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合集下载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4)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不能完成的是( ) A .测量食醋的密度 B .测量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C .鉴别金饰品的真伪D .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A 、B 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60g 400g 、,体积分别为3312cm 50cm 、。

两个球中有一个是空心的,有关A 、B 两个金属球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 球质量小,一定是实心的B .B 球体积大,一定是空心的C .该金属材料的密度为35g /cmD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4.5cm3.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 3B .盐水的密度是1.165×103kg/m 3 C .如果按照甲、乙、丙的顺序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 .如果按照丙、乙、甲的顺序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小4.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5.测量窗户玻璃的尺寸,选择下面哪种测量工具?( ) A .卷尺(量程5米,分度值1mm ) B .皮尺(量程50米,分度值1cm ) C .刻度尺(量程为20cm )D .游标卡尺6.如图是一种在喜庆场合使用的礼炮。

使用礼炮时,旋转底部的钢瓶。

钢瓶被打开后,其内部的高压空气迅速膨胀,将筒内礼花喷向空中,营造喜庆氛围。

在使用礼炮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钢瓶内的高压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少B.钢瓶内高压空气的内能全部转化为礼花的机械能C.钢瓶内的高压空气在膨胀过程中,气体密度变小D.礼花在空中绽放过程中,礼花的机械能减小7.关于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铁块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变小了B.同种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C.液体和实心固体,只要质量和体积相等,它们的密度就相同D.影视镜头中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重物”是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8.对下列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B.中学生正常行走的步长约为50cmC.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D.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7s9.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为实心铝球、实心铁球、实心铅球和空心铅球。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测试(包含答案解析)(4)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测试(包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为1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B.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小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2.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0.4g/cmC.甲、乙两种物质等质量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31.25g/cmD.甲、乙两种物质等体积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33.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下列关于碳纤维材料说法正确的是()A.碳纤维材料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有两个等体积的实心航空器部件,分别用碳纤维材料和钢制成,它们的质量比为1:4 C.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航空器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球上的质量一样大D.碳纤维材料适合制作打夯的重锤4.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cm B.乒乓球的直径为10dm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5cm D.课桌的高度为3m5.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体积关系为V甲=4V乙,构成两球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乙=3ρ甲。

如果两球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另一个是实心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乙B.甲的空心部分体积为3V乙C.乙的空心部分体积为14V乙D.乙的空心部分体积为34V乙6.一个金属配件被航天员从地球带到太空实验室中,与在球上相比,这个配件的质量()A.不变B.变大C.变小D.不存在了7.某同学测一本480页的书的总厚度是4.80cm,则每张纸的厚度是()A.0.01cm B.0.1mm C.0.02cm D.0.5mm8.有甲、乙两实心金属块,ρ甲:ρ乙=2:1,m乙:m甲=3:1,那么V甲:V乙为()A.1:6B.2 :3C.3 :2D.6 :19.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疑疑人”的身高约为()A.1.95m B.1.85 m C.1.75m D.1.65m10.有甲、乙两实心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倍,乙的质量是甲的3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A.16倍B.2 倍C.3 倍D.6 倍11.如图所示,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添加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时,稍偏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A.向右旋出右端的平衡螺母B.向左旋进右端的平衡螺母C.取走右盘里的最小砝码D.向右移动标尺上的游码12.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13.2020年2月武汉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雷神山医院,其ICU 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病人急救时使用,其密度为6kg/m 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三分之一,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 3;若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 g 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 3。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检测题(答案解析)(5)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检测题(答案解析)(5)

