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静电平衡及电容

合集下载

4静电平衡 电容器及电容

4静电平衡  电容器及电容

静电平衡电容器及电容一、基本知识1.静电平衡(1)静电感应:(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①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电场线在导体内部中断;②导体是一个等势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③导体表面上任一点的场强方向跟该点的表面垂直;④导体所带的净电荷全部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3)静电屏蔽:2.电容器(1)构造:(2)充电、放电:3.电容(1)定义:(2)公式:(3)单位:(4)电容的物理意义:(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二、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缘缘球壳上均匀地带有电量+Q的电荷,另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球心O上,由于对称性,点电荷受力为零。

现在球壳上挖去半径为r(r<<R)的一个小圆孔,则此时置于球心的点电荷所受力的大小为(已知静电力常量是k),方向。

例2 如图1-4所示,一带电量为q的金属球,固定在绝缘的支架上,这时球外P点的电场强度为E0,当把一电量也是q的点电荷放在P点时,测得点电荷受到的静电力为f;当把一电量为aq的点电荷放在P点时,测得作用于这点电荷的静电力为F,则在国际单位制中()。

图1-4A.f的数值等于qE0B.F的数值等于afC.a比1小得越多,F的数值越接近aqE0D.a比1小得越多,F的数值越接近af例3 在匀强电场中,如图1-5中所示分布着A、B、C三点。

当把一个电量q=10-5C的正电荷从A点沿AB线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点移到C点时,电场力做功为-1.73×10-3J。

试判断该电场的方向,算出场强的大小。

图1-5例4 如图所示,A是带正电的金属球,B是不带电的绝缘导体,把B放在A附近,此时B 的电势为U1;用手触摸B的左端,此时B的电势为U2;放开手后,再将A移走,B的电势变为U3,下列关于三个电势高低的关系()是正确的。

A.U1=U2=U3B.U1>U2>U3C.U1<U2<U3D.U1<U2>U3例5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场强,U表示电容器两极间电压;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静电场的综合应用及电容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静电场的综合应用及电容器

