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必修2第1章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9331变式课件)27PPT

二、关于9∶3∶3∶1的变化 致死现象
3、若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 则 9∶3∶3∶1的变化为3∶1
例4.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 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t纯合时 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 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它们所生的子代表现 型比例为( ) [答案] A A . 3∶ 1 B . 9∶ 3∶ 3∶ 1 C . 4∶ 2∶ 2∶ 1 D . 1∶ 1∶ 1∶ 1
二、关于9∶3∶3∶1的变化 致死现象
例5.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 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 或t纯 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 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它们所生的子代 表现型比例为( ) A . 2∶ 1 [答案] A B . 9∶ 3∶ 3∶ 1 C . 4∶ 2∶ 2∶ 1 D . 1∶ 1∶ 1∶ 1
二、关于9∶3∶3∶1的变化 累加效应 9∶3∶3∶1变化为1∶4∶6∶4∶1
例8.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 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 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 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 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 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 比例分别为( )
[答案] A
A.9种,1∶4∶6∶4∶1
C.9种,9∶3∶3∶1
B.3种,1∶2∶1
D.3种,3∶1
二、关于9∶3∶3∶1的变化 基因互作 指非等位基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同一 性状表现的现象
例9.紫花和白花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某 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性状可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 [答案] A 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D.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紫花∶白花为1∶1
第2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AaRr
Hale Waihona Puke F2易倒伏 抗锈病
易倒伏 易染病
抗倒伏 抗锈病
抗倒伏 易染病
9:
3:
3:
连续自交
1
直至不出现
1/16 aaRR 2/16 aaRr
性状分离为止
2、医学实践中,人们可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 析家系中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病后代发病的概率,为 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例: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 因F控制),母亲表现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 正常但患先天聋哑的孩子(由隐性致病基因d控制, 基因型为dd ),问:问他们再生一个小孩,可能有几 种表现型,概率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 基因型 配子
黄色(Y) 绿色(y) 圆形(R) 皱形(r)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等位 基因)彼此分离,而不成对的基 因(非等位基因)间进行自由组合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黄色圆粒
YR
绿色皱粒
yr
F1
Y y R r
黄色圆粒
yR yr
Y R Y r
F1配子基因型 YR Yr yR yr
1 :1 :1 :1
♀ ♂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F2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Y r r Y y r r
yy
R r
结合方式有 16 表现型 4 种 基因型 9 种
种
Y y r r
y y r r
1. 基因型种类分布 规律和特点及比例 ⑴ 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各占 1/16,共4/16,即 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占1/4。 ⑵ 单杂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各占 2/16,共占8/16, 1/4 1/4 即1/2。 ⑶ 双杂合子 基因型:1:1:1:1:2:2:2:2:4 YyRr,占4/16 即1/4。 纯合子 单杂合子 双杂合子
第二节 二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型 YyRr 表现型 黄色圆粒 1 :
Yyrr
yyRr
yyrr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1
孟德尔用F1与双隐性类型测交,F1不论作母本,还是 作父本,都得到了上述四种表现型,它们之间的比 接近1:1:1:1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玉屏中学 夏跃福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复习: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F1 F2
1YYrr Y y 3黄皱: r r 2 Yyrr :1yyRR y y 3绿圆
r r
2yyRr 1绿皱:1yyrr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三、测交
1、推测: 测交 杂种一代 黄色圆粒 YyRr yR yr 双隐性类型 绿色皱粒 yyrr yr
x
配子
YR Yr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2、实践上: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人们有目的地用具有不同优良 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 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例如: 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但易染锈病; 另一个品种易倒伏,但抗锈病。让这两个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 在 F2中就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用它作种子 繁育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小结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 性状的遗传规律,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内容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述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同样是从遗传性状研究出发来揭示遗传的规律.由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上讲述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某种程度上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拓展,秉承了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由于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涉及到两对相对性状,解释过程较为繁琐,同时,又与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的减数分裂过程密切相关,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在实施本小节内容的教学时,宜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重现试验过程,突破难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过程、科学的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应用及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掌握解遗传题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所学知识加以扩展、深化、综合和提高。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基础上进行拓展,运用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思想和方法能进行一些探究活动,通过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性目标〕1.准确描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解释、进行验证,阐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解答遗传学问题的技能技巧。
〔态度性目标〕1.通过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体验孟德尔对科学研究坚持不懈的态度以及科学探索的精神。
发现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借助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确立科学发现的一般程序和科学思想方法,形成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探索和创新意识。
〔技能性目标〕1.准确运用生物学术语、图解解释遗传学现象,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70
wwDD WWdd
黄盘X白球
黄盘X白球
12383 990来自81 1030
0 102
0
0 98
wwDd WWdd
黄盘X白球
wwDd Wwdd
判断 白色、盘状 为显性性状。
例2、白化病是隐形基因c控制,多指症是 显性基因D控制,两种病能独立遗传。
多指男性
白化病女性
问: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他们再生一个 小孩是完全正常的概率是多少?
2、实践上指导杂交育种工作
人们根据需要,把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 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 组合到一起,选育优良品种。
例如:现有小麦品种抵抗霜冻,但易感锈 病;另一品种抵抗锈病,但不抗霜冻。 如何获得优良品种? 既能抵抗霜冻,又能抵抗锈病的小麦品种
将现有的小麦品种进行杂交,获得子一 代(子一代的表现型为双显),再将子 一代进行自交,获得子二代,共有四种 表现型,从中挑选出想要的优良品种。
三、后代表现型类型的计算
3.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 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能产生多少种 表现型?表现型的类型有哪些?其中表现型为 A B 的个体出现的几率为多少?
遗传基本规律知识网络:
分离定律
实质
减 数
同源染色体分离
等位基因分离
性状 分离
亲本 类型
雌雄配子随机受精
相对 杂合体 产生 性状 基因型 配子 种类
自交 雌雄 配子 组合 方式 4 16
后代 后代 基因型 表现 种类 型种 类 3 9 2 4
表现型 比例
一对
Aa
2 4
3:1 9:3:3:1
两种 YyRr
两对性状遗传=(一对性状遗传) ×(一对性状遗传) 自由组合规律 分离规律 分离规律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第2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高中生物教案

