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教学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4次北固山下优秀课件

• 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 情,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宽阔博大的 胸襟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六分。
课文巩固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时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表 现出什么特点?
景物: 长江地区; 早春时节; 青山、 绿水、 江潮、船帆、海日、江春
特点:开阔、秀丽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 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六分。
文学常识
用的中国这拟意两人志赏句的和析诗写情“表法思海明赋。近日时予作生体序者“残的无海诗夜交意日,替说”江急理和绝律春不,“入句诗可却江旧待在春年(,”描”唐作写以者景人) 物古节令之中蕴含词着(自然宋的)理趣。两句不仅写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 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 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 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 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 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六分。
王湾(693~751)唐
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
次北固山下
(唐)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六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六分。
律诗
唐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1.共有八句
律
诗 2.二、四、六句押韵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六分。
课文巩固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时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表 现出什么特点?
景物: 长江地区; 早春时节; 青山、 绿水、 江潮、船帆、海日、江春
特点:开阔、秀丽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 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六分。
文学常识
用的中国这拟意两人志赏句的和析诗写情“表法思海明赋。近日时予作生体序者“残的无海诗夜交意日,替说”江急理和绝律春不,“入句诗可却江旧待在春年(,”描”唐作写以者景人) 物古节令之中蕴含词着(自然宋的)理趣。两句不仅写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 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 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 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 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 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六分。
王湾(693~751)唐
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
次北固山下
(唐)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六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六分。
律诗
唐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1.共有八句
律
诗 2.二、四、六句押韵
次北固山下课件ppt

作者简介
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唐代诗人。字号为 德。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712 年~713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 年(717年)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 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 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 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 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后来不幸去 世。
教材解析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 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 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 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 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 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 之情。
写作背景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
看到的两岸春景。 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 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 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 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歌之前,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 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 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 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 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 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两种。
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0.青山:指北固山。
翻译诗歌
• 旅途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 蓝的江水向前。 •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 恰好把帆儿高悬。 •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 年底就春风拂面。 •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 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次北固山下》ppt课件

乡愁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
咏颂不尽的话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词名句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诗歌鉴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联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尾联运用典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 念之情。作者见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雁足传书” 来慰藉家人,使全诗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苏武牧羊
客路青山外, 首联:叙事。船上想像,
行舟绿水前。 暗含旅途奔波劳苦之意
江南春早 游子思乡
第43页/共65页
1. 根据要求默写诗句。 (1)王湾《次北固山下》写潮水涨满,江面开阔,好风相送, 正宜扬帆向前的诗是:__潮__平__两__岸__阔_,__风__正__一__帆__悬_。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 将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是:__海__日__生__残__夜_,江__春__入__旧__年_____。
乡书:思念故乡的书信。达:到,送到。 归雁:北归的大雁。
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 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 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
2.诗歌鉴赏 次,停宿。
写作背景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 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 清秀诗 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 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 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 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 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 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 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咏颂不尽的话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词名句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诗歌鉴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联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尾联运用典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 念之情。作者见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雁足传书” 来慰藉家人,使全诗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苏武牧羊
客路青山外, 首联:叙事。船上想像,
行舟绿水前。 暗含旅途奔波劳苦之意
江南春早 游子思乡
第43页/共65页
1. 根据要求默写诗句。 (1)王湾《次北固山下》写潮水涨满,江面开阔,好风相送, 正宜扬帆向前的诗是:__潮__平__两__岸__阔_,__风__正__一__帆__悬_。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 将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是:__海__日__生__残__夜_,江__春__入__旧__年_____。
乡书:思念故乡的书信。达:到,送到。 归雁:北归的大雁。
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 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 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
2.诗歌鉴赏 次,停宿。
写作背景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 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 清秀诗 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 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 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 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 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 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 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次北固山下》(ppt)课件

