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
大型红色舞剧《铁道游击队》审美评析

大型红色舞剧《铁道游击队》审美评析《铁道游击队》是一部具有浓郁革命色彩的大型红色舞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首先,从艺术形式上看,该舞剧巧妙地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出了革命时期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底蕴。
在音乐上,舞剧的选曲精妙,流传至今的《东方红》、《打靶归来》等经典曲目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配合精湛的舞蹈动作和鲜明的形象塑造,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张力。
在舞蹈上,舞剧采用了极具表现力的芭蕾舞和现代舞等多种舞蹈形式,使整个舞剧具有了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历史底蕴和时代特征。
此外,舞剧的舞美设计也非常出色,灯光、道具、服装等都紧密与情节和角色的塑造相结合,为整个舞剧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
其次,从文化价值上看,该舞剧突出了革命时期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和行为艺术,弘扬了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整个舞剧通过深刻而生动的人物塑造,让观众了解了许多铁道游击队员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和革命历程,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进程,并在情感上得到了极大的共鸣。
舞剧通过描绘革命英雄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为发展和繁荣的民族精神。
整个舞剧涵盖了广泛的文化内容和价值观,唤醒了人们对于革命的民族精神和献身精神的感悟和追求。
综上所述,摧毁铁路抗战、献身时局的铁道游击队员的故事是一段极具震撼力和思想性的历史事件。
而《铁道游击队》这部舞剧它巧妙地将这段历史通过表演形式呈现出来,让观众从视觉和情感上同时感受到了革命时期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和行为艺术,弘扬了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这种把革命时期的理念、人物、文化表现在艺术形式中的做法,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一种回顾,也是对中国艺术历史的一种丰富和完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珍视。
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

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献礼建军83周年,总政歌舞团积57年艺术积淀,于2010年"八一"期间在国家大剧院以一流的制作班底、一流的创作团队、一流的演出阵容、一流的视听呈现,隆重推出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
该剧改编自刘知侠的同名小说,以舞剧的形式,艺术表现红色经典文学名著《铁道游击队》,在舞台上波澜壮阔地展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敌入侵的斗争历程。
主题厚重、气势恢弘该剧首次以舞剧的形式,艺术展现红色经典文学名著《铁道游击队》,在舞台上波澜壮阔地展示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敌入侵的斗争历程,浓墨重彩地描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的英雄群像。
艺术再现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和空前民族团结,历经艰辛而最终赢得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赢得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人民永远值得纪念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豪迈战斗里程。
班底一流、享有盛誉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荟萃了全国一流的制作班底:该剧艺术总监由彭丽媛担任;总策划由张千一、张方军、王玉祥、赵季平担任;策划由李社、赵大鸣、杨笑阳担任;音乐总监由享誉中外的曾创作了《黄土地》、《大阅兵》、《红高粱》、《霸王别姬》等众多经典电影音乐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担任;舞台文学剧本由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剧目奖的著名编剧赵大鸣担任;总编导由著名青年舞蹈编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编导、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核心创意组成员杨笑阳担任;舞美总设计、灯光总设计、服装总设计分别由曾担任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舞美总设计、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灯光设计师、大型音乐舞蹈《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服装总设计的沈庆平、杨卫东、姜小明担任;此外,蜚声京城的北京"红凤凰"服装工作室创建者,著名服装定制设计师顾林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造型总设计莽姗姗分别担纲服装艺术指导和造型总设计,我团著名青年作曲家赵麟的音乐才思也为舞剧增添亮点。
红色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

