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灌溉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灌溉排水工程学期末复习(1~5章)

灌溉排水工程学期末复习(1~5章)

灌溉排水工程学期末复习(1~5章)第一章 农村灌溉原理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其数量包括全部的吸湿水和部分薄膜水。

它是作物可利用水量的下限。

田间持水量(率):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全部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蒸发过程的三个阶段?答:①稳定蒸发阶段,系指灌水、降雨入渗刚结束,土壤含水量高,向上输送水分的能力强,这时土壤水分的蒸发强度ε(单位时间单位地面蒸发的水量)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蒸发力。

②开始于土壤含水率逐渐减少到k θθ≤(某一临界含水率值)时,由于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向上输送水分的能力减弱,土壤水分的蒸发强度取决于大气蒸发力与土壤向上输送水分能力二者的制约关系。

③水汽扩散阶段,当地表土壤含水率很低时,地表形成一层干土,干土层下的水分向上运动移至干土层底部时,以水汽扩散的形式穿过干土层进入大气。

农田水分不足的原因及调节措施?答:原因:①降雨量不足;②降雨入渗量少,径流损失较多;③土壤保水能力差,渗漏及蒸发损失水量过大。

措施:①灌溉;②采用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结构。

农田水分过多的原因及调节措施?答:原因:①大气降水补给农田水分过多;②洪水泛滥、湖泊漫溢、海潮侵袭或地面径流汇集等使低洼地积水成灾;③地下水位过高,上升毛管水不断向上补给;或因地下水从坡地溢出,大量补给农田水分;④地势低洼,出流条件不好。

措施:①防止高地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向低地汇集;②加速地面径流的排出;③加速地下径流的排出,把地下水位控制在允许的深度;④排出滞留在作物根系吸水层土壤中的过多水分;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加速土壤水分的下渗和排出,防止土壤积水。

作物需水量: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组成植物株体所需的水量。

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因素?答:①作物因素:不同种类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的差异;②气象因素:降水、辐射、气温、空气湿度、风速等;③土壤因素:质地、颜色、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④农业技术:农业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水量消耗的速度。

节水灌溉复习

节水灌溉复习

名词解释题1.节水灌溉:是指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当地农业气象条件及供水条件等采取工程、农艺、管理等措施,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获得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

2. 渠系水利用系数:指通过末级固定渠道进入田间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的灌溉总水量之比值。

3.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总水量的比值。

4. 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氺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力经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在农田上,达到喷灌目的。

5. 作物蒸发量(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供给植株蒸腾和课间土壤蒸发所需要的水量。

6. 节水灌溉水量最优分配:是指如何在整个灌溉季节,将有限的灌溉水量在时空上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全灌区总的灌溉净增产值最大或减产值最小。

7.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长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日期、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8. 间歇灌溉又称波涌灌溉:它是按一定的周期,间歇性地向沟(畦)供水,使水流分阶段地推进到沟(畦)末端的一种节水型地面灌溉新技术。

9. 出水口:是直接向土渠供水的装置。

10. 给水栓:是接下一级软管或闸管的装置。

11. 集雨灌溉:是指通过一定的人为措施对自然降雨及其径流蓄存起来,并采用相应的灌溉措施在作物缺水季节补充限量灌溉。

12. 拦蓄系数:是指单位塘堰容积拦蓄的有效地表径流量,用于衡量塘堰拦蓄地表径流的能力。

13. 滴灌:就是滴水灌溉技术,是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使滴水成点地、缓慢地、均匀而又定量地湿润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

14. 保护地:是指在某种材料制作的骨架上,铺设塑料薄膜或其他透明材料而构成的封闭空间,在这个空间内的环境是人工制造的,供作物在裸地环境下不能生长的季节生长,满足北方地区在冬季和春秋季对蔬菜的需要。

15. 喷洒水利用系数:是指净灌水量与喷头喷洒水量的比值。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旱作物的田间需水量是指( D )。

