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电工技术基础复习范围
电工基础复习提纲

《电工基础》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电路基础与基本测量(简单直流电路)一、考纲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要求”中用字母A、B、C、D标出,A、B、C、D的含义如下:A. 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够说出知识的要点、大意,在有关问题中能识别和直接使用;B. 理解所列知识的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在分析、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运用;C. 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D. 重点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熟练、灵活地运用。
说明:2011年高考中本单元总分13分,占15.1%;2012年高考总分8分,占8.5%;2013年高考本单元总分22分,占19.6%.二、 知识网络三、 易混概念1、 电阻R 与电阻率ρ2、 电压U 与电位v3、 电动势E 、路端电压U 与内电压U 内4、 电功W 与电热Q5、 电功率P 电与热功率P 热四、 方法与技巧1、 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2、 电路中的能量转换3、 电源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4、 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和分析5、 电流表的改装与使用6、 电压表的改装与使用7、 多用电表的使用8、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9、 常用电阻器的识读 10、兆欧表的使用 11、导线线头的连接五、 例题分析例1 如下图所示,已知可变电阻器滑动触点C 在AB 的中点,则电路中电阻R 两端的电压()。
(C )A 、等于AB U 21 B 、大于AB U 21C 、小于AB U 21D 、等于AB U例2 如图2所示,三只白炽灯A 、B 、C 完全相同。
当当开关S 闭合时,白炽灯A 、B的亮度变化是()。
(B ) A 、A 变暗,B 变亮 B 、A 变亮,B 变暗 C 、A 、B 都变暗 D 、A 、B 都变亮例3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
(I=0.25A,U=-310V)图2例4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动势E1=18v,E3=5v,内电阻r1=1Ω,r2=1Ω,外电阻R1=4Ω,R2=2Ω,R3=6Ω,R4=10Ω,电压表的读数是28v。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一、电工技术基础1. 电路基础- 电路定义:电流的路径,由电源、导线、负载和开关组成。
- 欧姆定律:电压(V)、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V = I * R。
- 基本电路类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
2. 电源- 直流电源(DC):电压和电流方向恒定的电源。
- 交流电源(AC):电压和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源。
- 电池、发电机、变压器等都是常见的电源设备。
3. 导线与连接- 导线材料:铜、铝等,具有低电阻率。
- 导线规格:根据负载电流选择合适截面积的导线。
- 连接方式:焊接、压接、螺栓连接等。
4. 负载- 电阻性负载:如电热器、电阻器。
- 电容性负载:如电容器。
- 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
5. 开关与控制- 开关类型:单刀单掷、单刀双掷、三刀双掷等。
- 控制元件:继电器、接触器、定时器等。
二、电子技术基础1. 电子元件- 被动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
- 主动元件: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 半导体材料:硅、锗等。
2. 数字电子基础- 数字信号:二进制信号,0和1表示低电平和高电平。
- 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 触发器: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等。
3. 模拟电子基础- 放大器:运算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 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
- 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
4. 电子测量与测试- 测量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 测试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
5. 电子电路设计- 电路原理图设计:使用绘图软件绘制电路图。
- PCB布局:电路板设计,包括元件布局和走线。
- 电路仿真:使用软件模拟电路工作情况。
三、安全与维护1. 电工安全- 遵守电气安全规范。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
2. 电子设备维护- 清洁电路板和元件。
- 定期更换老化元件。
- 存储环境要求:防潮、防尘、防静电。
