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荷载类别及内力组合(B轴)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六章 竖向荷载(恒载 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讲解

第六章竖向荷载(恒载+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第一节框架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本设计用分层法计算内力,具体步骤如下:①计算各杆件的固端弯矩②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③弯矩分配④调幅并绘弯矩图⑤计算跨中最大弯矩、剪力和轴力并绘图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一)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单位:KN·m) 表6.1弯矩图恒载作用下梁固端弯矩计算统计表6.2(二)计算各节点弯矩分配系数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假定结构无侧移,计算时采用力矩分配法,其计算要点是:①计算各层梁上竖向荷载值和梁的固端弯矩。
②将框架分层,各层梁跨度及柱高与原结构相同,柱端假定为固端。
③计算梁、柱线刚度。
对于柱,假定分层后中间各层柱柱端固定与实际不符,因而,除底层外,上层柱各层线刚度均乘以0.9修正。
有现浇楼面的梁,宜考虑楼板的作用。
每侧可取板厚的6倍作为楼板的有效作用宽度。
设计中,可近似按下式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一边有楼板:I=1.5Ir两边有楼板:I=2.0Ir④计算和确定梁、柱弯矩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按修正后的刚度计算各结点周围杆件的杆端分配系数。
所有上层柱的传递系数取1/3,底层柱的传递系数取1/2。
⑤按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层梁、柱弯矩。
⑥将分层计算得到的、但属于同一层柱的柱端弯矩叠加得到柱的弯矩。
(1)计算梁、柱相对线刚度图6.1 修正后梁柱相对线刚度(2)计算弯矩分配系数结构三层=5.37÷(5.37+1.18)=0.820①梁μB3C3μ=5.37÷(5.37+3.52+1.18)=0.533C3B3=3.52÷(5.37+3.52+1.18)=0.350μC3D3=3.52÷(3.52+1.18)=0.749μD3C3=1.18÷(5.37+1.18)=0.180②柱μB3B2=1.18÷(5.37+3.52+1.18)=0.117μC3C2=1.18÷(3.52+1.18)=0.251μD3D2结构二层①梁μ=5.37÷(1.18+1.18+5.37)=0.695B2C2=5.37÷(1.18+1.18+5.37+3.52)=0.477μC2B2μ=3.52÷(1.18+1.18+5.37+3.52)=0.313 C2D2=3.52÷(1.18+1.18+3.52)=0.5986 μD2C2=1.18÷(1.18+1.18+5.37)=0.1525②柱μB2B3μ=1.18÷(1.18+1.18+5.37)=0.1525B2B1=1.18÷(1.18+1.18+5.37+3.52)=0.105 μC2C3μ=1.18÷(1.18+1.18+5.37+3.52)=0.105 C2C1=1.18÷(1.18+1.18+3.52)=0.2007 μD2D3μ=1.18÷(1.18+1.18+3.52)=0.2007D2D1结构一层=5.37÷(1.18+1+5.37)=0.711①梁μB1C1=5.37÷(1.18+1+5.37+3.52)=0.485 μC1B1=3.52÷(1.18+1+5.37+3.52)=0.318 μC1D1=3.52÷(1.18+1+3.52)=0.618μD1C1=1.18÷(1.18+1+5.37)=0.156②柱μB1B2=1÷(1.18+1+5.37)=0.133μB1B0=1.18÷(1.18+1+5.37+3.52)=0.107μC1C2=1÷(1.18+1+5.37+3.52)=0.090μC1C0μ=1.18÷(1.18+1+3.52)=0.207D1D2μ=1÷(1.18+1+3.52)=0.175D1D0(三)分层法算恒载作用下弯矩恒载作用下结构三层弯矩分配表6.3B C D上柱偏心弯矩分配系数0固端弯矩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合计一次分配14.650 -13.883 226.915 20.861 -251.346 84.509 -112.810 二次分配14.512 -14.512 