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MR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其防治简介

MR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其防治简介

MR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其防治简介一、什么是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自从本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受到较大的控制,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能水解β-内酰胺环,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

因而人们又研究出一种新的能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methicillin)。

1959年应用于临床后曾有效地控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的感染,可时隔两年,英国的Jevons就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因此,开展对MRSA的检测,对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流行,指导临床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谱耐药性MRSA除对甲氧西林耐药外,对其它所有与甲氧西林相同结构的β-内酰胺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均耐药,MRSA还可通过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产生修饰酶,降低膜通透性产生大量PABA等不同机制,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喏酮类、磺胺类、利福平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唯对万古霉素敏感。

二、MRSA的流行概况自从1961年英国发现MRSA后,在欧美及亚洲一些国家相继报道了MRSA所致的院内感染。

从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MRSA感染率大大增加。

美国NNIS报道1975年182所医院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总数的2.4%,1991年上升至24.8%,其中尤以500张床以上的教学医院和中心医院为多,因为这些医院里MRSA感染的机会较多,耐药菌株既可由感染病人带入医院,也可因滥用抗生素在医院内产生。

欧洲1993年1417家医院ICU 分离的MRSA达60%。

而日本Kansai医科大学附属医院MRSA的分离率1993年达到41%。

国内在70年代发现有MRSA,近几年MRSA的检出率正在逐年上升,上海1978年在2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只占5%,1988年上升至24%,1996年激增至72%。

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罕睹抗MRSA抗菌药物之阳早格格创做
寡所周知,暂时细菌耐药日渐加剧,已成为寰球性的问题,加上病本教的变迁,咱们仍旧里临熏染性徐病的威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流通范畴广、治病力强、收病率战牺牲率下的病本菌.人体一朝熏染,特地是抵挡力落矮的患者如住沉症监护室的患者、应用免疫压造剂者、较万古间应用光谱抗菌药物的患者战老年人,可引起败血症、肺炎战毒血症等,延少患者住院时间,如治疗没有即时,可危及患者的死命.笔者对付比了临床上时常使用的三种抗MRSA抗菌药物的基础疑息,以供临床使用时参照.
对付于最罕睹的医院赢得MRSA熏染,咱们没有但是要合理的使用抗死素,更要注沉加强齐院统造熏染的枢纽管造,如脚卫死管造、加强无菌支配、消毒断绝战耐药菌防控、支缩术前住院时间、统造住院时间、统造前提徐病、纠正营养没有良战矮蛋黑血症、统造患者术中血糖火仄、沉视脚术中患者保温等概括步伐,进而落矮医院熏染的爆收率.
参照文件:
1.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推宁药品证明书籍.
2.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挥准则》。

实用文档之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实用文档之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实用文档之"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众所周知,目前细菌耐药日渐加剧,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加上病原学的变迁,我们仍然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流行范围广、治病力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病原菌。

人体一旦感染,特别是抵抗力降低的患者如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较长时间应用光谱抗菌药物的患者和老年人,可引起败血症、肺炎和毒血症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笔者对比了临床上常用的三种抗MRSA抗菌药物的基本信息,以供临床使用时参考。

对于最常见的医院获得MRSA感染,我们不仅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更要注重加强全院控制感染的环节管理,如手卫生管理、加强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和耐药菌防控、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控制住院时间、控制基础疾病、纠正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控制患者术中血糖水平、重视手术中患者保温等综合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药品说明书。

2.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课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课件
特性
MRSA具有多重抗药性,除了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外,还可能对大环内酯类、氨基 糖苷类等多种抗生素耐药。
发现与命名
发现
MRSA最早在1961年被发现,当 时在英国一家医院中出现了对甲 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 染病例。
命名
由于这种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 药,因此被命名为“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途径
MRSA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皮 肤接触、飞沫等。在医院、养老 院等医疗机构中,患者、医护人 员和探访者之间的传播尤为常见

易感人群
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或免疫 系统受损的人群更容易感染
MRSA。在医院和养老院等医疗 机构中,住院患者也容易感染
MRSA。
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MRSA的传播,应加强 手卫生、清洁和消毒措施,对患 者和探访者进行筛查,以及采取
医疗环境传播
医护人员手部传播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或操作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手卫生,可 能将MRSA从一个患者传播到另一个患者。
医疗器械污染
医疗器械如呼吸机、导管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被MRSA污染 ,导致患者之间的传播。
Part
03
MRSA感染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表现
皮肤感染
皮肤出现红肿、疼痛、脓疱等症 状,有时伴有发热和寒战。
抗生素选择性压力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对细菌 施加选择性压力,促使细 菌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 生耐药性。
耐药性的传播与扩散
人与人传播
MRSA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 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体液、接
触污染的环境等。
动物与人传播
某些动物携带的MRSA菌株可以传 播给人类,如猪、鸡等动物携带的 MRSA菌株。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分子结构、药物选择、治疗措施及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分子结构、药物选择、治疗措施及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分子结构、药物选择、治疗措施及联合用药常用抗MRSA药物万古霉素临床常用糖肽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尤其是 MRSA 感染一线治疗。