电工技术基础总复习

总复习一、基本概念1.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正方向)电压、电流方向一致——电流沿着电位降的方向2.电路的功率及其判别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一致,P =UI ,不一致P =-UI3.KCL 、KVL规定正方向,选定循行方向。
4.无源电路元件电压、电流方向一致iR u = t u Ci C C d d = ti L u L L d d = 5.有源电路元件 电源(理想电源) S S i i u u == 不能互换电源模型(实际电源) SS S S R U i i iR u u -=-= 两种电源模型可以等效互换6.电路的工作状态通路 开路 I =0 短路 U =07.额定值额定电压、电流、功率 N N N P I U二、基本方法 1.支路电流法——规定正方向,列写独立的电压、电流方程2.叠加原理——正确除源,叠加时注意分变量与原变量的参考方向是否一致。
⋅⋅⋅++=⋅⋅⋅++=12111211 i k u k i i k u k u3.网络的化简——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串联支路和并联支路的判断4.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划分网络,求等效电源和等效电阻5.非线性电阻电路——线性电路利用戴维宁定理等效化简,非线性部分利用图解法表示,动态电阻、静态电阻三、交流正弦电路1.正弦量(瞬时值)的三要素——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2.相位差 超前、滞后、同相、反相3.有效值、最大值表示及其相互关系U U 2m =4.相量表示法——代数式、指数式、极坐标式,几种方法的互换,和瞬时值的关系。
5.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R 、L 、C )6.KCL 、KVL 相量形式7.复阻抗的定义、阻抗、阻抗角8.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9.交流电路的功率——视在功率UI S =、有功功率ϕcos UI P =、无功功率ϕsin UI Q =、功率因数ϕλcos =10.电路的谐振——电压、电流同相位,等效复阻抗的虚部为零,无功功率为零四、三相电路1.电源的相电压、线电压相量表达式及相互关系︒+==30 3p p ϕϕl l U U2.负载的(相)电压和电源电压的匹配3.负载(相)电流、线电流相量表达式及相互关系︒-==30 3p p ϕϕl l I I4.三相功率——两种表达方式 ϕϕcos 3 cos 3p p I U P I U P l l ==五、非正弦周期信号1.平均值2.有效值 22120U U U U n +⋅⋅⋅++=3.平均功率n n n I U I U I U I U I U P ϕϕϕϕcos cos cos cos 33322211100+⋅⋅⋅++++=4.感抗、容抗 Cn X L n X C L ωω1 ==六、电路的暂态分析1.三要素法τf(f∞0())+2.初值、时间常数的求解七、磁路与变压器1.安培环路定律、磁路欧姆定律2.变压器变压、变流、变阻抗功能3.损耗和效率铁损:涡流和磁滞损耗损耗:铁损和铜损4.额定值额定线电压——分子为高压,分母为低压380V/220V 额定线电流、额定容量八、电动机1.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n1,磁对数,磁极数2.电动机(转子)的转速n3.转差率s4.额定转矩5.最大转矩6.起动转矩7.降压起动方法8.单相电动机的起动方法9.电动机的额定数据。
电工考试简要复习提纲2014

高压电工实操考试简要复习提纲一、检修安全用具的检查与使用1、什么叫检修安全用具?它包括哪几种?在检修作业中用以保证人身安全的一类用具称检修安全用具。
包括地线组、遮拦、标示牌等。
2、对验电器有哪些要求?使用前有哪些要求是?必须电压等级相符、试验合格、有效期内。
检查发光信号正常,在带电部位检测正常后方可使用。
3、验电工作由谁做?对验电工作有哪些要求?由值班员完成,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低处,后验高处,先验近处,后验远处。
二、检修安全用具的检查与使用1、什么叫检修安全用具?它包括哪几种?在检修作业中用以保证人身安全的一类用具称检修安全用具。
包括地线组、遮拦、标示牌等。
2、对临时接地线有哪些要求?使用前应做哪些检查?采用25平方毫米带透明软铜线,绝缘棒试验合格,有组别号码,附件完好齐全。
3、挂临时接地线应由谁作?对挂临时接地线有哪些要求?由值班员完成,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先接低处,后接高处。
三、检修安全用具的检查与使用1、什么叫检修安全用具?它包括哪几种?在检修作业中用以保证人身安全的一类用具称检修安全用具。
包括地线组、遮拦、标示牌等。
2、标示牌有几类?几种?各是什么?标志牌4类,7种,包括禁止类、警告类、准许类、提醒类;3、说明禁止类和提醒类标示牌的用法及悬挂的数量?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允许类标示牌?禁止类挂在一经合闸就可以把电送到施工线路、设备的隔离开关的操作手柄上。
禁止类标示牌与工作小组数相同。
提醒类标示牌与地线组数量相同。
允许类:“已接地”挂在地线组电源侧操作手柄上。
四、绝缘安全用具检查与使用1、什么叫绝缘安全用具?它包哪几类?每类有哪些种?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的工具称绝缘安全用具。
可以分为两类。
用具本身的绝缘强度足以抵抗电器设备运行电压的,称基本绝缘安全用具;如低压中带绝缘柄的工具、绝缘手套等。
高压中的验电笔、绝缘拉杆等。
用具本身的绝缘强度不足以抵抗电器设备运行电压的,称辅助绝缘安全用具;如低压中绝缘垫、绝缘鞋绝缘台等。
《电工技术基础》考试说明4