228.818 21.278 -250.096 105.707 -105.707恒载作用下结构二层弯矩分配表6.40.768 12.717 -28.301↑↑↑B C D偏心弯矩分配系数固端弯矩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合计一次分配 6.931 4.431 -4.607 308.811 46.295 47.232 -385.113 169.804 -113.072 -92.837二次分配 5.901 3.401 -9.302 300.595 44.486 45.423 -390.504 191.416 -105.826 -85.591恒载作用下结构一层弯矩分配表6.52.127 9.081 -7.935↑↑↑B C D偏心弯矩分配系数固端弯矩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分配传递合计一次二次7.030 5.338 -12.368 267.469 35.352 22.097 -324.919 357.349 -46.247 -15.172 -295.930图6.2 弯矩再分配后恒载作用下弯矩图(KN·m)(四)框架梁弯矩塑性调幅为了减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支座处的配筋数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竖向内力重分布,主要是降低支座负弯矩,以减小支座处的配筋,跨中则应相应增大弯矩。
钢结构住宅毕业设计计算书

结构设计3.1 结构方案布置3.1.1 结构形式选择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应满足传力可靠,受力合理的要求。
对多层钢结构建筑,可采用纯框架结构形式,框架应双向刚接,如果结构刚度要求较高纯框架难以满足要求,可采用支撑框架结构形式。
本工程位于六度抗震设防地区,结构只有六层,高度只有20.2m(含女儿墙),满足《高层民用建筑结构技术规范》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纯框架形式很容易满足,故采用钢框架结构形式。
3.1.2柱网布置柱网尺寸首先应尽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然后根据造价最省的原则,充分考虑加工、安装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布置柱网是要考虑板的厚度,根据以上条件,确定本工程的柱网如下:图3.1住宅楼柱网及主次梁布置3.1.3 楼板形式选择楼板的方案选择首先要满足建筑设计要求、自重小和便于施工的原则,还要保证楼盖的刚度。
压型钢板组合楼盖具有结构性能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小楼板的厚度。
本工程中板的计算跨度不大,因而板的厚度也不会很厚,体现不出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的优势。
因而,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采用C30混凝土和HRB400级钢筋.由于Lo2/Lo12,除阳台外,均采用双向板。
3.1.4 材料的确定本工程各结构、构件拟采用的材料如下:(1)框架梁、柱本工程中框架梁、柱均采用Q345B钢,材料性能应满足《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要求。
采用手工焊、E43系列焊条。
满足《低合金焊条》(GB/T5118)的要求。
自动焊和半自动焊的焊丝应满足《熔化焊用焊丝》(GB/T14957)的要求。
(2)板板采用C30混凝土,采用HRB400级钢筋。
(3) 基础基础选用C30混凝土,采用HRB400级钢筋;垫层选用C15混凝土,100厚。
3.2 楼板计算3.2.1 荷载统计⒈恒荷载标准值⑴屋面屋14(水泥砂浆平屋面)25厚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光1×1m分格,密封胶嵌缝0.025×20=0.5kN/㎡隔离层(干铺纤维布)一道防水层:1.