课题:静电场的综合应用及电容器知识点总结:一、电容器、电容1.任意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2.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两极板间每升高(或降低)单位电压时增加(或减少)的电荷量.C =Q U =ΔQ ΔU,对任何电容器都适用.Q 为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是其中一个极板上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二、平行板电容器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平行极板正对面积S 成正比,与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成正比,与极板间距离d 成反比,其表达式为C =εr S 4πkd,两板间为真空时相对介电常数εr =1,其他任何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都大于1.2.C =Q U 适用于所有电容器;C =εr S 4πkd仅适用于平行板电容器.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1.分析方法:抓住不变量,分析变化量.其理论依据是:(1)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C =QU ;(2)平行板电容器内部是匀强电场,E =U d ;(3)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 =εrS 4πkd .2.两种典型题型 (1)电压不变时:若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这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是不变的,以此不变量出发可讨论其他量的变化情况.(2)电荷量不变时:若电容器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这时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讨论其他量的变化.典例强化例1、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G 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 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做法可使指针张角增大的是()A .使A 、B 两板靠近一些 B .使A 、B 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一些C .断开S 后,使A 板向左平移拉开一些D .断开S 后,使A 、B 正对面积错开一些例2、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为A 、B ,B 极板接地,A 极板带有电荷量+Q ,板间电场有一固定点P,若将B极板固定,A极板下移一些,或者将A极板固定,B极板上移一些,在这两种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极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不变B.A极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升高C.B极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降低D.B极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减小,P点电势降低例3、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为L的A、B两处分别固定着两个带电量相等的正电荷,a、b 是AB连线上的两点,其中Aa=Bb=L/4,O为AB连线的中点,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滑块(可以看作质点)以初动能E0从a点出发,沿直线AB向b点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点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倍(n>1),到达b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点,求:(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O、b两点间的电势差U;Ob(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例4、如图所示,EF与GH间为一无场区.无场区左侧A、B为相距为d、板长为L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两板上加某一电压从而在板间形成一匀强电场,其中A为正极板.无场区右侧为一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点电荷的位置O为圆弧形绝缘细圆管CD的圆心,圆弧半径为R,圆心角为120°,O、C在两板间的中心线上,D位于GH上.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初速度v0沿两板间的中心线射入匀强电场,粒子出匀强电场经无场区后恰能沿圆管切线方向进入细圆管,并做与管壁无相互挤压的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管的粗细)求:(1)O处点电荷的电性和电荷量;(2)两金属板间所加的电压.例5、如图所示,在场强E=103V/m的水平向左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竖直放置,轨道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相切连接,半圆轨道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R=40 cm,一带正电荷q=10-4C的小滑块质量为m=40 g,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 m/s2,求:(1)要小滑块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L,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点多远处释放?(2)这样释放的小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P为半圆轨道中点)知识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电容器和电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根据C =Q /U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跟两板间的电压成反比B .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其所带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压成正比C .无论电容器的电压如何变化(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它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都恒定不变D .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其大小与加在两板间的电压无关2.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现将其中一块金属板沿远离另一极板的方向平移一小段距离.下图表示此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E 随两极板间距离d 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3.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变化情况是( )A .C 和U 均增大B .C 增大,U 减小 C .C 减小,U 增大D .C 和U 均减小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虚线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 .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 .电势能逐渐增加C .动能逐渐增加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一电子沿x 轴正方向射入电场,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为OCD ,已知O A =A B ,电子过C 、D 两点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 Cy 和v Dy ;电子在OC 段和OD 段动能的变化量分别为ΔE k1和ΔE k2,则( )A .v Cy ∶v Dy =1∶2B .v Cy ∶v Dy =1∶4C .ΔE k1∶ΔE k2=1∶3D .ΔE k1∶ΔE k2=1∶46.如图甲所示,在间距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A 、B 之间有一电子,在A 、B 之间加上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电压,在t =0时刻电子静止且A 板电势比B板电势高,则( )A .电子在A 、B 两板间做往复运动B .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电子一定会碰上A 板C .当t =T 2时,电子将回到出发点D .当t =T 2时,电子的位移最大 7.如图所示,M 、N 是真空中的两块平行金属板,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由小孔进入电场,当M 、N 间电压为U 时,粒子恰好能到达N 板,如果要使这个带电粒子到达M 、N 板间距的12后返回,下列措施中能满足此要求的是(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A .使初速度减为原来的12B .使M 、N 间电压加倍C .使M 、N 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D .使初速度和M 、N 间电压都减为原来的128.如图所示,静止的电子在加速电压U 1的作用下从O 经P 板的小孔射出,又垂直进入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在偏转电压U 2的作用下偏转一段距离.现使U 1加倍,要想使电子射出电场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应该( )A .使U 2变为原来的2倍B .使U 2变为原来的4倍C .使U 2变为原来的2倍D .使U 2变为原来的1/2倍9.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 、Q 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 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 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射入到打到上极板的过程中( )A .它们运动的时间t Q >t PB .它们运动的加速度a Q <a PC .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q P ∶q Q =1∶2D .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 k P ∶ΔE k Q =1∶210.空间某区域存在着电场,电场线在竖直面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小球经过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1,方向水平向右,运动至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2,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夹角为α,A 、B 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与水平距离均为H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小球由A 点运动至B 点,电场力做的功W =12m v 22-12m v 21-mgH B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m 2q()v 22-v 21 C .带电小球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增加D .带电小球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量为12m v 22-12m v 21-mgH 11.如图所示,在O 点处放置一个正电荷.在过O 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 点,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图中实线表示)相交于B 、C 两点,点O 、C 在同一水平线上,∠BOC =30°,A 点距离OC 的竖直高度为h .若小球通过B 点的速度为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通过C 点的速度大小是2ghB .小球通过C 点的速度大小是v 2+gRC .小球由A 点运动到C 点电场力做的功是12m v 2-mgh D .小球由A 点运动到C 点损失的机械能是mg (h -R 2)-12m v 2 12.如图9所示,一对平行板长l =4 cm ,板间距离为d =3 cm ,倾斜放置,使板面与水平方向夹角α=37°,若两板间所加电压U =100 V ,一带电荷量q =3×10-10 C 的负电荷以v 0=0.5 m /s 的速度自A 板左边缘水平进入电场,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运动,并恰好从B 板右边缘水平飞出,则带电粒子从电场中飞出时的速度为多少?带电粒子的质量为多少?(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13.如图所示为一对间距为d 、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板间加有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如图所示),设U 0和T 已知.A 板上O 处有一静止的带电粒子,其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不计重力),在t =0时刻起该带电粒子受板间电场加速向B 板运动,途中由于电场反向,粒子又向A 板反回(粒子未与B 板相碰).(1)当U x =2U 0时,求带电粒子在t =T 时刻的动能.(2)为使带电粒子在一个周期时间内能回到O 点,U x 要大于多少?14.如8所示,ABCD 为竖直放在场强为E =104 N /C 的水平匀强电场中的绝缘光滑轨道,其中轨道的ABC 部分是半径为R =0.5 m 的半圆环(B 为半圆弧的中点),轨道的水平部分与半圆环相切于C 点,D 为水平轨道的一点,而且CD =2R ,把一质量m =100 g 、带电荷量q =10-4 C 的负电小球,放在水平轨道的D 点,由静止释放后,小球在轨道的内侧运动.g =10 m/s 2,求:(1)它到达B 点时的速度是多大?(2)它到达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

