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

合集下载

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生动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一、形象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需要通过形象描写来展现。

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应该注重细节,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知到人物的外貌、气质和特点。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形象描写:1. 外貌描写: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如身高、体型、颜色、发型等。

例如:“他的身材高大魁梧,黑发黑眸,一双深邃的眼眸中透露着坚定和智慧。

”2. 衣着描写:描述人物的服装风格和穿着方式,体现其个性和社会地位。

例如:“她穿着一袭华丽的礼服,珠光闪烁,宛如仙子降临尘世。

”3. 肢体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肢体动作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其性格和情感状态。

例如:“他双手交叉,眉头微皱,透露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二、心理描写除了外貌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样重要。

通过心理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1. 思想独白:通过人物的独白,直接呈现其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他心中暗自琢磨,为何事情会变得如此复杂。

”2. 心理活动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焦虑、痛苦、喜悦等,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

例如:“她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情绪起伏不定。

”3. 对话描写: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传达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窥探其内心。

例如:“他们的对话中充满了紧张和矛盾,每个字眼都显示出对彼此的态度和观点。

”三、行为语言特点人物的行为和语言习惯也是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重要部分。

通过描述人物的行为和语言特点,可以更好地展现其性格和特点。

1. 行为特点:通过描述人物的行为举止、习惯和喜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例如:“她总是优雅地握着纸杯喝茶,透露出她高雅的生活品味。

”2. 语言特点: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风格、口头禅和说话方式,展示其个性和身份特点。

例如:“他总是直言不讳,毫不讲究顾忌,这是他坦率性格的体现。

如何塑造生动且立体的小说人物形象

如何塑造生动且立体的小说人物形象

如何塑造生动且立体的小说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的灵魂,能否成功塑造一个生动且立体的人物形象,直接关系到读者能否对故事情节产生共鸣。

本文将探讨如何塑造生动且立体的小说人物形象。

一、形象描写在小说中,形象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举止、行为习惯等细节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生动。

比如,可以描述人物的身高、长相、着装等外貌特征,并结合人物的动作、说话方式等来展现其独特性格。

这样的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形象化人物,与其产生情感共鸣。

二、内心世界的呈现一个好的人物形象不仅仅要有生动的外在形象,还需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人物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进行深入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体验。

可以运用心理描写、内心独白等手法,展现人物的矛盾、挣扎和成长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三、言行一致性一个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也体现在言行一致性上。

人物的行为举止、言语表达应与其角色定位和性格特点相符。

比如,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物在言语和行动中应该有积极向上的表现,而一个冷酷无情的人物则应该在行为举止中体现出这一特点。

只有在人物的言行一致性方面做到刻画到位,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具可信度。

四、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一个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塑造其形象的重要因素。

通过人物与其他角色之间的交流互动、冲突和共同经历等,可以展现人物性格,描绘出他们不同侧面的形象。

例如,人物之间的对话、争吵、友谊、爱情等情感关系,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并对其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产生共鸣。

五、语言风格每个人物都应该有独特的语言风格,通过书写人物的独特语言习惯和用词特点,可以进一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比如,某个角色可能讲话直接、幽默风趣,而另一个角色可能善于隐喻、喜欢运用修辞手法。

这样的运用语言风格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使其更加生动。

六、情感共鸣与反思塑造生动且立体的小说人物形象,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读者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并对人物的成长与经历进行深思。

如何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何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何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小说和故事创作中,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人物形象的生动与否,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故事的投入和阅读体验。

下面将介绍几种方法,帮助你写出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

一、注重外貌描写人们常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外貌会透露出内在的个性特点。

因此,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注重对外貌的描写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通过描述人物的身高、体型、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来营造出一个鲜明的形象。

例如,对于一位身材高大的男主角,可以写道:“他高达六尺,身材挺拔如松柏,穿着一套黑色西装,显得庄重而不失张扬。

”二、展现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构建生动形象的关键之一。

性格特点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展现出来。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风格、喜好爱好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的性格。

例如,对于一个乐观开朗的女主角,可以写道:“她总是面带微笑,语言间充满了积极阳光的能量。

她喜欢音乐,每当听到动听的旋律时,她总是忍不住跟着舞动起来。

”三、创造独特的特征为人物赋予独特的特征可以使其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通过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来丰富人物形象。

例如,对于一个有高度近视的男配角,可以写道:“他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只要一摘下眼镜,就会变得有些迷茫。

但奇怪的是,他近视的同时却拥有着一双非常敏锐的听力,能够听到别人听不见的声音。

”四、通过行为揭示内心人物的行为可以反映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通过人物的行为,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动力。