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0.05 kN/㎡刷基层处理剂一道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0.02×20=0.4 kN/㎡保温层:硬质聚氨酯泡沫板0.55 kN/㎡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0.02×20=0.4 kN/㎡40厚1:8水泥珍珠岩找坡层2% 0.04×7=0.28 kN/㎡100厚C30钢筋混凝土屋面板0.1×25=2.5 kN/㎡棚1(刮腻子涂料顶棚)素水泥砂浆一道,当局部底板不平时,聚合物水泥砂浆找补满刮2厚柔性耐水腻子分遍找平内墙涂料3次0.3 kN/㎡钢结构自重0.5 kN/㎡合计 4.98 kN/㎡楼面一(除厨房、卫生间以及阳台)楼15(地面砖楼面)10厚地面砖,砖背面刮水泥浆粘贴,稀水泥浆擦缝0.01×17.8=0.178 kN/㎡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3×20=0.6 kN/㎡素水泥浆一道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0.1×25=2.5 kN/㎡棚1(刮腻子涂料顶棚)素水泥砂浆一道,当局部底板不平时,聚合物水泥砂浆找补满刮2厚柔性耐水腻子分遍找平内墙涂料0.3 kN/㎡钢结构自重0.5 kN/㎡合计 3.578 kN/㎡楼面二(卫生间、厨房以及阳台)楼17(地面砖防水楼面)8厚地面砖,砖背面刮水泥砂浆粘贴,稀水泥浆擦缝0.008×17.8=0.142 kN/㎡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0.02×20=0.4 kN/㎡1.5厚高分子防水涂料0.05 kN/㎡刷基层处理剂一道20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坡抹平0.02×25=0.5 kN/㎡素水泥浆一道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25=2.5 kN/㎡棚1(刮腻子涂料顶棚)素水泥砂浆一道,当局部底板不平时,聚合物水泥砂浆找补满刮2厚柔性耐水腻子分遍找平内墙涂料0.3 kN/㎡钢结构自重0.5 kN/㎡合计 3.892 kN/㎡外墙23(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涂料外墙)外墙弹性涂料0.3 kN/㎡刷弹性底涂,刮柔性腻子3厚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维网格布30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分层抹平0.03×4=0.12 kN/㎡15厚刷专用砂浆0.015×20=0.3 kN/㎡250厚加气混凝土块墙0.25×5.5=1.1 kN/㎡刷界面处理剂一道7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0.007×14=0.098 kN/㎡7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找平扫毛0.007×14=0.098 kN/㎡7厚1:0.3:2.5水泥石灰膏砂浆压实抹光0.007×14=0.098 kN/㎡内墙涂料0.3 kN/㎡合计 2.414 kN/㎡内墙5(混合砂浆抹面内墙)墙内涂料0.3×2=0.6 kN/㎡7厚1:0.3:2.5水泥石灰膏砂浆压实抹光0.007×14×2=0.196 kN/㎡7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找平扫毛0.007×14×2=0.196 kN/㎡7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0.007×14×2=0.196 kN/㎡刷界面处理剂一道2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0.25×5.5=1.1 kN/㎡合计 2.288 kN/㎡女儿墙0.9×2.414=2.173 kN/㎡⒉活荷载标准值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查得,楼面 2.0kN/2m;m;厨房 2.0kN/2卫生间 2.5kN/2m;走廊 2.0kN/2m;楼梯 2.0kN/2m;m;阳台 2.5kN/2屋面(不上人)0.5kN/2m。
模块5 构件内力计算及荷载效应组合(建筑力学与结构)

F x0 F A x0
Fy 0
FAy V112gkl0 0
解得:MV A1 00M M 11 V1 8 1 g k ll 00 2 2 1 8 18 g1 k3 l. 023 3 2 0 5 .1 2 4 3 .3 4 6 k N m
X 0
求得:N2 10kN,负值说明假设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BC杆的轴力 为压力。
2.梁的内力计算
例5.2 图5.12a为案例一砖混结构楼层平面图中简支梁L2的计算简图,计算
跨度
,已知梁上均布永久荷载标准值
,计算梁
跨中及支座处截面的内力。
(a)
(b)
(c)
图5.12简支梁L2
解:(1)求支座反力 取整个梁为研究对象,画出梁的受力图,如图5.12b,建立平衡方程求 解支座反力:
正应力有拉应力与压应力之分,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a)
(b)