静电场专题9 静电平衡 电容器 电容18.7.19

静电场专题9    静电平衡    电容器  电容18.7.19

《静电场》专题9 静电平衡 电容器 电容一、知识清单(一)静电感应和静电平衡1.静电感应当把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放在电场中时,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等量的正、负电荷,“近端”出现与施感电荷异种的感应电荷,“远端”出现与施感电荷同种的感应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2.静电平衡(1)定义:导体放入电场中时,附加电场与原电场在导体内部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使得叠加场强为零时,自由电荷不再发生定向移动,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的特点 ①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②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③导体表面处的场强方向与导体表面垂直;④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⑤在导体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净电荷的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越大,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净电荷.(二)电容器 电容1.对电容的理解 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由电容器本身的介质特性与几何尺寸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的大小等均无关.2.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公式C =Q U 和C =εr S 4πkd的比较 (1)定义式:C =Q U,不能理解为电容C 与Q 成正比、与U 成反比,一个电容器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无关.(2)决定式:C =εr S 4πkd ,εr为介电常数,S 为极板正对面积,d 为板间距离. 平行板的电容与板间距离d 成反比,与两半正对面积S 成正比,与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成正比,其决定式是:ds kd s C επε∝=43.电容器的充放电(1)电容器的充电过程: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充电过程如图所示,充电电流,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电流强度由大到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升高,电容器中电场强度增加。

当电容器充电结束后,电容器所在电路中无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充电电压相等,充电后,电容器从电源中获取的能量称为电场能。

静电平衡及电容器1

静电平衡及电容器1

考点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1.两个公式的比较
[重点理解]
公式
C=UQC=ΔΔQU
C=4επrkSd
公式
决定式,适用于平行板电
定义式,适用于一切电容器
特点
容器
意义 对某电容器 Q∝U,但QU=C C∝εr,C∝S,C∝1d,反 不变,反映容纳电荷的本领 映了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
2.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思路 (1)确定不变量,分析是电压不变还是所带电荷量不变. (2)根据决定式 C=4επrkSd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变化. (3)根据定义式 C=UQ分析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或两极板间电压的 变化. (4)根据 E=Ud分析电容器极板间场强的变化.




- -
E′
+ +
E0








-E合=0 +
E0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
(1)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静电平衡条件 (2)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
W UABq (A B)q 0 所以一点场强
典例1
典例2
双基夯实练习3
双基夯实练习4
一、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1、静电感应
把金属导体放在外电场E0中,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电场力 作用而定向移动,使导体表面出现感应电荷的现象叫静电感应。
A
D
E0
B
C
2.静电平衡状态
-
-
--
-
E0
-
-
1、导体中自由电荷 在电场力作用下将发 生定向移动.

静电平衡电容器及电容(后附答案)

静电平衡电容器及电容(后附答案)

静电平衡电容器及电容(后附答案)例1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缘缘球壳上均匀地带有电量+Q的电荷,另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球心O上,由于对称性,点电荷受力为零。

现在球壳上挖去半径为r(r<<R)的一个小圆孔,则此时置于球心的点电荷所受力的大小为(已知静电力常量是k),方向。

例2 如图所示,一带电量为q的金属球,固定在绝缘的支架上,这时球外P点的电场强度为E0,当把一电量也是q的点电荷放在P点时,测得点电荷受到的静电力为f;当把一电量为aq的点电荷放在P点时,测得作用于这点电荷的静电力为F,则在国际单位制中()A.f的数值等于qE0B.F的数值等于afC.a比1小得越多,F的数值越接近aqE0D.a比1小得越多,F的数值越接近af例4 如图所示,A是带正电的金属球,B是不带电的绝缘导体,把B放在A附近,此时B的电势为U1;用手触摸B的左端,此时B的电势为U2;放开手后,再将A移走,B的电势变为U3,下列关于三个电势高低的关系正确的是()A.U1=U2=U3B.U1>U2>U3C.U1<U2<U3D.U1<U2>U3例5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场强,U表示电容器两极间电压;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

