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实验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工艺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和优化论文

工艺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和优化论文

工艺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和优化论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工艺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和优化已成为许多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以某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例,探讨工艺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和优化对企业的影响。

一、改进和优化过程的背景和意义该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刹车系统相关的零部件,如制动片、制动鼓等。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该企业面临着高成本、低效率、质量管理不足等问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因此,该企业必须对工艺和生产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满足顾客需求,进而提升竞争力。

改进和优化的过程不容易,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改进和优化过程的意义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以此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改进和优化的内容(一)改进生产线1.优化生产线布局通过对生产线进行流程分析,优化机器设备和车间布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能源和物料浪费。

2.增加自动化设备在重复操作和工序单一的环节,引入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效率和减少误操作,大量减少人工成本。

3.提高生产线的质量控制增加质量检测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有效减少了不合格品,减少了成品次品率,提高产品的品质。

(二)改进原材料采购和供应1.建立合作关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精准的需求预测和计划,避免了过量采购和库存过多的问题,减少成本浪费。

2.优化制造流程在原材料采购和供应流程中,建立系统化的流程管理,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3.引进新的采购管理系统引进了先进的采购管理系统,对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交货期等领域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优化了企业的原材料管理流程,提高了采购效率。

(三)优化管理1.建立完善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标准制定全面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标准,确保每个生产流程和工艺的可控性以及可量化的指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2.加强人员管理为员工提供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素质,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保证每个员工的工作都达到最佳水平。

玻璃瓶生产技术论文

玻璃瓶生产技术论文

玻璃瓶生产技术论文玻璃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容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

玻璃瓶的生产技术因其关乎安全性和环保性,成为玻璃制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着重介绍玻璃瓶生产技术的工艺流程、原材料、设备和工艺创新等方面。

一、工艺流程玻璃瓶的生产工艺可分为以下几步:1.原材料的准备:主要原材料是石英砂、碳酸钠、石灰石、氟化钙等物质。

这些原材料需经过筛选、洗涤、干燥等一系列处理才能使用。

2.配料混合:将准备好的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便后续的熔炉加工。

3.加热:将原材料混合物加入熔炉中加热熔化。

此过程需要长时间高温加热,熔炉的温度一般要达到1500-1600℃。

4.成型:经过加热后的原料熔体,通过成型技术制成成品。

成型技术分为手工吹制和机器吹制两种,其中机器吹制技术更加高效。

5.退火:经过成型后的玻璃瓶,需要进行降温处理,也就是退火,增强玻璃的韧性。

6.清洗、检测、包装:经过以上步骤后的玻璃瓶需要进行检测、清洗以及包装。

二、原材料石英砂是玻璃瓶制造中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

石英砂的挑选非常关键,需要选择纯度高、无杂质、粒度分布均匀的石英砂,以保证玻璃瓶的质量。

此外,碳酸钠是玻璃瓶中的主要起膨剂,石灰石则提供玻璃瓶的耐热性和光学性。

三、设备玻璃瓶的生产需要一系列生产设备,包括熔炉、成型机、退火炉、检测设备和清洗包装设备等。

其中熔炉是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玻璃瓶的品质和制造效率。

四、工艺创新在工艺流程、原材料和设备方面,技术创新一直是玻璃瓶制造业的重要推动力。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技术已经应用到了玻璃瓶的生产中,比如感应加热熔炉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提升玻璃瓶制造的效率和品质。

总结起来,玻璃瓶的生产技术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其中原材料、设备和工艺创新方面都极为重要。

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才能生产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玻璃瓶。

工艺流程论文

工艺流程论文

工艺流程论文工艺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和加工而形成的一整套生产流程。

它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某电子产品制造的工艺流程为例,阐述其详细的工艺流程。

首先,该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材料准备、制造工艺和产品测试三个部分。

在材料准备部分,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例如电子元器件和塑料外壳等。

这些原材料将会在后续的制造工艺中得到加工和使用。

接下来,进入制造工艺部分。

首先是电路板的制造。

通过将电子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形成电路连接。

在电路板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工艺设备和工具,如焊接机和贴片机等。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将电子元器件精确地焊接在电路板上,并确保它们之间的连接质量和稳定性。

之后是外壳组装。

塑料外壳是一种常见的电子产品外壳材料,通过注塑机可将其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在外壳组装过程中,还需要加入一些附件,如按键和显示屏等。