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这些诗句的内容
“阔”字写出了江面的烟波浩渺,“悬”形象写出了船帆高悬的样子,侧面衬托了“风正”,既是顺风,又是和风。
表现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
的名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颔江海尾联上日写 春 生 用江早残归中,夜雁的旧,捎景年江书色未春寄,过入托以新旧情江年思面以。,之来表阔。达映了衬客一子帆怀之念孤家,乡展的现深了情一。幅雄伟壮丽的长江画面。
颈联: 海日生残夜,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生 起
江春入旧年。
江上春早,旧年未 过新年以来。
此联历来脍炙人口 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 脱于旧事物当中,旧事 物中孕育着新事物。表 现了一种积极、乐观、 向上的精神。
尾联: 乡书何处达?
家乡的音讯什么 时候才能到达呢?
归雁洛阳边。
希望北归的大雁捎 一封家书到洛阳。
尾联用归雁 捎书寄托情思, 表达了客子怀念 家乡的深情。
《次北固山下》写诗人泊舟北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已。
固山时所见的江南冬末之景及其内 3,不要参考任何辅导书。
王湾
表现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3,不要参考任何辅导书。 家次乡北的 固音山讯下什唐么王时湾候才能到达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为大家讲解。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已从海上生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首联:
客路青山外,
旅途经过青山之外,
客路:旅途。
《次北固山下》PPT课件

译文:书信早已写好,但要 怎样才能寄回我的家乡呢? 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 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肆品
诗悟 情
1、本诗哪些诗句是写景, 哪些诗句是抒情?
2、写景的诗句里写了哪些景 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写景:首联、颔联、颈联。 抒情:尾联。
3、抒情的诗句里写了哪 些景物?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
《次北固山下》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与《江南意》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仅有一字之差,究竟是“两岸 阔”更为绝妙,还是“两岸失”更胜一筹?
·有研究者认为“两岸失,言潮平而不见两岸也。别本作‘ 两岸阔’,少味。” ·也有读者认为潮与岸平,则感觉到两岸开,若“两岸失”, 则潮水泛滥成灾了。 ·也有读者提出了“失”较于“阔”读音不够响亮,心境也 不够明朗的观点。
翻 译 颔 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译文:潮水上涨,与岸齐平, 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 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 在高远江天。
翻 译 颈 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译文:天还未亮,海上的太阳 就已经升起。江南的春天来得 尚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翻 译 尾 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炼字:生、入、残。
“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了它们人的意 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了哲理,表现了诗人对未来 充满希望、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
“残”即残留,写出了一种不可抗的消失。太阳刚刚升起来,大地还处于黑 夜当中,但是大地的黑夜早已慢慢地被太阳撕裂,残留了最后一点儿属于它的 黑色。太阳从残夜里出生,但残夜却要因为太阳的出生而消失,一种不可改变 的新旧事物更替的自然规律。夜是被动的,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这一切早已 命中注定。
肆品
诗悟 情
1、本诗哪些诗句是写景, 哪些诗句是抒情?
2、写景的诗句里写了哪些景 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写景:首联、颔联、颈联。 抒情:尾联。
3、抒情的诗句里写了哪 些景物?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
《次北固山下》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与《江南意》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仅有一字之差,究竟是“两岸 阔”更为绝妙,还是“两岸失”更胜一筹?
·有研究者认为“两岸失,言潮平而不见两岸也。别本作‘ 两岸阔’,少味。” ·也有读者认为潮与岸平,则感觉到两岸开,若“两岸失”, 则潮水泛滥成灾了。 ·也有读者提出了“失”较于“阔”读音不够响亮,心境也 不够明朗的观点。
翻 译 颔 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译文:潮水上涨,与岸齐平, 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 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 在高远江天。
翻 译 颈 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译文:天还未亮,海上的太阳 就已经升起。江南的春天来得 尚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翻 译 尾 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炼字:生、入、残。
“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了它们人的意 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了哲理,表现了诗人对未来 充满希望、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
“残”即残留,写出了一种不可抗的消失。太阳刚刚升起来,大地还处于黑 夜当中,但是大地的黑夜早已慢慢地被太阳撕裂,残留了最后一点儿属于它的 黑色。太阳从残夜里出生,但残夜却要因为太阳的出生而消失,一种不可改变 的新旧事物更替的自然规律。夜是被动的,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这一切早已 命中注定。
4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共26张PPT).ppt