(A)蒸腾量+蒸发量+渗漏量(B)渗漏量+蒸腾量(C)蒸发量+渗漏量(D)蒸腾量+蒸发量2、对于干旱缺水地区,且以旱作物为主,按《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P应取( B )。

(A)75-85% (B)50-75% (C)75-90% (D)25-50%3、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是( A )。

(A)灌水定额(B)灌溉定额(C)灌水率(D)设计流量4、目前常用的灌水方法有(A)、喷灌、微灌等。

(A)地面灌溉(B)沟灌(C)畦灌(D)淹灌5、在进行灌溉时,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值通常取(A)。

(A)毛管断裂持水量(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最大分子持水量6、从到田间持水量的土壤含水量是作物较容易吸收和利用的水。

(C)(A) 吸湿水(B) 薄膜水(C) 毛管水(D) 重力水7、沟灌一般适合于灌溉下列哪种作物?(B)(A) 小麦(B)玉米(C)苜蓿(D)谷子8、当灌区附近河流流量较大,水位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

(A)(A)有坝取水(B)无坝取水(C)集蓄取水(D)筑库取水9、各种排水方法中,土地利用率最低的是:(A)(A)明沟排水(B) 暗管排水(C) 竖井排水(D) 鼠道排水10、在渠道水力计算时,如糙率选择比实际值小,渠道运行后可能会产生(A)(A)泥沙淤积(B)冲刷渠床(C)与设计相同(D)水深减小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六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到六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农作物的灌溉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BCDF)。

(A) 灌溉面积(B) 灌水定额(C) 灌水次数(D) 灌水日期(E) 作物种植比例(F) 灌溉定额2、渠道的设计流量是(AE)。

(A) 毛流量(B) 损失流量(C) 净流量(D) 加大流量(E) 正常工况下的最大流量(F)最小流量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EF)。

(完整word版)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旱作物的田间需水量是指((A)蒸腾量+蒸发量+渗漏量(B)渗漏量+蒸腾量(C)蒸发量+渗漏量(D)蒸腾量+蒸发量2、对于干旱缺水地区,且以旱作物为主,按《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P应取(B )。

(A) 75-85% (B) 50-75% ( C) 75-90% (D) 25-50% 3、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是((A)灌水定额(B)灌溉定额(C)灌水率(D )设计流量4、目前常用的灌水方法有(A)、喷灌、微灌等。

(A)地面灌溉(B)沟灌(C)畦灌(D)淹灌5、在进行灌溉时,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值通常取(A)。

(A)毛管断裂持水量(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最大分子持水量6、从到田间持水量的土壤含水量是作物较容易吸收和利用的水。

(C)(A)吸湿水(B)薄膜水(C)毛管水(D)重力水7、沟灌一般适合于灌溉下列哪种作物?( B)(A)小麦(B)玉米(C)苜蓿(D)谷子8、当灌区附近河流流量较大,水位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

(A )(A)有坝取水(B)无坝取水(C)集蓄取水(D)筑库取水9、各种排水方法中,土地利用率最低的是:(A )10、在渠道水力计算时,如糙率选择比实际值小,渠道运行后可能会产生(A )(A)泥沙淤积(B)冲刷渠床(C)与设计相同(D)水深减小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六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到六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 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农作物的灌溉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BCDF)。