一、选择题1.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不能完成的是()A.测量食醋的密度B.测量一捆铜导线的长度C.鉴别金饰品的真伪D.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3.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B.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D.课桌的高度为0.8m4.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四次,读数分别为24.33cm、24.35cm、24.36cm、24.82cm,则测量结果中错误的()A.24.33 cm B.24.35 cm C.24.36 cm D.24.82 cm5.下列关于密度说法正确的是()A.一瓶矿泉水喝掉半瓶后,剩下的半瓶水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C.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当物质的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某种物质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6.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温度计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B.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平行C.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没有零刻度线是可以继续使用的7.称量某物体质量时,右盘中放有100g砝码一只,20g砝码一只,10g砝码一只,调节游码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A.131g B.131.4g C.131.2g D.130g8.对于密度公式的正确理解是()A.同种物质的质量m与其体积V成正比B.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质量m成正比C.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体积V成正比D.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质量m成正比,与其体积V成反比9.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萘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给铁块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航天员把实验仪器带到太空后,其质量变小10.如图所示,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添加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时,稍偏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A.向右旋出右端的平衡螺母B.向左旋进右端的平衡螺母C.取走右盘里的最小砝码D.向右移动标尺上的游码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乙=0.5×103kg/m3C.若m甲=m乙,则V甲<V乙D.若V甲=V乙,则m甲<m乙12.小明在学习过测量后,利用自己的刻度尺测了4次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48cm B.18.49cm C.18.50cm D.18.79cm二、填空题13.一个空玻璃瓶的质量是50g,装进满瓶水后总质量为250g。

初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知识提纲

初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知识提纲

初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知识提纲一、长度测量㈠、长度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千米(),分米(d),厘米(),毫米(),微米(μ),纳米(n)。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103 1=10-3 1=10d 1d=10-11d=10 1=10-1d 1=10 1=10-11=103μ 1μ=10-3 1=106μ 1=109n1μ=103n 1n=10-3μ 1n=10-9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桌高07、篮球直径24、指甲宽度1、铅笔芯的直径1 、一只新铅笔长度17d手掌宽度1d 、墨水瓶高度6、特殊的测量方法:A&gt;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B&gt;、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讲解与例题 (新版)北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讲解与例题 (新版)北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答案:(1)“光年”(2)“千米”(3)“纳米”(4)米(m)(5)微米(μm)(6)刻度尺(7)零刻线(8)量程(9)分度值(10)误差(11)错误(12)量筒和量杯1.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1)茫茫宇宙,浩瀚无边,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又由无数颗星体组成。

我们的银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星系,一束光要穿越银河系得需要十万年的时间,更何况整个宇宙呢!科学家们用“光年”作为尺度来度量它的大小。

(2)地球为我们人类祖祖辈辈提供了生活所需的一切,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半径约是6 400 km,我们用千米作尺度度量它。

(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 844.43 m,我国16岁中学生平均身高男生是1.72 m(172 c m),女生是1.62 m(162 cm),我们头发的直径约是10-4m,眼睛还可以分辨,而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就更小了,一般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 作单位来度量。

总之,无论是无边无际的宇宙,还是巨大的天体,亦或是微小的分子、原子,它们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我们的世界是可以用几何尺度来测量的。

释疑点光年的理解光年也是长度单位,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

1光年等于光在1年中的行程,约为9.46×1015 m。

【例1】给下面几个物体填上适当的尺度:与我们最近的仙女座大星云距离我们约为220万______;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约6 300______;小军今年上初二,他的身高是1.68______;一般分子、原子的直径约为10-10________。

解析:仔细阅读课本,从课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根据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判断。

仙女座大星云是天文学的范畴,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光年来度量的,而河流则一般采用千米作尺度,我们的身高、分子、原子则用米来描述。

答案:光年千米米米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知识点梳理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知识点梳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1、质量:(1)定义: 叫做质量。

用字母 表示。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1t= kg ,1kg= g= 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2)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各种秤也是测 的工具。

2、天平:天平是测的 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首先把天平放在 的桌面上,之后把 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调节 ,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 处,表示天平已调平衡。

若指针左偏,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像 调。

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

称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砝码加在 盘,加砝码时先加质量 的后加质量 的,最后加 ,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读数时物体的质量= 质量+ 质量。

3、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码,应用 加减砝码,;不能把化学药品或液体等直接放在砝码盘里称质量,要用烧杯等装起来称量;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如何称小瓶中水的质量?4、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 、 、 、 而改变。

1kg 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 2kg 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 ,一铁丝把它完成铁环质量 (变、不变)。

*5、天平秤质量时,若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 。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 。

函数图象为2、密度:(1)定义、 叫做密度,用字母 表示密度。

密度的公式是 ;(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为 ,密度的单位是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

换算1g/cm 3= kg/m 3; a ×103 kg/m 3;= g/cm 33、水的密度为 kg/m 3,读作 ,它表示的物理意思 ,;一桶水的密度与一滴水的密度那个大?答 。