因此,在书写人物形象时,要注重对人物行为的描写。

例如,对于一位坚强的女性角色,可以写道:“她即使遇到困难,也总是坚持不懈地努力。

她习惯在每天早晨进行晨间跑步,她坚信通过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意志,让自己更加坚强。

”以上是写出生动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但并不仅限于此。

在创作中,应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形象刻画。

同时,要避免对于人物形象的过度描述,给读者留下一些想象空间,使其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如何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何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何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好的人物形象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那么,究竟如何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呢?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技巧,供参考。

1. 视觉描写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形象化人物形象,视觉描写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生动的形容词和形象的比喻,创造出具体而生动的形象。

例如,“他的燕尾服整洁得仿佛刚刚从熨斗中拿出来”,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感受到人物的形象。

2. 内心描写人物内心的描写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例如,“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愤怒和对未来的渴望”,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3. 行为描写人物的行为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性格和品质。

通过描写人物的举止、动作和言谈,可以使读者对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形成形象。

例如,“他用镜子照了照自己,然后满意地笑了起来”,这样的描写能够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个性。

4. 对话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对话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社会地位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

对话内容可以通过精确的语言和对话者之间的互动,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例如,“他用嘲讽的口吻说道:‘你就是个懦夫,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勇气’”,这样的对话描写能够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之间的紧张关系。

5. 独特细节描写通过独特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这些细节可以是人物的特征、口头禅、日常习惯等等,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

例如,“他用古朴的字体手写了一封信,上面还有几滴水渍”,这样的描写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的个性。

综上所述,要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需要通过视觉描写、内心描写、行为描写、对话描写以及独特细节描写等手法来丰富人物形象。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让读者更加立体地感受到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世界,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招,让人物活灵活现

三招,让人物活灵活现

三招,让人物活灵活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致的刻画,能够使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以下是三招让人物活灵活现的写作技巧。

一、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人物形象塑造中最重要的一环。

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生活习惯、性格特点以及日常行为等方面的细节,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可以描述人物的相貌特征,比如说他的眼睛是深邃的黑色,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或者描述他的举止仪态,比如他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股傲然的气质。

这些细节描写可以使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更容易形成对人物形象的印象。

二、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一种通过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展示其内心思想和感受的写作手法。

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读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彻底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可以通过人物的独白来表达他的惆怅、忧伤、愤怒等情感,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为深入地感受到他的情感状态。

内心独白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读者更容易与其产生情感共鸣。

三、与其他人物的互动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本身的特点,还可以通过人物与其他人物的互动来体现。

在人物互动的过程中,他们的言语、动作、表情等都会显现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通过人物与他人交流的对话,可以了解到他的语言风格和态度,从而进一步揭示他的性格特点;通过人物的行动与反应,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情绪。

人物与他人的互动是人物形象展现的一个重要窗口,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人物。

通过以上三招,作者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使其活灵活现。

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通过内心独白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与其他人物的互动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人物,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如何在写作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何在写作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何在写作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一个作品中至关重要的要素,它们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共鸣,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在写作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需要考虑角色的性格特点、外貌描写、行为举止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您在写作中打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一、着重刻画性格特点生动的人物形象必须具备独特而鲜明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准确描写,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行为动机,进而产生共鸣。

比如,通过温和善良的性格,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温暖与友善;通过刻画人物的坚韧不拔,读者可以看到他们的毅力与勇气。

在刻画性格时,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内心独白、与他人的互动等方式来展示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二、巧妙运用外貌描写正确运用外貌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好地形象化人物,帮助他们更容易地投入到故事中。

在进行外貌描写时,可以将人物的外貌特征与其性格特点相结合,创造出更加真实的形象。

比如,如果一个人物拥有飘逸的长发和明亮的眼睛,可以描写为“她的乌黑长发随风舞动,像夜空中闪耀的星星一样。

清澈明亮的眼睛,仿佛镶嵌了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人物的美丽与智慧。

三、通过行为举止展现人物个性人物的行为举止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展现角色性格特点的有效途径。

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更加立体化。

比如,一个威严正直的人物,可以写道“他笔直挺立,步履坚定。

对每一个人都保持着礼貌和准确的目光,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决心和坚定。

”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描写,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角色的个性魅力。

四、适度运用对话和内心独白对话和内心独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读者能够了解到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互动关系。

而通过内心独白,则能更好地揭示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在使用对话和内心独白时,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要贴合人物的角色设定,避免过度解释或用词不当。

五、正确处理人物发展和转变生动的人物形象在故事中是会发生发展和转变的,这对于故事的进展和读者的阅读体验至关重要。

三招,让人物活灵活现

三招,让人物活灵活现

三招,让人物活灵活现人物是文学作品中最具有生命力的元素之一,一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够深深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对作品产生共鸣。