这些附件将与电路板连接,最终形成一台完整的电子产品。

最后是产品测试部分。

在生产过程的最后,需要对电子产品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质量检验。

这一步是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测试设备和工具,对电子产品进行各方面的测试,如电路连接、电压电流等参数的测试,以确保产品能够正常运作。

总结起来,该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流程涵盖了材料准备、制造工艺和产品测试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加工,最终形成一台完整的电子产品。

这其中涉及到了一系列的工艺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检验。

只有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才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合理设计和优化工艺流程对于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桂花糕工艺流程论文

桂花糕工艺流程论文

桂花糕工艺流程论文桂花糕是一道具有浓郁桂花香气的传统糕点,其制作工艺具有独特的流程。

本文将介绍桂花糕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制作步骤和成品制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

桂花糕的主要原料包括糯米粉、糖、桂花和水。

其中,糯米粉是制作桂花糕的主要粉料,糖用来增加甜度,桂花则赋予了糕点独特的香气。

接下来,需要将桂花和水进行混合,用水冲洗桂花,使其更加干净。

然后将桂花和适量的水一起放入锅中煮沸,煮至桂花的香气完全释放出来。

在煮桂花的同时,我们可以开始处理糯米粉。

将糯米粉放入一个大碗中,逐渐加入煮沸的桂花水,用筷子搅拌均匀。

注意,要掌握好水的量,不能一次倒入过多的水,否则会导致糊状。

将糯米粉和桂花水搅拌均匀后,接下来要加入糖。

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适量添加糖,搅拌均匀后,使糯米粉和糖充分融合。

接着,将搅拌好的糯米粉倒入蒸锅中,用大火蒸15-20分钟。

蒸的时间要根据蒸锅的大小和具体的火候而定,一般可以通过插入牙签来确定是否蒸熟。

如果插入的牙签上没有沾粘物,即表示蒸熟。

蒸熟的糯米粉成品取出后,稍微晾凉后,用手将其揉至光滑,然后擀成薄片。

将擀成薄片的糯米粉卷起,切成小块,用刀压花,使其外观更加美观。

最后,将切好的糕块码放在蒸锅中,继续蒸15-20分钟,以糯米糕块充分蒸熟。

经过以上的步骤,一道美味的桂花糕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好的桂花糕具有浓郁的桂花香气和糯米的口感,多汁且Q弹。

总之,制作桂花糕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煮桂花、制作糕粉、蒸糕块等步骤。

通过合理的配料和科学的操作,制作出的桂花糕能够完美展现桂花的芳香和糕点的独特口感,给人们带来美食享受。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论文报告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论文报告

1、原料处理。

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

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

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

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

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

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

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

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

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

豆浆煮到温度达90一110℃时即可。

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音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

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一20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

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内脂豆腐以B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

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1、泡豆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

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一20℃时,浸泡12小时一18小时:夏季水温30℃左右;浸泡6小时一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浸泡约24小时。

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

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

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论文

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论文

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论文丙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备聚丙烯酸树脂、丙烯酸纤维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设计。

首先,合成丙烯酸钠的原料主要包括丙烯酸、氢氧化钠和溶剂。

丙烯酸是通过催化剂催化丙烯腈和氧气反应制得,氢氧化钠是通过电解法制备,溶剂可以选择水或有机溶剂。

第一步是将丙烯酸与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

合成反应一般在150-200°C温度范围内进行。

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可以选择添加引发剂或催化剂。

第二步是将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并控制反应时的pH值。

氢氧化钠的用量和pH值的控制对反应速率和产品纯度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例为1:1.1-1.5,pH值控制在7-9之间。

第三步是对反应液进行搅拌和加热,使反应完全进行。

同时,可以对反应液进行在线监测,以控制反应进程和产品质量。

第四步是对反应液进行中和处理。

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添加酸来中和反应液中的剩余氢氧化钠。

通常使用盐酸、硫酸等酸性溶液进行中和,pH值控制在5-7之间。

第五步是对中和后的溶液进行蒸发浓缩。

这一步骤主要是将水分蒸发掉,使得丙烯酸钠溶液的浓度达到一定的要求。

通常采用真空蒸发或氮气吹扫的方法进行浓缩。

第六步是对浓缩后的溶液进行过滤和脱色处理。

这一步主要是去除溶液中的杂质和颜色物质,以提高产品的纯度。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活性炭吸附和滤网过滤。