红色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杂谈分类: 红色光影红色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连大中文101 江笑宇90后的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不曾经历战争,只能从书本影视上了解一点战争历史.最让我喜欢的战争题材是抗击外来侵略者,尤其是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机智勇敢,壮烈不屈,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电影《铁道游击队》,就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1956年拍摄的《铁道游击队》,虽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是,50年代能够拍摄出如此佳作,实属不易.而今观赏,依然扣人心弦、引人入胜.难怪父辈们反复观看,喜爱有加.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根据同名小说拍摄的.小说《铁道游击队》不是凭空杜撰的故事,而是发生在抗日时期的真实传奇.铁道游击队,是从百姓中走来的抗战特种队伍,是时期活跃在现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为主要区域的抗日武装.其传奇般的英勇事迹及影响,在全国及世界留下光辉篇章.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铁道游击队由苏鲁支队任命为队长,任政委,为副队长.铁道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截列车、打洋行、毁铁路、炸桥梁、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令日伪闻风丧胆.铁道队还成功护送、陈毅、等领导人以及千余名抗日将士过境.被肖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 1945年10月,在枣庄和临城的1000多日军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击武装投降.这是有史以来军事受降中十分罕见的一幕.电影《铁道游击队》剧情简介: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带领的铁道游击队,活跃于山东临城、微山湖一带的铁路线上.他们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当地百姓称之为“”.日本侵略军小林部队及其特务队长冈村视飞虎队为心腹之患,千方百计进行围剿.刘洪在战斗中负伤,得到寡妇芳林嫂精心照料,两人产生爱情.不久,日军前来偷袭,刘洪、李正指挥有方,大败冈村特务队.日军恼羞成怒,四处烧杀,肆意报复.被激怒的刘洪欲在微山湖上与日军正面对阵,幸亏李正赶来及时劝阻,飞虎队实力得以保存,但李正却因此负伤.飞虎队休整后,力量壮大,在与冈村特务队的激战中,全歼敌人.可是芳林嫂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却遭敌兵逮捕.不久,抗战胜利,李正伤愈归队,率队赴临城阻遏国民党军队.北上,救出了芳林嫂,并迫使小林残部投降.电影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充满了豪情和浪漫,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全国传唱几十年而不衰,家喻户晓. 时至今日仍让人心动不已,具有着极强的感染力.欣赏电影《铁道游击队》,使我又一次感受到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抗日救国,不分老少.由铁路工人、小摊贩、矿工和流浪者组成的非正规部队,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才提高了思想,具有了组织纪律性,明确了打鬼子救中国的历史使命.其次电影情节曲折、险象环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机智勇敢,舍生忘死,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良好品质.这其中,我认为团结就是力量,也正是因为团结一心的凝聚力,才有了步调一致的号令,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看了这部红色革命电影,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才能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读后感2篇

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读后感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读后感精选2篇(一)《铁道游击队》是我最近读的一本红色经典小说,引起了我很深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这部小说描写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的英勇抗击的故事。
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通过对日寇的狡猾和残忍斗争,成功地保护了抗日根据地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民有勇气和能力保卫自己的家园。
读到小说中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和牺牲,我深深被他们的坚定意志和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惜一切的精神所感动。
其次,小说中还描写了人物间复杂多样的关系。
主人公们之间的友情和团结是他们在战斗中坚持到底的重要力量。
同时,作者也描绘了一些人物的个人欲望和私心,这些因素可能会动摇队伍的团结和战斗的目标。
通过这些描写,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和纪律对一个组织的重要性,并思考到自己在生活中要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在团体中不能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了集体的利益。
最后,小说还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精神和无私奉献。
不论是铁道游击队员们的自我牺牲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是普通百姓的勇敢抵抗和积极配合,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勇敢和坚韧不拔。
这些精神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它们激励着我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起更多的责任。