4、密度的大小由 决定,还与物质的 有关。

同种物质的密度同否?答 。

一般有:固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铝的密度 铁的密度 铜的密度 水银的密度;盐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 冰的密度 木块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一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一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测量长度和体积的工具;会使用这些工具测量长度和体积;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 经历测物体的长度和体积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估测长度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测量长度和体积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探究指导 物理宫殿1.物质世界的尺度,如图2.1-1【例1】 试就你已知的物体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图2.1-1 物质世界的尺度/m思路与技巧 物质从微观到宏观其尺度应分别为:夸克(小于10-16)、质子(10-13cm )、原子核(10-10cm )、原子(10-8cm )、分子(10-5~10-7cm );西瓜(60cm )、地球(1.28×106m )、太阳系、银河系(十万光年)、宇宙.答案 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尘粒、西瓜、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2.长度(length )的测量(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如图2.1-2;图2.1-2(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meter ,简写为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1mm =10-3m 1μm =10-6m 1nm =10-9m说明 (1)1983年国际计算大会规定:米是光在真空中,在s 2997924581的时间间隔内行程的长度;(2)光年是长度单位,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 。

它等于光在1年中的行程.1光年=9.46×1015m.3.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若用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应从看得清楚的某一刻度线开始量;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4.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普通方法不能直接测量出来,可以间接测量.间接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累积法: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进行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得出被测量值.例如:测纸张的厚度、邮票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头发的直径、细铜丝的直径等;(2)替代法:测量某个与被测量相等的量,用以代替对被测量的直接测量.例如:测量地图上某条大河的长度、铁路的长度、海岸线的长度等.可以用一根弹性不大的柔软丝线与地图上的曲线重合,并在两端点做好记号,然后将丝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记号间的距离即可;(3)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图2.1-3就是平移法在测量硬币直径时的两种应用;图2.1-3(4)滚动法:先测出某个轮子的周长,让此轮子在被测曲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然后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可得到曲线路径的长度,例如:测操场的长度、两个汽车站间的距离等.汽车的计程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例2】 现有一个圆柱形封闭油桶,仅有一个钢卷尺(量程满足测量要求)、一支粉笔和一个重锤线,不许通过计算,不许打开油桶,要求直接测量出封闭油桶的上、下边缘上两点间的最大直线距离.请设计一个试验方案,说明具体方法.思路与技巧 封闭油桶的上、下边缘上两点间的最大直线距离在油桶内部,但题中要求不许通过计算,不许打开油桶,因此必须把这一待测的距离想办法由桶内平移到桶外,这样就可以用卷尺直接量出它的长度了.答案 具体方法:(1)油桶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用粉笔在地上沿桶底画一个圆 (2)将油桶平移至与圆相切的位置,设切点为P (如图2.1-4)图2.1-4(3)利用重垂线找出切点P 正上方桶边缘上的点Q(4)用卷尺找出过P 点的圆的直径,确定直径另一点M 的位置 (5)利用卷尺直接量出M 、Q 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所求. 5.误差(1)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误差;(2)产生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测量者的观察不够细致等;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4)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是测量方法或原理不正确、违反操作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认真细心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才能尽量地减小.【例3】 小明在测量一木块长度的实验中,得到如下记录:l 1=12.41cm,l 2=12.42cm ,l 3=12.44cm ,则木块的长度应为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思路与技巧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减少误差,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为木块的长度.