《电工技术基础》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以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志平主编)所学的内容为范围,着重考查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直流电路基础知识1.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阻、电能、电功率等基本概念,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和单位换算。
2.掌握欧姆定律,能应用欧姆定律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理解电源最大输出功率定理,能计算。
(二)直流电路1.掌握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电路特点,会计算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
2.了解电压表和电流表扩大量程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计算简单电路中某点的电位。
4.理解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
5.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两个网孔电路的支路电流。
6.了解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7.了解戴维宁定理。
(三)电容器1.理解电容器和电容的基本概念。
2.理解电容器的参数及意义。
3.掌握电容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能根据要求正确选择利用电容器串联、并联方式获得合适的电容。
4.了解电容器的电场能。
(四)磁与电磁1.了解磁场、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场强度、磁导率等基本概念。
2.掌握电流的磁效应,会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长直导体和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3.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会应用左手定则判断电磁力的方向。
4.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会应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5.了解电感的概念和主要参数。
6.了解同名端的概念。
(五)正弦交流电路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概念,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理解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波形图和相量图表示方法。
3.掌握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关系。
4.掌握RL串联、RC串联、RLC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大小和相位关系,能进行简单计算。
5.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会简单计算;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点汇总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点汇总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
2.电路的状态:通路(闭路)、开路(断路)、短路(捷路):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3.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形成条件(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4.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 = tq 5.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R = ρ Sl 6.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增大。
少数合金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用于制造标准电阻器。
超导现象:在极低温(接近于热力学零度)状态下,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7.电能:电场力所做的功即电路所消耗的电能W = U I t 。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1度 = h k W 1⋅ = 3.6 ⨯ 106 J8.电功率:在一段时间内,电路产生或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值。
P = tW 或P = U I 9.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Q = I 2 R t10、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用符号E 表示。
(1)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2)电动势方向: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
