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总复习
电工技术基础复习试题

第1章 直流电路一、 填空题:1. 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有 、 和 3个基本部分组成。
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 和 ;对电信号进行 、和 。
2. 电路有 、 和 三种工作状态。
当电路中电流0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_____上。
3.从耗能的观点来讲,电阻元件为 元件;电感和电容元件为 元件。
4. 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电压方向称为 ,假定某元件是负载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元件的电流方向应为 方向。
二、选择题:1. 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 )功率;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 )功率。
A 、吸收;B 、发出。
2. 当电流源开路时,该电流源内部(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B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C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3. 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 Ω、2.5W ”,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A 、50mA ;B 、2.5mA ;C 、250mA 。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电流参考方向?什么是关联参考方向?2.为什么不能使实际电压源短路?四、计算题1. 已知电路如图1.4所示,其中E 1=15V ,E 2=65V ,R 1=5Ω,R 2=R 3=10Ω。
试求R 1、R 2和R 3三个电阻上的电压。
2.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1.6电路中的电流I 3。
3. 已知电路如图1.10所示。
试应用叠加原理计算支路电流I和电流源的电压U。
教材P25页24、25、28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一、填空题:1. 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三者称为正弦量的。
2. 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该电路为性电路。
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电工技术基础总复习

总复习一、基本概念1.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正方向)电压、电流方向一致——电流沿着电位降的方向2.电路的功率及其判别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一致,P =UI ,不一致P =-UI3.KCL 、KVL规定正方向,选定循行方向。
4.无源电路元件电压、电流方向一致iR u = t u Ci C C d d = ti L u L L d d = 5.有源电路元件 电源(理想电源) S S i i u u == 不能互换电源模型(实际电源) SS S S R U i i iR u u -=-= 两种电源模型可以等效互换6.电路的工作状态通路 开路 I =0 短路 U =07.额定值额定电压、电流、功率 N N N P I U二、基本方法 1.支路电流法——规定正方向,列写独立的电压、电流方程2.叠加原理——正确除源,叠加时注意分变量与原变量的参考方向是否一致。
⋅⋅⋅++=⋅⋅⋅++=12111211 i k u k i i k u k u3.网络的化简——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串联支路和并联支路的判断4.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划分网络,求等效电源和等效电阻5.非线性电阻电路——线性电路利用戴维宁定理等效化简,非线性部分利用图解法表示,动态电阻、静态电阻三、交流正弦电路1.正弦量(瞬时值)的三要素——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2.相位差 超前、滞后、同相、反相3.有效值、最大值表示及其相互关系U U 2m =4.相量表示法——代数式、指数式、极坐标式,几种方法的互换,和瞬时值的关系。
5.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R 、L 、C )6.KCL 、KVL 相量形式7.复阻抗的定义、阻抗、阻抗角8.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9.交流电路的功率——视在功率UI S =、有功功率ϕcos UI P =、无功功率ϕsin UI Q =、功率因数ϕλcos =10.电路的谐振——电压、电流同相位,等效复阻抗的虚部为零,无功功率为零四、三相电路1.电源的相电压、线电压相量表达式及相互关系︒+==30 3p p ϕϕl l U U2.负载的(相)电压和电源电压的匹配3.负载(相)电流、线电流相量表达式及相互关系︒-==30 3p p ϕϕl l I I4.三相功率——两种表达方式 ϕϕcos 3 cos 3p p I U P I U P l l ==五、非正弦周期信号1.平均值2.有效值 22120U U U U n +⋅⋅⋅++=3.平均功率n n n I U I U I U I U I U P ϕϕϕϕcos cos cos cos 33322211100+⋅⋅⋅++++=4.感抗、容抗 Cn X L n X C L ωω1 ==六、电路的暂态分析1.三要素法τf(f∞0())+2.初值、时间常数的求解七、磁路与变压器1.安培环路定律、磁路欧姆定律2.变压器变压、变流、变阻抗功能3.损耗和效率铁损:涡流和磁滞损耗损耗:铁损和铜损4.额定值额定线电压——分子为高压,分母为低压380V/220V 额定线电流、额定容量八、电动机1.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n1,磁对数,磁极数2.电动机(转子)的转速n3.转差率s4.额定转矩5.最大转矩6.起动转矩7.降压起动方法8.单相电动机的起动方法9.电动机的额定数据。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全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一、填空练习题1、正弦电压和电流统称为正弦量,正弦量的特征分别用幅值、角频率和初相位来表示。
2、晶体三极管是由_三_个电极、__两—个PN结组成的,按结构不同可分为—NPN ________ 型和PNP 型两大类。