而如何塑造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是许多文学创作者在创作中所面临的难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三招,让你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深入人心。

第一招:立体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是指一个具有独特性格、行为特点和情感感受的形象,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在创作中,要想塑造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对人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生活历程等方面入手,逐渐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并且在写作中要注重细节描写,比如人物的语言动作、言谈举止、习惯爱好等等,这些细节都可以为人物形象增添生动感。

也要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的存在感和生命力。

第二招:情感共鸣想要让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必须让人物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

一个饱含深情的人物形象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使读者对人物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

在创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遭遇、情感变化、内心矛盾等方面来描绘人物的情感世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

并且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也要注意让人物的情感表达在作品中能够得到呼应和发挥,比如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情节的扭转等方式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只有让人物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深入人心。

第三招:行为语言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是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深入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在创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呈现人物形象,比如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特点、口头禅、说话方式等来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要注意通过人物的行为举动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变化、行动方式等来塑造人物形象。

并且在创作中还要注意让人物的言行举止与情节相互呼应,让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在作品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活灵活现。

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心理活动描写指导

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心理活动描写指导
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 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 “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 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 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 得心里直打鼓。
练习3

(补上景物描写衬托心情)我的心
遂如一张鼓满的风帆,满载悠闲.看着好友狡黠

“是谁把饭盒扔到楼梯口了?是谁干的好事?”我和姐
姐刚走出铁门,身后就传来妈妈愤怒的“狮子吼”,声
音大得让人头皮发麻。我一看,这不是我昨晚丢的吗?
可是,一旦承认,我的一世英名岂不付诸东流?要不干 脆来个死不认账。不行,撒谎就不够光明正大了,我以 后如何立于天地之间?这本来就是我扔的,我应该对此 负责呀!可是……这时,我的心里有两个“小人”在吵 架:一方“诚实”,一方“虚荣”。
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在台上的一边站着,台下的观众
看着台上,我简直掉进了蜜罐里一样。

孙鹤源!”语文老师大喝一声。我被惊
醒了,“你虽然成了荣获全国作文一等奖中的
一员,但是你不能不听课呀!”老师说的这几
句我一句都没听进去,同学们下课对我说:
“你也太骄傲了……”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
•我仿佛像听到了经典的老碟片,音色不如从前,却
不影响悠扬宛转的曲调,还浸染了岁月的馨香。借
着银色的月亮,我又仿佛看到姥姥花白的头发,深
深的皱纹,苍老的脸庞中散发的圣母般的光芒。我
仿佛感到一股温热的液体就要盈满我的眼眶……我
说不出话来,只好重重地点头。

例三:环境衬托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

我是多么的懊悔,多么的伤心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环境衬托。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环境 和景物的描写总是为刻画人物,反映主题 服务的。因此,特定的环境和景物描写往 往是人物心理的折射。 • 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 的感受,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 情,随主观感受选择景物。把这些在特定 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 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练习二
• 如果要对这段文字添上幻觉描写,该 怎样进行? •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
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 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 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 示例: •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
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 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 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 和旁人的嘲笑声。
练习三
• 再来看刚才那个片段:
•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
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 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 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 如何给它加上相宜的“动作”?
• 可以这样添改: •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 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
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 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 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 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 “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 上。
•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不过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 在倒霉的时刻要来了,可我连鱼叉也没有。 这条登多索鲨鱼是残忍、能干、强壮而聪 明的。但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并不,他 想。也许我仅仅是武器比它强。
• 这段话是《老人与海》中的一个片段,通 过老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总是与厄运不 断抗争、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形 象。
• 前后两次截然相反的话语,表现了“母亲”自私、 冷酷、唯利是图的心理特征。
• 4、目光传情。眼睛是人类灵魂的窗户,目 光可以传递各种信息,有时甚至是一种无 声的语言。 • 例如:《明天不封阳台》中就突出了对鸽 子眼睛的描写“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 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 望着我们”,“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 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 紧紧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等 等。 • 动物的眼睛同样是心灵的窗户。对鸽子眼 睛的描写,表现了在鸽子的心灵世界里原 先对人的提防戒备,同样是人与自然关系 的一种反映。
• 看了这幅图片,你会产生怎样的内心情感?
•大家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像她一样无动于衷? •看了这幅图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汶川大地震图片
握紧笔的手似乎在向我们呐喊: 我要活着!
我要读书!
儿 孙 死 了 , 悲 痛 欲 绝 的 老 人
这是怎样的眼神?期盼、等待…