2、渠道的设计流量是(AE)。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EF)。

(A)气象条件 (B) 土壤条件(D)耕作措施 (E)作物生育阶段(F)排水措施 4、灌区渠系建筑物中,下面那些是交叉建筑物(BCDE)(A)分水闸(B)渡槽(C)桥梁 (D)倒虹吸(E)涵洞5、目前常用的评估灌水质量的指标有(ABC)A)地面高程(B)地下水位(C) 土质(A)灌溉面积(B)灌水定额 (C)灌水次数 (D)灌水日期 (E)作物种植比例(F)灌溉定额(A)毛流量 (B)损失流量 (C)净流量(D)加大流量(E)正常工况下的最大流量 (F)最小流量(F)跌水 (A)田间灌水有效利用率(B)田间灌溉水储存率 (C)田间灌水均匀度 (D)渠系水利用系数 (E)需水模数6、在对排水沟进行设计时,主要的设计参数包括(ACD) (A)底坡(B)日常排水流量(C)糙率(F)灌水方法(D)边坡系数(E)水深(F)沟深7、灌水率常用的单位有(BE)(A) m^/s (B) m^/s.lOOhm^ (Om^/s/km^(D) mW 公顷 (E) m3/s ・104亩 BCD) (F) mm/d8、引起渠道护面冻胀破坏D)温度(E)施工质量(F)运行状况9、目前常用的评估灌水质量的指标有(ABC)(A)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B)田间灌溉水储存率(C)田间灌水均匀度(D)渠系水利用系数(E)需水模系数(F)灌水方法10、渠道设计时,常用横断面的形式有(ACEF)(A)梯形(B)圆形(C)矩形(D)三角形(E)弧底梯形(F) U型三、名词解释(本题一律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卷面上不得分)。

节水灌溉复习题

节水灌溉复习题

节水灌溉复习题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杜绝或减少渠道输水损失的各种工程技术和方法。

它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2.土料防渗:在渠床表面建立一层压实的土料防渗层,通常采用素土、粘砂混合土、灰土、三合土、四合土等土料。

3.砌石防渗:指用浆砌料石、块石、卵石、石板、以及干砌卵石挂淤进行防渗。

4.膜料防渗是指用塑料薄膜、沥青玻璃纤维布油毡等作防渗层,再在其上设置保护层的防渗方法。

5.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以管道代替渠道,即减少了土渠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又便于灌溉用水管理。

6.畦灌:在平整过的土地上用田埂将其分隔成一系列狭长的地块——畦田,水从输水垅沟或直接从毛沟引入畦田后,即形成薄水层沿畦田坡度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湿润土壤。

7.波涌灌溉:利用安设在沟畦首端可以开关的阀门,向沟畦实施间歇性的供水,使在沟畦中产生波涌,加快水流的推进速度,缩短沟畦首尾端渗水时间差,使土壤得到均匀的湿润。

8.喷灌:即喷洒灌溉,它是借助一套专门设备将具有压力的水喷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像降雨一样均匀地降落在田间,供给作物水分的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方法。

喷灌技术三大要素: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水滴直径。

喷灌系统:水源供水工程、田间输配水工程、喷灌设备。

9.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

10.水滴的打击强度:指单位受水滴面积内,水滴对土壤或作物的打击动能。

一般用水滴直径来表示这一特征。

一般平均直径以1~3mm为宜。

11.喷灌均匀度: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是衡量喷管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

它一般用喷洒均匀系数来表示,一般以上为宜。

12.微灌微灌:是一种按作物需水要求,对水加压和水质处理后通过低压管道系统及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化肥以微小的流量准确、及时地输送到作物根系最集中的土壤区域进行精量灌溉的方法。

13.滴灌:滴灌的灌溉水呈滴状,频繁、均匀而缓慢地滴入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中。

滴管系统的组成: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系统、滴头。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旱作物的田间需水量是指(D)。

(A)蒸腾量 +蒸发量 +渗漏量( B)渗漏量 +蒸腾量(C)蒸发量 +渗漏量( D)蒸腾量 +蒸发量2、关于干旱缺水地域,且以旱作物为主,按《浇灌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 P 应取( B)。

(A) 75-85% (B)50-75% ( C) 75-90% (D)25-50%3、一次注水单位面积上的注水量是(A)。

( A)注水定额( B)浇灌定额( C)注水率( D)设计流量4、当前常用的注水方法有(A)、喷灌、微灌等。

( A)地面浇灌( B)沟灌( C)畦灌( D)淹灌5、在进行浇灌时,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值往常取(A)。

