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完美版1
人教版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精品ppt课件

也有的液面呈凸形,如:水银
(4)下图画出了使用量筒时的两种错误。 它们分别错在哪里?
俯视× 使用量筒时的两种错误
仰视×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用刻度尺无法测 出其体积,只能使用量筒排水法进行测量。
V2 (cm3 )
V1 (cm )
3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V V2 V1 石块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
解题心得归纳: 解这类题时要抓住同一个瓶子装满不同的液体其容积不变.
例3 为了测定某种小钢球的密度, 先在一只空瓶中装满水,测得总质量 是540g,然后将质量是97.5g的小钢 球装入瓶内,溢出一部分水后,再测 其总质量是625g,求这种小钢球的密 度.
分析
因为题中已经给出了钢球的质量,要求钢球的密度,关键是 求出小钢球的体积.小钢球的体积等于钢球排出的水的体 积.只要求出钢球排出的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变形公式就可 以求出水的体积.而排出的水的质量可以这样求:用原来满 瓶水和瓶的总质量减去剩下的水和瓶的总质量即可.
石块的密 度
(g/cm )
3
石块密度表达式:
ρ
=
m V2 - V1
小 结
测液体密度的方法:
①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 ;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
③测出剩下液体与烧杯总质量 m2; ④计算液体密度为 (m1-m2)/V 。
测形状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
①测出固体质量 m ;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 V1 ;
解 设排出水的质量为
(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 V1 ; (3)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 水和铁块的总体积 V2 。
人教版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用课件1

生活、生产中常要知道某物质的密度,那 么如何进行测量呢?
只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通过
m V
就能算出物质的密度。
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
观察你所用的量筒,思考下面几个 问题。 1.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 (mL)还是立方厘米(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 (能浸没小石块)的水, 测出水的体积如图所示, 盐水的体积是 20 mL。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测量物质的密 度》人 教版物 理课件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 T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测量物质的密 度》人 教版物 理课件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 T下载
3.用细线系住小石块, 将小石块浸入量筒中的水 中,测出水和小石块的体 积如图所示,水和小石块 的体积是 30 mL。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测量物质的密 度》人 教版物 理课件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 T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测量物质的密 度》人 教版物 理课件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 T下载
1.李明用天平、量筒测量某固体的密度,所测 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密度是 () A A.1.1g/cm3 B.1.14g/cm3 C.1.4g/cm3 D.1.2g/cm3
实验步骤: 将一杯盐水因溶入不同质量的盐而 密度不同。自己用盐和水配制一杯盐水。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总 质量是 71.6 g。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测量物质的密 度》人 教版物 理课件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 T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测量物质的密 度》人 教版物 理课件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 T下载
公开课优质课研讨课《测量物质的密 度》人 教版物 理课件1 免费下 载课件 下载PP T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测量物质的密度共24页文档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测量物质的密 度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最新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精美版1

•
6.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 禁锢中 真正解 脱出来 ,以开 放的姿 态传承 历史文 化,维 护学术 开放多 元的本 性,积 极构建 具有时 代特征 、富于 活力的 “新国 学”。 “新子 学”正 是适应 这样的 “国学 ”发展 要求, 将应运 承载“ 新国学 ”的真 脉。
•
7“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 ,它是 “旧子 学”的 再发展 。在这 种理解 下,“ 新子学 ”仿佛 没有摆 脱在原 有经学 体系下 旧“国 学”中 的位置 ,最多 也只是 经学的 多样化 实践与 儒学的 外围羽 翼,显 然无法 承担作 为“新 国学” 主导的 重担。
•
2.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 铺变得 越来越 冷清了 。虽然 没有客 人,老 锁匠每 天早上 还是会 准时打 开铺子 ,在门 口泡上 一壶茶 ,握着 那把祖 辈传下 的壶, 安静地 品着祖 辈传下 来的味 道。
•
3.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 口喝茶 。这时 ,巷口 来了个 年轻人 ,路过 锁匠铺 时停了 下来。 看着锁 匠铺头 上里挂 着的老 招牌, 上门写 着“制 锁”两 个苍劲 有力的 大字, 年轻人 马上兴 奋了起 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和测 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 的科学方法。 3.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 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 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ml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人教版教材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完美1