11、电动势与外电路电阻的变化无关,但电源端电压随负载变化,随着外电阻的增加端电压增加,随着外电阻的减少端电压减小。
当外电路断开时,R 趋向于无穷大。
I = 0,U = E - I R 0 = E ;当外电路短路时,R 趋近于零,I 趋向于无穷大,U 趋近于零。
电工基础知识点复习(整理by:南林小子)

̇ =U ̇ ,U ̇ =U ̇ ,U ̇ =U ̇ 。若只看 7.三角形电源,线电压与相电压是一致的。即 U AB A BC B CA C
大小,有 U l = U p (P166)
7.步骤:求开路电压 uOC ,再求等效电阻 R0 ,画戴维南等效电路。若电路中有受控源,应
用外加电源法求等效电阻 R0 .(P69) 【重点】
8.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当负载电阻与给定的含源二端电阻网络的内阻 R0 相等时,负载获得
2 uOC p= 4 R0 .(P71) 最大功率。有时把这一结论称为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负载吸收的最大功率为
X = ω0 L −
谐振角频率
1 =0 ω 0C (P150)
B = ωC −
1 =0 (P157) ωL
ω0 =
谐振频率
1 (P151) LC 1 2π LC
(P151)
ωp =
1 LC (P157) 1 2π LC
(P157)
f0 =
特性阻抗
fp =
ρ=
共振系数
L C (P151) ρ 1 L = (P151) R R C Qp =
̇ = U∠0° U A
̇ = U∠ − 120° = α 2U ̇ U B A
̇ = U∠ − 240° = U∠120° = αU ̇ 。其中 α = 1∠120° = − 2 + j 2 U C A
̇ +U ̇ +U ̇ = 0 (P163~164) 2.对称三相电源三电压之和恒等于 0.即 U A B C
̇ = RI ̇ 或U ̇ = RI ̇ (P99) 8.电阻元件的相量形式: U ,电阻元件的相量图( P100) m m ̇ = jω L I ̇ ,电感元件的相量图( P101) ̇ = jω L I ̇ 或U 9.电感元件的相量形式: U m m ̇ = 10.电容元件的相量形式: U m 1 ̇ ̇= 1 I ̇ ,电容元件的相量图(P103) Im 或U jω C jω C
电工复习范围

2012年天府矿业公司职业技能竞赛煤矿维修电工复习大纲天府矿业公司一、参考书1 、《电工基础》、朱永金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 、《电子技术基础》、李建新、徐军、张晓虎编写。
3 、《电子测量与仪表》、伍湘彬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5 、《安全用电》,王兆晶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6 、《矿井维修电工》。
7 、《矿井供电》。
李荣生编8 、《PLC与变频器快速入门与实践》,岂兴明编9 、《煤矿安全规程》。
二、理论复习大纲。
1 、电工基础①电阻串、并、混联、②直流电路计算、③全电路欧姆定律④电功、电功率、⑤交流电路基本物理量、⑥电磁和电磁感应、⑦三相交流电路、⑧三相负载连接方式。
2 、电子技术基础①半导体二极管、②半导体三极管、③静态工作点的设置、④直流整流电路、⑤直流稳压电路、⑥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3 、电子测量仪器①电子测量基础知识、②分流噐的计算方法、③电流表与电压表、④万用表及测量方法。
4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①常用低圧电器及其安装、检测与维修、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转控制线路及调试方法、③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及调试方法、④顺序控制与多地控制线路、⑤降压启动与星、三角形控制线路。
5 、矿井供电①矿井供电系统、②釆掘工作面供电系统、③井下供电安全的要术与规章制度、④矿用电气防爆设备、⑤矿井供电安全技术、⑥采区电网漏电保护。
6 、安全用电①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②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③电气际雷与接地、④电气火灾的防止、⑤电工安全用电常识。
7 、①可编程控器制组成及工作原理、②PLC编程器件、③编程器的使用基本指令、④编程方法、⑤变频器的基本知识、⑥通用变频器的基本应用。
8 、煤矿井下安全规程①井下电工操作规程、②井下配、送电规程、③防爆隔爆规程、④用电设备检修規程。
三、复习内容、一、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例1:一个100W的灯泡接在220V的电源上,已知灯泡点亮时的电阻为484欧,求流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解:由部分欧姆定律得:I灯=U灯/R灯=220/484≈0.6A2 、全电路欧姆定律例如:已知电源电动势E=24V,内阻r=4欧,负载电阻R=20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电工技术基础考试复习范围及考试类型一、复习范围: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第一节:电路和电路模型: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功率的分析;电源与负载的判断 第二节:电路元件 : 电阻、电感、电容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电源的电压、电流关系及等效 第三节:基尔霍夫定律 :KCL 、KVL 的方程列写及计算 第四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简单的电位分析1、 下图电路中,已知U S =3V ,I S =2A ,R =3Ω,则b 点的电位是: A :3V ;D :无法确定。
