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婴幼儿生长发育ppt课件

2024版婴幼儿生长发育ppt课件

02
婴幼儿体格生长规律及评价
体格生长指标与测量方法
体重
使用婴儿秤或电子秤进 行测量,注意脱去宝宝 厚重衣物,确保测量准
确。
身长
使用身长计或软尺进行 测量,需辅助宝宝平躺
并伸直双腿。
头围
使用软尺围绕宝宝头部 最宽处进行测量,注意 软尺不要过紧或过松。
胸围
使用软尺围绕宝宝胸部 乳头下缘水平面进行测
量。
择使用。
04
婴幼儿营养需求与喂养指导策略
营养需求分析及膳食指南推荐
能量需求
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对 能量的需求相对较高。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 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脂肪需求
适量脂肪摄入有助于婴幼儿神经系统 的发育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需求
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能量的主要来源, 应适量摄入。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和免疫功能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膳食指南推荐
根据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和消化特点, 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包括食物种类、 数量和餐次安排等。
母乳喂养优势与技巧指导
母乳喂养优势
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天 然食品,具有营养丰富、 易于消化吸收、增强免疫 力等优点。
母乳喂养技巧
事项。
咳嗽护理
学习有效的咳嗽缓解方法,如拍 背排痰、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 同时注意观察咳嗽的性质和频率,
及时就医。
皮肤护理
了解婴幼儿皮肤特点,学习正确 的皮肤清洁和保湿方法,避免使 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和护肤品。
就医选择和注意事项
01
就医时机
掌握就医时机,如高热不退、咳嗽加重、精神状态差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ppt课件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ppt课件
具体又可分为青春前期、青春中期和青春后期三个阶段。
二、体格发育特点及整体的生长
整体的生长包括身高、体重的增长和整体中各部分比例 的变化。
1.身高 身高是指人体站立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是最基本 的形态指标之一,表示全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身高表 现的个体差异比体重大。
身高受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一般需 要半年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说身高是反映婴儿远期营养 状况的指标。
2.4~6岁小儿身高增长的规律 4~6岁小儿的身高与体重一样,保持相对稳速增长。身 高的增长存在男女差别,也有个体差异。
身高除受营养、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外,更受遗传的影响。 近年来小儿身高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第二节 学前儿童脑及神经系统发育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小脑 中枢神经
第一节 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特点 体格指的是人体的形态和结构,包括人的生长发育水平、 体型、姿态与器官组织的构造。
一、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
1.胚胎发育期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至8周内,各组织、器官、系统迅速 分化发育并初具人形的阶段为胚胎发育期。
2.胎儿期 8周后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
3.新生儿期 自从出生期待结扎至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
三、语言的发展
语言能力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学前期的儿童正处 于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的发展也是衡量儿童心理发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词汇的丰富和对语法结构的逐渐掌握,独立意思的 增强,学前儿童口语的表达能力也逐步发展起来。
四、认知的发展
1.注意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无意注意已高度发展,且相当稳定,随着额 叶的成熟,有意注意的时间开始延长。
2.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有意记忆开始出现 并逐步发展。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感知觉训练
触觉训练:
皮肤按摩 触摸自然
时间知觉训练:
形成规律的作息制度 将时间、生活事件和对时间的自然特征感知结合起来。
精选ppt课件2021
11
0-3岁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注意
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精选ppt课件2021
12
0-3岁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注意的发展:
对婴儿的生长环境进行早期干预能够促进智力发展母亲的敏感性影响婴儿的智力发展谈话方式影响婴儿的智力发展在婴儿出生的最初几个月尽管婴儿不会回应但也要不断地和他说话根据婴儿的成长阶段的特点谈婴儿感兴趣的话题每天至少谈话半小时03岁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丰富的环境刺激稳定而积极的情感支持大量的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
精选ppt课件2021
1
0-3岁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感知觉 注意 记忆 想象 思维
精选ppt课件2021
2
0-3岁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感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精选ppt课件2021
3
0-3岁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听到的成人语言。
精选ppt课件2021
37
0-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听话活动指导(0-1岁):
感知声音练习:
给婴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不同种类的声音刺激 给婴幼儿听多种音乐
听觉方位练习: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引导孩子去听并寻找声源 方位听觉练习
精选ppt课件2021
38
0-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其建立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走平衡木:2-3岁,训练幼儿的平衡觉,促进感觉统合。