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则()。

A.U变小,E不变B.E变大,W变大C.U变小,W不变D.U不变,W不变例6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自A点进入场强为E,方向为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等于重力,当粒子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等于v,但方向变为水平,求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等于多少?从A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例8如图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正中有一个带电微粒。

K闭合时,该微粒恰好能保持静止。

在①保持K闭合;②充电后将K断开;两种情况下,各用什么方法能使该带电微粒向上运动打到上极板?A.上移上极板MB.上移下极板NC.左移上极板MD.把下极板N 接地例9计算机键盘上的每一个按键下面都有一个电容传感器。

电容器静电平衡知识点总结

电容器静电平衡知识点总结

电容器静电平衡知识点总结一、电容器的基本概念1. 电容器是一种用于存储电荷的被动器件,它能够在两个导体之间储存能量和电荷。

2.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场来存储电荷。

当电压施加到电容器的两个导体上时,会在导体之间形成一个电场,从而使得正负电荷分布在导体上,这就是电容器存储电荷的原理。

3. 电容器的容量是指在单位电压下所能存储的电荷量,通常以法拉(Farad)作为单位。

二、电容器的分类1. 固定电容器:电容值固定不变,常见的有陶瓷电容、铝电解电容等。

2. 变压电容器:电容值可以调节,通常用于电路中的可调节电容或变压电容。

3. 薄膜电容器:使用一层或多层金属薄膜作为电极,通过绝缘材料来隔开电极之间的电场。

4. 电解电容器:利用电解质来增大电容的电容器。

5. 电介质电容器:利用电介质来隔开电极之间的电场的电容器。

三、电容器的静电平衡1. 静电平衡是指电容器中电荷的分布达到稳定状态,导致电场内部达到平衡的状态。

2. 在电容器内部,电荷会在导体表面以及电介质内部分布,在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的电荷会使得电场在导体表面的垂直分布达到均衡,从而使得电荷分布达到平衡状态。

3. 电容器的静电平衡与电场的均衡有关,静电平衡时会形成封闭的电场线,在任何闭合路径上,静电场强度的环流都等于零,这就是电容器达到静电平衡的特征。

四、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1. 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当电压施加到电容器的两个导体上时,电容器内部会储存电荷,导致电容器内部形成一个电场,电压在导体表面形成等效电位,当充电达到一定程度时,电容器达到静电平衡状态。

2. 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当电容器的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压突然断开时,电容器内部的电荷会开始流动,导致电容器放电,电荷会从一个导体转移到另一个导体,这就是电容器的放电过程。

3. 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是电容器的基本特性,充放电过程中,电容器内部的电荷会根据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电容器储存电荷和能量的根本原理。

高考复习专题--静电平衡及电容

高考复习专题--静电平衡及电容

授课教案教学标题静电平衡;电容器教学目标1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特点与应用;2电容器问题分析教学重难点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特点; 电容器动态问题分析上次作业检查授课内容:1. 静电感应把金属导体放在外电场E中,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力作外用下重新分布的现象叫作静电感应。

(在靠近带电体端感应出异种电荷,在远离带电体端感应出同种电荷)。

由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力去分析。

静电感应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①根据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来解释;②也可以从电势的角度来解释,导体中的电子总是沿电势高的方向移动。

2. 静电平衡(1)静电平衡增大到与原电场等大时,导体内合场强为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停E附止,这时的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注意:没有定向移动不是说导体内部的电荷不动,内部的电子仍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的特点①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电场线在导体内部中断。

②整个导体是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表面上任意两点间电势差为零。

(因为假如导体中某两点电势不相等,则这两点有电势差,那么电荷就会定向运动)③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都跟该点表面垂直;(因为假如不是这样,场强就有一个沿导体表面的分量,导体上的电荷就会发生定向移动,这就不是平衡状态了)④净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越大。

3. 尖端放电(1)空气的电离:使分子的正负电荷分离的现象。

(2)尖端放电:所带电荷与导体尖端的电荷符号相反的粒子,由于被吸引而奔向尖端,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相当于导体从尖端失去电荷的现象。