2、如图1.1 A :-2V ; B :10V ; C :6 V ; D :12V 。
3、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A 点的电位为:A :-12V ;B :-8V ;C :8V ;D :12V 。
4、电路如图1.2所示,则8V 电压源发出功率等于:A: 32W ; B: -32W ; C: 16W ; D: -16W 。
5、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U S =6V ,I S =5A ,R=2 ,电压源U S 的工作状况是: A :吸收功率12W ; B :发出功率12W ; C :吸收功率30W ; D :发出功率30W 。
6、额定值为“220V 、100W”和“220V 、25W” 的两盏白炽灯,将其串联后接入220V 工频交-U SI Sa b +Rc流电源上,其亮度情况是:A :100W 的灯泡较亮;B :25W 的灯泡较亮;C :两只灯泡一样亮;D :不能确定。
7、下图电路中,按照标出的参考方向U ab 应该是:A :U ab =-U 1+U 2+I 1R 1-I 2R 2-I 3R 3;B :U ab =U 1-U 2+I 1R 1-I 2R 2-I 3R 3;C :U ab =-U 1+U 2-I 1R 1+I 2R 2+I 3R 3;D :U ab =U 1-U 2-I 1R 1+I 2R 2+I 3R 3;8、如图1.4,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AB U 为:A :20V ;B :12V ;C :8V ;D :10V 。
4A B图1.5ZZAB CAA A图1.4–B9、在上右图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端的电压U 为: A :4V ; B :5V ; C :10V ; D :15V 。
10、某电压源外接100Ω电阻时输出电压是20V ;外接200Ω电阻时输出电压是30V ;则该电源的内阻是:A :50Ω;B :100Ω;C :200Ω;D :无法确定。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第一节:支路电流法 : 支路电流分析法的思路及方程列写 第二节:弥尔曼定理 :结点电压分析法的思路及弥尔曼定理的应用 第三节:叠加定理 :叠加定理的内容及应用第四节:戴维宁定理及诺顿定理 :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及应用,最大功率传输1、某电路有4个节点和7条支路,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独立的KCL 方程和KVL 方程的数目分别为:A :2个和3个;B :3个和3个;C :3个和4个;D :4个和7个。
2、如图1.3所示,N 为无源网络,当2A, 4V S S i u ==时,6V O u =;4A, 2V S S i u ==时,3V O u =;则6A, 6V S S i u ==时,O u 为:A :3V ;B :9V ;C :6V ;D :12V 。
第三章: 电路的瞬态分析第一节:概述 :换路;瞬态过程;时域分析法的思路第二节:初始值和稳态值的确定 :初始值的计算;换路定则;稳态值的计算 第三节:一阶电路的瞬态分析:零输入、零状态、全响应的概念及分析 第四节: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一阶直流激励下的三要素分析法第五节:瞬态过程的应用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电路结构、条件及输入输出波形 1、下图所示的电路已处于稳态,则流过电感的电流I L 等于: A :0A ; B :-4A ; C :4A ; D :-6A 。
2、下图所示的电路已处于稳态,则电容两端的电压U 等于:A :12V ;B :-12V ;C :10V ;D :-10V 。
+–3、在某RC 串联电路中,电容电压的变化规律如下式所示:5()5(1)t C u t e -=+,则电容的初始电压为:A :-5V ;B :0V ;C :5V ;D :10V 。
4、在某RC 串联电路中,电容电压的变化规律如下式所示:5()5(1)t C u t e -=+,如果R =100K Ω,则电容值为:A :2μF ;B :5μF ;C :20μF ;D :50μF 。
5、RC 串联电路,τ=RC 。
当输入信号为方波,T 为周期,则电路构成微分电路的条件是: A :τ>>2T ,输出0u 取自于电阻; B :τ<<2T ,输出0u 取自于电阻; C :τ>>2T ,输出0u 取自于电容; D :τ<<2T,输出0u 取自于电容。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第一节: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正弦量的三要素;瞬时值、有效值和最大值;同频率的正弦量的相位差第二节: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有效值相量及向量图第三节:R 、L 、C 的交流电路:电阻、电感、电容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有效值关系和相位关系第四节: RLC 串联的交流电路分析第五节:阻抗的串并联 :阻抗的串并联及分压、分流公式第六节:功率因数的提高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符号、计算及单位;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的提高问题第七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1、正弦电压V t u )45314sin(1000--=, 则描述错误的是:A :Hz f 50=;B :V U m 100=;C :V U 7.70=;D :045-=ψ。