3、理想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它的端电压—为定值_U_或为一定的时间函数u(t)=f(t) 与流过的电流无关.4、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具有两个重要特点①、理想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电位近似相等,即U- = U+称为虚短②、理想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即I- = 1+ = 0称为虚断。
5、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直接起动和降压起动两种。
丫/ △换接起动属于降压起动。
所谓丫/ △换接起动就是把正常工作时作三角形联接的定子绕组,在起动时接成星形,待转速上升到接近额定转速时,再换接成三角形。
6正弦电压和电流统称为正弦量,正弦量的特征分别用幅值、角频率和初相位来表示。
7、逻辑函数F= A® B,它的与或表达式为F=7、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三相对称电动势,相序A-B-C-A,已知A相电动势为eA=Emsin(^ t+120 °),贝卩eB= Emsin 31 , eC= Emsin( 31-120 °) .8、我国工频电网供电的周期T是20 ms, 频率f是50 HZ,角频率3是314 rad/s 。
9、点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较小,允许通过的电流小,但它的等效结电容小,适用于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工作。
面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大,允许通过的电流大,但相应等效结电容也大,一般用于_________ 。
10、分析异或门逻辑关系,当两个输入端相同时输出为“ 0 ”,当两个输入端不同时输出为 _________________ 。
11、逻辑函数F = A B + A B 表示的逻辑关系为同或。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点汇总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点汇总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
2.电路的状态:通路(闭路)、开路(断路)、短路(捷路):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3.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形成条件(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4.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 = tq 5.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R = ρ Sl 6.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增大。
少数合金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用于制造标准电阻器。
超导现象:在极低温(接近于热力学零度)状态下,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7.电能:电场力所做的功即电路所消耗的电能W = U I t 。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1度 = h k W 1⋅ = 3.6 ⨯ 106 J8.电功率:在一段时间内,电路产生或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值。
P = tW 或P = U I 9.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Q = I 2 R t10、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用符号E 表示。
(1)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2)电动势方向: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
11、电动势与外电路电阻的变化无关,但电源端电压随负载变化,随着外电阻的增加端电压增加,随着外电阻的减少端电压减小。
当外电路断开时,R 趋向于无穷大。
I = 0,U = E - I R 0 = E ;当外电路短路时,R 趋近于零,I 趋向于无穷大,U 趋近于零。
电工技术基础复习(全部)

路径中流通
2k A
I2
(b)
例2:电路如图 (a) 所示,(1) 零电位参考点在哪里? 画电路图表示出来。(2) 当电位器 RP 的滑动触点向下 滑动时,A、B两点的电位增高了还是降低了?
+12V
12V –
解:(1) 零电位参考点
R1 A RP
B
I R1 A RP
B
为 +12V 电源的“–”端 与–12V电源的“+”端 的连接处, 如图 (b)所示。
I2'
I2''
注意事项:
①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②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
但功率P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例:
③ 不作用电源的处理: E = 0,即将E 短路; Is=0,即将 Is 开路 。
④ 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若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 向相反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带负号。
PI2= UI2 IS2 = (Uab– IS2 R3) IS2 = 14 2 W= 28 W (因电流 IS2 从UI2的“–”端流出,所以取用功率)
2.6 叠加原理
叠加原理: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 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 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
Red
75 50 75 50
25
55
U 220
Ied
R
55
A4A
IL
Rda Rda RL
Ied
75 4 75 50
A
+e
d
Uc
b
–a
IL
+
UL RL
3.《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电路的暂态分析一、填空题1、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处于 稳 定 状 态,在 t = 0 瞬 间 将 开 关 S 闭 合,则 i ( 0+ )为 。