通过阅读《铁道游击队》,我对中国抗日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敬佩和钦佩那个时期的抗日人民和铁道游击队员们的英勇和毅力。
这部小说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信念,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珍惜身边的友情。
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读后感精选2篇(二)《铁道游击队》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红色经典作品,通过揭示了抗日战争时期火车游击队的斗争,展现了革命者的英勇和忠诚。
我在阅读这本书后,深受鼓舞和启发。
首先,这本书向我展现了革命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小说中的火车游击队员们,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和亲人,投身到抗日斗争的队伍中。
《铁道游击队》教案

《铁道游击队》教学内容通过《铁道游击队》,表演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表演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2、情感目标:通过表演《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体会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3、能力发展目标: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教学分析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背景资料《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影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
歌曲深刻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影片《铁道游击队》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的。
其故事梗概是: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山东枣庄一带的铁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组织了铁道游击队。
他们活跃在铁道线上,致使日本侵略者在政治上、军事上连连失败。
恼羞成怒的敌人对铁道游击队进行疯狂“围剿”,游击队员被迫转移到微山湖的岛上。
经过游击战士机智、勇敢的斗争,他们终于胜利突围。
并且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配合八路军大部队消灭了日本侵略军,获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作者简介吕其明(1930—)作曲家。
曾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上海电影制片厂创作室主任。
曾为《铁道游击队》、《红日》、《城南旧事》、《庐山恋》、《雷雨》、《焦裕禄》等影片作曲。
还曾为《孙中山与宋庆龄》、《秋海棠》、《秋白之死》等电视剧作曲。
创作有管弦乐曲《红旗颂》等。
3、音乐分析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由三个乐段组成。
歌曲的第一乐段(第1-8小节)表现了游击战士在极端艰难险恶的环境中,依然那样镇定自若、热爱生活、高度乐观。
那具有鲜明民歌色彩的旋律细腻而抒情、平静而安详,非常出色地表现了游击战士身陷重围而临危不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歌曲的第二乐段(第9-31小节),节奏变得紧凑密集,节拍也由原来的4/4拍改变为2/4拍,旋律中的跳进增多,速度加快,力度加强,形象地表现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坚定乐观、英勇善战的英雄气质,也表现了他们憎恨敌人并决心消灭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大型舞剧《铁道游击队》

大型舞剧《铁道游击队》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音响技术》》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大型舞剧《铁道游击队》排演于2010年,该剧改编自刘知侠的同名小说。
讲述了抗战时期活跃在山东枣庄微山潮一带的抗日武装力量的英勇事迹。
作为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
【总页数】1页(P99-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70.2
【相关文献】
1.情感在血脉中流动——对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的审美评析 [J], 汪
雅辉
2.大型红色舞剧《铁道游击队》审美评析\r——双人舞的重要性 [J], 吴晶
3.大型红色舞剧《铁道游击队》审美评析——双人舞的重要性 [J], 吴晶
4.情感在血脉中流动--对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的审美评析 [J], 汪雅
辉[1]
5.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的审美评析——舞剧中双人舞片段的对比分析[J], 蒋海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色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

红色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谈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每当响起这首《谈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中游击队员扒火车,炸桥梁的镜头便一一都浮现在我的眼前。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日子,重温着那一幕幕不朽的热血传奇。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是八年抗战胜利的真实写照。