图5.4轴向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3.矩形截面梁平面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一般情况下,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本书只
涉及平面弯曲的梁。平面弯曲指梁上所有外力都作用在纵向 对称面内,梁变形后轴线形成的曲线也在该平面内弯曲,如 图5.5所示。
(4)根据脱离体受力图建立静力平衡方程,求解方程得 截面内力。
1.轴向受力杆件的轴力 , F杆1 件25受k,N力F如2 图355k.1,N1a求所F截3示面1,01k在N-1和力2-、2F 上1 的F、2 轴作F力3 用。下处于平衡。已知
图5.11 轴向受力杆件的内力
解:杆件承受多个轴向力作用时,外力将杆分为几段,各段杆的内力将 不相同,因此要分段求出杆的力。
荷载和荷载组合

s —斜梁换算长度系数,见图1-9。当梁为等截面
时 =1。
22
在图1-9中,λ1和 λ分别为第一、二 楔形段的斜率。
23
图19楔形梁在刚架平 面内的换算长度系数
24
柱脚铰接楔形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表1—2
K2/Kl
0.1
35
▪ 当斜梁上翼缘承受集中荷载处不设横向加劲肋时,
除应按规范规定验算腹板上边缘正应力、剪应力 和局部压应力共同作用时的折算应力外,尚应满 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F 15mtw2 f
tf 235 tw fy
m 1 .5 M W ef
36
▪ 隅撑设计
当实腹式刚架斜梁的下翼缘受压时,必须在受压 翼缘两侧布置隅撑(山墙处刚架仅布置在一侧)作、 为斜梁的侧向支承,隅撑的另一端连接在檩条上。
式中: —构件的楔率;
d 0 、d 1—分别为柱小头和大头的截面高度(图1.12)。
32
图1-12 变截面构件的楔率
33
➢ 变截面柱在刚架平面外的整体稳定计算 应分段按公式计算:
N0 tM1 f yAe0 bWe1
公式不同于规范中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 稳定计算公式之处有两点:
▪ 截面几何特性按有效截面计算; ▪ 考虑楔形柱的受力特点,轴力取小头截面,弯矩
11a) 当柱脚铰接时 当柱脚刚接时
▪ 中间为非摇摆柱的多跨刚架(图1--11b)
当柱脚铰接时
当柱脚刚接时
30
图1-11 一阶分析时的柱顶位移
31
➢二阶分析法
▪ 当采用计入竖向荷载一侧移效应(即P-u效应)的
二阶分析程序计算内力时,如果是等截面柱, 取μ=1,即计算长度等于几何长度。对于楔形 柱,其计算长度系数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

装配式单层单跨厂房结构设计计算书㈠、设计资料(抄写任务书中的内容) ㈡、结构选型:建议选用的结构形式:1、 屋面板:选自[G410㈠],见图20板重: 1.3kN/ m 2 (沿斜面) 嵌缝重:0.1kN/ m 2 (沿斜面)2、3、 4、5、 预应力钢混筋凝土折线形屋架选自[G415㈠],屋架轴线图尺寸如图23所示。
每榀屋架重60.5kN 。
图 23 6、 屋盖支撑:选自[G415㈠]重量为:0.05kN/ m 2 (沿水平面)7、 基础梁:选自[G320],b ×h=250×450mm , 每根自重:16.90kN 8、吊车梁:选自[G323㈠],见图24每根自重:50kN轨道及垫层重:0.6kN/ m9、连系梁与过梁,截面与尺寸见剖面图。
10、柱间支撑:选自[G142.1]11、基础采用单独杯形基础,基础顶面标高为:-0.6m。
12、柱子尺寸:a)、柱子高度:上柱高H u =11.4-7.8=3.6 m下柱高H l=7.8+0.6=8.4 m(基础顶面标高-0.6m)柱总高H=b)、柱截面尺寸:建议上柱为方形截面,b×h=400×400mm,下柱为工字形截面,b×h×h f =400×800×150mm,牛腿尺寸、柱下端矩形截面部分高度尺寸见图25。
柱截面几何特征值为:A1 =1.6×105 m m2I1 =2.13×10 9 m m4A=1.775×105 m m2I=14.38×10 9 m m4⑵、柱在标高11.10 m以上连系梁及墙体重G2K连系梁重:0.3 ×0.24×6×25 =10.8 kN墙体重: 4.5×1.7×6 =45.9 kNG2k=56.70 kNG2k对上柱轴线的偏心距e2=0.2+0.12=0.32 m⑶、吊车梁及轨道重:G3KG3k=G3k对下柱轴线的偏心距e3=0.75-0.4=0.35 m⑷、柱自重:上柱自重G4k=G4k对下柱轴线的偏心距e4=0.40-0.2=0.2 m下柱自重G5k= (0.2+0.4+0.6×2)×0.4×0.8×25+6.6×0.1775×25+0.2×0.42×25+0.22×0.5×0.4×25=44.68 kN2、屋面可变荷载:Q k⑴、屋面施工活载:Q1k=⑵、雪载:Q‘1k=由于降雪时一般不会上屋面进行施工或维修,因此设计时雪载和屋面施工活载不必同时考虑,仅选用两者中的较大者,即选:Q1k=⑶、屋面积灰荷载:Q“1k=Q k= Q1k+Q“1k=3、风荷载:(由学生完成)风载高度变化系数:柱顶以下为μZ1,按柱顶高度 H=11.4+0.15=11.55 m取值;柱顶以上为μZ2,按屋面平均高度H=11.4+0.15+0.5×(16.92-11.4)=14.31 m取值。