最后一步是将过滤和脱色后的丙烯酸钠溶液进行结晶,以得到丙烯酸钠产品。

结晶可以采用自然结晶或加热结晶的方法。

得到的丙烯酸钠晶体可以进行干燥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综上所述,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中和、蒸发浓缩、过滤和脱色、结晶等步骤。

通过合理控制每一步骤的参数,可以获得高纯度和良好结晶性的丙烯酸钠产品。

化学工艺流程和实验

化学工艺流程和实验

化学工艺流程和实验
《化学工艺流程与实验》
在化学工业中,化学工艺流程是生产化学产品的关键步骤。

它涉及了原料选择、反应条件、生产工艺等多个方面。

在确定了化学工艺流程后,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实验验证,以确认流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化学工艺流程的确定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选择和处理。

在此基础上,确定反应的条件,如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产物的分离和纯化方法,以及废物处理等环保问题。

在所有这些步骤中,化学工艺工程师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保证生产流程的高效和可靠。

一旦确定了化学工艺流程,就需要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通过实验,可以确定反应的速率、选择性以及产物的纯度等重要参数。

同时,还可以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使得生产过程更加节能环保和经济高效。

化学工艺实验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实验中,化学工艺工程师需要考虑安全性和环保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同时,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化学工艺流程和实验是化学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步骤。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验验证,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这对于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环保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工艺流程论文

工艺流程论文

工艺流程论文
《工艺流程的优化与改进》
工艺流程是指把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最终转变成成品的过程。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够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竞争力。

因此,研究工艺流程优化与改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针对已有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和评估是优化和改进的第一步。

通过对每个工序的操作规程、原材料、设备以及人力资源等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而确定需要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其次,根据分析得出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

这可能涉及到调整工序顺序,改良设备,优化原材料选用,甚至引入新的生产技术等。

在确定优化方案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其对生产成本、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找到最适合的方案。

在制定优化方案后,还需要进行实践应用和效果评估。

通过实际操作,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各环节的改进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仍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

因此,工艺流程的优化与改进需要不断地循环往复,不断试错,才能最终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工艺流程的优化与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而精细的分析,合理的制
定方案,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才能实现对工艺流程的优化与改进,真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院食品与轻工学院学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姓名卢凌武导师姚丽丽入学时间2011年9月开题报告日期2015年1月8日论文题目薛荔果胶提取与纯化工艺优化的研究食品与轻工学院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1薛荔的有效成分和功能特性1.1薛荔的植物学属性薜荔( Ficus pumi la L. )属桑科榕属植物,常绿攀缘或匍匐灌木, 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广西、湖南、四川、湖北等地【1-1】。

别名水馒头、鬼馒头、蔓头萝、爬墙果、爬壁果、王不留行、馒头米壳、凉粉果、文头果、文头榔、糖馒头、木锋、桔把、馒头郎、鬼球、木莲果、凉粉树果、馒头果、牛奶子、牛奶柚、程邦子、木果蒲、薛荔果、凉粉子、木瓜、膀膀子、膨泡、乌鸦馒头、烹泡子1.2薛荔的化学成分范明松等人对薛荔地上除过部分外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出了16种化合物,其中5,7,4'一三甲氧基黄烷一3-醇等8个化合物为首次分离出来【3】。

种子含三萜皂甙,称为王不留行皂甙的有A、B、C、D4种,均为由棉根皂甙元衍生的多糖甙。

王不留行皂甙B及C的结构已经确定,甙A的糖部分有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L-阿拉伯糖,D-木糖,D-岩藻糖,L-鼠李糖,甙D的糖部分有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D-木糖,D-岩藻糖,L-鼠李糖和D-葡萄糖。

四种皂甙水解均得同一的王不留行次皂甙,即是棉根皂甙元-3-β-D-葡萄糖醛酸甙。

又含黄酮甙:王不留行黄酮甙,异肥皂草甙。

还含植酸钙镁,磷脂,豆甾醇等。

全革中还含吨酮成分:王不留行吨酮,麦蓝菜吨酮,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9-吨酮。

