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九章 西方经济学 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西方经济学五版课后答案

西方经济学五版课后答案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如贸易保护主义、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跨国公司的垄 断等。
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包括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加强金融监管 ຫໍສະໝຸດ 。04发展经济学基础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 定时期内总产出或人均产出的 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 (GDP)或人均GDP来衡量。
发展则更为广泛,不仅包括经 济增长,还涉及社会、政治、 文化等多方面的进步。
寡头垄断市场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 结构。
02
宏观经济学基础
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种核算方法
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GDP与GNP的区别与联系
GDP是一国境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GNP则是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 值总和。二者在核算范围、计算口径和侧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
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提供社会保障、促进 教育公平、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等,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 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 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经济、社会和环 境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在经济方面 ,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 展;在社会方面,要促进社会公平和 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环境方 面,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处。
度相同的线。
生产者行为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 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 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 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 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 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 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 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 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 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 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 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 量是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 的理解,以下几点要(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 —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 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⑷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 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 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丫表示GDP,贝卩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丫二C+I+G+NX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 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高低或人均GDP 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主编:高鸿业目录第一章引论02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2第三章效用论14 第四章生产论16 第五章成本论36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5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55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65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69第十章博弈论初步75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0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3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5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92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95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06 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110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15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19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22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7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34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39第一章引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资本是利率的减函数表明()选择一项:A.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B.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高,投资需求增加C.利率与投资没有关系D.利率越低,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利率越低,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般来说,LM曲线的斜率()选择一项:A.为零B.为正C.为负D.可正、可负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为正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般来说,位于LM曲线左上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选择一项:A.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C.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选择一项:A.产品市场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B.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C.产品和货币市场都不均衡D.产品市场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IS曲线是描述()选择一项: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C.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选择一项:A.为正B.为负C.可正、可负D.为零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为负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左下方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选择一项:A.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C.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D.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选择一项:A.保持不动B.向左下方移动C.以上说法均有可能D.向右上方移动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向右上方移动题目9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利率提高时,投资需求将()选择一项:A.不能肯定B.减少C.不变D.增加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题目10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LM曲线是描述()选择一项:A.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B.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C.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题目1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选择一项: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能肯定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减少题目1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减少将会引起()选择一项:A.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B.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D.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题目1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选择一项:A.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D.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题目1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增加()选择一项:A.LM曲线上移(向左)B.LM曲线下移(向右)C.IS曲线右移D.IS曲线左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LM曲线下移(向右)题目1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按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选择一项:A.受影响,但不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B.不变C.上升D.下降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下降题目1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LM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选择一项: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组合B.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C.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组合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题目1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选择一项或多项:A.投资的增加,资本品的价格会上升B.投资的增加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预期收益也呈下降趋势C.资本的边际效率大于市场利率D.根据C和D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E.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correctanswersare:投资的增加,资本品的价格会上升,投资的增加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预期收益也呈下降趋势,根据C和D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题目1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IS曲线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成反方向变化B.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C.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D.I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E.描述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的不同组合的一条曲线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correctanswersare: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成反方向变化,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题目19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政府购买增加,则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B.政府购买增加,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C.如果投资增加,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储蓄减少,税收减少,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E.如果投资增加,则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correctanswersare:如果投资增加,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购买增加,则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储蓄减少,税收减少,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题目20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LM曲线()选择一项或多项:A.描述产品市场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的不同数量组合的一条曲线B.LM曲线向右下方倾斜C.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D.描述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的不同数量组合的一条曲线E.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correctanswersare:描述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的不同数量组合的一条曲线,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题目2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投机动机B.谨慎动机C.交易动机D.消费动机E.购买动机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correctanswersare: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题目2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IS——LM模型的数学表达式()选择一项或多项:A.是确定IS——LM模型理论根据B.以上说法都正确C.用数学表达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各种变量关系D.IS的变动对均衡的数量影响E.LM的变动对均衡的数量影响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correctanswersare:用数学表达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各种变量关系,是确定IS——LM模型理论根据题目2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选择一项或多项:A.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右下方的移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B.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C.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D.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E.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左下方的移动,利率下升,国民收入增加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correctanswersare: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右下方的移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三、判断题题目2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是指一定的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资本是利率的减函数表明( )选择一项:A。

