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解析】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中考解析】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中考解析】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上条文引自()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答案】C

【解析】根据信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这是1950年新中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內容,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建国纲领,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选项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与题干内容无关;选项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

朝战争期间的1951年,魏巍的报告文学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中国工农红军是长征时期的军队名称;选项B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选项C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而1951年正处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3.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A. 祖国获得了统一

B.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 西藏自治区成立

D. 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祖国获得了统一,不符合史实;选项C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选项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4. 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

A.

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B. 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

C. 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原因在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加强,中国正以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姿态展现在国际舞台上,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只与图一,中国重返联合国相关;选项B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与图二,中日建交相关;选项C美国改变对华政策,与图三,中美建交相关;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5. 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香港,澳门分别被哪两个国家侵占()

A. 英国、葡萄牙

B. 英国、法国

C. 西班牙、葡萄牙

D. 英国、西班牙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的内容之一,就是割香港岛给英国;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因此香港,澳门分别被英国、葡萄牙两个国家侵占,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6. 下表反映了1978-2017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②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③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78-2017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由此判断这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的本质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78年后实行改革,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选项②③符合题意;而选项①社会制度只是改革,而不是变革;选项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因此选项①④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二、材料题(8分)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追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不懈探索的历程,不难发现,有无先进政党的领导是能否

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根本因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什么都失败了,归根结都是因

为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

——摘编自《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为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

告: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结束了半

封建社会的历史.

(2)材料一中图2为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

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的重大战略决策.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族能够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根本原因. 【答案】(1)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半殖民地

(2)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图1为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因此填写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半殖民地.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图2为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填写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3)依据材料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什么都失败了,归根结都是因为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民族能够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艰难曲折,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赢得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富强.因此填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出各题的答案,如抓住材料一中的图1、图2,联系所学分析开国大典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分析图1时抓住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图2联系历史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即可回答.分析材料二时抓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什么都失败了,归根结都是因为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这些关键信息,中华民族能够实现独立,是因为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现民族富强的根本原因在于,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三、简答题(10分)

8. 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任务.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两项成就.

(3)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一例即可)

【答案】(1)合作社公私合营私有制公有制

(2)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或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或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开发克拉玛依油田;建成集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

(3)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因此填写合作社,公私合营,私有制,公有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有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立足于题干中提供的信息“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联系所学分析出各题的答案;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

对农业、手工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比较多,如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图所示情景应选自6.题6 《伤寒杂病论》A. 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 《天工开物》图题6(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77.题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

孤证不立”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出处 《清史稿》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军机大臣年表》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7 表题 D.设于雍正年间.强化了君权.设于雍正十年 C A.因战事而设B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 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10. 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 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11. 如题11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 “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12.与题12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13. 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题12图 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一、未分类 (每空? 分,共? 分) 1、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 B. 乙图中的漫反射不避循光的反射定律 C. 丙图中的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 D. 丁图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过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D.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汽车是一种运输工具, 关于汽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汽油只有在高温时才会蒸发 C. 选择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 D. 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4 、在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经过分析。综合等符合逻惧的科学推理得出规律,是一种重要 的研究方法。 下列规律采用此方法得出的是 A. 能量守恒定律 B. 杠杆平衡原理 C. 牛顿第一定律 D.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 电热水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C. 飞机起飞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小 D.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6、 如图所示,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头体积时,小石头在水里下沉的过程中,下列判正确的是 A. 水的密度变大

B. 水对小石头的压强不变 C. 小石头受到的浮力不变 D. 量筒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导体横截面积越大阻值越大 C. 大功率用电器可以使用两孔插座 D. 用超导体做导线可以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 8、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变阳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小车开始向左运动。则下列变阳器接入电 路的方式正确的是 A. a接e、d接f B. a接e、b接f C. c接e、d接f D. c接e、b接f 9、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笑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______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来辨别出声音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10、盛夏时节,白花绽放。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同学们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做_______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发现的,该发现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现实。11、中国高速铁路以快捷、平稳和高速发展享誉世界,已成为现代中国的一张名片。2018年5月1日。昆明至大理首列动车进行联调联试。预计2018年6月底通车。如图所示,动车出站时,以站台为参照物车是_______的;该条铁路实现4G网络全覆流,4G网络是利用__________来传输信息的。 12、LED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一个220 V 2.5W 的LED灯与一个“220 V 60W的白炽灯亮度相当,若一个220V 8.5W" 的LED灯每天正常工作4小时。30天消耗的电能是____度,这些电能可供“220V 60W" 的白织灯正常工作 _________小时。 13、中国轮椅冰壶队在韩国平昌冬残奥会上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由于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休息时,运动员用吸管吸饮料,这是利用了___的作用。 1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负电,B不带电。验电器A的金属薄片张开,这是因为___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从_____ (选填“A到B”或“B到A”)。 1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PM与水平面MN平滑连接。弹簧左端固定,小物块在斜面上从P点由静止滑向M点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____;小物块压缩弹黄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使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提升3m,若拉力F等于50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___;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 ________N