2、已知正弦电压的频率为50Hz ,有效值相量表示为2=∙U ,则其时间表达式为:A :)30314sin(2)( +=t t u V ;B :)3050sin(2)( +=t t u V ;C :)30314sin(22)( +=t t u V ;D :)3050sin(22)( +=t t u V 3、已知U=-10∠30O V ,f =50Hz ,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A :ω=314rad/S ;B :U m=-14.1V ;C :U =10V ;D :ψ=-150O 。
4、 正弦交流电路中,理想电容元件容抗X C =2Ω,流过的电流I=6A ,其有功功率为: A :-12w ; B :-24w ; C :0 w ; D :-72 w 。
5、电压V t u 100sin 10=和电流A t i 100cos 2=为某一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关联方向),则该元件可能是:A :纯电阻元件;B :纯电感元件;C :纯电容元件;D :感性负载。
6、在某个R 、C 、L 串联交流电路中,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 :L C R X X Z =++; B :L C U RI X I X I =++; C :R L C U U U U =++; D :I Z U =。
7、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 V )6(sin 2100πω+=t u ,电流A )6(sin 210πω+=t i ,s rad /1000=ω,H L 1=,则R ,C 分别为:A :10Ω,1μF ;B :0.1 Ω,1000μF ;C :10Ω,1000μF ;D :0.1 Ω,100μF 。
8、在上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 :C L X X R U I -+= ; B :LC X X R UI -+= ;C :222CLX X R U I -+=; D :22)(C L X X R U I -+=。
9、 R 、L 元件串联后接入交流电源,其R 、L 元件两端电压分别为6V 和8V ,则电源端电压是:A :-2V ;B :2V ;C :10V ;D :14V 。
10、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某负载的有功功率P=1000W ,无功功率Q=577var ,则该负载的功率因数为:A :0.5;B :0.577;C :0.707;D :0.866。
11、在R ,L 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R=40Ω,X L =30Ω,电路的无功功率Q=480var ,则视在功率S 为:A :A V ⋅866;B :A V ⋅800;C :A V ⋅600;D :A V ⋅700。
12、日光灯电路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提高其功率因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日光灯的功率因数得到提高; B :日光灯的工作状态将被改变; C :日光灯的工作状态将不变; D :总电路的功率因数将不变。
第五章: 三相电路 第一节:三相电路第二节: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负载对称和不对称的电压、电流关系 第三节: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负载对称和不对称的电压、电流关系 第四节:三相电路的功率1、负载三角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相序C B A →→,若线电流A )30sin(35A ︒+=t i ω,则相电流AB i 为:A :A sin 5t ω;B :A sin 35t ω;C :A )60sin(35︒+t ω;D :A )60sin(5︒+t ω。
2、图1.5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线电压U L =220V ,各电流表的读数均为3.8A 。
当BC 相负载断开时,图中各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 :A 1 = A 2 = A 3 = 3.8 A ;B :A 2 = A 3 = 3.8 A ;C :A 2 = A 3 = 2.2 A ;D :A 1 = A 2 = A 3 = 2.2 A 。
A+_12VA B图1.5A图1.43、对于△形联接负载对称的三相电路,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A :U L =U P ; B :I L =I P ; C :P =3U P I P cosψ; D :S =3U P I P 。
第六章: 铁心线圈与变压器第一节:交、直流铁心线圈电路:第二节:变压器 :变压器的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1、一台单相变压器I 1=0.368A ,N 1=1000匝,N 2=100匝,变压器二次绕组的输出电流I 2为: A :0.368A ; B :3.68A ; C 、0.0368A D :36.8A 。
2、一台变压器U 1=220V ,N 1=100匝,N 2=50匝,则U 2为: A :110 V ; B :440 V ; C :220 V ; D :50 V 。
3、一理想变压器,二次侧接阻抗为10Ω的负载,要求归算到一次侧的等效负载为1K Ω,则变压器的变比为:A :10;B :100;C :10;D :100二、考试题目类型:一:单项选择: 二:分析计算:电阻电路分析、瞬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基础分析、三相电路分析、变压器工作原理 1、在图示电路中已知:R 1=1Ω,R 2=R 3=2Ω,I s=4A ,U s 1=20V ,U s 2=12V ,计算通过电压源U s 2的电流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