1.3薛荔的营养物质薛荔果中还含有其他丰富的营养物质。

吴文珊等人进行的有关实验表明,薛荔含有较其他植物更多的果胶:薛荔花被中的果胶含量高达32.70%,其种子种的果胶含量也有15.15%。

花被中的黄酮类物质、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含量也相当可观,分别高达15.14%、15.70%、30.13%。

而且,在其含有的脂肪中,超过八成的脂肪是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等特殊的生理功效【4】。

1.4薛荔的药用价值薛荔以花序托,即果实——薛荔果入药。

据《神农本草经》、《蜀本草》等多种医药古籍记载,薛荔的根、茎、叶、花、果等各个部分都能入药。

薛荔主要有活血止血、下乳等功效。

薜荔中还有有抗菌、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诱导、抗炎镇痛和驱蛔虫等活性成分。

空军汉口医院肿瘤防治小组通过动物试验, 研究了薜荔果多糖抗肿瘤的作用。

结果表明, 薜荔籽的水洗黏液对多种小白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鄂少廷等人研究表明, 薜荔果多糖对化疗所致的免疫抑制现象似有纠正作用, 且对放疗和化疗后的骨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

吴文珊等人对薜荔的水提液和乙醇提取液进行抑菌药敏试验。

结果显示, 薜荔的水提液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明显; 薜荔的乙醇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为显著, 对啤酒酵母、橘青霉和黑曲霉等真菌均无抑菌作用。

此外, 薜荔亦可用于治疗其他恶性肿瘤【2】。

2薛荔的开发利用2.1薛荔的开发利用的传统历史薛荔种子和薛荔花被中含有丰富的果胶,在中国南方,民间传统将薛荔瘦果中的薛荔籽加工成凉粉作为传统的消暑佳品【15】。

2.2薛荔开发利用的典型特例爱玉子是薜荔的变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省),台湾省对其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并已大面积人工栽培和管理, 形成了规范产业化; 由爱玉子制成的爱玉冻,文献综述味美、晶莹剔透、富含纤维质等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 是一种很好的夏日消暑食品和理想的减肥食品, 在台湾省, 爱玉冻已形成商业化生产【5】。

2.3薛荔开发利用未来的方向薜荔的种子(瘦果)和内果皮(总花序托内壁)含有很高的果胶量,干种子达20%,干内果皮为14%,胶凝度142,脂化度61%,最大凝胶PH值1左右,主要指标均符合我国商品化要求此外,薛荔果胶还可以在食品中用作凝胶剂、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以及抗氧化剂等【15】。

3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1果胶的广泛应用果胶具有良好的胶凝化和乳化稳定作用,在食品工业中可作为果浆、果冻、糖果、婴儿食品、冰淇淋和果汁的稳定剂及蛋黄乳化剂和增稠剂,如在柑桔饮料中添加低甲氧基果胶和钙,可以使饮料保持长期稳定的混浊;在固形物含量低的凝胶食品中加入果胶后可提高凝胶强度;在医药工业中,果胶是铅、汞和钴等金属中毒的良好解毒剂和预防剂等并可作为轻泻剂,代血浆、止血剂原料,并具有辅助治疗糖尿病,降低血糖胆固醇,及延长抗菌素的作用等生理功能;在纺织工业中可代替淀粉作润滑剂,而不需要其它辅助剂在电子工业中可作清洗剂;在石油钻探中可作油水乳化剂等。

3.2果胶的生产现状由于果胶的应用广泛,目前果胶的市场价格被推高到了15万-20万(人民币)/吨的高价位,尽管价格高昂,但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之下,并且国内外对果胶的需求量仍在高速增长,这意味着果胶的价格将会长期居高不下。

目前国内生产果胶的原料种类繁多,但只有柑橘果皮、甜菜、苹果渣等几种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

其果胶的提取方法以酸碱法提取居多。

但是,由于原料果胶含量的不同、以及目前现有的工艺设备的限制,果胶的提取得率、纯度、品质以及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3.3课题研究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薛荔果胶提取与纯化工艺优化的研究的意义正是基于果胶的广泛应用和目前的产量有限的矛盾,试图通过研究,探寻一种更高效、经济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并与实际相结合,实现薛荔果胶的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