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B。

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高,投资需求增加C. 利率与投资没有关系D。

利率越低,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利率越低,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题目2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般来说,LM曲线的斜率()选择一项:A。

为零B. 为正C。

为负D。

可正、可负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为正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般来说,位于LM曲线左上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选择一项:A。

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 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C。

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

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题目4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选择一项:A。

产品市场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B。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C。

产品和货币市场都不均衡D。

产品市场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IS曲线是描述( )选择一项:A. 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B。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C。

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般来说,IS 曲线的斜率()选择一项:A。

为正B。

为负C。

可正、可负D。

为零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为负题目7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般来说,位于IS 曲线左下方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 )选择一项:A。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习题一、选择题1、经济增长最基本的特征( ).A、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B、技术进步;C、制度和意识的调整;D、社会福利的增加;2、经济周期中两个主要阶段是()。

A、繁荣和萧条;B、萧条和复苏;C、繁荣和衰退;D、衰退和复苏;3、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

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衰退、萧条、复苏、繁荣;C、萧条、复苏、繁荣、衰退;D、复苏、繁荣、衰退、萧条;4、经济周期的中心是().A、价格的波动;B、利率的波动;C、国民收入的波动;D、就业的波动;5、持续时间约为15~25年的经济周期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的。

A、基钦;B、朱格拉;C、库兹涅茨;D、康德拉季耶夫;6、下列各项中属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的是()。

A、投资过度论;B、心理周期论;C、消费不足论;D、太阳黑子周期论;7、根据哈罗德模型,当资本—产量比率为4,储蓄率为20%时,则经济增长率为()。

A、5%;B、20%;C、25%;D、80%;8、加速原理表明()。

A、GDP增加导致投资的多倍减少;B、GDP增加导致投资的多倍增加;C、投资增加导致的GDP多倍增加;D、投资增加导致的GDP多倍减少;9、强调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经济增长模型是( ).A、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B、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C、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D、增长极限论;10、经济活动之所以发生周期性的波动,是由于( )。

A、乘数的作用;B、加速数的作用;C、技术变动的冲击;D、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二、判断题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2、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 )3、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 )4、朱格拉周期是一种短周期.()5、经济增长最基本的标志是技术进步。

( )6、刺激消费水平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

( )7、加速原理断言GDP的增加导致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8、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之一。

第九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讲课教案

第九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讲课教案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解答: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

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

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解答:第一,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

只有当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第二,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基础。

第三,很显然,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

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第二,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来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解答: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

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

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解答:第一,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

只有当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第二,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基础。

第三,很显然,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

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第二,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来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除了“是什么”的问题之外,西方经济学家还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这些便属于所谓规范经济学的内容。

第三,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

具体来说,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解答:第一,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

(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均能得到满足。

5.为什么说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解答:第一,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消费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的最优只是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

两者的简单并列只是说明消费和生产分开来看时各自独立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说明,当将交换和生产综合起来看时,也达到了最优。

第二,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是要将交换和生产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讨论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6.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解答:第一,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三,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7.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凸出?解答: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最优产出组合中,两种最优产出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一种产出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种产出的减少。

第二,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是因为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8.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说明了什么问题?解答:第一,根据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第二,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意味着,不能从不同个人的偏好当中合理地形成所谓的社会偏好。

换句话说,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函数并不存在。

这表明,西方经济学没有能彻底地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9.如果对于生产者甲来说,以要素L替代要素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3;对于生产者乙来说,以要素L替代要素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什么情况?解答:第一,当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时,要素的分配未达到帕累托最优。

于是,他们会进行自愿的和互利的交易。

第二,生产者甲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3,生产者乙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2。