4. 静电屏蔽(1)定义:把一个电学仪器放在封闭的金属壳里,即使壳外有电场,由于壳内场强保持为零,外电场对壳内的仪器也不会产生影响的现象。

(2)静电屏蔽的两种情况及本质①导体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

②接地的封闭导体壳内部电场对壳外空间没有影响。

本质:两种情况中,屏蔽的本质是静电感应,使得某一部分空间场强为零,不受电场影响。

23.静电平衡和电容器

23.静电平衡和电容器
4πkd (3)用定义式 C= Q 分析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或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
U
(4)用 E= U 分析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 d
2.电容器两类问题的比较
分类 不变量 d变大 S变大 εr变大
充电后与电池两极相连 U
C变小→Q变小、E变小 C变大→Q变大、E不变 C变大→Q变大、E不变
充电后与电池两极断开 Q
解析:由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 rS 可知 A 错误;在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荷量 4πkd
一定的情况下,U= Q ,E= U = 4πkQ ,与 d 无关,则 B 错误;在负极板接地的情况
C
d rS
下, = 0-Ex,则 C 项正确;正电荷在 P 点的电势能 W=q =q( 0-Ex),显然 D 错误。
C变小→U变大、E不变 C变大→U变小、E变小 C变大→U变小、E变小
典例2 板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
U1,板间电场强度为E1。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板间距变为
1 d,
2
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2,板间电场强度为E2,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U2=U1,E2=E1 C.U2=U1,E2=2E1
②充电后断开电源,则电容器所带的 电荷量 不变。
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1)处理方法:利用动能定理:qU=
1 2
mv2-
1 2
m
v0 2

(2)适用范围:任何电场。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1)条件分析: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线方向进入匀强电场。 (2)运动性质: 匀变速曲线 运动。 (3)处理方法:分解成 相互垂直 的两个分运动,类似于 平抛运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复习专题--静电平衡及电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授课教案教学标题静电平衡;电容器教学目标1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特点与应用;2电容器问题分析教学重难点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特点; 电容器动态问题分析上次作业检查授课内容:1. 静电感应E中,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力作用下重新分把金属导体放在外电场外布的现象叫作静电感应。

(在靠近带电体端感应出异种电荷,在远离带电体端感应出同种电荷)。

由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力去分析。

静电感应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①根据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来解释;②也可以从电势的角度来解释,导体中的电子总是沿电势高的方向移动。

2. 静电平衡(1)静电平衡E增大到与原电场等大时,导体内合场强为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停止,这时附的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注意:没有定向移动不是说导体内部的电荷不动,内部的电子仍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的特点①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电场线在导体内部中断。

②整个导体是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表面上任意两点间电势差为零。

(因为假如导体中某两点电势不相等,则这两点有电势差,那么电荷就会定向运动)③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都跟该点表面垂直;(因为假如不是这样,场强就有一个沿导体表面的分量,导体上的电荷就会发生定向移动,这就不是平衡状态了)④净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越大。

3. 尖端放电(1)空气的电离:使分子的正负电荷分离的现象。

(2)尖端放电:所带电荷与导体尖端的电荷符号相反的粒子,由于被吸引而奔向尖端,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相当于导体从尖端失去电荷的现象。

4. 静电屏蔽(1)定义:把一个电学仪器放在封闭的金属壳里,即使壳外有电场,由于壳内场强保持为零,外电场对壳内的仪器也不会产生影响的现象。

(2)静电屏蔽的两种情况及本质①导体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

②接地的封闭导体壳内部电场对壳外空间没有影响。

本质:两种情况中,屏蔽的本质是静电感应,使得某一部分空间场强为零,不受电场影响。

5电容器的动态分析的两种情况(1)定电压问题: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继续与电源的两极相连,因此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当电容器的d、S、ε变化时,将引起电容器的C、Q、E的变化。

(U不变) C= Q= E=(2)定电量问题: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连接,因此电容器带电荷量Q不变,当电容器的d、S、ε变化时,将引起电容器的C、U、E变化。

(Q不变)C= U= E=例题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A.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B.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C.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D.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例题2、如图所示,让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不改变两极板带的电量而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那么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A、一定减小B、一定增大C、一定不变D、可能不变(多出部分见背面或另附纸张)作业:学生课堂表现:学生自我收获例1 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距导体棒左端R处,如图所示,当导体棒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等于________,方向________。