F2、R ,C 电 路 外 部 激 励 为 零, 而 由 初 始 储 能 引 起 的 响 应 称 为 响 应。
3、R ,C 电 路 初 始 储 能 为 零,而 由 初 始 时 刻 施 加 于 电 路 的 外 部 激 励 引 起 的响 应 称 为 响 应。
4、在开关S 闭合瞬间,图示电路中的 i R ,i L ,i C 和 i 这 四个量中,发 生 跃 变 的 量 是 。
5、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位 置“1” 的 时 间 常 数 为 τ1,在 位 置“2” 的 时 间 常数 为 τ2 , τ1 和 τ2 的 关 系 是 。
6、图 示 电 路 在 开 关 S 闭 合 后 的 时 间 常 数 τ 值 为 。
7、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若 u C ()00-=V ,则 i 1 ( 0+) 为 。
C8、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若 u C ()00-=V , 则 u L ()0+= 。
S10 V 1 Ω10 μFu C 1 H 1 ΩU Su Lk k -+-++-9、R ,L 串 联 电 路 与 电 压 为 8 V 的 恒 压 源 接 通,如 图 1 所 示。
在 t = 0 瞬 间 将 开 关S 闭 合,当 电 阻 分 别 为 10 Ω,50 Ω,20 Ω,30 Ω 时 所 得 到 的 4 条 u t L () 曲 线 如 图 2。
其 中 10 Ω 电 阻 所 对 应 的 u t L () 曲 线 是 。
10、图 示 电 路 i 1 (t ) 的 时 间 常 数 为 。
U S 6 Ω3 Ω12 Vi 10.8 H1L-+二、选择题1、 储 能 元 件 的 初 始 储 能 在 电 路 中 产 生 的 响 应 ( 零 输 入 响 应 )( )。
电工基础知识点复习(整理by:南林小子)

̇ =U ̇ ,U ̇ =U ̇ ,U ̇ =U ̇ 。若只看 7.三角形电源,线电压与相电压是一致的。即 U AB A BC B CA C
大小,有 U l = U p (P166)
7.步骤:求开路电压 uOC ,再求等效电阻 R0 ,画戴维南等效电路。若电路中有受控源,应
用外加电源法求等效电阻 R0 .(P69) 【重点】
8.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当负载电阻与给定的含源二端电阻网络的内阻 R0 相等时,负载获得
2 uOC p= 4 R0 .(P71) 最大功率。有时把这一结论称为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负载吸收的最大功率为
X = ω0 L −
谐振角频率
1 =0 ω 0C (P150)
B = ωC −
1 =0 (P157) ωL
ω0 =
谐振频率
1 (P151) LC 1 2π LC
(P151)
ωp =
1 LC (P157) 1 2π LC
(P157)
f0 =
特性阻抗
fp =
ρ=
共振系数
L C (P151) ρ 1 L = (P151) R R C Qp =
̇ = U∠0° U A
̇ = U∠ − 120° = α 2U ̇ U B A
̇ = U∠ − 240° = U∠120° = αU ̇ 。其中 α = 1∠120° = − 2 + j 2 U C A
̇ +U ̇ +U ̇ = 0 (P163~164) 2.对称三相电源三电压之和恒等于 0.即 U A B C
̇ = RI ̇ 或U ̇ = RI ̇ (P99) 8.电阻元件的相量形式: U ,电阻元件的相量图( P100) m m ̇ = jω L I ̇ ,电感元件的相量图( P101) ̇ = jω L I ̇ 或U 9.电感元件的相量形式: U m m ̇ = 10.电容元件的相量形式: U m 1 ̇ ̇= 1 I ̇ ,电容元件的相量图(P103) Im 或U jω C jω C
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

《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第一章直流电路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电荷的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用来衡量,其定义式是。
我们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
2.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10A,经过2min时,通过这个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
3.单位换算:5mA= A;10kA= A。
4.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叫。
5.衡量电场力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叫,其定义式为。
6.电位是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电压是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
7.电压的正方向规定为。
8.电源是把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常用电源有、等。
9.在电源内部,电源力做了18J的功,将10C电荷量的正电荷由负极移到正极,则电源的电动势是;若要将15C电荷量的电荷由负极移到正极,则电源力需做的功。
10.导体对的阻碍作用叫,在国际上通用字母表示,单位是。
11.电阻是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还跟有关系。
12.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4,横截面积之比为2:3,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13.把一根铜导体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其电阻值变为原来的倍。
14.把一根铜导体剪成相等的2段,然后将它们的两端并接在一起,其电阻值变为原来的倍。
15.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若导体两端电压是8V,则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16.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5A,导体的电阻为,当电压改变为8V时,电阻是。
17.有一闭合电路,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0.5Ω,负载电阻R=11.5Ω,则通过电路的电流为,负载两端的电压为。
负载短路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负载两端的电压为。
