L4为测试端至故障点间各种盘留长度,L5为测试端至故障间光缆敷设增加的长度,a为光缆自然弯曲率(管道敷设或架空敷设方式可取值0.5%,直埋敷设方式可取值0.7%~1%),P为光纤在光缆中的绞缩率,P值随光缆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最好应用厂家提供的数值,当无法得知P值时,工程人员也可自己运用公式进行取值,但要注意R值为光纤至中心的距离(即半径),测量时应注意松套光纤纤芯的位置;h为节距的长度,实际上就是缆长。
测量时一般应剖开光缆多测几个节距,取其平均值。
4.保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障碍测试时应尽量保证测试仪表型号、操作方法及仪表参数设置等的一致性,使得测试结果有可比性。
因此,每次测试仪表的型号、测试参数的设置都要做详细记录,便于以后利用。
5.灵活测试、综合分析
障碍点的测试要求操作人员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和灵活的问题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可在光缆线路两端进行双向故障测试,并结合原始资料,计算出故障点的位置,再将两个方向的测试和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使故障点具体位置的判断更加准确。
当故障点附近路由上没有明显特征,具体障碍点现场无法确定时,可采用在就近接头处测量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