( A)毛管断裂持水量( B)凋萎系数( C)田间持水量( D)最大分子持水量6、从到田间持水量的土壤含水量是作物较简单汲取和利用的水。

(C)(A) 吸湿水(B) 薄膜水(C) 毛管水(D) 重力水7、沟灌一般合适于浇灌以下哪一种作物?(B)(A)小麦( B)玉米( C)苜蓿( D)谷子8、当灌区邻近河流流量较大,水位不可以知足要求时,一般采。

(A)( A)有坝取水( B)无坝取水( C)集蓄取水( D)筑库取水9、各样排水方法中,土地利用率最低的是:(A)( A)明沟排水(B) 暗管排水(C) 竖井排水(D) 鼠道排水10、在渠道水力计算时,如糙率选择比实质值小,渠道运转后可能会产生( A )(A)泥沙淤积(B)冲洗渠床(C)与设计同样(D)水深减小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题六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到六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漏选均不得分)。

1、农作物的浇灌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BCDF)。

(A) 浇灌面积(B) 注水定额(C) 注水次数(D) 注水日期(E) 作物栽种比率(F) 浇灌定额2、渠道的设计流量是( AE)。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旱作物的田间需水量是指( D )。

(A)蒸腾量+蒸发量+渗漏量(B)渗漏量+蒸腾量(C)蒸发量+渗漏量(D)蒸腾量+蒸发量2、对于干旱缺水地区,且以旱作物为主,按《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P应取( B )。

(A)75-85% (B)50-75% (C)75-90% (D)25-50%3、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是( A )。

(A)灌水定额(B)灌溉定额(C)灌水率(D)设计流量4、目前常用的灌水方法有(A)、喷灌、微灌等。

(A)地面灌溉(B)沟灌(C)畦灌(D)淹灌5、在进行灌溉时,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值通常取(A)。

(A)毛管断裂持水量(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最大分子持水量6、从到田间持水量的土壤含水量是作物较容易吸收和利用的水。

(C)(A) 吸湿水(B) 薄膜水(C) 毛管水(D) 重力水7、沟灌一般适合于灌溉下列哪种作物?(B)(A) 小麦(B)玉米(C)苜蓿(D)谷子8、当灌区附近河流流量较大,水位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

(A)(A)有坝取水(B)无坝取水(C)集蓄取水(D)筑库取水9、各种排水方法中,土地利用率最低的是:(A)(A)明沟排水(B) 暗管排水(C) 竖井排水(D) 鼠道排水10、在渠道水力计算时,如糙率选择比实际值小,渠道运行后可能会产生(A)(A)泥沙淤积(B)冲刷渠床(C)与设计相同(D)水深减小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六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到六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农作物的灌溉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BCDF)。

(A) 灌溉面积(B) 灌水定额(C) 灌水次数(D) 灌水日期(E) 作物种植比例(F) 灌溉定额2、渠道的设计流量是(AE)。

(A) 毛流量(B) 损失流量(C) 净流量(D) 加大流量(E) 正常工况下的最大流量(F)最小流量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EF)。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旱作物的田间需水量是指〔 D 〕。

〔A〕蒸腾量+蒸发量+渗漏量〔B〕渗漏量+蒸腾量〔C〕蒸发量+渗漏量〔D〕蒸腾量+蒸发量2、对于干旱缺水地区,且以旱作物为主,按?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标准?,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P应取〔B 〕。

〔A〕75-85% 〔B〕50-75% 〔C〕75-90% 〔D〕25-50%3、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是〔 A 〕。

〔A〕灌水定额〔B〕灌溉定额〔C〕灌水率〔D〕设计流量4、目前常用的灌水方法有〔A〕、喷灌、微灌等。

〔A〕地面灌溉〔B〕沟灌〔C〕畦灌〔D〕淹灌5、在进展灌溉时,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值通常取〔A〕。

〔A〕毛管断裂持水量〔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最大分子持水量6、从到田间持水量的土壤含水量是作物较容易吸收和利用的水。