18.一只100kΩ的电阻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10mA,则其额定功率为。
19.额定值为“220V 100W”的白炽灯,灯丝的热态电阻为。
如果把它接到110V的电源上,它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20.一个标有“220V 800W”的电烤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其电热丝阻值为,电烤箱消耗的功率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技术基础-总复习一、填空1、某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某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不一致,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某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P=UI ,当p>0时,该元件为 负载型,p<0时该元件为电源型。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节点数为4、支路数为6。
题45、对于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时,可列出n-1个独立的KCL 方程,列出b-(n-1)个独立的KVL 方程。
6、当参考点改变时,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将改变 ,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值将不变 。
7、电压的实际方向是从高电位点指向 低电位点。
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0U =∑。
如果所示电路Uab= 33111222R I R I U U R I S S --+-。
题89、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0=∑I 。
若注入节点A 的电流为5A 和-6A ,则流出节点的电流I= -1 A 。
10、一个内阻为0.5Ω,US 为2V 的实际电压源,等效成实际电流源时,S I = 4 A ,0R = 0.5 Ω。
11、一个内阻为0.2Ω,S I 为10A 的实际电流源,等效成实际电压源时,US= 2 V ,0R = 0.2 Ω。
13、幅值、频率、初相位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14、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是电压 超前 电流90º(填超前,滞后)。
15、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是电压滞后电流90º(填超前,滞后)。
16、电感元件在直流电路中可视为短路。
17、电容元件在直流电路中可视为阻碍、开路。
18、RLC 串联电路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谐振,其条件是 或 。
19、RLC 串联电路在一定条件会发生谐振时的谐振频率是。
20、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
21、二极管按照极性可以分为 NPN 型和PNP 型。
22、晶体管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次称为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23、稳压二级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
24、光敏电阻器的特点是其电阻值与入射光线的强弱成反比(填正比,反比)。
25、电阻器的作用是限流、降压、分压。
26、电阻值的标示方法有直标法和色环法。
二、选择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关系式为( B )。
U(A )RI E U -= (B )RI E U += (C )RI E U +-=2、图示为一族独立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其中理想电流源的外特性曲线是( A )。
3、图示为一族独立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其中理想电压源的外特性曲线是( A )。
4、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之间( B )(A) 有等效变换关系 (B)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 有条件下的等效变换关系5、如图,由欧姆定律得,Uba=-(-6)×5,其中括号内的负号表示( B )。
(A )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B )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C )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6、已 知 图 1 中 的 US1 = 6 V ,IS1 = 3 A 。
用 图 2 所 示 的 等 效 理 想 电 流 源 代 替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该 等 效 电 流 源 的 参 数 为( A ) 。
C f L f π=π212f =CL X X =U A B S1I S1I S图 1图 2B A +(A ) -3 A ; (B )IS1 = 6 A ; (C )IS1 = 3 A7、已 知 图 1 中 的 US1 = 4 V ,IS1 = 2 A 。
用 图 2 所 示 的 理 想 电 压 源 代 替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该 等 效 电 压 源 的 参 数 US 为 ( A )。
(A) -4 V (B) 4 V (C) 2 V图 1图 2U I S1S1U SB A BAB ++8、已知图示电路中的US1 = 6 V ,IS1 = 3 A ,电阻R1 和R2消耗的功率由( B )供给。
(A )电压源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9、图 示 电 路 中,对 负 载 电 阻 RL 而 言,点 划 线 框 中 的 电 路 可 用 一 个 等 效 电 源 代 替,该 等 效 电 源 是( B )。
(A) 理 想 电 压 源 (B) 理 想 电 流 源 (C) 不 能 确 定U I U IR LSS ++10、在直流电路中运用叠加定理时,不作用的电流源应( B )。
(A )短路处理; (B )开路处理; (C )保留。
11、在直流电路中运用叠加定理时,不作用的电压源应( A )。
(A )短路处理; (B )开路处理; (C )保留。
1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 B )。