零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讲座课件

零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讲座课件
明确教学目标
与机构沟通并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孩子能够在课程中学习 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关注课程特色
了解机构的教学特色和优势,如音乐、艺术、运动等方面 的课程,选择符合孩子兴趣的课程。
观察孩子在课程中的表现及进步情况
观察孩子的表现
在课程中密切观察孩子 的表现,包括注意力、 参与度、互动情况等, 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和 兴趣。
为未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促进全面发展
01
早期教育注重婴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
会性等各方面,为其未来成长提供全面的支持。
发掘潜力
02
通过观察婴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发现其潜在的优势和特长,为
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依据。
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03
注重培养婴幼儿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等适应未
情感表达
婴幼儿逐渐学会通过表情、动作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 感。
社会性的初步建立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与周围的人建立社会关系。
亲子关系
与父母的关系最为密切,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对婴幼儿的 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同伴关系
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婴幼儿开始与其他同龄伙伴建立 联系,虽然这种关系还不稳定,但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03
引导家长参与游戏
鼓励家长与婴幼儿一起游戏,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
注重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
观察和了解每个婴幼儿的特点
关注婴幼儿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灵活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
根据婴幼儿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零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 育知识讲座课件

第三章-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PPT课件

第三章-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PPT课件
囟门的大小与闭合时间可衡量颅骨的骨化程度。前囟、 后囟。前囟: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多数在12-18个 月闭合;后囟:2-3个月内闭合。
(四)骨骼
8
新生儿的重要特征:骨骼尚未骨化,骨质很软,颅骨和 躯体骨骼在大小、长短、重量和质地方面均在生长。
1岁,腕骨已发育出头状骨和钩状骨;3岁,长出三角骨 ;13岁左右腕骨完成全部骨化。
(二)涂鸦绘画
27
涂鸦绘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绘画和写字,而是指儿童 早期的乱写乱画。
这种乱写乱画是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一环。
讨论:要不要拿笔画画?观点1:不建议,危险;观点2: 建议,促进发展。
学习活动:请观察并记录婴幼儿抓握动作的发展时间与 标志性事件,分析抓握动作发展对于婴幼儿生存与发展 的意义和作用。
(三)腿和脚动作的发展
24
8个月:学会爬行; 1岁:扶物走路; 1岁半:自如行走
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婴儿学会爬行。
三、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
25
(一)抓握动作 (二)涂鸦绘画 (三)生活自理动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抓握动作
26
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手和手指的动作, 以及手眼协调摆弄物体的能力的发展上。
母亲心跳声可以缓解婴幼儿的焦虑,也能够证明胎儿在 子宫内能够听到母亲的心跳声。
较之成人,新生儿的听觉能力还是非常有限。
(二)声音的偏好
36
新生儿存在声音偏好。
新生儿最喜欢听频率为1000-3000赫兹的声音,而人说 话声音的频率正好在此范围。
新生儿(出生3天):表现出对母亲声音的偏好;
4个月:表现出对自己名字的偏好;
(二)颜色视觉
32

0—3岁婴幼儿抚养与教育导课件第三章 婴幼儿生活起居

0—3岁婴幼儿抚养与教育导课件第三章  婴幼儿生活起居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大脑皮 层逐渐发育,睡眠的时间可逐步缩短。 当然,每个婴幼儿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 可能会相差两个小时,具有个体差异性。
MORE
婴幼儿睡眠充足的标准
精力充沛,食欲较好 生长正常,身体健康
照料婴幼儿睡眠的方法
创设良好的睡眠 环境
创设适宜的生理 条件
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及时矫正不良习惯
衣服的穿脱方法
(1) 将衣服平铺,解开系带,展开对襟。 (2) 将上衣一侧的带子穿过另一侧的小孔。
裤子
(1) 套衣领(2) 穿袖子 (3) 整理
应先把所有的扣子都解开, 让婴幼儿平躺在衣服上,脖子 对准衣领的位置,然后用和上 面同样的方式把婴幼儿的手臂 和腿套入衣服中。
包裹婴儿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衣被
• 3. 冷水淋浴
• 适用于2岁以上的婴幼儿。室温应在20℃以上,水温从35℃左右开始,每 隔2—3天降低1℃,逐渐降至26℃。淋浴的方式是: 用水冲淋全身,按“上 肢—胸—腹—背—下肢”的顺序冲浴,但不能冲淋头部;冲淋时间一般为3 分钟,可边冲淋边按摩婴幼儿的皮肤;淋浴完毕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 穿好衣裤。
日光浴
• 日光中的红外线能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紫外线可杀菌,预防佝偻病。
• 冬季在室内做日光浴要开窗,且须有保暖措施。满月后可 以到户外晒太阳,时间长短要依据婴幼儿的年龄和耐受 情况来定,一般从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到30分钟。夏季适 宜在8: 00—9: 00或15: 00—17: 00进行;冬季可在 中午进行。
根据季节和室温,采用不同的包裹 方法 不要采取“蜡烛包”的方式来包裹婴儿
婴儿的常用抱姿
横抱式
主要适用于抱0—3个月的婴 儿。先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腰部 和臀部,另一只手放到他的头颈 下方,再慢慢地把他抱起,使他 的身体有依托,头不会往后垂。