因为在记录测量值时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求平均值时最后一位也应是估计值,估计值的位数保留多了仍是估计值,并不会变得更准确,所以位数保留多了没有意义.木块长度 l =3321l l l ++=3)44.1242.1241.12(cm++=12.423mcm=12.42cm.由于12.4cm 是准确值,0.02cm 是估计值,即准确到124mm ,则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答案 12.42cm 1mm. 6.体积的测量(1)体积(volume ):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立体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2)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3(m 3).常用单位:分米3(dm 3)、厘米3(cm 3)、毫米3(mm 3)、升(L )、毫升(mL ),其换算关系如下:1dm 3=10-3m 3 1cm 3=10-6m 3 1mm 3=10-9m 3IL =ldm 3 1mL=1cm 3(3)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图2.1-5说明 使用量筒或量杯测体积时,视线要与凹形水面的底相平,或与凸形水银面的顶相平.【例4】 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灯泡(还没有制成成品)交给他的助手阿普顿,让他计算出这只灯泡的容积是多少,阿普顿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又去德国深造了一年,数学程度相当不错,他拿着这只梨形的灯泡,打量了好半天,又特地找来皮尺,上下量了尺寸,画了剖视图、立体图,还列了一道又一道的算式.一个小时过去了,爱迪生着急了,走近一看,哎哟,在阿普顿面前,好几张白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算式.爱迪生微笑着说,何必这么复杂呢?然后告诉了阿普顿测量的方法,阿普顿恍然大悟,不到一分钟就测出了灯泡的容积,你知道爱迪生测灯泡的方法吗?思路与技巧 灯泡的形状不规则,很难直接计算出灯泡的容积.可转换成测量水的体积,即可间接地测量出灯泡的容积.答案 爱迪生测量灯泡的容积方法是:把水装满在这只灯泡里,再把水倒在量杯或量筒里量出水的体积,则水的体积就是灯泡的容积.探究体验收集资料 图2.1-6是长度阶梯的一部分.请查阅相关资料将其余部分补上.并把原子、分子、人的身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地球的直径、月球距离等相关的典型尺度标记在线旁(I ·y =9.46×1015m ).图2.1-6分析与结论 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一下,还有哪些表示长度阶梯的方法?探究点拨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物理量比较是科学方法的体现,不同的内容应选择最直观的方法.聊天室话题:有趣的人体尺度胖胖:老师,员和考古学家能根据脚印的长度确定一个人的身高,是不是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存在某种关系呢?老师:人体各部分的尺度间有着特殊的规律.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 教学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  教学课件.
8
一天,小东和小明比谁家离学校近。放学后,他 们各自回家,一边走一边数步子,小东走了452 步,小明只走了448步,小明家离学校比较近吗? 用“桶”和“步子数”来 作为比较的依据,可行 吗? 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处处离不开测量,如果所有 的测量都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可靠吗?
9
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想一想 1. 怎样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2.你能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么?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方法?
45
1.某物体的质量是6×103 kg,这个物体可能 是C( ) A.一个一元硬币 B.一个新生儿 C.一头大象 D.一个成年人
46
2.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 码如下图,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5.32g
22
2.体积的测量方法 (1)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量液体时,量筒应平放在桌面上 (3)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底 相平或与凸形液面的顶相平
23
思考:对于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 物体,怎么测量它的体积?
将它浸没在水中,两次 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 体积
——排水法
24
三、误差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的来源: 1.测量时,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 估读值出现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50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三 学生实验: 探究——物质的密度
52
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 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能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简单 的问题
5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章质量密度检测(二)(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姓名: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36分。