例 2 将悬挂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A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空心球C内(不与球接触),另有一个悬挂在细线上的带负电的小球B向C靠近,如图所示,于是有()A. A向左偏离竖直方向,B向右偏离竖直方向B. A的位置不变,B向右偏离竖直方向C. A向左偏离竖直方向,B的位置不变D. A和B的位置都不变1:在一个导体球壳内放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如下图所示,用E表示球壳外任一点的场强,则()A. 当+Q在球壳中央时,E=0B. 不论+Q在球壳内何处,E一定为零C. 只有当+Q在球心且球壳接地时,E=0D. 只要球壳接地,不论+Q在球壳内何处,E=02. 如图所示,A是带正电的球,B为不带电的导体,A、B均放在绝缘支架上,M、N是导体B中的两点。

以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当导体B达到静电平衡后,说法错.误.的是()A. M、N两点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 M=E N=0B. M、N两点电势高低关系为φM=φNC. M、N两点电势高低关系为φM>φN>0D. 感应电荷在M、N两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M′>E N′3. 如图中是一块宽大的接地金属板的截面。

在板的右侧面附近的P点有一带+q的固定的点电荷,当金属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板的左侧面上分布有正的感应电荷,而右侧面上分布有负的感应电荷B. 感应电荷在板上任何一点的电场强度方向都是由P点指向该点C. 接地线断开后,板上各点电势仍等于地电势D. 板内离P点最近的一点,合场强最大4. 如图所示,Q带负电荷,导体P在a处接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导体P的a端带正电荷,b端不带电B. 导体P的a端不带电荷,b端带负电荷C. 导体P的a端带正电荷,b端带负电荷,且正、负电荷的电荷量相等D. 导体P的a端带正电荷,b端带负电荷,正电荷的电荷量大于负电荷的电荷量5. 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E c,三者相比()A. E a最大B. E b最大C. E c最大D. E a=E b=E c6. 如图所示,一个不带电的表面绝缘的导体P正在向带正电的小球Q缓慢靠近,但不接触,也没有发生放电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端的感应电荷为负电荷B. 导体内场强越来越大C. 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C点产生的场强始终大于在B点产生的场强D. C、B两点的电势始终相同7.如图1-7-14所示为一空腔球形导体(不带电),现将一个带正电荷的小金属球A放入空腔中,当静电平衡时,图中a、b、c三点的场强E和电势φ的关系是( ).A.E a>E b>E c,φa>φb>φcB.E a=E b>E c,φa=φb>φcC.E a=E b=E c,φa=φb=φcD.E a>E c>E b,φa>φb>φc【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要使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A.使两极板靠近B.减小正对面积C.插入电介质D.用手碰一下负极板【针对训练2】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A板上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线与固定的A板成θ角,移动B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闭合,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变大B.S闭合,B板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变大C.S断开,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变大D.S断开,B板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不变【针对训练3】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点。