• 从以上图片和录像中,我们能根据他人的言 谈举止或面部神情,凭借自己的经验,运用 联想、想象,推知他人的所思所想,因为他 人的或喜或悲,在我们的内心里产生了共鸣。 • 但是,很多时候,正如对那只小猫,它以它 的活泼让我们知道它是调皮的,我们的笔却 不能活灵活现地展示出它的可爱劲儿。最直 接的原因是,我们还不善于去细致地描写。 • 这堂课我们便来学习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进 行心理刻画——
练习一
• 我们再来看刚才的那个片段: •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
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 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 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 怎样写把“紧张”表现出来呢?
• 示例:
•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
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 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要怪我自己, 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 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 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 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 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 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 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 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 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何进行 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 其实,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 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 地呈现给读者。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 大类。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 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 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 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以及环境渲 染来刻画、烘托人物的心理。
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 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 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 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 渔火。(鲁迅《社戏》)
• 2、行动反映。俄国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说:
“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 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 白。”人物个性鲜明的动作往往能传神地体现出 人物的心理。
• 例如:
•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 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 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 因为孔乙己自以为是读书人,打心眼里就瞧不起 那些短衣帮,所以对他们的嘲笑丝毫不在意。相 反,为了显示自己与短衣帮的不同,便将九文大 钱一一“排”在柜台上。“排”这一典型动作充 分反映了孔乙己得意、炫耀的心理。
• 这里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我”欲看而 不敢看的矛盾心理。
• 3、语言透露。古语云:“言为心声。”人物
在不同的场合说出不同的话,恰恰透露出人物真 实的内心。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是这样 通过语言来对比刻画“母亲”的心理的: •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常常说:“只
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他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母亲回来了。……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 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 在内心独白之前一般可以加上“想”、 “心说”、“觉得”等提示语。
• 幻觉描写 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
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 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 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将这些 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 内心的最好写照。
• 例如: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
•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 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 人物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 理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 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 心理描写。这种手法不仅能揭示人物 内心,刻画人物的性格,而且还能增 强作品的艺术性表现力。一般说来, 人物心理间接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 法:
• 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多出现 在第一人称的文章中。可直接写 “我”的想法、感受、打算等。是 “我”的感情、情绪的自然流露。 因为它类似于戏剧中的内心独 白,所以又称独白式。例如:
•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 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 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 简析:这是《最后一课》中一个失 去了自己国土的儿童——小弗朗士 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 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 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 了它的珍贵。心理描写具体细腻, 形象可感。
愿同学们学习愉快
巢Hale Waihona Puke 市第二中学 章礼华图片导入 录像呈示 教学内容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探究活动 拓展延伸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时关于现场代表的 一张图片 • 从他们振 臂高呼的 举止可以 看出他们 当时的心 情是怎样 的? • 欣喜若狂、 激动万分 等等。
两个孩子因付不起区区百来元的学费而被迫辍学在家,过早地肩负起了生活的重担,对 他们来说,100多元钱的学费竟如天文数字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 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 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 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 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 临终前他就可以自豪地说: “我已经把自己整个生命 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 • 同学们知道这段名言是保尔 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 的内心独白吗?是他在烈士 类的解放而奋斗。”—— 墓前面对新生事物和缅怀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士时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 再如:
• (胡屠户)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 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 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 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 • 这是《范进中举》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 为因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女婿治疯,打了他 一个嘴巴,那细微的动作“颤”,则将此 时胡屠户的恐惧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 6、服饰显示。在一定的环境中,服饰可以 起到暗示心情的作用。 • 例如:《最后一课》中关于韩麦尔先生服 饰的描写是这样的,他“穿上了他那件挺 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 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在这异常的服饰 上,我们不难窥视出韩麦尔先生对故土的 挚爱,以及因国土沦丧而痛苦得无以言状 的心情。
• “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盯着我们”,鸽 子可能在想什么呢? • 它可能想:我受了伤,又要孵小鸽,太需 要得到你们的保护了,太需要得到你们的 支持了,最低限度,你们不能封闭阳台, 让我能有一个自由出入的通道,让我能把 小鸽带到外面的天地……
• 5、泪水表达。泪水往往是人物内心情感暴 发的高潮,也是真情实感表露的源泉。它 往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让读 者的情感也随之滚动、跳跃、共鸣。 • 例如《背影》中“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 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 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 见。”与父亲离别,许久未见,内心牵挂 之情,早已塞满了我的心,父亲的背影在 儿子的泪光中摇曳,要问儿子的思念之情 有多深,泪水代表儿的心。
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 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 疾的文字。 • 简析: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 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 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