0到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课件

0到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课件

0到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0到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内容主要依据教材第三章《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第四章《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0到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保育与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实施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0到3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2. 掌握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学会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针对0到3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教育。

教学重点: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婴幼儿生理发展模型、心理发展图表。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0到3岁婴幼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话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0到3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2)阐述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基本原则。

3.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如何针对0到3岁婴幼儿的特点进行保育与教育。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一道关于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练习题。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0到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2. 板书内容:(1)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2)保育与教育基本原则(3)针对年龄段的教育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份针对0到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方案。

2. 答案要点:(1)明确婴幼儿的年龄段(2)分析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3)遵循保育与教育的基本原则(4)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法与技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0到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游戏 PPT课件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游戏 PPT课件
体验满足; 愤怒宣泄; 练习对复杂情绪命名; 学习表达爱; 通过动作表达感情; 欢乐穿衣。
2-3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
用唱歌、说话表达感情 学习表达关爱 遵守秩序 控制情绪 分离焦虑的缓释 独立完成任务 接受帮助与帮助别人
2-3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
人格形成的主要组成部分; 情绪情感是婴幼儿人际交
往的重要手段;在协调人 物关系、人际关系上 起着突出的作用。
年龄越小, 情绪在生活中的地位越高!
六、0-12个月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
从换尿布开始的情绪抚慰 笑的种种 长牙与情绪波动 因没有达到目标
而愤怒,缓解方式
13-24个月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
神经系统:
1、脑重已达800-900克,是出生时脑重的2倍; 2、睡眠时间13~15小时;
消化系统:
1、原来水平的胃逐渐变为垂直位。 2、半岁开始出牙…..
泌尿系统:
1岁的婴儿每日排尿的次数约为15~16次。
心理特点:
自主位移动作:爬行、站立、走、 用手能力发展:10个月-1岁的宝宝,能把抓在手上的玩具扔掉,并且
动嘴和吸吮手指,以及对各种刺激反应的灵敏性
和情绪性等等。
3岁以前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心理
特点极不稳定,没有确定的倾向,
因此称为个性的萌芽状态:自我
意识的萌芽;独立性的萌芽;
社会性和道德的萌芽,将对一生
产生重要影响。
出生后的一年不断减少 !
25—36个月:认知发展期,是具体思考前期。
体格发育:
1、2岁以后体重计算公式: 年龄×2+8(公斤) 2、2岁以后身长计算公式: 年龄×5+75(厘米)
神经系统:
1、2岁以后婴幼儿大脑的重量将超过成人脑重的75% ; 2、睡眠时间12--13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囟。前囟: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多数在12-18个 月闭合;后囟:2-3个月内闭合。
(四)骨骼
新生儿的重要特征:骨骼尚未骨化,骨质很软,颅骨和 躯体骨骼在大小、长短、重量和质地方面均在生长。
1岁,腕骨已发育出头状骨和钩状骨;3岁,长出三角骨 ;13岁左右腕骨完成全部骨化。
由于脊椎尚未骨化,因而不能支撑身体。新生儿不能抬 头、坐和站立;不能翻身,无法爬行。
第三章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学习目标
➢ 能阐述0-3岁婴幼儿生理发展和动作发展的特 点和规律;
➢ 能具体列举0-3岁婴幼儿感知觉发展、认知发 展、语言发展的特征的阶段;
➢ 能运用0-பைடு நூலகம்岁婴幼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知识 分析婴幼儿的心理活动。