1~12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9~12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表中)1. 下列所举各类“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抛出的篮球在空中运动B. 小船在水面上滑行运动C. 生产技术革新运动D. 月亮绕地球的运动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3. 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帆船、河岸B.河岸、帆船C.青山、太阳D.青山、划船的人4. 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为参照物B.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作为参照物的C.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是以旗杆作为参照物的D.杨利伟在飞船中,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5. 一人骑车由南向北向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边疾驶而去,若以这辆车为参照物,此人( )A.向北运动B.向南运动C.静止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6. 观察如图所示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船相对于楼房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船向右运动,乙船一定静止B.甲船向左运动,乙船一定运动C.甲船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D.甲船向左运动,乙船可能运动7.A、B、C 三人各乘一部电梯,A看见楼房在上升,B看见A上升,A看见C静止不动,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A. A上升B. B下降,且比A下降得快C. B下降,但比A下降得慢D. C下降,且比A下降得快8.在刮北风的日子里,一位骑车人却没有感到风,则说明骑车人( )A. 正在向北骑B. 正在向南骑C. 正在向东骑D. 正在向西骑9. 毛主席诗词中有一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其中所指的参照物是( )A. 太阳B. 地球C. 天上的云彩D. 月亮10. 临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临沂更是美丽壮观。

位于临沂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临沂城的美丽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11. 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 B.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C.月亮躲进云里 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12. 明代曾经有一位诗人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B.桥C.人D.地面13. 下列叙述中哪些是属于机械运动的例子( )A.地面上滚动的球B.爱国卫生运动C.空中飞行的小鸟 D.水中游动的鱼14. 乘客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运动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河边的树B.迎面驶来的船C.流淌着的河水D.所乘轮船的船舱15. 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放在车厢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A.这列火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关着的车门D.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16. 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公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坐在行驶的客车里的乘客是运动的B.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八大行星都在不停地围绕太阳运动C.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7. 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论往往是,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18. 卫星电视节目是通过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转播的,地球同步卫星以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19. 通过电视,我们看到“神州五号”飞船中的一个情景:宇航员杨利伟手中拿着一支笔,当他松手后,笔“悬”在空中。

这支笔相对于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

20. 小船在河里顺流漂下,船上的乘客相对于河岸是的;相对于河水是的;河岸两旁的树相对于小船是的。

21. “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物理知识所致。

22. 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为参照物的。

23. “夕阳西下”这句话中运动的物体是指,参照物是指。

24.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25.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两架民用飞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后先后撞击世贸大厦“双子楼”,造成“双子楼”先后倒塌,多人死亡、失踪的惨祸。

在飞机撞击世贸大厦时,以为参照物,飞机上的乘客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若以飞机为参照物,则世贸大厦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世贸大厦是的。

26.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是运动的,是以为参照物;后一句中是运动的,是以为参照物。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7. 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小芸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方向运动,由此你能得出关于三列火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怎样的吗?(写出两种即可)28. 小明和小华在湖面上分别划着一只游船,小明看到小华的船朝自己这个方向运动,请你分析一下:要出现小明看到的这种现象,小明和小华的船有几种运动情况?29. 仔细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方向,说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可能运动情况。

30. 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飞机。

他们从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乘坐的飞机都匀速上升。

你能判断甲、乙、丙三人乘坐的直升飞机相对地面都是怎样运动的吗?请说明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共24分)31. 坐在向南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同时又看到汽车也在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32.如下图是几个同学在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女孩儿放开手后,发现了什么,请你猜一猜:;你猜想的依据是:。

如果以一号同学为参照物,请你猜一猜,其它同学的情况(其它不变),你的猜想是:。

33.下图是用照相机对着同一卡车连续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知,卡车在警示牌下发生了变化,因而卡车是。

34.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是,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这是为什么?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红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小桌平面上,安装一滑轨,上面放着一副带轮子的背景图,前面放一个卡通小人物,当推动背景画向右运动时,你会感觉到卡通小人物会向跑,这是因为我们观察卡通小人物运动情况时,是以为参照物的,根据以上实验不难知道,我们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运动员虽然始终处于屏幕上,但由于背景在不断向后运动,以为参照物,因而感觉到运动员跑得很快。

35.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经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可以上、下乘客,则更加快捷,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说明理由。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章质量密度检测(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36分。

1~12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2~16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7.不同的相对性 18.地球太阳 19.飞船地球20.运动静止运动 2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2.地面地面23.夕阳地面 24.船河岸 25.大厦飞机运动静止26.竹排河岸青山船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7. (1)小芸车不动,那两辆车向相反方向运动(题意不明,应为其他两列火车运动方向相反)(2)小芸向东运动,另外两辆车一辆向西运动,一辆向东运动比小芸车速快28. 共五种情况。

(1)小明静止,小华向左运动(2)小明向左运动,小华也向左运动,且速度比小明大(3)小明向右运动,小华静止(4)小明向右运动,小华向左运动(5)小明向右运动,小华也向右运动但速度比小明小29. 甲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可能向左运动但速度比风速慢乙车向左运动且速度比风速快30. 甲飞机匀速下降,丙飞机匀速下降,乙飞机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共24分)31. 静止向北行驶向南行驶但速度比列车慢32. 1、3号做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1、3号位置发生了变化2、3、4、5全做了机械运动33. 位置运动的 34. 左背景背景35. 可以设计一辆与高速列车A类似的列车B,在列车A进站前,乘客先上列车B,当列车A进站时,令列车B加速与列车A车速相同,并与列车A并排向同一方向前进,即保持A、B相对静止,乘客由列车B全部转移到列车A后,列车B再减速返回到车站上,A列车则继续高速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