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微山岛上的游击队英勇抗击日本鬼子的英雄形象。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为了尽快占领中国,加快了入侵的步伐,不断地把枪炮运往中国,他们在中国实施“三光政策”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抗击敌人,中国共产党便决定在微山湖地区组织一支游击队,任务就是破坏敌人的铁路运输。
因为他们来无踪,去无影,因此也被称为飞虎队。
这是一群令人闻风丧胆的庄稼硬汉,是一支从百姓中走出来的抗日队伍,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副队长王强的带领下,他们在鲁南铁路线上穿梭着,袭扰敌人的铁路生命线,与敌人展开周旋,配合主力部队英勇作战,他们靠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拼搏的精神,就像钢刀插入敌人胸膛,打得鬼子魂飞丧胆,多次成功的挫败了敌人的进攻。
最终,他们消灭了鲁南地区的鬼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整部电影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游击队员炸毁敌人命脉桥梁的镜头。
这次任务直接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命运,决定着微山湖上百姓的性命。
冒着敌人的重重防御,我们的游击队员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让两路火车对撞,最终取得胜利,顺利将桥梁炸毁,敌人终于投降了!成功的背后,总会有许多牺牲。
鲁汉的死去,林忠的牺牲,刘洪的险些丧命。
为了国家人民,这些英雄不惜流血牺牲。
场景相当壮观,格外荡气回肠。
??? 而影片中,让我觉得最痛快的就是以下情节:游击队长亲自出马,拿下了火车头,他用汽笛拉响了暗号,潜伏在火车上的游击队员们纷纷一跃而起,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肉搏战,有的用土琵琶敲敌人的脑袋,有的用鸡蛋砸敌人的脸,还有的赤手空拳,车上的老百姓看到后,纷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铁道游击队介绍

铁道游击队1.铁道游击队的成立1938年,山东省主要煤城枣庄被日军占领后,一些爱国矿工和铁路工人组建了一支游击队,由八路军苏鲁支队领导。
这支队伍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到1940年5月根据八路军鲁南军区指示,正式编为八路军铁道游击队,受八路军鲁南军区领导。
6月扩编为大队,下辖四个大队,每对10余人,任命洪振海为队长,杜季伟为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
以微山湖为依托,活跃在津浦、临枣、台枣三条铁路线上,打票车、截军车,劫货车、扒铁道、炸桥梁,神出鬼没,严重打乱了日军的战略运输线。
平常,游击队以微山湖中的微山岛为生活基地,与民众打成一片。
枣庄以北,就是著名的抱犊崮山区,是八路军主力所在地。
当敌人出动大部队“围剿”铁道游击队时,游击队员就暂时隐蔽到山区去,敌人一退,他们又立即进湖上岛,继续寻找机会在铁道线上与敌人作战斗。
2.铁道游击队的英勇事迹1940年,日军32师团和独立第10旅团共集结5万日伪军,对115师所在的抱犊崮进行大规模扫荡,铁道队按上级命令迅速展开行动;5月再次袭击日军“正泰国际洋行”,击毙日军谍报队员13名,6月,袭击日军押款列车,缴获法币8万余元;8月破坏津浦铁路韩庄段,致使日本运兵军列脱轨;9月,拆除枣庄至临城铁轨1.5公里,砍断电线杆百余根,使枣庄日军的通讯和交通同时瘫痪。
115师政委罗荣桓在给铁道队的嘉奖信中说:你们就像一把钢刀插入了敌人的胸膛。
1941年春,日军对我鲁南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
铁道游击队积极配合主力部队的反“扫荡”斗争,在敌人的战略运输线上发动进攻。
“夺车撞车”时间就是其中著名的一次战斗。
那天,铁道游击队员跳上了一列飞驰的货车,控制了火车头,摘除了火车头与车厢之间的挂钩,将一长串车厢正好停在一座桥梁上,车头则继续前行,然后高速开倒车,向车厢撞去。
在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中,桥梁断裂倒塌了,十几节车厢像一条大蟒瘫倒在桥下,使铁路运输中断达一星期之久,阻滞了敌人对山区的“扫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出时间:2012.10.12-10.14
演出剧场:中国剧院
演出价位:880、480、380、280、180、80
网上订票:/p/20120913_1946.htm
主题厚重、气势恢弘。该剧首次以舞剧的形式,艺术展现红色经典文学名著《铁道游击队》,在舞台上波澜壮阔地展示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敌入侵的斗争历程,浓墨重彩地描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的英雄群像。艺术再现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和空前民族团结,历经艰辛而最终赢得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赢得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人民永远值得纪念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豪迈战斗里程。
班底一流、享有盛誉。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荟萃了全国一流的制作班底:该剧艺术总监由彭丽媛担任;总策划由张千一、张方军、王玉祥、赵季平担任;策划由李社、赵大鸣、杨笑阳担任;音乐总监由享誉中外的曾创作了《黄土地》、《大阅兵》、《红高粱》、《霸王别姬》等众多经典电影音乐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担任;舞台文学剧本由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剧目奖的著名编剧赵大鸣担任;总编导由著名青年舞蹈编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编导、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核心创意组成员杨笑阳担任;舞美总设计、灯光总设计、服装总设计分别由曾担任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舞美总设计、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灯光设计师、大型音乐舞蹈《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服装总设计的沈庆平、杨卫东、姜小明担任;