石块的体积 VV2 V1
V1(cm3)
V2(cm3)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把步骤1、2中测得的数据记在下表1中,求出石块的密度.
石块的质 量m(g)
石块的体 石块的密
石块放入前 石块和水 积
度
水的体积 的总体积 VV2 V1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
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 刻度值V2,两次读数之差V= V2- V1 ④ 根据公式ρ=m/v求出石蜡密度
➢ 方法二:坠入法(配重法) ① 测质量相同
② 测体积时,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铁块,先 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体积V1, 再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 块、石蜡的总体积V2,V= V2- V1
•
8.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 受外界 的压力 ,而且 会以足 够的清 醒来面 对形形 色色的 机会的 诱惑。 我们当 然没有 理由怀 疑,这 样的一 个人必 能获得 生活的 充实和 心灵的 宁静。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2.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 目光投 向了宇 宙。科 学家托 维利提 出假说 :地球 上的水 是太阳 风的杰 作。太 阳风即 太阳刮 起的风 ,但它 不是流 动的空 气,而 是一种 微粒流 或带电 质子流 。
•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器材
1.实验原理
ρ m V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3.测量对象:
石块
盐水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 实验讨论: 怎样测形状不规则的石块体积? 使用量筒,利用排水法测体积。
ml 100
80
60
40
V1
20
ml 100
80
60
V2
40
20
V2 V1 V石 V石 V2 V1
(5) 根据密度公式 ρ m 计算盐水的密度。 V
四、测量液体的密度
3. 实验记录表格:
杯和液体 杯和剩余 量筒中液 量筒中液 液体的密
的质量 液体的质 体的质量 体体积 度
m总/g 量 m余/g
m/g
V/cm3 ρ/kg·m-3
注意: 计算过程所用单位和测量结果所用的单位。
五、密度测量的拓展
提示
溢水法:1. 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 2. 体积由于形状不规则且不能直接放
入量筒中,所以用溢水杯借助于排水法测量。
ml
3. 给你一架天平、一只小烧杯、适量的水、 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要求:(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2)根据你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牛奶 密度的公式。
提示
等体积法: 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牛奶。
调: 调节横梁两端的13 _平__衡__螺_母__,使指针指在 分度盘 14_中__央_.(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测: 把被测物体放在 15_左__盘,在 16_右__盘中加 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 置,直至横梁平衡.
读: 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 应的示数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量筒的使用
(完整版)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作者:张杰【学习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时间】1课时【课程标准】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3节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不吸水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和盐水密度这些知识与技能。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ρ=m/ν去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上节课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是学习力学的第一个关键实验,有助于以后浮力知识的学习,是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学情分析】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
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对于测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想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的影响,往往制定出不精确的方案,学生注意不到没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有些残留在了烧杯内,使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所以这一环节要做重点处理。
【学习目标】1、尝试用密度知识鉴别生活中的物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能说出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
4、进一步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5、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6、学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7、会设计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8、会设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9、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0、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过程中,合作交流,体验测量存在误差,找出减小误差的方法,认识科学实验中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新教材】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ppt优质课件1