〔C〕(A) 吸湿水(B) 薄膜水(C) 毛管水(D) 重力水7、沟灌一般适合于灌溉以下哪种作物?〔B〕(A) 小麦〔B〕玉米〔C〕苜蓿〔D〕谷子8、当灌区附近河流流量较大,水位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

〔A〕〔A〕有坝取水〔B〕无坝取水〔C〕集蓄取水〔D〕筑库取水9、各种排水方法中,土地利用率最低的是:〔A〕〔A〕明沟排水(B) 暗管排水(C) 竖井排水(D) 鼠道排水10、在渠道水力计算时,如糙率选择比实际值小,渠道运行后可能会产生〔A〕(A)泥沙淤积(B)冲刷渠床(C)与设计一样(D)水深减小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漏选均不得分)。

1、农作物的灌溉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BCDF〕。

(A) 灌溉面积(B) 灌水定额(C) 灌水次数(D) 灌水日期(E) 作物种植比例(F) 灌溉定额2、渠道的设计流量是〔AE〕。

(A) 毛流量(B) 损失流量(C) 净流量(D) 加大流量(E) 正常工况下的最大流量(F)最小流量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EF〕。

(A) 气象条件(B) 土壤条件(C) 灌溉措施(D) 耕作措施(E) 作物生育阶段(F) 排水措施4、灌区渠系建筑物中,下面那些是穿插建筑物〔BCD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水灌溉技术》
复习资料
林和振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1
2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
1.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水的总储量的( )。

A .0.1%
B .0.2%
C .0.3%
D .0.4%
2.多雨带气候十分湿润,其年降水量超过( )。

A . 1500 mm
B . 1600 mm
C . 1700 mm
D . 1800 mm
3.半湿润带气候半湿润半干旱,其年降水量( ).
A .400~ 500 mm
B .400~ 600 mm
C .400~ 700 mm
D .400~ 800 mm
4.半干旱带气候干燥,其年降水量少于( )
A .200~ 300 mm
B .200~ 400 mm
C .200~ 500 mm
D .200~ 600 mm
5.干旱带为我国最干燥的荒漠区,其年降水量少于( ).
A . 100 mm
B . 200 mm
C . 300 mm
D . 400 mm
6.我国目前灌溉水的利用率很低,平均约为( ).
A .0.2左右
B .0.3左右
C .0.4左右
D .0.5左右
7.()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A .渠道防渗
B .管道输水
C .喷、微灌技术
D .地面灌水
8.()效率高、占地少,灌溉渠系管道化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

A .渠道防渗
B .管道输水
C .喷、微灌技术
D .地面灌水
9.()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灌水技术。

A .渠道防渗
B .管道输水
C .喷、微灌技术
D .地面灌水
10.()方法仍是当即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方法。

A .渠道防渗
B .管道输水
C .喷、微灌技术
D .地面灌水
11.采用渠道防渗措施,渗漏损失可减少()
A .40%~60%
B .50%~70%
C .60%~80%
D .70%~90%
12.()能就地取材,造价低,施工简便,但抗冻和耐久性较差。

A .土料防渗
B .水泥土
C .砌石防渗
D .混泥土防渗
13.()具有造价低,施工较简易等优点,但抗冻性较差。

A .土料防渗
B .水泥土防渗
C .砌石防渗
D .混泥土防渗
14.()抗冻和抗冲性能好,施工简易,耐久性强,但一般防渗能力较难保证,需劳动力多。

A .土料防渗
B .水泥土
C .砌石防渗
D .混泥土防渗
15.()其优点是防渗效果好,使用年限长。

A .土料防渗
B .水泥土
C .砌石防渗
D .混泥土防渗
16.()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渠道防渗方法。

A .土料防渗
B .水泥土
C .砌石防渗
D .混泥土防渗
17.管道输水减少了渠道渗漏损失,一般可节省能耗()。

A .10%~15%左右
B .20%~25%左右
C .20%~30%左右
D .25%~30%左右
18.管材和附属设施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约占总投资的()。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