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4薛荔果胶提取研究的情况4.1.1研究的基本现状目前为止,对薛荔以及薛荔果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范明松等人对薛荔地上除果实以外的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而关于薛荔果胶的提取及纯化的研究目前主要以梁瑞红、唐翠娥、颜文斌等人给出的资料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颜文斌主要是研究薛荔果胶的胶凝特性,采取的是普通的水提法提取和酸法提取【6】,水法提取是一种简单但得率较低的方法;而唐翠娥则采用低温水提醇沉法从薜荔籽中提取果胶,对其浸提和分离工艺进行了实验,并分析研究了所得薜荔籽果胶的基本理化性质、流变性和抗氧化性。

以果胶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回归设计试验优化出了低温水萃取法提取薜荔籽果胶(WEP)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采用传统酸提法制备了薜荔籽果胶(AEP) 【6】。

4.1.2果胶的分类果胶的的分类通常按酯化度DE分类,甲氧基含量≥7%者称为高脂果胶(HM),甲氧基≤7%者称为低脂果胶(LM)【8】。

而低酯化果胶比较适合用作增稠剂和胶凝剂。

4.1.2薛荔果胶常用的提取方法薛荔果胶提取的方法主要参照一般果胶的提取,其主流方法有:①沸水抽提法;②酸法、碱法提取;③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法;④草酸铵提取法;⑤盐析法;⑥微波法;⑦逆流萃取法;等等。

其中,梁瑞红有针对薛荔果胶进行过水法提取,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8:1ml/g、温度65℃、提取时间60min。

在该条件下,果胶得率可以达到6.50%,总乳糖醛酸含量为93.34%【9】。

4.2发展趋势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果胶的年需求量近2万t,其中美国果胶需求量高达4500t。

据有关专家预计,全世界果胶的需求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消耗果胶1500t以上,其中从国外进口的果胶约占80%,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果胶需求量呈高速增长趋势。

而薛荔果的果胶含量相对较高,是理想的果胶制备原料。

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果胶提取工艺可为果胶工业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新技术、新材料(原料)在果胶工业中的应用是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需求。

通过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果胶加工的生产效率、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与安全性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本次研究主要选择几种主流的提取方法作为研究,然后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比较,并探寻更好的提取工艺的条件参数。

以下是本研究准备选取的实验方法:1、水法提法提取薛荔果胶;2、酸法提取薛荔果胶;3、草酸铵提取法提取薛荔果胶;4、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薛荔果胶;相关指标计算如下:果胶得率计算计算公式:果胶提取率(%)=(M1-M0)*果胶纯度/ M2*100%式中:M0为容器质量M1为干燥后果胶的质量M2为薛荔籽质量各实验方法提取薛荔果胶的具体条件参数如下:①.(低温)水法提取法【9】:工艺流程:干薛荔籽挑拣、除杂→热水浸提→水提液过滤(用120目滤布)→真空浓缩→1.5倍95%的酒精沉淀→高速离心、78%乙醇洗涤→真空干燥、称重、粉碎→果胶纯度测定→提取率计算。

果胶提取率=果胶得率x果胶纯度x100%果胶纯度测定:采用咔唑比色法测定薛荔果胶中果胶质的含量【10】;分别以温度、料液比、提取温度为单因素进行实验:(1)选取液固比30:1(ml/g)提取时间60min,温度取40-80℃;(2)料液比的影响,选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45min,液固比(ml/g)取20:1-40:1;(3)提取时间的影响,选择温度为70℃,液固比30:1(ml/g),提取时间30min-90min②.酸法提取薛荔果胶【11】:提取工艺流程原料预处理→酸水解、萃取→过滤→薄膜浓缩→酒精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粉碎→果胶粉称取一定量预处理好的薜荔籽, 倒入大烧杯中,加入适量酸, 调节pH 值并置于水浴锅中恒温水解,不时搅拌, 布袋过滤。

果胶液于50 ~ 60℃真空浓缩至干物质量含量的5 %, 加入酒精沉淀, 使混合液的酒精浓度为55% ~ 60%, 放置1 ~ 2 h, 滤干, 滤饼分别用55 %~ 60 %、95%的酒精洗涤至不含Cl-离子。

将果胶置于60 ℃以下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计算产率, 每个样品重复2 次。

提取用酸的选择分别以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 及有机酸如乙酸、苹果酸、柠檬酸进行了萃取试验, 结果表明以盐酸效果最好, 硫酸、硝酸、磷酸、苹果酸、柠檬酸效果较好, 而乙酸效果最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