?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 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 块的密度吗?想想看, 有什么好办法?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新教材】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ppt优质课件1 (不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1、针压法
(1)用 (2)读出 (3)
(4)读
天平测 量筒中水 用针将 出水和
m2 m
vρ
【新教材】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ppt 优质课 件1
(三)其它方法:
用天平测 读量杯内 量杯和液 液体的体 体质量 积V
M1.
将液体全部倒出 用天平测量空量 杯质量
M2.
1)液体密度 ρ=mv1-m2
2)测量结果偏小(因为质量偏小)
【新教材】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ppt 优质课 件1
【新教材】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ppt 优质课 件1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 度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
m
ρ 1.实验原理: =
V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石块,细绳, 烧杯水,量筒.
3.实验步骤:12..用用天量平筒称测出出石石块块的的质体量积..
4.实验操作
“小石块”
M
V1
V2
5.实验结果:
m
ρ= v V2- 1
5.(1)设计表格 (2)将实验数据记在表中,求出石块的密度.
•
6.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 话。海 明威善 于从感 觉、视 觉、触 觉着手 去刻画 形象, 将作者 、形象 与读者 的距离 缩短到 最低限 度,而 且很少 直接表 露感情 ,他总 是把它 们凝结 在简单 、迅速 的动作 中,蕴 涵在自 然的行 文或者 简洁的 对话中 ,由读 者自己 去体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
积V0;
3.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记录水面ρ到 m达的刻度V总;
4.根据公式 V
计算石块的密度。
(3) 实验记录表格:
石块的 质量
m/g
水的体 积
V0/cm3
石块和水 的
总体积
V总/cm3
石块的 石块的 体积 密度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 度
地质勘探、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 样品进行密度的测量,工农业生产中经常 也需要对产品、种子等进行密度的测量. 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 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学生活动】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 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 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V/cm3 ρ/kg·m-3
2.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讨论: 以下方法测量的是哪部分盐水 的质量?
这样测量有什么好处?
(2)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
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余;
4.记录倒入量ρ筒中m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பைடு நூலகம்
•
2.从历史的长时段看,统一的趋势是 无法阻 遏的。 从根本 上说, 它是中 华民族 发展到 一定阶 段,文 明内部 各部分 长期交 往整合 的必然 结果。 问题只 在以何 种方式 统一
•
3.可以设想,即使没有秦的武力,天 下也终 将归于 一体, 这也为 汉以后 的历史 实际所 一次次 证明。 无可否 认的是 ,秦王 的铁骑 确实使 这一过 程大大 简化了 。看上 去,历 史似乎 少走了 许多弯 路,细 想来却 又未必 。
•
4.先不说铁骑下呻吟的民众,是否也 有追求 自己那 一点卑 微的生 活自由 的权力 ,就是 从文明 的发展 来说, 统一的 后果也 有许多 地方值 得怀疑 。
•
5.中央集权确实加强了国家的权力, 使秦汉 帝国成 为当时 世界上 少有匹 敌的强 大力量 。但是 ,作为 代价, 从原始 社会时 代开始 积累起 来的那 一种有 限民主 (哪怕 是统治 阶级内 部民主 ),也 彻底丧 失了。
mml
mml
L
L
V
V
2
1
(2)测量盐水的 密度
方案甲: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 们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 出盐水的体积。
方案乙: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 一部分,测出盐水体积,再测出余 下的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讨 论
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
量筒中测体积时,烧杯中有少
量盐水,会产生误差,方案乙
则可以避免这种误差。
典 例 解 读【刚例用2天】平为测了量测10量枚一硬元币硬的币质的量密,度平,衡小
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 所示;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6筒4 前后 的液面情况。由8测量可得10枚硬币质 量为8×1 g,10枚硬币的体积为 mL,03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 kg/m3。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
m V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3.测量对象:
石块
盐
水
1.测量固体的密度 (1) 实验讨论:
怎样测形状不规则的石块体积?
使用量筒,利用排水法测体积。
m
10 L
0 8
0 6
0V
40 1
20
m
10 L
0
8
0 6
V2
0 40
V2 V1V石 V石 V2 V1
L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 是1多00少m?L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 少?
1 mL
3.量筒的读数方法 若液面是凹液面,视线应以凹液面底部为准
正确读 数
俯视使 读数偏
大
仰视使 读数偏
小
4.使用原则 (1)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 程。 (2)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 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 减小测量误差。
(一)量筒的使用
实验室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是用量筒或量杯。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 器 2.量筒上的标度
单位: 毫升 mL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 分度: 1 mL, 2 mL,5 mL
思考
(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
标度的? 是毫升(mL)还是 立方m 厘米(cm3)?
(3)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 蚀性的液体。
典
例
解 读【0~例1】1如0 下m图L,甲分所度示值的是量筒量1程0m0是L,
为了测量一铁块的体积,小刚在量筒内
注入一部分水后,又用细线将铁10块全部
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铁块的体
积是
cm3。
【解析】量筒的量程是最大测量值,分度 值是一个小格所代表的体积。在测体积读 数时,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要以凹形的底 部为准。水的体积是60 mL,水和铁块的总 体积是70 mL,所以铁块的体积是10 cm3 。
分
析
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
实际上是把密度测量转化为质
量和体积的测量,属于间接测
量。此实验最合理的实验步骤
应该是保证能测出盐水的质量
和体积,又使体积的测量尽可
能准确。方案甲中,在测烧杯
中盐水的体积时,由于盐水粘
结 论
附在烧杯上造成体积损耗,使 测量不因准此确方。案乙好。因为方案 甲在操作时,将盐水全部倒入
【解析】由图甲可知,10枚硬币质量为50 g+10 g+4 g=64 g;由图乙可知,10枚 硬币的体积为38 mL-30 mL=8 mL,硬
币的密度为ρ=8 g/cm3=8×103 kg/m3
四、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1.量筒的使用. 2.测量固体的密度. 3.测量液体的密度.
•
1.一个要将中国归于中央集权下的专 制一统 ,一个 要恢复 天下到 六国时 代诸侯 联盟的 松散政 制。这 看上去 好像只 是一个 是否认 同统一 的历史 趋势的 问题, 现代人 常常站 在统一 的立场 上去批 判项羽 ,仿佛 只有用 铁骑扫 平了六 国的秦 王才算 是一个 民族英 雄,其 实问题 并不这 么简单 。
5 .根据密度公式V
计算盐水的密
度。
(3) 实验记录表格:
杯和液 体的质
量
m总/g
杯和剩 余液体 的质量
m余/g
量筒中 液体的
质量
m/g
量筒中 液体体
积
液体的 密度
V/cm3 ρ/kg·m-3
3.密度测量的拓展
(1)测量木块的密度 讨论:怎样测漂在水面上的木块的体 积?
用细线把木块与 一铁块连在一起沉入 水底(助沉法),使 用量筒,运用排水法 测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