认识 生字
理解 诗意
划分 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抓 字眼
再读诗歌,说一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青山
行舟
绿水
和风 归雁
白帆
红日
大江俩岸的景色
品味 诗境
首联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译文:旅人前行的路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中。 内容理解:"青山"“绿水”互文见义,开笔清新自然,寓情于景, 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品味 诗境
尾联
赏析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运用 设问 的手法,点明“思乡”的主题,借用“归雁 传书”的典故 直接抒情 ,使全文笼罩一层 思乡 情绪。
写作 特点
(1)借物抒情,意蕴丰富。
尾联借物抒情,借助“鸿雁传书”的故事,自然地抒发对故乡的 思念之情。“乡书”“归雁”这些具有强烈思乡意味的词语,表现出 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淡淡的感伤。
潮平→岸阔 风正→帆悬
品味 诗境
颔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王夫之《姜斋诗话》
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视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 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3.2020年盛夏,神州大地经济复苏,生意盎然,这正如王湾在《次 北固山下》所言:“ 潮平俩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随堂 测试
4.写青山绿水却盖不住忧郁的诗句是: 客路青山外 , 行舟绿水前 。 5.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
次北固山下(教学完整课件)(共20张PPT)

解题
题目中“次〞、“北固山 〞分别什么含义?
次北固山下
次“北次固〞为山“下停,泊〞意之思意是。
北固山今在江苏省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形势泊险舟要,停号宿称“于天北下固第一山江下山〞。。
王湾〔693~751〕唐 代诗人,洛阳人。开元五年 (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 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 名为?群书四部录?。?全唐 诗?存诗十首。
春风温暖,正吹在高高悬挂的一白帆之上。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家信如何送达亲人?
北归的鸿雁啊,请你们把它捎到洛阳那边。
“青山、绿水〞
“客路、行舟 〞
景色秀丽 漂泊异地
首联借景点题,
思乡之情感已表现出来。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平野开阔、 壮 和风吹拂、 阔 大江直流、 之 波平浪静。 景
向上
3、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 潮水上涨时,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潮水上涨时,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积极
北归的鸿雁啊,请你们把它捎到洛阳那边。
北归的鸿雁啊,请你们把它捎到洛阳那边。
(3)新旧事物更替------表达事物开展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颈联展现的画面。
B 、“江春入旧年〞.
的思念之情。 春风温暖,正吹在高高悬挂的一白帆之上。
了解有关王湾的文学常识。 3、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颈联展现的画面。
“海日生B残夜,、江春入“旧江年。 春入旧年〞.临近春节,一家人要团 聚共度佳节,此时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 通过归雁传书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 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共1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解诗题:
出外远行 时停留的处 所
从题目当中, 你可以获得哪 些信息?
《次北固山下》
活动二:明意象,悟情感
特定的பைடு நூலகம்物,触发诗人特定的情感
沧海 洪波 日月 星汉
杨花 子规 明月
壮阔 宏伟
哀苦 愁思
壮美 豪迈 一统天下
对友人 关心、思念
诗人羁旅在外,暂时停靠在北固山下,请大家再次
朗读诗歌,画出诗中意象,感受诗人的羁旅生活。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即驿道 青2 山: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 客路在青山之外,是诗人“行舟”要去的地方,到达镇江之后,诗人还要 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
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书:家书 归雁:思乡。看到北归的大雁,诗人想到“雁足传书”的故事,希望大雁 经过洛阳之时,将自己的思念带给家里人。
承接上联,遥应首联,淡淡思乡之愁绪
(典故)雁足传书: 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无理扣押。苏武始终坚贞不屈,在北海牧羊十 九年。汉昭帝即位后,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朝要求放还苏武等被扣留的使臣。匈奴 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使臣又一次出使匈奴,当年随苏武出使的随员常惠设法秘 密会见汉使,告知真情。于是汉使依照常惠的计谋对单于说:汉昭帝在上林苑(今 陕西长安县西)射到一只雁,雁足上系有一封写在绢帛上的信,信上写明苏武还被 扣留在匈奴某一沼泽地区。单于听后十分惊恐,只得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确 实还活着。”这样苏武历尽艰苦曲折,终于带着九名随员返回汉朝。苏武被匈奴扣 留长达十九年,当初出使时正年富力强,到了返回汉朝时胡须头发都变白了。后以 此典指书信或信使,表示离怀别绪或思乡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 言律诗,作者因两岸风景引 起旅途乡愁,又写出作者放 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胸襟.
拓展阅读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 n)?
心情:淡淡的乡思愁绪。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探究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 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 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 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停留于北固 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 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 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 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 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 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 主题。 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课文巩固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时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 表现出什么特点? 景物:长江地区; 早春时节; 青山、绿水、 江潮、 船帆、海日、 江春 特点: 开阔、秀丽 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宽阔豪放的情感
颔联:宽阔之景--------宽阔胸襟
诗文探究 3.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你如何理解 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 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 -乐观 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 律
诗文探究 4.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直接表达感情,同时呼 应上文 ,使全文笼罩一层思 乡情绪.
文学常识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古体诗 绝句 近体诗 律诗(唐) 词(宋) 小令 散曲 (元) 套数 曲 戏剧
唐诗
律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律 诗 2.二、四、六句押韵 的 特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征 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1.共有八句
唐 王 湾
次 北 固 山 下
诗 词 四 首
( )
解题
思考:
主题