(完整版)单层工业厂房排架结构设计复习习题库

单层工业厂房排架结构设计预习自测题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单层厂房计算中,对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的取值是按( D )A。
两者之和 B。
两者的平均值C。
两者的较小值 D.两者中的较大值2 单层厂房排架在柱顶集中水平力作用下按剪力分配法计算时,总剪力是按( C ) A。
柱的数量平均分配给各柱 B.柱的高度分配给各柱C。
柱的侧移刚度分配给各柱 D。
柱的截面面积分配给各柱3 关于变形缝,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C )A.伸缩缝应从基础顶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B.沉降缝应从基础底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C.伸缩缝可兼作沉降缝D.地震区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4 在进行单层厂房柱控制截面内力组合时,每次组合都必须包括( B )A.屋面活荷载B.恒荷载C.风荷载D.吊车荷载5 下述单层单跨厂房中,整体空间作用较大的是( D )A.无檩屋盖,两端无山墙B.有檩屋盖,两端有山墙C.有檩屋盖,两端无山墙D.无檩屋盖,两端有山墙6 单层厂房抗风柱与屋架上弦之间采用弹簧板连接,弹簧板( A )A.只传递水平力B.只传递竖向力C.只传递弯矩D.不传递力7 下列关于影响温度作用大小的主要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D )A。
结构外露程度 B.楼盖结构的刚度C。
结构高度D。
混凝土强度等级8 关于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
伸缩缝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结构类型和温度变化情况B.沉降缝应将建筑物从基顶到屋顶全部分开C.非地震区的沉降缝可兼作伸缩缝D.地震区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要求9 单层厂房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 B )A.当轴力不变时,弯矩增大,小偏压柱纵向配筋量减少B。
当轴力不变时,弯矩减小,大偏压柱纵向配筋量增多C。
当弯矩不变时,轴向压力减小,小偏压柱纵向配筋量增多D.当弯矩不变时,轴向压力减小,大偏压柱纵向配筋量增多10 在单层厂房排架计算中,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作用在柱上的位置为( C )A。
YJK自定义荷载工况和组合

第11节自定义荷载工况和组合一、为何要设置自定义荷载工况自定义荷载工况和组合功能,可把用户输入的一组荷载按照用户自定义的工况组合进行设计。
在建模的主菜单中设置“自定义工况”菜单,用来输入用户自定义的荷载工况,这样建模的一级菜单为轴线网格、构件布置、楼板布置、荷载输入、自定义工况、楼层组装、空间结构、鉴定加固共八项。
自定义工况下的第一个菜单为“工况设置”,其余菜单布置该工况的荷载,内容与前面恒载、活载相同,包括楼板荷载及梁墙、柱、板间、次梁、墙洞、节点荷载的输入和编辑,也就是说,按照通常的输入荷载的方式输入自定义工况的荷载。
首先必须进行工况设置,图示为打开工况设置后首先显示的是已经做过的自定义荷载工况的列表,假设本项目用户自定义了3个活荷载工况:每次添加一个自定义荷载工况时弹出如下对话框:每个自定义荷载在这里需要确定荷载类型、重力代表值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如果属于活荷载还需输入活荷载的折减系数。
自定义荷载的类型有恒载、活载、消防车荷载,还有风荷载、地震荷载和人防荷载类型。
对于活荷载使用自定义工况,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活荷载的不利布置问题,即可在自定义的活荷载工况之间设置设计需要的各种不利布置组合。
软件对于一般活荷载(即在荷载输入主菜单下输入的活荷载)的活荷不利布置的处理比较简单,只在各楼层内分别进行,楼层之间不考虑不利布置,只是叠加处理。
在楼层之内也仅限于对梁杆件进行不利布置,按各房间单独布置活荷,再取包络和叠加的结果。
没有考虑柱、墙和斜撑的不利布置。