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1.验证方法:测交法。
2.遗传图解(1)由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可推知:①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1∶1∶1∶1。
②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2)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①F1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②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二、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三、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1.实验选材方面: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对生物性状分析方面:先研究一对性状,再研究多对性状。
3.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方面:运用了统计学分析。
4.实验的程序方面:提出问题―→实验―→分析―→假设(解释)―→验证―→总结规律。
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表型:也叫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解释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
2.能够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它们出现的概率,这在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在杂交育种中,人们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2)在医学实践中,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测交实验必须有一隐性纯合子参与。
( ) 2.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实F1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
( ) 3.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所做的实验中,通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进行解释,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 ) 4.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
( )[答案]1.√2.×提示:测交实验能检测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的组合规律实验

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的组合规律实验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的组合规律实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组合规律。
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的组合规律实验步骤: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①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9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皱。
②解释: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规律。
2)不同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
3)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
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为YyRr。
F1(YyRr)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四种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同。
4)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分析图示解:F1:YyRr→黄圆(1YYRR、2YYRr、2YyRR、4YyRr):3绿圆(1yyRR、2yyRr):黄皱(1Yyrr、2Yyrr):1绿皱(yyrr)。
5)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类型,绿圆和黄皱为重组类型。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2)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4)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6、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⑤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课时作业 苏

第二课时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解,概述生物性别决定的常见方式。
2.结合人类红绿色盲的分析,简述伴X隐性遗传与性别的关联特点。
一、性别决定1.概念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性别决定的基础性别主要由基因决定的,决定性别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3.染色体的类型根据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关系,生物的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具有n对染色体的生物,性染色体一般是1对,常染色体为n-1对。
4.性别决定的类型(1)类型: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主要有XY型和ZW型。
其中XY型性别决定类型在生物界较为普遍。
(2)XY型性别决定:①特点: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XX,雄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XY。
②生物类型:包括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全部哺乳动物、多数昆虫、部分鱼类和部分两栖类。
(3)ZW型性别决定①特点: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ZW,雄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ZZ。
②生物类型:鸟类、鳞翅目昆虫、部分两栖类和爬行类。
5.性别决定图解(1)XY型性别决定(2)ZW型性别决定二、伴性遗传1.概念指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这类性状的遗传叫伴性遗传。
2.实例红绿色盲的遗传、人类血友病的遗传、果蝇眼色的遗传、女娄菜叶形的遗传。
3.人类红绿色盲及其遗传特点(1)人类红绿色盲相关基因型与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表现型正常正常色盲正常色盲(2)遗传特点a.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b.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
c.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3)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的原因女性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红绿色盲基因(b)时,才表现为色盲,而男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表现为色盲。
判断正误(1)生物性别的主要决定方式有XY型和ZW型。
( )(2)所有的生物都存在伴性遗传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组合”中的特殊比例---课中学案
姓名:班级:组别
一、9:3:3:1变式模型的构建
1、模型初构建
材料1、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红色、黄色、橙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
基因A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基因B控制黄色色素的形成,红色和黄色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橙色。
(注:默认白色色素为前体物质)。
若用纯合的白花和纯合的橙花杂交,F
自交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材料2、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黄色、橙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
基因A控制黄色色素1的合成,基因B控制黄色色素2的形成,当两种黄色物质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橙色。
2、模型再构建
规则:
⑴构建顺序:先将物理模型构建出来,再根据物理模型来算自交和测交后代比例。
⑵每构建好一种物理模型后,请到讲台上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模型,再构建下一个模型。
提示材料:
1. 小鼠的体色有黑色、棕色、白化三种品系,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
A基因可以将白
色色素转化为棕色中间产物,B可将棕色色素转化为黑色色素。
2. 家蚕中有结黄茧和结白茧的两种品系,受两对基因I和i、Y和y控制。
Y控制黄色色素的合成,但是
基因I的存在会抑制Y的表达。
3、9:3:3:1变式模型修订汇总
练一练:某水稻颖色有黄、白两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E、e,F、f表示).科学家利用甲、
(1)两白颖亲本的基因型为:甲__ ____,乙__ ____.
(2)杂交实验组合1的F2中,白颖的基因型有______种;杂交实验组合2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型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二、9:3:3:1变式比例中的致死问题
材料3:雕鸮(鹰类)体色的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无条纹(B)对有条纹(b)为显性。
以上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A或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
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
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杂交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三、课后延伸
材料4:某种植物为雌雄异株,它的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圆形(B)对长形(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已知含b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纯合的黄色圆形植株(雄株)与白色长形植株(雌株)杂交,得到子一代全是黄色圆形植株,子一代自由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四、课后巩固训练
1. 两个肉鸭品种——连城白鸭和白改鸭,羽色均为白色。
研究人员以下表所示外貌特征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⑴表格所示亲本的外貌特征中有________对相对性状。
F2中黑羽和灰羽:白羽约为________,因此鸭的羽
色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
⑵假设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用B、b表示(B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但另一对等位基因R、r要影响B
基因的表达(R基因促进B基因的表达,r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它们与鸭羽毛颜色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根据图示和上述杂交实验中F1和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推测两亲本鸭羽毛颜色的基因型为。
2、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基因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