第一节 0-3岁婴幼儿生理发 展
一、躯体生长 二、大脑发育 三、大脑的可塑性
390g,皮层面积占成人的42% (3)第一年年末,脑重:800-900g,占成人脑的60%;
第二年年末,脑重:1000-1150g,占成人脑的75%;三岁 已接近成人脑重范围;此后增长减缓,到15岁时基本与 成人相同。
(4)婴幼儿期神经细胞迅速生长,1岁时达到最 高峰,其数量已相当于成人水平;2岁时,脑
(1)婴幼儿的脑细胞有惊人的增生能力,大多数脑细 胞的增生发生在妊娠头3个月至出生后1年。研究证明, 婴幼儿生活环境的刺激越频繁、越强烈,脑细胞发育的 速度就越快。
(2)婴幼儿的大脑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即一些脑细 胞代偿其他脑细胞的功能。研究发现,发育早期的脑损 伤较少影响成人期,但发育晚期的脑损伤引起的功能障 碍将永久存在,可见神经细胞损伤的补偿效果只有在早 期发现、补救才有可能。
二、大脑发育
(一)脑与大脑皮质的发育 (二)神经纤维髓鞘化 (三)大脑皮层特异化功能定位
(一)脑与大脑皮质的发育
婴幼儿在出生前2-3个月到出生后3-6个月,经 历着脑发育的快速增长时间,主要表现在
上述三个方面。 (1)胎儿生长到6-7个月,神经元细胞:400亿个,脑
重:200-240g,皮层面积占成人的10%-11% (2)出生时,神经元细胞:1000亿个,脑重:300-
(一)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 作
婴幼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非专门化的泛 化动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泛化动作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 专门化的动作,动作的精确性逐步增加。
2个月,全身动;5个月,双手动;8个月,准确动。
(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 作
婴幼儿最先发展的是头部动作,然后自上而下,学会俯 撑、翻身、坐、爬、站,最后才学会走路。
(二)神经纤维髓鞘化
髓鞘化:胎儿后期和新生儿早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迅 速被一层蜡质的磷脂所覆盖。髓鞘化是脑细胞成熟的重 要标志之一。小部分髓鞘化在出生前已经完成,主要是 脊髓部位的神经纤维、前庭-听觉通道纤维、联系视听 觉的丘系系统。
大脑皮层三个功能分区的髓鞘化。一级区、二级区、三 级区。
(三)大脑皮层特异化功能
婴幼儿出生后,骨骼生长十分迅速,翻身、抬头、坐、 爬、站立、行走等逐步实现。
(五)牙齿
牙齿的生长与骨骼有一定的关系,但与骨骼的成熟速 度不完全平行。
乳牙共20颗,萌出时间一般在6个月,全副乳牙在2岁 半出齐。——数据,阅读P55
应注意:从出生到2岁半是乳牙发育的重要时期,应给 予充足的营养;5-6月龄将要萌芽时要给予适宜的刺激 ;要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漱口和刷牙,预防龋 齿。
生后枕区、顶区和颞区的分化逐渐发展,并从一级区向 二级区扩展,三级联络区各部位的成熟以及两半球功能 单侧化要在婴幼儿3-5岁才能完成。
(3)大脑两半球单侧化是婴幼儿期必然出现
的功能现象。研究表明,新生儿仰卧时头部单侧偏向是
大脑单侧化的早期表现。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单侧
三、大脑的可塑性
大脑的可塑性,主要指脑细胞发育的潜力。
(二)体重
体重表示身体重量的大小,是身体各器官系统与体液重 量的总和,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最容易获得的灵敏指 标,同时也是衡量体格生长最常用的重要指标。
(三)头围和囟门
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新生儿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 1岁后头围生长速度放慢; 2岁时头围约48CM; 5岁时约50CM。 囟门的大小与闭合时间可衡量颅骨的骨化程度。前囟、
(3)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需要环境刺激, 环境刺激被剥夺会导致发展的停滞或萎缩。例如,珍妮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的动作 发展
一、 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 二、 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 三、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
一、 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
(一)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三)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四)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一、躯体生长
(一)身高(身长) (二)体重 (三)头围和卤门 (四)骨骼 (五)牙齿
(一)身高(身长)
身高(身长)代表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它常 作为反映儿童长期营养状况的指标。3岁以下婴幼儿站 立位测量不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可 立位测量,称身高。身高(身长)受种族、遗传和环境 的影响较为明显,受短期营养因素的影响不明显,但与 长期营养状况有关,人们刚出生时的身长与其成年以后 的身高几乎没有关系。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 cm, 其中男婴要比女婴略长一点,头胎婴儿要比二胎、三胎 婴儿略短一些。出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出生后前 半年每月平均增长2.5 cm,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1.5 cm; 1岁时身长75 cm,约为出生时的1.5倍。第二年身长增 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年增长10 cm。2岁以后直至青春 前期平均每年增长5~7.5 cm。
定位
(1)从脑整体部位看,大脑、间脑、中脑和脊髓等部 位的轮廓在胎儿早期即已出现,发育较早的部位是脊髓 、中脑和间脑,它们支配睡眠、进食、呼吸、排泄等生 理功能。而整合心理活动,如知觉、思维、语言、智能 等高级功能的部位,则在稍后期完成。
胚 (2)大脑皮层各区域的分化和形成,最早发生在 胎后期,首先是中央沟和颞侧沟的出现。婴幼儿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