YJK把活荷载可区分为一般活荷载和自定义活荷载,对于一般活荷载仍按照传统的简单组合方式计算,对于自定义工况活荷载,可以在用户输入的不同组的活荷载之间,由用户定义它的不利布置组合,从而适应活载较大等复杂情况的计算,如工业建筑常有的活荷载布置的状况。
2、活荷载折减以前软件考虑的活荷载折减,是柱墙考虑其上楼层数的折减,它只适应荷载规范中规定的住宅、办公等类型活荷载折减。
荷载组合详解

荷载组合详解荷载规范里的荷载组合中提到的荷载“基本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分别表示什么?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1)基本组合是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它包括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和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荷载效应设计值取两者的大者。
两者中的分项系数取值不同,这是新规范不同老规范的地方,它更加全面地考虑了不同荷载水平下构件地可靠度问题。
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除了基本组合外,还针对于排架、框架等结构,又给出了简化组合。
2)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是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
标准组合在某种意义上与过去的短期效应组合相同,主要用来验算一般情况下构件的挠度、裂缝等使用极限状态问题。
在组合中,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即超越概率为5%的上分位值,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0。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由《荷载规范》给出。
频遇组合是新引进的组合模式,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等于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该系数小于组合值系数),其值是这样选取的:考虑了可变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超越其值的次数或大小的时间与总的次数或时间相比在10%左右。
频遇组合目前的应用范围较为窄小,如吊车梁的设计等。
由于其中的频遇值系数许多还没有合理地统计出来,所以在其它方面的应用还有一段的时间。
准永久组合在某种意义上与过去的长期效应组合相同,其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它考虑了可变荷载对结构作用的长期性。
在设计基准期内,可变荷载超越荷载准永久值的概率在50%左右。
准永久组合常用于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对结构构件正常使用状态影响的分析中。
最为典型的是:对于裂缝控制等级为2级的构件,要求按照标准组合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应力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在按照准永久组合时,要求不出现拉应力。
还有就是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问题新的荷载规范中恒载的分项系数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取?什么时候取1.35什么时候取1.2?1.2恒+1.4活1.35恒+0.7*1.4活抗浮验算时取0.9砌体抗浮取0.81.35G+0.7*1.4Q>1.2G+1.4QG/Q>2.8所以当恒载与活载的比值大于2.8时,取1.35G+0.7*1.4Q否则,取1.2G+1.4Q对一般结构来说,1.楼板可取1.2G+1.4Q2.屋面楼板可取1.35G+0.7*1.4Q3.梁柱(有墙)可取1.35G+0.7*1.4Q4.梁柱(无墙)可取1.2G+1.4Q5.基础可取1.35G+0.7*1.4Q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1.什么是荷载效应?什么是荷载效应组合?一般用途的高层建筑结构承受哪些何载?答:所谓荷载效应,是指在某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或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