(A ) u=iXC (B ) i =C dt du (C )u=C dt di13、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 B )。
(A ) u= iX l (B ) u=L dt di (C )i=L dt du14、()5sin(31430)u t t V =+︒与()3sin(31415)i t t A =-︒的相位差是( B )。
(A)15º (B) 45º (C) -45º15、已知()5sin(31430)u t t V =+︒和()3sin(31415)i t t A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电压超前电流15º (B) 电压超前电流45º (C) 电流滞后电压45º16、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 B )。
(A ) 韦[伯] (Wb ) (B )特[斯拉] (T ) (C )伏秒(V.s )17、磁通势的单位是( C )。
(A ) 韦[伯] (Wb ) (B )特[斯拉] (T ) (C )安培(A )18、在面关于电感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电感器的感抗与电感量无关。
(B)电感器的感抗与频率和电感量有关。
(C)电感器的感抗与频率和电感量无关。
19、在面关于电容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电容器的容抗与电容量无关。
(B)电容器的容抗与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C)电容器的容抗与频率和电容量无关。
20、可变电阻器的动片引脚数为( A )。
(A)1根 (B) 2根 (C) 3根21、可变电阻器的定片引脚数为( B )。
(A)1根 (B) 2根 (C) 3根答案:BAABB, ABBBB, ABBBA, BCBBAB三、判断1、电流相等的两个元件必属串联,电压相等的两个元件必属并联。
( X )2、电压的实际方向为由高电位端指向低电位端。
( )3、KCL 可以推广应用于假想的闭合回路。
( X )4、计算功率时不可以应用叠加定理。
( )5、叠加定理既适用于线性电路,也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 X )6、在串联谐振电路中,谐振频率与电阻、电感、电容的大小都有关系。
( X )7、电容元件是耗能元件。
( X )8、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也不可以等效变换。
( )9、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对其外电路与内部来说都是等效的。
( X )10、物质的导电能力用电阻率来衡量。
( )11、电容器的电容量与其两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 )12、电容器的电容量与其两极板间的相对面积成反比。
( X )13、当压敏电阻器的外加电压达到其临界值时,其电阻值会急剧变小。
( )14、可变电阻器的标称阻值是指某一个定片引脚与动片引脚之间的最大阻值。
()15、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都可以通过电容器。
( X )16、KVL 可以推广应用再任一封闭面中。
( X )17、当参考点改变时,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将不变。
( X )18、计算电压和电流时都可以应用叠加定理。
19、电感元件在直流电路中可视为短路。
20、可变电阻器的标称阻值是指两个定片引脚之间的电阻。
()21、电容器的容抗与交流电的频率有关,与电容的大小无关。
(X )22、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之间在一定条件可以等效变换。
(X )23、当压敏电阻器的外加电压达到其临界值时,其电阻值会急剧变大。
(X )24、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阻值与温度变化成正比。
( X )答案:1、3、5、6、7、9、12、15、16、17、21、22、23、24是错的,其余是对的。
四、简答(结合课件)1、Uab是否表示a端的电位高于b端的电位,为什么?如果规定Uab为电压的正方向,这就表示a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
电压的正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也就是正电荷运动方向,正电荷越靠近负极,其电位越低2、为什么变压器和电机的铁心材料选用铁磁性材料?软磁材料的磁导率较高,故用以制造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3、简述二极管的导通条件。
1、给二极管正极加的电压高于负极电压,即二极管加上正向偏置电压。
2、正向偏置电压大到一定程度,对于硅二极管而言为0.6v。
4、二极管的截止条件。
给二极管加上反向偏置电压,也即二极管正极加的电压低于负极的电压5、半导体材料与导体、绝缘体相比的特点?(1)电阻率的大小受到杂志含量多少的影响极大,如:硅。
(2)电阻率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大,如:纯净硅与温度6、简述光电二极管与晶体二极管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均具有一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不同点:光电二极管有一个透明的窗口,以便使光线能够照射到PN结上。
7、简述可变电阻器的选配(更换)原则。
(1)标称阻值相同或相近(2)只要安装条件允许,卧式、立式可变电阻器之间可以互换。
(3)如果换上的可变电阻器其标称阻值比原来的大也可以使用只是动片调节的范围小;如果换上的可变电阻器其标称阻值比原来略小些,则可再串联一只适当阻值的普通电阻器。
8、光电三极管与晶体三极管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均具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不同点:光电三极管的基极受光信号的控制。
9、写出稳压二极管、热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的文字符号和电路符号。
(1)稳压二极管1、文字符号:DW2、电路符号(2)热敏电阻器1、文字符号:RT2、电路符号 (3)光敏电阻器1、文字符号:R2、电路符号(4)压敏电阻器1、文字符号:RV2、电路符号10、电感器的选配原则。
(1)电感器损坏后,一般要尽力修复,因为电感器的配件并不丰富。
(2)对于电源电路中的电感器,主要考虑最大工作电流,应该不小于原电感器的 工作电流,大些是可以的。
另外,电感量大些可以,小了则会影响滤波效果。
(3)对于其他电路中的电感器的电感量要求比较严格,应用同型号、同规格的更换。
五、计算掌握课上讲的题型。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