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则( )A.U变小,E不变B.E变大,Ep 不变C.U变大,Ep不变D.U不变,Ep 不变【课后作业】1、如图,两块平行正对的金属板M、N分别与电源相连,N板接地.在两板中的P点固定一正检验电荷.现保持M板不动,将N板向下平行移动,则在N板下移过程中,正检验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变化情况是()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与B相距5cm,电源电压为10v,则与A板相距1cm的C点的场强为( )A.1000V/mB.500V/mC.250V/mD.200V/m3、如图电路中C是平行板电容器,在S先触1后又扳到2,这时将平行板的板间距拉大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不变B.平行扳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变小C.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增大D.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的电场强度不变4、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池组相连,两板间的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两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A.电容器带电量不变B.尘埃仍静止C.检流计中有a→b的电流D.检流计中有b→a的电流5、如图所示,用电池对电容器充电,电路a、b之间接有一灵敏电流表,两极板之间有一个电荷q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极板的间距变大,则( )A.电荷将向上加速运动B.电荷将向下加速运动C.电流表中将有从a到b的电流D.电流表中将有从b到a的电流6、如图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A、B相距为d, 平行放置并与一电源相连,S 闭合后,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S断开,则油滴将做自由落体运动,G表中无电流B.若将A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仍然静止,G表中有b→a的电流C.若将A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表中有b→a的电流D.若将A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表中有b→a的电流5.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油罐车后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条B.小汽车上有一根露在车面上的小天线C.在印染厂中保持适当的湿度D.在地毯上夹杂0.05~0.07 mm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6.某农村小塑料加工厂的高频热合机(焊缝用)产生的电磁波频率和电视信号频率接近,由于该村尚未通有线电视信号,空中的信号常常受到干扰,在电视荧屏上出现网状条纹,影响正常收看.为了使电视机不受干扰,可采取的办法是().A.将电视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B.将电视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并将金属笼接地C.将高频热合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D.将高频热合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并将金属笼接地7.(2010·台州高二检测)下列与静电屏蔽无关的是().A.避雷针的顶端做的很尖细B.用几万伏的高压电电击关在金属笼里的鸟,而鸟安然无恙C.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穿戴的工作服用包含金属丝的织物制成D.电视闭路线芯外常包有一层金属网8.如图所示,P是一个带电体,N是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空腔,在下列情况中,放在绝缘板上的小纸屑(图中S)不会被吸引的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球都带电,当它们接触后又分开,再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确定2、一带负电小球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受重力、空气阻力和电场力作用,重力对小球做功3.5J,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0.5J,电场力做功1J,则()A、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大3.5JB、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0.5JC、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JD、小球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大4J3、如图在一个静电场中,一个负电荷q受到一个非静电力作用由A点移到B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q·A 、非静电力做功等于电荷电势能增量和动能增量之和B 、非静电力和电场力做功之和等于电荷电势能增量和动能增量之和C 、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增加量D 、非静电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之和等于电荷动能的增量4、如图A 为静止带电体,其电场中有c 、d 两点,原来静止在c 点的质子或氦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移到d 点,若质子的速率为v ,则氦离子的速率为( )A 、υ2B 、22υC 、υ2D 、2υ 5、 如图,带电量为q 的负电荷,以初动能E k 从两平行板的正中央沿垂直于电场线方向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恰沿B 板边缘飞出电场,且飞出时其动能变为2E k ,则A 、B 两板间的电势差为( )A 、E k /q ,A 板电势高B 、E k /q ,B 板电势高C 、2E k /q ,A 板电势高D 、2E k /q ,B 板电势高 6做圆周运动,电场力大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到最高点A 时,细线张力一定最大B 、小球到最低点B 时,细线张力一定最大C 、小球到最低点B 时,小球线速度一定最大D 、小球到最低点B 时,小球电势能一定最大7、如图,两个带正电的等大的小球绝缘光滑水平面上从相距很远处沿着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已知它们的质量m m m ==21,22m m 和的初速度分别为⊕ A •c •d A21υυ和,当它们相距最近时(没有接触),这两个球组成的系统的电势能为( )A 、221)(21υυ+m C 、)(412221υυ+m C 、221)(41υυ+m D 、)(212221υυ+m 8、离子发动机飞船,其原理是用电压U 加速一价惰性气体离子,将它高速喷出后,飞船得到加速,在氦、氖、氩、氪、氙中选用了氙,理由是用同样电压加速,它喷出时( )A 、速度大B 、动量大C 、动能大D 、质量大9、相对太空站静止的太空飞行器上有一种装置,它利用电场加速带电粒子,形成向外发射的粒子流,从而对飞行器产生反冲力使其获得加速度,已知飞行器质量为M ,发射的是二价氧离子,每个氧离子质量为m ,单位电荷的电量为e ,氧离子由静止在加速电压U 的作用下发射氧离子流,则射出氧离子的速度大小为10、在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放一绝缘的光滑半圆轨道,如图,在最高点放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小球,使球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若场强为E ,则小球在轨道最低点对轨道压力为11、在一条直线上,从左向右依次固定A 、B 、C 三个带电小球,A 、B 、 C 的质量之比为3:2:1::=C B A m m m ,小球所在的光滑平面是绝缘的,当只将小球A 释 放的瞬间,它获得向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当只小球B 释放的瞬间,它获得向右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 2,,那么当只将小球C 释 放的瞬间它将获得向 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M12、如图,质量为m的带电金属小球,用绝缘细线与质量为M=2m的不带电木球相连,两球恰好能在竖直向上的足够大且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以速度为υ匀速竖直向上运动,当木球速度升至a点时,细绳突然断裂,木球升至b点时,速度减为零,则木球速度为零时,金属球的速度大小为;a、b之间电势差为13、电视显象管内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流强度为480mA,经过1×104V的电压加速后到达荧光屏,则每秒有个电子到达荧光屏,每个到达荧光屏的电子具有的动能为 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