•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 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作业:(来自历年中考题) 1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 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 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游子思乡情深的诗 句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请对
“阔” 发挥一下想象。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 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这两句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海日生于残夜, 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 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 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题目中“次”、“北固山” 分别什么含义?
王湾(693~751)唐代 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 河南)人。作为唐朝开元初年 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 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 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 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 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 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 篇。
写作背景:
诗文探究 1.如果本诗是写旅途中的乡愁,那首联中 有没有体现. “客路”延伸到青山之外,“小舟”行 驶在绿水之间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诗 人是人在它乡,漂泊异地,思乡之情感已 表现出来。
首联:借景点题说明漂泊他乡----------思乡
诗文探究 2.颔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 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放,你感 觉如何?
诗文探究 5、如何理解“潮平两岸阔,风 正一帆悬” 。
• 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 面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 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 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 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 。
知识链接:思乡句子
1、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拓展阅读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 n)?
心情:淡淡的乡思愁绪。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探究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 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 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 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停留于北固 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 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 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 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 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 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 主题。 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课文巩固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时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 表现出什么特点? 景物:长江地区; 早春时节; 青山、绿水、 江潮、 船帆、海日、 江春 特点: 开阔、秀丽 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宽阔豪放的情感
颔联:宽阔之景--------宽阔胸襟
诗文探究 3.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你如何理解 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 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 -乐观 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 律
诗文探究 4.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直接表达感情,同时呼 应上文 ,使全文笼罩一层思 乡情绪.
文学常识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古体诗 绝句 近体诗 律诗(唐) 词(宋) 小令 散曲 (元) 套数 曲 戏剧
唐诗
律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律 诗 2.二、四、六句押韵 的 特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征 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1.共有八句
唐 王 湾
次 北 固 山 下
诗 词 四 首
( )
解题
思考:
主题
•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 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作业:(来自历年中考题) 1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 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 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游子思乡情深的诗 句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请对
“阔” 发挥一下想象。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 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这两句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海日生于残夜, 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 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 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题目中“次”、“北固山” 分别什么含义?
王湾(693~751)唐代 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 河南)人。作为唐朝开元初年 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 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 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 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 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 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 篇。
写作背景:
诗文探究 1.如果本诗是写旅途中的乡愁,那首联中 有没有体现. “客路”延伸到青山之外,“小舟”行 驶在绿水之间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诗 人是人在它乡,漂泊异地,思乡之情感已 表现出来。
首联:借景点题说明漂泊他乡----------思乡
诗文探究 2.颔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 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放,你感 觉如何?
诗文探究 5、如何理解“潮平两岸阔,风 正一帆悬” 。
• 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 面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 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 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 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 。
知识链接:思乡句子
1、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