201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山西省2018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答案解析 第I卷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图片所示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酒器、乐器、舀水器等:反映出当时青铜器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图片中青铜制品对研究先秦时期的文化、青铜制造业有很大帮助,反映出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图示青铜器外形多样、外现精美,反映出当时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所以B,C,D三项由图片信息均能体现,但不符合题意,排除,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由图片无法体现,但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商周时期青钢铸造业的发展。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均由中央任命,不再按照血缘关系袭表继承,故选C项;禅让制、分封制均与材料中“由中央任命的官吏取代了世袭的诸侯”不符,故A,B项排除;科举制与题意无关,D项排除, 【考点】郡县制。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诗句“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可知,这一现象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特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以及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A,C,D三项均可排除。故选B项。 【考点】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特征。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这属于公元前3世纪晚期,而不是早期,A项排除;按照干支纪年法,1894年是甲午年,而不是戊戌年,C项排除;民国三十八年是公元1949年,而不是1950年,D项排除。贞观八年属于年号纪年,表述正确,故选B项。 【考点】年代计算与纪年方法。 5.【答案】D

【解析】图片所示四个明代(秦、汉、元,清)均为中国古代统一集权量不断强化趋;A项项除,四个朝代分别通过几次战争,实现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内容与中外交往无关C项排除。材料中秦朝至清朝疆域图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故选D项。 【考点】中国古代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国与发展。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所给信息:慈禧表示后悔进攻外国使馆区,并在1501年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的背景下提出的。结合医学知识可知,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这说明清政府已完全论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三项所述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D项。 【考点】人国联军侵华。 7.【答案】A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文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而“公车上书”并没有体现反封建性质,因此④并不是一者的共同之处,排除。故选A项。 【考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使得解放军进人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区域,减轻了华北解放军的压力,揭开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序幕,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均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与材料内容不符,A,B项排除;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D项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项。 【考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通过,故A,C,D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均可排除,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合协商会议上颁布了《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上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选B项。 【考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0.【答案】D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含参考解析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说明:1. 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识记,从题干中“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可以判断它是农耕定居生活方式。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能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故答案为C。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考点】秦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史实识记。从题干中“公元前221年”的时间可以判断是秦朝,从“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这些可以看出是秦朝的郡县制。秦朝的郡县制的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其设立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陕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明进入考场后,对他身边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扇一扇感觉凉快是因为他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了 B.矿泉水瓶里的冰块逐渐变为水是液化现象 C.钢尺摸起来比塑料凉,是因为钢尺的导热性能差 D.手机不允许代入考场,是因为手里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答案:D 2.2018年5月1日晚,在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光的灯柱是光源 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C.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 D.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形成逼真的实像 答案:C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小灯泡L1和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下列关于该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 B电压表不能测量L1两端的电压 C取下L1时,L2正常发光 D只断开开关S2时,电压表有示数