抗 MRSA 作用主要通过抑制 MRSA 细胞壁合成,抑制 MRSA 细胞质内 RNA 合成及影响 MRSA 细胞膜通透性实现。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肾毒性、耳毒性、红人综合征、变态反应等。

监测万古霉素药物谷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肾毒性。

对普通感染成人万古霉素目标谷浓度维持在10|—15 mg/L,AUC 0—24 h 的目标范围在 400—650mg·h·L-1。

去甲万古霉素药物结构比万古霉素少一个甲基,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万古霉素相同,不良反应也相似,抗感染成本明显低于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同属糖肽类,是常用重要的抗革兰阳性菌感染药物,广泛用于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各类感染。

分子结构与万古霉素相似,主要作用机制为特异性与细胞壁前体肽聚糖结合,阻断细胞壁合成,引起细菌细胞壁缺陷,导致细菌死亡。

常见不良反应一般轻微且短暂,严重不良反应较罕见。

药物蛋白结合率为90%—95%,消除半衰期长达47—100 h,肾功能不全者消除半衰期进一步延长,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不能清除药物。

利奈唑胺药物是噁唑烷酮类化学合成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和耐多药肺炎链球菌肺炎、MRSA 所致复杂和单纯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或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

作用机制为选择性与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阻碍起始复合物形成,干扰蛋白质合成,起到抑菌作用。

独特作用机制使利奈唑胺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不易产生交叉耐药,主要不良反应是味觉改变、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长期服用还可能引发骨髓抑制。

常用治疗MRSA 药物中,仅利奈唑胺有口服剂型。

达托霉素具有环状结构的脂肽类化合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葡萄球菌引起的菌血症、心内膜炎。

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罕见抗MRSA抗菌药物之青柳念文创作
众所周知,今朝细菌耐药日渐加剧,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加上病原学的变迁,我们仍然面对感染性疾病的威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风行范围广、治病力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病原菌.人体一旦感染,特别是抵抗力降低的患者如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较长时间应用光谱抗菌药物的患者和老年人,可引起败血症、肺炎和毒血症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笔者对比了临床上常常使用的三种抗MRSA抗菌药物的基本信息,以供临床使用时参考.
对于最罕见的医院获得MRSA感染,我们不但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更要注重加强全院节制感染的环节管理,如手卫生管理、加强无菌操纵、消毒隔离和耐药菌防控、缩短术前住院时间、节制住院时间、节制基础疾病、改正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节制患者术中血糖水平、重视手术中患者保温等综合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药品说明书.
2.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

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

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对抗生素具有高度的耐药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的定义、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

一、定义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是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感染或者携带MRSA的患者。

MRSA是一种对甲氧西林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它通常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对治疗造成挑战。

二、病因MRSA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其产生了一种名为PBP2a的特殊蛋白质,使其对甲氧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MRSA感染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通过医疗操作,如手术、导尿、静脉插管等;二是通过接触感染源,如患者、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等。

三、传播途径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两种途径。

接触传播是指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伤口、分泌物等传播病原体。

空气传播则是指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原体悬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而感染。

四、临床表现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感染可表现为各种临床症状,如发热、皮肤红肿、脓液渗出、呼吸难点等。

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来说,MRSA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肺炎等。

五、诊断方法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1. 细菌培养:通过采集患者的分泌物、伤口渗出物或者血液等样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是否存在MRSA。

2. PCR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患者样本中的MRSA DNA,快速准确地确定是否感染MRSA。

3. 荧光染色:利用荧光染色技术观察样本中是否存在MRSA,该方法快速简便,适合于临床实验室。

六、治疗原则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感染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

2. 外科处理:对于有明显脓液积聚或者局部坏死的病例,需要进行外科处理,如手术引流、切除坏死组织等。

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众所周知,目前细菌耐药日渐加剧,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加上病原学的变迁,我们仍然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流行范围广、治病力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病原菌。

人体一旦感染,特别是抵抗力降低的患者如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较长时间应用光谱抗菌药物的患者和老年人,可引起败血症、肺炎和毒血症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笔者对比了临床上常用的三种抗MRSA 抗菌药物的基本信息,以供临床使用时参考。

对于最常见的医院获得MRSA感染,我们不仅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更要注重加强全院控制感染的环节管理,如手卫生管理、加强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和耐药菌防控、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控制住院时间、控制基础疾病、纠正营养不良
和低蛋白血症、控制患者术中血糖水平、重视手术中患者保温等综合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药品说明书。

2.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抗M R S A抗菌药

常见抗MRSA抗菌药物
众所周知,目前细菌耐药日渐加剧,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加上病原学的变迁,我们仍然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流行范围广、治病力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病原菌。

人体一旦感染,特别是抵抗力降低的患者如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较长时间应用光谱抗菌药物的患者和老年人,可引起败血症、肺炎和毒血症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笔者对比了临床上常用的三种抗MRSA抗菌药物的基本信息,以供临床使用时参考。

对于最常见的医院获得MRSA感染,我们不仅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更要注重加强全院控制感染的环节管理,如手卫生管理、加强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和耐药菌防控、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控制住院时间、控制基础疾病、纠正营养
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控制患者术中血糖水平、重视手术中患者保温等综合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药品说明书。

2.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