华章迭现、新人辈出。总政歌舞团自1953年成立以来,创作演出了的无数经典作品,通过交响合唱音乐会、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大型主题晚会、歌剧、舞剧等众多平台,走出全军、走向全国的,如歌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祖国万岁》、《库尔班大叔,您去哪儿》、《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小白杨》、《十五的月亮》、《我们是黄河泰山》、《珠穆朗玛》、《春天的故事》、《一二三四歌》、《士兵的桂冠》、《西部放歌》、《母亲》、《天路》、《芦花》;舞蹈《战马嘶鸣》、《练兵场》、《士兵进行曲》、《海燕》、《昭君出塞》、《士兵与枪》等;大型主题歌舞晚会如《国魂》、《军魂》、《红旗飘飘》、《一个士兵的日记》、《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等;歌剧《木兰诗篇》,基于此,总政歌舞团此番精心创排的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从剧本、音乐、舞蹈、服装、造型、舞美均为全新创作,一批富有潜力的艺术新秀将在这台舞剧中得以集中展示,四幕六场的舞剧,各方精英已潜心打磨数月之久。其中剧本数易其稿,底蕴深厚;音乐雄浑激越,婉转悠扬;服装注重写实,兼具写意,诗意飘逸;而舞蹈诸如芳林嫂、梅妮独舞,对刀、夺枪双人舞,扇子舞,刺刀舞,刘洪芳林嫂双人舞,小坡梅妮爱情升华双人舞,火车头舞,胜利群舞等多个段落将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视觉冲击。
序幕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鲁南地区穷苦百姓为生计所迫,常有人出没在临城与枣庄一带铁路线上,把日军抢掠的煤炭、粮食重新夺回到自己手中。
一日,枣庄少年小坡又跟随父亲趁着黑夜扒上火车。不料,被事先埋伏的日军包围……
第一幕
刘洪和王强从山区抗日根据地回到家乡枣庄,以开炭厂为掩护,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当地劳动妇女芳林嫂与刘洪相互爱慕。在艰苦的岁月里,二人更是心心相映。
亮点纷呈、超值享受。舞台装置将通过推、拉、摇、移、升、降、旋转等综合调度手段推进剧情发展,富有大片的感觉。而雄浑激越、婉转悠扬的民族音乐,在舞台上能够自由"跑动"的火车,灵活翻滚的"车体",紧张激烈的"飞车",饱含地域特色的舞蹈,红火热闹的民俗场景,恬静闲适的田园风情,壮怀激烈的抗战全景英雄群像,立体通透、震撼呈现的灯光、音响,将给观众超值的艺术享受。从整体内容到舞台呈现,该剧可满足多层次受众的审美需求,少年人观看,可接受红色教育,感受精神滋养;中青年欣赏,可参照艺术典型,确立人生航向;老年人品评,可回溯流金岁月,重温红色梦想。
日本宪兵追捕小坡来到炭厂,王强与鬼子巧妙周旋,敌人空手而归。刘洪带领兄弟们潜入日军特务机构"正泰国际洋行"。愤怒的枪声在日寇巢穴响起,回荡在临枣铁路线上。
第二幕
"打洋行"初战告捷,少年英雄小坡与青梅竹马的梅妮一同分享着胜利的喜悦。山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派来李正担任政委,与大队长刘洪正式组建鲁南军分区"铁道游击队"。
为了配合主力部队反"扫荡",铁道游击队决定"打票车"。他们又一次在铁道线上摆开了英勇杀敌的好战场。
第三幕
微山湖畔,乡亲们热情迎接胜利归来的铁道游击队战士们。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们举起缴获的钢枪,向父老乡亲们发出誓言,一定要打败日本侵略者。
在共同抗战的岁月里,刘洪与芳林嫂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第四幕
日军大批部队包围微山岛,残酷屠杀乡亲们,要消灭铁道游击队。为了救群众于危难,铁道游击队浴血奋战,许多游击队员与敌人殊死搏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
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宣传片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献礼建军83周年,总政歌舞团积57年艺术积淀,于2010年"八一"期间在国家大剧院以一流的制作班底、一流的创作团队、一流的演出阵容、一流的视听呈现,隆重推出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该剧改编自刘知侠的同名小说,以舞剧的形式,艺术表现红色经典文学名著《铁道游击队》,在舞台上波澜壮阔地展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敌入侵的斗争历程。
此外,蜚声京城的北京"红凤凰"服装工作室创建者,著名服装定制设计师顾林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造型总设计莽姗姗分别担纲服装艺术指导和造型总设计,我团著名青年作曲家赵麟的音乐才思也为舞剧增添亮点。一流的主创团队,保证了该剧一流的艺术品质。
群星荟萃、名家云集。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集结了总政歌舞团众多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舞蹈家和优秀青年舞蹈演员,其中,分别在白俄罗斯维捷勃斯克国际舞蹈比赛、日本名古屋国际舞蹈比赛、韩国首尔国际舞蹈比赛等国际赛场和国内"荷花杯"全国舞蹈比赛、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屡获表演大奖和金奖的唐黎维、覃江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志、苏鹏等多名舞蹈家将在本剧中精彩亮相;特邀著名舞蹈家、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山翀在该剧中饰演芳林嫂,并担任双人舞指导,颇具看点;而数十名曾参加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表演的青年舞蹈演员也将登台展示。
战斗中,小坡和梅妮被敌人包围。他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与鬼子同归于尽。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里,两个年轻的生命用鲜血浇开了最壮丽的爱情之花。
尾声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最后的胜利。芳林嫂和刘洪举起酒碗,向着天地间祭奠逝去的英灵。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业绩世代传诵,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筑起了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