这意味着甲愿意放弃不多于3单位的K来交换1单位的L。

因此,甲若能用3单位以下的K交换到1单位L就增加了自己的福利;另一方面,乙愿意放弃1单位的L来交换不少于2单位的K。

因此,乙若能用1单位的L交换到2单位以上的K就增进了自己的福利。

由此可见,如果生产者甲用2.5单位的K交换1单位L,而生产者乙用1单位L交换2.5单位K,则两个人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

这是一种可能的交易。

10.假定整个经济原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现在由于某种原因使商品X的市场供给增加,试考察:(1)在X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解答:(1)如果X商品的供给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其价格将下降,供给量将增加。

按一般均衡分析,X商品的价格下降,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

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假定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在商品市场上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X商品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因此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和数量的上升。

它同时又导致商品X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因此又引起生产商品X的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下降。

(3)由于(2)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

商品X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商品X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包括商品X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

11.设某经济只有a、b两个市场。

a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为Q da=13-2P a+P b,Q sa =-4+2P a,b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为Q db=20+P a-P b,Q sb=-5+4P b。

试确定:(1)当P b=1时,a市场的局部均衡;(2)当P a=1时,b市场的局部均衡;(3)(P a=1,P b=1)是否代表一般均衡?(4)(P a=5,P b=3)是否是一般均衡价格?(5)一般均衡价格和一般均衡产量为多少?解答:(1)当P b=1时,a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简化为Q da=14-2P aQ sa=-4+2P a解之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P a=4.5Q a=5此即为P b=1时a市场的局部均衡。

(2)当P a=1时,b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简化为Q db=21-P bQ sb=-5+4P b解之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P b=5.2Q b=15.8此即为P a=1时b市场的局部均衡。

(3)将P a=1,P b=1代入a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得Q da=13-2×1+1=12Q sa=-4+2×1=-2由于Q da≠Q sa,故a市场没有均衡,从而,(P a=1,P b=1)不是一般均衡价格。

(4)将(P a=5,P b=3)代入a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得Q da=13-2×5+3=6Q sa=-4+2×5=6由于Q da=Q sa,故a市场是均衡的;再将(P a=5,P b=3)代入b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得Q db=20+5-3=22Q sb=-5+4×3=7由于Q db≠Q sb,故b市场没有均衡,从而,(P a=5,P b=3)不是一般均衡价格。

(5)为了求得a、b两个市场的一般均衡,首先令a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相等,即Q da=Q sa,或者13-2P a+P b=-4+2P a这意味着P b=-17+4P a再令b 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相等,即Q db =Q sb ,或者20+P a -P b =-5+4P b这意味着P b =5+0.2P a于是得到关于P a 和P b 的两个新方程P b =-17+4P aP b =5+0.2P a由此可解得P a =110/19 P b =117/19此即为a 、b 两个市场的一般均衡价格(读者可以将它们代入题中所给的需求和供给函数加以验证)。

将一般均衡价格P a =110/19和P b =117/19代入a 、b 两个市场的需求或供给函数可以求得Q a =144/19 Q b =373/19此即为a 、b 两个市场的一般均衡产量。

12.设某经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满足如下的资源函数(或成本函数)c =()x 2+y 212其中,c 为参数。

如果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当x =3时,y =4,试求生产可能性曲线方程。

解答:将(x =3,y =4)代入资源函数,可确定参数c 为c =(32+42)1/2=5于是有()x 2+y 212=5或者y =(25-x 2)1/2此即为过点(x =3,y =4)且满足题中所给资源函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13.设某经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y =12()100-x 21/2试说明:(1)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最大数量的y ;(2)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3)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4)边际转换率递增;(5)点(x =6,y =3)的性质。

解答:(1)由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方程可知:当x =0时,y =5;当y =0时,x =10。

因此,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y 分别为10和5。

(2)由于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d y d x =-12x ()100-x 2-1/2<0故该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