答案:C 4.在高速公路长下坡路端的外侧,常设有如图所示的避险车道,供刹车失灵的车辆自救,当失控车辆冲上该车道时,被强制减速停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避险车道相当于一个斜面 B.以相同速度行驶时,大货车比小轿车的动能大 C.下坡路段刹车失灵的大货车动能越来越大 D.大货车冲上避险车道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D 5.如图是一模拟风力发电的模型,电动机通电时,风扇a高速转动产生风力模拟自然风,风扇b在风力作用下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与发电机相连的小灯泡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转动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 C.电池电压降低时,风扇a的转速不会改变 D.风力大小不会影响小灯泡发光亮度 答案:B 6.如图所示的不锈钢空调架,安装时横杆OB伸出墙外由斜杆AC支撑,其中O、A两点固定在墙上,C端固定在横杆OB上,通常将空调室外机置于该支架上不靠近墙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 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如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 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记述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 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 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 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10.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 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11.如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九一八”事变 -------------在-------------------- 此-------------------- 卷-------------------- 上--------------------答 --------------------题--------------------无--------------------效------------ 毕 业 学 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准 考 证 号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018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密 ★启用前 __ --------------------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 __ __ _号 卷 生 _ 考 __ __ __ __ _ __ 上 __ _ __ __ 名 __ _ 答 __ __ __ __ _--------------------所示,70 k g 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 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 取 10 N/k g ) ( ) A.70 N 热传递 B.70 N 做功 C.用 ( ------------- 绝 在 -------------------- 广东省 2018 年初中毕业考试 物 理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 _ __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__ __ 2.以下物理规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 ( ) __ __ 3.音乐会上用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_ _ 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_ _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_ _ _ _ 姓 _ A.BC 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态 _ __ 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_ 题 校 学 业 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此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A.牛顿第一定律 B.欧姆定律 -------------------- C.光的反射定律 D.焦耳定律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4.如图所示,加热 -40 ℃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由图象可以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 5.如图 C.700 N 热传递 D .700 N 做功 无 -------------------- 6.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B 端滑到 A 端,电压表示数 U 与电流表示数 I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源电压是 9 V B.定值电阻 R 的阻值是 6 Ω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 0 ~18 Ω D.若定值电阻 R 出现接触不良,则电流表示数为 0,电压表示数为 9 V 7.A 、B 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所 示,把体积相等的 A 、B 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 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 B 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8.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 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他在游泳池游后走上岸感觉到有 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 吸热;他买了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 由于冰棒 吸热。(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9.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 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 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在 力。 10.汽车GPS 导航仪与通信卫星之间通过 来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频率最高的 是 信号。 效 物理试卷 第 1 页(共 24 页) 物理试卷 第 2 页(共 24 页)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解析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3分)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 2.(3分)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 3.(3分)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3分)从东汉恒帝(水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3分)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3分)如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7.(3分)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2018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8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2.(3分)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金属块,擦干后放一会儿,其表面会变湿。此现象屮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固 3.(3分)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B.立竿见影C.海市蜃楼D.水中倒影 4.(3分)如图所示,用线将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当灯静止时,灯所受拉力的平衡力是() A.线所受的重力B.灯所受的重力 C.灯对线的拉力D.线对天化板的拉力 5.(3分)中国选手张湘祥在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62kg级冠军,挺举成绩是176kg,图为他比赛时的照片。他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最接近() A.600J B.1200J C.1800J D.3400J 6.(3分)用细线将小球系好后,固定在天花板上,做成一个摆。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 A.速度变小,动能变大B.速度变小,动能变小 C.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小D.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7.(3分)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B.C.D. 8.(3分)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内加入适量的液体,可完成如下四个实验:在这些实验的设计中,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的是() ①验证力使物体发生形变;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③观察液体的热胀冷缩:④模拟潜水艇的浮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3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 B.两个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 C.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大 D.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 10.(3分)在使用图所示的插线板时发现:只有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才能发光,插孔才可以提供工作电压:即使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下图中插线板电路连接符合上述现象及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B.C.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

2018年广州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 第一部分(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图1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 2. 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2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图2 3. 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4. 对比图3中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预测() A.火电发电量将减少 B.水电发电量将增加 C.我国将以核能发电为主 D.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减小 图3 5. 如图4所示,通电导线a、b固定不动,左磁体对a的作用力为F a,右磁体对b的作用力为F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6. 如图5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则小芳() A.得到电子 B.失去电子 C.得到原子核 D.相互排斥的肉发带上同种电荷 7. 如图6所示,OQ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匀速直线运动到Q。OP段拉力F1为300N,F1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PQ段拉力F2为200N,F2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 A.W1>W2 B.W1P2 D.P1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A.大于5N B.等于5N 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9. 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8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图8 图9 图10 10. 如图9所示,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假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B.甲球在P点和Q点的机械能相等 C.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D.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坐的功相等 11. 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10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A.向西加速 B.向东加速 C.向西减速 D.向东减速 12. 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图11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图12中哪幅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相关知识点。所给图片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自然环境、打制石器没办法还原原始人的相貌,生活想象图是还原之后的想象。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历程。青铜铭文的部分被称作“金文”。四选项从远到近依次为“A-B-C-D”,故选A。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点。题干限定的朝代为周,解题关键句为“封周王室贵族于燕”。“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只有B项可选。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秦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左图反映货币的统一、右图反映文字的统一,可知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AB不选,通过齐楚燕韩赵魏秦排除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点。观察图片,可知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所给战役为“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选B。A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争为官渡之战,故错误;C,“三国鼎立正式形成”的时间为222年,故错误;D,“结束三国鼎立”为280年司马炎讨吴国获胜,故错误。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根据表中信息“南朝北朝、隋朝”之后, “五代十国”之前,“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可知该选唐朝。AB分别属于北朝、南朝,C属于隋朝。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相关知识。建国、灭国、和议显示了民族政权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动态博弈,故选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第一幅图片中,主要经济区在北部的黄河流域,第二幅图里,宋代主要经济区转移到了长江流域。D项,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故正确。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九中外经济发展史试题 (2)

专题九中外经济发展史 1. (17·泰州)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面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依据材料一说明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 材料二下面是我国古代两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示意图 (2)仔细观察材料二示意图,分别说出两项水利工程的名称。 都江堰和大运河。 材料三宋代南北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 北方大量粮食从南方引 进。 煤开采量世界第 一;产铁中心。 汴京因为南方物资 的大量运入而繁 ——

荣。 南方引进占城稻并推广 种植;太湖流域成 为全国重要的粮 仓。 金属冶炼业达到世 界最高水平;陶瓷 业、造船业迅速发 展。 城镇兴起;世界上 最早的纸币 “__A__”在四川 地区出现。 福建泉州成为全国 第一大港;政府鼓 励海外贸易,设置 __B__进行专门管 理。 (3)完成材料三A、B两处内容的填充。依据材料三,概括出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 A:交子;B:市舶司: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兴盛;海外贸易发达;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出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重视水利的兴修;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为了供应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从70年代开始,便陆续创办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从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说明洋务运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时间面粉厂和机 器模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万袋) 1911年40 600多 4.3 1919年120 4500 18.8 (2)根据材料二,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了怎样的时代?请你分析其形成的内外两个原因。 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内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 材料三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年度粮产量棉产量钢产量煤产量 1952年 1.64亿吨130.4万吨135万吨0.65亿吨 1957年 1.95亿吨164万吨535万吨 1.3亿吨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成就的原因。 成就:工农业生产产量都明显增加,重工业发展快于农业。 原因:一五计划的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简表 时间1979年1989年1997年 深圳国内 生产总值 1.96亿元93亿元 1 130.01亿元 时间1992年2002年2010年

201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 说明:1、全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 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 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许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 入的“英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 官的是()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3、19世纪未,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 “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 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4、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的“治世”史实()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在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 交流中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6、如果你有机会到宝岛台湾一游,建议你到台南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城。这里 敬奉着一位民族英雄,他是() A、邓世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左宗棠 7、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以秦为鉴。明太宗采取的措施 是() A、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 C、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 8、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右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B、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机器房 C、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D、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单位。 2.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3.如图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4.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图2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 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 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cm。(g取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5.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 Ω,R2=20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R2的电功率为W。为了保障电路安全,_______两个开关不能同时闭合。 6.如图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 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 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 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A.玻璃棒、橡胶棒 B.铅笔芯、硬币 C.金属勺、塑料尺 D.陶瓷碗、盐水 8.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 B.筷子 C.瓶盖起子 D.天平

2018年济南物理中考试题

绝密★启用前 济南市2018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题与化学试题满分各为100分,考试用时共120分钟。请考生务必注意:本 1-20题,21-40题为化学试题,考生可自主决定科目的答题顺序。 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满分各为50分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毎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東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历经10年的不懈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 A.焦耳B.奥斯特C.安培D.法拉第2.为了方便彼此间的交流,国际上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计量单位体系,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 A.米/秒 B.千克/米3 C.牛/千克 D.牛/米2

3.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格致实验学校举行了“童心向党快乐成长”校园合唱比赛。合唱的“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报幅 4.“一湖一环”景观照明工程扮靓了济南的夜晚,极具泉城特色的“荷型柳意”系列灯具与它们在水中美丽的倒影相映成辉,如图所示。水中“倒影”形成的物理学原理是( ) 4题图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5.暑假里,小梅跟着妈妈去青岛避暑。烈日当空,小梅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解释这一现象要用到的最主要的物理概念是( ) A.比热容 B.密度 C.热值 D.质量 6.小亮想测量家中电视机待机状态下消耗的电能,需要选用的仪器是( ) A.电流表 B.电压表 C.电能表 D.变阻器

【精校】2018年福建省中考真题历史

2018年福建省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种植水稻 B.种植粟 C.建造干栏式房屋 D.使用青铜器 解析: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答案:B。 2.(2分)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解析: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分封制;西周初期,为巩固周朝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宗亲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土”。郡县制确立于秦朝;科举制形成于隋朝;行省制确立于元朝,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3.(2分)如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是指()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解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以其对后世的贡献,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等,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答案:B。

4.(2分)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张骞通西域 解析:如图所示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独尊儒术。汉武帝在位时,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答案:C。 5.(2分)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 D.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解析: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促进了民族交融。由于平城气候干旱,所产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而且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北魏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答案:A。 6.(2分)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A.遣唐使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唐招提寺 解析: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唐太宗时),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